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2月22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

《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2月22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2日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另一个对后代有影响的礼仪是阿道尼敬礼。一位公主名弥拉者,爱上自己的父亲,即西尼拉国王(塞浦路斯国王)。国王发觉女儿的乱伦行为,顿时狂怒;女儿见危而逃,王持剑追逐,女儿情急,哭求诸神助佑。诸神慈心大动,把她变成一株杨梅,阿道尼就打破树皮而诞生了。这个少年美艾绝伦,爱神维奴斯一见锺情,从此就成了爱神的伴侣。一日外出狩猎,为野堵所伤致死。少年夭亡,爱神悲痛欲绝,用爱夫流到地上的血,生出一株美丽的秋牡丹,自己建房居守其旁,日夜不离。可惜好景不常,宙斯的女儿柏尔塞丰也爱上这位美少年,二位女神争阙不休,最后齐向天神上诉,大神判决:二位女神各自享有阿道尼六个月。

这个神话的底蕴显然地是象征植物生亡的过程。植物冬死春生,动物有子女代替父母,下代为上代的再生,其它生物也都有再生的现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息。这些礼仪的基本作用是给悲欢无常、生死有定的人生,以无限的希望。这类礼仪的主角为女人,每到冬去春来,洪流急湍,河水就呈红色。红水象征阿道尼被野堵咬死,血染江河。成群的女信徒,哭号捶胸,痛不欲生。日夜高唱悲曲,沿着河流巡游,边游边唱,行至预定地区,找到了阿道尼的尸体,便恭抬游行。又至预定地点,举行葬礼。礼后狂欢,歌颂“圣主阿道尼”。
这类礼仪原行于东方,、很早就传入希腊诸城。日后更与其它东方神秘礼仪混淆,与各地圣母寻子等礼仪互传互借,偷桃换李 ,经过几个世纪的混合,早已难辨泾渭,更无怯追寻礼仪的最初起源了。神秘礼仪的混用,不限于救主和圣母的事迹。其它如入教洗礼、取洁礼、吊亡、圣餐等各种礼仪也都混杂不清;连礼节的含义与道德要求也互相参借,渐惭走向大同小异的模式了。

(3,同泛希腊文化与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的形成 初期文化都是地方性的。各部落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神话及礼仪;也有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团体组织和生活习惯。尽管如此,但在异曲的文化路线上却有同工之精神。各文化的本质均为神权支配,称为寺院文化。寺院是神的宫殿,司祭就是神的代表,也就是民众的天官父母,他的言行意旨就是神的言行意旨,史上通称为司祭君王。但因游牧民族的移动、通商、婚姻、集体战争,以及许多生活上的往来,使原来狭隘的地方性文化,日益增添新的浮动的因素:新的风习、奇怪的价值观念,混于旧的文化体系中,于是文化的特征遂日趋复杂,文化价值也呈现混乱,甚至矛盾,这乃是过渡文化的象征。由混乱、矛盾之中渐渐走向调合,弱小民族的文化便被强大的民族和较高的文化所并吞,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更进步且统一的文化。较强的民族便建立了大帝国,如埃及、巴比伦、波斯……都先后创立了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集天下众民而王,需要武力作后盾,更需要一个导化万民的理想。这个理想必须是普及化的,能适应于各民族各文化的,那就是天下一家、万民一主的大同观念。这个普及化的理想,必有降服人心的力量,使人自觉且心悦诚服,这样才能垂拱而治,不须运用武力。但是这样伟大的理想,绝非一蹴而成的,世界史上的伟大理想都是经过几世纪的酝酿和考验,才勃然而生,俨若雨后之春笋。纪元前六世纪到耶稣诞生的一段,就是这类伟大思想发展的时代。西方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东方则有释迦孔老,此外更有格物致知的科学术士,振矿启聋的圣哲睿智,真可谓群英云集,济济一时,空前绝后,盛世难再。史学上称之为“枢轴时代”。在历史上,六千年来,尚未有第二次如此盛世出现,世界各伟大宗教,哲学系统,均经过千百年的锤链,整理疏通,去芜存菁,才成为人类至高精神的结晶。这些伟大思想藉宗教礼仪教民化俗,成了统一帝国的灵魂。自此宗教脱离了地方性,神亦非地方民族所独有。原来的地方性的狭隘观念,伸展为世界性、宇宙性的伟大理想。各大帝国根据这种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观念,开强扩土,施教化民,于是建国便有基础了。

宇宙观、人生观之由地方性演进到全民性的普及宗教,是经过一番深刻的反省的。就拿犹太人来说罢,根据圣经的记载,他们的至上神称雅威(YHWH,耶和华为误读),他只是犹太民族所专有的至上神,绝不属于其它民族。别的民族都各自有他们自己的神,这些神都是和雅威对立的。从犹太人的眼光来看,雅威比别的神更有力量,每和其它神比赛竞争,雅威一定战胜。犹太人和敌人交战时,一定要抬着军旅之主「雅威」来助战。胜则歌颂雅威的大能,败则忏悔补赎,因为败战的原因是没有听从雅威的指挥,而不是雅威的软弱。

雅威和其它民族有没有关系呢?雅威惩罚自己的子民是利用敌人的胜利。那末雅威与敌人的胜利有没有关系呢?公元前六世纪之末(597),犹太人为巴比伦所俘掳。在流荡为奴的时代,犹太人的知识分子,不免一再反省:何以全能的雅威就袖手旁观,不顾其子女的痛苦,流浪异乡,作亡国之奴?难道说他的能力远逊于其它民族的神明吗?答案是雅威没有助战是为惩罚其子民,因为他们没有遵守他的诫命。如果这个答案是真的,那末巴比伦人和雅威又有什幺关系?为什幺雅威利用他们来惩罚自己的子民呢?难道说他们也得听从雅威的命令吗?如果他们的胜利和俘掳犹太人是服从雅威的意旨,那末雅威不也就是巴比伦人的至上神吗?这样一而再的反省,犹太人渐渐承认宇宙之间,只有一个至上神宰制宇宙,天下万国都属于他,人类都属一神。这唯一的至上神是全人类万物的主宰,他就是雅威。雅威是全世界各民族的至上神,那末犹太人与其它民族又有什幺分别呢?答案是:全人类都属雅威,但雅威特选了犹太民族为自己的子民,犹太人为选民的观念就如此传留后代。基督徒更继承此说,以信仰基督者为选民,这个选民的观念存在于各大文化之中。中国人就坚持自己为礼仪之邦,其它民族都是夷狄,犹太人早就有选民的观念,直到巴比伦俘掳之后,这个观念才坚立不移。这个说法一方面保持了犹太人和雅威的特殊关系,一方面又肯定了宇宙一神的大同观念。

犹太人的反省,促成了他们对宇宙一神的观念。其它民族也都有类似的反省和了解。在雅典有五花八门的人文哲学、宇宙科学,和数不清的各种学说,真可说是百花齐放、百鸟争呜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其它学派,由于互相辩论切磋,使原来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忘我的社会主义,神权的独断观念…,都得到了合理的调合而达中庸。真理唯一的思想成了哲学界的共有的结论:宇宙一理,万事同宗。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这是当时希腊哲学的宇宙观。这种唯理的态度影响了当时的世界,希腊思想成为当时世界公用的思考方法,东方的各大民族国家也都深受希腊思想的影响,溶汇东西,走向大同。当亚历山大帝统一东西四方的时候,天下一家、四海兄弟的观念已经普存于各民族的理想中。不同文化之相遇,能融合共流者,专赖各文化之早已脱去狭隘的地方观念,突破了地方传统,而视人类大同,天下为公。

文化之汇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乃历史上许多民族共同力量之长久酝酿,由千万小川细流,洒集为浩瀚的大洋。洪流之所为洪者在其不择细流,拥大抱小,共奔终的。在文化上,由于大小文化的会集,才有高超的大同文化。可惜的是,这个大同观念和企望,虽是久已形成,但尚须。很久才能见诸事实。自古以来,文化交流是常事,但却少有大一统的局面来具体通用大一统的文化。
公元前六世纪的波斯显然地在这条大道上,走了不短的一段路程。波斯大帝自居鲁士到大流士,东自印度,西达欧洲希腊半岛,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所到之处,谨遵当地风俗习惯,更虔敬当地神,到处采菁集华,波斯原有的祆教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但是波斯帝国终未能完成精神的大一统,这点尚有待于泛希腊文化、罗马和基督文化之钵承前业,走向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

(5,希腊文化与信仰
泛希腊文化的建立 公元前四世纪,地中海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精神,影响了今后六百年的文化,其馀波震荡到今日,尚未销声匿迹。希腊文化达到最高潮时,却一直未能完成一统大业,可谓美中不足。但这久久渴望的大业,竟在希腊城市文化日近黄昏的时期而晚成。希腊半岛的北部,默默无闻的马其顿建立了空前的统一大帝国。同时地处远东的中国,方值七雄争霸,百年后也为秦皇汉武塑成了东方的统一大帝国。当时的世界,即耶稣诞生前后的六百年,两大帝国东西遥据,却是无缘相遇,亦文化史上之一大憾事。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希腊文化,罗马帝国继之,幅员日展,广收众民,希腊文化遂成了世界文化,与当时遥遥相对的中国、印度文化,共同组成世界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枢轴时代」。

在文化史上,大帝国屡见不鲜,但有计划地传播文化者则仅属马其顿大帝国,而这时的希腊文化已失去了创造精神。说也奇怪,中国文化,在秦汉大一统时,也同样失去了孔老百家的创造精神而趋向保守。秦之焚书坑儒,汉之尊儒、禁异,都是保守的措施,阻止了中国思想的发展,但也稳定了中国文化达两千年之久。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百家争呜。但到亚历山大帝统一直至罗马帝国,希腊文化早已失去创造力而呈僵化现象。当时的学者只限于守成拟古、注释考证,而无创作,文化已与实际生活脱节。泛希腊和罗马帝国在物质成就上,可谓灿斓辉煌,但在精神的创造上则空洞贫乏。从文化兴衰的原则上看,一个国家,每当政治经济发展,幅员扩大时,也必须有相应的精神理想来作灵魂,否则文化便成了满戴金玉珠宝的强尸(木乃伊Mummy)。大帝国精神的空虚为日后东方宗教大反攻铺平了道路。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3日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本重个人自由,称为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在城市文化中所产生而发扬光大的,个人的自由精神是在小村镇培养成的。每个希腊村镇,因为交通不便,都是自治自养自决。政府就是全村人民,人民的利益就是政府的政策。然而在大帝国的统治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全世界只有一个政府,人民不能直接参与政治,政府的政策也不能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何况帝国的目的是抽象的民族光荣,根本不是寻求老百姓的利益。于是个人主义就必然消灭,大同思想也必随统一的大帝国而产生。

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城市文化因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而日趋衰弱。各城混乱日久,人心厌战,企望秩序与和平。正当此时,北方的马其顿由平地崛起。其王菲利浦,平定诸城,其子亚历山大,钵继馀业,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说是空前,绝不限于幅员的广大,也是泛指帝国的天下一家的政策。在亚历山大之前,早有帝国之建立。波斯已建立了幅员近似的大帝国,东境直达印度河,西接希腊半岛。亚历山大之所以为大者,在乎其对文化统一的贡献,连他自己也不会觉察他的政策对未来的重要性。在他以前的文化是民族地方性的文化,在他以后则是世界性的大同文化。从此以后文化走上新的坦途。
这个新的大综合的文化,并不像颜色混入水中一样,均均匀匀地溶化成了一个颜色,而是有的混合,有的依然保持原状,有的则早已混合。比如说数学仍旧是纯希腊学术,并无混合。天文学星相术依旧是巴比伦的东西。此外,因为历史是动的,不是久而不变的,因此一个文化的产物是随时代而蜕变,其变因并不一定是遇了其它文化。每个时代的人与物,物与器,器物和思想,都随时演变。从整个的泛希腊文化来看,也并不是常呈现清晰的变化,但也不是永远一致。比如说,第一阶段的希腊科学,到了第二阶段就可能完全改观变质。从大体说,泛希腊文化的最初阶段与后一段呈现着质的变化。第一阶段,就是亚历山大帝统一之后到罗马帝国之初的三百年。这是希腊文化出口的时期,各地民族纷纷采用希腊文化。在这三百年间,也有不同的两段,第一段是异类文化相遇而生的新的创造力,哲学、科学、文学、政治,都由综合大放异彩,深入亚非二洲,俺没了更古老的文化,产生新的思想学术。但不久后就呈现疲乏现象,少有新的创作。直至罗马继承希腊的时期,东方古老文化因受了希腊的滋育,产生了新生的力量,倒流泛滥了整个罗马帝国。西方文化至此已现雏形,后日的发展,只限于发展壮大而已。

亚历山大帝虽受教于保守派的亚里斯多德,但他的世界观则是倾向未来的。他的未来主义固然和他们父子俩的秉性有关,但他的建国理想则是来自柏拉图的宇宙观。宇宙包含有实体与精神,精神为实体之生源。人为一小宇宙,有灵魂为生命之源,有思考力,有实体即肉体。小宇宙乃为大宇宙之缩影。人的灵魂为大宇宙生源(即至上神)之射影。由人的心灵,可以了解宇宙的最初原形。人之精神困于肉体之中,有待解放。人类之在大宇宙中,也待救主来解除桎酷,济贫扶弱、拯救万民于水火。解除恨怨杀伤,而泛爱亲仁,四海兄弟,天下一家。希腊诸城自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之后,人皆渴望天降英雄,解民于倒悬。
柏拉图曾呼吁“智能”独裁,以期达到圣哲王治。亚历山大帝自幼受了这类哲学的熏陶,自以为是奉天承命、顺应人心、天降大任、神明再生。曷不毅然负起使仑,缔造天业?他虽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但胸怀大志。在位仅十三年左右,整个世界的文化方向,改道易辄,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前途。当他统一了当时的西方世界之后,便有计画地传播希腊文化,并在东方各国,建立了七十馀座希腊式的城市。举凡希腊式的教育、哲学、科学、以及宗教思想,无不具备。都全盘输入到这些新的城市中。其中最大的城市是亚历山大市,在今日的开罗附近。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伟大驰名的城市。在当时则为帝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及商业中心。全城为纯希腊式的建筑、组织与布局。为了混合文化,又有许多犹太人和其它民族移到京城来,并给他们平等权利。因为这种优待,许多异族学者纷纷自动移居京都,商人也远道经商,正是求名于朝,营利于市。其它各地的新城,也都与京城的布局相似,也都招徕各族的学者及商人,成为天下公民。亚历山大帝的政策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向往天下大同的远景。他本人穿戴着波斯的服装,奖励异族婚姻,亲自主持部将八十名、士卒一万人与波斯女人的集团婚礼。委派波斯人担任重要军政角色,郑重宣布精神大同、天下一家(Homonoia)的观念。去世前一年,举行亚非二洲的婚礼,这个象征性的典礼,寓有深刻的意义。史学家有称赞亚历山大帝为史上第一个帝国领袖,有超越部族观念的大同精神。然而说他正式宣布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国策,则是有欠正确。这些史学家的读史,局限于西方之一隅。在中国早有大同观念,论语颜渊篇记载「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当然孔子子夏都不是皇帝,但中国四海皆兄弟的观念早于西方。东西方的世界大同观念都只限于哲学家的向往。在亚历山大帝之前,未曾具体实现过。波斯帝国虽接近理想的实现,但领导阶级并无内心的自觉而作政策性的努力。唯亚历山大帝,有计划、有行动地订立了大同观念的国策,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基础,融合希腊、埃及、波斯各地大小神,自称为天地大神宙斯之子。根据埃及的传统,国王法劳常自称为至上神之子;波斯、巴比伦、各古老文化的君王也都自称为至上神之子。亚历山大帝并非自觉地认为他的父亲不是先王菲利浦,而是宙斯大神。他当然知道自己并非大神所生者,但因至上神之予的称呼和中国皇帝的称为天子相似,只是表示其神权来自上天而已。中国的天子并非指皇帝无人间父母,而是表示他受膺天命而统理万民,绝非皇天直接生育了「天子」。西方之所以把皇帝、国王推崇为至上神之子的意义,也是表示皇帝不是一族一国的酋长,而是超国族地区的天下众生之主,代天施命,视全人类为一体,世界大同。亚历山大帝就是遵循天下一家的路线,视人类为一体,自己为超民族、超地区,由至上神委托的代权人,以希腊文化为天下一家的交往工具。全世界只有一位至上的神明,为全人类的天父。各民族皆属一家,善人恶人都是兄弟姊妹。这个观念成了后日西方世界的政治理想。

亚历山大帝的鸿图大业并未被一般人所了解,连他本人也非高瞻远瞩并抱有千年大计者。他的政策,虽有远效,但非出于自觉;他的继位者,更无长远计划。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部下众将,便互相争位。传说在他去世之前,人问他谁应继位,他答说:「最强者」。因此在他死后,众将争战逞强,但终无一个强而出众者继掌帝国,于是天下三分。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战势已定,三个政区也已清楚划定,第一个在小亚昔日的波斯帝国,第二个控制非洲地区,第三个拥据希腊本土地区。罗马自纪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就卷入泛希腊各国的内争,直至纪元前三十年,埃及落入罗马帝国版图,从此亚历山大帝所建的帝国,才算有了真正的继承者。罗马一直未主动地伸张攻战这些泛希腊诸国,而是在他们彼此相互交战,任何一方请求罗马助战时,罗马就“顺天应人”地前来“帮助”,这正如中国所说的“引狼入室”。罗马就这样把这些地区陆续吞并了。旧日波斯以东,以至印度之间的许多小国均独立了,但仍继续保有泛希腊文化。希腊本土仍继续各区分治,昔日的中东各民族都属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罗马未依循亚历山大和波斯建立帝国的路线而东进,而以罗马为中心,建立地中海周围领土为帝国,但商业文化中心仍在小亚希腊和埃及各区。在这些地区把握政权的仍为昔日泛希腊时代的家族系统,而最特殊的一点是许多妇女成了此区的杰出领袖,掌政带军,不让须眉,足为后代妇女运动之一大借鉴。

这些妇女政治家都是希腊人。希腊本土狭小零碎,地瘠民贫,许多人为了谋生而移往东方。在亚历山大帝之前就有许多希腊人移到义大利和法国的南部地区。在罗马帝国时代,东方和埃及的执政者都是希腊人的后裔,许多城市也都是希腊式的城市,以亚历山大帝为名的城市就有好几个。一个在中国边境,所谓“丝路”的入口地带,即今日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当然最大最有名的亚历山大市是在埃及。在新约上时常提到的城市中,许多是泛希腊文化的城市,圣保禄的出生地塔尔索就是一例。这些城市商业兴盛,生活程度远较希腊本土为高。但最奇怪的是希腊人并未把民主政治带到各区的希腊城市,相反的,这些城市的希腊执政人员都采取了东方埃及的神权独裁。但在政治以外的各项文化建设如建筑、美术、教育、宗教,尤其希腊思考方式,都深深地影响了各地的知识界。一般无知的老百姓,只能在生活习惯上,学习上级社会,因此他们的希腊化程度是不明显的。有的地区,根本就未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最明显的文化融合则是在宗教礼仪上,例如东方乡下最盛行的敬礼是圣母西伯乐的游行,这些地方礼仪和希腊礼仪互相采并,实在分不出那一个是希腊的,那一个是东方的。除了在宗教礼仪上,东西相遇之外,始终未希腊化的东方乡村,和散布东方各地的泛希腊城市,二者相互敌对。泛希腊城市的文化心态基本是人文的,其象征为学校、讲堂。东方的文化心态则是神本的,其象征为神庙和礼拜。东西基本精神的冲突,始终未能彻底溶化为一。几百年后,重新出现于基督信仰教义的争论。东方无法接受耶稣为神人合一,且具有人性与神性的道理。东方的异端都是基本上反对人文主义。这种反人文而崇神本的东方基本心态,为八百年后而崛起的依斯兰教,早已奠定了基础(依斯兰教的特点:“唯一上主,独一无二”)。此外,东方的政治始终未受希腊的影响,相反地,西方倒接受了东方的政治制度,长期存留于中世纪的教会和王权神授的君主制度。东方自古即以王为神之后裔,神化领袖是东方的传统。自亚历山大帝之后,统治东方的希腊人,连帝国时代的罗马皇帝也都采取东方的神权制度,神化了皇帝或国王。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4日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泛希腊文化的精神基础:柏拉图的二元论 泛希腊文化精神蕴蓄着深刻的矛盾,同时也代表文化上,一个空前的转捩的枢纽。柏拉图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象征。他虽生于亚历山大帝之前,但他的思想却是泛希腊文化思想的反映,也代表着整个西方文化思想的路线和内在的矛盾。近代哲学家怀德海曾说过,西方哲学,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不过只是注释柏拉图而已。可见柏拉图的影响,既深且久。他的学说可说是针对当代纸醉金迷、生活靡斓的反应。他思想的主点是否认物质现象的价值,和佛说颇有近似;凡肉眼所能见到的东西,都属幻景,没有实质;成败得失都是沧海桑田,变化无常。荣华富贵,也只是黄梁一梦,没有真实价值;真美善寓于现象的背后,唯贤明智能者才可透视;超时空的人生价值在追求永远的真善美,这种思想乃是针对当时追求物质享受而发生的,但其影响则达两千五百年之久,在宗教上,克已复礼的观念大兴,道德在控制内心肉欲,正义乃是真善美实现于社会。西方传统的精神物质二元世界观,更得到彰扬。一切属于物质的为恶、为幻,一切属于精神的为真、为善。人的本身是由精神、物质二元而组成的,属于精神者称为灵魂,属于物质者称为肉体。一切罪恶来自肉体肉欲,一切美善则来自精神意志。幸福在于克制肉欲发扬精神,修养在于静观,格物穷理,致知修身。德行在乎明心见性而止于至善。柏拉图的修身观念和大学中庸的修身观念颇有雷同之处,然而从基本来探讨,则是由两个迥然不同的观念而出发的。大学中庸是本诸「天命之谓性」的性善观念,而柏拉图的基本出发点则是二元主义。物质为恶,心灵为善,绝摒自然之性,以本性为诸恶之源。二元论之人生观,实际是性恶的观念,善恶相克于人心,人生必须抑恶扬善。中国的阴阳说不是二元论,阴阳乃相辅相成,而西方的二元则是相伐相克。德行在乎克制肉体,人的灵魂有良知良能,然为肉体所监禁。修养是解放灵魂,静观真美善于超然,也就是说,在恶性的物质中含有真善美,但必须超象观察,因为一切物质本身为混沌,必须由神力整形,即是以神的思想注入而成形。一切物质的形状,原存于神的思想中,由神的思想注入物质而成体。真善美与价值存于超物质的精神体中。人生最高理想是超性的,德行是违自然的。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奥尔菲主义遥相符节,更与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32)的学说相似。毕氏主张物质现象都由数目形成,例如音乐的七音,是由七个数字而成,相调相辅。宇宙乃音韵波动之形体,人可吸取宇宙的音波,以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得精神的养育。人的修养就在静观吸吮宇宙的音波。真善美就是宇宙的最高音波。唯有纯洁的心灵,才能静观宇宙,上达天韵。

这个宇宙二元、灵肉两立的学说否定了大自然的本身价值,也间接的否定了科学,这个矛盾的产生乃人与物的关系。物质没有价值,所以研究物质的科学也没有价值,研究精神的神学则为一切学术之首。但这个观念同时又促成了科学,原因是:物质既没有价值,人就可以随意控制利用。对于物质的控制与敌视至今仍是西方的人物关系。二元论也确定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的命运。宇宙的数字秩序否定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集体权利。西方社会常是集团至上,如宗教国家,每人必须从属。对此权利的反叛,便产生了个人主义。柏拉图的思想也为后代西方历史哲学奠定了基础,柏氏以为天体有知,星辰有灵魂,即是说星辰虽似物质,实乃神体,这使星相占卜的地位无形地提高,并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把巫术放到哲学的基础上。柏拉图对文化的最大影响,是把文化思想造成一个大系统。圣奥斯定的“天主之城”,加尔文的天命预定说,黑格尔马克斯的辩证论,都是根据柏拉图的学说而引伸出来的。整个的基督信仰神学,引用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思考系统。柏氏的“永远模型”说就成了西方文化思想的枢纽。西方神学上的至上神、造化论、灵魂说,都是依据柏拉图的哲学而发展的。他的哲学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西方宗教都利用他的系统来解释自己的经典。整个西方的神学系统,自犹太古教以至中古时代文艺复兴,也可说直至近代一一如怀德海所说的,也不过是柏拉图学说的注释而己。亚里斯多德继其师之衣钵,其学说虽有异论,但实质上仍不出柏拉图的基本理论。

(6,希腊文化与信仰
柏拉图是代表过去的希腊思想的综合,但他也代表两个时代的转折和矛盾。在希腊城市内战之后,一个旧的时代宣告结束,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新旧之间含有不可和合的矛盾。希腊古典思想是产生于城市文化的。地小人少,有事大家商量,民主自由思想自然成为传统,久而久之,便根深蒂固。由城市文化产生的宗教神祇也自属地方性的,神人关系也奠基于个人的自由之上。每人可随自己的所好,选择神和敬礼。道德理想只是个人对自己所选的神信仰的忠诚,无关乎社会群体的共同利害。泛希腊文化则是奠基于天下一家、万民一王的大同理想,然而希腊的知识分子尚斤斤于过去小城市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不能移志于大帝国的地无二王、天无二日的大同观念,因此不能支持帝国的理想。结果大帝国无具体的政治思想家的支持,只能渺茫地追求一个空洞的大同思想。集体的秩序就只能靠武力来维持,引用东方的神权观念来建立领袖的权威,以求治国平天下。泛希腊文化虽有内在的矛盾,但确为空前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并合了过去积累的智能,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路线。今日西方文化所走的路线,依然是沿着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轨道,其间仍蕴含着不可溶化的矛盾,同时也蕴蓄着澎湃的生力和能源。希腊的传统思想是宇宙二元论:精神与物质对立。如何得到二者的中和而得大一统,是希腊思想的中心问题。传统的奥林匹克大小诸神,就是求二元中和的象征,实际生活的逃避,不能面对实际世界中精神与物质的分裂,则求护于神明。这些神既非纯精神,亦非纯物质,乃二老之中和,亦精神亦物质,故可并天地万物而为一。诸神既超乎物质,又限于物质,乃精神物质之中和,精神物质不分。但神是建于神话之上者,哲学家当然不能满意,而一般平民,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后,对这些神已不感兴趣,因为这些神不能满足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乡村仍然保存城市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极端个人主义,他们既不能像古典希腊时代参与政治,生活又无所寄托,精神自感空虚,极需精神的慰藉。希腊本是哲学思想的发祥地,然而正当帝国人民精神空虚的时期,希腊却没有产生新的思想和思想家来开山引路,来建立一个新的人生哲学系统。一个新的理想系统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应具有普及性,以适应天下一家的大帝国的需要。第二该顾及个人的幸福,具有慰藉个人心灵的力量,满足全帝国人民精神的需要。这个企望是泛希腊文化时代全民共有的渴望。可惜在当代的哲学宗教中无一个能满足这双重且又矛盾的渴望,那就是一方面满足并慰藉每一个人的心灵,同时又该是天下大同的泛爱亲仁,不分种族国籍、忘我无私的博爱大公主义。这个渴望有待于希腊化的东方宗教来满足。

亚里斯多德与泛希腊文化 古典希腊文化曾经产生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及思想家。但到了末期已失去创造精神而呈现僵化。亚里斯多德就代表过去哲学的结晶,也代表僵化了的思想系统。他的父亲是医生,亚氏自小即受父亲的影响,对生物学特别加以注意,因此他的哲学系统是由生物学演变出来的,但他同时又受着传统的宇宙二元论的束缚。这双重关系就成了他的思考创造的双重栓桔。他的系统,简单的说是观察人身,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象,鼻子、眼睛,都有美丑的形象,每个形象都是成形于物质上的,如鼻子眼睛都是由具体的物质而成的。整个宇宙内的一切都成于物质与形式之合。那末世界的万物万象都有形象与物质两个基本因素,一切存在也都可用这两个因素来解释。这个简单的概念并不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精髓,但不幸的是亚氏哲学影响整个中古世纪的思想家、神学家的,正是他的实在论,即是他的形像与物质的宇宙二元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也译为士林哲学,其实就是指的在学校教书用的哲学为拉丁文,指学校)竟采用了亚氏的实体论来解释整个的基督信仰神学。文艺复兴以后虽渐渐被忽略,但至十九世纪又重新整顿复苏,称为新经院哲学。直至近代梵蒂冈第二次会议(1963)才暂告退隐(也许寿终正寝?),经院哲学对于中世纪神学固然有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窒息了神学的发展。亚氏的实体论也不过是百家学说之一,并非天启的真理。用他的学说来解释启示教义,久而久之,人竟以解释为教义。经院哲学屡屡因形式或物质的问题而舌战。这些学者往往竭尽精力研究教义以求符合亚氏哲学的实体论的框子,无异作茧自缚,把信仰装进预先制好的鞋子,硬是削足适履,失去了领导人生社会的活力。一切教规都变成了死板僵化的教条。基督信徒在草创时代的灵活精神,从此便云消雾散。遇到新的民族文化,便把死板的成规套在归化者的头上,这就形成了传统的传教方式。如遇到文化较低的民族,尚可无阻,但一遇极度发达的高等文化,便会引起强烈的反感,「传教」便无可传。印度、中国、日本和依斯兰教的各民族,都可引以为鉴。这种“硬塞”的传教法,追本溯源,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乃为“始作俑者”。他的哲学是极端拘泥于格局者,连思想也必规规矩矩,恰恰当当地落于既定格式。但是这些格式可能早已与生活脱节而格格不入了。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
2019年06月11日——14日,出差4天,15日回,敬请关照, 15日见
==============================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我提前回来了,一切正常
===========================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2日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另一个对后代有影响的礼仪是阿道尼敬礼。一位公主名弥拉者,爱上自己的父亲,即西尼拉国王(塞浦路斯国王)。国王发觉女儿的乱伦行为,顿时狂怒;女儿见危而逃,王持剑追逐,女儿情急,哭求诸神助佑。诸神慈心大动,把她变成一株杨梅,阿道尼就打破树皮而诞生了。这个少年美艾绝伦,爱神维奴斯一见锺情,从此就成了爱神的伴侣。一日外出狩猎,为野堵所伤致死。少年夭亡,爱神悲痛欲绝,用爱夫流到地上的血,生出一株美丽的秋牡丹,自己建房居守其旁,日夜不离。可惜好景不常,宙斯的女儿柏尔塞丰也爱上这位美少年,二位女神争阙不休,最后齐向天神上诉,大神判决:二位女神各自享有阿道尼六个月。

这个神话的底蕴显然地是象征植物生亡的过程。植物冬死春生,动物有子女代替父母,下代为上代的再生,其它生物也都有再生的现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息。这些礼仪的基本作用是给悲欢无常、生死有定的人生,以无限的希望。这类礼仪的主角为女人,每到冬去春来,洪流急湍,河水就呈红色。红水象征阿道尼被野堵咬死,血染江河。成群的女信徒,哭号捶胸,痛不欲生。日夜高唱悲曲,沿着河流巡游,边游边唱,行至预定地区,找到了阿道尼的尸体,便恭抬游行。又至预定地点,举行葬礼。礼后狂欢,歌颂“圣主阿道尼”。
这类礼仪原行于东方,、很早就传入希腊诸城。日后更与其它东方神秘礼仪混淆,与各地圣母寻子等礼仪互传互借,偷桃换李 ,经过几个世纪的混合,早已难辨泾渭,更无怯追寻礼仪的最初起源了。神秘礼仪的混用,不限于救主和圣母的事迹。其它如入教洗礼、取洁礼、吊亡、圣餐等各种礼仪也都混杂不清;连礼节的含义与道德要求也互相参借,渐惭走向大同小异的模式了。

(3,同泛希腊文化与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的形成 初期文化都是地方性的。各部落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神话及礼仪;也有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团体组织和生活习惯。尽管如此,但在异曲的文化路线上却有同工之精神。各文化的本质均为神权支配,称为寺院文化。寺院是神的宫殿,司祭就是神的代表,也就是民众的天官父母,他的言行意旨就是神的言行意旨,史上通称为司祭君王。但因游牧民族的移动、通商、婚姻、集体战争,以及许多生活上的往来,使原来狭隘的地方性文化,日益增添新的浮动的因素:新的风习、奇怪的价值观念,混于旧的文化体系中,于是文化的特征遂日趋复杂,文化价值也呈现混乱,甚至矛盾,这乃是过渡文化的象征。由混乱、矛盾之中渐渐走向调合,弱小民族的文化便被强大的民族和较高的文化所并吞,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更进步且统一的文化。较强的民族便建立了大帝国,如埃及、巴比伦、波斯……都先后创立了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集天下众民而王,需要武力作后盾,更需要一个导化万民的理想。这个理想必须是普及化的,能适应于各民族各文化的,那就是天下一家、万民一主的大同观念。这个普及化的理想,必有降服人心的力量,使人自觉且心悦诚服,这样才能垂拱而治,不须运用武力。但是这样伟大的理想,绝非一蹴而成的,世界史上的伟大理想都是经过几世纪的酝酿和考验,才勃然而生,俨若雨后之春笋。纪元前六世纪到耶稣诞生的一段,就是这类伟大思想发展的时代。西方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东方则有释迦孔老,此外更有格物致知的科学术士,振矿启聋的圣哲睿智,真可谓群英云集,济济一时,空前绝后,盛世难再。史学上称之为“枢轴时代”。在历史上,六千年来,尚未有第二次如此盛世出现,世界各伟大宗教,哲学系统,均经过千百年的锤链,整理疏通,去芜存菁,才成为人类至高精神的结晶。这些伟大思想藉宗教礼仪教民化俗,成了统一帝国的灵魂。自此宗教脱离了地方性,神亦非地方民族所独有。原来的地方性的狭隘观念,伸展为世界性、宇宙性的伟大理想。各大帝国根据这种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观念,开强扩土,施教化民,于是建国便有基础了。

宇宙观、人生观之由地方性演进到全民性的普及宗教,是经过一番深刻的反省的。就拿犹太人来说罢,根据圣经的记载,他们的至上神称雅威(YHWH,耶和华为误读),他只是犹太民族所专有的至上神,绝不属于其它民族。别的民族都各自有他们自己的神,这些神都是和雅威对立的。从犹太人的眼光来看,雅威比别的神更有力量,每和其它神比赛竞争,雅威一定战胜。犹太人和敌人交战时,一定要抬着军旅之主「雅威」来助战。胜则歌颂雅威的大能,败则忏悔补赎,因为败战的原因是没有听从雅威的指挥,而不是雅威的软弱。

雅威和其它民族有没有关系呢?雅威惩罚自己的子民是利用敌人的胜利。那末雅威与敌人的胜利有没有关系呢?公元前六世纪之末(597),犹太人为巴比伦所俘掳。在流荡为奴的时代,犹太人的知识分子,不免一再反省:何以全能的雅威就袖手旁观,不顾其子女的痛苦,流浪异乡,作亡国之奴?难道说他的能力远逊于其它民族的神明吗?答案是雅威没有助战是为惩罚其子民,因为他们没有遵守他的诫命。如果这个答案是真的,那末巴比伦人和雅威又有什幺关系?为什幺雅威利用他们来惩罚自己的子民呢?难道说他们也得听从雅威的命令吗?如果他们的胜利和俘掳犹太人是服从雅威的意旨,那末雅威不也就是巴比伦人的至上神吗?这样一而再的反省,犹太人渐渐承认宇宙之间,只有一个至上神宰制宇宙,天下万国都属于他,人类都属一神。这唯一的至上神是全人类万物的主宰,他就是雅威。雅威是全世界各民族的至上神,那末犹太人与其它民族又有什幺分别呢?答案是:全人类都属雅威,但雅威特选了犹太民族为自己的子民,犹太人为选民的观念就如此传留后代。基督徒更继承此说,以信仰基督者为选民,这个选民的观念存在于各大文化之中。中国人就坚持自己为礼仪之邦,其它民族都是夷狄,犹太人早就有选民的观念,直到巴比伦俘掳之后,这个观念才坚立不移。这个说法一方面保持了犹太人和雅威的特殊关系,一方面又肯定了宇宙一神的大同观念。

犹太人的反省,促成了他们对宇宙一神的观念。其它民族也都有类似的反省和了解。在雅典有五花八门的人文哲学、宇宙科学,和数不清的各种学说,真可说是百花齐放、百鸟争呜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其它学派,由于互相辩论切磋,使原来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忘我的社会主义,神权的独断观念…,都得到了合理的调合而达中庸。真理唯一的思想成了哲学界的共有的结论:宇宙一理,万事同宗。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这是当时希腊哲学的宇宙观。这种唯理的态度影响了当时的世界,希腊思想成为当时世界公用的思考方法,东方的各大民族国家也都深受希腊思想的影响,溶汇东西,走向大同。当亚历山大帝统一东西四方的时候,天下一家、四海兄弟的观念已经普存于各民族的理想中。不同文化之相遇,能融合共流者,专赖各文化之早已脱去狭隘的地方观念,突破了地方传统,而视人类大同,天下为公。

文化之汇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乃历史上许多民族共同力量之长久酝酿,由千万小川细流,洒集为浩瀚的大洋。洪流之所为洪者在其不择细流,拥大抱小,共奔终的。在文化上,由于大小文化的会集,才有高超的大同文化。可惜的是,这个大同观念和企望,虽是久已形成,但尚须。很久才能见诸事实。自古以来,文化交流是常事,但却少有大一统的局面来具体通用大一统的文化。
公元前六世纪的波斯显然地在这条大道上,走了不短的一段路程。波斯大帝自居鲁士到大流士,东自印度,西达欧洲希腊半岛,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所到之处,谨遵当地风俗习惯,更虔敬当地神,到处采菁集华,波斯原有的祆教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但是波斯帝国终未能完成精神的大一统,这点尚有待于泛希腊文化、罗马和基督文化之钵承前业,走向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

(5,希腊文化与信仰
泛希腊文化的建立 公元前四世纪,地中海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精神,影响了今后六百年的文化,其馀波震荡到今日,尚未销声匿迹。希腊文化达到最高潮时,却一直未能完成一统大业,可谓美中不足。但这久久渴望的大业,竟在希腊城市文化日近黄昏的时期而晚成。希腊半岛的北部,默默无闻的马其顿建立了空前的统一大帝国。同时地处远东的中国,方值七雄争霸,百年后也为秦皇汉武塑成了东方的统一大帝国。当时的世界,即耶稣诞生前后的六百年,两大帝国东西遥据,却是无缘相遇,亦文化史上之一大憾事。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希腊文化,罗马帝国继之,幅员日展,广收众民,希腊文化遂成了世界文化,与当时遥遥相对的中国、印度文化,共同组成世界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枢轴时代」。

在文化史上,大帝国屡见不鲜,但有计划地传播文化者则仅属马其顿大帝国,而这时的希腊文化已失去了创造精神。说也奇怪,中国文化,在秦汉大一统时,也同样失去了孔老百家的创造精神而趋向保守。秦之焚书坑儒,汉之尊儒、禁异,都是保守的措施,阻止了中国思想的发展,但也稳定了中国文化达两千年之久。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百家争呜。但到亚历山大帝统一直至罗马帝国,希腊文化早已失去创造力而呈僵化现象。当时的学者只限于守成拟古、注释考证,而无创作,文化已与实际生活脱节。泛希腊和罗马帝国在物质成就上,可谓灿斓辉煌,但在精神的创造上则空洞贫乏。从文化兴衰的原则上看,一个国家,每当政治经济发展,幅员扩大时,也必须有相应的精神理想来作灵魂,否则文化便成了满戴金玉珠宝的强尸(木乃伊Mummy)。大帝国精神的空虚为日后东方宗教大反攻铺平了道路。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2日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另一个对后代有影响的礼仪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6-4)2019。06。12。星期三,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12有个美女还拿它换了一个法官当。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3日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本重个人自由,称为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在城市文化中所产生而发扬光大的,个人的自由精神是在小村镇培养成的。每个希腊村镇,因为交通不便,都是自治自养自决。政府就是全村人民,人民的利益就是政府的政策。然而在大帝国的统治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全世界只有一个政府,人民不能直接参与政治,政府的政策也不能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何况帝国的目的是抽象的民族光荣,根本不是寻求老百姓的利益。于是个人主义就必然消灭,大同思想也必随统一的大帝国而产生。

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城市文化因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而日趋衰弱。各城混乱日久,人心厌战,企望秩序与和平。正当此时,北方的马其顿由平地崛起。其王菲利浦,平定诸城,其子亚历山大,钵继馀业,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说是空前,绝不限于幅员的广大,也是泛指帝国的天下一家的政策。在亚历山大之前,早有帝国之建立。波斯已建立了幅员近似的大帝国,东境直达印度河,西接希腊半岛。亚历山大之所以为大者,在乎其对文化统一的贡献,连他自己也不会觉察他的政策对未来的重要性。在他以前的文化是民族地方性的文化,在他以后则是世界性的大同文化。从此以后文化走上新的坦途。
这个新的大综合的文化,并不像颜色混入水中一样,均均匀匀地溶化成了一个颜色,而是有的混合,有的依然保持原状,有的则早已混合。比如说数学仍旧是纯希腊学术,并无混合。天文学星相术依旧是巴比伦的东西。此外,因为历史是动的,不是久而不变的,因此一个文化的产物是随时代而蜕变,其变因并不一定是遇了其它文化。每个时代的人与物,物与器,器物和思想,都随时演变。从整个的泛希腊文化来看,也并不是常呈现清晰的变化,但也不是永远一致。比如说,第一阶段的希腊科学,到了第二阶段就可能完全改观变质。从大体说,泛希腊文化的最初阶段与后一段呈现着质的变化。第一阶段,就是亚历山大帝统一之后到罗马帝国之初的三百年。这是希腊文化出口的时期,各地民族纷纷采用希腊文化。在这三百年间,也有不同的两段,第一段是异类文化相遇而生的新的创造力,哲学、科学、文学、政治,都由综合大放异彩,深入亚非二洲,俺没了更古老的文化,产生新的思想学术。但不久后就呈现疲乏现象,少有新的创作。直至罗马继承希腊的时期,东方古老文化因受了希腊的滋育,产生了新生的力量,倒流泛滥了整个罗马帝国。西方文化至此已现雏形,后日的发展,只限于发展壮大而已。

亚历山大帝虽受教于保守派的亚里斯多德,但他的世界观则是倾向未来的。他的未来主义固然和他们父子俩的秉性有关,但他的建国理想则是来自柏拉图的宇宙观。宇宙包含有实体与精神,精神为实体之生源。人为一小宇宙,有灵魂为生命之源,有思考力,有实体即肉体。小宇宙乃为大宇宙之缩影。人的灵魂为大宇宙生源(即至上神)之射影。由人的心灵,可以了解宇宙的最初原形。人之精神困于肉体之中,有待解放。人类之在大宇宙中,也待救主来解除桎酷,济贫扶弱、拯救万民于水火。解除恨怨杀伤,而泛爱亲仁,四海兄弟,天下一家。希腊诸城自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之后,人皆渴望天降英雄,解民于倒悬。
柏拉图曾呼吁“智能”独裁,以期达到圣哲王治。亚历山大帝自幼受了这类哲学的熏陶,自以为是奉天承命、顺应人心、天降大任、神明再生。曷不毅然负起使仑,缔造天业?他虽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但胸怀大志。在位仅十三年左右,整个世界的文化方向,改道易辄,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前途。当他统一了当时的西方世界之后,便有计画地传播希腊文化,并在东方各国,建立了七十馀座希腊式的城市。举凡希腊式的教育、哲学、科学、以及宗教思想,无不具备。都全盘输入到这些新的城市中。其中最大的城市是亚历山大市,在今日的开罗附近。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伟大驰名的城市。在当时则为帝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及商业中心。全城为纯希腊式的建筑、组织与布局。为了混合文化,又有许多犹太人和其它民族移到京城来,并给他们平等权利。因为这种优待,许多异族学者纷纷自动移居京都,商人也远道经商,正是求名于朝,营利于市。其它各地的新城,也都与京城的布局相似,也都招徕各族的学者及商人,成为天下公民。亚历山大帝的政策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向往天下大同的远景。他本人穿戴着波斯的服装,奖励异族婚姻,亲自主持部将八十名、士卒一万人与波斯女人的集团婚礼。委派波斯人担任重要军政角色,郑重宣布精神大同、天下一家(Homonoia)的观念。去世前一年,举行亚非二洲的婚礼,这个象征性的典礼,寓有深刻的意义。史学家有称赞亚历山大帝为史上第一个帝国领袖,有超越部族观念的大同精神。然而说他正式宣布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国策,则是有欠正确。这些史学家的读史,局限于西方之一隅。在中国早有大同观念,论语颜渊篇记载「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当然孔子子夏都不是皇帝,但中国四海皆兄弟的观念早于西方。东西方的世界大同观念都只限于哲学家的向往。在亚历山大帝之前,未曾具体实现过。波斯帝国虽接近理想的实现,但领导阶级并无内心的自觉而作政策性的努力。唯亚历山大帝,有计划、有行动地订立了大同观念的国策,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基础,融合希腊、埃及、波斯各地大小神,自称为天地大神宙斯之子。根据埃及的传统,国王法劳常自称为至上神之子;波斯、巴比伦、各古老文化的君王也都自称为至上神之子。亚历山大帝并非自觉地认为他的父亲不是先王菲利浦,而是宙斯大神。他当然知道自己并非大神所生者,但因至上神之予的称呼和中国皇帝的称为天子相似,只是表示其神权来自上天而已。中国的天子并非指皇帝无人间父母,而是表示他受膺天命而统理万民,绝非皇天直接生育了「天子」。西方之所以把皇帝、国王推崇为至上神之子的意义,也是表示皇帝不是一族一国的酋长,而是超国族地区的天下众生之主,代天施命,视全人类为一体,世界大同。亚历山大帝就是遵循天下一家的路线,视人类为一体,自己为超民族、超地区,由至上神委托的代权人,以希腊文化为天下一家的交往工具。全世界只有一位至上的神明,为全人类的天父。各民族皆属一家,善人恶人都是兄弟姊妹。这个观念成了后日西方世界的政治理想。

亚历山大帝的鸿图大业并未被一般人所了解,连他本人也非高瞻远瞩并抱有千年大计者。他的政策,虽有远效,但非出于自觉;他的继位者,更无长远计划。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部下众将,便互相争位。传说在他去世之前,人问他谁应继位,他答说:「最强者」。因此在他死后,众将争战逞强,但终无一个强而出众者继掌帝国,于是天下三分。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战势已定,三个政区也已清楚划定,第一个在小亚昔日的波斯帝国,第二个控制非洲地区,第三个拥据希腊本土地区。罗马自纪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就卷入泛希腊各国的内争,直至纪元前三十年,埃及落入罗马帝国版图,从此亚历山大帝所建的帝国,才算有了真正的继承者。罗马一直未主动地伸张攻战这些泛希腊诸国,而是在他们彼此相互交战,任何一方请求罗马助战时,罗马就“顺天应人”地前来“帮助”,这正如中国所说的“引狼入室”。罗马就这样把这些地区陆续吞并了。旧日波斯以东,以至印度之间的许多小国均独立了,但仍继续保有泛希腊文化。希腊本土仍继续各区分治,昔日的中东各民族都属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罗马未依循亚历山大和波斯建立帝国的路线而东进,而以罗马为中心,建立地中海周围领土为帝国,但商业文化中心仍在小亚希腊和埃及各区。在这些地区把握政权的仍为昔日泛希腊时代的家族系统,而最特殊的一点是许多妇女成了此区的杰出领袖,掌政带军,不让须眉,足为后代妇女运动之一大借鉴。

这些妇女政治家都是希腊人。希腊本土狭小零碎,地瘠民贫,许多人为了谋生而移往东方。在亚历山大帝之前就有许多希腊人移到义大利和法国的南部地区。在罗马帝国时代,东方和埃及的执政者都是希腊人的后裔,许多城市也都是希腊式的城市,以亚历山大帝为名的城市就有好几个。一个在中国边境,所谓“丝路”的入口地带,即今日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当然最大最有名的亚历山大市是在埃及。在新约上时常提到的城市中,许多是泛希腊文化的城市,圣保禄的出生地塔尔索就是一例。这些城市商业兴盛,生活程度远较希腊本土为高。但最奇怪的是希腊人并未把民主政治带到各区的希腊城市,相反的,这些城市的希腊执政人员都采取了东方埃及的神权独裁。但在政治以外的各项文化建设如建筑、美术、教育、宗教,尤其希腊思考方式,都深深地影响了各地的知识界。一般无知的老百姓,只能在生活习惯上,学习上级社会,因此他们的希腊化程度是不明显的。有的地区,根本就未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最明显的文化融合则是在宗教礼仪上,例如东方乡下最盛行的敬礼是圣母西伯乐的游行,这些地方礼仪和希腊礼仪互相采并,实在分不出那一个是希腊的,那一个是东方的。除了在宗教礼仪上,东西相遇之外,始终未希腊化的东方乡村,和散布东方各地的泛希腊城市,二者相互敌对。泛希腊城市的文化心态基本是人文的,其象征为学校、讲堂。东方的文化心态则是神本的,其象征为神庙和礼拜。东西基本精神的冲突,始终未能彻底溶化为一。几百年后,重新出现于基督信仰教义的争论。东方无法接受耶稣为神人合一,且具有人性与神性的道理。东方的异端都是基本上反对人文主义。这种反人文而崇神本的东方基本心态,为八百年后而崛起的依斯兰教,早已奠定了基础(依斯兰教的特点:“唯一上主,独一无二”)。此外,东方的政治始终未受希腊的影响,相反地,西方倒接受了东方的政治制度,长期存留于中世纪的教会和王权神授的君主制度。东方自古即以王为神之后裔,神化领袖是东方的传统。自亚历山大帝之后,统治东方的希腊人,连帝国时代的罗马皇帝也都采取东方的神权制度,神化了皇帝或国王。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3日星期四,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6-4)2019。06。13。星期四 ,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13这些动物们也真可怜,一年只有那么一季,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4日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泛希腊文化的精神基础:柏拉图的二元论 泛希腊文化精神蕴蓄着深刻的矛盾,同时也代表文化上,一个空前的转捩的枢纽。柏拉图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象征。他虽生于亚历山大帝之前,但他的思想却是泛希腊文化思想的反映,也代表着整个西方文化思想的路线和内在的矛盾。近代哲学家怀德海曾说过,西方哲学,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不过只是注释柏拉图而已。可见柏拉图的影响,既深且久。他的学说可说是针对当代纸醉金迷、生活靡斓的反应。他思想的主点是否认物质现象的价值,和佛说颇有近似;凡肉眼所能见到的东西,都属幻景,没有实质;成败得失都是沧海桑田,变化无常。荣华富贵,也只是黄梁一梦,没有真实价值;真美善寓于现象的背后,唯贤明智能者才可透视;超时空的人生价值在追求永远的真善美,这种思想乃是针对当时追求物质享受而发生的,但其影响则达两千五百年之久,在宗教上,克已复礼的观念大兴,道德在控制内心肉欲,正义乃是真善美实现于社会。西方传统的精神物质二元世界观,更得到彰扬。一切属于物质的为恶、为幻,一切属于精神的为真、为善。人的本身是由精神、物质二元而组成的,属于精神者称为灵魂,属于物质者称为肉体。一切罪恶来自肉体肉欲,一切美善则来自精神意志。幸福在于克制肉欲发扬精神,修养在于静观,格物穷理,致知修身。德行在乎明心见性而止于至善。柏拉图的修身观念和大学中庸的修身观念颇有雷同之处,然而从基本来探讨,则是由两个迥然不同的观念而出发的。大学中庸是本诸「天命之谓性」的性善观念,而柏拉图的基本出发点则是二元主义。物质为恶,心灵为善,绝摒自然之性,以本性为诸恶之源。二元论之人生观,实际是性恶的观念,善恶相克于人心,人生必须抑恶扬善。中国的阴阳说不是二元论,阴阳乃相辅相成,而西方的二元则是相伐相克。德行在乎克制肉体,人的灵魂有良知良能,然为肉体所监禁。修养是解放灵魂,静观真美善于超然,也就是说,在恶性的物质中含有真善美,但必须超象观察,因为一切物质本身为混沌,必须由神力整形,即是以神的思想注入而成形。一切物质的形状,原存于神的思想中,由神的思想注入物质而成体。真善美与价值存于超物质的精神体中。人生最高理想是超性的,德行是违自然的。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奥尔菲主义遥相符节,更与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32)的学说相似。毕氏主张物质现象都由数目形成,例如音乐的七音,是由七个数字而成,相调相辅。宇宙乃音韵波动之形体,人可吸取宇宙的音波,以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得精神的养育。人的修养就在静观吸吮宇宙的音波。真善美就是宇宙的最高音波。唯有纯洁的心灵,才能静观宇宙,上达天韵。

这个宇宙二元、灵肉两立的学说否定了大自然的本身价值,也间接的否定了科学,这个矛盾的产生乃人与物的关系。物质没有价值,所以研究物质的科学也没有价值,研究精神的神学则为一切学术之首。但这个观念同时又促成了科学,原因是:物质既没有价值,人就可以随意控制利用。对于物质的控制与敌视至今仍是西方的人物关系。二元论也确定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的命运。宇宙的数字秩序否定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集体权利。西方社会常是集团至上,如宗教国家,每人必须从属。对此权利的反叛,便产生了个人主义。柏拉图的思想也为后代西方历史哲学奠定了基础,柏氏以为天体有知,星辰有灵魂,即是说星辰虽似物质,实乃神体,这使星相占卜的地位无形地提高,并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把巫术放到哲学的基础上。柏拉图对文化的最大影响,是把文化思想造成一个大系统。圣奥斯定的“天主之城”,加尔文的天命预定说,黑格尔马克斯的辩证论,都是根据柏拉图的学说而引伸出来的。整个的基督信仰神学,引用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思考系统。柏氏的“永远模型”说就成了西方文化思想的枢纽。西方神学上的至上神、造化论、灵魂说,都是依据柏拉图的哲学而发展的。他的哲学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西方宗教都利用他的系统来解释自己的经典。整个西方的神学系统,自犹太古教以至中古时代文艺复兴,也可说直至近代一一如怀德海所说的,也不过是柏拉图学说的注释而己。亚里斯多德继其师之衣钵,其学说虽有异论,但实质上仍不出柏拉图的基本理论。

(6,希腊文化与信仰
柏拉图是代表过去的希腊思想的综合,但他也代表两个时代的转折和矛盾。在希腊城市内战之后,一个旧的时代宣告结束,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新旧之间含有不可和合的矛盾。希腊古典思想是产生于城市文化的。地小人少,有事大家商量,民主自由思想自然成为传统,久而久之,便根深蒂固。由城市文化产生的宗教神祇也自属地方性的,神人关系也奠基于个人的自由之上。每人可随自己的所好,选择神和敬礼。道德理想只是个人对自己所选的神信仰的忠诚,无关乎社会群体的共同利害。泛希腊文化则是奠基于天下一家、万民一王的大同理想,然而希腊的知识分子尚斤斤于过去小城市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不能移志于大帝国的地无二王、天无二日的大同观念,因此不能支持帝国的理想。结果大帝国无具体的政治思想家的支持,只能渺茫地追求一个空洞的大同思想。集体的秩序就只能靠武力来维持,引用东方的神权观念来建立领袖的权威,以求治国平天下。泛希腊文化虽有内在的矛盾,但确为空前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并合了过去积累的智能,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路线。今日西方文化所走的路线,依然是沿着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轨道,其间仍蕴含着不可溶化的矛盾,同时也蕴蓄着澎湃的生力和能源。希腊的传统思想是宇宙二元论:精神与物质对立。如何得到二者的中和而得大一统,是希腊思想的中心问题。传统的奥林匹克大小诸神,就是求二元中和的象征,实际生活的逃避,不能面对实际世界中精神与物质的分裂,则求护于神明。这些神既非纯精神,亦非纯物质,乃二老之中和,亦精神亦物质,故可并天地万物而为一。诸神既超乎物质,又限于物质,乃精神物质之中和,精神物质不分。但神是建于神话之上者,哲学家当然不能满意,而一般平民,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后,对这些神已不感兴趣,因为这些神不能满足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乡村仍然保存城市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极端个人主义,他们既不能像古典希腊时代参与政治,生活又无所寄托,精神自感空虚,极需精神的慰藉。希腊本是哲学思想的发祥地,然而正当帝国人民精神空虚的时期,希腊却没有产生新的思想和思想家来开山引路,来建立一个新的人生哲学系统。一个新的理想系统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应具有普及性,以适应天下一家的大帝国的需要。第二该顾及个人的幸福,具有慰藉个人心灵的力量,满足全帝国人民精神的需要。这个企望是泛希腊文化时代全民共有的渴望。可惜在当代的哲学宗教中无一个能满足这双重且又矛盾的渴望,那就是一方面满足并慰藉每一个人的心灵,同时又该是天下大同的泛爱亲仁,不分种族国籍、忘我无私的博爱大公主义。这个渴望有待于希腊化的东方宗教来满足。

亚里斯多德与泛希腊文化 古典希腊文化曾经产生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及思想家。但到了末期已失去创造精神而呈现僵化。亚里斯多德就代表过去哲学的结晶,也代表僵化了的思想系统。他的父亲是医生,亚氏自小即受父亲的影响,对生物学特别加以注意,因此他的哲学系统是由生物学演变出来的,但他同时又受着传统的宇宙二元论的束缚。这双重关系就成了他的思考创造的双重栓桔。他的系统,简单的说是观察人身,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象,鼻子、眼睛,都有美丑的形象,每个形象都是成形于物质上的,如鼻子眼睛都是由具体的物质而成的。整个宇宙内的一切都成于物质与形式之合。那末世界的万物万象都有形象与物质两个基本因素,一切存在也都可用这两个因素来解释。这个简单的概念并不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精髓,但不幸的是亚氏哲学影响整个中古世纪的思想家、神学家的,正是他的实在论,即是他的形像与物质的宇宙二元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也译为士林哲学,其实就是指的在学校教书用的哲学为拉丁文,指学校)竟采用了亚氏的实体论来解释整个的基督信仰神学。文艺复兴以后虽渐渐被忽略,但至十九世纪又重新整顿复苏,称为新经院哲学。直至近代梵蒂冈第二次会议(1963)才暂告退隐(也许寿终正寝?),经院哲学对于中世纪神学固然有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窒息了神学的发展。亚氏的实体论也不过是百家学说之一,并非天启的真理。用他的学说来解释启示教义,久而久之,人竟以解释为教义。经院哲学屡屡因形式或物质的问题而舌战。这些学者往往竭尽精力研究教义以求符合亚氏哲学的实体论的框子,无异作茧自缚,把信仰装进预先制好的鞋子,硬是削足适履,失去了领导人生社会的活力。一切教规都变成了死板僵化的教条。基督信徒在草创时代的灵活精神,从此便云消雾散。遇到新的民族文化,便把死板的成规套在归化者的头上,这就形成了传统的传教方式。如遇到文化较低的民族,尚可无阻,但一遇极度发达的高等文化,便会引起强烈的反感,「传教」便无可传。印度、中国、日本和依斯兰教的各民族,都可引以为鉴。这种“硬塞”的传教法,追本溯源,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乃为“始作俑者”。他的哲学是极端拘泥于格局者,连思想也必规规矩矩,恰恰当当地落于既定格式。但是这些格式可能早已与生活脱节而格格不入了。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4日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泛希腊文化的精神基础:柏拉图的二元论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6-4)2019。06。14。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82904-1.shtml
14茫茫林海,真爱何求啊。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5日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思想武装东方宗教(不包括东亚) 泛希腊文化的创始,正值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鼎盛时代。柏拉图的学说是摆脱地方性、超越时间性而追求形上的真善美,这正是文化融合所必需的条件之一。多种文化之所似能汇合,其先决条件是先从狭窄的地方观念解放出来。本地文化首先接受某种普通的理想,能自由地和其它文化理想沟通;也就是说,文化沟通的先决条件是本地文化的解放,不斤斤计较于过去的传统,打破死信条,从具体的风俗礼仪中跳出来,接受形上原则。形而上的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形上」即是超出一时一地的束缚,走向大同文化。当亚历山大帝建立广大的帝国时期,希腊文化已经脱离了一城一市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而抱有形而上的理想;面对其它文化,亦是胸怀开放,深愿研究了解非希腊哲学的宗教思想和风俗习惯。在亚历山大帝的时代,哲学理想以至宗教政治都已成了普遍的理性主义。真善美以理智来评定,并不看是否是希腊古老的传统。如果发现某种传统不合理智,人们便会果敢地采取更合理的行为。传统已不是价值的鉴定尺度•,民族血统亦不为评议文化的标准。人人都可因文化而成希腊人。希腊人即是有文化的人,不分国籍种族,人人都是宇宙人。凡能运用理智者,即是有宇宙文化的人,不看他的出身如何。文化思想已超越城市而成宇宙性者。宇宙思想的发展是柏拉图的真善美,不存于时空现象,而当求诸超然的宇宙。当亚历山大帝怀着这种大同思想统一当时的世界时,他的建国精神与昔日完全不同。希腊人之进入亚洲非洲,已不是为“祖国”争光,发扬“祖国”精神,而是到处为家,天下大同。新建的城市,固然是希腊式的城市,但同时也为地地道道的非洲、亚洲、波斯、埃及的城市。居于这些城市中的人民,固然有希腊人,但大部是泛希腊人,也就是说,接受希腊文化的非希腊人:犹太人、埃及人、巴比伦人、波斯人……但他们的灵魂都抱有宇宙观念及天下为家的心理,并非为侨居游民。希腊人也不视当地人民为亡国奴,希腊人并未强迫本地人希腊化,但因希腊文化的高超地位,本地人自然心生羡慕,自动地学习。所有新建城市,都具有希腊特点,以学校为中心,一希腊语渐成了各民族交往和知识阶级书写通用的语言,人类之区别,已不按出生地区,而按文化学识。人类只有文明与野蛮的两类,而不分犹太人、希腊人。当然这只是从大体上来看,在个别地区中,民族和文化的冲突依然可见。

自亚历山大帝创业到纪元后的三个世纪,先后六百年之久,希腊话是通用的语言。试看全部新约都是用希腊话写成的,而作者却大多是犹太人。当时的名人,可能有犹太人、叙利亚人的名字,但他们却都是希腊学者。这些非出生于希腊的哲学家与文学家,都用希腊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思想。后世读者读了他们的著作,一自然无夫知道作者的原籍;当然书中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尚可透露些作者的背景。希腊文化的优越性基本在其教育。希腊教育的普遍为世界史上所罕见者。希腊的传统教育制度,直至今日,仍为世界所采用。许多教育界所用的术语如教授、讲座、学程分系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沿用希腊的制度。人类自有文化以来,希腊是最早实现普及教育的地方。所谓教育就是傅递人生之经验。衣食住行,人神关系,人舆大自然和人舆人的往来,都有经验可傅。学习过去人类积存的经验和知识,启发人的本能,就称篇教育。希撇人所到之虚,便普傅教育,以文字傅道。所稍道者就是人生大道的知识经验,经过不同文化观点的的互相琢磨,人的思考能力,就愈趋发达。德高望重,厚积学识者,就到虚施教,报酬丰富,且受到社合的尊重。名利双全的教育事案,就成了熟门行业。有识之士,自是趋之若鹜了。希膝教育的最大真献是思考方式,每遇一事一物,就先简定羲,要用语言来抽象地划定某事物的界限范畴。一经清楚地割出界限,立刻便追问此事此物舆彼事彼物的关系,这样万事万物都要清楚地划出范畴,髓后便追求范畴的秩序和演燮,这就造出理论、推理、批判。有了这些法则,思想理论,就含造成合理有效的思考方法。把这种思考方式用于人生一切大小事物,就会造出来有系统的哲学。

当亚力山大帝把希腊文化带到亚洲、非洲时,当地的文化就得到了新的武装。最可怪的是原来的人文精神和入世的文化观念,在希腹腊本土之外,却改燮了性质,而倾向于极端出世的的宗教熟情,入世的观念遂完全铲除。这就是希腊思想邂逅东方宗教的桔晶。从此六百年简,希腊的人文精神舆科经精神都未得到沃土而继续展,也可说是直至文艺复兴时代,希腊的人文和科学,终未能找到继承者,但却武装了东方的出世宗教思想,使各地的宗教都达到各自的完整系统。同时更有系统、有组织,也就趋于保守,而堵塞科学之发展。当时的世界虽已广泛地希眼化,但民主、科学及人文并未广布发展。

拿一般惯例来说,凡是两个文化相遇,弱小的文化就会更趋弱小甚至消失,这类例子在中国史上不胜枚举。五胡乱华,经过一段时期的融合,就成了有华而无胡,蒙古、满洲各建立了元朝、清朝,也到处采取中国文化制度,而成了中国史上的元朝与清朝。控制中国的满蒙并未将中国满蒙化,相反的,大部分满蒙人连自己的语言都忘记了。清朝的皇帝用中文言谈、书写、批示。在血统上说,他们仍是满洲人,但在文化上说,他们却是中国人。中国人穿上了旗袍,满洲人的辫子也成了中国人的辫子。蒙古、满洲的文化为中国文化所吞食而消化,同样的情形是不是也发生于亚历山大帝的泛希腊文化呢?初期文化发祥地的东方,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化是不是为希腊文化所吞并而消综匿迹了呢?当然不是的。东方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希腊文化是比较年轻幼稚的文化。二者相遇,东方文化只是暂时沉默而已。到了泛希腊文化的第二期,那就是从罗马帝国到基督徒胜利的三百年间,乃是东方文化反攻的时期。东方思想终成为西方文化的心态,以至今日。那么东方文化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而沉静了呢?又为什么没有消灭呢?东方文化究竟怎样应付了希腊文化的冲击?怎样复兴而反攻?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而容易答复的,主要原因乃是史料缺乏。除了犹太人的经典外(旧约),没有多少当代的文献。亚利山大帝所继承的是波斯人所建的帝国,但并非是统一的波斯文化。波斯帝国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埃及、犹太、希腊北部、腓尼基都有强盛的民族文化。这些地区的文化,在泛希腊帝国时代,也不是一元化的。因此泛希腊文化也不能称为单一的文化。埃及的泛希腊文化绝不同于犹太的泛希腊文化。所谓“东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有多种文化。犹太文化与波斯文化迥异,腓尼基文化与埃及文化也不相同。但是从另方面看,不可否定的是这些文化确有相似之点,即都欣然地自动采用希腊的语言、教育、哲学,和思考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文化,从文化的表现来看,都穿上了希腊文化的外衣。所以近代史学家简单地说,“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起源。实际上,说犹太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起源也无不可。比较正确的说法该是“泛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起源。

为什么东方地区的古老文化会默然地接受希腊文化的入侵呢?简单而笼统的答案是:历史的条件已经为希腊文化铺平了道路。先从政治条件来看,东方文化的传统政治,从来就是神本政治,也就是说,政治领袖,不管用什么名号,都是代表至上神,有的简直就自称为神的后裔一天子。埃及的法老就是“神”的后裔,这种神本政治绝不容许民众发表意见。一般老百姓对政府的态度,正如昔日中国农民,谁当权就给谁纳税。波斯人也好,埃及人也罢,反正都是纳税。老百姓对政府的态度,只要压迫不太过火,也就不闻不问了。这些古老文化的遗民,在应付希腊文化的入侵也抱着这种逍遥的态度。况且这些古老文化已是年老力衰,寿近黄昏。既无创新之精神,亦无与新来文化竞争的能力;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已达到饱和,无创造之力,只能苟延残喘。每当一个文化,达到成熟和谐的境地,往往就会停滞不前,以不变应万变。此外,东方帝国有一种对待被征服的民族的政策,种下了文化衰退的种子。那就是俘虏被征服民族的知识分子。埃及、亚述、巴比伦帝国都施行这种政策,以求帝国暂时的安定。每次占领一个地区,就俘虏其领导知识分子,使其占领区的平民失去领袖,群龙无首,容易伏首就范,相安无事,这种愚民政策实属眼光短小。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实是自取败亡。被占领的地区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占领者的文化相遇,往往会引起文化的冲击。相互冲击之后,两个文化,互相磋磨,必会产生新的生力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如将被占领的文化摧毁,把知识分子连根拔起,远适异国,其精神发展的幼苗便脱根而枯。侨居异国异地,创造力自然陷于无用武之地,这样的大帝国虽一时得安,久而久之,因无新生之力,亦无外力的冲击,便不得新的发展,文化便会枯萎。在亚历山大帝统一以前的东方就处于这种枯萎的状态,极需新血液的注射,以期返老还童,恢复青春。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5日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思想武装东方宗教(不包括东亚)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6-4)2019。06。15。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15人类就不一样,一年到头都不闲着,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6日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古代东方帝国(不包括东亚)的移民政策,虽为自取败亡,但同时也产生了有利于未来文化融合的条件。那就是俘虏知识分子,也同时革除了狭隘的地方观念,去掉了文化汇合的一个大阻碍。那些失根的文化,无所附依,便采取抽象的观念,扩大了原来狭窄的地方民族性,易于接受其它民族思想,融合成为抽象的形上原则。当具体的宗教礼仪变化为形上的思想时,自然就会产生万教归一、万象一理的看法,于是宗教大汇合就会油然而生。犹太、波斯、巴比伦的宗教都是这样由地方性而变为普及性的宗教。犹太人狭隘的地方性宗教观念就在被巴比伦俘虏之后而变为大同观念。由地方性的宗教礼仪神祇变为宇宙大同性的抽象观念,是历史上通常的过程。当巴比伦帝国瓦解时,其宗教神祇无所附依,国家给予的宗教特权、经济支持、社会上的优待,都随帝国的瓦解而消逝。宗教脱去了政治的支持之后,如想生存,就必须专求精神的发扬,适应民众精神的需要。这样宗教的存亡只能依靠自己的精神吸力,而不赖政治与特权的支持了。只靠精神发展的宗教,必尽力引入各种有效的方法。哲学、心理学、民俗学等都成了发展的武器。例如巴比伦的星相传统,本为游牧民族所迷信,但采用了希腊哲学的宇宙观,利用科学物理的推断,再依据民众对未来的关心,便制成了令人尊敬的星相理论学说,连学者也不敢轻易以“迷信”置之。于是便借用星相的宗教神学,改进成为极有吸力的宗教了。另一个例子是古代波斯的拜火教,在波斯帝国时代,借着政治的力量,离开彼斯本土,到许多国家传教,归化了许多民族,但不久帝国崩溃了,拜火教顿失政治的保护和支持,变成了遭受歧视的“洋教”。正在这大不幸的环境中,火教不得不从狭隘的波斯民族国家观念中解放出来,自谋出路。于是放弃了传统的粗糙神学,而引入哲学思考方法,把原来的神话提高为形而上的宇宙二元论,成为后日各宗教解释善恶的借镜。传统的拜火教遂以崭新的系统神学,重新问世。教徒中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神学自感荣耀,于是拜火教从此就一跃而为有理智、有系统的高尚哲学和砷学了。

这种以希腊思想来武装古代信仰的传统,普遍发生于中东埃及各地。各大小宗教、风俗习惯,都引用希腊论理方法整理提高,而成为可尊敬的、成熟的宗教哲学。犹太人的一神观念,巴比伦的星相学说,波斯的二元论都引用希腊的思考系统,共同造成了古代三股精神思想的洪流,汇集了日后西方宗教哲学的汪洋大海,一直畅流到今天。这个汇合的文化是奠基于希腊哲学精神而制成系统的,因此可称为泛希腊文化。泛希腊文化是综合所有过去的文化,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天下大同、宇宙一家的宏观文化(Cosmopotalism)。从希腊文化本身来说,也是放弃了狭隘的城乡观念、民族意识,而登高望远,共融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因而造成了一个空前的文化大会合。

(7,希腊文化与信仰
当希腊文化席卷世界的时期,东方的古老文化,在希腊文化的炬光照耀下,似乎销声匿迹,达数世纪之久,在这个时期,东方文化退隐山林,韬光养晦。三百年后,向西方反攻,东方的宗教思想终于变成了西方文化的心态。今日世界的大同文化,领导人生思想的各大宗教,仍然是东方宗教的结晶。在泛希腊文化时代的文化大会合,前三百年是东方的西方化,后三百年是西方的东方化。东西化合之后,就是中古世纪的开始。中世纪的文化实是泛希腊文化的延续。这个所谓「泛希腊文化」实是包含过去许多文化的遗产,融化汇合,经过了六百年,才达到成熟阶段。在公元后313年,罗马帝国终于正式承认一个东方传来的信仰,以犹太信仰为背景,自称为基督信仰者,给予合法的地位。从此这个由东方而来的基督信仰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心态(Mentality)。这个时期,有许多新的民族由北方南移,进入罗马帝国,即是所谓「蛮族入侵」。公元后五世纪,在西方的罗马帝国瓦解。当权的「野蛮」民族欣然接承了泛希腊文化的衣钵,历史上通称为中古世纪(Middle Ages),也就是今日欧洲诸国的开端,一般通称的西方文化。
当希腊文化伸展到东方时,文化中心是各地新建的希腊城市,全帝国的文化中心是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市。这个城市是当时世界的学术灯塔,群英苍萃,博学鸿儒,集东西士林之大成,照耀世界文化数百年之久,直至中世纪始为欧洲城市所取代。不论是为了争名或是为了夺利,都可到帝国的京都、凡想发表意见者,必到这里来发表;凡想了解学习时代思想,学术成就,也必到这里来寻求。不论是发表,还是学习,工具都是希腊的语言、希腊的思考方法、希腊的论理、希腊的哲学。希腊供给的文化工具是很自由宽大的,负有任何文化背景的学者,都可运用自如,毫无思想上的桎酷。表面上大一统的泛希腊文化,在实质上是多元文化,各个东方文化中的学者,如犹太人(以圣保禄为例)必得用希腊文字和希腊论理思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他的思想内容,则未必是希腊精神,而是犹太人的传统。同时希腊的语文思想,在外国的运用中也不免张冠李戴。居住在亚历山大的犹太人,运用希腊语文和思考方法当然不会和雅典人一样。同样的情形,许多非希腊人的思考习惯和文化背景,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希腊文化中,所以在历史上称为泛希腊文化,而不称为希腊文化以示其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区别不限于希腊文化的扩大广传,而是在本质上有了变化。至于甚么人贡献了多少变化,则就难以阐明了。在历史上,直至今日,关于某人的学说究竟有多少成分是希腊的,多少成分是东方的,常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无疑地,在泛希腊文化六百年之久的过程中,学者都有两类文化的元素。就以希腊人路加写的“宗徒大事录”(又译为使徒行传)来说罢,其内容和笔法究竟有多少成分是希腊式?多少是犹太式?再以犹太哲学家菲洛的作品来说,究竟有冬少成分是犹太文化?多少成分是希腊文化?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6,各地神祗礼仪的通化
在泛希腊文化时代,东方的贡献是宗教思想的汇合。文化“汇合”这个辞汇的原义,本是泛指不同文化现象的汇合,但在历史上,则专指宗教思想的合流,更好说是“万神大会合”,因为汇合主点,不只是宗教的教义和礼仪,而最主要的是承认各国不同文化、不同名称的诸神在基本上是一个。这个诸神大会合,或更好说,“诸神一体”、“万神为一”的办法是文化史上最普遍通行的一次。泛希腊文化之前从未有如此大规模的通行过,此后也未曾发生过,真可谓“空前绝后”。绝后者是时至今日,尚未有过一次如此大规模地承认并接受世界各教各神只是一个。犹太人绝不会承认那稣,天主教也绝不会承认印度教的三位一体而顶礼膜拜克里斯纳。中国的三教九流乃一家,指的是宗教理想的基本相同,而不是指的万神皆一。没人主张老子就是释迦的,更无人说孔子就是老子。但在泛希腊文化时代,竟公认万神皆一,这个办法之所以行得通的原因,是希腊宗教和东方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宗教上的大小诸神都不是历史性的,而是大自然的人格化。换句话说,希腊的天神地祇都是古代初民的神话。把自然的力量化为人格神性的天神地祇,可以用任何名称来表示。神既不是历史的人物,自然和时地无关。任何时代与地区,大自然都同样的有生死盛衰、花开花谢,春去秋来。用什么名称来表现都与事实无关,所以神代表同类现象的便可同名,这是当时最盛行的办法。此后不能再有同样的大会合,是因为基督信仰是历史性的。耶稣是生于某年某地者,不可能与佛教的释迦、道教的老子,相同而合为一者,各文化神祇的大沥合,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用。但在深刻的观察下,就会发现,后代的西方文化心态,是继承这个大会合而产生的。

在泛希腊文化时代,希腊的贡献纯属思考教育。人生社会,非宗教性者,同时东方文化在希腊文化控制下,则是韬光养晦地垫伏着。垫伏绝不是灭亡,一待时机成熟,将会大放光明,照耀整个人类文化。但是泛希腊文化的第一个时期,自亚历山大帝至罗马帝国的一段三百年间,东方各民族似乎是销声匿迹,然而就在这个垫伏时期,东方文化得了新的营养,那就是希腊的思考方法。利用希腊的哲学、语言、思考方法,整理了传统的神话和地方性的迷信礼仪。把具体的礼仪,用抽象的解释,造成了普遍通用的道理原则。例如希腊人的观念称为“道”者,对神学起了极大的作用。希腊的“道”和中国传统的“道”很相近似,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能适用于任何哲学系统,又和朱明理学中的“理”、“性”遥相契合。任何事物都有其理其性。希腊的“道”字可通用于中国理学家通用的理、性、天理、心性、命……等等,这个原则的发明供给西方思想系统一个有力的工具。东方固有的、传统的思想表现方法是寓事象形的,或者表达于圣剧礼仪之中。现在这些思想都可用一个抽象的概念,系统化的表达出来。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6日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古代东方帝国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6-4)2019。06。16。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16自带设备搞生产,方便又轻松,
---------------------------------------------------------------------------------
111
楼主:耿家强1  时间:2020-05-18 20:58:58

日本信仰和武士道,上古世界信仰简说《世界信仰百科》(26—4)2019年06月17日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95033-1.shtml

希腊的思考方法把东方的思想由寓意中解放出来。在外形上虽然神话依然存在,礼仪仍然是有声有色地日日重演,但骨子里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神话礼仪所表示的形象,酝酿成有系统的理论,分别造成星相学、二元论、一神论等等。这样就把善神恶神的大闹天宫,牛郎织女的一线姻缘都系统化地纳入二元论。万神千祇,牛鬼蛇神都解为超形一神的多种示形。许多神子神女,都解为神的借用人伦。这样东方的种种宗教礼仪,有时光怪离奇,有时迹近淫秽,有时又甚为血腥野蛮,而今都得升为引人景仰的形而上的哲学。说是“形而上”的哲学,实是名正言顺,因为希腊人还有另一个手法,能把有形的东西,解为超形的理论,这个方怯称为注释(或诠解、演义、释义。文字在希腊,一如在中国,是庄严神圣的。先圣遗言被认为有至理大道,源出自天,包含一切真理,无时间空间的限制,永远适时。大道从古及今,照耀万世,因其为上天之启示,非一家一人之私言。希腊人也如中国人一样相信文以载道,先贤言论都含有大道至理,有待先知先觉来注解其义,如荷马之诗被认为含有古今大道,唯下愚不得其门而入,须待睿智贤明之士来加以注释,才能探得真义。如荷马谈宙斯大神的言行,虽表面违悖伦理道德,但其中的奥义则泛指智能。雅典女神不当视表面的美人秀女,情深锺爱,当解为美善之寓义。古代的神话当视为教育方法,因人类初起犹如新生婴儿,知识未开,故先贤言论,以故事神话,借喻教诲。当人类知识渐开,则需利用哲学理论,来启蒙振聩。

楼主:耿家强1

字数:53027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2-23 00:04:50

更新时间:2020-05-18 20:58:58

评论数:33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