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要食言了,本来想一勺把其他的初唐诗人给烩了,第一个上官婉儿就写的收不住了,还是把她单独成篇吧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2.23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称量天下与秽乱宫闱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2.23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称量天下与秽乱宫闱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2.23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称量天下与秽乱宫闱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高宗时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文采风流不让须眉,据说她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一位仙人给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一杆称,说是可以用这杆称来称量天下,全家都卯足了劲等着这个广大门楣的胎儿。等生下来之后却是个女孩,望着这个珠圆玉润的女婴,家人经常逗弄说,难道宰执天下的,就是你这个小丫头吗?
随着上官仪因为支持李治废掉武则天而成为武则天怒火的“背锅侠”,不但自己丧命,还连累全家,其中上官婉儿的父亲也被杀掉,她和她的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为奴,也就是进了皇宫成了下等宫女。不过,祸兮福所倚,未满周岁就进皇宫的上官婉儿,自幼就显示出超越旁人的聪慧,也因此被武则天发现并进行培养,14岁的时候就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习练政务,武则天也封了他一个“才人”的身份,但是有没有跟李治有夫妻之实无从考证。在30岁左右的时候,大约是武则天称帝后的“万岁通天”年间,就开始正式执掌诏命,成为了无冕的宰相。
在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上官婉儿依然受到登上皇帝宝座的李显的信任,不但把她纳入后宫,封为昭容,这是仅次于皇后和四妃的高级皇帝“姬妾”了,而且依然执掌诏令。在此期间,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结成了政治同盟,不但婉转化解了武三思和李唐宗室之间的矛盾,并推荐武三思上位,执掌政事。武三思依靠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李显与韦氏之女)的支持,先后设计贬斥并最终残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这因发动神龙政变而获封王爵的五位大臣。武三思一直垂涎皇位,在武则天时期就作为“皇太侄”的候选人跟李显竞争过大宝,现在心向李唐的大势已定,他又想乱中取利,于是依附皇后韦氏,排挤李显的拥立的太子李重俊。韦皇后也很想做一个婆婆武则天那样的伟人,加之安乐公主妄想自己做“皇太女”,于是他们沆瀣一气企图废掉皇太子。
李重俊既气又怕,于是奋而抗争,在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领三百余名羽林军,冲击武三思的府邸,杀死武三思和他的儿子武崇训。在冲击皇宫妄图杀死上官婉儿的时候(未必会只杀上官婉儿),并李显调集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兵平定,李重俊和李多祚都被杀死,上官婉儿得以逃过一劫。
不过,在窝囊的李显统治时期,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上官婉儿身不由己难以自处,只好左右逢源。景龙四年六月(710年),李显突然驾崩,史书记载是韦氏下毒。我表示深刻怀疑,除非她是傻子,才会毁掉自己的靠山,要知道,韦氏和安乐公主的权势都是来自李显,在自己没有掌控朝局之前,怎么会自毁长城?虽然处于“为尊者讳”,没有点名,这事绝对是李旦和太平公主干的。仓促之间,上官婉儿起草了一份诏书,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然而,韦氏一党却错误的判断了局势,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让李旦靠边站了。于是引发了7月21日的唐隆之变(李重茂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年号为唐隆),李隆基率领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任命的军中、朝中大臣,拥立李旦为帝。上官婉儿拿出自己存档的诏书,表明自己不是韦后一党,而是一片公心,但是李隆基不为所动,不听手下刘幽求的劝阻,执意当场斩杀了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加美女,就这样香消玉殒。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又翻页了?好意外。我说怎么更新完找不到文章了呢?刷新了好几次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史书上记载,她是在景云二年七月(711年),才恢复名誉,但是2013年9月出土的墓志铭,她在死后不久,就在当年的八月,以昭容的称号而不是韦党的身份下葬。墓志铭是当时制作的,比之后人撰写的史书更可靠,尤其是在对“女子干政”比较反感的文人笔下。由此可知,其实大家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冤枉的,她只是一个政治牺牲品。并且根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每次的态度也逐步坚决,如果不被采纳,从辞官不做,到削发为尼,最终喝下毒药以死相谏,只是经过太医紧急救治,没有死成而已。只是,无论她到底忠于谁,在强权面前,都没有意义。
唐朝前几任的皇权交接,只有李治是和平上位,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武则天登基是长时间制造白色恐怖;李显是通过神龙政变;李旦是通过唐隆政变。李隆基更有意思,自己已经登上皇帝之位了,为了夺取实际的皇权,还发动了一起先天政变,率领家兵(而不是官军)杀了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宰相岑羲、萧至忠等人,然后逼死姑母太平公主,这才在太上皇李旦手中夺过实权。皇帝率私兵杀大臣,也算是难见的一景。有人说这都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给子孙们留下了模板,我觉得不无道理。
上官婉儿深得武则天和中宗李显、皇后韦氏这两代帝王的信任,尤其是在中宗时期,她的地位显得有些超然,不仅能为祖父上官仪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父亲上官庭芝也追封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在武则天时期。而且在引领诗风,推动唐诗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上官婉儿不仅自己写诗,而且善于品评诗文,推荐诗人,文人为了显贵,纷纷钻研吟诗作赋,一时之间,读诗、写诗、评诗,在上层社会蔚然成风。上官婉儿还建议李显弘扬文化,光置昭文馆学士,在饮宴游乐的时候,组织诗文唱和,名列第一者,赏赐金爵,升官又发财。她品评诗作的两个重要典故流传至今,一个宋之问的龙门夺袍,一个楼头飞笺(宋之问胜沈佺期)。她能同时为李显、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代笔,并且诗句优美,不失气度。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上官婉儿除了写了一些应制诗之外,也有不少佳作、佳句问世。其中有一首《彩书怨》,极尽婉约: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也是思念远方良人之作,一句“叶下洞庭初”,写尽愁闷心绪和百无聊赖,紧跟“思君万里馀”,使人得知缘由,在露水已浓明月已落的深夜,有心弹琴排遣愁绪的江南女子,却更愿意给远方蓟北的人儿写一封家书,并不是有其他的事情才给你写信,信中满满的,都是离开你之后的惆怅。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一联,初读并不动人,细品之下,那种相思,写到了骨子里——我不是因为没钱买菜了,没钱交水电煤气费了,要找你解决实际问题,我只是没事才给你写信,其实我也不是没事,我的事就是想你!
上官婉儿还写过一组山水诗,《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这可以看做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发端。其中三言诗二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十五首、七言诗三首,不仅抒发了对楼阁园林的审美情趣,还展现了高洁的情操。试录几首

其四(四言诗)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高飞的烟霞向我问讯,清爽的风月与我相知,这种洒脱,不亚于魏晋的不羁。

其十一(五言诗)

霞窗明月满,
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
人将薜作衣。

在这彩霞映窗明月满屋的夜晚,身处白云入室人欲飞升的美境,扯一根藤条做书架,裁几片薜萝做衣衫。这时候的上官婉儿,简直就融化在天地之间了。

她的诗歌也并非都是如此雅致婉约,也有气势恢宏的昂扬之作,《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中写道: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在赫赫皇威面前,遥看天际,可以把龙引来作为骑乘的骏马,回望大地,冰封雪落,似乎是无暇的美玉化为良田。

不过上官婉儿的心愿却没有像天这么大,她对未来的期许,应该是《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三中所写的: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可惜,那个时代,没有给她“长长久久乐升平”的生活,她收获的,是襁褓丧父的童年和身首异处的伤痛,还有称量天下的才气与权势,自然,还有身后那秽乱宫闱的污名。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上官婉儿除了写了一些应制诗之外,也有不少佳作、佳句问世。其中有一首《彩书怨》,极尽婉约: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也是思念远方良人之作,一句“叶下洞庭初”,写尽愁闷心绪和百无聊赖,紧跟“思君万里馀”,使人得知缘由,在露水已浓明月已落的深夜,有心弹琴排遣愁绪的江南女子,却更愿意给远方蓟北的人儿写一封家书,并不是有其他的事情才给你写信,信中满满的,都是离开你之后的惆怅。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一联,初读并不动人,细品之下,那种相思,写到了骨子里——我不是因为没钱买菜了,没钱交水电煤气费了,要找你解决实际问题,我只是没事才给你写信,其实我也不是没事,我的事就是想你!
上官婉儿还写过一组山水诗,《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这可以看做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发端。其中三言诗二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十五首、七言诗三首,不仅抒发了对楼阁园林的审美情趣,还展现了高洁的情操。试录几首

其四(四言诗)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高飞的烟霞向我问讯,清爽的风月与我相知,这种洒脱,不亚于魏晋的不羁。

其十一(五言诗)

霞窗明月满,
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
人将薜作衣。

在这彩霞映窗明月满屋的夜晚,身处白云入室人欲飞升的美境,扯一根藤条做书架,裁几片薜萝做衣衫。这时候的上官婉儿,简直就融化在天地之间了。

她的诗歌也并非都是如此雅致婉约,也有气势恢宏的昂扬之作,《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中写道: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在赫赫皇威面前,遥看天际,可以把龙引来作为骑乘的骏马,回望大地,冰封雪落,似乎是无暇的美玉化为良田。

不过上官婉儿的心愿却没有像天这么大,她对未来的期许,应该是《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三中所写的: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可惜,那个时代,没有给她“长长久久乐升平”的生活,她收获的,是襁褓丧父的童年和身首异处的伤痛,还有称量天下的才气与权势,自然,还有身后那秽乱宫闱的污名。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晚上开扒婉儿的情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不好意思了,各位文友,应酬喝多了,今晚没货更新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8-04 23:56:24
不好意思了,各位文友,应酬喝多了,今晚没货更新了
-----------------------------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8-05 16:28:36
古典兄你又食言了,害我白等几次了?
-----------------------------
说到上官婉儿广蓄面首秽乱宫闱的,最早出于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其后越传越烈。在李显、李旦执政期间,倒是少有这方面的记载,《景龙文馆记》中曾经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不过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来,从“通”的宾语是“朋党”一次可以理解为是在政治上的互相支持,因为一个人并不能和“朋党”这个集体名次产生私情。
有的史学理论以此就推断上官婉儿“洁身自好”,并猜测“淫荡”的评价,是后世的史官出于抨击女性干政而给上官婉儿泼的污水。不过,我不认可这种说法,尽管我们要承认上官婉儿的才气和理政能力,并且不应因为她的私生活不检点就否认这些“正能量”,但是同样,我们也不能回避她滥交放荡的私生活。
其实不必从史书上去抠上管婉儿和哪些面首的故事,只需从她和武则天27年的交集中判断,作为陪伴武则天这个晚年色情狂的近身侍者,即便是她本性并不放荡,出于自污,她也不能洁身自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至于当朝的史书不记,既是因为她对文人的“提携”之情是文人们放她一马,更重要的是出于“为尊者讳”,毕竟,她是李治的才人(这个不很确定)和李显的昭容。
上官婉儿最早钟情的对象是作为太子的李显,是政治投机还是情之所钟或是兼而有之,可惜武则天威势太盛,李显第一次的皇帝生涯草草结束,并被流放房州。上官婉儿没有“冲动”,而是选择继续陪在武则天身边,并且和武三思内外勾连,为武三思推波助澜,甚至武三思一度要成为“皇太侄”。武氏家族的遗传基因比较优秀,武三思也是帅哥一枚,两人渐有私情。并且在此期间,还爆发了武则天的“吃醋事件”,因为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面首“二张”情思暧昧,险被武则天处死,最终还是处以黥面之刑。
再后来李显咸鱼翻身,通过神龙政变被推上帝位,上官婉儿受封昭容,成为有名分的后宫一员。可惜李显是个“绿帽奴”,未能斩断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情缘,甚至经过上官婉儿的引荐,武三思成为了李显正宫韦皇后的入幕之宾。李显甚至会带着韦皇后去拜访武三思,笑看二人的打情骂俏,抑或也有婉儿的身影吧。
上官婉儿不愿得罪韦皇后,就把武三思拱手让出。此时的她已达巅峰时刻,自然有人自荐枕席,据《新唐书》记载是:“邪人秽夫,争候门下”。其中最著名的算是崔湜了。这也是上官婉儿最后的一个情场记录,也是她付出最多的一次。
崔湜系出名门,是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的博陵崔氏,崔湜生于671年,比上官婉儿小7岁。他的祖父崔仁师,在武德初年就出仕,在贞观年间官生显著,最终官至中书侍郎。他审讯过的案子在复查的时候,犯人们都反映他处事公正,愿意认罪伏法。崔仁师生下儿子崔挹,崔挹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崔湜、次子崔液、三子崔涤。
崔湜的文名最盛,曾参与《三教珠英》的编撰,但是由于他资历尚浅,没有进入二张和武则天法眼,所以在神龙政变后,并没有受到清洗。发动政变的五王,对武三思慢慢开始忌惮,于是就指使他假意投靠武三思,做一个传递情报的卧底,但是他通过对形势的分析,选择了跟着武三思混,成为了一个“谍中谍”,并在这个期间接收了逐步和武三思划清界限的上官婉儿。随着五王被武三思阴死,崔湜受到重用,做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就在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崔挹为礼部侍郎,他的弟弟崔液为户部侍郎,一家三侍郎,称为京城一绝。

但这并不是终点,崔湜又很快改任吏部侍郎,然后转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那个时候是景龙二年,他仅仅三十八岁。
三十八岁的宰相崔湜,曾经做过一首诗《酬杜麟台春思》,诗中写到: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他在下朝途中,缓辔吟诵此诗,当读出“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的句子,被同僚张说(玄宗时代的名相)听到,不仅感慨的说,这样的诗,我今后也能写出来,这样的官职,我以后也能得到,但是我去不可能在他这样的年纪达到啊(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

这样炙手可热的崔湜在和上官婉儿的偷情方面也很奔放,上官婉儿在征得李显的同意后,以昭容的身份在皇宫外置办外宅,极尽豪华奢侈,李显也经常来游玩,有时候还在此处宴请大臣。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崔湜和上官婉儿以夫妻的名义在外宅中生活。
在崔湜担任宰相不久,因为能力不及,在官员选拔中组织无序加之贪污受贿,受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襄州刺史,但是在上官婉儿的关照下,很快就回到朝中,担任尚书左丞。
从上官婉儿对崔湜的付出来看,上官婉儿在“阅人无数”之后,真的要“从一而终”了,可惜她遇到的是一个薄情之人。就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上官婉儿之后,崔湜也被贬为华州刺史。此时的崔湜立即把上官婉儿抛在脑后,开始钻营太平公主的门路,并最终在先天元年(712年)受太平公主的推举,升任中书令,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先天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年号,这个时候唐玄宗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大权在太上皇李旦的手中,其他权利受太平公主的牵制。李隆基几次驾临崔湜的府第向他示好,崔湜又玩起了原来的“谍中谍”的把戏,明里支持玄宗,暗中心向太平,但最终被玄宗察觉,在先天二年(713年)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之后,赐死了他.
除了列举的“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外,他还有很多诗篇传世,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首歌行《大漠行》,尤其是最后的两句结句,堪称诗眼:“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由此可见,这位朝秦暮楚的多面间谍崔湜,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确有才情,也许,这也是打动上官婉儿的地方。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说到上官婉儿广蓄面首秽乱宫闱的,最早出于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其后越传越烈。在李显、李旦执政期间,倒是少有这方面的记载,《景龙文馆记》中曾经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不过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来,从“通”的宾语是“朋党”一次可以理解为是在政治上的互相支持,因为一个人并不能和“朋党”这个集体名次产生私情。
有的史学理论以此就推断上官婉儿“洁身自好”,并猜测“淫荡”的评价,是后世的史官出于抨击女性干政而给上官婉儿泼的污水。不过,我不认可这种说法,尽管我们要承认上官婉儿的才气和理政能力,并且不应因为她的私生活不检点就否认这些“正能量”,但是同样,我们也不能回避她滥交放荡的私生活。
其实不必从史书上去抠上管婉儿和哪些面首的故事,只需从她和武则天27年的交集中判断,作为陪伴武则天这个晚年色情狂的近身侍者,即便是她本性并不放荡,出于自污,她也不能洁身自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至于当朝的史书不记,既是因为她对文人的“提携”之情是文人们放她一马,更重要的是出于“为尊者讳”,毕竟,她是李治的才人(这个不很确定)和李显的昭容。
上官婉儿最早钟情的对象是作为太子的李显,是政治投机还是情之所钟或是兼而有之,可惜武则天威势太盛,李显第一次的皇帝生涯草草结束,并被流放房州。上官婉儿没有“冲动”,而是选择继续陪在武则天身边,并且和武三思内外勾连,为武三思推波助澜,甚至武三思一度要成为“皇太侄”。武氏家族的遗传基因比较优秀,武三思也是帅哥一枚,两人渐有私情。并且在此期间,还爆发了武则天的“吃醋事件”,因为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面首“二张”情思暧昧,险被武则天处死,最终还是处以黥面之刑。
再后来李显咸鱼翻身,通过神龙政变被推上帝位,上官婉儿受封昭容,成为有名分的后宫一员。可惜李显是个“绿帽奴”,未能斩断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情缘,甚至经过上官婉儿的引荐,武三思成为了李显正宫韦皇后的入幕之宾。李显甚至会带着韦皇后去拜访武三思,笑看二人的打情骂俏,抑或也有婉儿的身影吧。
上官婉儿不愿得罪韦皇后,就把武三思拱手让出。此时的她已达巅峰时刻,自然有人自荐枕席,据《新唐书》记载是:“邪人秽夫,争候门下”。其中最著名的算是崔湜了。这也是上官婉儿最后的一个情场记录,也是她付出最多的一次。
崔湜系出名门,是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的博陵崔氏,崔湜生于671年,比上官婉儿小7岁。他的祖父崔仁师,在武德初年就出仕,在贞观年间官生显著,最终官至中书侍郎。他审讯过的案子在复查的时候,犯人们都反映他处事公正,愿意认罪伏法。崔仁师生下儿子崔挹,崔挹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崔湜、次子崔液、三子崔涤。
崔湜的文名最盛,曾参与《三教珠英》的编撰,但是由于他资历尚浅,没有进入二张和武则天法眼,所以在神龙政变后,并没有受到清洗。发动政变的五王,对武三思慢慢开始忌惮,于是就指使他假意投靠武三思,做一个传递情报的卧底,但是他通过对形势的分析,选择了跟着武三思混,成为了一个“谍中谍”,并在这个期间接收了逐步和武三思划清界限的上官婉儿。随着五王被武三思阴死,崔湜受到重用,做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就在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崔挹为礼部侍郎,他的弟弟崔液为户部侍郎,一家三侍郎,称为京城一绝。

但这并不是终点,崔湜又很快改任吏部侍郎,然后转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那个时候是景龙二年,他仅仅三十八岁。
三十八岁的宰相崔湜,曾经做过一首诗《酬杜麟台春思》,诗中写到: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他在下朝途中,缓辔吟诵此诗,当读出“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的句子,被同僚张说(玄宗时代的名相)听到,不仅感慨的说,这样的诗,我今后也能写出来,这样的官职,我以后也能得到,但是我去不可能在他这样的年纪达到啊(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

这样炙手可热的崔湜在和上官婉儿的偷情方面也很奔放,上官婉儿在征得李显的同意后,以昭容的身份在皇宫外置办外宅,极尽豪华奢侈,李显也经常来游玩,有时候还在此处宴请大臣。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崔湜和上官婉儿以夫妻的名义在外宅中生活。
在崔湜担任宰相不久,因为能力不及,在官员选拔中组织无序加之贪污受贿,受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襄州刺史,但是在上官婉儿的关照下,很快就回到朝中,担任尚书左丞。
从上官婉儿对崔湜的付出来看,上官婉儿在“阅人无数”之后,真的要“从一而终”了,可惜她遇到的是一个薄情之人。就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上官婉儿之后,崔湜也被贬为华州刺史。此时的崔湜立即把上官婉儿抛在脑后,开始钻营太平公主的门路,并最终在先天元年(712年)受太平公主的推举,升任中书令,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先天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年号,这个时候唐玄宗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大权在太上皇李旦的手中,其他权利受太平公主的牵制。李隆基几次驾临崔湜的府第向他示好,崔湜又玩起了原来的“谍中谍”的把戏,明里支持玄宗,暗中心向太平,但最终被玄宗察觉,在先天二年(713年)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之后,赐死了他.
除了列举的“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外,他还有很多诗篇传世,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首歌行《大漠行》,尤其是最后的两句结句,堪称诗眼:“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由此可见,这位朝秦暮楚的多面间谍崔湜,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确有才情,也许,这也是打动上官婉儿的地方。


就这点东西,从今晚10点半忙完其他事,写到现在。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瞎球转2007 2017-08-06 21:37:30
楼主不必在意点击量。现在的网络低质化快餐化倾向突出,纯粹的文字,耐咀嚼的文字需要下力气去读,点击率少是避免不了的。
但金子早晚会熠熠生辉,勉励。
----------------------------
感谢勉励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瞎球转2007 2017-08-06 21:37:30
楼主不必在意点击量。现在的网络低质化快餐化倾向突出,纯粹的文字,耐咀嚼的文字需要下力气去读,点击率少是避免不了的。
但金子早晚会熠熠生辉,勉励。
----------------------------
感谢勉励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瞎球转2007 2017-08-06 21:37:30
楼主不必在意点击量。现在的网络低质化快餐化倾向突出,纯粹的文字,耐咀嚼的文字需要下力气去读,点击率少是避免不了的。
但金子早晚会熠熠生辉,勉励。
----------------------------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7-08-07 08:44:24
感谢勉励
-----------------------------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8-08 15:33:38
古典兄真是: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
桥桥才是大才,我只是有几次应酬喝多了,可没有“我欲醉眠君且去”的意思,其实,我倒是一直“朝朝有意抱琴待着不走”,哈哈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2.2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那些孤篇傲初唐的诗坛隐者
杜甫有句名诗是用来形容灵感和作品之间的关系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和爱迪生的那句“成功是99%的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很多时候这1%的灵感比这99%的汗水更重要”异曲同工。有时候这个世界并不是绝对公平,确实有天赋存在,你在那里“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整日手不释卷,笔不离墨,甚至像“十全老人”乾隆大帝那样号称写诗十万首,可是就没什么能让世人记住的。别人只写了一首或是几首就收山,隐匿在诗坛,再不泛起一朵浪花,这样云淡风轻顺手拈来的诗,却口齿噙香流传千古。在任何时代都不乏这种“孤篇傲世”的牛人,我们就简单聊聊初唐的这些“诗坛隐者”。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瞎球转2007 2017-08-09 11:11:06
贾岛孟郊那种苦吟派,我觉得还是别写诗为好。看得人揪心。
孟郊估计装的成分比较大,否则也不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那种放浪形骸的行为
-----------------------------
贾岛更装,“推敲”两字的用法会导致他冲撞韩愈的仪仗?只是炒作而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非常抱歉,这一周单位事情比较多,大家知道,现在房地产行业被调控的很艰难,我就职的公司是洛阳本土公司,更是雪上加霜,幸好前几年有几个储备地块,现在几家行内的大企业准备来合作,这一周反复磨方案谈细节,估计本月底下月初能尘埃落定。
这几天加几个夜班,赶赶进度。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寺庙比人更有名气的寒山
唐朝人人都能写几句打油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雅至孔圣后裔,俗至僧道妓娼。初唐会写诗的和尚很多,其中有两位名气最大,后人称之为“诗僧”。一位是创建了馒头理论的王梵志,在前面我们穿插着讲过就不再啰嗦,一位就是寒山大师。
说起寒山这个人我们不熟悉,但是说起“寒山寺”,估计大多数人都要“哦”一声,然后就开始背诵“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错,那座寒山寺的名字就是自这位诗僧的法名而来。
与寒山有关比较知名的还有一则心灵鸡汤,说是他和另一位诗僧,也是大德高僧的拾得有一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对话。大意是“寒山问拾得说:“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对这则鸡汤,我只能呵呵,这中间的梗在于“关公战秦琼”。
寒山是初唐时期之人,据学者严振非在《寒山子身世考》中的考证,寒山的真实身份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子,他的父亲是杨坚同母异父的弟弟,名叫杨瓒,寒山俗家名字叫杨温,和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是堂兄弟。杨瓒和杨坚曾经同在北周为官,娶了周武帝的妹妹,杨坚的女儿则嫁给了周武帝的儿子,这辈分只能各论各的了。这位杨瓒受周武帝的器重还在杨坚之上,平定北齐的时候,周武帝起倾国之兵,留下来守住大本营的就是杨瓒,周武帝临行前鼓励他说:朝廷的事情,都交给你,朕要去东方征战,西边的事就不会忧虑了(六府事殷,一以相付。朕将遂事东方,无西顾之忧矣——《隋书 列传第九》)。等后来杨坚要篡夺周武帝孙子的皇位,杨瓒并不赞成,杨坚派杨勇去召见他到朝中商讨如何夺权,他拒不奉召,没有印证“上阵亲兄弟”的说法。史书还记载他试图谋刺杨坚,但是没成功,杨坚也不怪,还经常招呼他并肩而坐,亲切的称呼他为“阿三”。但是因为他作为前朝的皇亲,有一定的政治隐患,他又没有服从杨坚的安排休掉周武帝的妹妹宇文氏,逐渐受到猜忌和排挤,在开皇十一年,他陪同杨坚游玩的时候暴毙,时年四十二岁,据传是被杨坚以毒酒赐死。
杨温在这种遭遇之下,出家而遁入空门,隐居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上,身居“寒岩”石洞,自号寒山子。
到了贞观年间,寒山声名渐盛,他从天台山一路向北,行至苏州,被推为妙利普明塔院的住持,这座塔院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而拾得和尚,生于中唐时期的783年,逝于晚唐时期的891年,除非他们两位都是白日飞升的神仙,否则很难有碰面的机会。
关于这两位,民间有很多传说,最深入人心的就是他们两个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即“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有的传说是寒山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被遗弃的小孩,带回天台山国清寺自幼为僧,因为是“拾到得来”,所以大家都喊他“拾得”。但是也有传说是这个孩子是被另一位唐代高僧“丰干”大师捡到天台山国清寺的,与寒山同寺出家,成为了师兄弟。
丰干、寒山、拾得,这三位和尚,又被称为天台山国清寺“三贤”,在佛学理论上,是佛教“天台宗”的重要人物。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佛教的寒山拾得两位,和道家的“和合二仙”又重叠了,也就是佛家认定他们是文殊普贤的化身,而道家认定他们是“和合二仙”,名人大家都在抢啊!这个倒是也有先例,关二爷在佛教中称之为护法,道教中称之为关帝。到了清代的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他们在民间流传的形象也逐渐“返老还童”,从明清之前的代表着祥和、圆满的两位大和尚,化身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为芸芸众生送上“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祝福。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