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韦承庆(639—705)是韦思谦的长子,他除了“侍母至孝”之外,也继承了老爸“言官”的本色,自进士出身进入仕途后,多担任言官和“秘书官”,是有名的笔杆子。在武则天称帝时期,做到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入了宰相集体班子。但是到了神龙政变之后,中宗李显登上皇位,开始清算武则天的面首“二张”,由韦承庆主审,定罪的结果却不符合领导的要求,于是认定他和二张有染,流配岭南。
不过很快“二张”的风波就过去了,准备赦免因为“二张”而待罪的一批官员,大家经过讨论,觉得写这篇赦书,别人都比不上韦承庆,于是召回他执笔,下笔立成,辞甚典美,众人都十分服气。很快就起复担任辰州刺史,还没到任,又根据他的特长改授秘书员外少监,兼修国史,在这段时间里,修撰了《则天实录》、《则天皇后纪圣文》,中宗李显非常满意,特加从三品的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提升担任黄门侍郎,只是韦承庆寿限已到,没来得及上任就去世了。
《全唐诗》收录了韦承庆七首诗,其中他在流配岭南途中写下的一首无言绝句成就最高,此诗名为《南中咏雁》,原诗为: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头两句是说在花开烂漫的阳春三月,大雁都开始北归了,而自己却要跨越穷山恶水,跋涉万里,远赴生死未卜的岭南。通过人与雁的对比,表达了对北归大雁的羡慕,萌生了深深的感慨。
后两句则在“羡慕”的基础上,滋生了一种担忧,担忧自己会在岭南凶多吉少,不由得仰天凝望,问出了这个很难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通观此诗,语言直白,用词质朴,毫不引经据典,却并不粗鄙,更显毫无矫揉装束之态,却把满怀悔恨、绝望、内疚、迷茫的情感脱口而出。
幸好,他没有让大雁等太久。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韦承庆虽然有过短暂的贬斥生涯,但是自己和父亲都做到了宰相的高位,算是很牛叉了,不!还有更牛叉的,那就是他的弟弟韦嗣立也达到了丞相的高度。并且父子三人的丞相任期是逐步递进的:韦思谦在武则天时代,做了一朝宰相;长子韦承庆在武则天时代和中宗李显时代做了两朝宰相;韦嗣立在武则天时代、中宗李显时代和睿宗李旦时代,做了三朝宰相。
韦嗣立是韦思谦的次子,韦思谦作为一个宰相爸爸也只有这两个宰相儿子,如果韦思谦能多生几个儿子,不知道是否还照样能培养成宰相呢?

韦嗣立是韦思谦后妇所生,和各个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在幼时,韦嗣立的母亲对继子韦承庆非常严苛,经常责打。韦嗣立就要替哥哥承担家法,但是母亲不许,于是他就按照母亲责打哥哥的标准,私下里自己打自己。这种“同归于尽”的惨烈做法最终使母亲改变了对哥哥的态度,从而名声大噪,比起父亲和兄长的“孝”,自己又多了个“梯”。在韦承庆担任凤阁舍人的时候,因病辞职修养,武则天亲自下令这个官职让韦嗣立接任,并且对韦嗣立说:“当初你的父亲就说他有两个忠孝双全的孩子可以侍奉我,自从你们出仕以来,果真如你的父亲所说的那样,今天授你凤阁舍人的官职,是让这个尊贵的官职由你们兄弟互相替代”(卿父往日尝谓朕曰'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自卿兄弟效职,如卿父言。今授卿凤阁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旧唐书 列传第三十八》)。
韦嗣立的情商比起父兄更高一筹,他不仅深受武则天重用,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进入宰相班子,在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深受李显的信任,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依然位列宰相至尊,在李显面前红的发紫。紫到什么程度呢?一件事情可以说明:韦嗣立的韦氏和李显的皇后韦氏,虽然都姓韦,但关系很远,李显却把他列为皇亲的范围,重加赏赐。更为未雨绸缪的是,他在结亲的时候,和相王李旦成为了“一担挑”,和李旦同娶刘氏。要知道当时李治的儿子只剩下李显和李旦,无论谁上台,都和自己不能交恶。果然,李显被韦氏毒死之后,李旦和儿子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发动政变诛杀韦氏的时候,就有人提出韦嗣立也是韦氏余孽,正是这个“一担挑”的身份使他逃过一劫。不但如此,而且还转祸为福,在李旦登基之后,正式出任中书令,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史书对这一门三宰相的簪缨之家有一个评价:福善余庆,不谓无徵,二子构堂,俱列相辅,文皆经济,政尽明能。加以承庆方危,染翰而曾非恐悚;嗣立见用,袭封而罔坠逍遥。无忝父风,宁惭祖德,谥温谥孝,何愧易名?……善人君子,怀忠秉正。尽富文章,咸推谏诤。岂愧明廷,无惭重柄。子子孙孙,演承余庆。——《旧唐书 列传第三十八》
也就是说,儿子都身为相臣,子子孙孙都受到韦思谦的福泽,对朝廷问心无愧,对赋予的权柄未曾谋私,忠孝传家,即便是有一点改名的小耻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对于韦思谦放弃自己的“仁约”之名,其实大家都还是在意的,这就当是世代富贵的一点小代价吧,毕竟,如果能让你当丞相,估计即便是叫“狗剩子”,也会有人趋之若鹜。
最后一点就是韦思谦真的会起名字,韦承庆——“承载余庆”、韦嗣立——“继承立家”,一个比一个有格调。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10-01 18:45:51
向楼主推荐一首歌
《最后的李白》
诗人:李笠
演唱:黄龄
不再回望长安
那是抽刀断水自找哀愁的悲剧
我老了
发现水中的月亮比功名更弱
风吹起它就碎成虚影
寒风吹来时才发现
独自坐在敬亭山前
鸟在鸟飞尽
云在云已远去
在宣城也就是在长安
上海纽约东京巴黎
独坐才有眼前的敬亭
敬亭不高也不大
很寻常
既无峨眉的雄奇
也无庐山的妩媚
更......
-----------------------------
感觉这是首诗啊,唱出来效果如何?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五代时期,南唐的宰相词臣冯延巳有一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至今广为传诵并常被引用。其实,在初唐时期,郭震有一首五言小诗《春江曲》,与之意境相佛,同样隽永,甚至更为俏皮有趣。全诗:

江水春沉沉,
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
郎亦坏人心。

冯延巳在说风吹绉一池春水,人的心湖也泛起涟漪,郭震则说,不需有风,飘零的竹叶扰乱了水色,而“郎”啊,你你“撩”动了少女的芳心。
但是如果凭这首诗也对郭震贴一个“邀幸词臣”的标签可就太片面了,这位郭震同学可是一位真正出将入相的牛人。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2.29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出将入相的“剑客”郭震也有俏皮的儿女情怀。
五代时期,南唐的宰相词臣冯延巳有一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至今广为传诵并常被引用。其实,在初唐时期,郭震有一首五言小诗《春江曲》,与之意境相佛,同样隽永,甚至更为俏皮有趣。全诗:

江水春沉沉,
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
郎亦坏人心。

冯延巳在说风吹绉一池春水,人的心湖也泛起涟漪,郭震则说,不需有风,飘零的竹叶扰乱了水色,而“郎”啊,你你“撩”动了少女的芳心。
但是如果凭这首诗也对郭震贴一个“邀幸词臣”的标签可就太片面了,这位郭震同学可是一位真正出将入相的牛人。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不好意思,刚刚忘记加上题目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出将入相这个词,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都被用烂了,似乎是“文武双全”的代名词,但大多是说这个人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出征沙场为大将,回到朝堂做宰相。但是真正既有这样的经历,又被任命为这样的职务,真正既当过独当一面扫荡六合的战将,又做过调理阴阳领袖群臣的宰相,这样集才华能力、仕途幸运以及战功政绩的人并不多,只是这位郭震就是其中一个。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出将入相这个词,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都被用烂了,似乎是“文武双全”的代名词,但大多是说这个人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出征沙场为大将,回到朝堂做宰相。但是真正既有这样的经历,又被任命为这样的职务,真正既当过独当一面扫荡六合的战将,又做过调理阴阳领袖群臣的宰相,这样集才华能力、仕途幸运以及战功政绩的人并不多,只是这位郭震就是其中一个。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郭震(656年-713年),字元振,后世的史书多用字来记载,他祖籍山西太原,后来随家人迁到河北魏州贵乡(现在的河北省大名县,呵呵,想到水浒传中的大名府梁中书了吧?)。他是唐朝的名将,在宋朝宣和五年,作为史上七十二名将之一,和姜子牙、张亮、诸葛亮等等大神们一起被供奉起来享受香火,整个唐朝只有十二人。他也是唐朝的名相,历经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四位皇帝,并在李旦和李隆基时期出任“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班子。
但是如果没有一首诗,恐怕他早就身首异处了,更别说出将入相。这要从郭元振的发展历程讲起,简而言之,他有点像周处,早期作孽,后期积德,属于“幡然悔悟”型。
郭元振自幼聪慧,性格豪爽,颇有点侠客风范。在他十六岁还是太学生的时候,就把家里送来的学费全部借给一个身着丧服的人,让他去安葬自己的亲人,郭元振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问。
郭元振十八岁就得中进士,正常情况下都是从“正字”、“校书”等低层文笔官吏开始仕途,他却申请到基层去,最终得偿所愿,担任了通泉县的县尉(现在的四川射洪县)。在县尉的岗位上,郭元振玩的比较嗨,做了包括私自铸钱和拐卖人口等骇人听闻的事情,上违国法,下害百姓。
因为他的这些劣迹,甚至惊动了武则天亲自审问,在这个过程中,郭元振的才华打动了武则天,尤其是武则天读完带有郭元振自述性质的诗歌《宝剑篇》之后,更是大加赞赏,不但没有治罪,还加封了官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把他从死亡线上送到富贵乡里的诗:

君不见
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首诗以龙泉宝剑自喻,用优美的辞藻铺排了这把宝剑成材的不易以及宝剑的锋芒和华美,诗眼是最后两句“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用“丰城狱底藏龙泉”的典故,暗示自己就像尘封的龙泉剑一样,英雄无用武之地。
在武则天手中,这柄剑终于开始小试锋芒。不过一开始的职务似乎不很光彩——控鹤监供奉,后转奉宸监丞。什么意思呢?一开始在武则天面首机构做成员,后来升任了面首机构的副职领导。这点恐怕宋之问要嫉妒死,要知道,他可是自荐枕席而被武则天拒绝的。郭元振是有能力吃武则天这碗软饭的,史书记载他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新唐书 列传四十七》。
不过郭元振绝对不是绣花枕头,他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时对于武则天处理吐蕃问题上提出来正确的建议,并身体力行加以贯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他作为使者出使吐蕃,以其高大威猛的外表和仪态震慑了吐蕃的君主赞普,取得了外交的胜利。据全唐文的记载:属吐蕃请和亲,令报命至境上,与赞普相见,宣国威命。责其翻覆,长揖不拜,瞋目视之,赞普曰:“汉使多矣,无如公之诚信。”远近疆界,立谈悉定。——《全唐文 二百三十三卷》
他带着在吐蕃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回到朝堂,对于吐蕃宰相论钦陵提出“唐军撤出安西四镇”的要求,上表建议不明确回绝论钦陵,而是提出以吐蕃实际控制的吐谷浑诸部和青海之地来交换,从而“塞钦陵之口”,使论钦陵知难而退。同时他还做出判断:吐蕃百姓早就厌倦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上下都愿意与武周和平共处,只是论钦陵为了有借口掌握兵权而倾向于挑动摩擦(臣揣吐蕃百姓倦徭戍久矣,咸愿早和。其大将论钦陵欲分四镇境,统兵专制,故不欲归款——《旧唐书 列传五十四》)。针对这种情况,他献上“离间计”:只要我们年年派出和平使者,会使吐蕃上下人心思定,从而对论钦陵的怨恨加深,彼此猜忌,堡垒就会从内部攻破(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新唐书 列传四十七》)。
武则天对郭元振的判断深表赞同,对他献上的离间计也遵照执行,果然,三年后的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吐蕃的赞普(皇帝)器弩悉弄(这个名字好拗口)和论钦陵的矛盾彻底爆发,他抓住机会,捕杀论钦陵的党羽两千余人,并召论钦陵兄弟觐见,论钦陵知道奉命必死,于是起兵反抗,最后兵败自杀。这其中赞普和论钦陵的权力之争固然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郭元振的“离间之计”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论钦陵被杀之后,他的弟弟赞婆率领自己的部落投降武周。武则天闻讯大喜,想起了为分化吐蕃贡献心智的郭元振,于是令郭元振和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一起率领骑兵前往迎接。这就有点像在西班牙德比中,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换下帽子戏法的C罗,只是为了让他单独接受球迷的掌声。可是郭元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之路。

在迎接赞婆的时候,为了对等,给郭元振升了官,任御史,加朝散大夫的散官,并兼职礼部主客郎中。主客郎中是礼部中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接待之事的官员,官职为从五品上,从这个时候开始,43岁的郭元振开始进入仕途快车道。

在赞婆投降的第二年,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入侵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迎接赞婆尚未还朝的郭元振参与军机,辅助当时的凉州都督唐休璟击退入寇之敌。73岁的老都督唐休璟也因在抗击吐蕃的洪源谷之战中跃马冲阵六战六胜而调到朝中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长安元年(701年),吐蕃、突厥轮番劫掠凉州,凉州使者报加急军情入洛阳,武则天当时正在与群臣饮宴,得到消息后罢酒宴撤歌舞,特命郭元振升任从三品的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担负起守土靖边之责。郭元振到任后,率军击溃来犯的吐蕃军队(也有记载是吐蕃将领们有的知道这位曾被赞普称赞的使者,慑于他的威名而不战自退的)。郭元振在凉州的南部关隘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无险可守的沙漠屯扎重兵白亭军(白亭位于现在的甘肃民勤东北),从此,凉州极少再受到外敌的侵扰。郭元振又下令在凉州屯田,积极发展当地的农牧业,在他主政的五年内,凉州逐渐变得繁荣富饶,牛羊遍野,路不拾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郭元振改任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大都护。检校的意思是“代理”,当时“大都护”的官职是从二品的高官。就在安西大都护任上郭元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也展现了他阴险的一面。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安西都护府很大的职责是安抚时判时降的西突厥,当时西突厥最强盛的部落是突骑施,部落首领名为乌质勒,他愿意归附唐朝。郭元振率领少数亲随到突骑施的牙帐与乌质勒讨论相关归附事宜,当时天降大雪,郭元振站在帐外和乌质勒会谈,乌质勒因年老体弱,不耐严寒,但是由于郭元振不进帐,出于礼节他也在冰天雪地相陪,结果会谈结束后,这位可怜的突厥十姓之一的领导人经受冻而死。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故意设计害死父亲,准备起兵袭击唐军,谈判副使解琬得知消息劝郭元振连夜跑路,郭元振拒绝了,认为自己问心无愧,再说身处异境,也无处可逃。于是他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在第二天身着素服前往吊唁(简直是诸葛亮吊孝的桥段),半路上甚至和整装待发的士兵遭遇,不过这些士兵也挺机灵,说是专程来迎接他的(莫非郭元振是黑帮老大,需要“千里接龙头”——《书剑恩仇录》)。郭元振在乌质勒灵前哭的十分悲痛,诚意打动了了孝子娑葛,于是他相信自己父亲被冻死只是一个意外,向武周称臣纳贡。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读史至此,倍感腹黑,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局,布局的是郭元振和娑葛两个人,目的是让娑葛赶紧上位,而郭元振早立功绩。从郭元振和娑葛的关系也能印证,到了后来,为了力挺娑葛,郭元振险些又一次遭到灭顶之灾。
那是娑葛上位两年后的,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年),娑葛的下属阿史那阙啜忠节有不臣之心,两人多次发生冲突。娑葛的“老铁”郭元振出面奏请打乱阙啜忠节的编制,将他本人召入京师,把他手下落迁徙到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一带,与娑葛脱离接触。这本来是一个很完美的计划,但是被一个脑残的逗逼周以悌给破坏了。他当时也是官居显位,时任唐朝西域经略使、右威卫将军。他在播仙城(今新疆且末西南)与阙啜忠节相遇,面对即将被关入笼中的阙啜忠节,他没有选择和朝堂保持一致,而是建议阙啜忠节贿赂当时的宰相宗楚客、纪处讷,请他们改变朝廷的决定,同时在联合武周的安西军和吐蕃军,共击娑葛。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不仅是要干掉娑葛,而且明显是一个会把西域陷入刀兵之灾的死局,真的不知道这个周以悌是何居心。郭元振自然反对,可惜把持朝堂的宗楚客真的被阙啜忠节收买,先指派御史中丞冯嘉宾作为特使安抚阙啜忠节,又派侍御史吕守素处理四镇事务,再任命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统领甘州、凉州兵马,联合吐蕃一起进击娑葛,把郭元振彻底架空了。娑葛的使者娑腊此时正在长安,闻讯后立即赶回,通报娑葛。娑葛大怒,发动四路兵马,分别攻打安西、拨换(今新疆阿克苏)、焉耆、疏勒。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位娑葛也善于用兵,深谙“斩首”战术之妙处,他派出精骑,趁阙啜忠节欢迎朝堂派来的安抚大使冯嘉宾的时候发动突袭,生擒阙啜忠节,阵斩冯嘉宾。在后面的战役中又很快击败吕守素和牛师奖,并杀之泄愤,并乘胜攻陷安西,把使安西四镇孤悬。只有郭元振率兵坚守疏勒,并在疏勒赤河(今克孜勒河)河口排下军阵,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

其实这番边境的冲突,根子在朝堂,是当时亲韦后的宰相宗楚客想要以周以悌替换郭元振而掌控兵权,进而为韦后把势力渗透进军中。开始的时候,中宗李显懵懵懂懂不明所以,但是后来他也被郭元振点醒,采取了果断的措施。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唐军初败其实也是郭元振看清了局势,保存实力,才导致的结果。宗楚客也十分清楚,于是他上奏皇帝,要任命周以悌正式取代郭元振,对娑葛发起真正致命的攻击。郭元振的反击则更为犀利,他把娑葛写给自己的信献上朝堂,信的大致内容是说娑葛本来没有叛唐的打算,是宗楚客收受阙啜忠节的贿赂要致自己于死地,自己是无奈反击,要想四镇平定,只需要把宗楚客干掉(娑葛遗元振书,且言:“无仇于唐,而楚客等受阙啜金,欲加兵击灭我,故惧死而斗。且请斩楚客。”——《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七》)。
这样一来,郭元振和宗楚客的矛盾就算是大白于天下,宗楚客干脆污蔑郭元振与突厥有所勾结意欲谋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郭元振回京。郭元振可不像后世的岳飞那么愚忠,他让自己的儿子郭鸿乔装后,走小道进京师面见中宗李显,献上奏章说明情由。关于这封“密奏”和它的效果,新唐书上说的很简单——元振使子鸿间道奏乞留定西土,不敢归京师。以悌乃得罪,流白州,而赦娑葛。这封奏疏具体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但确实是引起李显关注并最终发生重大人事改变。
郭元振的这番表现,传递出最大的信号就是他终于李氏皇帝,而不是皇后。所以,在中宗李显神奇的被自己的皇后韦氏毒死,睿宗李旦登上帝位的当年,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郭元振被召回京,另有任用。
回京路上,郭元振很是拉风,临行之际,各个安西部落的首领纷纷想送,有的甚至自己划破面颊,这是从“殉葬”的风俗中演变而来,意思是对你无比崇敬,愿意为你去死。在行进到玉门关之前,是安西的部众跟在他的仪仗后面一路哭啼相送,请求朝廷能够将他六人。一进玉门关,百姓沿途守望,奉上酒食和休息的帐篷,就像烽火报警一样把他要途经凉州回转京师的消息传到凉州,凉州的百姓提前出城摆开欢迎仪式,歌舞不绝,异口同声说是“我父至矣”。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六人 应该是“留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简单回顾郭元振的人生历程,会发现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守土戍边中度过,就像他的一首诗《塞上》所写的那样: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这首诗中,只有金微是个不太被人熟知的典故。金微山就是现在的阿尔泰山,贞观年间,设置了金微都督府来安置名为卜骨部的铁勒的一个部落。
在这首诗中,郭元振尽管感慨自己人将老,马不肥,但回顾自己“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的岁月,更关心的却是“已合数重围”的边地州郡。这样一位把自己的心血都投入到国家边疆稳定和建设中的将领,确实也受的起治下百姓如此的拥戴。

百姓对郭元振如此拥戴,也解释了没有显赫边功的郭元振能够位列名将的原因——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郭元振守边多年,没有开疆拓土的显赫,也鲜有斩首敌酋以置京观的霸道,他以建设边疆、发展经济、安抚庶民见长,能获得边疆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进而取得了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果。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大多是“克致隆平”、“安远定边”,而不是“破敌灭国”。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