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坐”家杂览

“坐”家杂览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123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读毕陈子善《不日记》。书末曾发表于《芳草地》的香港访学日志有意思。三月余,坐图书馆、会朋友、吃宴请、观影、访书、寄书回家,令人艳羡。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孙犁散文《夜思》里的一段话,深得我心。“古人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其实,这是不够的。又说,使生者死,死者复生,大家相见,能无愧于心,能不脸红就好了。朋友之道,此似近之。”此乃望道之语。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前两天在孔网上买了本高伯雨的《听雨楼杂笔》,是故宫出版社“大家史说”丛书之一种,属于掌故类的书籍。书中多谈清末民初之历史人物的轶闻逸事和旧京风物名胜,文笔清俊通达,可读。睡前,择读了两篇有关寺庙的篇什:《崇效寺鳞爪》《夕照寺的壁画》。崇效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一直香火不断,明朝时因僧塔四围遍植枣树千余株,又称被为枣花寺。清末寺又因牡丹而闻名,种植有姚黄、魏紫、黑牡丹、绿牡丹等名品,每到春末夏初游人如织,后据说牡丹都移植到中山公园去了。寺中另一宝物,是清初诗人王士禛游寺时发现的《青松红杏图》。此图乃洪承畴一部将因兵败不愿降清,出家为僧,因感亡国哀思时所作。王士禛感慨之余在此卷上题字赋诗,此后300余年有无数名士相继题诗留名,据说此卷卷起来有牛腰那么粗细。
读此篇,我又起床找出邓云乡的《增补燕京乡土记》、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中有关文章来读;后,又翻出“故国画忆系列”之《北京寺庙》查找两寺的图画来看。幸亏老婆昨天值夜班不在家,不然又要被她数落不已。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前几天在孔网上买的书,今天到了。拆开来一瞧,除品相大致符合外,多了一个额外的惊喜。怎么回事?书的前环衬页上,有作者的亲笔题字:XX兄雅正。买了几年旧书,倒是经常买到有购者的题字和藏书印的,有作者签名题赠的次数极少。有作者题签的二手书,书店的经营者们都会注明的,价格一般会高出无签名的几倍以上,如果稍有点名气恐怕十倍都不止。好在我不藏书,买书只为读,所以基本不会去买有作者题签的书,将节约出来的钱,去再买一些感兴趣的书来读。
这极少数的签名本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本青年评论家的文集。这个年青评论家名气还不小,应该是属于才俊之类的人物,既写文学论,又写书评随笔。不过这本书签名题字的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受赠对象是当代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书里还夹了一张便签纸,上面推荐了一番本书的作者,并希望与女诗人合作一把,出本书;随便签还夹了两张这位编辑的名片。这些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我感兴趣的不再这里,我感兴趣的是,这书怎么就流落到旧书店里呢!是没送出去?还是受赠者根本就没当会事,随手就处理了?或是其他机缘巧合?书的命运,往往和人的命运一样,真是难以琢磨!
我今天收到的书,是书话随笔类的书。我喜读这类文字,但这类文字易写难工,能够登堂如室的人并不多,除了少数几位的书经常拿出来翻翻,大多数的书都当成了购书指南,希望从这些书里找到些自己喜欢的书、不知道的书,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今后肯定是不会再染指了的。
这种书话类的书,我一般读得很快,一杯清茶,两三个钟点,大致可以读完。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孙犁在《悼画家马达》一文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听说马达终于死了,脑子里又像被击中一棒,半夜醒来,再也不能入睡了。”这句话,表达了孙犁的震惊之情。句子没有毛病。可对这个“终于”词,我读来却总觉着别扭。如果是对待十恶不赦的恶棍、奸臣,肯定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准确的,可是这个词却用在了一位与自己相识、相知的战友、朋友身上,在我一个读者心里况且感到刺眼,更何况是一个对自己的文字非常自信的作家自己呢!如果这句话,还不能清楚地表达孙犁是兴奋、还是痛惜的情感,那么接下来的“青年时代结交的战斗伙伴,相继凋谢,实在使人悲天悯人不已”的这句,就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战友故去的惋惜之情的。在这种语境之下,用“终于”这个词,我想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们,一定会批评用词不当的。我也这么认为。
文章接下来用平淡的笔触,写下了孙犁与马达在革命时期的相识与交往的过程,和解放后进城后的一些交集,对马达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某些变化,也略有点染,即便是WG时期马达受到迫害,下放到郊区那段经历,孙犁的语气和语调都是平和的。孙犁相信在最艰苦的时期,以他对马达的了解,马达也是能够坚强的生活下去的。也确实活下来。可历经了如此苦难而终于活下来的人,却还是死了,这份痛惜,不用“终于”一词,真是是难以表达孙犁对战友死去的悲痛之情,和对这段反常历史的控诉。
读到文章的结尾,才终于明白,“终于”的最终含义。用得真好!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应该是媲美于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而且更加凄美和浪漫。梁祝小提琴协助曲,喜爱音乐的朋友都应该是听过的,它是我国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小提琴协助曲,虽然在主题、思想内容、曲式结构上与西方的“四大”小提琴协助曲相比,或许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但在其旋律的优美上,我认为是更为委婉动听的。梁祝取材于江南民间故事,在曲调上借用越剧的音乐素材,由上海音乐学院的几名学生作曲和演奏,于1958年冬在上海首演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几十年下来,终成中国音乐的经典作品。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于晋代,据查,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初唐的一部《十道四蕃志》,晚唐的《宣室志》做了文学的渲染,故事的大致轮廓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没多大出入,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别而已。现在的问题不在这,而在故事的发生地,分歧很大,据说目前全国各地发现梁祝遗迹的地方,有十七处之多,而且几乎都有所谓的“证据”证明,但较为可信的大约有七处,有浙江宁波的鄞州、浙江绍兴的上虞、河南驻马店的汝南、山东的诸城,诸城还将此列于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样子是志在必得。
现如今,国内旅游热潮涌动,各地都在纷纷开发旅游资源,历史上的名人当然是紧缺的人文资源了,于是就出现了哄抢的情况。像什么花木兰、莫愁女、董永和七仙女等人物和故事的出生和发生之地,凡与此稍有关联的地方都在争抢、开发,闹得不亦乐乎。这些都还说得过去。可听到据说,有些地方正在抢夺西门庆的出生地,就多少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上面拉杂地写了不少废话,其实我是想说,读周瘦鹃《花前琐记·“梁祝”本事考》的一点感想。周瘦鹃在文章里说,据《鄞县志》载,县西有义忠庙,也名梁圣君庙,是祭祀东晋鄮县令梁山伯(鄞县在东晋时为鄮县)。为什么要祭祀梁山伯呢?说道刘裕当太尉时,孙恩犯会稽,刘裕往讨,梁山伯托梦相助,大败叛军;后奏请安帝,封梁为义忠王,令地方官立庙。
宋代时郡守李茂诚撰《庙记》称之为神。据《庙记》中说,梁为会稽人,母亲因梦太阳穿胸而怀梁,怀十二月,而生。少聪颖,长而进学,则过目不忘。年青时曾拜名师学习,过杭州时,遇一长身玉立,眉目清秀的青年,名为祝贞,来自上虞,也出来求学。两人相谈甚欢,遂商定共拜名师学 后祝因思乡而返,第二年梁也回家省亲,路过上虞去拜访,问遍乡里都说没有祝贞这人,但有人告之祝家的姑娘九娘能文章,或许是他要找之人。梁上祝府叩问,才知祝贞为女子也。俩人各抒别情,把酒赋诗,后珍重而别。回家后,梁思念不已,禀请父母去提亲,告之英台已许配给鄮县的马氏。梁悔恨不已,遂断了念想,叹道:“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婚姻事,又何足道!”后来简文帝举贤良,梁被任为鄮县令,不久就去得了重病谢世了。死之前,他吩咐左右,说死后将他葬在县西清道源九龙墟。郡人按他的遗言办理,将他葬在了九龙墟。明年暮春,马氏迎娶祝英台,舟行至九龙墟附近,突遇大风阻隔不能行,人问篙师,也不得其解。篙师说,听说近处有座鄮县令梁山伯的新坟,或如此有关。英台闻后,便要去祭拜。到得坟前,哀恸不已,忽见新坟裂开,英台纵身而入,侍从来不及阻挡,只抓住了裙裾的后幅,可裙幅飞散而化。
这《庙记》所记,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情节大致相同了,只是这裙裾最后没有变成翩翩飞舞的蝴蝶,比翼双飞了。这化蝶则是艺术的夸张了,也是这个故事的神髓,没有它,这就是个传说,有了它,就是旷世的文艺术作品。
不过说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我总觉得梁山伯是个没有用处的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那祝英台。你说读书三年,硬不知道英台是个女孩子,木讷,痴呆;未婚被拒后,又说出那一番酸腐的“封侯、庙食”的言论,哪里有个翩翩的佳公子形象。至于最后临死时的选墓,坟墓开裂,那都是神话了,与他梁山伯没有多大的关系,是冲着祝英台而来的。所以祝英台才是我心目中爱的化身。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夏志清曾评论沈从文的一个短篇小说《静》,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的确,这个短篇给人情感上的冲击,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一家老婆逃难到一个偏僻的小城,在这里等候父亲的消息,好做下步的安排。小说开头,天空里飘落的风筝,暗示了这家人当下的命运。小城安静、悠闲,温暖的阳光、城墙上发芽的葡萄藤,疏疏落落的瓦屋、沉静的河水、河对岸金黄的油菜花、染坊的白布、三两低头吃草的马匹、桃花林里的庵堂、在河边洗菜小尼姑,还有河边传来的捣衣声,喊着自己名字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和悠远的回音,一个在晒台看着这一切的、十四岁的小女孩,等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沉静之中。这样的场景,我们仿佛在梦境里见到过,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希望永远就这么下去。
但小说的结尾,也许会在不久将此梦破灭。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的微微的笑着。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
这一结尾,与蒲宁的《高加索》的结尾有异曲同声之妙,但我认为《静》的喻意和思想深度,是要高于《高加索》的,尽管两个短篇,都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类受命运播弄的悲惨结局。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改正“一家老小”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不知不觉中,林文月的散文集子收集了不少了,她的那两本比较抢手的《京都一年》《饮膳札记》,也在旧书网上所购得,可以说,除了她的学术、传记、和部分翻译作品外,国内中文简体版书基本上收齐了。
她是我比较喜欢的海外散文作家了,属于才女型的人物,研究、创作、翻译“三管”齐下,且样样都取得不说杰出、也至少是优秀的成绩,这在近现代、当代的文坛上,也是不多见的。现代文坛上还有像鲁迅、周作人、台静农、施蛰存等这样的多面手,但在当代的大陆文坛和学界,想找出这样的在“创、译、研”几方面都取得成就人物,也不是说没有,恐怕是很困难的。有才,这还是其一了;关键是她还有貌,据说她那一代身边的青年学子就非常迷恋她,以致过了几十年再见到她时,紧张得双手直发抖。这真是得天独厚了。才貌双全,常常是我们在书上所读到的,也是登徒子们对才女情不自禁地想象,应该是属于意淫的一种,因为现实当中真是很少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有才有貌的佳人,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一个不好的词:红颜薄命。可不是吗?你看历史上的那些个佳人们,有几个不是命运多舛的,即便是善终,也落得个韵光已逝、鹤发鸡皮的。
有的女作家,当你知道她时,在心目中就是老妇的形象了,比方说内地的冰心、杨绛、宗璞等,海外的林海音、琦君、张晓风等等;但有些女作家,在你心里永远却永远都是“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窈窕淑女身姿,比如林徽英,比如林文月等。
再一看,林文月是1933年生人,今年已是八十七岁的高龄,可她在我心里却永远都那么端庄优雅。当然了,这或许是我只看到几张她为数不多的儿时的、少女时期和中年时与台静龙先生的几张合照的缘故;也或许是从她的文章里,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暮”气,总是那么的干净、清澈。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林文月在她的《文字的魅力》一书的《〈文字的魅力〉代序》里写道:“文字的魅力在文字本身。更在它们‘被使用’的领域内所展现的特色与功能。”以她的个人经验而言,她最经常写作的对象是文学研究、文学翻译和散文创作三种,每一种工作都涉及到文字的运用,而她对这三者的使用态度上是有分别的。“文字研究的文字,务求其顺畅达意,避免迂回晦涩,以读者能够清楚掌握其旨为宗;散文创作的文字,视其内容而定清约或华饰之匹配准则,不妨彰显作者的个性物质;文学的翻译,则恰与创作相反,须得看文字且听文字,尽量抑制自我,唯原著之风格特性是遵循。”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蒲宁的《高加索》引起了众多朋友的兴趣,但众人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军官丈夫的自杀上面——用两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自杀用一把手枪是可以完成的,可为什么要用两把呢?这好像是蒲宁故意给读者设下的一个圈套,引发读者去猜谜,进而加深印象,令其思考某些爱情啊、欺骗啊、尊严啊之类的问题似的;可我却不这样认为,蒲宁毕竟不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之类的现代派短篇小说家,他们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其小说像一部结构精密的机器,或构思巧妙的珠宝,蒲宁的中短篇小说更多的趋向于散文化倾向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帖被又被删了,就是讨论蒲宁啊,是qing reng两个字违背的当下的首先观吗?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买书凑单买了一本郁达夫的文集。这文集的书名用是另起的,非常有诗意、也切合当下一些读者的审美趣味,名为《人生非春日蔷薇》。现在的出版社,为配合、或说得不好听一点是谄媚当下某些“文青”的情趣,出版现代作家的文集、特别是散文集时,喜欢起一些漂亮的诗句和情感金句作为书名,用“烟雨红颜、倾城春色、笙歌唱尽”等等,暧昧的字眼来博取读者的关注。沈从文、徐志摩的书,取这些书名还情有可原,像鲁迅、胡适这些人物,用什么“风弹琵琶、此去经年”等语句,就显得不伦不类、不衫不履的,觉着别扭。书都是好书,却被这乌七八糟的书名给祸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书倒是做得不错,除了字体小外,裸脊锁线读起来方便,纸张也柔和不刺眼。我昨天拿起来读了一下午,也不觉着废眼。不过今天还是找出了浙江文艺的《郁达夫散文全编》来读,还是因了这这不靠谱的书名之故。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对和歌、俳句的绍介,形象地概括了两种文体及其题材内容的特点,我不妨摘录摘录。
“先以他们的文学来说吧,最精粹、最特殊的古代文学,当然是三十一字母的和歌。写男女的恋情,写思妇怨男的衰慕,或写家国的兴亡,人生的流转,以及世事的无常、风花雪月的迷人等等,只有清清淡淡,疏疏落落的几句,就反乾坤今古的一切情感都包括得纤屑不遗了。至于后来兴趣的俳句哩,又专以情韵取长,字句更少——只十七字母——而余韵余情,却似空中的柳浪,池上的微波,不知所自始,也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短短的一句,你若细嚼反刍起来,会经年累月地使你如吃橄榄,越吃越有味。”周作人说俳句不好译、甚至不能译,近年我虽买了几本包括俳圣松尾巴蕉在内的日本俳句的集子,却终不敢去读。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近段时间京东活动的力度比较大,陆续买了不少书,主要是新书,也有一部分是重复的。重复买,确是因为喜欢。如松尾巴蕉的《奥州小道》,就买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可严格意义上说,这也不算是重复买;真正重复买,是同一作者创作、或同一译者翻译的同一本书买两本以上才算,那么《蒲宁文集》,我有平装平本,我又买了一套精装本,就算。像这种除《蒲宁文集》外,还有E·B·怀特的三本随笔集《E·B·怀特随笔》、《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最美的决定》(三本都上海译文的),这三本我都有平装本,看到有精装,打对折外,还要再优惠,就忍不住买了。其实另外重复买的也是蒲宁的。我手头上有一本冯玉律、冯春所译的《米佳的爱情》,但品相不好,我又买了本上海译文精装新版。陈馥译的《布宁短篇小说选》《布宁中短篇小说选》我都有,但又买了人民文学新版的“布宁美文精选”三本中的两本,一本是《暗径集》(林荫幽径)、一本是《布宁短篇小说选》,另一本《布宁诗文选》却没有买。
肯定有人说我要么有钱,要么有病,这么瞎买。我告诉你,我缺的就是钱,那么就只有有病这一条。我有病,而且病得不浅,估计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痊愈的。哎!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读谈书的书。看到作者与我的阅读兴趣如此之相同,恍惚间觉得此书好像是我所写;清醒后,发现不是,却也不太失望。我与作者最大的不同是,他所喜欢人物的书,我差不多都有(当然我喜欢人物的书,他可能没有),但看来书他都仔细读过的,我却是择读泛览,这或许就是差距吧!我买书大半是为读,而他买书多买签名本、或初版本,所以同是爱书,他的段位高,我是入门级别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02-23 12:31:55
《枕草子》有时读读,还是很好玩的。其中“第四十段 高雅的东西”一节里所谈的几件高雅的东西,有些很是有同感的,比如:“水晶的数珠”、“藤花”、“梅花上积满了雪”,有些读起来就莫名其妙,比如说:“鸭蛋”、“穿着淡紫色的衵衣,外面又套了白袭的汗衫的人”。“鸭蛋”是取其色,还是取其形呢?为什么是套了白袭汗衫的人,高雅,其他色彩难道就不高雅?至于“长得非常美丽的小孩子在吃着草莓”,也是高雅事中的一件,这我是有认同的,我以为美丽的小孩,就像天使一样,是纯洁高雅的,不见得非得吃草莓就显得更高雅些,比如说吃樱桃也不见得低贱的。当然了,这么一说,我就近乎是在抬杠了。从如此肯定的语气说着这些东西,我倒是看到一个任性的女人的姿媚。

楼主:一石三鸟2016

字数:3026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10-11 23:31:49

更新时间:2021-02-23 12:31:55

评论数:3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