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闲来悦读

闲来悦读

楼主:东化村  时间:2021-03-08 05:11:54
实在没事做了,就听听雨,读读书。
楼主:东化村  时间:2021-03-08 05:11:54
北京梦华

《北京梦华录》是穆儒丐的一本小书,当年他觉着既有《东京梦华录》,自己也应该写写北京,便在盛京时报上连载,聚沙成塔。

《北京梦华录》中再提梅兰芳,上世纪初,穆儒丐可是因着梅兰芳而名满文化圈。穆儒丐是满人,从早稻田大学留学回来的。脱亚入欧的日本大学,沿袭的是西方文化精神,凡事先讲求个真。而儒家伦理文化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传统,却一直弥漫至今。克林顿总统有拉链门事件,美国人紧追不舍叩问真相,不因他是总统,怕丢家丑帮他隐瞒。

穆儒丐写了本《梅兰芳》,把他早年的相公哥郎生涯揭了个底朝上。满清为了维持统治,严禁高官嫖娼,于是官员们打擦边球,游艺男妓圈子。梅兰芳少年长相清秀,那是比绝大多数女人都漂亮的。而梅兰芳能在京城名角迭出的舞台上一枝独秀,生活优渥,背后站着冯六爷。六爷冯耿光是当时的中国银行总裁,别的没有,钱有的是。梅兰芳访美演出开销那么大,冯六爷包着。冯六爷和梅兰芳的关系,城内举人皆知,但这事没人敢写,除了穆儒丐。《梅兰芳》一问世,冯六爷气得要死。对于高官来说,干坏事别人知道不怕,老百姓知道又能怎么样,怕只怕白纸黑字写出来。冯六爷下令,凡是印出来的书,有多少收多少,一律销毁。很显然,再在北京呆下去,穆儒丐是保不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他转去沈阳。冯六爷到底没把《梅兰芳》全部销净,日本的图书馆得了一本,使文明有续。

满清规定,旗人不事生产,所以受过良好教育的满人文艺修养不得了。穆儒丐在沈阳全凭记忆印象撰写《北京梦华录》,足见他个人修养之全面。举凡饮食美馔、戏曲民俗、精工巧艺、促织养鸟等等,没有他不涉猎的。当然,穆儒丐是文艺工作者,他肯定没王世襄玩得那么精。

穆儒丐写训鸟,让我想起几年前在工人体育馆北门见过的一段故事。工体北门那里宽敞,有位老人家在那儿玩鸟。他用细管朝空中吹出去一颗小珠子,落在自行车车把上的蜡嘴雀便箭也似地射出去,很准确地把珠子叼回来。那种小珠子怎么上的天空,我是看不见的,鸟回来却见嘴里衔着。单这一项技能,反反复复不知道要训练多少次才行。老北京乐此不疲,也真是用了大功夫。要是以办公室白领的眼光去看,这多半属于玩物丧志,花了大把时间,一点儿收益都没有。可是人生那么短,总不能所有人对人生的定义都一样,人家自己觉得有乐,这就够了。练好一只可以叼珠子的鸟,难度不比写本小说小。

穆儒丐是官费出国留学的,毕业时刚好满清倒台了。京城的旗人生活从此每况愈下,如果满清还在,穆儒丐是可以过上优裕生活的。个人命运无法抵御历史的漩涡,以穆儒丐的视角回放过往,当然是有浮生若梦之感,亦类张宗子西湖之叹。
我读《北京梦华录》,也有烟云前尘的意象。昔日的叫卖声皆已无存,前门那些仿古建筑都还在,但气息永远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上一年我们还在那里吃了次老北京小吃,只是都是用来对付游客的,包子、炒肝、卤煮还是那么叫着,可味道已经不是北京的了。

穆儒丐:《北京梦华录》,北京出版社,2016年
楼主:东化村  时间:2021-03-08 05:11:54

楼主:东化村  时间:2021-03-08 05:11:54
买书上当

这几年,书市上兴起了一股“极简史”热潮。受快餐文化影响,历史也能囫囵吞枣。凡在书店看见什么“欧洲极简史”“极简美国史”一类的书,我基本是连翻都不带翻的。先就别说用一本书来写欧洲,本身就已经够简略的,再把欧洲史极简化,真不知道还能看什么。

我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闲逛,见地方史志类图书丰富,便多看一会儿。然后看见了一本《上海极简史》。现在的新书都有塑膜护封,没法打开看内容。当然也有人把新书的塑封偷着打开,可这种事到了我这个年龄,肯定不能干,哪怕动一下心思,都觉得丢人。君子慎独。

我一直想好好了解一下上海,可还真没见到过篇幅适当的上海史。从架子上抽出来《上海极简史》,还是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作品。葛剑雄教授在学界的名气毋庸置疑,想不到他还写了一本这样的普及化读本。若是换一个别人,我一定不会动买书的心思。葛剑雄教授这名字,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

《上海极简史》看起来不厚,但价格不菲,58元,王府井新华书店是不打折的。自己想看的书,再贵也不贵。和着其他书,一并买回去。
得了空,把塑封拆开,翻开首页,先是葛剑雄教授熟悉的形象。接着再往下翻,连翻8页图片才到目录。往下看,又是图。再翻,一页白纸上,写了还没到三分之一的字。

好么,132页的书,将近一半是图片。倒不是说有图片不好,图片太多了就不好,读者本来也没想画册。文字好像是口授采访记录稿,平白简易,却没多少肉。我是边气边看,没到一个小时,读完了整本书,这速度几乎赶上当年看小人书了。合上书回忆一下印象,就是上海得名于“上海浦”深一些。再有,就是上海在江苏、安徽、浙江有几块飞地。

葛剑雄教授看来也想开了,琢磨着赚钱了。只是这样的方法,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我觉得葛剑雄教授不会太缺钱,这么搞下去,积攒的一世英名怕要毁。我从来没劝过别人不买书,这次绝对是例外。

葛剑雄:《上海极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楼主:东化村  时间:2021-03-08 05:11:54
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东交民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块伤疤。这块位于紫禁城东南方向的使馆区,是列强强迫清政府设立的。英国为首的十多个国家在使馆区驻扎军队,显然成了紫禁城的太上皇。朱莉娅·博伊德以东交民巷的视角,回顾整个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波动曲折,是相当独特的。

一翻开《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就欲罢不能,这是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过的读书状态。下边,我就引用一些段落。

我们先来看一段博伊德眼中的慈禧太后。“在满族内部分裂,即将爆发的叛乱和其他一系列可怕问题暗流涌动的环境中,慈禧太后依然生活在她自己脱离实际的世界里。在一群群摇尾乞怜的郡主和太监们的簇拥下,她乘坐着皇家画舫泛舟于颐和园的湖面上,流连于莲花之中,沉醉在汉白玉桥下。在阿谀奉承的包围之中,看得出她真的就认为自己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女人。”这对老佛爷的讽刺实在是入木三分。
与此相对,博伊德书中也有对中国国民性的分析,“只要认清中国大众对各种政治理念的淡漠,以及脑中根深蒂固的逐利思考模式,便知这个国家势必无法摆脱动荡。”

除了慈禧太后,博伊德对袁世凯的厌恶也随引用的各种史料文字扑面而来。“就算是在自己家中,上楼和到大门口都要坐轿子。”在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时,“袁世凯像只鸭子似的,摇摇摆摆地走了进来,看上去又肥又不健康。他穿着一身元帅服,脖子上的肉松松垮垮,垂过了领子。”
最好笑的是袁世凯排练登基大典。“袁世凯坐着,头戴皇冠,身边还有三个宝座,是依序为正室、二夫人和三夫人准备的。正室夫人穿着礼服走了进来,磕头,就座。干等了半天后,朝鲜二夫人没来,在强行命令之后她进来了,但不肯就座,说袁世凯答应过她要和正室夫人平起平坐的。一听这话,正室夫人从宝座上跳了起来,伸手朝二夫人抓去。现场有礼宾官主持加冕仪式,但完全不敢伸手阻止两位扭打中的娘娘。最后还是袁世凯摇摇摆摆从宝座上起身,隔开了两位女将。场面总算恢复太平,但排练被延误了。”

使馆区内有各国兵营。博伊德对日本兵赞誉有加,义和团围攻使馆区时,“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倾向于把伤势形容得非常严重,以便在医院里多休息一会儿。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其行为一贯如一,对他们你基本上有绝对的把握,那就是日本人。他们始终都表现得既勇敢又有冲劲儿,尽可能地忍住病痛,而且相互之间敬爱有加。”而在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日本在闯劲儿、勇气和强行军方面的能力上都赢得了喝彩,一位美国二等兵评论道,日本兵是美国兵最好的朋友,两者都像狮子一样勇猛。”

首都迁到南京后,使馆区里常闲极无聊,于是便发生各种情场闹剧。意大利公使有一个美丽但神经质的妻子,她疯狂迷恋上了使馆里的商务助理参赞。当她听说自己爱恋的人儿的情人来了北京的时候,就不开心了,一天深夜,公使夫人到六国饭店找这个情敌,一进入房间,就用一个细酒瓶集中了后者的头部,之后还企图割对方的手腕,好将她结果掉。不久后,参赞就自杀了。

博伊德从不吝笔墨对北京的世情进行趣味描述,比如“朱利安写信给他妈妈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城镇,除巴黎以外最好的首都——到处都是同性恋。在北平,男性同性恋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一部分,从官吏到苦力都不避讳。”中国男人对勾肩搭背的行为视为平常,也许博伊德领会错误了。
在朱尔典公使向皇 DI递交国书时,他的随从对北京也有生动的描写,“那天早晨下着滂沱大雨,北京的街道满是积水,泥泞不堪。我们运气好,轿夫跨了好多个水坑,都没把我们颠出来。”

无论如何得说,向丽娟翻译得真好,语言流畅得体,气质也和那个时代一模一样。若是历史书都能写成这样,而不是引来引去、越引越枯燥乏味,那该多好。

【英】朱莉娅·博伊德:《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商务印书馆,2016年


楼主:东化村

字数:3460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7-05 16:27:27

更新时间:2021-03-08 05:11:54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