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3-22 19:46:17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品格清贵的“五绝”虞世南
《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虞世南流传很广的一首咏物抒情诗。
“緌(rui)”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孔颖达注疏《礼记•内则》篇的“冠緌缨”就说:“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而诗人颂扬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所以才有“......
-----------------------------
@hjsh8280 2017-03-23 09:16:52
你才4页过5000,已经是极品了,你知道啵
-----------------------------
嗯,是写的太烂?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虞世南是南朝的官宦世家,叔父虞寄官至陈朝的中书侍郎,算是副宰相的高位了。因为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古时兄弟老大到老四的排名,称为伯仲叔季,这也是“伯仲之间”这个成语的由来,意思是实力均衡,就跟老大与老二一样),意即大哥施与的孩子。
虞世南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随著名文学家顾野王读书发蒙,成年后又拜在南朝文学第一大家徐陵门下,徐陵自认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传。这位徐陵在当时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他的作品就不做展开介绍了,只提一下他编辑整理的《玉台新咏》十卷,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名篇。
虞世南还拜了一个同郡老乡,当时的名僧智永为师学习书法。智永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七世孙,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大家,尤其精钻王羲之的书法,深的王氏书法的精髓,以至于后世评论智永的书法缺点,只有一个:太像王羲之了,没有创新。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位智永也是一位牛人,后世的书法爱好者,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独创的“永字八法”,是每一位学书法之人的入门功课。智永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法笔势的基本法则,后来八法引申成为书法的代称。他还留下“退笔冢”和“铁门槛”两个典故。
智永幼时就立誓要重振祖上书法的门风,出家后在永欣寺时,在一座小楼专心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练字的过程中,毛笔用坏了一支又一支,他把用坏了的毛笔用大筐收藏,据说收满了5大筐之后书法大成。他把这些毛笔埋在一个地方,并立墓碑以记之,当时人称“退笔冢”。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登门求教或是索取书法真迹的人很多,以至于他的木门槛经常被踩坏,于是智永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人称之为“铁门槛”。
铁门槛还有另外一个来由,是指显贵之家的门槛,取得也是人们纷至沓来以致踩破门槛,不得不以铁铸门槛或包上铁皮的意思。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刚刚被文友hjsh8280提醒,已经四页了,点击才有5000,心情压抑。突然被提示,“煮酒”板块的运营“夜黑了夜”推荐此贴至"天涯聚焦_人文"栏目。莫非一定要让我体验这种心情的“过山车”吗?
只是,哪位大神能告诉我,怎么去推荐的栏目找找咱们的这个帖子,我去溜达了一圈,没找着。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刚才插了一张图片,现在告诉我无法回复,要等审核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3-22 19:46:17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品格清贵的“五绝”虞世南
《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虞世南流传很广的一首咏物抒情诗。
“緌(rui)”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孔颖达注疏《礼记•内则》篇的“冠緌缨”就说:“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而诗人颂扬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所以才有“......
-----------------------------
@hjsh8280 2017-03-23 09:16:52
你才4页过5000,已经是极品了,你知道啵
-----------------------------
刚刚被您提醒,已经四页了,点击才有5000,心情压抑。突然被提示,“煮酒”板块的运营“夜黑了夜”推荐此贴至"天涯聚焦_人文"栏目。莫非一定要让我体验这种心情的“过山车”吗?
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抒发一下这种强烈对比的心态。
就不上截图了,图片审查时间有点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3-22 19:46:17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品格清贵的“五绝”虞世南
《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虞世南流传很广的一首咏物抒情诗。
“緌(rui)”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孔颖达注疏《礼记•内则》篇的“冠緌缨”就说:“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而诗人颂扬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所以才有“......
-----------------------------
@hjsh8280 2017-03-23 09:16:52
你才4页过5000,已经是极品了,你知道啵
-----------------------------
刚刚被您提醒,已经四页了,点击才有5000,心情压抑。突然被提示,“煮酒”板块的运营“夜黑了夜”推荐此贴至"天涯聚焦_人文"栏目。莫非一定要让我体验这种心情的“过山车”吗?
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抒发一下这种强烈对比的心态。
就不上截图了,图片审查时间有点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宋朝的范成大有一句连自己都非常喜欢的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在此,他化智永的“铁门槛”为铁门限,并直接引用了另外一位诗僧王梵志的“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意思是无论多么烈火烹油的富贵,最终都逃脱不了荒草一抔的归宿。曹雪芹先生应该也是深得其中三味,红楼梦中秦可卿出殡,先到铁槛寺,后到馒头庵,正是从美女可卿的身上映射了贾府乃至整个社会最终逃脱由盛转衰的命运。
范成大的这首诗我一直都比较喜欢: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 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有智永这样一位名师言传身教,虞世南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在南朝就已经文名远播。后来南陈被隋朝所灭,虞世南和亲哥哥虞世基一起进入隋朝为官,当时被传为佳话,人们用“二陆”来比喻他们弟兄二人。“二陆”是西晋时对道德文章得到世人一致推崇的陆机、陆云两兄弟的尊称,他们的爷爷是三国时期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号称百万大军的陆逊,老爸是与羊祜隔江对峙的陆抗,算是名人之家。
不过虞氏两兄弟入隋之后的际遇却是云泥之别。
哥哥虞世基也是博学有才,书法出众,尤其是草隶两体。虽然在刚刚入隋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官,需要替人抄书来奉养母亲(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但是他善于钻营,也善于包装自己,慢慢从内史省的从六品下的通直郎起步,一路飞黄腾达,在杨广即位不久就担任内史侍郎。
虞世基深得隋炀帝倚重,大业元年他刚刚担任内史侍郎,母亲就去世了,因为忧伤哀悼,在隋炀帝召见的时候下拜后虚弱的不能起,需要人搀扶(我认为这是做秀)。为此,杨广还专程派使者劝导:要为了国家爱惜身体。对于各地的奏章,杨广一般不现场表态,而是要等虞世基来,才开始拟制处理政事的敕书,而虞世基每天撰写百份敕书,无所遗谬。由此可见,他也是满腹才华。
大业二年,他和吏部尚书牛弘,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骁卫大将军张瑾、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六人共同掌管官员选拔,但最终的决断权,由虞世基行使,时称“选曹七贵”,其中又以虞世基为“贵中之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继室夫人孙氏和前夫的儿子夏侯俨一起开始大肆卖爵鬻官,虞世基逐渐变得“恣意奢靡,雕饰器服,无复素士之风。”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但虞世南终隋一朝,始终是一个内史省的起居舍人。即便兄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却没有要求哥哥给自己加官进爵。虞世基同样也没有提拔自己这位过继给叔叔的亲弟弟,兄弟阋墙彼此不容也就罢了,这两兄弟住在一起,却是各走各自的人生路。但是他们又兄友弟恭,大家庭的气氛非常和谐,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种“清浊对立”、“忠奸分明”,弟弟要大义灭亲,哥哥也六亲不认。
我一直认为这可能是“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的真实体现,一个官宦之家,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果不其然,虽然在隋朝,虞世基创造着家族的辉煌,一直是隋炀帝的心腹重臣,但是在江都之变中,和隋文帝杨广一起被乱军所杀,却还有弟弟在唐朝,肩负起振兴家门的重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但虞世南终隋一朝,始终是一个内史省的起居舍人。即便兄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却没有要求哥哥给自己加官进爵。虞世基同样也没有提拔自己这位过继给叔叔的亲弟弟,兄弟阋墙彼此不容也就罢了,这两兄弟住在一起,却是各走各自的人生路。但是他们又兄友弟恭,大家庭的气氛非常和谐,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种“清浊对立”、“忠奸分明”,弟弟要大义灭亲,哥哥也六亲不认。
我一直认为这可能是“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的真实体现,一个官宦之家,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果不其然,虽然在隋朝,虞世基创造着家族的辉煌,一直是隋炀帝的心腹重臣,但是在江都之变中,和隋文帝杨广一起被乱军所杀,却还有弟弟在唐朝,肩负起振兴家门的重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已被推荐,看晚间大神们会不会来菜帖子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弟弟虞世南以“清贵高洁”的名声,边缘官员的地位在江都之变中逃过了一劫,先后在宇文化及和窦建德麾下短暂任职。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因仰慕虞世南的文采和品格,李世民任命他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任记室参军,十月,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并建立文学馆,虞世南成为“十八学士”之一。与房玄龄共掌诏告文翰,进入李世民的核心智库。在唐代一朝虽然始终做的是一直是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一类掌管经籍图书清贵官员,但始终受到宠信,常陪李世民左右。这也得益于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有一次太宗出行,其他官员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随车驾携带,结果李世民表示:有虞世南随性,就是活数据库,不必携带卷宗。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真人大小图像于凌烟阁,虞世南位居第二十名,成为少数几名兼具“十八学士”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大臣。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感谢运营大咖夜黑了夜把我开帖时打错的字给改了。现在,我们的帖子叫做“细读唐诗品唐史”,一字只别,逼格立马飙起。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3-24 13:52:50
唐诗里面我非常喜欢杜甫的《兵车行》和《丽人行》,希望楼主能讲解讲解
-----------------------------
好的,不过要稍晚,因为三吏三别是跟安史之乱的历史紧密联系的,单独只讲诗,不够透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3-24 13:52:50
唐诗里面我非常喜欢杜甫的《兵车行》和《丽人行》,希望楼主能讲解讲解
-----------------------------
好的,不过要稍晚,因为三吏三别是跟安史之乱的历史紧密联系的,单独只讲诗,不够透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3-24 14:32:02
希望楼主有时间的话能去我帖子看看啊
-----------------------------
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只是你的名字很霸气,比二十四桥要多五桥。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他在唐一朝始终为官,职官最终至从三品的秘书监,爵位为永兴县公。几次上书退休都没有批准,直到贞观十二年(638年),八十一岁的虞世南又上表请求辞官,李世民这才允许,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五月二十五日,虞世南在长安逝世,李世民为他专门举哀,追赠礼部尚书,特许陪葬在李世民为自己修好的昭陵,意思是生前君臣相得,死后同享后人(包括继任皇帝)的祭祀。
虞世南不仅作为臣子得到李世民的高度认可,在公事之外,李世民视他为自己的知己。在他去世后,太宗曾专门为他做诗一篇,后来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我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就让褚遂良把诗拿到虞世南的灵前读完后焚烧了。
李世民在虞世南去世几年后的一天夜里,又梦见了他,像平生一样进谏直言。第二天,太宗专程下旨为他塑像,这是几乎是一个大臣享受不到的殊荣。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一个坏蛋,平生坏事做绝,在临终前做件好事,就是幡然悔悟,立地成佛,反之则是晚节不保,甚至被视为真相毕露。其实,真正的好与坏又怎么能如此简单粗暴的分析呢?
虞世南和亲哥哥虞世基,两者在史书上的形象是两个极端,虞世南是贤臣的典范,而虞世基是佞臣的代表。可是了解完他们的经历后,不禁使人感慨造化弄人。
说虞世基阿谀奉承揣度上意,可是他在陈朝为官时就劝谏陈后主要远离骄奢淫逸,刚刚入隋,也曾劝谏杨广不要好大喜功耗尽民力。只可惜陈后主置若罔闻,而杨广更是公开声明“我最不喜人谏,凡有谏者,必杀之”。虞世基的三缄其口趋利避害,只是做了普通人都会做出的选择。我们很难苛求他要以生命为代价来进谏一位不可能听从的君主。就以虞世基对自己亲生儿子的家教来看,他的人品也不应该差到那里去。他除了长子早亡外,还有三个儿子虞熙、虞柔、虞晦。在宇文化及将发动叛乱之前,族人虞伋就知道了,悄悄对虞熙说局势危险,我带着你逃吧,一起死在江都也没什么用。虞熙答复说:抛弃父亲背叛君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我感谢您对我的关怀,就在此时此地诀别吧。等到江都事变,兄弟三个人争着先死,于是叛军先杀了他们兄弟,后杀了虞世基。
说虞世南犯颜直谏,可他在贞观六年(632年)七月,虞世南进呈《圣德论》一文,满篇都是溢美之词,把李世民比做三皇五帝、尧舜禹唐。可能是马屁拍的太过,加之那个时候的李世民正在励精图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于是李世民亲下手诏——《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原文如下:卿所论太美,但朕德甚寡薄,恐有识者窥卿,为后人所笑。卿引古昔无为而治。朕未敢拟伦,比之近代,乍逾之耳。卿睹朕之始,未见朕之终,宜付秘书,若朕能慎终如初,则可为也。如违此道,不用后代笑卿焉。主要意思是说:你的评价太高了,我不敢与上古先贤相比,只是与近代帝王相比稍微强些。你只是看见我执政清明的开头,不知我的结果。你的这篇文章应该作为机密文件保存下来,如果我真能善始善终,那么你的文章可传之后世;否则,就不要流传了,免得后世嘲笑你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奸臣。
虞世南也留下一个“以身代兄”的佳话,就是说要杀虞世基的时候,虞世南抱着哥哥痛哭流涕,并请求宇文化及不要杀虞世基,自己愿意替哥哥去死。这个事情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结果是虞世南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八十一岁。
就这样,文才和能力大致相当的兄弟两个,在两个朝代,辅佐了两个君王,却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难道真的是两个人品德的体现吗?
我们再读三首虞世南的诗:
一首是在陪同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的时候,为杨广新收的美女写的: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这首诗里我们也没有看到劝谏杨广的一个字。

第二首是《从军行二首》之一: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从军行》的时候,认为此诗“犹存陈隋体格,而追逐精警,渐开唐风”。也就是说虽然还有陈和隋的体裁格式,但是开启了唐诗的风格。
除此外我们要注意的是“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一句,是不是眼熟呢?李太白的《侠客行》第一句就说“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意境应该是从这里化出来的。李白,快拜老师!

第三首是《拟饮马长城窟》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岂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同样,在这首诗里也能找到我们眼熟的句子:“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后世诗佛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看到了吧?“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简直是彻底的抄袭,或是向虞世南致敬。此外,这首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拿来做学诗的教材,看来,虞世南这首诗至少是圈了两个粉。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最后我们再回到《咏蝉》这首诗上来,大家公认的三首咏蝉诗都出现在唐朝,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的是清贵;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抒发的是沦落;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发泄的是牢骚。
看看这三位的互怼吧:虞世南说,我站的高所以不用秋风声音也传的远;骆宾王说,滚犊子,有风也不一定传的远,风大了还会把声音刮跑;李商隐说,高有个屁用,声音远有个屁用,就是因为爬这么高瞎得瑟,才吃不饱,叫唤声音再大有啥用啊,只是徒劳。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