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幸福混混 2018-03-31 22:16:53
把诗歌和历史联系起来讲故事,这样子的角度,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特别受教,特别佩服楼主大才。
-----------------------------
感谢谬赞,这段时间忙,没有更新,愧对您的支持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上面一段要调整一下,从拿回刀把子开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从武则天手中拿回政权的“刀把子”,给李唐的子民发出“稳住,我们能赢”信心的续命皇帝,却不是公认的盛唐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而是普遍被视为废柴妻管严的唐中宗李显。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看,李显才是李唐延续、盛唐开创的奠基者。
李显是武则天为李治生的第三个日子,他和四弟李旦一样,都有两次登基为帝的历史,但是他作了两任太子,在太子的任期上领先了四弟。
李显在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于长安降生,一开始封为周王,在21岁时的仪风二年(677年)改封为英王。年幼时两位哥哥都以太子之尊被母后武则天巧立名目杀掉的经历就足够震撼(李贤是李显第一次下野后被杀的,此处为追求效果)。自己在19岁的时候,结发妻子,身为周王妃的赵氏被母亲以不敬的罪名禁闭起来无人过问,最终被活活饿死。那具腐烂的尸体最终都不知被葬到何方,30多年后李显登上皇位,追封这位可怜的女子为皇后,要把她迁进皇陵时却找不到遗骨,最终只能以衣冠代替。他的一生都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白色恐怖之下,却也产生了对家庭妻女强烈的补偿心理,尤其是他把对发妻赵氏的愧疚,叠加到后来的正妻韦氏身上,也为自己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有武则天这样强势的,对权力充满了变态欲望的母后,李显对皇位完全没有追求,只想低调过完毕生。但是他的血统又注定无法如愿,在二哥李贤的太子身份被废黜之后,永隆元年(6820)八月,当时名字改为李哲的他,被立为唐高宗李治王朝的第四位太子(前三位分别是同父异母哥哥李忠、自己的同胞哥哥李弘和李贤)。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开耀二年(682年)正月,太子李显有了自己的嫡长子,高宗李治非常高兴,为了给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庆祝满月,他在二月,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淳。要知道这种更改年号大赦天下的事情是不能随便做的,一般是为了纪念新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册立太子等重大政治事件。果然,李治送上了最大的满月贺礼——册封这位尚在襁褓中的婴孩为“皇太孙”!
这个在史书上被一笔带过的册封事件,意义非同凡响,这不仅是李治因为自己子嗣稀薄,对这位嫡亲孙子的个人喜爱,更多的是一种“隔代指定接班人”,而这种做法,正是他内心对皇权承袭的一种担忧,他应该已经意识到了武则天的野心,但是却已经无力改变,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给李唐王朝在法理上再加一重保障。
不过,这位皇太孙也不能当则天的锋芒,他原名为李重照,后来当武则天给自己起了日月当空的名字“武曌”后,他只能更名为李重润,也许这也是他悲惨命运的注脚。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就在这位皇太孙诞生一年后,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夜里,唐高宗李治病死在洛阳。李显在灵前即位,唯一的一位托孤大臣是侍中裴炎,也正是他间接的把李显推下皇帝宝座。
遗诏中命令太子李显在灵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兼请天后处置(是夜,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上崩于贞观殿。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资治通鉴 唐纪十九》)。注意,是“不能决断的”,“兼请”,也就是说并不是“全权委托”天后武则天处置,加上这个遗诏不是临终拟制,而是命裴炎“受”,应该是李治深思熟虑后的真实意愿的表示,确实对武则天防了一手,并没有让她垂帘听政,而是带了一笔“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就是这位裴炎,建议在李显没有正式登基之前,不应该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政令应该由武则天以太后的名义下达,李显虽然是初四夜里灵前即位,但是在十一才正式登基称帝。这样以来,武则天的威势更盛,李显越发苦于没有自己的班底,只好求助于外戚,重用自己的皇后韦氏一门。但是在给自己的岳父韦玄贞进行“火箭提拔”的时候遭到了裴炎的反对,李显觉得自己无法掌控朝局的恐惧和无助转为愤怒,怒不择言说出即便把天下交给自己的岳父也没什么大不了一类的话(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资治通鉴 二百零三卷》)。
其实李显有没有说这样的话还是两可之间,即便真说了,不过是一句无心之言,但是裴炎借势向武则天告状,建议废黜李显,这也给了武则天进一步干预朝政的借口。武则天也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就在二月初六,裴炎率兵入宫,以太后武则天的名义废黜李显,另立武则天最小的儿子李旦为帝。李显的这次皇帝生涯只有短短的55天。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位裴炎确实是一个喜欢弄权的,他凭着这种废立之功牢牢占据了第一宰相的位置,直到他再次故技重施,企图以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的借口,逼迫武则天还政给李旦,却不料被强硬的武则天斩首,也算是求仁得仁吧,这位武则天的“贵人”用自己的头颅为武则天称帝铺平道路。
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先后被软禁在均州(现在的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现在的湖北省房县)等地,几经辗转,长达十四年,陪在身边的只有自己的妻子韦氏以及在流放之初在途中生下来的女儿李裹儿。这个名字的来历源自她出生时条件十分简陋,连襁褓都没有,是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她裹住身子。不仅如此,在外漂泊的那些年里,不断的有人打着他的匡扶庐陵王的旗号起兵,这虽然能体现李显的一点所谓民意,但更多的是加剧了李显的恐惧,他时刻担心武则天会杀了他用来灭绝人们的念想,以至于他每听到武则天派使臣前来,都会惶恐不安,一位是来赐死的,甚至于想要自杀,一了百了,免得担惊受怕。是妻子韦氏劝慰她,既然连死都不怕,又何必寻思呢?妻子的温情还有女儿的陪伴,使李显撑到了武则天召他回洛阳的那天,也正因为如此,李显对韦氏和女儿李裹儿格外偏爱。
接替李显的李旦,在做了6年傀儡皇帝之后,终于在载初二年(公元90年),如释重负地把皇帝之位让给了自己的亲妈,为了表示自己的彻底臣服,上表请求武则天赐自己武姓。武则天欣然笑纳,并马上改年号天授元年,意思是自己的皇权是上天赐予,实至名归。为了绝天下之念,武则天甚至没有给李旦一个太子的名分,而是改称“皇嗣”。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武则天的晚年,始终对接班人的问题犹豫不决,李显能重登大宝,史书中普遍的观点是武则天接受狄仁杰的劝告,说传位给侄子,侄子只能供奉自己的父母祖先,怎么能供奉姑妈,其实不仅是狄仁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言论。其实更重要的因素是武则天清楚李唐宗室依然得人心,如果传给武家自己的侄子,恐怕会天下大乱,不仅武家得不到天下,恐怕会被灭族。这些人的劝告只是验证了她的判断而已,不过这些建议客观上也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具有讽刺意味的,就是二张吹得“枕头风”了。
武则天晚年非常宠爱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位“小鲜肉”面首,宠到什么程度呢?在701年9月,已经被复立为太子的李显之子,也就是那位深受李治喜爱,被隔代指定接班人的先皇太孙李重润,因为被人揭发诋毁二张,连同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和女婿武延基一起,都被武则天赐死。这是为了给情夫出气,杀死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两口,这位孙女的夫婿同时又是自己娘家的侄孙子,管自己叫姑奶奶的,这就看出二张有多么权势滔天了。
但是,二张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所有的富贵都维系在武则天身上,而武则天已经垂垂老矣,不知道何时就要去见先皇了,怎么给自己找到下家,是二张最为关心的问题。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下家是谁?应该怎么去找?不学无术一头雾水的“二张”一脸懵圈。这个时候,他们的“导师”,一位在历史上评价中的“双面人”吉顼出现了。吉顼在《旧唐书》中与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被列入“酷吏”行列,在《新唐书》中与裴炎、刘祎之、魏玄同、李昭德四位宰相一起并成一传。
据史书记载,吉顼是“洛州河南”人(现在的洛阳),《旧唐书》说他“阴毒敢言事”,也就是胆大心狠口才好。
他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诬告刘思礼、綦连耀谋反,后来受命与武则天的侄子河内王武懿宗一同审理此案的时候,用减免死罪的条件指使让刘思礼大肆攀咬,导致当时的相臣李元素等三十六人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最后全被灭族族,受牵连的亲朋故友达千余人。这是吉顼被列入《酷吏传》的最大罪证和直接原因。
但是他也凭借这个机会,进入武则天的法眼,屡加升迁,并成为能影响武则天决策的人。在诬告刘思礼、綦连耀谋反的案件上,来俊臣妄图把吉顼也牵扯进去,但是吉顼在武则天面前辨明了清白,没有被害,算是有惊无险。吉顼也真的是不讲究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的原则是“当时就报”,就在当年,来俊臣被下狱,但是武则天念及他为自己铲除异己的功劳,迟迟下不了杀他的决心,是吉顼抓住陪同武则天游园的机会,进言武则天 “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新唐书 列传第四十二》。“”终于是武则天下决心杀了来俊臣。这并不是是为屈死的李唐宗室和老臣报仇,因为来俊臣只不过是杀他们的刀而已,握刀把子的是武则天,最大的意义是吉顼报了来俊臣的一箭之仇。这也能看出,他的对答,总是能独辟蹊径,也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吉顼和二张关系不错,原因也很直接,他算得上是个帅哥,又是进士出身,武则天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成立自己的“面首组织”控鹤监后,他成为了控鹤监的一位“控鹤内供奉”,也就是武则天众多“面首”中的一员,而控鹤监的长官,就是二张。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698年二月,他看出了二张的忧虑,主动进言,说二张并没有功劳与国,富贵都系于皇帝一人,如果旧皇去世,恐怕二张难以保全。二张问计,他建议请武则天召庐陵王李显回朝,以从龙之功得保富贵。二张不停的向武则天吹枕边风,武则天也知道这俩货没有这么高的见识,就询问缘由,得知是吉顼的建议,就召他来问,吉顼答对说:“庐陵、相王皆陛下子,先帝顾托於陛下,当速有所付。” ——《新唐书 列传第四十二》。
新唐书评价说:“中宗之立,顼实倡之”,也就是说真正促使武则天下决心立李显的,是吉顼,当然,也有二张作为“枕边风”的功劳,但是两者的下场却迥然不同。二张在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拥立李显为帝的时候,二张是政变的借口,第一个被咔嚓掉了。而吉顼虽然比二张早死四年,但是在十年后的景龙四年(710年),睿宗李旦继位后,追论吉顼之功,下诏表彰,充满溢美之词,追赠为左御史台大夫。这也是吉顼能在《新唐书》中位列“宰相传”的原因。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李显被武则天派使者职方员外郎徐彦伯接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圣历二年(699年),腊月,吉顼因拥立太子有功升任天官侍郎,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其实吉顼能被后来的李唐如此认可,甚至忽略了他作为酷吏的一面,并不仅仅是单单的建议,而是他在李显回朝之后,坚定的站在李唐宗室一方,经常打压武氏宗亲,甚至在朝堂上指责武懿宗。因为他的态度过于激烈,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认为我还在位你已经如此轻慢武氏家族,等到我不在世,难道你要上天吗?吉顼在一次朝会上旁征博引招致武则天的反感,才使武则天阐述了著名的“驯马说”,并且怒斥他:“现在杀你我怕脏手(他日,顼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后怒曰:"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顼惶惧流汗,拜伏求生,乃止——《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二》)!”于是在为相的第二年,吉顼就被找了个借口贬官,并很快去世,死因不详,不排除被武氏诸王谋杀。
其实李显再次回朝之后非常低调,并且注意和武氏诸王搞好关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字武崇训,通过联姻向武则天表示自己会善待武氏。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武则天也试图消弭和儿子,主要是武氏和李氏之间的隔阂,她在立李显为太子的第二年(皇嗣李旦坚决让位),就赐太子武姓,李显变成了武显。也是在这一年,她主持仪式,让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拟定互不伤害的誓词,在明堂向天地立誓,并将誓词铭刻在丹书铁券上,藏于史馆。
但是,利益的冲突根本无法避免,还是那位“阴毒敢言事”的吉顼,在贬官出京前最后一次面见武则天,阐明本无所争的泥土(指凡人),如果塑成天尊和佛祖(指李显为太子,武氏为王位)就有了纷争,其实武则天自己也知道,回复说:“朕知之,业已然,且奈何?”
武则天为了平衡朝堂势力,除了武氏诸王和李唐宗室外,也给了二张干预朝政的权利,再加上各省部的大臣,在武则天称帝的晚年,朝堂之上势力纠葛,暗流涌动。有一件事情也引起了武则天的警惕,那就是有一个叫苏安恒的人两次上书,请求她还政给太子,如果实在她执政的早期,有人敢提这样的建议,估计早就兴起了大狱,要知道武则天就是被“劝进”的,她深刻体会过这种“舆论”的威力。不过这次武则天既没有降罪,也没有采纳,但是他还是采取了分权的措施,任命相王李旦为知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并且在701年十月三日,她突然离开神都,西入长安,二十二日,她长安后大赦天下,改大足元年为长安元年,并在长安一直住了两年,直到长安三年十月(公元703年)才回神都洛阳。
这其实已经表明了武则天的态度,如果她真有传位给武氏甚至是二张,一定会对苏安恒穷揪不放,再把朝堂清洗一番,但是晚年的武则天真是恬淡了,自立李显为太子后,没有再杀过大臣。所以我个人始终认为,张柬之等五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就是在邀功而已。
就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 (公元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五人为首联络众多禁军将领,率兵直入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殿廊下杀了侍奉在武则天左右的二张,威逼武则天退位。并且捕杀了二张的兄弟张昌期、张同休和张昌仪等,和二张的首级一起,悬挂在洛阳市天津桥示众。
这次政变,应该是李唐宗氏和武氏诸王达成了一致协议,甚至连皇宫的女官也有参与,从政变后的封赏可以一窥端倪:加相王李旦为安国相王,拜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为镇国太平公主,就连武则天的心腹上官婉儿在李显即位后,也成了李显的昭容(九嫔第二位),并且武氏诸王的权柄并没有被真正削弱。从参与政变的人数和官职来讲,也不是张柬之他们没有兵权的五人能组织起来的,看看名单吧: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左威卫将军薛思行、右卫中郎将押千骑使杨执一、右卫郎将杨慎交(太子之女长宁郡主丈夫)、左羽林卫将军赵承恩、职方郎中兼右史事崔泰之、庙部员外郎朱敬则,司刑评事冀仲甫,检校司农少卿兼知总监翟世言,内直郎王同皎(太子女婿)、右羽林将军杨元琰等。没有李氏兄弟、太平公主甚至是武氏诸王的支持,这个政变不会如此顺利。
不过,血脉亲情不可阻断,尽管发动政变的为首五人时候都被封王,但是下场无一例外的悲惨,不仅是武氏诸王心怀报复,估计李显也醒悟过来,是被他们(不仅是五人,包括李旦等等)利用了。李显称帝之后,武则天让位,移居上阳宫(洛阳市现在还有上阳路),李显每十日去拜见一次。据《唐统记》记载,武则天曾经向李显哭诉:“我把你从房陵接回来,自然是要传位给你,是那五个贼人贪图功劳,竟然把我这个老人吓成了这样!”李显悲不自胜,伏地大哭。即便这个史料不实,但是李显应该也能知道,晚年的武则天没有再开杀戒清洗朝堂,他的帝位基本不会有什么动摇,政变只是让自己早了几天当皇帝而已,却在史书留下了难堪的一笔逼母夺位。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神龙政变当年的十一月二十三,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最终,她还是败给了男尊女卑的传统。
李显登基后,在政绩上乏善可陈,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是为李唐宗室以及受武则天清洗的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平反;二是向妻子韦皇后兑现“随心所欲”的诺言(上尝与后私誓曰:“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四》),包括追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允许韦皇后干政。对于陪同自己度过流放生涯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格外宠爱,允许她可以开建官署,设置僚属。
韦后的做派太像武则天了,也有一路发展过去的趋势(当初武则天也是在干涉朝政的同时册封自己的父亲,提升自己娘家的门庭),以政变五王为首的群臣自然反对,却不料触动了李显的逆鳞。
李显尽管懦弱,毕竟是生于帝王之家,还是有权谋之术,懂得平衡。对于当时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政治集团,他并没有起铲除之心,不是因为当初的“李武两家互不伤害”的誓言,而是用来平衡立下拥立之功的朝臣的。再说武三思也确实比较会来事,是个左右逢源之人。史书记载他“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由是特蒙(武则天)信任。”他依附武则天也就罢了,在二张得宠时,他巴结二张,李显被立为太子后,他认清形势又极力讨好李显,乃至后来他发现韦皇后可以左右李显,又与韦皇后相处的很是融洽(史书记载他们之间还勾搭成奸,这个不排除是被泼污水)。
“五王”和武氏集团不睦也就罢了,又把矛头指向韦皇后,李显觉得不能忍了。韦皇后自然更不能接受朝臣限制她的权力,她和武三思结成同盟,反复诋毁“五王”,说他们自恃功高结党营私,这使得李显感到颇为忌惮。是啊,作为他们今天你们敢把母后搞掉拥立我,明天你会不会把我搞掉拥护我弟弟?这可不是杜撰,李显专门试探过李旦,号称要册立李旦为“皇太弟”,幸亏李旦不缺心眼,坚决辞掉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李显在登基之后,就不停的调整朝臣,把原来遭到贬斥的东宫旧人召回朝内,授予要职,分散拥立之臣的权力。李旦非常识相,自动辞去了职务,回家当富贵王爷了。五王先是宰相之位被李显后来任命的臣子们替代,只是落了“名誉王爵”;后来又逐一被贬出京师任职;然后武三思诬告“五王”造谣诋毁韦皇后秽乱宫廷,李显改外放任职为流放岭南;最终在政变的第二年对五王下了“绝杀令”。除了忧思成病不治身亡的张柬之和崔玄暐外,其余三王都死的极为凄惨:桓彦范被竹签片片撕下肌肉,露出白骨,然后用棍棒打死;敬晖被用刀切割剐死;袁恕己被逼服毒,但是抵抗力强,虽然痛苦的用手挠地,把指甲都挠脱落了,但一直没死,最后也被乱棍打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资治通鉴上说是武三思假传圣旨杀害五王,但是派到岭南去的杀手使者周利用回京后,没有遭到“假传圣旨”的惩罚,反而被提拔为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要知道他在离京去杀人之前,只是从五品下的大理寺正,这是官升三级的奖励。所谓武三思“矫诏”之说,不过是为李显“为尊者讳”而已。“五王”从705年初立下“不赏之功”(大到没有任何赏赐能酬答的功劳)到706年下半年族灭身死,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五王死后,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党和韦后及外戚的威势得到进一步提高,相王李旦为首的李氏宗亲相对显得低调,似乎各方可以相安无事了。但是由于李显对嫡幼女安乐公主李裹儿溺爱太过,并且她也自比武则天,说武则天小门小户的女孩都能为帝,自己是帝王之女又有何不可,也流出了她要求册封自己为“皇太女”的传闻,这可以视为对朝臣的一种试探。
太子李重俊本就心怀忐忑,他并非是是韦皇后所生的嫡子,这种“庶子”,本来就地位不稳,加之韦后和李裹儿异常强势,尤其是李裹儿,在大庭广众之下经常呵斥自己为“奴才”。这使李重俊感到太子之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最终他决定先发制人,发动政变,不过他的目标是安乐公主以及她的丈夫武崇训,自然还要铲除武三思以及与武三思交好的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等党羽。
就在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联络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思冲(高宗时宰相李敬玄之子)、右羽林将军李承况(李世民早夭的弟弟楚王李智云之后)等人假传圣旨,率领三百“千骑”,冲进武三思府邸,杀死了武三思及其儿子武崇训。在围困皇宫捉拿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的时候,由于他并没有兵变逼宫当皇帝的思想准备,在玄武门前贻误战机,军队被李显阵前策反,依附李重俊的将领被乱军所杀,李重俊逃入终南山,当日也被自己的贴身卫士所杀。
有一个小插曲值得重视:在审讯李重俊谋反案的时候,发现了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等人鼓动、怂恿的线索。李显先是不予追究,但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指使侍御史冉祖雍等人上书继续举告,李显安排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进行复审,萧至忠力证两人不会谋反,李旦和太平又反复辩白,这件事才得以压下。这也说明了李显和李旦、太平公主之间,微妙的联盟和对手的关系。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18-06-06 17:20:20
神龙政变当年的十一月二十三,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最终,她还是败给了男尊女卑的传统。
李显登基后,在政绩上乏善可陈,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是为李唐宗室以及受武则天清洗的忠于李唐的大臣们平反;二是向妻子韦皇后兑现“随心所欲”的诺言(上尝与后私誓曰:“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8-06-10 13:47:56
我觉得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和他的父亲挺像的,他身为李旦的长子,但却和李旦一样,却主动推辞了太子之位,而把它让给了自己的兄弟。反倒是李隆基,虽然他也是李旦的儿子,但一点儿也不像他的父亲,倒像是他的曾祖父李世民。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里面提到的汝阳王其实就是李隆基大哥李成器的长子,而且他和他的父亲李成器、叔叔李隆基一家子都是艺术家......
-----------------------------
李成器情商值得佩服,如果他要做李建成,李隆基一定是敢做李世民的。正因为李成器的坚辞,才使得李隆基这一代基本兄弟平安,还弄了个十王宅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manna2012 2018-06-11 10:31:10
故地重温, 拜膜LZ
-----------------------------
惭愧,更新太慢了,不过现在开始回到轨道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李显登基三年来一直流年不顺,705年,让出皇位的母亲武则天去世;706年,政变首功的“五王”遭诛;707年,自己册立的太子李重润发动政变失败后被杀,这对李显的打击也非常大。李显共有一嫡三庶四个儿子,其中嫡子李重润在李显二次复位为太子后被武则天赐死,庶长子李重福涉及到陷害李重润的事件中,被李显贬斥京外;庶次子李重俊政变被杀;身边只有一个非嫡生的小儿子李重茂。子嗣艰难的李显,没能把皇帝宝座留在他这一枝,也是有原因的。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不过,太子李重俊伏诛也展示了李显的“霹雳手段”,在此之后,朝堂至少在表面上秩序开始井然。立威之后,李显开始重视“文治”,在次年的708年4月,他下令改组修文馆,设置大学士四名,直学士八名,学士十二员,选拔李峤等公卿以下善于写文章的人士担任这些职务。

每当唐中宗以及皇亲国戚游玩饮宴的时候,就让这些学士们跟随,在一旁侍候着赋诗应和。并且让上官昭容负责评判他们所作诗文的优劣高下,优胜者可以得到金银绢帛的奖赏,这才有景龙三年(709)正月,宋之问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小胜沈佺期的“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的飞雪赛诗。一般情况下,只有中书、门下二省高官以及皇帝宠幸的近臣有资格参加这类宴会,兴之所至,李显也会欣然作诗,以记盛况。在景龙二年(708)十月,李显为自己举办了一个生日聚会(他的生日是十一月,在十月就开始庆祝,是因为当时有“抢过”生日的习俗),他提议搞一个联句作诗,近臣无不迎合,于是就有了这首《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
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
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
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
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適)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
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
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
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
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
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润色”一词的原意是“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现在也大多用这个意思。但是它还有一个“为江山社稷增加光彩”的引申含义(“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汉书•终军传》),李显在第一句中就表达了自己励精图治的宏伟志向和对在场大臣的赞赏和期许——为大唐的宏图大业增光添彩就要仰仗各位大才了。

第二句诗由当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李峤接续,他谦虚了一下:自己担任中书令很不称职,没有做到调和百官调鼎天下。“右弼”一词在指代官职的时候,在唐朝专指“中书省”,到了后来也有代指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等,总之都是很牛叉的职务,才有“良弼”这个词,指忠孝贤良的大臣。706年7月25日,唐中宗任命李峤为中书令,所以他才排位这么靠前的续诗。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也是他自称“右弼”的由来。盐梅一词,从咸、酸味道都是调味所需的意思,先是引申到治国需要的贤才,进而又代指“治理国家协调百官”,从名词属性过渡成了动词属性。不得不赞叹中国是一个吃货的国度,似乎什么都跟美味联系,所以才有“盐梅”、“治大国若烹小鲜”之类的用法。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