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就我个人来看,即便是到了此时,隋炀帝仍旧有翻盘的机会。
想当年,汉武帝刘彻动用数十万大军,数次北征,将匈奴人在大草原上赶得鸡飞狗跳,却始终无法夺得最后的胜利,以致于国库最后没有隔夜之粮,老百姓怨声载道,几乎到了造反的边缘。汉武帝呢,下了一道不痛不痒的罪己诏,老百姓便悄无声息地原谅了他,此后历经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两代帝王的休养生息,大汉再次恢复元气。
隋末天下大乱,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隋朝不缺钱粮,土地兼并和贫富差距也没那么大,许多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反对皇帝,那些号称是百姓的人反对他,多半是被心怀叵测的造反者挑唆。
如果隋炀帝可以发布一道罪己诏,至少可以缓和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为平定叛乱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翻遍所有史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611年-618年,隋炀帝竟然没有发布过一条罪己诏,似乎也没有发布过大赦天下的诏书,可以说是毫无作为,任由民间的矛盾无限积累!
为什么……
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隋炀帝的尚武精神;朝廷政治风气的转变。
隋炀帝一生都在征战沙场,做晋王的时候,老爹派他剿灭陈朝,随后驻屯在江都;登基称帝之后,巡游江都、北巡突厥、灭吐谷浑、开通西域丝绸之路、南灭琉球、打通东南亚、东征高句丽,他的骨子里就是不服输的尚武精神。
隋炀帝的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万国来朝,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面对不专业的土匪起义,他又岂会用罪己诏去取悦百姓,向他们妥协?
当年,苏威确实给他提过下罪己诏收买人心的建议,希望以此来安抚流民,让他们前去征伐高句丽,然而,隋炀帝听完之后顿觉颜面大失,暴怒不已:连朕都摆平不了高句丽,就凭那些土匪流氓?
这就是隋炀帝的个性,藐视一切,个性刚强,让人又爱又恨。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隋炀帝一朝也出了不少名臣,比如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等人,然而,他们在隋炀帝的光环下,显得黯淡无光。
隋炀帝到了后期,越发听不进谏言,虽然他不喜欢杀人,可身边的臣子要么离他而去,要么明哲保身,留在身边的,就剩下那些溜须拍马的奸臣,比如王世充、虞世基、封德彝……
虞世基,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博学多才,会写一手好字。
隋炀帝看重他沉稳的性格,认定他能够办成大事,因此将他和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蕴等人引为心腹臣僚,日夜与他们商议军国大事。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的时候,虞世基还奋不顾身地上奏,声称各地盗匪猖獗,希望皇帝能够派重兵镇守洛口仓,以防万一。
隋炀帝当时的回答是:“爱卿还是太书生义气了,就这点乱子你就怕了?”
虞世基后来屡次上奏,隋炀帝都无情的拒绝。
在江都的那段日子,隋炀帝完全听不进谏言,虞世基很识时务,认为隋炀帝的性格绝无改变的可能,再想到张衡、高颎等重臣的先例,虞世基决定:还是做佞臣吧!自此以后,虞世基在隋炀帝面前绝口不提起义的事情。
在几个重臣当中,隋炀帝最喜爱的就是虞世基,看到虞世基终于可以和他保持一致,隋炀帝便将中枢大权交给了他。当时,地方官府将当地的情报上奏,可许多都被虞世基给拦了下来,以至于隋炀帝完全成为了聋子瞎子。
不得不说,局势的失控,根源在于隋炀帝本人,没有他的刚愎自用,局势可以挽回,朝臣也不会和他离心离德。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2章迁都丹阳,作死的节奏无法停止

618年3月,长安城陷落,洛阳城的主力部队溃败,隋炀帝彻底放弃了治疗。
隋炀帝似乎已经预感到,他的下场不会太好。
他曾经对挚爱一生的萧皇后说过:“外面不少人都想要算计你我,不过你放心,就算是大隋不复存在,朕也可以学做长城公陈叔宝(南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死后,被追封长城县公),你也可以做沈后(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家国天下,江山社稷,这些都是浮云,你我只管痛饮。”
隋炀帝每次安慰完萧皇后之后,便会喝得烂醉如泥,醒来之后,对镜自怜,感叹道:“这颗大好的头颅,究竟会被谁砍下呢?”
问题是,谁又能轻易地舍弃大好年华?舍弃壮丽的江山社稷?
白天的时候,杨广在江都宫摆下流水宴席,和萧皇后、后宫佳丽尽情地喝酒玩乐,什么佳肴美馔、山珍海味,全都给老子端上来品尝,什么书画古玩,奇珍异宝,通通给老子呈上来把玩,真可谓杯不离手,酒不离口,亡国之君的形象,令人作呕。
然而,到了傍晚时分,隋炀帝便会将所有美女和内侍喝退,自己独自一人,身穿素衣,拄着拐杖,走遍江都宫的楼台馆舍,曲水凉亭,不到深夜,绝不回宫休息,唯恐美好的帝王生活会在一瞬间离他而去。
江都宫中,萧瑟的背影折射的是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都是渺小的,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也终归会化为一抔尘土。也许在这一刻,隋炀帝已经参透生命的来去轮回,不再为生命的无常感到悲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长安和洛阳的失控,让隋炀帝深感回到中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不想坐以待毙,考虑到丹阳(今江苏南京市)是许多王朝的都城,又有长江相隔,至少可以让他继续享受一段帝王生活,隋炀帝决定:迁都丹阳!
隋炀帝的决定,在江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部分人都不赞成前往丹阳,因为那里气候潮湿,关中的人肯定会水土不服,再加上丹阳经过连年战乱,粮食极度匮乏,即便是迁都过去,也难以持久。
群臣纷纷进言:希望隋炀帝可以回长安主持大局。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话是欺骗世人的。
长安城的新主人姓李,名渊,是隋炀帝的大表哥,如果李渊的脑子没有被门夹过,肯定不会把权力交还给小表弟。群臣之所以要回长安,是因为家眷和财富基本上都在关中地区,而李渊和突厥人早就达成了协议,如果拿下长安城,权力和土地归他,人口和财富都送给始毕可汗。
这也就意味着,这帮官老爷的身后之事,完全没有着落。
617年8月左右,朝廷的官员,军中的将士,都有私自逃跑的先例。
尤其是骁果卫,已经到了人心不稳,人人想跑的地步。
隋炀帝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为了弥补府兵将士的缺陷,特地从关中地区招募了许多勇士,组建了精锐的骁果卫,此刻正保护在他的身边。
骁果卫的战斗力天下闻名,远超一般的正规军,这些将士背井离乡,跟随隋炀帝前来江都,为的是上阵杀敌,建立军功。然而,隋炀帝的荒谬行径,军事上的不作为,令他们有力无处使,整个骁果卫形同虚设,什么升官发财,什么光宗耀祖,貌似统统和他们无关。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好吧,没有功劳可捞,那将士们的私人问题要怎么解决?
要知道,这帮人的家眷全部在关中,自己孤身一人在外征战,生理需求完全得不到满足啊,朝廷自然不会帮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那骁果卫将士只好在江南养着小妾,养着情人,没事儿的时候,和她们私下约会,过过小日子......
这一切,都被细心的裴矩知道了。
情况不妙啊,如果骁果卫因为生理需求而造反,堪称大隋王朝的奇耻大辱!
617年9月,裴矩郑重其事地进言:陛下!骁果卫将士远离家乡,身边又没有女人陪伴,实在不是长久之计啊,要不就让将士们在江南成家吧!
隋炀帝:你的意思是?
裴矩:征调江南未出嫁的处女和寡妇,将他们分给骁果卫的将士,已经勾搭成奸的,朝廷不再问责,鼓励他们成家立室!
老成谋国之道,确实很给力!
即便如此,人心依旧不稳,所以需要君臣齐心协力,稳住大局。
悲剧的是,以虞世基为首的佞臣继续逢迎隋炀帝,声称丹阳的老百姓早就一睹隋炀帝的龙颜,此刻正翘首以盼……
翘首?
以盼?
好吧,隋炀帝原本就想去丹阳,虞世基的一番话,给他找到了绝好的台阶,这事儿就这样定了,修建丹阳城,准备迁都!
一锤定音!
不过,这一实锤也砸晕了不少官员和将领。
尤其是骁果卫的将士,对此格外不满。
不错,朝廷是给骁果卫将士配备了小妾和情人,问题是,她们只不过是玩物啊,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有时候,红旗还是比彩旗靠谱,尤其是红旗下的花朵,那才是骁果卫将士的终极未来!
天下人都知道,李渊和始毕可汗达成了肮脏的交易协议,已经把关中、河东的财富和人口拱手相送,如果跟着隋炀帝跑到丹阳混日子,就意味着永远也回不了关中,老婆跟人跑了,孩子跟隔壁老王姓了,这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害人妻子,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不可原谅啊!
将士们是最朴素的,谁能保障他们的性命和幸福,他们就为谁卖命。
很显然,隋炀帝的疯狂想法,让自己置身于最危险的境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3章卫府和骁果卫,谁才是祸首

写到这里,有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骁果卫将士的怒气确实很大,可江都宫的军事政变,真的是骁果卫主导的吗?这句话说出来,恐怕就会有人质疑楼主又在哗众取宠,走非主流写史的路线,历史书上写的很清楚,兵变是司马德戡策划的,司马德戡是骁果卫的首领,这件事还有任何疑问?
事实上,司马德戡,并非骁果卫的真正首领。
先说说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580年-618年),扶风雍县人氏,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杀猪卖肉。
不过,司马德戡并非出身在杀猪世家,他的父亲司马元谦,官居北周王朝的都督,还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幸的是,司马元谦早早就去世了,留下了司马德戡和他的母亲和氏,在那个年代,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司马德戡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拿起了屠刀,开始和大肥猪为敌……
后来,司马家来了个和尚,此人名叫释粲,可能是下山化缘来的,得知司马德戡的母亲是个寡妇,于是生了还俗之心,直接在司马家住了下来。和尚还算是本分的人,占了别人老婆的便宜,也没忘记教育女人的子女,于是,司马德戡白天杀猪,晚上读书,文化水平和武力值齐齐飙升。
开皇年间,司马德戡也不知碰到了什么机缘,居然做到了皇宫的侍官,进而被提拔为大都督。当时,杨素执掌朝政,可以招揽党羽,司马德戡便拜了他的码头,由于司马德戡能说会道,善于揣摩人心,深受杨素的喜爱,在老板的举荐下,司马德戡被加封为仪同三司。
607年,司马德戡跟随隋炀帝征伐辽东,因功升迁为武(虎)贲郎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jerrysongxh 2018-09-25 11:05:02
关于隋朝命短,有个解释是千年之变局之后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
中国历史上有秦扫六国,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
还有隋朝开科举制度,使得寒门能够有上升途径,同样的二世而亡。
此外最近的民国,一扫几千年的帝制,开共和民主,还是二世而亡。以北洋和民党算。
-----------------------------
是啊,三个王朝都有很明显的共同点,经历过重大的改革,得罪了强大的利益集团。不过,你说的千年之变局之后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是个历史现象,并不是短命王朝形成的原因,比如秦朝和隋朝,皇帝一统天下的心思很强烈,搞了很多战争,也上马了许多大工程,在得罪利益集团的情况下,把老百姓也给祸害了,当时民国好像没这个事儿,所以细细的说来,短命王朝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吧。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虎贲郎将,隶属于朝廷的卫府。
按照卫府编制,最高首领是大将军,官居正三品,大军区司令员,下设两个将军,官居从三品,大军区军长级别,再往下便是虎贲郎将,官居正四品,师长级别,再往下便是虎牙郎将,副师长级别,官居从四品……
也就是说,司马德戡其实是卫府的将领。
再来说说骁果卫。
大家都知道,隋朝规模最大的其实是十六卫府兵,而骁果卫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句丽战争的疑难杂症。
战争时期,骁果卫拥有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不管是晋升的机会,还是军队一把手的级别(正四品),和卫府相比都不逊色。事实上,骁果卫的表现确实对得起隋炀帝给的待遇,打辽东城的时候,就是这支军队冲锋陷阵,力挽狂澜。
一句话总结:骁果卫是骁勇善战的野战军背景。
隋炀帝很喜欢骁果卫,也很信任他们。
按照隋朝的军制,骁果卫的最高长官叫左、右折冲郎将,官居正四品,左右各三人,副首领叫左、右果毅郎将,官居从四品,左右各三人。
此外,还设置了左、右雄武府,首领分别为左、右雄武郎将,级别不详(可能比折冲郎将要低一级,从四品的样子),左右各三人,下设左、右武勇郎将,级别比雄武郎将低一阶,左右各三人。
也就是说,骁果卫设置了一堆高级别的郎将,可整个军队却没有带头大哥!
按照现代的管理理论,一个团队想要高效的运作,必须有最高的决策人,此人负责重大信息的收集,团队的决策,业务的沟通,最关键的职能就是,哄好幕后的大BOSS,进而获取源源不断的支持和资源。
明朝的锦衣卫最高首领叫锦衣卫指挥使,东厂、西厂的最高首领叫东厂掌印太监,他们的首领天天围着皇帝转,自然可以把团队搞得红红火火。就算是朝廷的十六卫府,也有官居正三品,地位超然的大将军,再来看看骁果卫,除了一堆自说自话的郎将,还有谁能和皇帝直接对话?
违反团队管理的基本原理,应该给予差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时过境迁,咱们没办法去了解隋炀帝当时的想法,可这样的团队架构,造成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事实:骁果卫有中层将领,却始终没能培养出举世罕见的超级无敌大将军,也没能培养出懂得溜须拍马,会走上层路线的军事政治家。
记录在册的折冲郎将有两位。
沈光:江南人氏,特长是骑马,打仗也很卖命,颇得隋炀帝的青睐,悲剧的是,此人就像是三线的女演员,有著名导演的力挺,可就是红火不起来,隋炀帝被杀之后,沈光感念皇帝的提拔,暗中组织力量对抗宇文化及,后来英勇就义。
赵行枢:隋朝的超级富二代,靠钱财开路,打通了宇文述家族的关系,后来被举荐为骁果卫的折冲郎将,可没干多久,就跑到卫府做了从四品的虎牙郎将,后来直接跟随司马德戡、宇文化及革了隋炀帝的命……
说白了,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人人敬仰,拥有话语权的核心人物,想要在丛林中出头,该有多么的困难!
这也是骁果卫政治地位一直都很尴尬的原因。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隋炀帝南下江都之后,骁果卫野战军的优势荡然无存。
要不把江都宫交给你们来打理?
对不起,骁果卫擅长打野战,不适合搞皇帝的禁卫保护工作,而且骁果卫的军中没有隋炀帝可以放心托付的将领。既然这样,你们就驻守在江都宫的外围(别人进攻的时候,第一批战死的炮灰),防范敌人来袭吧!
至于江都宫的防御,还是由左右监门府、左右卫府来打理!
前面已经说过,隋炀帝南下江都之后,骁果卫将士的不满情绪最先爆发。
问题是,卫府将士的老婆难道就在身边?他们就没有生理需求?骁果卫将士作战勇猛,生理需求就比卫府将士更猛烈一些?别人可以半年一次,他们就必须每天好几次?答案显而易见,其中另有隐情。
隐情就是,朝廷不给力,没机会建功立业;家眷又在关中,思乡心切;地位比不上卫府士兵,升迁没可能。
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回老家。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4章兼职骁果卫,真是要命的差事

谁,将会是策马扬鞭自奋蹄,追逐自由随我心的叛逃将领呢?
据说,是一个叫窦贤的骁果卫郎将,此人实在是绷不住了,拉了一堆关中子弟,乘着月色的掩护,朝西狂奔而去。
任何年代,做逃兵都是不可饶恕的事儿。
骁果卫的背叛,让隋炀帝怒火中烧,暴跳如雷,也感觉到了一丝丝危机,为了遏制住这股子歪风邪气,隋炀帝从马厩调出了一批千里马,派遣最精锐的骑兵前去追杀,并成功地砍下了窦贤的脑袋。可即便如此,叛逃的人仍然不在少数,除了窦贤,还有多少将领被杀,完全就是个未知数。
此情此景,还指望隋炀帝会继续信任骁果卫吗?
同志们,情况很严重啊,绝不能让局势再继续恶化下去。
隋炀帝派人找来了司马德戡(走上层路线的同志),准备对他委以重任。
隋炀帝:司马德戡同志,骁果卫的情况你可能已经听说了,将士们都想着叛逃回关中,再不治理一番,后果不堪设想,就由你去统领骁果卫吧!
就这样,司马德戡走马上任了。
在此之前,司马德戡的身份是左右备身府的虎贲郎将,统领骁果卫一事,完全是隋炀帝给他安排的临时工作。
司马德戡郁闷了,这特么算什么事儿啊?
骁果卫搞外遇,养情人的时候,有我吗?
骁果卫娶媳妇的时候,有我吗?
骁果卫晋升的时候,有我吗?
如今都叛逃了,让老子去收拾烂摊子,不是把我往火坑推嘛!
这事儿干的,很不讲究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没办法,谁叫你是打工的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搞一线调研,看将士们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司马德戡:校尉元武达,这事儿交给你了。
数日之后,元武达带回来一个悲观的消息:骁果卫人心惶惶,人人都想着回关中,事情恐怕不妙啊!
司马德戡的感觉很强烈,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六神无主......
隋炀帝把骁果卫交给他打理,别问之前是什么事儿,在他手里出现大面积溃逃,那就是司马德戡的责任。
想要甩锅?没门儿!
司马德戡摸了摸脖子,仰天长叹道:这特么,脑袋真是个好玩意儿,可过不了多久,它就不复存在了啊!
人到危急时刻,最先想到的就是保存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司马德戡考虑了很久,准备展开自救行动。
他找来了左右备身府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并非骁果卫的将领,而是司马德戡的现任同僚),将自己的想法对他们和盘托出。
司马德勘:“兄弟们,咱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啊!”
元礼:“究竟出了何事?”
司马德勘:“骁果卫的这帮猴崽子,私底下谋划逃回长安,咱们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陛下,可你们都知道,陛下近来听不进忠言,如果现在找他说骁果卫即将叛乱的事儿,恐怕会遭到猜忌,如果咱们不去说,到时候陛下又会怪罪咱们没有及时禀报,还是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元礼:“既然如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司马德勘:“如果骁果卫逃跑,咱们就跟着一起跑!你们回去之后,在朝野多找一些同盟,大家共同行动!”
元礼:“好主意!”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这些人的官位不高,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家眷要么在长安,要么在洛阳,他们和普通的士兵一样,迫切地想回家。这一刻,他们不分官职尊卑,不分过往恩怨,紧紧地团结在司马德戡的身边,日夜谋划叛变之事。
司马德勘虽然背叛了隋炀帝,可说白了,这是在莫名恐惧下的潜逃和自保行为,他们并没有想发动军事政变,谋杀隋炀帝。
按照司马德勘的计划,618年3月15日,他们会在军中哗变,然后率领部队劫掠江都,顺道返回洛阳和长安,可计划进行到一半,却发生了要命的意外。
意外便是:宇文家族得知此事,想要强行入局。
问题就出在虎牙郎将赵行枢、勋贵杨士览的身上。
前面已经说过,赵行枢是超级富二代,用钱打通了宇文家族的关系,说是宇文家的走狗一点儿也不为过。杨士览呢,宇文化及的外甥......
跟着外人混,总归不是王道,树大根深的宇文家族,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赵行枢和杨士览得知司马德戡的详细计划之后,兴奋地跑到宇文智及那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怎么样,哥俩儿身为宇文家的猎犬,还算是尽职尽责吧?
这两人可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忠心”,一场毫无杀伤力的军事哗变,因为宇文家族的参与,直接变成了针对隋炀帝的斩首行动。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随后,自救行动开始全面展开,三人分头行动,联合了内史舍人元敏(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许弘仁、薛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虎牙郎将赵行枢、杨士览等人。
这些人的官位不高,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家眷要么在长安,要么在洛阳,他们和普通的士兵一样,迫切地想回家。这一刻,他们不分官职尊卑,不分过往恩怨,紧紧地团结在司马德戡的身边,日夜谋划叛变之事。
司马德勘虽然背叛了隋炀帝,可说白了,这是在莫名恐惧下的潜逃和自保行为,他们并没有想发动军事政变,谋杀隋炀帝。
按照司马德勘的计划,618年3月15日,他们会在军中哗变,然后率领部队劫掠江都,顺道返回洛阳和长安,可计划进行到一半,却发生了要命的意外。
意外便是:宇文家族得知此事,想要强行入局。
问题就出在虎牙郎将赵行枢、勋贵杨士览的身上。
前面已经说过,赵行枢是超级富二代,用钱打通了宇文家族的关系,说是宇文家的走狗一点儿也不为过。杨士览呢,宇文化及的外甥......
跟着外人混,总归不是王道,树大根深的宇文家族,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赵行枢和杨士览得知司马德戡的详细计划之后,兴奋地跑到宇文智及那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怎么样,哥俩儿身为宇文家的猎犬,还算是尽职尽责吧?
这两人可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忠心”,一场毫无杀伤力的军事哗变,因为宇文家族的参与,直接变成了针对隋炀帝的斩首行动。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5章宇文家族入局,谋划斩首行动

问题是,宇文家族为什么要干死隋炀帝呢?
恩怨,还是要从宇文述和他的三个儿子说起。
开皇年间,宇文述就做到了右卫大将军的高位,后来平定南陈,宇文述立下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安州总管,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当时,太子杨勇遭遇父皇和母后的信任危机,杨广打算乘机谋夺太子之位,为了结交长安城的权贵,杨广找到了宇文述,由他牵线搭桥,和首席宰相杨素搞成了战略同盟,大家共同努力,最后执掌了杨氏家族的权柄。
隋炀帝登基之后,下诏封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宇文家族的恩宠,举世罕见。
宇文述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
按理说,三兄弟出身在同样的家庭,享受着一样的教育资源,性格应该有些相似才对,比如说要么都是行为乖张的痞子,要么都是温润和善的君子,可是在宇文家族,三兄弟的性格却尤为分裂。
老三宇文士及,知书达理,气质不凡,走的文化人路子。
隋炀帝和宇文述搞关系的时候,想和他结为姻亲,可思来想去,还是把南阳公主嫁给了性格和善的宇文士及。
宇文智及、宇文化及,性格叛逆,不尊法度,生活骄奢,性情凶残,完全是一副豪门贵族子弟的嚣张嘴脸。据史料记载,他们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骑着高头大马,挟弓持弹,前呼后拥,然后在长安街头调戏良家妇女,学大螃蟹横着走路,老百姓为了恶心他们,专门起了个外号:轻薄公子......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没办法,谁叫人家的老爹后台硬呢,嚣张就嚣张吧,谁敢治理他们?
身为官二代,行为跋扈也是常有的事儿,可宇文化及却有些嚣张过头了,他仗着老爹的权势,公然做起了买官卖官的勾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天下人都知道,隋炀帝特别反对结党营私,也厌恶官员贪腐。
宇文化及的嘴脸,让隋炀帝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宇文述,你这个老小子,家教完全不行啊,有空多管教一下儿子,行为浪荡,不遵法度,成何体统嘛!
有时候,隋炀帝也会亲自上阵,劈头盖脸地臭骂一顿,然后将他一撸到底,可碍于宇文述的面子,隋炀帝将他贬官不久,总会重新启用。
时间一久,宇文化及算是看明白了,老爸很给力,皇帝也不敢动真格!
有一次,隋炀帝北巡大漠,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居然干起了对外贸易,他们将中原的铁器和粮食卖给突厥人,然后换回优质的骏马,再带回中原贩卖。
看起来,军中的贪腐,古已有之,而且套路都是一样的......
这事儿性质很严重啊,隋炀帝对突厥人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混合政策,你却明目张胆地给他们送武器,说的轻一点,那叫混账,说的重一点,那叫叛国!
很明显,这事儿掩盖不住,有人捅到了隋炀帝的跟前。
狗日的,不治理你们,真把老子当老佛爷了!
隋炀帝的底线是帝国的利益,宇文化及兄弟的行为,直接被判定为叛国。
隋炀帝传下军令,要把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斩首示众,上刑场之前,南阳公主进宫面圣,一哭二闹三上吊,撒娇任性学卖萌,这才救了兄弟二人的性命。
不过,自此以后,宇文化及兄弟彻底失去了隋炀帝的信任!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宇文述死之后,隋炀帝身边的亲信越来越少,思来想去,还是感念故人的恩德,因此决定重新启用宇文述的几个儿子。
那个谁,宇文化及,你就做右屯卫大将军。
宇文智及,你委屈点,领个将作少监,在朕的身旁侍奉吧......
隋炀帝可能没想到,宇文化及兄弟和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两兄弟过的什么日子啊,无数次的贬斥,无数次的提拔,最后因为隋炀帝的怜悯而重新复出,这对宇文家族来说,根本就是奇耻大辱。
所以说,当宇文智及听说司马德戡要率军哗变,肾上腺素立马飙升。
对他来说,调戏民女,纵横马路毫无难度,而且略显低级,只有把天下闹得血雨腥风,才能满足他的人生追究,当然,顺便报一下家族的血海深仇。
宇文智及选了家中最快的一匹骏马,骑着它飞奔到骁果卫的军中,想要找司马德勘好好合计合计。
宇文智及:“司马大人,听说你要回长安,是不是?”
司马德勘:“宇文大人,您的意思是?”
宇文智及:“司马兄,带着兄弟们逃跑,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事情,传出去也不好听啊,再说长安城被李渊控制,你们回去了又能如何?到时候,陛下只需要一道圣旨,你们就都得死。”
司马德勘:“……”
宇文智及:“如今天下分崩离析,陛下不得人心,您手中掌握着最精锐的骁果卫,为何不乘此良机,做一番大事业呢?”
司马德勘:“如何做?”
宇文智及:“杀了皇帝,自己坐拥这半壁江山!”
司马德勘听闻后冷汗淋漓……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论威望,司马德戡只不过是虎贲郎将,如果说带着将士们抢劫点儿财物,一起回长安过日子,凭借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和号召力,可以一呼百应。然而,若要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夺取大隋的政权,这就有点为难了。
司马德戡虽然是个武夫,可他并不是傻瓜,因此脸上故意漏出了为难的表情。
赵行枢、薛良二人站了出来,说道:“这件事情太过重大,稍有不慎会招来杀身之祸。要不,还是请您的大哥宇文化及前来共商大计?”
司马德勘:“对对对,你大哥是朝廷的右屯卫大将军,身份尊贵不说,还是隋炀帝身边的近臣,由他来主事,更容易成功。”
司马德戡的话没毛病,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长子,关陇军事贵族的代表,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办事儿很方便,又是右屯卫大将军,在军中有号召力,由他来坐镇指挥,逼格可以瞬间飙升。
造反这事儿,实力很重要,信心也很重要哇。
宇文智及的视线有些模糊,没错,那是心花怒放之后的眼泪,感动的!
这特么,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宇文智及:司马德戡,你是位好同志,你等着,哥们立马回去找大哥商议。
无数的事实都已经证明,手臂上有纹身的,不一定会干架,口出狂言,分分钟要砍人的,不一定是狠角色,纨绔子弟嘛,多半是色厉内荏之徒。
宇文化及,仗着老爸的势力,欺负一下小老百姓,还干点儿混账事可以,真要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皇帝,宇文化及显得非常犹豫……
在宇文智及的极力劝说下,宇文化及这才答应带着个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司马德勘是个谨慎的人,骁果卫毕竟是不设大将军的禁军,唯一的首领便是皇帝,而他刚刚执掌骁果卫的大权,利用将士们的弱点,带着他们逃回长安肯定没问题,可要说服他们调转枪口,弄死大老板,司马德勘的心里也没底。
于是,司马德勘想到了一条诛心之计。
他找到了医官张恺,让他在军中散布消息,说隋炀帝已经知道了骁果卫要谋反的事情,因此准备了许多毒酒,想要将那些准备叛逃的将士全部毒死。
骁果卫本来就人心惶惶,听到这种谣言之后,不约而同的找到了司马德勘,希望他能够出面,给兄弟们找一条活路。
司马德勘:“兄弟们,陛下素来严苛无道,咱们逃跑必然是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只有杀了这个无道昏君,另立明主!”
将士们:“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还是那句话,将士们都是朴素的,谁能给他们保障,他们就听谁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36章江都宫的防御,全面溃败

事实上,司马德勘在军中上蹿下跳,十分活跃,甚至到了公开叛逃的地步。
隋炀帝还能翻盘吗?
我觉得可以,因为司马德戡的保密工作很差劲,计划已经提前泄露。
有一天,一名江都宫的侍女找到萧皇后,颇为得意地说道:“主子,我听说司马德戡想要率军哗变,此事必须得让陛下知道啊!”
萧皇后颇为嫌恶,这宫女邀宠的心思太明显了,心术不正啊......
情况看起来很严重,要去找老公汇报情况吗?
萧皇后想了想,丈夫倔得像头驴,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更何况司马德戡是他的亲信,说他谋反,不是找不自在嘛!
萧皇后:“你很忠心,就由你亲自向陛下汇报吧!”
告密这种事儿,历朝历代都是绝好的立功机会。
问题是,宫女告密的时机不对啊。
隋炀帝想要做埋头的鸵鸟,你非得让他重见天日,这不是找死嘛!
不出萧皇后所料,隋炀帝听完之后暴跳如雷。什么造反,什么哗变,什么骁果卫,老子通通都不想听,隋炀帝口中只蹦出了一句话:你,只是个身份卑微的宫女,不该掺和朝廷的军国大事。
结局就是,宫女被活活打死!
至此,隋炀帝被杀的命运直接被他亲手锁定......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