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国际观察 >  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

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

文 伟哥

一、重订东西方标准

这次要写一个"听伟哥讲西方伪史"系列,这个系列主要是给大家普及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将揭露我们历史书中那些伪造的历史部分,然后再构建一个真实的历史观,还历史一个公正和清白。在往过的从前,有不少涉及历史、文化界的名人通过自身的地位、影响等种种有利条件,对历史进行不同程度的伪造,构建里一套伪史。而这些伪史在很大程度上反过来歪曲了我们原本正确的历史观,使得诸多不明真相的人受到了蒙骗。而且,这些伪造的历史还写进教科书,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受,使之成为一个事实。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已经涌现出了何新、生民无疆、董并生、诸玄识以及众多网民对伪造的历史进行揭露,让许多人对伪史开始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基于多年来的伪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历史系统的情况下,同时依然还有众多皇协军为之摇旗呐喊,负隅顽抗,使得伪史揭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这里,不才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将揭露伪史进行到底。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混乱现象,我认为有必要做一个规范。其中东西方方位的划分就存在着语义上的冲突。比如一部分人采用"欧洲中心论"的方位体系。"欧洲中心论"将欧洲置于世界中心,因为"欧洲中心论"提出者为西欧人,西欧位于亚欧大陆的最西端,所以,除了他之外,其他地区都位于西欧的东方,于是他们依次将东方划分为近东、中东、远东。这套方位系统是基于"欧洲中心论"之上,以欧洲为中心,向东方进行辐射。但是在实际讨论当中,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最东边,作为中国人,自然而然,也就把其他地区都看成西边。于是,在讨论过程中,就会造成两种方位系统的冲突。而且,也在不自觉地接受"欧洲中心论"的习惯驱使。所以,这里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制定一个适合于中国地理位置的方位系统,这样讨论起来也就更为规范:



正如上图所示,在这个方位系统当中,我以中国为中心,向西边延伸,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划分。这里的方位分别命名为:

东 方:华夏

西一环:中亚、印度

西二环:西亚、高加索

西三环:东欧、埃及

西四环:西欧、北欧

这个方位系统中,按照原有的文明方位划分,华夏位于东方,其他皆为西方,确定了新的方位系统,统一了标准之后,不但讨论起来更为方便。同时,也不用再受"欧洲中心论"思维的支配。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进入话题吧。说到砖的起源,中国有着一条清晰的起源发展脉络。砖,作为现今最为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他的起源还是很有意思。根据考古挖掘,我们最早居住的房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实并不是砖,而是夯土。

《百度百科》:夯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用作房屋建筑。我国使用此技术的时间十分久远,从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在大规模使用。

夯土作为早期的建筑材料,目前考古挖掘的有9000多年前的彭头山文化可证:

澧县八十垱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遗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後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我们知道,尽管夯土是一种经过加工改良之后的泥土,但因为其本身主要材质毕竟是泥土。泥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防水,不防潮。所以,在经过风吹雨打之后,再结实的夯土墙也难免会发生损毁的现象。所以,古人很早就开始注意这点,我小时在农村见过农民伯伯把牛粪涂在墙上。牛粪干了之后,就变成了一层坚硬的壳。尽管牛粪用水泡久了之后也同样会软化,但他的软化速度远远慢慢于沾水的泥土。同时,平常一般情况下雨的时间也不长,往往就是一阵子。就算是南方梅雨季节,也不会不间歇地连下几天。所以,往往牛粪还没软化之前,天气又转晴了。这样,牛粪就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二、红烧土房屋

不过,几千年以前,人们未必想到这个办法。但聪明的古人还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他们从陶器烧制技术中学到经验,既然经过火烧的陶器能防水,那么,将夯土的墙壁用火烧烤之后,墙壁的质地就接近陶器的材质,那也同样可以防水了。所以,几千年前南方的大溪文化就出现了"红烧土房屋":

红烧土房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遗址的皂市下层文化中发现有房基两处,保存有残破硬土居住面和柱洞、红烧土层等遗迹。居住面含有大量细砂粒、碎石屑和陶末,其下铺垫红烧土。这是目前在长江流域所见年代最早的红烧土房址。皂市下层文化晚于彭头山文化,早于大溪文化,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900年至前5500年之间。

--李文杰《大溪文化红烧土房屋研究》

最早的"红烧土房屋"之所以出现在南方,主要是因为相比北方,南方多雨,气候潮湿,出于实用的需要,所以,对房屋的防潮、防水自然也就率先出现在南方了。这种"红烧土房屋"的方法实在为一个绝妙的方法,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使用这种方法来防潮、防水:

现已发表的资料表明,红烧土房址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又称铜石并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之间,例如湖北石首市走马岭遗址发现红烧土房址1座,为一曲尺形多间地面式建筑;天门市石家河遗址群的罗家柏岭遗址发现一组规模庞大、形制复杂的红烧土建筑遗迹。

红烧土房屋存在的时期,上起皂市下层文化,下至石家河文化,前后约达39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和末期房屋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达到发展的高峰,以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的红烧土房屋和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红烧土排房最有代表性。

--李文杰《大溪文化红烧土房屋研究》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其中,新石器时代红烧土房屋最出名的遗址莫过于安徽省蒙城县的尉迟寺遗址。尉迟寺遗址距今约5000年,其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成为考古界公认的"中国原始第一村":

根据考古验证,尉迟寺的先人们先开挖墙基基槽,把已经烧制好了的黏土块整齐码放在基槽内,在墙基之上的墙体内再立木柱,搭建框架,最后抹泥。而这种泥是掺有稻壳的混合泥,以增强抗压度和硬度。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混泥土"。我们的先人非常聪明,他们在抹好泥以后,不是自然风干,而是架火整体烧烤,然后再抹泥再烧烤,直至平整、美观、坚固。隔墙、地面和房顶也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经过反复烧烤建造而成。

--《探秘尉迟寺"中华原始第一村"之二:城郭内红烧土排房》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这种红烧土房屋的方法在黄河流域也有发现,比如下面:

西安半坡的半地穴式圆形的,凹入地下的深度较浅,面积也较小。晚期的3号房址是这类房屋的典型……居住面和墙壁用火烧烤,非常坚硬。

--叶青《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房屋建筑基本特点的一些认识》

这里不太清楚墙壁究竟是因为生活用火烧烤的墙壁还是因为防水的目的来特意烧烤墙壁,不过既然看到了就记上来。不过,后面有很准确的烧烤墙壁的描述:

在临潼姜寨,半地穴式平面正方形的房屋35座……平台平面坚硬,与屋内居住面一样用草泥土涂抹后经火烧烤而成。房子以坑壁为墙,墙壁经火烧烤呈暗红色硬面。

……

1号房址是一座大型的长方形房子,他是半坡房子中最大的一座……墙的表面光滑平整,因用火烧烤过……房子的居住面下层为草泥土,表面为一层约1厘米的灰黑色硬面,均用火烧烤过,甚为坚硬。

--叶青《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房屋建筑基本特点的一些认识》

由此可见,五六千年前,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都开始采用了用火烧烤墙壁的办法来达到防潮、防水的目的。跟之前的纯夯土墙相比,这应该是建筑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

(未完待续)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三、红陶土块

不过,这种方法在当时虽然防水、防潮性能良好,但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对一整套房子用火烧烤,因为是敞开烧制,火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跟陶器相比,烧制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且实施成本过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一般人可为,所以使得这种方法无法普及开来,其使用的对象大概仅限于首领居住的房屋或宗教祭祀场所等。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整体烧制墙壁的方法过于笨重,所以,后来又有人发明出了更为省时省力的办法。那就是先烧制零散的红陶土块,然后再往墙壁里填充。通过用红陶块隔绝的办法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零散的红陶土块烧制起来也方便得多。而红陶土块自身体积大小的原因,也增强了他的普及使用范围。他不但可以填充在墙壁内,同时还可以铺在地面上,铺在任何需要防潮、防水的地方。

目前在考古挖掘中,能够找到最早的相关信息应该是湖南城头山遗址挖掘出来的红烧土块作为建筑材料的证据:

这里,6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带走廊的"四室一厅"。一个大家族,占据了最好的一个庭院。他们拥有两幢座北朝南的房屋。前面较大的那栋是卧室,7间4-8平方米的小房间分布在公共走廊两旁。人们告别了混居与群婚的尴尬,开始更文明的对偶婚生活。东西大道宽约2米、两旁有排水沟,用中国最早的建筑材料红烧土修筑。居住区就被规划在大道南面紧邻城中心的位置。

--葛晓泉《拜谒城头山》

离开"城墙",很自然地,我们进入到古人的"居住区",它在"城"西偏南的地方。为保护遗址,供参观的"居住区"是在原居住区的上面复原的。这个居住区里,设计有大居室、大厨房,另有中间走廊、两边门道对向走廊的排房,还有纵贯东西的道路。整个道路用红烧土块铺成,宽约2米,两旁建有排水沟。

--红丝带《湖南之行--城头山遗址》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根据城头山遗址发掘报告,在城头山祭台中发现有红烧土痕迹。祭台的祭坑中(大溪文化一期,距今6300-6000年左右)有在坑底铺满红烧土或坑内积满红烧土或放置大块红烧土的现象,红烧土体积都比较大,呈不规则形状。祭台1还有红烧土堆积现象3处。一处在祭台东坡,红烧土层厚约15~20厘米,既有大块也有小块。红烧土上不见编竹和木柱等墙骨痕迹,因此可以判定此处红烧土堆积不是房屋倒塌而形成。红烧土层上部和底部颜色纯正,无火候不均的现象,铺面比较平整,这极有可能是在别处预先烧制后再运到此处铺垫。第二处位于祭台西南部,其构成情况与东坡的红烧土层相同。第三处堆积在一填满红烧土的不规则坑内,红烧土面比较平整,系大块堆成,红烧土上不见建筑构件印痕,也无柱洞。

--陈春君 刘俊男《从地下遗存看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烧砖的演进》

说到这方面,怎么可能少得了著名的安徽省的凌家滩遗址呢?说到其他遗址的红陶块,都是文字描述,没有实物为证据,但安徽凌家滩遗址的红陶块网上却是有不少的图片,这里发上来以供大家分享: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原始聚落中心,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巢湖流域,经14C测定,其年代为距今约5300-5500年……除玉器外,凌家滩遗址中还发现了近3000㎡的红烧土遗迹,这里有用红陶块垒筑的墙体,厚度0.5~1.5m,考古学家推测其可能是神庙或者宫殿建筑。 在红烧土遗迹的南部有一口红陶块砌成井壁的水井,其口径约1m,深约3m,这些发现同样引起了考古界和建筑史学界的高度关注。

--李乃胜,张敬国,毛振伟,冯敏,王昌燧《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凌家滩红陶块》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红烧土块填充的现象并不限于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这种先进的建筑方式也传到了北方的仰韶文化:

在同一类型的庙底沟301号房址的柱洞内,还发现了充当柱础的石块。大河村的16号房址,地面以上的墙壁系由红烧土块垒砌而成。

洛阳王湾11号房址,墙基为挖槽建造,内填红烧土碎块,房基内外都有柱洞。15号房址的墙基由大块平整的砾石铺成,上面直接筑墙,墙内立木柱,外敷草泥土,室内有较大的平台,台的外端有矮小的隔墙。居住面用两种不同的材料构筑,一为草拌泥的红烧土,表面坚硬,一为石灰质三合土做成,坚硬光滑。

--《大话仰韶文化(7):聚落形态与房屋建筑》

上面列举的都是不规则的红烧土块,这种红烧土块的烧制工艺比陶器要简单得多,而且使用功能也极为简单,就是作为房屋的防潮、防水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作为其他相关材料使用,比如凌家滩的古水井就是这样。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现有建筑材料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了。于是,这些红烧土块就开始产生了变化。比如,形成规整的形状。这样,它因为固定而紧致的形状而变得干净整洁。不但建筑时更为方便,打扫起来也比不规则的红烧土块干净得多。同时,规则形状的材料在审美视觉上也更具美感。于是,烧结砖便慢慢浮出水面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四、烧结砖

这一节开始,烧结砖就开始登场了。那么砖的形制就开始出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新事物是横空出世的,他必定要经历多个过渡阶段才能达到出世时的形态。尽管红烧土跟砖之间已经比较接近了,但一块不规则的土疙瘩到规整四方形的砖之间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形体差异。所以,在红烧土跟砖之间还差了一个过渡阶段的形态,那么,这个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陈春君《中国上古的烧砖与粘合建材演变研究--以长江、黄河核心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这是距今5100~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庙前遗址挖掘的早期烧结砖。四张图中,三张图还不是成型的砖,但其中有一张的砖跟现在的形制差不多了。这张图充分说明,发展到了这一步,砖已经开始呈现初步雏形了。不过,我们看其他三张图片时,就会发现,砖并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一个先进新技术的产生,并不是一件偶然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因为社会的需求而催生的。比如家用电脑用久了,就想要用可以带走的电脑,于是笔记本产生了。CRT显示器用久了,太过笨重,于是,液晶显示器就出现了。座机用久了,手机就出现了。功能机用久了,智能机就上市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才产生的。为什么现在的新科技不在非洲产生呢?原因有二:一是非洲没有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科技环境。二是非洲人没有对高科技饥渴的需求。即便有高科技产品投放非洲市场,人家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掌握不了操作技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非洲都不具备,所以,新科技技术是不可能在非洲产生的。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那么,先进的事物和技术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本人仔细思考,列出以下三个方面条件:

一是勤劳聪明的社会群体。只有一个勤劳而且聪明的社会才具备产生先进的新技术。勤劳的人们才会对新技术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聪明才智则是新技术产生的充分条件。一群愚蠢的人是不可能研发先进的新技术。当然,从社会层面来说,聪明跟勤劳是成正比的。聪明人往往勤劳,懒惰的人往往都不聪明。

二是足够数量的社会人口。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比如10万,20万,50万……的人口,那么社会的结构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同样的道理,既然社会的结构不会复杂到哪里,那社会的需求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没有足够人口,没有高度的社会需求,自然也不可能产生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当这一切都没有之后,自然不可能促进更为先进的技术产生了。所以,一项先进的技术产生,其基础必须是要有足够多的人口数量。

三是富饶的物产、资源。没物产,没资源,那就是个穷逼地区。经济政治繁华程度决定先进技术发展,只有拥有这几个条件,新的先进技术才会产生。 穷逼是不可能引领文明的。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五、空心砖

到西周,砖这种建材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其形状跟跟现代比较接近,不过尺寸大小不一。其中,出土最大的一块板砖达到长1米、宽30厘米、厚5厘米的尺寸,可以算是板砖中的巨无霸了。因为尺寸比较大,所以必须做成中间空心的款式。这样,既可以减轻砖本身的重量,同时还可以达到干爽透气的效果。这个时候的砖,主要是用来铺地,或者王室贵族的墓地比较多。那时候的墙主要是夯土建筑,用砖来筑墙的反而很稀少。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西周之后,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空心砖的形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依然还是老样子和尺寸,除了砖外表的饰纹不同。其功能并没有什么改变,比如:

战国空心砖的作用,在地上而言,主要是用于铺设台阶或踏步,这与当时盛行高台楼榭的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有发现其被用于排水设施、砌筑水池和屋内卧榻铺设,这与空心砖的中空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到汉代中后期,也出现于祠堂建筑之中。当然,也不排除房屋建筑使用的可能。地下墓葬中,战国空心砖起初用来铺设墓底和四壁,用以代替木椁,后随着墓葬形制的改变,为适应墓顶的铺设和墓门的设置而出现不同形制的空心砖。

--项文《战国空心砖研究》

这个时候的空心砖,尽管形状跟现在的砖差不多,但是体积都比较大,比如上图的这块"车马回阙汉画像砖",尺寸是长40.1厘米,宽14.8厘米,厚8.5厘米,比现在的砖大多了。这些砖之所以比较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需要在上面绘制图像,如果尺寸小了,容纳的图像内容有限,所以就只有采用大尺寸。而之所以采用空心制式,没别的的原因,就是减轻重量,方便搬运。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介个五环图可好?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完善一下,将注解文字也改过来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六、建材霸主——板砖的出现

说到砖的发展过程,就不得不提两汉至隋唐的砖室墓,说到砖室墓,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墓葬模式。

人类最初死去的时候,是没有安葬习俗的,死在哪里就倒在哪里。大不了死的地方不合时宜,其他人会把他抬到荒无人烟的野外。所以,最初的人类死后人在野外,然后尸骨被动物撕裂吃掉。所以,在考古史上,找到没有安葬的尼安德特人的骨头上有刻划的痕迹,西方考古学者认为尼安德特人被克罗马农人抓住吃掉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基于西方人当时野蛮嗜杀的风格,比如批量屠杀印第安人。所以他们也想当然认为原始人类也跟他们一样嗜杀。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尼安德特人虽然有安葬的习俗,但似乎做得并不到位,部分人死后抛在野外,自然也容易被动物吃掉。那些尸骨上的刻痕当然是动物的牙齿和爪子印记。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觉得将亲人抛尸野外,让动物撕咬吞噬,自然于心不忍。所以,就用泥土、石块、树枝等东西将尸体掩埋起来。再后来,随着这种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变成了挖个坑将死者放进去,然后用土将死者掩埋起来,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土坑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老原始的土坑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后来又发明了将死者放入棺材,再将棺材放入土坑的墓葬形式。棺材能够将死者的尸体很好地保护起来,更大程度上增添了这种仪式的庄严性。那些地位高贵的觉得一层棺材还不够,于是又出现了椁。当然,王室、贵族的墓地也就隆重得多了。这种土坑墓的历史极为悠久,一直延续到西汉。我们去看秦陵的兵马俑,就是典型的土坑墓:墓室的各种随葬品都被黄土掩埋起来。只不过这个土坑墓是个超级豪华版,一般人没这种待遇。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到西汉时期,有的贵族或者皇族觉得在埋在地下还不足以彰显他牛逼闪闪的灵魂,就找一些高的丘陵或低矮的山丘,将里面挖空,死后将自己安葬进去。这种安葬的方式叫土洞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中山靖王刘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另外一个人就熟悉了。《三国演义》里刘备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就是这个中山靖王。

还有两种形式就是空心砖墓和砖室墓。空心砖墓上面说过了,这就不再重复。所以下面重点说下砖室墓。

“砖室墓”起源很早,但用砖作为一种材料来砌墓地,其实在西周早就有了。只是那个时候砖还只是偶尔用之,并不作为墓室的主要建材。而且,尽管当时砖的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砖的用途似乎并不普及,仅仅只是作为少数王室、贵族的场所才用。而且,砖在地下墓室的用途而比地面上更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才有所改观,而地面上人们居住的房屋依然还是夯土墙。

为什么砖出现这么久了但一直被用在墓室里,而不是在民间普及开来呢?这主要是一个成本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钱的问题。别看我们现在的墙都已经普及用砖砌,但在那个年头,砖的制作成本很高,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别说普通人,就连富贵之家也难以承受。因为成本问题,所以主要用在富贵人家的墓葬。既然普通人用不起砖,所以也就没法在民间普及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两汉时期的墓葬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盛行了二千余年的竖穴墓逐渐转变为砖室墓和画像砖墓,“特别是砖室墓,传播最快,西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其建筑程序是“先在地表挖出近方形的竖穴土坑,在竖穴土坑的一壁又挖出斜坡墓道,坑底用砖石构筑墓室,墓室与土坑之间的空隙回填原坑土,夯实。”至于墓室内部的结构,“由梁式的空心砖逐渐发展为顶部用拱券和穹窿,解决了商朝以来木椁墓所不能解决的防腐和耐压问题,当时拱券除用普通条砖外,还用特制的楔形砖和企口砖。”“(砖石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墓室等部分组成,”并出现空间较小的耳室。砖室墓的大量出现,实际上表明了地上建筑技术的极大进步,“西汉中后期以后,建筑物开始用砖”?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虽然这时候砖在建筑中所占的份量还比较低,“在房屋建筑中砖多用于台基和墁地,间有用于贴墙加固的,”在大型宫殿建筑中它也只是“在夯土台的外侧,用砖或砖石混合的方法包面。”但是由于砖的可塑性、稳固性以及长久性的特点,使它在出现之初就开始大量用于墓葬的建造。

——王皓《从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 看我国古代墓葬的演进》

砖室墓,从西汉晚期就开始了。砖室墓最开始还是空心砖,比如下图: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这种空心砖比较大,一面墙壁只要那么几块空心砖就差不多了。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在当了上千年的配角之后,板砖开始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了:

新莽王朝时期,继承了西汉的砖室墓:

无论是地面还是墙壁,用的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板砖。陶罐旁边是当时还盛行的空心砖,跟地面和墙壁的板砖比,身材可以算是“巨大”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在这里,需要重点说的是,在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试验后,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后,因为其超强的可塑性,板砖终于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将霸占砖室墓。虽然从尺寸上看起来他毫不起眼,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建筑史上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砖墙时代:

西汉初期仍广泛使用木椁墓,据文献所载,帝后陵的墓室,用坚实的柏木做主要构材;防水措施依旧以沙层与木炭为主。可是另一方面战国末年出现的空心砖逐步应用于墓葬方面。据河南洛阳一代发掘的坟墓,空心砖约长1.10米,宽0.405米,厚0.103米。砖的表面压印各种美丽的花纹,而砖的形式仅数种,每一墓室只用30块左右的空心砖,不但施工迅速,而且比木椁墓更能抗湿防腐,因而河南一带小型坟墓多采用这种预制拼装的砖墓。

接着出现长0.25~0.378米,宽0.125~0.188米,厚0.04~0.05米的普通小砖,于是墓室结构改为墓道用小砖而墓顶仍用梁式空心砖。不久墓顶改为以二块斜置的空心砖自两侧墓壁支撑中央的水平空心砖,由此发展为多边形砖拱。到西汉末年改进为半圆形筒拱结构的砖墓,东汉初年砖筒拱又发展为砖穹窿。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年6月p57~p58

这里所说的“普通小砖”应该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板砖了。一直以来,在各家所著的建筑史书籍中,板砖并没有一个统一正式的称呼。就上面刘敦桢先生称之为“普通小砖”,也有人称为“条砖”,也有称为“小条砖”。之所以又称为“小条砖”,是因为砖的类型当中,有一种四方柱形的长条状砖,这就叫条砖。而板砖也是长方形,也叫“条砖”,又因为比长条状砖小,所以也叫“小条砖”。也许有点无所适从,又或许他们嫌弃“板砖”这个称呼俗了吧。再加上早期的板砖尺寸并不统一,有大有小,比例也不统一。所以,在称呼这种砖的时候,有点并不正式对待的态度。这里,我觉得这样对板砖特别不公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霸主级别地位的建筑材料,到现在行内还没有一个各家都认同的正式、统一的称呼。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板砖在建筑史上,在我们生活中所做的贡献?所以,本人这里提出来,应该给他一个很正式的名份。从砖的形制来看,他呈扁平的形状,我们平时称呼为板砖就很合适,所以在本文当中,从头到尾正式采用“板砖”这个亲切的称呼以示对板砖的尊敬。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时间:2020-11-13 21:41:39
那么,板砖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呢?难不成真的是某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不大可能。尽管板砖的形制很简单,但简单归简单,简单也未必你能想得到。不要想当然地创造历史,否则,几十万年前,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玩泥巴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发明了板砖,不存在到这时候才出现。

我在研究许多事物起源的时候,发现早期绝大部分事物起源都属于事情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新的事物顺其自然地就出现了,而不是某个人特意去发明这件东西。板砖是如何发明的当时没有记载,但笔者倒是通过对南北朝时期留存的画像砖进行推测:

上面陈列了几张板砖拼接出来的画像砖的图片。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由几块或若干块板砖组合起来,板砖的一面就拼接出一副画像。由此,笔者进行反推,当初板砖的出现,是不是因为大画像砖过于厚实,难以烧制,于是将大画像砖切割开来烧制。这样一来,不但便于烧制,同时又因为大画像砖切割成小砖,也便于搬运。一举两得的同时,不经意诞生出后来的建筑材料霸主--板砖。这不经意之间,竟然是建筑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可惜一直以来板砖的发明权不但被西方冒认,而且其起源、发展史都无人搜集、整理,使得多年来板砖的历史竟然无人知晓。这次笔者将板砖的发展史初步整理出来,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解这位建材霸主的曲折发展经历!

楼主:听伟哥讲山海经

字数:171402

帖子分类:国际观察

发表时间:2019-02-28 00:49:16

更新时间:2020-11-13 21:41:39

评论数:13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