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对苏轼《琴诗》的思考

对苏轼《琴诗》的思考

楼主:太史妙意  时间:2021-01-08 10:52:34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揭示了审美活动的重要前提,即主客观的统一。这也正是朱光潜先生的观点:美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是怎么实现的?首先,我们可以明确地意识到,无论琴还是手,在各自原本单一无外力进入的情况下,都是无法产生美妙的乐音的。这就是说,审美活动的前提是,主观和客观要彼此接触,彼此进入。这就要求主体对客体进行丰富细致深入地认识,在主体意识与客观实践层面与外物深深的交融,达到物化的境界,即所谓“神游于物”或“神会于物”。因为如果没有对琴的原理、弹琴的方法以及琴谱的学习,弹琴的动作行为是无从发生的。马克思特别强调审美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审美活动应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在量与质层面达到对客观事物地深切认识,才能获得一种自由性。其次,正是在这种自由性当中,人感到了无阻滞性,无功利性,其丰富多样的感觉得以创造性地展开,不断地对象化自身的本质力量,并在对象化的过程中自我充实扩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当下性的审美成果——美妙的音乐。人在此获得了其存在形态的全面而富有创造性展开,所以马克思才说:“审美实践活动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主客能够达到这种统一性呢?正如康德所提出的,时空是审美的基础架构。主体与客体同处于同一时空体系下,即使某些超时空的想象活动,也都是在当下这一具体的时空架构中进行的。所以,在存在背景上,主客观存在同一性。第二,康德在吸收了休谟等人的观点后,提出了先验理性的说法,认为人在进行认识活动之前已经内在地存有一套认识模式,而且这一认识模式与客体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就是认知活动能够发生主客体能够达到统一性的前提。第三,康德还揭示了人的审美结构问题,属于“知情意”三大意识活动中的“情”。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外物是有某种统一性应和性的,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后来,西方发展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主客体“异态同构”,即源于此。从根本意义上,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言的“天人合一”。
这种主客一体性的思维模式有怎样的意义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现象学美学和生存美学两个角度回答。我们知道西方传统审美观是柏拉图主义的,即认为美的表象之下含有美的本质,如柏拉图所言“美在理念”,亚里士多德所言“美在形式”等等。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现代遭到了极大的怀疑与攻击:真的有一个本体吗?这个本体是不是我们人为臆测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产生了现象学美学!现象学认为,人接触外物,产生意识,人和外物是近乎先验性地共存于这一主客体合一的意识结构中的,其在美学上反映为本体直观与细节意象的双重结合。这种主客体合一的现象与本质合一的观念无疑给美学开拓了崭新的道路。另外就是生存美学意义,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类从本质上来源于大自然,消弭主客对立,意味着回到那个原本的整全的与大道为一的生命状态。这将极大地缓解我们内心的分裂,给我们的生命灌注无限的力量。
所以说,此诗虽小,但其蕴含的审美活动的问题却十分重大。

楼主:太史妙意

字数:124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1-06 06:23:49

更新时间:2021-01-08 10:52:34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