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6-14 22:17:33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
-----------------------------
好诗!这首诗很难背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6-14 22:17:33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
-----------------------------
好诗!这首诗很难背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话题回来说赛诗。
先交卷的是左史(原来的起居郎,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注)东方虬,写的是首五绝《咏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这首诗算是写的又快又好,经过武则天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主持裁定,武则天认可,把锦袍赐给了东方虬。
可是不久之后,东方虬还没有在座位上暖热屁股(坐未安——《隋唐嘉话》),宋之问也完成了一首恣意汪洋的古风《龙门应制》,大家公认这首诗更好于是就从东方虬手里收回了锦袍,转赐宋之问,这就是成语“龙门夺袍”的来历。后来也有人调侃武则天太抠,一件袍子而已,又不是定制的范思哲,实在没有必要收回。但是虽然衣服事小,荣誉事大,我们应该为武则天这种做法点赞。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话题回来说赛诗。
先交卷的是左史(原来的起居郎,负责撰写皇帝的起居注)东方虬,写的是首五绝《咏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这首诗算是写的又快又好,经过武则天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主持裁定,武则天认可,把锦袍赐给了东方虬。
可是不久之后,东方虬还没有在座位上暖热屁股(坐未安——《隋唐嘉话》),宋之问也完成了一首恣意汪洋的古风《龙门应制》,大家公认这首诗更好于是就从东方虬手里收回了锦袍,转赐宋之问,这就是成语“龙门夺袍”的来历。后来也有人调侃武则天太抠,一件袍子而已,又不是定制的范思哲,实在没有必要收回。但是虽然衣服事小,荣誉事大,我们应该为武则天这种做法点赞。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首诗虽然比较长,因为是获奖作品,我们也上一下。
《龙门应制》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唐代刘餗撰写的《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在场的诸人都“莫不称善”,就诗歌本身的文采来讲,我更赞成清初大儒宋宗元编撰的《网师园唐诗笺》中的评价“清词丽句,诗人之赋”,也就是说这首诗读下来,更像是读一篇文章一样。
诗歌描写了武则天作为皇帝出游的整个过程,逐层衔接,段落分明,极尽铺陈之能事。大致的意思是天公作美,春暖花开,天子乘着春色出游,仪仗威严,天命所归,各种飞禽走兽都来朝拜(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诗的最后四句,拍马屁到了不要脸的地步:先帝李世民打下的江山,因为大周朝顺应天命的建立,而万物更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我皇是多么勤政啊,不在那如同瑶池一样的皇宫内享乐,趁着春雨贵如油的春耕之际,来体察民情(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讲真,就凭这最后四句,谁敢说这诗写的不好?那就是诋毁武皇啊,难怪武则天一定要把锦袍赐给宋之问。
平心而论,宋之问的这首诗的确是紧密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是一篇很好的“命题作文”,而东方虬的那首诗尽管也不错,但是针对性差了很多。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唐代刘餗撰写的《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在场的诸人都“莫不称善”,就诗歌本身的文采来讲,我更赞成清初大儒宋宗元编撰的《网师园唐诗笺》中的评价“清词丽句,诗人之赋”,也就是说这首诗读下来,更像是读一篇文章一样。
诗歌描写了武则天作为皇帝出游的整个过程,逐层衔接,段落分明,极尽铺陈之能事。大致的意思是天公作美,春暖花开,天子乘着春色出游,仪仗威严,天命所归,各种飞禽走兽都来朝拜(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诗的最后四句,拍马屁到了不要脸的地步:先帝李世民打下的江山,因为大周朝顺应天命的建立,而万物更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我皇是多么勤政啊,不在那如同瑶池一样的皇宫内享乐,趁着春雨贵如油的春耕之际,来体察民情(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讲真,就凭这最后四句,谁敢说这诗写的不好?那就是诋毁武皇啊,难怪武则天一定要把锦袍赐给宋之问。
平心而论,宋之问的这首诗的确是紧密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是一篇很好的“命题作文”,而东方虬的那首诗尽管也不错,但是针对性差了很多。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当时还有一首诗也写得不错,是武则天娘家的侄子武三思写的,我们也简单看看他是怎么奉承姑姑的。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
(武三思)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
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
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头两句非常大气,龙凤呈祥,凤(武则天)乘着龙舆,说明此时的武则天已经称帝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宋之问受到武则天这样的认可,心中开始想入非非,看着武则天的诸多面首权势熏天,他自问这才是最粗的一根大腿啊。于是他向武则天申请担任“北门学士”,也就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他抱定的主意不是“有事秘书干”,而是“没事那个啥秘书”,可惜却没有被批准。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了一首精彩的诗歌《明河篇》,通过对银河、织女等景象的描写为铺垫,在最后四句发出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的试探,那意思就是像潘长江唱的那首歌“哥哥面前一条宽宽的河,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言下之意就是申请和武则天发展超友谊关系。
这四句诗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成都卖卜”。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中记载,西汉有位名士严遵,字君平,是位真正的通了天眼的大师。他在成都街头算命(卖卜),每天挣够百钱能支撑生活就收挂摊,而专心读书。深钻老子和庄子(这两位孔夫子入世不同,在传说中都是出世成仙的,尤其是老子,那是太上老君),写下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依老庄之旨著书十余万言),平常为人也好,深受四川乡亲爱戴。
他曾经解答过一位迷路旅人的问题。有人乘船在海上漫游,走了很远,忽然看到一条河,有个人牵着牛在河边饮水,这位驴友就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牵牛者说您回去到四川问问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位爱钻研的同学真的找到严君平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严君平掐指一算,说某年某月有客星冲撞了牵牛星,是不是您呢?大家一核对时间,果然是这位驴友遇到放牛者的日子。原来,传说中,大海是可以通到天河的,是这位驴友有缘到了天河,遇到了放牛的牛郎。
第二个典故时“天河浣纱”。《太平御览》的第八卷引用了刘义庆《集林》记载的:“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于是这位就在河边捡了一块漂亮的石头,也是来问这位严君平石头,他回答说这是织女固定纺车的支机石啊(云:‘此支机石也。’)!
看到这两个典故了吧,一个牛郎,一个织女,这是宋之问委婉的表达想请武则天做出身天庭下凡思春的织女,自己愿意做牛郎。
不知道“牛郎”的另一种含义是不是来源于宋之问的这首诗,呵呵。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宋之问受到武则天这样的认可,心中开始想入非非,看着武则天的诸多面首权势熏天,他自问这才是最粗的一根大腿啊。于是他向武则天申请担任“北门学士”,也就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他抱定的主意不是“有事秘书干”,而是“没事那个啥秘书”,可惜却没有被批准。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了一首精彩的诗歌《明河篇》,通过对银河、织女等景象的描写为铺垫,在最后四句发出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的试探,那意思就是像潘长江唱的那首歌“哥哥面前一条宽宽的河,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言下之意就是申请和武则天发展超友谊关系。
这四句诗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成都卖卜”。据《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中记载,西汉有位名士严遵,字君平,是位真正的通了天眼的大师。他在成都街头算命(卖卜),每天挣够百钱能支撑生活就收挂摊,而专心读书。深钻老子和庄子(这两位孔夫子入世不同,在传说中都是出世成仙的,尤其是老子,那是太上老君),写下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依老庄之旨著书十余万言),平常为人也好,深受四川乡亲爱戴。
他曾经解答过一位迷路旅人的问题。有人乘船在海上漫游,走了很远,忽然看到一条河,有个人牵着牛在河边饮水,这位驴友就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牵牛者说您回去到四川问问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位爱钻研的同学真的找到严君平问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严君平掐指一算,说某年某月有客星冲撞了牵牛星,是不是您呢?大家一核对时间,果然是这位驴友遇到放牛者的日子。原来,传说中,大海是可以通到天河的,是这位驴友有缘到了天河,遇到了放牛的牛郎。
第二个典故时“天河浣纱”。《太平御览》的第八卷引用了刘义庆《集林》记载的:“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于是这位就在河边捡了一块漂亮的石头,也是来问这位严君平石头,他回答说这是织女固定纺车的支机石啊(云:‘此支机石也。’)!
看到这两个典故了吧,一个牛郎,一个织女,这是宋之问委婉的表达想请武则天做出身天庭下凡思春的织女,自己愿意做牛郎。
不知道“牛郎”的另一种含义是不是来源于宋之问的这首诗,呵呵。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明河可望不可亲”在小资的文艺青年中流传甚广,大名鼎鼎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就有一阕词《画堂春》用了这句的意境,不过改成了“相思相望不相亲”。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作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武则天也不是笨人,原来没有吸纳宋之问进入面首团队也不是她的忽略,而是为宋之问留点面子,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嘛。可是接到宋之问这么赤裸裸的“投名状”,没办法再装糊涂了,于是只好对“文章四友”之一的崔融说:“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口过”是指嘴有毛病,也有考证说是“齿疾”的,可不是“牙疼牙酸牙流血”,而是口臭。武则天很讲情调的,你做面首可不是光低头啪啪啪而已,要上全套的,口臭怎么KISS?
崔融领会到武则天的意思,做了合格的传声筒,把这个原因转告了宋之问,因为这个口臭被公开披露,宋之问自己感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之问终身惭愤)。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6-17 18:56:06
楼主我就静静地看你装逼
-----------------------------
大腿上开刀——装逼。哈哈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6-17 08:24:13
“明河可望不可亲”在小资的文艺青年中流传甚广,大名鼎鼎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就有一阕词《画堂春》用了这句的意境,不过改成了“相思相望不相亲”。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作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武则天也不是笨人,原来没有吸纳宋之问进入面首团队也不是她的忽略,而......
-----------------------------
@manna2012 2017-06-17 18:59:05
lz, 真是大才啊。
我只恨自己幼时,文言文没有学好。
感觉LZ穿越过,有现场直播的感觉。
-----------------------------
您谬奖了,不过还是要谢谢支持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自己爬不上武则天的床,宋之问退而求其次,转而巴结爬上床的“二张”,尤其是其中的张易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新唐书记载:“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奉溺器”就是为张易之捧尿壶,过去没有抽水马桶,解决三急问题都是旱厕,有身份的人是在房间里面解决,美其名曰“更衣”。其实“奉溺器”不仅是低贱到泥土里的一种逢迎,因为这种场合和行为相当私密,能让宋之问捧尿壶,也是引为心腹的表现。
可惜,就像风筝因风而起必定因风而落,宋之问与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牵涉过深,在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赶下皇帝宝座,宋之问被主政的“五王”进行清算,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所谓神龙政变是在武则天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卧病之机,率羽林军发动政变,斩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主要跟随者,逼迫武则天退位,迎中宗李显登基二次称帝。唐中宗李显沿用了神龙年号,并未改元。发动政变的为首五人: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也在事后论功行赏,一起封为异性郡王,人称为“五王”。
可惜李显生性像极了窝囊老爹李治,五王也没有经历过血腥的政变洗礼,他们忽视了武则天娘家人的危害,没有清算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外戚。更使人无语的是,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和武三思勾搭成奸,进而武三思以姑表兄弟的关系还取得了李显的信任和重用,最终把有拥立之功的“五王”外贬,并一一加以残害,这些都是后话了。
靠山垮塌的宋之问急怒攻心,竟然病倒了,朝廷也算宽大,等他病愈才逐他出京。作为一个官员的宋之问遭遇到了人生的不幸,但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宋之问,因为这次贬黜,反而写下众多更出色的诗篇。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写下哪些诗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细读唐诗品唐史”,更新和天涯的这个帖子同步,但是手机看起来更方便。
今天熬夜写到现在,初唐的大家基本只剩陈子昂和贺知章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五、一路向南一路诗
宋之问一路向南仓皇奔窜,这一日来到大庾岭。
大庾岭是广西和广东的交界,有好多个别名,什么台岭、寒岭、东峤都是说它,名称来自于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姓庾的将军驻扎在此,因此得名。大庾岭是“五陵”之一,其余四岭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想起毛 的诗歌了吧:“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原和“蛮夷之地”的界限,五岭之南就被称为“岭南”,被认为是极度艰苦的地区。苏东坡的诗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固然是说荔枝好吃,其实也是说岭南艰苦——如果没有这么美味的荔枝,老子肯定不会呆在岭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五、一路向南一路诗
宋之问一路向南仓皇奔窜,这一日来到大庾岭。
大庾岭是广西和广东的交界,有好多个别名,什么台岭、寒岭、东峤都是说它,名称来自于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姓庾的将军驻扎在此,因此得名。大庾岭是“五陵”之一,其余四岭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想起毛 的诗歌了吧:“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原和“蛮夷之地”的界限,五岭之南就被称为“岭南”,被认为是极度艰苦的地区。苏东坡的诗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固然是说荔枝好吃,其实也是说岭南艰苦——如果没有这么美味的荔枝,老子肯定不会呆在岭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来到大庾岭,这是真的要离开文明教化之地,深入蛮荒了,宋之问回望长安,百味杂陈,提笔写下了《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首联的“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抒发了自己对离开故国的不舍,大庾岭在他的心中不仅仅是一座岭,而是最后一点家的感觉,所以在这里他要停下落魄的脚步,向家园回首一望。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说明望到了什么,望到了向南飞的鸟儿和开在北枝的花。要往南走的人儿,更依恋花开北枝,这该如何抉择。最终魂还是要南迁,只能把恋恋不舍的泪水洒在了故园之内的北枝花上。这联诗写得黯然神伤,有花有鸟的大好春光,却让诗人如此纠结。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开始从“魂”和“泪”的低迷状态开始反转,山雨初停,天色已有晴光闪耀,江中的云影也即将变作彩霞。这种景色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心情的变化,在山雨空濛之际,宋之问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尾联“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一句可以理解成一份保证书。这两句诗用了西汉名士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心有恨意”的典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到长沙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不过宋之问是反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自己永远不敢怨恨领导,希望领导给自己一次机会。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首诗还有一个续篇,名为《早发大庾岭》,是写于第二天启程南行之时,在那首诗里,希望自己能尽早得到赦免的心情表达的更为迫切,其中最直白的两句诗写到:“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

在大庾岭,宋之问还有一首比较之名的诗,名为《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好了,离开大庾岭,进入广东省内,在端州驿馆(广东省肇庆市),看到杜审言、沈佺期等人留下的分别诗句。因为这些人被贬到不同的地方,端州是结伴同行的最后一站,这些文士在此处的驿馆题诗分别,各奔处所。宋之问出发的晚,所以没能和他们同行,于是只能在这些人的题诗之后,加上自己的大作,名为《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这首诗读起来很是令人唏嘘,似乎都能忽略一些宋之问的无耻了。原诗如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逐臣北地承严谴,
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
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
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
自怜能得几人归。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而不是讲求对仗的七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