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蒋介石说,就在少数当国者精神萎靡,有兵而不能用,用力而不能抗,假如当时给力一点,又何至于此。
“少数当国者”当然不是指的他本人,含沙射影,说的就是汪精卫。
蒋介石还说,宋明亡归亡,但亡的是朝代,并非民族。元清非我族类,然而入主中原后皆被汉族同化,这些都应当归功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皇帝也没有了,已无朝代可亡。一旦亡于日本,你别指望日本会汉化,那整个汉民族就真的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西南将领一般来说,在历史上都有过亲汪的经历,但这一槌子下去,许多人都被敲醒了。
蒋介石“治病”一说,给汪精卫预留了后路,重庆方面派往河内的说客也络绎不绝,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即使汪精卫本人不愿回转重庆,亦可同过往一样,去欧洲疗养。
就在此时,近卫发表了第三次对华声明,这对汪氏来说,不啻当头一击。
在这份声明中,近卫竟然把“重光堂密约”中最为重要的撤兵条款赖得一干二净,连参与密约谈判的日方代表都认为不可思议,感叹“日本把汪精卫欺骗了”。
既然对方赖帐,你也能毁约。可是汪精卫走到这一步早已是进退维谷,身不由己,以致于完全不知道何时该前进,何时该后退,何时又该放弃了。
他只能选择发表“艳电”,以响应近卫的声明。
很显然,缺少了撤兵一项,这份“艳电”已经相当不值钱了,与投降做汉奸无异。国内顿时响起一片谴责之声,龙云等见势不好,赶紧划清界线,再不敢与汪精卫有任何瓜葛。
蒋介石怒不可遏,老帐新帐一起算。他认为自己一直让着汪精卫,可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好报。
一开始,你卖老资格,看不起我,排挤我,我没过多报复你,而是问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究竟是对你不仁了,还是待你无礼了。然后,你老兄内囊出来了,不但没什么本事,还无胆气,一出纰漏就跑就溜,把难题都留给我。怎么样,我也包容了,党内除了我,就是你。可这样还不行。现在,你不仅跑到越南,还公开跟我叫板,叫人看我笑话,看看你那不忠不义的样子,跟禽兽又有何区分。
按照汪精卫的看法,以他那样的资历和水平,能低下来身子来服侍蒋介石,已经够委屈自己了。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觉得能容下对方,才是世间罕有的宽宏大量之举哩——你“无道”,我不但没让你滚蛋,还“宽柔以教”,这简直是古代圣哲才能做得到的。
蒋介石与圣哲们唯一不同的是,圣哲们想,你既然跟禽兽没区别,我怎么能和“非人类”计较呢(“于禽兽又何难焉”),所以理他作甚。作为国民党领袖和实际元首的蒋介石可不会不计较,也不能不计较。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常委召开临时会议,通过决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撤销一切职务。
汪精卫并无实际的政权,更无军权,依赖的不过是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和“党内圣人”的名声,随着这两块牌坊的完全倒掉,其在国民党和政府内部已鲜有支持者。
(134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汪精卫打破头都想不到,就在他遭遇人生最沉重打击之时,日本人还会继续落井下石。
1月3日,近卫内阁宣布总辞职,由平沼骐一郎组建新的内阁。
日本人的做法是,换一届内阁就换一套政策。“重光堂密约”和近卫声明都出自近卫内阁,他这么一隐身,汪精卫就真的成了里外不是人。
近卫内阁的辞职,除了其内部矛盾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无非是因为汪精卫没有起到分化中国内部的作用,想甩掉他了。
这一龌龊举动,连负责“渡边工作”的影佐帧昭都在背后骂了起来:近卫竟奇怪地干出这种事,他把“汪先生”这样的中国元老拉到河内,自己却立即辞职,简直没有一点国际信义。
直到这个时候,蒋介石仍然想放汪精卫一马,让人带着护照和旅费去河内见汪,再次劝其到欧洲“散散心”。
有用吗?没用!
犹如杀了人,见了血,递了投名状,任你再怎么苦口婆心,软硬兼施,一脚踏出去的汪精卫都回转不来了。
他不断催促影佐去东京帮他联络,而平沼内阁在对汪精卫进行短暂“冷却”之后,忽然意识到这个人还有利用价值,如果把他放到南京组织傀儡政府,在影响力上肯定超过其它“非一流”的大汉奸。
基于这一考虑,日本内阁和军部逐步将“渡边工作”延伸为“梅工作”(以梅机关命名),汪精卫也终于被一步步牵引,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世名节。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哼唱着“引刀成一快”的少年勇士,很多年以后,这个人还在,却已经面目全非。
眼前的人,是不是同一个真实的你?
人生,总是那么莫测难懂,我们的灵魂时时会失落,我们的内心经常被蛊惑。看着眼前一个又一个被黑夜吞没的轮廓,想想他们也曾高大,也曾无畏,也曾美丽,真有千般滋味在心头。
当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留给后人更多的却是伤感: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政坛之外的汪精卫绝对具有一个优秀诗人才有的情感和灵性,在他日暮途穷之时,仍然能随口吟出“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这样的句子。倘不从政做官,或抗战前即已故去,其人其作留在史册上的就会是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形象。
是耶!非耶?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汪精卫《自嘲》
(134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1938年底,蒋介石在重庆黄山官邸宴请陈嘉庚。
当着这位海外华人财神的面,他直截了当:由于失去平津和上海,没有了关税,政府财政实际已经破产,现在物价涨得连一个中校都养不起家人,得靠偷菜叶过活。
陈嘉庚不由动容。
蒋介石又说,您捐的钱很多,我很感谢您,但还远远不够,以后你们能不能按时给我们捐款?
陈老听到这里,连眼泪都掉了下来。
堂堂元首说这样的话,那处境简直就跟叫花子差不多了。
不过眼泪还没干透,陈嘉庚忽然拍案大怒。
原因是蒋介石在宴请他的时候,上了很多菜。
政府已经这么穷了,为什么还如此浪费?
蒋介石当场给他认错,赔不是。
所谓“中校偷菜叶”确有其事,以致于发展到后来,还有偷剩饭的。
军政部办有专门食堂,当然是免费用餐,可是门卫发现一个军官吃完饭下班后,总会偷偷地把食堂里的剩饭收集起来带走,而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
此人见门卫要没收他的剩饭,忽然痛哭流涕。他说他老婆孩子都饿着肚子在等这些剩饭,如果不让带,妻儿老小就只能上街乞讨了。
偷剩饭的,竟然是挂着少将军衔的军政部高参!
“九一八”之后,军队发的是国难薪,即使是少将,工资也得打六折。原先这六折养活一家人还绰绰有余,可是在退守重庆后,物价翻着跟头往上涨,法币贬值得厉害,有的人家小孩多,又无积蓄,也因此就没有办法生活下去。
那个时候,别说中下级军官了,就连蒋公子纬国都困顿得过不下去,为了照顾养母姚治诚,他还得向陈立果借钱才能度日。
当然,在这样的日子里,也还有利好。
1939年2月,中美终于达成抗战期间的第一笔贷款协议,这就是“桐油借款”。合作方式是,中国人卖桐油给美国,美国则向中国贷款2500万美元,其用途主要是购买汽车和改善滇缅公路运输。
毫无疑问,依靠着这几千万美元,重庆政府是可以暂时打发上一段日子了,同时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在此之前,美国的援助方式是买你的白银,以钱换钱。这次是直接借钱给你,开了货款援助的首例。
中立法的限制一旦被突破,在敬法律如神明的美利坚,此举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可自喻,美国援华的大门自此打开,虽然尚不是敞开。
除了借钱,还有声援。
近卫在对华声明中,大言不惭地提出要建立“东亚新秩序”——以后东亚这一块,就要由我们日本来做霸主了。
你狂,找大个来修理你。
经过驻美大使胡适等人的穿梭运动,美国外交部坐不住了,当即向日本发出了措辞强硬的照会:本世纪初确定的华盛顿体系必须维护,“机会均等,门户开放”,如今的东亚,还由不得你们日本人来做老大。
一个贷款,一个照会,使国人精神为之一振,被汪精卫叛逃弄得灰蒙蒙的脸也有了点喜色。
(134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这些变化,看似意外,其实并不意外,都是在一点点推动的结果。
就在“桐油借款”签定之前,日本又占领了海南岛,这本来应该对英国触动最大,但蒋介石也有意把它引到了美国人身上。
当初大家都以为广州被日军攻占,英国会发发威,没想到这位昔日的“日不落”窝囊得要命,根本就没怎么敢吱声,倒反而是美国老大站出来喊了几嗓子。
英国人现在完全成了银样蜡枪头。半年之后,它跟日本签定了“有田—克莱琪协定”,承认日本在占领区的“特殊要求”,对其百般服软,被称为“东方慕尼黑协定”。
以天下之大,数猛男者,也只有美国佬了。
蒋介石对海南岛的被占进行了重新包装,强调这是“太平洋上的九一八”,然后一个劲对美国吹风,希望其挟上英法等小弟(当然也包括中国),在远东采取抵御日本的统一行动。
美国是纯正的民主国家,什么东西都要安到程序上去一步步走,要它马上出来挥刀弄枪还为时尚早,在此之前,还是先得自己撑着。
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湖南衡阳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史称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
会议把抗战分为两期,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为第一期。在这一期里,蒋介石带头认错,承认自己在南京保卫战中所使用的战术有失误,“实在对不起国家”。
南京完了,检讨武汉。
军法执行总监陈调元提出弹劾案,江北“弹”的是王缵绪集团军(实际指挥者为许绍宗),江南“弹”的是王陵基集团军,弹来弹去,都是弹的川军,而且还给坐在台下的王陵基来了个直接点名。
许绍宗和王陵基一时极为惊惶,如坐针毡,会场也因此变得气氛肃杀。
当天会议结束,大家就发现厕所和过道里贴满标语,上曰: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
蒋介石和陈诚马上发现,自己做得过了点头。
川军在武汉会战中诚然表现不佳,可人家已经把包括保安团在内的最后一点力量都拿了出来,穿草鞋提破枪,出川“保卫大武汉”,还要怎的?
既然你们伺候不起,那我们就只好回川“保卫大四川”了。
第二天,会议基调突变,陈诚上去做了检讨,把武汉失守的责任揽了大半。蒋介石不仅没处分王陵基,还口头对其进行了表扬。
晚上,提出弹劾案的那位陈调元更是大宴宾客,给各位压惊,一场风波由此结束。
检讨虎头蛇尾,草草过去,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办。
蒋介石告诉大家,今后算是抗战第二期,该轮到我们“转守为攻,转败为胜”了。
从现在开始,重整军队,着手征调一百万新兵,并对新旧军队进行整训,预定每四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以便能够投入新的大战。
南岳会议是一个宣示,证明中国统帅部在继续抗战这条路上,不仅不会回头,还将更趋强硬。
(134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这个时候,你要说完全靠中国自己的力量能够对日本战而胜之,恐怕蒋介石私底下都没这么足的信心,他再三强调的,也不过是“我打不过你,咬也要咬你一口”的观点。
这东西,只有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才明白,西方老外是没法理解的,当时在中国做武官的史迪威起初就觉得是一派胡言。
打不过就是输了,还咬对方一口,很爽吗?
对。
因为目的,已不是将对手彻底打败,而是死死拖住。
史迪威对中国本土军队的战斗力最为不屑,但随着战事的发展,他对中国人的勇敢坚韧精神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在江西时,史迪威曾亲眼看到一个步兵团,只有4挺轻机枪。这在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老美认定一个团少说点也应该有100挺机枪。
就这么点武器,这么点子弹,几分钟就打光了,打光了怎么办?
史迪威到这个步兵团考察的时候,人已经被打掉了一半,子弹也所存无几,可是剩下的那一半人还在向日军发起夜袭——用剌刀,而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该团团长。
就在中国统帅部谋划“转守为攻”的时候,“华中派遣军”也向第11军下达了指令:来年阳春之际,攻占南昌。
早在武汉会战时,中苏空军就以南昌机场为基地,频频对长江江面上的日本海军军舰发动突袭,从那时候起,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就深感南昌的重要性,在给冈村的作战任务上,开始也有“攻占南昌”这一条。
可是由于第11军的两个新编师团不争气,当时为了不耽误进军武汉的时间,无论畑俊六还是冈村都只能先把原先计划搁置一旁。
现在好了,赶快进行作战准备吧。
“七七事变”之后,中日双方除真枪实弹的军事战外,你来我往的情报战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日军攻占南昌的企图,很快就被中国统帅部侦知。
1939年3月8日,蒋介石致电薛岳:为确保南昌,需先发制人,现在命令你于3月10日前完成攻击准备,从3月15日对日军发起进攻。
由于在武汉会战,特别是万家岭大捷中建立奇功,薛岳声名鹊起,荣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名义上虽仍是陈诚,但实际上已由他全权负责。
薛岳当时人不在南昌,而在长沙,被他派驻南昌的是前敌总司令罗卓英,后者认为来不及准备。
按照南岳军事会议的部署,第一期整训从1938年11月底开始,到1939年3月底才能结束,此时南昌前线的部队都还在处于整训当中,只给两天时间,确实过于仓促。
薛岳打仗素来极有主见,很少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但对罗卓英却不一样。
罗卓英是陈诚的手下,而薛岳又系陈诚一手推荐和提拔,因此薛岳爱屋及乌,罗卓英说什么,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薛岳是极少敢对蒋介石说“不”的人。有蒋介石署名的电报或电文,别人都诚惶诚恐,奉若神明,他则不管这一套,凡是跟自己意见不合的,一律要进行争论,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
能跟你争,那还算态度好的,有时老虎仔索性采取了更省力,当然也可以说更“无礼”的办法,他在电令上直接写上一个“存”、“待办”——所谓存,就是存在抽屉里,束之高阁,所谓“待办”,实际上就是永远不办。
(134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我只是小小鸟 2011-08-23 16:46:32
老关:
第一册“长城以北”,实际就是《正面抗日战场3》??是不是接着老关以前出的3两册的后续,那后面的华北风云以及落日孤城分别写到哪里呢?请解释一下下哦


-----------------------------
我为此专门在书中写了一篇序言,但不知道能不能说清楚。可能大家看了才知道。“长城以北”,时间是1928-1933,张作霖发迹到长城抗战结束;“华北风云”,1933-1937,黄郛到华北至淞沪会战开始;“落日孤城”,1937-1938,台儿庄会战基本结束。这套书共分五册,先期出版的是前三册。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雨中的骊歌 2011-08-23 13:39:46
怎么还是武汉出版社?不解啊。
-----------------------------
我的出版合同长达五年,出版社没有说过要跟我解约,然而书不换马甲,就出不了。出版社这次也是想速战速决,所以一连就出三本,后面也会连着出,他们也怕再生意外。
我特地把天涯的老版本放在“长城以北”前面,基本没有改过,作为我对天涯出发地的纪念。
另外,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书的外部包装和宣传不归我管,但内容是完全有自主权的,我每次出书都会加入新史料和新思考,不是因为大家担心的外部因素,而是我总想把自己最好最精彩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希望大家能理解。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3月9日,薛岳致电蒋介石:部队尚在整训,补给困难,准备不及,必须延至3月24日才能实施主动进攻。
见蒋介石那边没理踩,薛岳第二天又发来一封电报,还是一样的内容。
见此情景,蒋介石也没办法,只好复电:延迟就延迟吧,可是无论如何不能推到3月24日以后了。
薛岳和罗卓英都没料到,就相差那么九天时间,主动马上变成了被动,对方反而先发制人了。
3月20日,第11军强渡修水河,南昌会战由此开始。
让人深感意外的是,冈村此次遣出的进攻主力,并非熊本、金泽这样的老牌师团,而是两个“弱弱组合”——第106和第101师团。
冈村如此将将,并不是出于什么高深的用兵方略,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面子。
占领武汉,虽然收获了一大把鲜花和赞誉,但冈村其实并不是很爽。尤其万家岭大捷,本来想出奇制胜的,没想到会载在薛岳手上,一个师团几乎全都送进了对方嘴里。
所谓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不是冈村做第11军司令官,你换一个,武汉也未必就拿不下来,何况那几乎也是人家主动让出来的。
作为“日本第一名将”,就这点料水,岂不惹人笑话。
两个“弱弱”没准都抵不上一个“强”,这道理冈村也懂,可你要是派熊本和金泽这样的“强强组合”去进攻南昌,即使赢了,又能怎样,别人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冈村要出彩,就必须用“弱弱”。
在备战期内,听说将要派这两个活宝去攻南昌,大家都震惊了。
经过冈村此前的使劲埋汰,第106师团在日本已变得臭不可闻。许多补充兵听说自己加入的是“日本最弱师团”,都面如死灰,痛哭不已,宛如一只脚提前踏进了棺材板。
第101师团好点,但也好不到哪去,“商贩师团”与“最弱师团”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距离。
冈村的作战计划传到日本国内后,连参谋总长载仁亲王都吃惊不小。
打仗非同儿戏,冈村这小子别是被我一通胡吹给吹晕乎了吧,靠两个垫底的就能成事,以为自己是天神?
他派一名大佐到第11军做副参谋长,用意就是劝止冈村,找机会把那两个衰货调到后面去担任警备。
可是这名大佐到任后,两个师团已在进行渡河训练,他连嘴都插不进去。
冈村派的是“弱弱”,罗卓英在修水防线组合出来的却至少是“强弱”。
罗卓英,广东大埔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8期,他在“土木系”中的地位仅次于陈诚。
民国由于去清末不远,所以古风犹存,很多人的国学功底很深,军队中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儒将不在少数。比如黄绍竑就擅于写词,而且据内行评判,已具有相当水准。老记者曹聚仁在采访淞沪战役时,曾碰到过一位参谋长,后者侃起宋明理学来竟然也头头是道,连一般读书人都知之不详的“鹅湖之会”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罗卓英从小喜读古文,并专攻古诗。即使在征战沙场,炮火连天的日子里,他都手不释卷,一边听着炮弹落地的声音,一边就能吟出“战尘扬处马蹄轻”之类的绝句。
(134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Oo拯救你的无邪oO 2011-08-23 22:36:31
关老师:实体书出完了吗?苏州有卖的吗?麻烦说下每册的书名,谢谢。要离开这个生活三年的城市了,什么都没得到,走之前带好关老师的书,也好留作纪念。
-----------------------------
你好:前面三册书名在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03dc70102ds0x.html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罗卓英与陈诚既是保定同期同学,也是莫逆之交,更有趣的是,两人性格还能形成互补。陈诚为人严厉,主观性强,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一手拍板,别人无从置喙,属于擅“断”之人。罗卓英却宽厚儒雅,最喜欢和部下攀谈交心,同时也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属于善“谋”之人,因此他常能帮助陈诚起到一个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在“土木系”里面,陈罗二人的关系,几乎就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然而有时候,人的优点也往往就是他的缺点。罗卓英多谋,却有些偏于寡断,听听这个意见对,听听那个建议亦有道理,往往就会动摇决心。他对薛岳说准备不足,无法立即投入进攻,实际上也是听取了下面各部队的意见。
作为基层部队来讲,你说准备两天,他可能会认为起码需要两周,你说准备两周,他也许会要求两个月,因为责任不同,和决策层的想法就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战场形势又是瞬息万变的,某种程度上,抓战机就等于抓住了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将领看似苛刻,但往往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所在。
罗卓英吃亏就吃亏在他太民主上,这个结论也许会令他自己都感到吃惊,却又是个事实。
来不及攻,那就只有守。冈村以弱兵师团为主力,但熊本第6师团、第116师团等部队也不是坐着不动,它们同样从两侧不断进行策应和佯攻,所以罗卓英不可能把重兵全都汇集于修水南岸正面。
所谓强弱组合,是一左一右,左为李觉第70军,右为刘多荃第49军。
但在安排好这一组合后,罗卓英又犹豫起来。
李觉的湘军在金官桥经受过考验,属于挺得住的。最可能挺不住的,是刘多荃的东北军,后者武器还行,但战斗意志一向薄弱,跟湘军相比,恰恰是一个相反,要是垮下来怎么办?
思前想后,罗卓英决定再把作为后续机动兵团的夏楚中第79军调上去。第79军是一支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土木系”劲旅,死守宝山的姚子青即出自其麾下。
夏楚中到修水后,被置于刘多荃右侧,这样“两强”夹一“弱”,组成了一个防守三角,从而加固了修水防线。
一方是“弱弱组合”,另一方却至少是“强弱组合”,谁的赢面更大一些,一看便知。
冈村的决策,就连被抬举的“弱弱”自己心里也在打鼓。最弱的第106师团一烂到底,不敢多响,第101师团却憋不住了,他们自恃参加过淞沪会战,可以卖卖老资格,便一再向第11军司令部诉说困难。
一直到强渡开始的前两三天,这个师团还在嚷嚷,说是按照“上海经验”,南昌没有一个月拿不下来,到时伤亡必然不小,得给我安排补充兵员啊。
对于这两个未战先怯的家伙,冈村很不以为然,他让自己的参谋幕僚作出答复:占领南昌,晴天七天,雨天只需一到两天。
他没有说出的话是:你以为我真要依靠你们啊,错!
(134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冈村不惧水,只惧山。
按照他的“三百米理论”,南昌一线没有庐山、幕阜山那样的高耸山地,原先没充分发挥作用的特种武器这次都能派上用场了。
在武汉会战时,特种部队是被分配到各个师团的,结果没起到多大效果。冈村这次做了调整,将特种部队全部集中起来配给两师团。
两个弱兵师团名为进攻南昌的主力,其实是被第11军的大轿抬着的,冈村对此直言不讳,此战动用了第11军所有的战斗力量,军直属的特种部队倾巢而出。
在发起南昌战役之前,步兵师团已与特种部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协同作战训练,本来早就可以发动进攻了,只是由于一直下雨,影响了部分特种装备的推进,才不得不一拖再拖。
直到3月20日那天下午,修水上空还飘着小雨,雨一下,飞机就没法来帮忙了,但冈村认为绝不能再拖下去了。
先上炮兵部队。
日军阵地百炮齐发,连续轰击达到三个小时。炮击时,冈村带着幕僚们坐镇于两师团的后方,看着眼前这一情形,他自己也洋洋得意,认为这种大规模的炮战,纵非绝后也属空前。
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从防守前沿到纵深,一时间均为日军炮火所覆盖。沿岸守军十分吃惊,很多老兵参加过淞沪会战,进攻上海的日军火力算猛了,可修水炮战的密度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军明显动用了超出平常范围的炮兵,有人估计是“六、七十门以上”,谁也没想到实际数字竟然是这一预计的很多倍。
第11军排列于对岸的主要是野战重炮兵旅团,合计火炮共有170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榴弹炮和加农炮,两个步兵师团本身也有炮兵,经过混搭,加起来的火炮超过200门,炮兵与步兵达到了1比1的比例。
与之相比,第九战区虽然有直辖的特种部队,但因为提前破坏了南昌周边的道路,导致重野炮兵开不到一线。在岸边可用于阻击的,仅为各部队自带的山炮之类,火力不论,光数量就及不了人家一个零头,炮战中自然只能显得软弱无力了。
第一个回合,守军已经吃力非常,到第二个回合,开始晕头转向。
冈村用上了毒气。2万只烟雾喷射器一起发射,烟幕弹和毒气弹如雨点一样飞了过来。
此时夜幕降临,在猛烈炮火和重重烟雾笼罩下,各部队的协同配合受到很大影响,“防守三角”变成了“防守三段”,大家都只能埋着头各顾各。
在南岸守军陷入一片混乱之际,第106和第101师团趁机发动强渡。
前面重炮轰击时,冈村十分得意,但等真的强渡了,他也忐忑不安起来。
(134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因为一开始挤进去的不可能是大部队,只能是小股先锋,试想一下,这些人背后是水,前面如果遇到强力抵抗,处境绝不美妙。同时,在步兵实施登陆后,炮兵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不可能再闭着眼睛乱轰一气了。
这毕竟是冈村生平第一次用“重甲部队”来包装“弱兵师团”,其中冒险和赌一把的成分非常大,就怕一不小心给演砸了。
面对日本的“弱兵师团”,中国的“防守三段”本来还是可以支持一下的,那样的话,罗卓英才有空隙和时间对部署作出调整。
可是最短的那块板却提前断裂。
炮为军中之胆,冈村的连续炮击,破坏工事还在其次,最主要还是心理战,意在摧毁守军的心理防线。
三个小时的天崩地裂,而修河之上又看不到一个日军影子,东北军的胆率先破掉了。
在日军步兵发动强渡后,师长王铁汉往前沿团指挥所打电话,但根本打不进去。再一查,部队竟然以“瓦斯中毒”为由无令自退了,阵地上空无一人,给对手捡了个现成便宜。
获悉日军已从东北军防区登岸,罗卓英叫苦不迭,向军长刘多荃下达命令,要求其马上收复丢失阵地,否则以军长是问。
这是一份务期必成的死命令,刘多荃收到后手足无措,又严令王铁汉。
王铁汉也只能拿出打铁的劲头,给反攻部队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军法从事。
虽然有“军法从事”这口宝剑顶在脖子上,不敢上的还是不敢上。
三个团前去反攻,只有一个团以夜色为掩护奉命冲了上去,可是等到天亮,对方一打,又退了下来。
这下什么宝剑都不管用了,连刘多荃和王铁汉自己也慌了神,无法控制住部队,各个团全都逃得稀里哗啦。
修水一战,东北军狼狈至极。王铁汉第105师曾参加过淞沪会战,但那时候的损失都没现在这么大,如今真称得上是丢盔卸甲,能丢的武器一家伙全丢掉了,什么捷克式机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扔得满地都是。
由于武器损失实在太大,刘多荃和王铁汉都不敢报请补充,怕蒋介石和何应钦受不了这种剌激,把他们的番号给取消掉。后来幸亏是刘多荃还有从东北带来的家底,在江上藏了几十条大船的军火,这才免了揭不开锅的尴尬。
事后追究修水失守的责任,刘多荃被连降两级,王铁汉撤职留任,戴罪立功。
这一板子打得并不过分。正是由于东北军退却,日军才得以从突破口不断注入兵力,人越涌越多,并对李觉、夏楚中两军形成了抄袭包围。
彼此一拖累,本来能打的都打不下去了,两军只好也向侧面山地撤退。
3月21日上午11点,冈村接到前沿打来的电话,得知中国守军的修水防线已然崩溃,心神才算真正安顿下来。
他的闪击战才刚刚开始,厉害的还没放出来,所以第一个照面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
(135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第11军登陆,乃至于击破第一线防御,对罗卓英来说并不意味着致命。
从“一二八”淞沪会战开始,日军的打法已基本形成一种教科书式的惯例,即侦察、开进、展开。按照这一程序,它每攻下一地,就要停一下,整顿后再攻。
从修水到南昌,中间有重重关隘,特别重要是,由于沿途道路皆被破坏,在修水对岸曾威风八面的重炮兵旅团将无法配合步兵作战。
就算两个“弱兵师团”被打了鸡血,一路顺利,按照每地耗时一天计,起码也得用去五到六天。
在这段时间里,第九战区起码可以调集三个军到预定战场进行围攻。“弱兵师团”前遭围击,后有修水,没准就能重新复制一个“万家岭”出来。这也是在部署修水一线防御时,罗卓英敢于把夏楚中第79军提到岸边加固防线的原因。
让罗卓英乃至薛岳都没有料到的是,冈村恰恰没有依照教科书走,他采用的是最新式战术。
破坏了的道路,可以拦住炮兵,却挡不住坦克,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坦克。
在军事战术上,冈村确实很有一套,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诸多日军将领。他在南昌战役中创造出了多个第一,除了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外,还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集群这一概念。
和炮兵一样,在武汉会战中坦克也是分散配给各个师团的,结果却很不理想。分散出去的坦克,不仅没对战局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相反还受到不小损失,被炸坏契待修理的坦克排成了队,以致于临时搭建的野战兵工厂都没有如此多配件,非得用飞机将零件从日本国内运来。
冈村经过总结,南昌会战就把整个第11军的所有坦克都收罗到一起,组成了战车集团。这个战车集团,合计坦克135辆,其中既有大块头的89式中战车,又有跑得快的94式轻战车。
以往坦克都是在前面为步兵的战斗开路,此次冈村却别出心裁,他要以坦克为他的整个战役开路。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早在一战时就出现了,但是在世界战场上的大规模独立运用,最早却是起自1939年9月,德国装甲军团闪击波兰。
在东亚战场上,冈村比德国人还早了半年!
战车集团随步兵师团登岸后,连停都没停一下,就向南昌直冲而去。
从修水到南昌,直线距离一百里不到,但为了得以从正面的守卫部队旁边绕行过去,就需要迂回,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百里了,而至少需五百里路。
对于冈村来说,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因为战车集团孤军深入,沿途将再无后方补给。
缺其它东西都好办,缺了汽油,坦克无非是废铁一堆。
在兰封会战中,土肥原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狂飙突进,当时的架势,差点就要闯进开封府了,但在补给线被切断的情况下,很快沦落成了一只死螃蟹。
冈村可不愿意跟在土肥原屁股后面走老路,更不想做死螃蟹。
经过一番“技术攻关”,终于由战车集团自己想出办法,那就是在坦克外面加绑小汽油桶,如此估算,可以前进近250里,也就是说全部迂回路程的一半。
战车集团的迂回穿插,成为冈村在南昌战役中最为得意的手笔。他为此十分兴奋,可是随后挠头的事情出现了。
(135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由于连续下雨,路上道路十分泥泞,不仅影响前进速度,而且使得坦克发动机受到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油耗,结果一半迂回路程还没走完,一众坦克就集体闹起了油荒。
战车集团只好临时决定把所有油料集中起来,供给其中的一个战车中队,让该中队先出发,其它全部原地待命。
如果不能继续“喂”油,这些坦克其实也没什么“命”好待。就在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空投的办法,随即向第11军司令部发出紧急救援电报:燃料用完,请赶快空投。
包括冈村在内,司令部的这些人此前没有一个想到过空投油料的办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有人出了这个高明法子,可是因为没有准备,油却又找不到了。
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收集了一些汽油,连夜用运输机运去进行空投。由于油料僧多粥少,实际有超过一半的坦克战车当天仍无法继续投入使用。
这个时候,如果罗卓英能及时投入兵力进行攻击,这些坦克将全部因失去机动能力而成为一只只死蟹。可惜冈村的大规模闪电战术,已经完全打乱了罗卓英的阵脚,同时在缺乏空中侦察手段的情况下,罗卓英也不知道先期到达南昌城外的只是一部分单独的坦克部队,而他完全有可能截断这支部队的后路,并将另一部分不能动弹的坦克打成真正的死蟹。
他注意到的只是第11军仅用两天时间,就连下三城,迂回到了南昌城西面,从而对南昌形成了半包围。
3月22日,罗卓英以保存部队为原则,向薛岳提出是否可放弃南昌。
薛岳连夜召集幕僚们进行研究。大多数幕僚都倾向于“守”,认为南昌城前的赣江宽达千米,非修水河可比,而且第11军的后方联络线拉得过长,一旦附近的其它中国军队赶到,可一举切断其联络线。
薛岳犹豫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弃”。
平时的书面命令,大多是薛岳简单口述,然后交由幕僚们起草,唯独这份撤退令,他字斟句酌,亲自起草,乃至于电报都发出去了,撤退令还没写好。这在薛岳的军事生涯中是很少见的。
南昌究竟是弃还是守,其中份量实有千钧重,选择起来真是太难了。
首先,他相信罗卓英的话,认为第11军确实已逼近南昌。其次,此时守南昌的是欧震第4军,如果一定要死守南昌的话,第4军可能会因此全部牺牲掉。
在粤军之中,以“老铁军”第4军名气最响,从张发奎到薛岳,没有一个不拿它当宝贝和亲生儿子看待。别的不说,在万家岭战役中,就是由第4军率先发现第106师团的穿插动向,并将其诱入包围圈的。
牺牲第4军保南昌,南昌还不一定能保得住,却要把视如性命的“老铁军”给送进去,这当然是薛岳很难接受的。
第106和第101师团是五天之后才到达南昌附近的,他们一路上都没遇到太过激烈的抵抗。3月27日,南昌陷落。
由于连续下雨,路上道路十分泥泞,不仅影响前进速度,而且使得坦克发动机受到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油耗,结果一半迂回路程还没走完,一众坦克就集体闹起了油荒。
战车集团只好临时决定把所有油料集中起来,供给其中的一个战车中队,让该中队先出发,其它全部原地待命。
如果不能继续“喂”油,这些坦克其实也没什么“命”好待。就在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空投的办法,随即向第11军司令部发出紧急救援电报:燃料用完,请赶快空投。
包括冈村在内,司令部的这些人此前没有一个想到过空投油料的办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有人出了这个高明法子,可是因为没有准备,油却又找不到了。
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收集了一些汽油,连夜用运输机运去进行空投。由于油料僧多粥少,实际有超过一半的坦克战车当天仍无法继续投入使用。
这个时候,如果罗卓英能及时投入兵力进行攻击,这些坦克将全部因失去机动能力而成为一只只死蟹。可惜冈村的大规模闪电战术,已经完全打乱了罗卓英的阵脚,同时在缺乏空中侦察手段的情况下,罗卓英也不知道先期到达南昌城外的只是一部分单独的坦克部队,而他完全有可能截断这支部队的后路,并将另一部分不能动弹的坦克打成真正的死蟹。
他注意到的只是第11军仅用两天时间,就连下三城,迂回到了南昌城西面,从而对南昌形成了半包围。
3月22日,罗卓英以保存部队为原则,向薛岳提出是否可放弃南昌。
薛岳连夜召集幕僚们进行研究。大多数幕僚都倾向于“守”,认为南昌城前的赣江宽达千米,非修水河可比,而且第11军的后方联络线拉得过长,一旦附近的其它中国军队赶到,可一举切断其联络线。
薛岳犹豫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弃”。
平时的书面命令,大多是薛岳简单口述,然后交由幕僚们起草,唯独这份撤退令,他字斟句酌,亲自起草,乃至于电报都发出去了,撤退令还没写好。这在薛岳的军事生涯中是很少见的。
南昌究竟是弃还是守,其中份量实有千钧重,选择起来真是太难了。
首先,他相信罗卓英的话,认为第11军确实已逼近南昌。其次,此时守南昌的是欧震第4军,如果一定要死守南昌的话,第4军可能会因此全部牺牲掉。
在粤军之中,以“老铁军”第4军名气最响,从张发奎到薛岳,没有一个不拿它当宝贝和亲生儿子看待。别的不说,在万家岭战役中,就是由第4军率先发现第106师团的穿插动向,并将其诱入包围圈的。
牺牲第4军保南昌,南昌还不一定能保得住,却要把视如性命的“老铁军”给送进去,这当然是薛岳很难接受的。
第106和第101师团是五天之后才到达南昌附近的,他们一路上都没遇到太过激烈的抵抗。3月27日,南昌陷落。
由于连续下雨,路上道路十分泥泞,不仅影响前进速度,而且使得坦克发动机受到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油耗,结果一半迂回路程还没走完,一众坦克就集体闹起了油荒。
战车集团只好临时决定把所有油料集中起来,供给其中的一个战车中队,让该中队先出发,其它全部原地待命。
如果不能继续“喂”油,这些坦克其实也没什么“命”好待。就在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空投的办法,随即向第11军司令部发出紧急救援电报:燃料用完,请赶快空投。
包括冈村在内,司令部的这些人此前没有一个想到过空投油料的办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有人出了这个高明法子,可是因为没有准备,油却又找不到了。
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收集了一些汽油,连夜用运输机运去进行空投。由于油料僧多粥少,实际有超过一半的坦克战车当天仍无法继续投入使用。
这个时候,如果罗卓英能及时投入兵力进行攻击,这些坦克将全部因失去机动能力而成为一只只死蟹。可惜冈村的大规模闪电战术,已经完全打乱了罗卓英的阵脚,同时在缺乏空中侦察手段的情况下,罗卓英也不知道先期到达南昌城外的只是一部分单独的坦克部队,而他完全有可能截断这支部队的后路,并将另一部分不能动弹的坦克打成真正的死蟹。
他注意到的只是第11军仅用两天时间,就连下三城,迂回到了南昌城西面,从而对南昌形成了半包围。
3月22日,罗卓英以保存部队为原则,向薛岳提出是否可放弃南昌。
薛岳连夜召集幕僚们进行研究。大多数幕僚都倾向于“守”,认为南昌城前的赣江宽达千米,非修水河可比,而且第11军的后方联络线拉得过长,一旦附近的其它中国军队赶到,可一举切断其联络线。
薛岳犹豫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弃”。
平时的书面命令,大多是薛岳简单口述,然后交由幕僚们起草,唯独这份撤退令,他字斟句酌,亲自起草,乃至于电报都发出去了,撤退令还没写好。这在薛岳的军事生涯中是很少见的。
南昌究竟是弃还是守,其中份量实有千钧重,选择起来真是太难了。
首先,他相信罗卓英的话,认为第11军确实已逼近南昌。其次,此时守南昌的是欧震第4军,如果一定要死守南昌的话,第4军可能会因此全部牺牲掉。
在粤军之中,以“老铁军”第4军名气最响,从张发奎到薛岳,没有一个不拿它当宝贝和亲生儿子看待。别的不说,在万家岭战役中,就是由第4军率先发现第106师团的穿插动向,并将其诱入包围圈的。
牺牲第4军保南昌,南昌还不一定能保得住,却要把视如性命的“老铁军”给送进去,这当然是薛岳很难接受的。
第106和第101师团是五天之后才到达南昌附近的,他们一路上都没遇到太过激烈的抵抗。3月27日,南昌陷落。
(135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失守南昌,对于薛岳和罗卓英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挫折。薛岳起初虽未直接指挥南昌会战,但最后的撤退令是他拟定的,等于南昌城就是从他一手送出,其心情可想而知。
如同运动员输了比赛,有些性格教练会连记者招待会都拒绝参加。南昌会战结束后,薛岳不仅没有依例召开战术检讨会,而且人也变得沉默起来,平时更是不肯涉及有关南昌会战的一个字。
太窝囊了,你们千万别跟我聊这个。
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就算你想把脑袋藏被窝里也不可能了。丢失南昌,不光是失去了一个省会,也不光是失去了一个空军基地,它还导致了原本联成一线的第九和第三战区被分割开来,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得舆论大哗。蒋介石大为光火,除将罗卓英予以撤职外,还责令薛岳组织第九战区进行反攻,务期收复南昌。
弃城容易,要想再夺回来可就比登天还难了。自“七七事变”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一座被日军占领的城市是可以靠真刀真枪再夺回来的,无论大小。尽管较之中日开战前,日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已降低不少,尽管第11军负责防守南昌的,依旧只是第101和第106师团这两个“弱弱”,可是中国军队实际仍无足够能力进行反攻,尤其是攻坚。
要知道,南昌并不是万家岭,这里不会给你提供秋风扫落叶的机会和环境。
薛岳当然也不是不清楚,但他这一回已经不敢再跟蒋介石对着干了,说到底,能够把腰挺起来,那都得有资本,如今仗打成这个熊样,没连带处分你已经够给面子了,还敢再犟嘴?
攻打南昌这样的大城市,必须有特种部队的支持,否则人再多也没用,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薛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第一、第九两大战区的所有炮兵部队都集中起来,像冈村做过的那样,对日军的南昌防线进行摧毁式打击。
可是他却面临着冈村不可能碰到的难题,那就是自武汉、南昌相继失守后,长江以南几乎成了日本航空队的天下,这意味着中国炮兵部队就算能组织成一个集团,也得不到空军的保护,反而正好给日军轰炸机提供一网打尽的机会。
就那么一点炮兵,假如就此被消灭,以后两个战区就都不要混了,所以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这时有幕僚出了个主意,说不妨派人渗入日军在南昌的“维持会”,找机会先一步进入南昌据点作为内应,之后里应外合,用奇袭甚至强袭的方式夺取。
当然是个类似于“平原游击队”那样的好主意,很节省工本,也非常智慧,可是你得想想,南昌里外有大大小小很多据点,你都能进得去?
况且这也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的事,起码先得取得据点日军的信任吧,那岂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到时没准连黄花菜都凉了。
对于薛岳来说,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顾虑:万一夺南昌不成,日军倒正好攻过来,反而把原阵地都给丢了,那就真是得不到利还要亏老本了。
因此在否定前两个方案后,他拟定了第三个方案。
(135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这个方案叫做保平争胜,即不把第九战区的所有兵力都用于反攻南昌,而是一拆两半,一半用来守住原阵地,另一半才用于反攻南昌,通俗点来说,就是鸡蛋放两个筐,即使其中一个筐砸了,晚上还有炒鸡蛋可吃。
南昌失守,薛岳是吃了冈村机械化闪击的亏,这次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对冈村来了个闪击,当然只能是纯步兵的闪击。
4月22日,第九战区率先对南昌发起反攻。
日军在第一线的据点有大有小。薛岳对大据点围而不攻,只留下小部队用于监视,大部队则从缝隙中钻过去,专拔小据点。
由于薛岳采用了闪击和乘隙而入的战术,所以很快就击破了第106师团组织的第一防御线,顺利进入南昌外围。
与薛岳相比,他的同学上官云相却一上来就遇到了困境。
上官云相,山东商河县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6期,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
薛岳、叶挺、上官云相,再加上粤军战将吴奇伟、李汉魂、邓龙光、叶肇,甚至于郝梦龄、顾祝同,这些人全都是保定6期的学生。一期能出这么多人才,绝对是大丰收了,也可以称之为“荣耀的第6期”。
打了一辈子仗,上官云相能够让人记住的,却是皖南事变。当时他的围攻兵力虽多出老同学叶挺好几倍,但并不是其基本部队,皆为临时统属,用他的话来说,是“七拼八凑”而成,在这种情况下,犹能够尽歼新四军主力,若仅就军事而论,还是不赖的。
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薛、叶、上官作战的特点,薛岳是“智”,叶挺是“勇”,上官则是“狠”,战场之上绝无菩萨心肠。
可是人光狠没有用,很多时候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得有运气。比如在皖南事变中,一连下了好几场的雨,给叶挺突围造成了很大困难,相反当然是帮了进攻者大忙。
在南昌反攻战中,上官云相的运气却比他的另一个同学薛岳要差得多。
薛岳闪击,打对手一个冷不防,他则因三战区进攻计划本身靠后,乃至于发起反攻时日军已做好了准备。
薛岳那边可以穿隙而过,他这边却不行,当面全是密集而坚固的据点,根本无隙可插。
薛岳可以先攻第一线防御,他却必须直扑南昌,也就是说一开头碰上的就是硬钉子。
由于第九战区的规模大,所以即使薛岳只投入一半的人马来攻南昌,他的兵力还是比上官要多得多。双方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缺乏火炮支援,只能拼人。
所有这些东西,可以说没有一个是作为指挥官的上官云相能够自由选择的,除了运气,对此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解释?
第三战区因此打得十分艰苦。在第九战区击破日军第一防御线的时候,他们尚被第101师团阻在莲塘,而且看样子,连莲塘都难以攻克。
负责担任主攻的第79师师长情急之下,竟然玩起花招,准备用假电报的方式向上级“报捷”,结果西洋镜拆穿,随即遭到逮捕。
第九战区打得顺利,第三战区却迟迟没有动静,上官云相为此十分着急,他只能继续“狠”下去。
(135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时任第29军军长的陈安宝奉命亲临前线。
陈安宝,浙江黄岩县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3期。
陈安宝有较长的从军经历,他和郝梦龄虽然不是一届同学,但却是一对相交已久的好朋友。两人性格上也差不多,都老实憨厚,从不会耍滑头玩花样。
郝梦龄比陈安宝小七岁,可早在太原会战时就牺牲在了第一线,当时陈安宝扶柩痛哭,十分伤心,曾誓言:为抗日而死,死亦为鬼雄,有朝一日,也要像好友那样选择慷慨赴死。
人生就像坐在火车上,每个人都有到站的那一天。
第79师是陈安宝一手调教出来的主力部队,师长也是他看着提拔上来的,现在表现成这样,他也是既失望又生气,但陈安宝又和郝梦龄一样待人宽厚,他起初只是打算对被捕的那位师长予以撤职处分就算了。可是上官云相不干:这种时候还敢欺骗上级,这样的人都不杀,我上官就不抗日了!
命令下来,军前正法。
陈安宝闻讯,难过得好几天都茶饭不思,然而在上官云相要他接下军令状,靠前指挥时,他仍毫不犹豫,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去了前线。
对下级仁慈,对上级服从,所有这些都没有任何矫情或做作,只是出于一颗善良的本心。
5月5日,陈安宝到达莲塘前线,可是还没等他发起进攻,战场形势就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
正如薛岳曾经预料的那样,在你疲软的时候,人家也会对你发起进攻,第三战区久攻而不能克,早就进入了人困马乏的境地,趁此机会,第101师团反而借助炮火掩护,向中国军队冲杀过来。
莲塘的第101师团此时已增加到了四个联队,而陈安宝由于时间紧迫,并没有能够把后援部队全部带上来,很快他连预备队都打光了。
见此情景,卫士感到不妙,劝他从壕沟中先行转移,但陈安宝十分沉着,仍坚持在前线进行指挥。
5月6日下午,防线被第101师团完全击破。
撤退中,陈安宝负了重伤,他的块头又大,所以根本跑不出去,最后战死沙场。
终于到站了。
在抗战中,有三位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都牺牲在第一线,依次是:郝梦龄、陈安宝、张自忠,但郝梦龄和张自忠都是国葬,惟陈安宝没能享此待遇,据说与他倒在溃败路上有关。
陈安宝其实是有机会脱险的,而且无论情况如何险恶,这个前线最高指挥官始终都未离开过自己的官兵。
可是他也许不会计较。
因为没有谁能够事先预知自己会从哪一站下车,只是尽我本分就好,陈安宝正是这样的人。
就在第三战区全线溃败的时候,第九战区也遇到了瓶颈,南昌外围犹如莲塘,据点既密集又坚固,想和突破第一线防御时那样穿隙而过根本就不可能,而在没有火炮配合的情况下,硬攻据点只能徒增伤亡——仅仅一个小据点,第九战区伤亡数百人都攻不下来。
5月9日,中国统帅部电令第3、第9战区,结束对南昌的反攻行动。
(135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早在指挥攻占南昌的战役时,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就收到了一份发自参谋本部的情报,正是这份情报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情报上说,武汉会战时曾打得金泽第9师团和第27师团无法前进的汤恩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长江南岸调到北岸去了,目前正在湖北随县和枣阳一带布防。
北岸当然不止汤恩伯,那是整个第五战区的地盘,几十万大军云集在那里,但从参谋本部到冈村,眼里都只有一个汤恩伯,认为这才是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劲敌。
从武汉会战到南昌会战,冈村对中国军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国军队看起来很多,但占绝对优势的仍然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照冈村的看法,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虽然正呈崛起之势,但若论军事实力却还远不如国民党的中央军。
冈村也想到过,那么多地方军队,比如东北军、西北军、川军、桂军、粤军加起来会怎么样,能不能用以前以华制华的办法,鼓动它们联合起来与中央军展开内斗,但思考的结论让他自己都很丧气,且不说如今根本就没这可能,就算能成功,这些联合起来的军队也不是中央军的对手。
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让冈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冈村曾如此评价汤恩伯:蒋介石手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其部队是蒋嫡系中的精锐。
可想而知,这么一个勇将中的勇将,一支精锐中的精锐,一直虎视眈眈地趴在武汉附近,其用意不言自明,而假如能成功地将其削掉或者驱走,又无疑会对蒋介石及其中国政府造成沉重打击。
冈村决定集中第11军的主力,对随枣地区(随县到枣阳)展开一次大进攻,这就是随枣会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进攻的目的不再是占城夺地,而是攻而不占,主要以打击第五战区部队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包围并消灭汤恩伯。
然而冈村并不知道,他的这一军事计划已经提前飞到了人家桌上。
在武汉会战后期,李宗仁已经病愈返回原任。不过等他上阵时,首先需要面对的不是怎样指挥作战,而是如何部署“转进”。
自从经历徐州大撤退后,李宗仁就培养出了一种神秘第六感。当时第五战区长官部距离前线还很远,可他老是觉得这里那里不对劲,经常耳鸣眼跳,以致于绕室彷徨,辗转反侧,半夜三更都睡不着觉。
时为午夜,众人都睡得正香呢,他就披着衣服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并且把一干随从卫士都弄醒,嚷嚷着要转移。
参谋长徐祖贻揉着眼睛跑过来,看李宗仁那心神不宁的样子,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没什么,就是我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有凶险,早走早好。
徐祖贻并没有收到任何敌情通报,但李宗仁是战区司令长官,不听他的又听谁的,遂安排长官部人员连夜西撤。
很多人嘴里不说,心里没准都在骂老爷子发神经,这么晚了都不让大伙睡了囫囵觉,尽穷折腾个啥。可说来也怪,李宗仁的第六感就是奇准,在他走后仅仅两个小时,日军骑兵就蹿进了他睡觉的那个村庄。
“发神经的”现在精神了:看看,我没让你们大伙白跑吧。
(135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第六感虽然灵,但是不科学,李宗仁大部分时间依赖的实际还是情报网。
要打好仗,情报十分重要。当年马占山在东北跟日本人兜圈子,兜到本庄繁都无可奈何,就缘于建立了效率奇高的情报网,而说起老李的情报网,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他安插在日军后方的神秘线人
当年西南诸省反蒋,包括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这些人,都是日本人实行“以华制华”的重要目标。那段时间,到广西来做说客的“中国通”们有如过江之鲫,数也数不过来,这里面就有和萧振瀛进行过香港谈判的和知鹰二。
在与和知打交道的过程中,李宗仁发现和知的翻译官像是个“好人”。这种感觉,就如同他第一次见到张自忠一样,仿佛善良就清清楚楚地写在对方脸上。
于是私下里,李宗仁便让人把翻译官秘密约到家里。
这是个年轻的东北人,热情,健谈,有什么说什么,但是当李宗仁试探着提到“你的家乡已被日本人占据,你怎么还甘心为敌人服务时”,他忽然语塞,随之,两行热泪无声地从脸上滑落下来。
夏文运,辽宁省大连市人,家里世代务农,自小就读于日本人所办的中小学。据说他的一口日语说得比一般日本人都好,根本听不出是中国人说的,后因成绩优异,受“满铁”资助去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
“九一八”事变前,夏文运在东北的大学教书,之后书自然没得教了,只能随逃难人群进入关内。他原来并不想给日本人做事,可是以他那样跟敌国沾边的文凭学历,显见得到哪都不受欢迎,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又干不了别的,给日本人充当翻译官,借此养家糊口就成了唯一出路。
灯火阑珊处的夏文运看上去有说有笑,其实那不过是戴着一副面具在表演而已。
他虽然受过日本人的恩惠,却良知未泯,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可也正是这样的人,却不得不以为侵略者服务来维持个人生计。
可以想见,当听到或看到“汉奸”、“走狗”这些词语时,这个年轻人会多么难过,内心又会处于怎样的煎熬和挣扎之中。
有时候,活着远比死亡更残酷,特别是当你面前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甚至连解脱都无可能,只有在清醒中一味痛苦的时候。
因为怕熟人或家乡的人知道自己的底细,夏文运甚至把名字都改掉了,因“夏”与“何”字在日语中发音相似,他对外一直称自己叫“何益之”(益之是他的字)。
李宗仁的突然一问,瞬间就击穿了“何益之”的心理防线,后者泪如雨下。
李宗仁马上意识到,有门了,便紧跟着又问了一句:何先生,假如中日之战爆发,你愿不愿意替祖国尽点力?
夏文运听后,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连连点头:如有机会报效祖国,当万死不辞!
从那时候开始,夏文运便正式成为李宗仁的高级情报人员,两人通过秘密电台和专用密码进行单线联系。
(135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台儿庄战役的初期阶段,五战区要防津浦线那么狭长的一个区域,而能调动的兵马又那么少,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惊险之至,但是李宗仁左右腾挪,依靠一群杂牌部队,硬是兜住了日军的南北合击,看起来如有神助。
其实这个“神”就是夏文运,有了夏文运,李宗仁也就拥有了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夏文运从上海租界发来的第一份绝密情报是:“日军南动而北不动”。于是李宗仁就把张自忠从北面调到南面,在淮河挡住了第13师团。
第二份绝密情报是:“板垣师团将从胶济线南下”。李宗仁急忙将庞炳勋调往临沂,以阻止板垣南下,可是后来眼看庞老爷子也吃不消,而当时南北又都很吃紧,怎么办?
就在此时,第三份绝密情报及时送到:“日军北动而南不动”。正是这份关键情报,促使李宗仁下定了从淮北前线抽调张自忠北援的决心。
可以这么说,没有夏文运作为超级耳目,李宗仁要想在前台当掌柜都颇难,更不用说取得台儿庄大捷了。
到了徐州会战后期,由于参谋本部对情报封锁得很紧,连和知鹰二这样的军部高级官佐都没听到一声风声,这才导致夏文运的情报工作暂时失灵了一段时间,也因此造成了李宗仁的多次判断失误。
武汉会战结束后,一连串的“胜利”使日本放松了对情报工作的控制,夏文运在上海的情报站重新恢复运转。
李宗仁的这条情报线索,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被迫中断,那时日本人终于发现了这个藏在自己中间的超级间谋,立即在上海展开满城搜捕。夏文运东躲西藏,侥幸得脱。
在那些与魔鬼打交道的日子里,在没有正式的政府名义,也不接受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这个人始终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战搜集绝密情报,是一个真正的无名英雄。
通过夏文运从上海及时发来情报,李宗仁第一时间就掌握了冈村的兵力分配及作战计划。
随枣之战,冈村准备动用3个主力师团,其战术明确为“分进合击,锥形突贯,两翼包围”,即从东西两路出发,最终将第五战区包括汤恩伯在内的主力包围起来并予以消灭。
由于事先知道了冈村的用兵目的,所以李宗仁的重点也不在据守城池,而是利用地形对日军进行持久消耗,然后再伺机实施反击。概而言之,大家都是朝着对方的兵去的,你要消灭我,我也想消耗你。
对于李宗仁来说,时间拖得越久,对日军杀伤越多,仗自然就打得越好,丢掉点地方尚在其次。
在五战区,汤恩伯属于不得不倚重的主力,他最喜欢也最看中的还是张自忠。武汉会战结束,李宗仁便任命张自忠为右翼兵团总司令,授上将军衔。
仅仅一年前,张自忠身上还背着“撤职查办”的处分,然后不仅取消了处分,而且几乎就是在以闪电的速度往上晋升,先是由军长升为军团长,再由军团长升为集团军总司令,现在又由集团军总司令升到了右翼兵团总司令,在五战区成了超过汤恩伯,仅次于李宗仁的一方面统帅,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355)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