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0章江淮首席反王
616年12月,江都迎来了一位贵客:隋炀帝杨广!
甭管隋炀帝是盛世君王,还是落魄的帝王,只要车驾出门,那都是非同小可的事儿,有关部门不仅要黄土垫道,泼水净街,一切安保问题,都得万无一失......
前面已经说过,杜伏威的大本营就在六合县,和扬州相距很近,而且就挡在隋炀帝南下的路上。为了保障皇帝巡幸的安全,隋朝大将陈棱率领八千名骁勇善战的士兵率先出发,打算剿灭杜伏威等人,为隋炀帝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这个消息对杜伏威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让他彻夜难眠啊!
伏威宝宝的心里很苦,很郁闷,刚刚被隋朝大将来整的大砍刀狂削了一顿,又被好兄弟李子通在背后捅了几刀子,毕竟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啊。
更何况,陈棱的手下是隋朝最精锐的骁果卫士兵,武器配备和战斗力甩了杜伏威好几条街,真要找他开刀,结局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隋朝官军盘踞在江都,杜伏威想要闹革命,那不是自讨苦吃!
聪明的杜伏威带着手下的残兵剩勇离开了六合县,准备暂时避一避风头。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麾下的骁果卫将士多达十万人,隋末群雄不管老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还真没有人可以和骁果卫正面抗衡!如果隋炀帝能够下定决心,利用骁果卫铲除江南地区的造反派势力,杜伏威将会是第一个灰飞烟灭的人。
然而,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杜伏威非但没有被官军剿灭,反而因为隋炀帝的到来,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江淮地区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隋朝大将陈棱接到的任务是帮隋炀帝扫除前往江南的一切障碍,意思就是只要路上没有起义军的身影,那就算任务完成。
陈棱的手下只有八千人,按照以往的战斗经验,将起义军赶得鸡飞狗跳,抱头鼠窜,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可如果想要彻底消灭他们,似乎有点强人所难,除非隋炀帝给他调派更多的军队!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陈棱没有去找隋炀帝说江淮叛乱的事儿,这也让隋朝错过了平定江南叛乱的大好良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骁果卫是隋炀帝的亲卫军,首要职责就是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如果派出去平乱,隋炀帝恐怕不会答应,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时隔多年,隋炀帝再一次回到江都,总有些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沉重感。
大隋帝国眼看着就要没落,江都的臣子,南方的士子,都还认他这个皇帝吗?
这是隋炀帝从内心发出的灵魂拷问。
隋炀帝似乎很没有底气,不仅对自己没信心,对别人也没有信心。
想想看,以后就要在江都混生活了,如果下面的人心怀叵测,甚至对他有敌意,晚年的生活恐怕会很悲惨啊。为了考验江都臣子对他的忠诚度,隋炀帝暗中命人组织了一场江都官场的摸底考试,题目就是如何对皇帝表忠心!
开什么玩笑,对皇帝表忠心是地方官员的基本功,这题目完全是小学生水准。
靠谱一点的,可以找几块会发光的石头,会飞的公鸡,以此来说明在隋炀帝的治理下,出现难以解释的祥瑞之事,必定是老天爷在传递某种神秘的信息。
不靠谱的,可以编撰神龙盘绕在某某山上,或者凤凰降临到梧桐树上,虽然听起来很假,可谁都不会去戳破,只要让皇帝嗨起来就算及格。
不过这一次,朝廷的某些大佬似乎提前泄露了考试的题目:比谁送的礼物多,比谁送的礼物稀奇珍贵!
地方官员懵逼了,没想到中央政府的官员品味如此低级,实在是高看他们了!
送礼物?朝廷的颜面何存,大隋的逼格何在?
对地方官员来说,这样的考试到底算是考验,还是变相地发福利......
问题是,这是流传在小道上的消息,是不是隋炀帝的意思,谁也不知道。
如果别的官员都选择送珍宝,你却不送,那过错就大了。
所以,礼物还是得送,过场还是得走,否则你会吃不了兜着走!
官员们都是很现实的人,送礼物没问题,不过要他们把自己家的宝贝拿出来孝敬皇帝,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再者说,做过官的都有觉悟,借着孝敬上封的名义,搜刮百姓的财富,才是正确的做官姿势!
据史料记载,消息传出来之后,江都绝大部分官员都以孝敬皇帝的名义,开始在城中大肆劫掠百姓的财物,搜刮民间的奇珍异宝。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扬州城的财富全部到了官员的手中,这些人所得的金银财宝除了孝敬隋炀帝之外,大部分都落到了自己的腰包。
抢钱没问题,老百姓的钱就是为官府抢劫量身定做的。
问题是,朝廷就不能用粮食先把老百姓给养起来,杀猪也得乘膘肥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征伐高句丽的时候,从江南征调了不少民夫和粮食,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很难过。再加上时不时的旱灾和水灾,百姓的地里几乎是颗粒无收。还得应付杜伏威、李子通这些黑恶势力,日子已经过的够苦了。
据史料记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成为了江南独特的风景!
朝廷没粮食吗?
有!而且还不少!
可官府储备的叫皇粮,是皇帝的私人财产,没有皇帝的允许,地方官员私自放粮就是谋反之罪。更何况,地方官员的角色定位就是吸血虫,以自私和残暴著称,这样的一类物种,怎么可能冒着杀头的风险去为百姓请命!
不得不说,隋炀帝前往江都之时,确实已经心灰意冷,如此这般杀鸡取卵的恶行,和他登基前十年的执政理念大相径庭......
在隋炀帝的配合下,地方官员将老百姓彻底推向了反叛的边缘。
老百姓得不到官府的救援,便只好挺而走险,组织武装力量抢夺官仓。
造反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自己不会干,那就得跟着最专业的人干!
老百姓根本就不用打听,他们家家户户都知道,江淮有个叫杜伏威的起义军首领,打起仗来很凶悍,也敢和朝廷的正规军刚正面,起义经验非常丰富。
在江淮百姓的眼里,杜伏威就像是个身携巨款,诚意满满的嫖客。
在杜伏威的眼里,老百姓就像是浓情缱绻,想傍大款的小妹。
大隋王朝,此刻更像是居中撮合,头脑发昏的老掮客。
江都内乱之际,杜伏威和老百姓一拍即合,水乳交融,欲罢不能......
杜伏威究竟收编了多少农民兄弟,至今是个谜一样的存在。
不过可以肯定,由隋炀帝自导自演的悲剧,让杜伏威和隋朝官军的势力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逆转!这几乎是不辩自明,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出来的事实:隋炀帝刚来江都的时候,杜伏威像个过街老鼠,只能绕着官军走路,如今的杜伏威直接来到江都城外,向官军耀武扬威了......
别说老百姓的战斗力不行,数十万人同时站在城外,黑压压的一片,也是极为恐怖的存在。别的不说,每个老百姓都扔一块板砖,城楼上的官军估计接不过来,老百姓就算是站着给官军砍,官军的刀也得卷刃儿!
杜伏威用实际行动向官军诠释了一个江湖通用的法则:哥们就是人多势众,你咬我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1章约战隋军将领
陈棱虽然不是谋略超群的帅才,可基本的智商还是在线的,自我防卫的意识也是足够浓厚,他用肉眼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热血上头,贸然出去交锋,回来的时候估计连毛都不会剩!
陈棱定了一个规矩:不管杜伏威怎么闹腾,官军挂白旗免战!
求战不成,杜伏威便想了个绝招。
他精心置办了一套色彩娇艳,妇女特征明显的衣裳,然后派遣使者给陈棱送了过去(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的翻版),顺便给陈棱送了个很低俗的外号:陈姥(陈老太太的意思),以此来鄙视陈棱不敢出战的行为。
在陈棱的眼里,坚守城池在军事策略上是成功,无懈可击的。
在杜伏威的眼里,挂白旗免战是懦弱可耻的行为。
问题是,在众人的眼里,在后世人的眼里,陈棱的行为算什么?
以凡人的眼光看来,杜伏威至少在气势上让陈棱很没有面子。
杜伏威是谁,一个家徒四壁,穷的响叮当的农民!
陈棱是谁,朝廷的命官,手中掌握着骁果卫,大隋天子的平叛代表!
一个太监,居然嘲讽工具完备的男人举兵无力,没自己会举......
这样的羞辱,已经不能简单的用赤裸裸来形容,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陈棱,必须得维护一下身为官军将领的尊严。
狗日的杜伏威,你不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嘛,说到底还是一群乌合之众,哥们能干你一次,就能干你第二次!
陈棱怒火中烧,下令全军出击。
这场发生在江淮地头蛇和朝廷正规军之间的大规模主力会战,战况非常激烈,杜伏威不得不亲自上阵杀敌。
谁料想,官军将士突施冷箭,将杜伏威射翻在地……
杜伏威怒了,狗日的官军,竟然敢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杜伏威怒吼道:“不杀汝,矢不拔!”
话音刚落,杜伏威就像脱缰的野狗一样冲了出去。
转瞬之间,杜伏威就将那个放冷箭的兄弟斩杀,随后拿着他的弓箭,一连射杀了数十人。在杜伏威的带领下,起义军犹如潮水一般包围了官军。
一场恶战之后,杜伏威将陈棱的官军尽数歼灭,陈棱本人单骑逃回江都。杜伏威趁势扩大战果,占据了高邮(今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历阳(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在此之前,杜伏威的头衔是大将军。
说白了,将军就是个带兵打仗的人,大将军,带的人很多而已。
总管府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总管府,北周王朝设立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下辖数州,乃至十多个州,战争年代的大军区司令部。隋朝时期,秦王杨俊就担任过扬州总管,管着江南四十四州的军务,后来调任并州总管,管二十四州的军务。
590年,晋王杨广接替了秦王杨俊扬州总管的位置,好好的感受了一把权力的滋味,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总管的身份,总觉得活的没滋没味儿。
权力,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是好事,可落到旁人的手里,就是灭顶之灾了。
比如汉王杨谅,管着数十个州的军务,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差点就把老哥赶下了帝位,此事过后,隋炀帝开始有些后怕,这事儿要是放在外臣的身上,还真特么的危险,因此最终撤销了总管府的编制。
总而言之,总管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杜伏威也想尝试一下。
杜伏威同学,能够在隋炀帝的眼皮子底下往来冲突,耀武扬威,还能在正面战场上大败官军,实在是难得的殊荣。
杜伏威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忘三省吾身,总结成功的经验。
为什么他能走到今日,为什么能有如今的成就?
杜伏威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哥们混的好,除了人多势众外,全部仰仗将士们疯狂的卖命,尤其是那些不要命的少数派,往往能够改变战场上的走势!
既然如此,那怎么办?
杜伏威亲自上阵,精心挑选了五千多名骁勇善战的将士,任命他们担任亲兵。
由于是杜伏威亲自组建的特种部队,因此历史上称他们为“上募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杜伏威给上募军制定了严苛的军规:每逢两军交战,必以上募亲军为先锋,战后检查每个人身上的伤痕,如果伤在背后,那表示其临阵退后,即刻处斩!
当然,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嘛。
凡是打了胜仗,杜伏威就会把抢到的资财全部赏给军士,如果将士们战死沙场,就以死者的财产,甚至死者的小妾来殉葬(从军的将士居然有小妾,这也印证了职业流匪作乱的观点)!
各位看官,殉葬啊!
这种丑陋的恶习从汉朝开始就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杜伏威此刻搞殉葬这种把戏,只能说明他心机深沉,手段残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杜伏威的游戏规则下,上募军的战斗值爆表,几乎快要赶上隋朝的骁果卫!
上募亲军为杜伏威奋力死战,所向无敌,杜伏威号令所到之处,江淮各路起义军争相归附,郡县望风归降。
杜伏威的声望和势力就像滚雪球一样,势不可挡。
618年3月,江都宫爆发政变,宇文化及谋杀隋炀帝,夺取帝国最高控制权。
以下犯上,谋杀君主,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滔天罪行,应该被处以极刑!
遗憾的是,历史上能干下这种事儿的,多半都是掌握着游戏控制权的狠角色,没有任何人可以审判他们,至于律法,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个摆设。
宇文化及控制了江都,杀了一批南方的官员之后,便想着拉拢更多的盟友。
比如杜伏威,说到底就是个造反头子嘛,如果朝廷能给你把身份洗白,你是不是应该对朝廷感恩戴德呢?
宇文化及:杜伏威,哥们封你做历阳太守吧!
杜伏威苦笑不已,人都说宇文化及是不学无术之辈,果然如此啊!
哥们虽然自封为历阳总管,可毕竟也是手握实权的大军区司令员,太守是个什么玩意儿,能和大总管相提并论吗?
这样的任命书,到底是真心诚意地封赏,还是来羞辱杜伏威的?
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差评!
更何况,宇文化及还是弑杀皇帝的乱臣贼子,注定会成为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跟着你混,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玩儿?
杜伏威拒绝了,拒绝的很彻底,没有任何谈判的空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2章江淮暗流涌动
有人拉拢你,就代表你有利用的价值,说明你混的不错。
每到三更半夜,杜伏威就会面壁思过,为什么以前就混的不好呢?
思来想去,杜伏威又想通了一个道理:哥们以前是打游击战的,说白了就是到处抢钱抢粮食,把队伍先养活了,起义军的将士们衣食无忧,跟着大老板刷资历,可毕竟苦了老百姓,没有和百姓建立起信任关系,发展不可能长久。
如今完成人生的蜕变,战略方向也得跟着变!
杜伏威拒绝了宇文化及之后,立马就有了新的动作。
杜伏威把大部队带到了丹阳(今江苏南京市),随后自封为大行台。
大行台,北魏王朝的产物,尚书省在大军区的派出管理机构,管理辖区内的一切军政要务,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总管的身份相比,大行台尚书令兼着地方的行政大权,地位明显高了不少。杜伏威稍微研究了一下前朝的官员管理制度,瞬间就让自己的身份提高了一个档次,实在是可喜可贺。
丹阳郡,如今的江苏南京市,治所在南京市江宁区。
想当年,东吴、东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个政权都在南京建过都城,虽然王朝的气运很短,可毕竟是龙脉之所在。杜伏威把大本营转移到丹阳,可能还真有稳扎稳打,成就一番霸业的打算。
一个是六朝古都,一个是隋朝陪都。
一个是草根领袖,一个是真命天子。
杜伏威和隋炀帝,很像后世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要同台竞争,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如今,舞台都摆好了,该如何唱戏呢?
杜伏威放出了新鲜出炉的大招:凡是他的地盘,老百姓不用为他缴税,任何官员胆敢贪污受贿,任何百姓胆敢有偷盗行为,不论贪污多少,不论情节轻重,一律处死!
不管在任何年代,不用向朝廷交税,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杜伏威此举,很有天下共主的气势,很有圣明君主的气势......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隋朝末年,豪门望族、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很像如今独坐在象牙塔的精神领袖们,觉得煤老板、房地产大佬就是暴发户,对他们嗤之以鼻。
在读书人的眼里,农民兄弟们的地位不低贱,可学识和阅历太匮乏,和他们不是一个层次,要让读书人屈身侍奉草根领袖,真的是很掉身价的一件事儿!
不过,和隋炀帝的苛政比起来,杜伏威的新政就像是入夜润无声的细雨,让江南士子们感觉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清凉,更让他们看到了国运的希望。
此刻,杜伏威很像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圣贤的光辉照耀着江淮大地,对文人士子来说,跟着杜伏威这样的明主干活,身价自然也低不到哪里去。
据史料记载,杜伏威的新政出来之后,不少文人士子赶来投奔,这也成为了隋末群雄争霸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事实上,文人士子投奔杜伏威,并不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儿。
杜伏威在江淮地区本来就很有名望,再加上新政这把火烧向了贪官污吏,土匪盗贼,这让文人士子们拍手称快。
更何况,大隋王朝在江南的统治基础本来就不稳,尤其是隋炀帝南下江都之后,堂堂的官府竟然化身为强盗土匪,洗劫富人的财产,将隋朝两代帝王三十年政治公关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这让文人士子们伤透了心。
问题是,杜伏威的大招不科学,不合理啊。
堂堂的统治者,居然不找老百姓征税,那国家机器运转的经费从哪儿来?
老百姓都是凡人,都有可能犯错,就因为犯错就要被处死,何来的人道可言?
官员都得养家糊口,靠杜伏威发的那点粮食,恐怕不太够吧,要么贪污受贿,被杜伏威处死,要么另投明主,跟你拜拜,杜伏威的队伍如何能够长久?
政治作秀是一回事儿,真要干是另外一回事儿。
杜伏威虽然没当过皇帝,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不过,该作的秀还是得作啊,草根创业不简单,得利用一切资源为己所用。
没过多长时间,杜伏威便再次登上了江淮的头条新闻:江淮片区的总霸主杜伏威,正式拜在了洛阳皇泰主杨侗的门下,被封为东道大总管,楚王!
杜伏威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哥们还没有称帝,至少目前还是大隋臣子!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无独有偶,江南地区的另外一位反派大佬沈法兴也拜在了皇泰主的门下。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今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出身在官宦世家。
父亲沈恪,担任过南陈政权的特进、广州刺史。
沈法兴,隋朝末年担任吴兴郡守,天下大乱之后,隋炀帝传下旨意,命沈法兴和太仆丞元佑一起讨伐江南的叛贼。起初,沈法兴干的还挺卖力,可隋炀帝被杀之后,沈法兴的态度开始动摇了......
哥们是江南的豪门望族,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凭什么给朝廷打工啊,自己创业不行?
隋炀帝被杀之后,沈法兴收买元佑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先干掉了为朝廷卖命的太仆丞元佑,然后靠着沈氏家族的号召力,打着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从老家出发前往江都,一路收编了六万多百姓,几乎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存在!
长江以北,势力最大的是杜伏威,沈法兴不想和他硬碰硬,因此将大本营定在了毗陵(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统治着长江以南的十多个郡县。
618年8月,沈法兴听说越王杨侗在洛阳登基称帝,于是让人拿着一份求官的奏折前去拜会,给自己捞了个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的荣誉大礼包。
李子通呢,当年和杜伏威决裂之后,占据着海陵(江苏省泰州市的主城区),拥兵两万多人,自封为将军,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615年,李子通自封为楚王,正式升级为江淮小霸主。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3章江都城外乱战
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三个人都想成为江南地区的总舵主。
不过,想要成为大家公认的总舵主,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占据江都。
江都在谁的手里?
右御卫将军陈棱!
隋炀帝还在世的时候,骁果卫将士就闹着要回关中,宇文化及兄弟和骁果卫首领司马德勘借机挑唆,诬陷隋炀帝要拿不听话的骁果卫将士开刀,最终引起骁果卫将士的集体恐慌,这才促成了江都兵变,成功谋杀了隋炀帝。
江都兵变,宇文化及的家族是最大的受益者,骁果卫将士没得到任何好处,因此继续嚷嚷着要回关中,宇文化及不敢违背将士们的意愿,他也不想呆在江都,这才带着十万骁果卫北上,命右御卫将军陈棱镇守在江都。
江都作为隋朝的陪都,地位非比寻常,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三人都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将江都据为己有。
宇文化及的离去,让江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陈棱也很苦逼,宇文化及离开江都的时候,几乎将财富席卷一空,连镇守的军队也没有给他留一丁半点儿,陈棱的手下无兵无将,城外又是黑社会的地盘,官军连招聘新兵都没地儿可去,这仗还能怎么打?
说白了,弄丢了江都城,和宇文化及没有任何关系,都是陈棱的责任!
陈棱表示,哥们实在是打不了,只能苟延残喘地活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江都城,犹如一块肥腻流油的猪肉,让三条恶狗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群狗争食的时候,往往是饿得不成样子,最沉不住气的先动起来。
619年9月,势力最小的李子通抢先下手,率领主力部队包围了江都城。
陈棱呵呵一笑,哥们在困守江都的时候,天天在做功课,盘算着如何应对你们江南三霸。可喜可贺的是,陈棱想通了,在他眼里,江都未必就是一盘死棋,既然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都对江都势在必得,大家就不会齐心协力,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要你们各怀鬼胎,哥们就能一边分化,一边拉拢。
原理是这样的:如果任何一人前来攻城,陈棱都会找另外两路人马帮忙,这叫战略性协防,想必大家也不会拒绝。可如果三位大佬脑袋被门夹住了,发动三国联军来攻城,陈棱只好准备个舒服的姿势,迎接三人的轮番洗礼……
来吧,哥们不怕!
既然是李子通先动了起来,杜伏威和沈法兴自然就成了陈棱的好帮手。
杜伏威非常重视江都城的归属问题,得知消息后,亲自带着上募军前去支援,并将大军驻扎在清流(今安徽滁州市)。从地理位置来看,清流距离江都城有90里地,就算是急行军,也得好几个小时,很明显,杜伏威不想参与进攻江都城,只想等李子通或者沈纶二狗争食的时候,再找机会下手。
姜,还是老的辣;人,还是杜伏威阴。
相比之下,沈法兴的做法就有点小儿科,不思上进了。
619年8月,沈法兴拿下毗陵后,在此地建立都城,随后自封为梁王,设置文武百官,带着沈氏家族的核心成员,搞起了自己的小朝廷,玩的不亦乐乎。
南面而王,指点江山,是每个男人的梦想,这些都可以理解。
问题是,沈法兴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总觉得自己是江淮地区的老大,至少江南的扛把子,因此选择足不出户,遥控治国。心情不好的时候,沈法兴喜欢责打和诛杀治下的地主阶层,军中的将士,以至于人心惶惶,每日出门只能与家人做诀别。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发帖功能被封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沈法兴听说李子通要打江都,居然没有亲自出马,反倒是把首秀的机会让给了儿子沈纶,自己在家继续遥控指挥。
混江湖的,都讲究排资论辈,地位平等才好对话。你派个晚辈来搞事情,大家也没有意见,只不过别怪叔伯们欺负你……沈纶表示,自己毫无压力,大军驻扎在扬子江畔,已经做好了浑水摸鱼的打算。
江都城外,三大黑恶势力风云际会,陈棱坐镇江都主场,一场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精彩大戏逐渐拉开了序幕。
李子通佯装攻城,陈棱全力抵抗。
杜伏威呢,他就等着沈纶前去救援陈棱,然后和李子通在江都城下恶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坐守渔翁之利。
沈纶虽然是小字辈,可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蠢蛋,他也盼着杜伏威前去救援陈棱,自己演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李子通对陈棱,杜伏威对沈纶,四个人正好凑成一桌。
这种局面,基本上就是谁先动,谁就被动,看谁能忍得住。
杜伏威和沈纶像两个大公鸡,四目相对,就是不动手。
李子通很着急,让幕僚们赶紧想办法,最后中书纳言毛文深提了个建议:招募一批有江南口音的将士,打扮成沈纶部队的风格,然后乘着夜色袭击杜伏威!
计划进行的很成功,李子通的人穿着隔壁老沈家的外套,半夜三更偷入杜氏寡妇的闺房,以最快的速度强行办完事,身心愉悦之后,悄然离去。
唯一的痕迹就是:大家看到了老沈家的那件外套。
第二天,事情就传开了:老沈不讲究,专门欺负人家寡妇!
沈纶很不开心,直觉告诉他,有人把他给耍了。
沈纶本来就是混江湖的存在,泡人家寡妇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事儿,哥们是撸起裤子就不认账的人吗,有那么不讲究吗?问题是,骑在寡妇身上享乐的是别人,凭什么把锅甩给我,我的委屈,又有谁能懂?
杜伏威更不开心,自己是被人骑的存在,而且被骑的很粗暴,毫无快感可言,据说这事儿是老沈家干的,必须得找他讨个说法。
没过几天,杜伏威就点起了兵马,直接突袭沈纶的的军营……
杜伏威和沈纶本来就互看不爽,又被人暗中摆了一道,怒火中烧的状态下,直接干起架来,至于浑水摸鱼,螳螂捕蝉的事儿,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4章伏威意外降唐
人呐,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来源于情感支配着理智。
政治家,看似很精明,一切决策都围绕着政治利益,脑袋如同计算机一样不犯错,可真有这样的人吗?脱下政治家的外衣,大家都是平凡的男人,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维护面子互相斗殴,在利益的面前也照样局限。
总之,杜伏威和沈纶发生了斗殴,而且斗得难舍难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李子通乘着这个档口,全力进攻江都,陈棱独木难支,只好交出了江都的控制权,带着手下的小弟投奔了略显优势的杜伏威。
直到此时,杜伏威和沈纶才如梦方醒。
杜伏威:哥们,别打了吧!真特么傻X!
沈纶:江都都丢了,还打个毛,傻X!
双方罢手言和,除了赢得傻逼的称号,毫无所得……
三大势力中,杜伏威的势力最强,战斗经验也最丰富,沈纶只不过是个小字辈的人物,和杜大爷斗法,自然是有亏都归他来吃!
有趣的是,李子通似乎也明白小字辈都是拿来欺负的道理,他在占领江都之后,忙里抽闲,特地调派了一支兵马去拜访沈纶,最后直接将他撵回了老家。
占领了江都城,又打败了沈法兴的军队,李子通耀武扬威,扬眉吐气。
杜伏威呢,闷头吃了哑巴亏,心里愤然不已。
然而,大局已定,杜伏威想要攻破江都城,进而吃掉李子通,将会付出不可预估的代价,权衡之下,杜伏威只好遗憾收兵。
李子通占据江都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件事——做皇帝。
江都是隋炀帝的老巢,龙兴之地,权力的象征。
在江都以外的地方称帝,只能算作野鸡派,除了招来鄙视,毫无用处。
在江都称帝,说明你有能力,是个狠角色,能够威慑住群雄!
称帝的脚步应该马不停蹄,李子通手下的幕僚们非常卖力,很快就给他搭建了唱戏的舞台:吴政权,李子通自然是吴国的开国皇帝……
沈法兴在毗陵自称梁王,李子通登基称帝,那势力最大的杜伏威呢?
也许,在江南士民看来,杜伏威迟早也会成帝,看他的心情而已。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619年9月,杜伏威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向李唐政权递交了降书,李渊传下了诏书,封杜伏威为和州总管、淮南安抚大使、楚王。
杜伏威的举动,犹如后世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让人觉得鬼神莫测。
江南的大街小巷,全部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杜伏威的脑子是不是坏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当时的局势什么样的?
李渊刚刚建立唐朝,占据关中地区而已。
整个黄河流域,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大家都在埋头苦干,辛苦创业,发展势头都还不错,很难说李渊一定会夺取天下。
李渊可以吹嘘的成绩:李世民灭了薛举,平定了李轨,搞定了刘武周和宋金刚,得了大片的土地,不过人力和钱财的损耗也非常巨大。
江淮地区,虽说是群魔乱舞,一盘散沙,可毕竟门派众多,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收拾干净的。更何况,李渊连王世充和窦建德都还没有搞定,怎么可能会有功夫来收拾江南的乱局。
说李氏家族会一统天下,完全是睁眼说瞎话。
关于杜伏威投降李唐一事,史书上没有更多的记载,见仁见智而已。
在我看来,杜伏威有一个身份始终不可能绕开:他是农民出身。
历朝历代,起义造反的人不计其数,可用手指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可以成功?
汉高祖刘邦,祖上是农民,可他死活不愿意种地,靠着高情商混到了沛县泗水亭长,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已经脱离了农民的范畴。刘邦是天生的领袖,拉拢人才的技能已经满级,手下网罗了一批文臣武将:韩信、萧何、张良、樊哙、周勃、灌婴、任敖、卢绾、夏侯婴、周苛和周昌。
杜伏威可望而不可即……
东汉光武帝刘秀,虽然在地里干着农活,可毕竟是汉室宗亲,在当时有不小的政治影响力,他打出旗帜没多久,刘氏的后裔闻风而动,分分钟就搞定了局势。
三国、晋朝、南北朝的开国皇帝,要么是出身高贵的豪门望族,要么是权掌中枢的权臣,要么是身带宗亲血统的贵族。
数来数去,恐怕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汉高祖刘邦和杜伏威有点像。
朱元璋,杜伏威学不到,人家还没出生呢。
刘邦,杜伏威学不来。
杜伏威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没有问鼎中原的能力,也没有坐天下的本事。
也许,杜伏威可以登基称帝,可他不想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不想做一个短命的皇帝。不做皇帝,那就只能找一个靠山,最好可以依附他,却又保持独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放眼中原,谁是最合适的人?
王世充,不入流的胡人一个,靠着溜须拍马,迎合上意的本事起家,在宦海中经历了一番挣扎,如今成就了一番事业,算得上中原的小霸主。可是要掰开了来说,王世充行军打仗还可以,至于治国理政,御下用人,可以说一塌糊涂。
不值得跟!
窦建德,老实本分的农民,在河北打拼多年,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可杜伏威混的也不比窦建德差啊!总的来说,窦建德的人品还是及格的,可政治、军事、治国理政等综合素质实在是令人堪忧,怎么看都像是半吊子,要命的是,读书人都懒得鸟他,还不如杜伏威呢……
不跟了!
李渊大帝,祖上都是贵族元勋,根正苗红的唐国公,深得关中士人的信任。
对杜伏威来说,李渊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能拿来膜拜。再看看李渊家族的战斗力,从起兵之日算起,只花了五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成功占领了长安城,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李渊至少有成为天下共主的实力。
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进封唐王、大丞相、尚书令,加九锡,完成禅让典礼,继而登基称帝,这一套标准动作下来,没有任何生疏的感觉,帝位完全是为李渊量身定制的……
还有,李渊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林,腿粗腰圆,是傍大腿的不二选择。
李渊,你值得拥有!
不过,杜伏威的智商还是在线的,投降李渊不是什么大事儿,前提条件是杜伏威不能上交兵权,李渊不能干预杜伏威的用人和财政大权,大家是盟友关系,基于眼下的政治形势,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620年6月,李渊再次下诏:进封杜伏威为吴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安抚使,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赐姓李氏,纳入李唐宗室管辖。
写到这里,真想给杜伏威一个评价:人精中的战斗精。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75章就找软柿子捏
620年,群雄逐鹿的局势已经比较明朗了。
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相互之间摩擦不断,时刻准备决战。
中原之主,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三巨头之一。
至于其他的军事势力,仍旧在奋力拼搏,该报仇的报仇,该兼并的兼并,该自嗨的自嗨,大的原则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强大,有机会参与到巨头之间的博弈,或者在天下统一之后,用实力作为归降的筹码,为自己挣一个稳定的前程。
三大巨头在中原战场恶斗的时候,江淮地区也开始动了起来。
620年12月,江南寒风呼啸,天地一片严寒。
不过,李子通的心里却很暖和,因为他在寒冬腊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猎物:梁王沈法兴!
沈法兴在江南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本可以把造反的事业做的更大,遗憾的是,他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在毗陵总部闭关锁国,埋头自嗨,还时不时地和治下的老百姓玩皮鞭虐待的游戏,很有昏君的气质。
凡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沈法兴在走下坡路,迟早得完蛋……
人的本性就是欺软怕硬,很喜欢在别人落井的时候,再丢下一块石头。
很不幸,李子通就属于这类人。
寒冬腊月,正是在家吃羊肉,喝羊汤的养生季节,李子通虽然做不到这一点,可把将士们拉出去打仗,让大家伙儿喝西北风,还让别人家的将士也不得安生,实在是很不讲究,理应受到谴责的行为。
然而,沈法兴的地盘和财富就是一块可口诱人的大肥肉,李子通就算背负不讲究的差评,也得去抢,如果不去抢,就说明他不是一条优秀的猎狗。
动起来!肥肉就在眼前!
当时,李子通派遣大军渡过长江,一口气拿下了沈法兴的军事重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京口区),随后开始耀武扬威,赤裸裸地挑衅沈法兴。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再不抵抗,还不如拿刀抹脖子呢!
沈法兴让小弟蒋元超前去抵抗,双方在京口附近爆发了惨烈的军事冲突,几场恶战之后,蒋元超被杀身亡,沈法兴的主力部队全军覆没。
自此,沈法兴彻底丧失了争夺江南霸主的入场券。
江南的这台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其他的结局。
李子通已经放出风去,他打算一路杀到毗陵,顺便弄死沈法兴。
沈法兴还没有愚蠢到家,他看情况有些不妙,连夜收拾金银细软,弃守毗陵总部,躲到了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
事实上,吴郡也不是沈法兴的最后归属,按照李子通设计的剧本,沈法兴的阳寿已尽,应该位列仙班……
可就在此时,李子通的大后方也着火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九皋寒叟的郑重申明:

本人一直老实本分的发原创帖,最近也不知道被谁举报,天涯编辑在没经任何核实的情况下,直接以刷屏为理由,封了我在自己帖子的评论权力,不过,保留了我发正帖,以及回复别人帖子的权力(顶其他读者的就不叫刷屏了,正常回复自己的读者就叫刷屏)。

接下来几天,我没有再发帖,开始向天涯平台申述。今天,我再次上传正帖,没问题,回复了一条评论,也没问题(我都不敢多回复),结果到中午再次上传正帖的时候,居然又被封了!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每个正帖,都需要天涯编辑的审核,有的过,有的直接显示不出来。

如果是某位无知的读者在举报,请停止你愚蠢可耻的行为,尊重每一位用心原创的人,你不是作者,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如果你是作者,就应该更知道其中的艰辛,麻烦找回一点良心,公正地对待别人吧!

如果是哪位天涯大咖看我不顺眼,看我的作品不顺眼,还请您高抬贵手,我还没那么多粉丝,也没出版社找我,对你们没有任何威胁。

如果是天涯的编辑看我不顺眼,您直接站出来,告诉大家你的名号,封杀我的账户算了,何必这么麻烦,还被人利用和喷骂。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沈法兴挨揍,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可杜伏威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揍人的是他的天敌李子通,就冲这层关系,杜伏威也不会袖手旁观。
李子通痛扁沈法兴的时候,杜伏威派出了联合创始人辅公祏,由辅公祏担任主将,阚陵、王雄涎担任副将(杜伏威最给力的养子,军中号称大将军、小将军),让他们率领数千精锐南渡长江,一举攻克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丹阳市)。
辅公祏本来还想打李子通老巢的主意,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沈法兴实在是太不给力了,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他,都有点赞美的嫌疑。
辅公祏还没实现他的计划,李子通就带着数万人赶回镇江,打算找回场子。
丹阳位于镇江和苏州的交通要道,如果辅公祏驻守在丹阳,势必会受到李子通的前后夹击,享受这种姿势,辅公祏恐怕会很难受。
辅公祏想了想,决定将大军驻扎在溧水(今江苏南京市溧水区)。
不过,这仗该怎么打?
辅公祏手里只有几千人,对方有数万人,相差将近十倍。起义军打的都是人海战术,谁的兄弟多,谁的阵仗大,谁就能镇住局面,辅公祏明显不占优势。
刚正面,只有吃亏的份。
辅公祏想了想,决定搬出大哥杜伏威的套路:兄弟们啊,咱们现在人少,不是李子通的对手,我要选出一千名不怕死的将士,给你们每人发一把长刀,督促兄弟们向前冲锋,只要有人后退,立斩之!
定位很清楚,这一千人就是辅公祏的敢死队,运气好,打胜仗的话,可以升级为正式的上募军,运气不好的话,就是战场的炮灰!
不得不说,杜伏威的上募军,开创了一个先河:打仗完全靠胆气,杀敌完全靠凶残,把人心的恶魔完全释放,把人性的欲望发挥到淋漓尽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在敢死队的冲击下,李子通的阵型开始出现了松动。
由于敢死队拿的是长刀,敌人虽然也很凶残,可不容易近身搏斗,一千人的部队,最后居然打出了好几千人的输出。辅公祏心里清楚,敢死队是拿来乱敌人阵脚的,真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得靠主力部队厮杀。
时机已到,辅公祏早已经安排在左右两翼的主力军同时发动进攻,李子通的大军伤亡惨重,只能选择向后撤退。此时,辅公祏已经占据了场面上的优势,完全可以鸣金收兵,回家开趴体狂欢了......
如果我是辅公祏,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该考虑的是以何种姿势接受领导的赞赏,而不是将老祖宗“穷寇莫追”的教训抛之脑后。
想想看,你只有几千人,除了战场上折损的,其余的人就算是杀到手软,又能砍多少脑袋?李子通逃跑,并不代表他没有翻盘的可能啊。
不见好就收,难道还要继续作死吗?
遗憾的是,辅公祏还是选择了作死的道路:全军追击。
前一秒,场面还挺壮观,辅公祏的人像羊倌儿,赶着一群大肥羊到处逃窜。
可没过多久,李子通就反应过来了:狗日的,辅公祏只有几千人,哥们可是有几万人啊,跑的意义何在啊?
李子通:停停停!给老子杀回去,反杀辅公祏!
战场的局势突然发生逆转:李子通的数万大军就像泥石流一样,裹挟而来,势不可挡,辅公祏的数千将士很快就成为了刀下亡魂。
历史证明:炮灰,一般都是头脑发热的主帅练成的!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