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关于为什么于志宁在太子左庶子的职位上能不惧杀手的威胁向李承乾进谏,而拜相之后却在李治立后的问题上缄口不言?
《新唐书》的撰修者之一,以一首“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玉楼春》被词家誉为“红杏尚书”的宋祁给出了答案:
于志宁谏太子承乾,几遭贼杀,然未尝惧,知太宗之明,虽匕首揕胸不愧也。及武后立,不敢出一言,知高宗之昧,虽死无益也。
“揕(zhèn)”字不常见,意思是用刀剑刺。
由此可见,于志宁的“拼死进谏”也是“看人下菜”:他不是不怕被“匕首揕胸”,只是李世民英明,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才不怕。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ty_温暖772 2017-03-29 00:01:03
妙音好听
-----------------------------
妙音好听?什么意思,是夸我吗?哈哈!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ty_温暖772 2017-03-29 00:01:03
妙音好听
-----------------------------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3-29 01:01:31
妙音好听?什么意思,是夸我吗?哈哈!
-----------------------------
@ty_温暖772 2017-03-29 01:44:07
我喜欢唐诗 但许多诗人和诗的内容分不清 真心感谢你分解
-----------------------------
也谢谢你的支持,会保持更新的,欢迎常来。后面陆续就讲到大家熟悉的诗歌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插叙一篇
大家能理解我在说什么,请留个言

杜甫的自豪:家叔杜并

每一位读过书的,或者范围再缩小一点,凡是读过诗的中国人,大致都会知道杜甫的大名。这是和李白双峰对峙,彼此辉映,照耀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应该跟自己的基因有关。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对诗歌在格律方面从南北朝、隋时逐步过渡到唐朝,逐步成熟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杜审言又公推为四人之首。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当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了: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我更喜欢他在贬官南迁的时候,写下的一首《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也不是籍籍无名的纯屌丝,人家的祖上是西晋的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的杜预,西晋灭亡东吴的战争就是在杜预的指挥调配下进行的。
这样一位有才又有家世的杜审言,在25岁上中了进士,也算年少成名,于是就有些自傲,喜欢踩别人来上头条。他曾说:“以我的文章而言,可以使屈原、宋玉做跟班,我的书法足可以使我稳稳面南背北在主位上做好,接受王羲之面向我的跪舔(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矜诞(jīn dàn)”,意思是自大狂妄。这还不算什么,毕竟贬低的是早已作古的先贤。
但是他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时任天官侍郎(武则天称帝后改的官制,就是原来的吏部侍郎,正四品上的高官,专管官员调动升迁),同样才华洋溢的苏味道也不留情面。有一次苏味道抽调杜审言协助对官员进行评判,杜审言办完公事出门后对人说,苏味道必死无疑,别人惊问缘故,他说,苏味道看到我写的判词,在联想一下他原来的判词,羞也羞死了。
幸亏苏味道才高量宽,没有跟杜审言计较。
但是如此的性格,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恐怕迟早要出事,就在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他受其他人的牵连贬到吉州(现在的江西吉安市)担任司户参军。在那里得罪了同为司户的郭若讷和官拜司马的上司周季重(也有误传为周季童)。这两位可不像苏味道那么大度,经过郭若讷的运作,周季重的拍板,给杜审言定了死罪,并押进大牢。
在山高皇帝远的吉州,律法不过是豪强手中的橡皮泥而已,眼看虽然狂妄但罪不至死的杜审言要含冤被“躲猫猫”,他年仅13岁的次子杜并挺身而出。
就在郭若讷周季重饮酒庆功的时候,杜并以一个不引人注目少年身份潜至席间,抽出袖中的利刃,将主谋周季重刺杀,而后也被周季重的卫士格杀在当场。周季重临死之前叹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新唐书•杜审言传》。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天下皆惊,当世都称杜并为孝子。也就是这样的传奇事故,使得案件重审,杜审言只是免官,而未被杀害。杜审言收敛杜并的遗骸,回归乡里,安葬在偃师首阳山前的祖坟,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市(洛阳市下辖县级市)城关镇杜楼村的城关三中(原杜楼中学)。后来,杜审言、以及杜甫的墓也归葬在这里。
杜审言为爱子做祭文,被誉为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墓志铭中有“ 安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殒而犹生”的赞誉,并且感叹:“陵既舞而空往,则知贯于幽显,通于神明。”在这里用了三国时期甘宁的典故,甘宁在未投降东吴之前,与东吴作战,杀死了大将凌操,后来降吴之后,孙权亲自说合凌操的儿子凌统不要找甘宁报仇,但是凌统在一次吕蒙召集的宴会上还是起了报仇之心,于是要求起身为大家舞刀,用意自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甘宁也十分硬气,起身说自己也会舞戟,吕蒙赶紧起身说甘宁您虽然会舞戟,但是也不如我舞的巧,于是吕蒙一手刀,一手盾,始终隔开甘宁和凌统。
苏颋是感叹杜并的为父申冤报仇的诚心感动了神明,所以不像凌统那样报仇未成。
杜甫是杜审言长子杜闲的儿子,杜并是他的嫡亲叔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杜甫的自我介绍都是骄傲的说“家叔杜并!”
山东冠县,江西吉安,说起来好押韵!
只是后人有没有一位于甫,能否壮怀激烈的说一声:我的叔叔是于某!
当然,我们不希望听到的是于勒,尽管都是两个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7、寿不处中书——英年早逝的凤凰薛收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薛收,是隋朝那位因为“空梁落燕泥”的名句而被杨广“嫉妒性”杀害的薛道衡的儿子,薛收和自己的侄子薛元敬,自己的族兄薛德音,三人在当时并成为河东三凤,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元敬为鹓雏、薛德音为鹜鷟。
按照中国的传说,凤凰一类的神鸟分五种:凤,鹓雏,鸑鷟,青鸾,鹄。这五种神鸟主要以颜色来区分:“赤者凤、黄者鹓雏(也做鸳雏)、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鹄。”
我们比较熟悉的描写凤凰的词语主要是指第一种,所谓的“火凤凰”、“凤凰涅槃”一类;

第二类就是青鸾了,青鸾就是青鸟,传说是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凤凰,后羿去寻找不死药就是它领路,所以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比李商隐的这首诗,描写青鸾的,我更喜欢南唐的皇帝李璟的那首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三熟悉的是成语“鸿鹄之志”。

第四熟悉的是黄色的凤凰鹓雏,它的记载见于《庄子•秋水篇》:惠施在梁国当宰相的时候,庄子去游学,有人挑拨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打算取代惠施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中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庄子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鸟,不是梧桐树不落,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因为竹子一开花结果就要死亡,借指果实的高雅和珍贵),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一只猫头鹰获得一只腐臭的老鼠,当鹓雏飞过之时,猫头鹰仰视着鹓雏,发出护食的的恐吓声。庄子是告诉惠施,相位不是我想要的,你不要恐吓我。后来的大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自喻诗《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至于紫色的鸑鷟(yuè zhuó)是个什么“鸟”,典故不多,我也不是很清楚,在此就不献丑了。无论是什么凤凰,总之,大家认为薛家的爷仨很不错就是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诸葛家三兄弟也是并有盛名,各自辅佐一国,有意思的是,也是以动物来类比,只不过比薛家爷仨都成为凤凰惨点,这哥仨被比喻成“龙、虎、狗”,哥哥诸葛瑾被称为吴得其虎,亲弟弟诸葛亮被称为蜀得其龙,从弟诸葛诞被称为魏得其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薛道衡的儿子薛收(591-624),自幼也是才华出众,十余岁就能出口成章。因为父亲被隋炀帝赐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发誓在隋朝永不为官。

说起薛道衡确实死的冤,本来薛道衡上了一篇歌颂杨坚的《高祖文皇帝颂》,本意是怀念杨坚对他的知遇之恩的,但是却触动了隋炀帝杨广的敏感神经。杨广对大臣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此诗通过歌颂周武王而讥刺周幽王。杨广是猜忌薛道衡通过赞颂杨坚而贬低,至少是相对贬低自己,对薛道衡产生了反感。加上薛道衡管不住自己的嘴,大业五年,在大臣们在一起讨论新政的时候,一直争论而难以定论,薛道衡说了句不经大脑的话:“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
高颖是原太子杨勇的儿女亲家,在杨广与杨勇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支持杨勇,两年前的大业三年,杨广已经寻机杀掉了高颎,现在,薛道衡公然如此怀念、崇拜高颖,隋炀帝岂能容忍。当时的御史大夫裴蕴,是一个非常能迎合揣摩杨广心意的佞臣,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呢?他奏弹劾:“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见诏书每下,便腹非私议,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源其情意,深为悻逆。”就是以这样的罪名,把薛道衡逮捕审讯,最后赐死。
可怜薛道衡在下狱之初还觉得自己不过是言语之失,催着赶紧审讯,估计可能就是申斥一顿,最多不过降级使用而已,审完好赶紧回家过年。结果却等到了死神的召唤,面对赐死的圣旨,他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吧。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就这样,薛收一直在民间隐居,直到李渊在太原起兵,他这才静极思动,准备出山。不过他出山可不是要替杨广平叛,而是在首阳山招兵买马,准备响应李渊。但事情走漏消息,被蒲州通守尧君素得知,尧君素既同情薛收,又不能让他在自己的辖区叛乱,于是根据薛收侍母至孝的性格,采取了一个温和的处理方式,他把薛收的母亲软禁起来,以此招安薛收,薛收迫不得已又做了几天隋朝的顺民。但是不久后尧君素自己也造了隋朝的反,投奔了李密,也顾不上管薛收了,薛收就投奔了李渊。房玄龄发现了薛收这个人才,就把他推荐给李世民,两人见面,十分相投。当时李世民南征北战之时,有关军事民政的施政方针和具体的檄文、布告,大多出自薛收的手笔。薛收号称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并且无一字可更改。
除了文笔好之外,他对天下时势看的非常透彻,和战略大局观也非常强,尤其是在武德四年(621年)平定洛阳时有突出表现。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说薛收却扯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了,有点远。不过我非常喜欢这句,估计戴望舒更喜欢,所以才有雨巷里那丁香般的姑娘。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前面讲过,李世民围困洛阳时,河北的窦建德率军前来救援,一时之间唐军面临两面受敌的窘境,李世民的部将纷纷建议退军。当时的薛收力排众议,写下《上秦王书》,分析局势,力主一战而平定两方。原文不长,附录于下:

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填积,其兵皆是江淮精锐,所患者在於乏食。是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於奋决。若纵其至此,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闲,战斗不已。今宜分兵守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大王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以待其至。彼以疲弊之师,当我堂堂之势,一战必克,建德即破,世充自下矣。不过两旬,二国之君,可面缚麾下。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

这封著名的上表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阐述战略,大意是说:王世充很能打,但是没粮食,如果让他和窦建德联合起来,用河北的粮食来武装王世充,那洛阳就会陷入持久战,所以不能退。
第二层阐述具体战术,大意是说:李世民帅精兵扼守虎牢关,寻找战机,一击而战胜窦建德,其他兵马继续围困洛阳。等窦建德一败,洛阳失去了希望,自然就会投降。
李世民采钠了他的建议,进行分兵作战,整个进程就像薛收安排的一样,完全是“薛收节奏”。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2017-03-30 15:47:11
好帖
-----------------------------
您的春秋战国,看来要火起来了!嘿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2017-03-30 15:47:11
好帖
-----------------------------
您的春秋战国,看来要火起来了!嘿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夏天的麦子1 493楼 2017-03-30 21:13:00

读诗读史长知识!为楼主加油!
—————————————————
感谢鼓励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平常的“私德”方面,薛收也经常对李世民进谏,尤其是劝告李世民不要耽于游猎,李世民也虚心接受,并专门写下“检讨书”——《答薛收上谏猎书令》:“览读所陈,实悟心胆,今日成我,卿之力也。明珠兼乘,岂比来言?当以诫心,书何能尽。今赐卿黄金四十锭,以酬雅意。”

其中“心胆”是指胸怀和胆量,“兼乘”是指豪华的车子,放到现在大致是宾利级别的吧。

这封“公开信”的意思是说:读了您的条陈,领悟到您无私的胸怀和胆略,今天我的一些成就,都是您的贡献啊。什么样的珍宝和豪华的车驾,都比不上您的这些肺腑之言,我将用它们来时刻警醒自己,这份感慨什么样的言辞也难以表达。
可惜薛收在武德七年(624年),得了重病,李世民非常关心,问候的使者,不绝于道,(后面出发的能在路上看到前面一波的背影),在得知难以治愈之后,李世民把薛收接到自己府上,叙谈以往,并且解衣衣之退食食之,极尽关怀。不久,薛收病逝,年仅三十三岁。李世民为十分悲痛。李世民即位后,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唐高宗即位后,感于薛收与李世民的君臣情义,又追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后世很多人都为英年早逝的薛收感到惋惜,又结合李世民对房玄龄说过的话,见见成了一个典故:“寿不到中书”,用来咏叹那些有才华却早逝,而不能封侯拜相封妻荫子的人们。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渐渐成了一个典故,拼音输入害死人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南宋时期,有一位不太知名的诗人叫施士衡,为知名度较高的、三十八岁逝世的宋词的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孝祥(号于湖居士),写下一首挽诗,就用到了这个典故,把张孝祥比做薛收。

《挽于湖》

十年帅铖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傅,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心古,过眼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再简单插叙几句张孝祥。这也是个神童,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二十三岁的张孝祥,经高宗赵构亲自评卷,点其为状元,那一届的同榜进士知名度较高的还有有范成大,杨万里,和文武全才的名将虞允文。这届科举,本来内定的状元是秦桧的孙子秦埙,张孝祥的参与,以及高宗有意“掺沙子”,使秦桧的如意算盘落空,加上张孝祥是著名的主战派,与秦桧的政见也不和,所以受到秦桧的蓄意针对,直至被牵扯进其父被污谋反的案子而下狱。幸亏秦桧不久后身亡,这才没有被彻底搞掉,
后来张孝祥仕途沉浮,始终不得志,1169年三月,他辞官归家,在1170年七月,得急病而逝。年仅三十八岁。
他的词,慷慨豪放与婉约才情兼具,试举两首吧。一首豪放词《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剩风去,击楫誓中流。

其中的“剪烛看吴钩”是不是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一样,饱含壮志未酬的遗憾?不过和“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的颓废不同,在词的终章,张孝祥依然喊出“我欲剩风去,击楫誓中流”的豪言。

再举一首婉约的《鹧鸪天·春情》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鹢,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这首词我最喜欢“人在珠帘第几重”其中充满想象的一种秀丽。
要提醒的是,“画鹢”是指一种游览的花船,千万不要理解成是一种鸟哦。

说完薛收,在提一句同列十八学士的侄子薛元敬。这只薛家的凤凰一般,除了说他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外,没有特别突出的诗文和政绩。看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是凤凰,薛收的这位侄子惨了点。
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薛收的族兄薛德音,这只凤凰落在了王世充这棵梧桐树上,虽然也倍受重用,几乎所有的文稿、檄文都处于他的手。但是如果方向错了,跑的越快,离目标就越远。在王世充战败降唐时,他作为不能饶恕的几位顽固分子之一,被李世民下令在洛阳就地处斩。
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薛收是否为自己的这位族兄求情,不过既然各为其主,应该有这种“愿赌服输”的态度。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今天的寿不处中书薛收也讲完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再顶一次,看能不能到7600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8、以复圣后裔颜相时为代表的酱油党

十八学士尽管各个都是人中翘楚,但是却也有文采、政绩相对而言都平庸的人士。如果与常人相比,他们自然是大才子,但是因为有了“十八学士”的桂冠,要求自然要高一些,所以就把他们列入了“酱油党”的行列。算是“欲戴桂冠,必承其重”吧。
第一个就是“代表”人物颜相时。颜相时在史书上所占篇幅不多,新旧唐书也没有单独立传,只是简单交代他是十八学士之一。我认为李世民选他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复圣后裔的身份,二是哥哥颜师古的因素。
复圣是为孔子最杰出的弟子(没有之一)颜回上的尊号。儒家有“五圣”,也就是五位圣人,孔子自然是老大,好为“至圣”,后面四位的排序是:复圣颜子(颜回)、宗圣曾子(曾参,是孔子的弟子)、述圣子思子(孔子的嫡孙,曾子的弟子)、亚圣孟子(和孔子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
颜回的嫡系后代传到南北朝、隋朝时期,出了一位大家熟悉的陌生人,说他陌生,是因为说出名字,可能不熟悉,说出他写的书,大家会“哦”的一声,这个人叫颜之推,书名就是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