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说的有道理!
二十天时间,该演的戏,该做的标准动作都差不多了,也该进攻了。
李渊:开始攻城吧,不过要严令军纪,约束将士,进城之后不许乱杀人,不许抢劫财物,不许损毁房屋,不许破坏官府文书,一切依照汉高祖刘邦进咸阳城时的规矩,出了问题定斩不饶!
听闻李渊的军令,唐军士气大振。
夺取长安城,还有任何悬念吗?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26章长安城,我来了

617年10月27日,李渊下令攻城。
617年11月9日,大头兵雷永吉成为第一个站上城墙的人,就在这一天,李渊使用暴力,强行轰开了长安城的城门。
长安城,依旧持续着它的繁华与气度,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主人,准备再一次绽放帝都的辉煌。
长安易主,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想要学董卓,夜宿龙床吗?不要!
想要抢夺府库金银吗?不要!
想要……吗?对不起,都不要!
渊哥发话了,我是大隋的臣子,这段时间要禁欲,一切从简。
面对皇权的诱惑,李渊保留着最后的理智。
李渊没有忘记,此次到长安,是来扶持代王杨侑的。当时,杨侑只是一枚亲王,暂住在东宫,为了后续的工作顺利推进,李渊派人将他迎到了大兴殿。
小朋友,你先住着,叔叔回长乐宫了,以后再来接手你们杨家的产业!
李渊对代王客气,并不代表对群臣客气。
尤其是阴世师和骨仪两位重量级大臣,面对李渊二十万大军,居然选择螳臂当车,也太不识时务了,渊哥的面子几乎是掉了一地啊!
李渊:大郎,据说朱雀大街很热闹,就把他们拉到那儿砍头,以儆效尤吧!
至于其他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李靖在此时登场了。
李靖,又名李药师,雍州三原人(今陕西咸阳市三原县),祖父李崇义是国公爷,父亲李诠是隋朝的赵郡太守,舅舅的名字很响亮,大隋名将韩擒虎......
李靖从小就学习兵法韬略,舅舅韩擒虎也经常点拨他,李靖少年之时,就已经在长安城的圈子里小有名气。吏部尚书牛弘、首席宰相杨素都曾经说过,李靖前途不可限量,即便是做到宰相的位置也不足为奇。
605年,李靖升任马邑郡丞,算得上主政一方了,要说工作嘛,李靖算得上兢兢业业,可问题是,李靖适合搞军事工作,对官场似乎一窍不通,因此在马邑郡居然呆了12年之久!617年,李渊主政河东,李靖还是个马邑郡丞。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李靖的政治生涯很失败。
不过,李靖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领导不给自己升职加薪,得从自身找原因,绝不能耍脾气,更不能心生背叛之意。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靖的第一反应就是:叛臣,人人得而诛之!
怎么办,以马邑郡的兵力对抗李渊?
很遗憾,马邑郡的老大是刘武周,自己没资格调兵遣将,李靖无奈之下,只好乔装打扮成越狱的囚徒,打算前往江都给隋炀帝报信,可走到长安城后,李靖才发现关中已经大乱,尤其是李渊同学,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还没等他离开,李渊就把长安城给围了起来。
人生最悲剧的事儿,莫过于落到敌人之手。
李渊放出话来,隋朝的任何官员我都可以放过,唯独李靖非杀不可。
原因很简单,李渊曾经向李靖抛出了橄榄枝,可李靖却以背叛来报答,这可是很丢份儿的事儿。
当时,李靖已经奔赴刑场,打算引颈就戮,英勇就义了,可在临行之前,李靖突然灵光一现,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老子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就这样挂掉岂不是太可惜了,什么大隋王朝,自个玩儿去吧!
老子还等着做宰相呢!
李靖咆哮着:李渊,你举起义旗不是为了天下苍生吗,如今天下未定,你却因为私人恩怨诛杀壮士,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
李渊呵呵一笑,他很佩服李靖的才气,可还是想杀他。
事实上,李靖虽然小有名气,可算不上顶尖的人才,杀与不杀,无关紧要。
然而,李靖的咆哮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称人才的,要么是脸皮很厚,要么是有真才实干,这两样,李世民都很稀缺。于是,李世民站了出来,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外加各种撒娇耍赖,终于说服李渊放了李靖,并将他名正言顺地招揽到右军之中。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李渊一边处理政敌,一边准备着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说白了,代王杨侑提前做皇帝,李渊就能提前搞禅让大典,这种事儿,放谁的身上都得态度积极......
617年12月15日,李渊备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规格依次递减),迎立13岁的代王杨侑在大兴殿登基称帝,史称隋恭帝,并向天下发布诏书,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大业14年为义宁元年,大赦天下,免除全国一年赋税。
617年12月17日,李渊正式从长乐宫搬到了长安城。
就在当天,杨侑下达诏书:封李渊假黄钺(黄金做的斧头,皇帝的御用物品,皇权象征)、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
接下来的几天,杨侑接连下诏,彻底理顺了朝廷的权力关系。
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一切官僚配置皆如大将军府一样,大家各司其职,李建成因为是李渊的嫡长子,顺理成章的被立为王世子,李世民则被封为秦国公,京兆尹(首都市长),李元齐被封为齐国公。只要是朝廷的政务,全部由丞相府决断,皇族只保留祭祀天地的权力(恐怕没机会再祭祀天地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27章扶风郡,快到渊哥怀里来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类皇帝很特殊,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似乎就是帮权臣上位铺好锦绣大道,准确的说,是让那些企图霸占自家产业的臣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窃取权力宝座,比如隋恭帝杨侑。
黄钺到手,渊哥的人生正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不过,贪图享乐不是李渊的最爱,他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知道眼下最需要做什么。
下一站,京畿三辅:京兆府、东边的冯翊郡和西边的扶风郡!
京兆二字代表天子的属地,冯翊二字有辅助的意思,扶风二字有以正风化的意思,朝廷之所以设立这三个行政机构,是希望它们能护卫长安城的安危。
说得简单点,长安城周边所有的县,全都归京兆府、扶风郡和冯翊郡管辖。
李渊打到长安的时候,京兆府、冯翊郡已经成为李渊的地盘,唯独扶风郡的人还在负隅顽抗。
当然,这帮人并没有打算代表大隋王朝来消灭渊哥,他们也想要闹独立。
带头的人,正是土匪头子唐弼,此人的标签很有特色:唐王!
唐弼的上面,还有个傀儡皇帝李弘芝,唐弼要玩的套路,和李渊一模一样。
这就很悲剧了,咱可以撞衫,甚至可以撞脸,可不能撞封号啊!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李渊叫唐王,你唐弼还能叫唐王吗,更何况,挟天子的事儿,和李渊的商业模式完全雷同啊,这可是严重的政治事件!
毫无疑问,唐弼的唐王封号是盗版的,纯属被整顿的对象......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有趣的是,还没等李渊动手,西秦霸王薛举就送了个顺水人情。
薛举,河东汾阴人(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出身在一个商人之家,父亲薛汪后来迁居到陇右,并在金城(今甘肃兰州市)定居下来。
据史料记载,薛举身材魁梧,骁勇善战,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悍,和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可以稍微媲美。薛举并没有子承父业,做个不入流的商人,他选择了军旅生活,在后来的日子,薛举屡次建功,慢慢混成了金城府的校尉(公安局副局长)。校尉虽然是不入流的武官,可毕竟是吃官饭的人,薛举利用这个身份,大肆结交江湖上的英雄豪杰,为自己拉拢了一批忠肝义胆的朋友。
617年4月,陇西地区的盗贼蜂拥而起,金城县令郝瑗为了平息叛乱,招募了数千名士兵,将他们全部交给薛举统领。
谁料想,薛举和儿子薛仁杲却心怀鬼胎,他们觉得陇西大乱,民心可用,竟然在官府的大堂之上公然绑架了县令郝瑗,并囚禁了金城县的大部分官吏。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薛举下令开仓放粮,一时间归附者甚众……
薛举父子并没有打算拯救黎民百姓,队伍刚刚拉起来,薛举就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搞起了小朝廷。
有了西秦霸王这面招牌,薛举父子的造反事业可谓顺风顺水。
以宗罗睺为首的特大型盗匪集团前来投奔,大家又合伙抢了朝廷的官马,随后又以钱财铺道,招兵买马,打败了隋朝的大将皇甫绾,引得羌人钟利俗率领两万余人前来入伙……
在薛举看来,名字中有个“霸”字,听起来就很威武,很有成就感。然而,他似乎不太明白,霸指的是武力强横,行为专断,要么下场不会太好,比如西楚霸王项羽,要么偏安一隅,比如春秋五霸……
不管怎么说,薛举父子在隋末的各路反王中算得上一号人物,他们起兵数月便荡平了陇西大部分的郡县,随后率领20万精兵南下,直接开赴到扶风郡境内。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唐弼想了想,自己不是薛举父子的对手,因此杀了傀儡皇帝李弘芝,准备用他的人头作为见面礼,以此来讨好薛举父子。遗憾的是,唐弼恐怕并不知道薛举杀光抢光,以杀人为乐的奇葩癖好,面对唐弼的求和书,薛举就对儿子薛仁杲说了一句话:把唐弼的人头也带回来。
薛仁杲利用受降的机会,对唐弼发动了突然袭击,唐弼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数百名骑兵迅速撤离战场。他原本打算投靠扶风郡太守窦琎,可窦琎直接将他的人头作为见面礼,送给了薛举.....
这样的人生,真是六六大顺啊。
薛举得了唐弼的十万大军,心情一片晴朗。
听人说,长安城富甲天下,美女如云,要不去长安城遛一圈?
据可靠消息:薛举确实盯上了长安,他想来抢劫人口和财富。
李渊大手一挥,说道:“二郎,就由你带兵前去御敌吧,给你十万人!”
此时的李世民,年仅19岁,却是十万大军的统帅。我除了想说英雄出少年的话之外,最想说的就是,你得有个好爹啊!
薛举很强悍吗?
很强!可是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早已经不稳。
薛举起兵的时候,打着为百姓请命的旗号,搞了几次开仓放粮的活动,老百姓得了实惠,自然愿意为他摇旗呐喊。然而,随着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部队越来越壮大,薛举的权力欲望快速膨胀,骨子里嗜血的本性也开始显露出来。
每次打完仗,薛举都会将被俘士兵的鼻子和舌头挖出来,或者用木棍将他们活活捣死,不为别的,就为看热闹,就为赚个杀人狂魔的称号……要命的是,薛举玩嗨之后,还会拿自己人开刀,这就让将士们不能忍受了。
20万大军,究竟有几个人愿意追随他,完全就是个迷......
617年12月17日,李世民在扶风郡大破薛仁杲部,在随后的小规模战役中,薛举父子终于尝到了屡战屡败的滋味儿,原本斗志昂扬的薛举,居然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走错道了……
薛举曾经问自己的手下,自古以来,有没有皇帝投降敌人,然后被善待的,结果被手下的人一顿嘲笑……
确实有被善待的投降皇帝,可似乎没有被善待的杀人狂魔吧……
长安城外的失利让薛举心灰意懒,外出溜了一圈之后,薛举发现还是呆在陇右老家比较安全,于是乘着夜色的掩护,连夜赶回了兰州。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28章收编屈突通,关中大局已定

李世民大战薛举的同时,李渊还派了两路大军前去西南边陲招抚:
姜謩、窦轨出散关,安抚陇西。(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陕西宝鸡市境内,秦岭山的北麓,自古就被称为“川陕咽喉”。秦汉时期,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也穿越过散关。)
李孝恭(李唐宗室,李世民的堂兄)招慰山南(巴蜀地区,连接西藏),收复了巴蜀30多个郡县,一举荡平西南地区。
令薛举父子振奋的是,他们在半道上遇到了姜謩和窦轨。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老子干不过李世民,拿你们出气还是可以的吧!
于是,一场单方面群殴之后,薛举父子心满意足地回了兰州。
对李渊来说,薛举根基深厚,势力彪悍,想要在短时间内弄死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只要他不打长安城的歪主意,任他折腾去!李渊收拾完长安附近的烂摊子之后,再度将目光转移到河东。
屈突通,虽然是隋朝的大将,为人却忠贞可靠,很讨人喜欢。
李渊南下的时候,特意让刘文静镇守在潼关,一方面让他遏制住屈突通支援长安的通道,另一方面寻找机会,顺势将屈突通收编到自己的麾下。
别看刘文静是一介文臣,论排兵布阵,调兵遣将,能干的过他的屈指可数!
拿屈突通来说,屡次派大将桑显和前来挑衅,却始终都讨不到好处。
潼关之下,屈突通和刘文静对峙了一个多月。
问题是,刘文静可以继续耗下去,可屈突通却耗不起啊。
一天晚上,屈突通叫来了桑显和,焦虑地说道:兄弟,这样下去不行啊,要不你晚上辛苦一下,给刘文静来个突然袭击?
行动还是挺奏效的,桑显和以最快的速度攻破了两道防线,可到了刘文静的中军大营时,死活都打不进去。这场景,很像是某足的临门一脚,总觉得差点火候……桑显和不甘心,于是整军再战,一度屠杀了数千名唐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唐军的败象已经很明显了,桑显和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夺取潼关争夺战的胜利,然而就在此时,桑显和却心软了,他看到将士们疲乏不堪,因此下令停止进攻,埋锅造饭,打算饱餐一顿后再弄死刘文静......
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刘文静直接懵逼了,桑显和兄弟,如果我没弄错,咱们是在打仗吧?
突然想吃饭?还有这种神级的操作?
快快快,赶紧把防御工事修筑起来!
凭刘文静的实力,只有防御的份,至于进攻,完全谈不上......
可就在此时,一支数百人组成的骑兵部队赶赴战场,他们在桑显和的身后捅了一刀,让其阵脚大乱,刘文静抓住有利时机,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很快就将桑显和的进攻态势瓦解了。当然,也彻底粉碎了屈突通想要越过潼关的美梦。
长安城落到唐军的手中,李渊又成功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文静犹如一条猛虎盘踞在潼关,这游戏根本没法玩儿了!
当时,到长安城谋前程的人不在少数,军事实力、政治资本、群众基础、一技之长,只要你有其中一项,长安城敞开怀抱来欢迎。桑显和战败之后,许多战将都看出来了,隋军大势已去,因此纷纷劝说屈突通,让他投奔李渊,先捞个好位置占着。事实上,李渊曾经派丞相府的家僮去招降,可被屈突通残忍杀害,而屈突通的家属也在李渊的手里,此时投降,旁人并不会责怪什么。
然而,屈突通态度坚决:老子的人头是为大隋准备的......
屈突通:“桑显和,你继续和刘文静对峙,哥们去洛阳看看情况!”
桑显和:“老大,你放心去吧,这里交给我了!”
屈突通做梦也没想到,他刚刚离开河东,桑显和便率人归降了李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事实告诉我们,当某位小弟拍着胸脯,嚷嚷着要做难如登天的事儿时,你就该防备了,要么剁了他,要么撤了他......
这下轮到刘文静着急了。
李渊给刘文静下达的任务是招降屈突通,可屈突通却鬼使神差,打算前往去洛阳,一旦让他离开关中,任务就算失败!刘文静当即传下军令,命副将窦琮、段志玄和桑显和前去追赶。
屈突通走到稠桑(今河南灵宝市北,黄河南岸)的时候,突然发现后面有一支唐军紧追不舍,屈突通仰天长叹,老泪横流。
特么的我就是一块老腊肉啊,值得你们紧追不舍吗?
屈突通:兄弟们!列阵,准备和他们决一死战!
唐军看到这阵势,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因此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去交涉。
屈突通义正言辞:“你这个贼人,过去咱们是父子,如今咱们是死敌!”
屈突通说罢,就命亲信卫兵对屈突寿狂射了一顿......
刘文静:桑显和,该你上场了!
儿子都搞不定,派我有个毛用,刘文静,你很不讲究啊!
桑显和清楚老东家的脾气,强行劝降的策略,肯定不会奏效。
曲线救国吧。
桑显和不想和屈突通搭话,转而对骁果卫说道:“兄弟们,你们的老家都在关中,如今却要逃亡到东都,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赶紧投降,跟着我回长安吧!”
此话一出,两军阵前就传来了一阵霹雳哗啦的兵器撞击声,隋军投降了。
屈突通看到大势已去,跳下战马,跪在地上,朝扬州方向磕了三个响头,痛苦的说道:“陛下,臣力尽而败,确实没有辜负陛下,老天爷可以为我作证!”
此情此景,感动天地。
也许,正是屈突通的忠诚,李渊才会对他青睐有加。
屈突通投降之后,李渊将他封为兵部尚书,赐爵蒋公,兼任李世民的右元帅府长史,让他开始了另外一段辉煌的人生。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29章人生如梦,全靠一锤金声

618年1月,长安城周围的军事势力烟消云散,关中大局已定。
李渊表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确实很棒,可是距离唯我独尊,南面称孤的境界还差点儿火候,要想实现傲视群雄的目标,得弄死李密才行!
事实上,李密经历了一个职业的巅峰,如今正在走下坡路。
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瓦岗军内部爆发了流血政变,瓦岗的首领对李密非常不满,长期的内耗让瓦岗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第二,李密不懂得韬光养晦,也不懂得搞政治伪装,就算是地里的农夫也知道,这家伙的脸色写着造二字,把自己树为朝廷的头号死敌,不被人针对(隋炀帝已经派了好几批军队围剿李密),真可谓天理不容。
第三,洛阳城雄踞在帝国的中央,凭借着通达四方的交通路网,吸引着各地的官军、起义军在此集聚。蛋糕只有两块,长安和洛阳,李密雄踞在洛阳周围,觊觎蛋糕的人就算想去长安,道路也走不通啊,大家只好在洛阳浑水摸鱼,这样一来,李密要处理的敌我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
李密虽然掌握着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却显得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李渊就高明多了,他把谋反的心思藏到了肚子里,以至于其他诸侯们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可就在别人大张旗鼓地逐鹿中原时,李渊偷偷摸摸地从太原起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敌人为友军,只花了一年的时间,便成为了天下诸侯难以仰望的存在。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18年1月,洛阳方面就传来了好消息:洛阳城下,王世充的官军和李密的瓦岗军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王世充在洛水之北安营扎寨,想要和李密决一死战,李密以一千铁骑迎战,却被王世充打败,李密随后将部队转移到洛口城内。
618年1月15日,王世充让各路大军在洛水上面搭设浮桥,打算将洛阳城的主力部队带出,和李密展开男人间的硬刚。事实上,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桥搭好了,各路人马也在按部就班地过河,可虎贲郎将王辩仗着自己骁勇善战,还没等其他各路的援军到位,就对李密发动了总攻......
出人意料的是,王辩的进攻非常顺利,一度将李密的外围防线突破。
各位兄弟,王辩只不过是王世充的一个小分队而已,而洛口城驻屯着李密的主力部队,这样的战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瓦岗军因为内部的动乱,似乎变成了一盘散沙,而李密,已经有点hold不住局面了!
瓦岗军的士气低迷到了极点,虽然外围防线失败,可主力部队却开始从战场上撤退!只需要一点点时间,王辩就可以占据绝对优势!悲剧的是,就在将士们冲锋陷阵的时候,洛水之侧传来了一阵悲鸣的声音:收兵的金锣之声!
鸣金收兵,是王世充亲自下达的军令,而动机呢?
按照官方的解释,王辩的冲锋太猛,而王世充的大部队跟不上节奏,因此王世充无法判断战场的局势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为了稳妥起见,王世充决定把王辩叫回来,重新组织一波正面的团战!
俗话说得好,不作就不会死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看起来,老天爷还没打算收了李密的性命......
据史料记载,李密带着手下,如丧家之犬一般疯狂逃窜,慌不择路,可突然听到了鸣金收兵的信号,很明显,这不是瓦岗军的金锣,再者说,瓦岗军也不需要鸣金收兵啊......就在李密犹豫不决的时候,手下的探子回报,说王世充撤军了,官军打算从浮桥撤回到洛水的北岸!
李密兴奋的手舞足蹈:苍天有眼,神灵庇佑啊!
快快快!跟老子一起杀回去!
李密组织了一支精干部队,一路将王辩碾到洛水边上。
很多人可能会很奇怪,别人追着你杀的时候,难道就不会还手吗?
很遗憾,古代的战场就是标准化的作业,老板擂鼓进攻,大家就要一股脑地往前冲,那怕知道前方有刀山火海,也得有飞蛾扑火的觉悟(很多军队都会设立督战的团队,胆敢后退,先砍翻你再说)。如果是鸣金收兵的信号,不管战场的局势如何,必须在第一时间撤退,如果没有遵守军规,回家就得挨板子。
对军人来说,遵守军规是脑子里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在王世充的主导下,一场原本属于他的胜利,彻底化为泡影。
在李密的掩杀下,一万多名官军跳进洛河丧生,王世充手下的大将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人战死沙场,洛河北岸彻底沦陷。
王世充仰天长叹:狗日的,真是嘴贱,下了鸣金收兵的军令!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到了晚上还下起了鹅毛大雪,官军将士们饥寒交迫,数万名士兵直接被冻成重伤,以至于最后只剩下数千人。战场上打不过敌人,连逃跑都可以死几万人,王世充大为恐惧,立即给越王杨侗上表请罪。
杨侗该如何抉择?
官军能打仗的将军也就这么几个人,杀了王世充又有什么用?
杨侗咬了咬牙,决定派遣王世充的哥哥前去安抚,并带去了旨意,只要王世充肯回洛阳,给他赏赐美女和珠宝,并准许他继续带兵打仗,为朝廷效力!
洛阳城下的决战,彻底摧毁了隋炀帝的剿匪大梦。
李密乘着朝廷兵败,连下偃师、金墉二城(洛阳城西北的小城)。
战争,就如我们玩的网络游戏,所谓的翻盘,就在某人的一念之间。
很难理解,却是很现实的事儿。
此战过后,瓦岗军重新找回了自信,李密也找回了霸主的地位,一时间,归附李密的人不计其数,最终统计有30万人左右。随后,李密再次调兵遣将,在洛阳城上春门活捉了东都留守韦津。
建设部部长宇文恺的儿子宇文儒童、河南留守柳续、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河内郡丞柳燮等人相继宣布投降。
直到此时,李密几乎控制了洛阳周围所有的郡县,洛阳几乎成为了一座孤城,窦建德、硃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起义军的首领纷纷发来表书,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儿:局势都这样了,要不您就做个皇帝玩玩吧!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0章凭谁问,谁是浑水摸鱼的行家
当时,李密坐拥30万大军,论军队的人数,堪称隋末最强悍的军阀。
哥们想要称帝,旁人肯定不敢指手画脚!
问题是,有一件事令李密耿耿于怀:是否能拿下东都洛阳!
洛阳城,是李密内心最大的恐惧,创业史上的一大阴影。
洛阳城由隋炀帝下令修建,建筑大师宇文恺亲手设计,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可以说是李密眼前不可逾越的高山。李密清楚的记得,当年跟随杨玄感起兵造反,所到之处望风归降,可却在洛阳城下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死伤了数万名将士!
数年之后,李密再次兵临城下,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这,也许就是命运给他开的玩笑。
没有根据地的大军就是无根的浮萍,空中飞舞的蒲公英,说散就散。
纵然是登基称帝,又能如何?
李密是见过世面的人,有名无实的帝位,不要也罢。
李密不要,可李渊想要。
洛阳的局势,让远在长安的李渊倍感煎熬。
李渊很想说一句:好兄弟,你可千万别称帝啊,不然这三十万人可就真找到组织了......
618年1月22日,也就是洛阳之战结束后几天,李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任命李建成为左元帅,李世民为右元帅,带领10万大军前往东都救援。
李渊在长安城总共有20万的兵力,这其中还包括长安城的守卫,所以能够派出10万大军,已经算是主力倾巢而出了。
此时,李渊彻底架空了隋恭帝杨侑,禅让大典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个时间派遣主力大军前去洛阳,显然不是挽救大隋的江山……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李渊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王世充和李密经过上百次的交战,早已经人困马乏,将士们厌战情绪浓厚。此次大军出征,既可以彰显他对隋朝的忠心,也可以让那些观望的隋朝官员,或者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起义军首领们对他产生好感。
不过,李渊最真实的想法,可能是想在李密和王世充之间扮演搅屎棍的角色,乘两位大佬互殴的时候,消耗他们的实力。王世充的败局就在眼前,如果李渊不在洛阳城外提前布置兵力,一旦李密占据东都,李渊就会和他展开最后的角逐,那将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超级战争!
让敌人开心,就是对自己残忍......
临行之前,李渊叫来了两个儿子,叮嘱道:李密这小子,虽然有点能耐,但要搞定东都,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你们俩在路上尽情地磨蹭,行军越慢越好,到了东都,只管捡现成的便宜!
老爸的交代,必须铭记在心。
按照现在的距离来测量,长安和洛阳相隔400公里,按照古代的行军速度,一般可以达到每天40公里,如果是单纯的骑兵部队,可以达到每天70公里。不过,考虑到李建成兄弟有10万大军,辎重无数,而潼关也在唐军的手中,没有大规模的攻坚战,每天按照30公里来算,也就十多天的时间。
然而,兄弟俩带着10万大军,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惬意,一直到4月份,才磨磨蹭蹭,不情不愿地到达洛阳城西的芒华苑。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唐军你好,你们是稀客,快请上座!
越王杨侗是正儿八经的东道主,按理说应该盛情款待一下,可他摸不清楚李建成等人的心思,因此并没有主动邀请他们进城防守。为了拉拢唐军,杨侗派了一位亲信使者前往唐军,稍微表达了一下善意,除此之外,还试探了一下,希望在合适的时机,唐军可以稍微教训一下李密。
李建成兄弟置之一笑,随后将使者打发回去......
李密,你也算是半个东道主,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据史料记载,李密打招呼的方式非常犀利,他派了一队骑兵前去骚扰,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交锋,互有胜负,,也算是表达了一下重视!
有趣的是,李密和唐军的交锋,让越王杨侗产生了一种错觉:李建成是李密的敌人,李密也是我的敌人,那李建成岂不是我的盟友啊!
啊,原来他们真的是来救援东都的,苍天有眼呐!
快快快,快请进城。
杨侗在第一时间派遣出使者,盛情邀请李建成等人进城。
有时候,你觉得传递的是友情,可在别人的眼里,你是在挖坑埋人。
比如说杨侗,他确实是一番好意啊,让李建成进城,岂不是冒着做政治傀儡的风险吗,难道他还有能力害李建成兄弟?说的简单点,杨侗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拱手将洛阳城的控制权交给唐军!
然而,关键时刻,李建成兄弟没有头脑发热。
在他们的眼里,洛阳城外有30万虎视眈眈的瓦岗军,又有各派势力暗中觊觎,凭着手下的10万大军,还真没有把握守住洛阳城,在这种情况下,洛阳城就是个火坑,而发出邀请函的越王杨侗,就是个存心害人的阴谋家......
兄弟俩商议之下,决定先退军来保存实力,静待局势的变化。
越王,自个儿玩去吧,兄弟们先走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有趣的一幕又发生了,洛阳方面看到李建成兄弟退兵,又开始坐不住了,越王杨侗直接派遣首辅大臣段达率领一万名精兵前去追赶。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不会觉得杨侗是来传递友好情谊的,为了保险起见,李建成兄弟下达作战的命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战,结果便是洛阳方面死伤四千多人,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真可谓意外的收获,你想离开,敌人给你送人头,那就先驻军看看情况吧!
接下来,李建成命人在洛阳城的西南设置了宜阳郡,命行军总管史万宝、盛彦师在此镇守,又在洛阳城的西北设置了新安郡,命吕绍宗、任瑰在此镇守。
就这样,在一场意外的伏击之后,唐军拿下了洛阳西边的战略要地,李密则战略着洛阳东边的战略要地,王世充驻守在洛阳之北。
对李家军来说,宜阳和新安是下一步夺取洛阳的跳板,进则以此为根据地,与李密争夺洛阳,退则等待李密和洛阳城鹬蚌相争。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视而笑,果然是不虚此行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1章末日天子,鸵鸟姿态

618年4月11日,江都传来消息:骁果卫将领宇文化及和司马德戡等人发动兵变,隋炀帝杨广惨死在江都宫。
消息传来,全国震惊!
隋朝灭亡是意料之中的事,可大家似乎没想到,杨广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大隋会以这样的方式从历史舞台谢幕。
616年7月10日,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句丽不利,以致于各地的盗贼蜂拥四起,在屡次调派大军镇压无果之后,隋炀帝变得心灰意懒,因此决定前往江都避难。临行之前,他将洛阳城交给了年仅14岁的嫡长孙越王杨侗,将长安城交给了年仅13岁的嫡孙代王杨侑。
618年4月11日,隋炀帝被杀身亡。
这一段日子,中国历史上最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是如何度过的,究竟因何被杀,自然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时间分为616年7月-617年12月、617年12月-618年4月两段。
总结来说,这两段时间,隋炀帝奉行的都是消极的抵抗政策,也可以说成是鸵鸟姿态,有组织过反抗,但偏向于放弃治疗,至于长安和洛阳,基本上甩给了两位没有任何执政经验的嫡孙。
不同的是,前一个时期,长安和洛阳在朝廷的控制之中,因此隋炀帝仍旧在江都遥控指挥,希望官军可以平定叛乱。后一个时期,长安城失陷,代王杨侑被李渊控制,洛阳城下的决战,王世充遭遇惨败,李密顺势拿下了洛阳周边所有的郡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
从此时开始,大隋王朝的丧钟正式进入倒计时,隋炀帝彻底打开了狂欢模式,享受着生命最后的辉煌。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前往江都的当年,江淮地区除了江都之外,其他地方被起义军轮番抢掠,百姓家中的存粮、布帛等物品直接被抢夺一空。隋炀帝到来之后,隋朝的官员以向皇帝进贡为由,再一次掘地三尺。
曾经繁华无比的江南,哀鸿遍野,寸草不生。
百姓们开始争抢树皮而食,吃光了树皮,就把树杆、植物枯杆捣碎了就水而喝,实在没有办法,就只好吃观音土。问题是,老百姓只靠这些东西维持生命,撑不了多久啊,还是得食用一点儿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什么呢?
那就是人吃人……
一边是生不如死的老百姓,一边是沉溺在花天酒地中的豪门贵族。
此时,隋炀帝左拥右抱,沉溺在江南如花似玉、风华绝代的美女怀中,饮着美酒,赏着珍奇异宝,小小的江都城此刻就是他的全部。如果所料不错,他对外界的情况可能一无所知,他以为自己有饭吃有酒喝,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太差,毕竟战争不会摧毁这个帝国的财富,国家还有超级粮仓呢!
然而,隋朝虽然有忠臣,可他们的力量太过弱小,在全国各地的官仓中,有数不尽的粮食,但是隋炀帝没有下令开仓振粮(仅在最后时刻开放了黎阳仓,可官员在执行的时候大打折扣),他们便不敢轻举妄动。
就拿涿郡来说,东征高句丽期间,朝廷在此囤积了无数的钱粮,农民起义爆发之后,老百姓要求官府开仓振粮,主政官员却以没有皇帝的圣旨为由,严词拒绝了他们,结果便是虎贲郎将罗艺杀死了长官,率领百姓起义,随后雄霸东北。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