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据史料记载,张达到达前线之后,率领一百名将士和刘武周刚了一下正面,不过很快就被敌军给歼灭。
战役过后,一地鸡毛,张达看着躺在地上的尸体,胸中怒火丛生,特么的,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啊,就因为李元吉的无能和固执,全都葬身荒野......
愤怒的张达投靠了刘武周,并主动充当向导,攻破了榆次县城。
李元吉只有16岁,自打从娘胎里出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更别说上阵杀敌,热血厮杀......他听说刘武周马上就要到达太原城,吓得惊慌失措。
李元吉叫来了并州司马刘德威,豪气干云地说道:“刘武周来了,咱们用不着害怕,你呢,带着城中的老弱病残守城,本王亲自率领精锐出城迎战!”
619年9月16日,三更时分,夜沉如水。
李元吉乘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摸摸地离开了并州城。
不过,他离开的时候不是带着三军将士,更不是去偷袭敌军。在他的背后,是数十辆装着金银细软和珠宝美玉的马车,以及乘载着妻子、儿女等亲信家眷的软轿。至于随行的军士,唯一的目的就是保护李元吉安全返回长安......
李元吉挑的日子还真是恰到好处,他前脚刚走,刘武周就来到了城下。
被抛弃的大臣和老百姓别无选择,只能主动开城,投降了刘武周。
太原城宣告失陷……
太原是李渊的龙兴之地,李家的根基,重要性仅次于长安。
哥们还在长安城调兵遣将呢,你们这么快就把太原玩丢了,真是神乎其能啊!
太极殿内,李渊和一帮贴身近臣正在商议此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当时,李渊怒火冲天,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这帮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丢太原。客观的说,李渊从一开始就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所以才会把他任命为太原府总管,至于总管府的僚属,呵呵......
李渊怒吼道:“混账!都是一群混账!元吉毕竟还年轻,不懂政事,所以朕才派窦诞和宇文歆辅佐他。并州有数万大军啊,仓库的粮食至少够你们吃十年的吧?才三个月啊......你们就一败涂地!”
没人敢接话,大家都知道李渊还没说完呢。
李渊恨恨地说:“朕听说,是宇文歆主动提议放弃并州的,是不是?可恶至极,朕一定要杀了此人,以儆效尤!”
这就有点过分了,有时候是领导说了算,领导也有胡来的资本,可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护犊子吧,当大家都是空气呢......
礼部尚书李纲,为人忠正耿直,一副天生的谏臣模样。
在李纲看来,李渊护犊子的行为实在是太把大臣当外人了,再这么闹下去,群臣的尊严就会掉落一地,关键时刻,还是得稍微振一下臣纲:“陛下,臣以为,多亏了宇文歆,陛下才没有失去齐王殿下!”
李渊差点气笑了:“李爱卿,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纲:“据臣所知,齐王殿下在并州骄奢放纵,窦诞不曾有半点规谏,反而为他极力掩饰,这才闹出了大乱子。宇文歆虽然规劝不力,可他毕竟把情况都写成奏折,呈报给了朝廷,又有何罪责可言?更何况,这是您和齐王殿下的家事,旁人都不太好说话,可宇文歆却不顾一切的为您着想,这难道不是忠诚?如果陛下要追究他的责任,恐怕不会让群臣心服口服!”
皇帝,尤其是不敢乱杀大臣的皇帝,对“群臣”的情绪还是得顾虑的。
窦诞是李渊的女婿,李渊自然不肯责怪,因此只好找宇文歆当替罪羊,而李纲又巧妙地把窦诞给推了出来,李渊还能再说什么?
散会散会,老子心情很不美好!
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更懂得顾全大局。
第二天,李渊派人将李纲召入宫中,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不仅高度褒奖了李纲进谏的艺术水平,还强调了李纲对大唐谏言事业的重要性。
当然,李元吉的不堪往事也被李渊痛斥了一番,大家说到兴起之处,都觉得面子上已经过得去了,至于惩罚什么的,已经不是太重要的事情......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蓝色海岸心灵写史 2018-11-08 22:26:41
老兄您好:
我是11月1日刚刚来《天涯》登记注册的新手,本来是打算来天涯连载发表隋唐史的,书名就叫《真实隋唐英雄时代》、是打算从公元589年大隋重新统一中国~写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之前、这166年的隋唐盛世历史。
两天前,我无意中看到了您这篇大作《细说隋唐史》,很自然地就看了看。仔细看后,真的感觉很震撼!:历史方面,您写得非常翔实、极其详尽、入情入理、精彩生动,文笔方面,一句话:基本不次于当面明......
-----------------------------
老兄您好:
看到你留言的时候,我正在修改稿件,突然有种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能够给我写下这么一段话,说明您是真的仔细看过文章,对隋唐史有一定研究的同仁,您所有的褒奖,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资格接纳的,不再谦虚。
事实上,您要是想写书,其实我还是非常赞成和支持的。人生在世,总得有一份追求,既然对历史和写作有兴趣,不防尝试一下,人生总会给你一些惊喜,数年之后,回过头来再看如今,能有一份印记,也会有一些额外的收获,至少笔头功夫好,在那都能吃香吧。至于别人的成就,如果我当时考虑到这些,早就应该放弃了。
关于出书的事儿,天涯网友早就和我说过,作品打磨好,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不必太在意,我想网友说的话都是真知灼见,在这里还有好些文友都是这样的祝福,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你们的祝福落空!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蓝色海岸心灵写史 2018-11-08 23:09:23
谢谢老兄回复。
1、我不愿再写我的《真实隋唐英雄时代》。因为与您几乎是严重撞车!我无论怎样写,都绝对写不过您!顶天了排第二!第二便意味着根本没有出书机会!
2、您为这部书、居然至少花费六七年功夫了!至少现在、还没有出书走红。作为一个新手、菜鸟,我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我是个“急功近利的普通俗人”、根本就忍受不了这么漫长的磨砺与等待!您可能是个二三十岁年轻人、等得起耗得起!而我是个四十多岁中......
-----------------------------
嗯,写历史确实是个大工程,也许您的选择是对的呢。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64章大唐岌岌可危,李世民临危不乱

刘武周拿下了太原城,心情一片晴朗。
曾经,哥们只能在马邑混混日子,从来不敢痴心妄想,可如今居然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李渊的老巢,这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呢?
长安城,恐怕也不只是李渊才能坐的吧!
事实上,刘武周并没有沉浸在夺取太原城的喜悦之中,他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了晋州,俘虏了唐朝的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然后趁热打铁,势如破竹般的进逼绛州(今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攻陷龙门(今山西运城河津市黄河渡口)。
直到此时,刘武周的大军和长安城只有一河之隔......
客观的说,刘武周能够拿下太原,直接杀到黄河边上,已经算是大获全胜。
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杀到黄河对面,和李渊掰一掰手腕,看谁能成为最后的王者,一条是死守黄河,控制河东地区。
就在刘武周犹豫不决的时候,裴寂给他送了一个神助攻!
裴寂战败之后,李渊不想这么快就见他,责令他在黄河一带溜达溜达,找机会戴罪立功,回长安城之后,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一个文人,打不过别人,又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能有啥点子呢?
裴寂非常无奈,都快有了轻生的念头!
宋金刚等人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之际,裴寂灵光闪现,下令将虞州(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泰州(今山西运城市永济市)等地的粮食、物资悉数焚毁。
哼哼!你不是很牛吗,哥们就不让你就近征集粮食,以此来延缓你南渡黄河的进攻节奏。
从兵法上来说,裴寂的决策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问题是,裴寂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河东百姓的强烈不满啊。
唐公不是仁义之师嘛,怎么干起了强盗行径,焚烧百姓的口粮啊?
隋末老百姓的脾气很大,你让他们不舒心,他们就会让你不如意。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比如,夏县(今山西运城市夏县)农民吕崇茂杀了县令,宣布造反,随后自称魏王,并联合刘武周,打算找李渊的晦气……
整个动作下来一气呵成,完全就是隋末农民的标准起义套路。
裴寂暴走了,吕崇茂是个什么玩意儿?
呵呵,哥们干不过宋金刚也就罢了,你一个泥腿子,要文化没文化,要战斗来没战斗力,竟然敢骑到哥们的头上作威作福,还有没有规矩?
裴寂当即传下军令,整军出征,先灭吕崇茂,再搞刘武周!
人呐,贵在有自知之明,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就拿裴寂来说,明明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臣,非得跑出去丢人现眼。
吕崇茂是农民不假,可他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农民,不像裴寂,身负高官厚禄,做事情瞻前顾后,又没有带兵打仗的韬略,在战场上只有逃命的份!
结果很简单:裴寂败!幸运的是,不是裴寂卒!
消息传到长安,渊哥羞愧难当,只能以暴走状态掩盖内心的羞愧。
传旨:让裴寂立马赶回长安,快马加鞭!
太极宫内。
李渊:裴寂,朕给你调了不少人去御敌吧,怎么谁也打不过呢?
李渊:裴寂,吕崇茂是个什么货色啊,你怎么连他也打不过!
李渊:裴寂啊,说说吧,是不是有愧朕的重托啊?
算了,都是老朋友了,留点儿面子吧。
当时,河东的形势非常不乐观。
刘武周等人占据太原,横扫河东地区,大有渡河决战的意思。
以吕崇茂为首的农民领导暴动,将河东重新卷入到混乱之中。
李渊在河东地区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彻底崩塌。
以王行本为首的隋朝旧臣联合刘武周等人,就是不想让李渊爽快!
更要命的是,河南、河北等地的起义军爆发了严重的火并,窦建德、王世充等人正在积极筹备最后的决战,李渊必须集中精力来应付他们!
客观的说,李渊的处境并不是太好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如果想和刘武周决战,必须先夺回黄河的控制权,再率兵荡平河东地区。
如果放任刘武周祸乱河东,坐看王世充等人在河南争霸,李唐政权只有困守长安,等别的势力来收拾他们。
两条路,都很被动!
619年9月,李渊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传下了圣旨:贼势如此嚣张,唐军很难和他们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放弃河东,据守关中!
据史料记载,李渊的决定让秦王李世民非常不安,他随后就上了一道奏折:“陛下!太原是大唐的根基!河东是长安的后勤保障基地,如果全都放弃,臣深感惶恐,希望陛下给臣三万精兵,臣必定消灭刘武周,收复河东!”
此时,李世民年仅21岁,他主动请缨的行为,给了李渊莫大的安慰。
李世民虽然立下军令状,只要三万精兵,可李渊却丝毫不敢大意,他将长安剩余的兵力都交给了李世民,还在关中征调了一批新兵。
应该说,李世民肩负着父皇和文武大臣的期盼,如果连他都搞不定刘武周,李渊的皇位估计也就坐到头了......
619年9月20日,李渊驾临华阴,亲自在长春宫给李世民送行。
二郎,好好干啊,老子就全靠你了!
李世民虽然很威武,可面对奔流而下的黄河,他也显得束手无策。
此时,刘武周已经派大将宋金刚镇守在黄河北岸,封住了唐军的来路,强行渡河不是上策,因此,一直等到11月份黄河完全冰封,唐军才顺利到达北岸,和宋金刚在柏壁(今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境内)形成对峙局面。
有趣的是,经历过裴寂的烧粮运动之后,河东的百姓“谈唐色变”。
听说渊哥又派人来河东作战,老百姓连夜挖了土坑,将家中仅有的粮食埋了起来,唯恐被李世民抢了去……
李世民调查了一下民情,深感无奈。
人心不古,队伍不好带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来吧,先写几张大字报,安抚一下百姓的情绪。
什么,老百姓不买账?
这样吧,把小金库的钱全都拿出来,高价收购百姓的粮食。
清酒红人面,黄金动人心,面对沉甸甸的铜钱,老百姓松口了。
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老百姓如果售卖粮食,家里一定库存了许多口粮!
事实证明,隋末的百姓真不是一般的富有,打了这么多年仗,居然还能卖粮!
不幸的是,李世民刚刚站稳脚跟,另外一路大军就传来了噩耗。
李世民出发之前,永安王李孝基(李渊的堂弟)、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等人奉命征剿夏县的扛把子吕崇茂。
起初,剿匪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直到隋末超级战将尉迟敬德的出现,李孝基等人的命运开始进入到史无前例的低谷......
准确的说,李孝基等人不得不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跑偏了。
尉迟敬德,本名尉迟恭,朔州善阳人,打铁的出身,身强力壮,拥有一身好武艺。成年之后,尉迟敬德正式加入到隋朝官军阵营,后来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砍了不少脑袋,因功加封为朝散大夫(散职,从五品级别)。
不得不说,这是大隋吏部的失职,不可饶恕的失职。
像尉迟敬德这种战争绞肉机,天生就应该放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给他封个文职散官,岂不是暴殄天物?尉迟敬德很郁闷,不想当文官......
617年,刘武周在马邑郡发动军事政变,他听说尉迟敬德勇猛异常,而且为人忠厚,因此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得到他的倾力加盟。
中国有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
彼时,尉迟敬德只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有刘武周这样的大腕儿邀请他合伙创业,尉迟敬德自然是备受鼓舞,暗中窃喜,因此很爽快地接受了刘武周提供的职位:偏将军(军中最低级的杂牌军官)!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65章江山未定,小表弟却想着造反

吕崇茂被唐军围攻之际,向盟友宋金刚发出了求救信号。
尉迟敬德、寻相等人奉命前去救援,这才和李孝基等人狭路相逢。
据史料记载,尉迟敬德和吕崇茂内外夹击,大败唐军,并将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于筠,以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人全部生擒......
李孝基,李唐宗室,李渊的堂弟。
独孤怀恩,李唐外戚,李渊的表弟。
唐俭,李渊世交唐鉴的儿子。
说白了,不把这几个人捞回来,李渊恐怕会亲戚家的吐沫星子给淹死......
没办法,讲条件吧!
李渊发话了:吕崇茂同学,朕和你讲个条件,只要你放这几个人回来,朕赦免你起兵造反的罪责,并封你为大唐的夏州刺史,如何?
从一介反王直接洗白成大唐的刺史,何乐而不为?
吕崇茂:渊哥够意思,成交!
不过,李渊在密信中还附加了一个条款:让吕崇茂设计诛杀尉迟敬德!
没办法,尉迟敬德是猛将不假,可他活捉了渊哥这么多的亲戚,实在是让渊哥的面子掉了一地,从凡人的思维来理解,渊哥的要求一点也不为过。
吕崇茂:没毛病,不就杀个人嘛,保证让渊哥满意!
谁料想,消息竟然提前被泄露,尉迟敬德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吕崇茂......
说实话,渊哥找的合作伙伴,实在是不给力,连这么点小事儿也办不了!
没办法啊,吕崇茂被杀身亡,和李渊的秘密合约自然不再生效,至于李孝基等人,随后被送到刘武周的军中,继续过着悲惨的俘虏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派遣兵部尚书殷开山、行军总管秦叔宝在美良川(今山西运城市闻喜县境内)截杀尉迟敬德。据史料记载,尉迟敬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和唐军交锋,最后被斩杀两千余人,落荒而逃......
就在此时,唐军内部爆发了一件严重的丑闻:独孤怀恩因谋反而伏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独孤怀恩,元贞皇后的亲侄子,李渊的表弟。
元贞皇后又是谁?
隋朝独孤皇后的四姐,后来嫁给了李渊的父亲,唐国公李昞。
可以这样说,独孤怀恩虽然没有皇族的血统,也不是宗室之后,可仗着家族的政治关系,绝对算是隋末唐初最显赫的外戚之一。
就连李渊也羡慕独孤怀恩的政治资源。
他曾经开过一个玩笑,说独孤怀恩的姑姑富有四海,他迟早也会飞黄腾达......
这原本是李渊的一句玩笑话,可独孤怀恩却当真了!
是啊,独孤家族出了两位皇后,在当时的环境下,独孤怀恩确实拥有与生俱来的显赫地位,想要干点什么出格的事儿,比如自己做个皇帝,也是情理之中的。
每逢独处的时候,独孤怀恩就会大发感慨,说独孤家为何只有女人尊享富贵,男子却一事无成,大有龙游浅滩的意思......
早在吕崇茂造反之前,独孤怀恩就找到了创业的合伙人:解县县令荣静、前五原县主簿元君宝,隋朝河东郡守将王行本。
这些人,要么是官职卑微,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要么是厌恶李渊,就想和他作对,总之,大家都愿意跟随独孤怀恩闹事,共同闯出一片新天地。
独孤怀恩的计划很简单:和刘武周达成军事同盟,攻占永丰仓,截断唐军的粮道,然后再割据河东,徐图自立!
未曾想,吕崇茂造反,尉迟敬德的出现,唐军战将悉数被擒,这些意料之外的事儿,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当时,元君宝、唐俭等人深陷敌营,大家闲来无事,各种八卦胡侃,可能是觉得没有逃出升天的可能性,元君宝居然将这个惊天猛料给爆了出来......
更有趣的是,独孤怀恩后来居然成功越狱!回到长安之后,独孤怀恩又被李渊重新派回了战场,准备协助秦王李世民攻打蒲州!
如果在这时候,有人从内部倒戈一击,还真够李世民喝一壶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不过,大唐有老天爷庇佑,更有唐俭庇佑!
当时唐俭也被关在狱中,闲来无事,他就开始琢磨这事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独孤怀恩欺骗了李渊,如果在战场上临阵倒戈,给唐军致命一击怎么办?
不行!哥们一定得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迟则生变啊!
身为阶下囚,还能有什么办法?
唐俭在狱中急得团团转,最后灵光一现,决定找尉迟敬德帮忙......
话,确实很难说出口,可为了大局着想,唐俭还是说了:“尉迟将军,能否帮我一个忙,派人送信到长安,告诉 ,独孤怀恩意图谋反!”
说实话,这种忙可帮可不帮,完全看尉迟敬德的心情!
庆幸的是,此时的尉迟敬德已经有了投奔唐军的意思,因此决定答应唐俭,将此事作为加入李唐政权的一块敲门砖。
当时,李世民大败尉迟敬德,唐军逐渐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李渊便乐呵呵地跑到前线,打算慰劳一下将士。
据史料记载,李渊听说独孤怀恩想要背叛自己,压根就没有去派人调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犹豫不决的信任,他假意让独孤怀恩前来面圣,随后便将他和党羽一网打尽。
620年2月20日,独孤怀恩以谋反之罪,被李渊下令处死......
在政治利益面前,表弟的身份,连辩解的机会都换不回来,都是浮云啊!
还是说回刘武周吧。
前面已经说过,刘武周其实有两个战略选择,渡河找李渊决战,争夺关中地区的控制权,或者坚守太原和马邑,和李渊争夺河东地区的控制权。
事实证明,刘武周选择了后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粮草保障!
刘武周的大本营在马邑郡,军队长途作战,粮草本来就是心腹之患。要命的是,刘武周又选择了一条保守的道路:和唐军打消耗战,城池攻守战。
试问,唐军背后就是永丰仓和广通仓,刘武周能依仗的有什么?
在河东撒出无数个粮草贩子,收购农民手中仅存的口粮吗?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据史料记载,刘武周与李世民对峙的过程中,粮草逐渐成为了他的软肋。
李世民是打粮食消耗战的高手,他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时机到来。
620年4月14日,两军在河东对峙了四个月之后,宋金刚因为军中的粮草即将耗尽,率先撤军而去。
李世民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他率领大军在后面追了数百里地,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多仗,几乎消灭了除宋金刚之外所有的敌军势力。
这,就是李世民的作战风格!
要么蛰伏待机,死活不出战,要么一战定乾坤,打到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当时,唐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行军总管刘弘基强行拉住李世民战马的马缰,苦苦哀求:“秦王殿下!刘武周已经完蛋了,咱们获得的功劳已经够多了,您应该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再者说,将士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是不是应该在此处驻扎,先休息一下再追击啊?”
李世民大手一挥:“不行!敌军已经军心涣散,咱们应该乘此机会彻底消灭他们,怎么能畏首畏尾,给敌人喘息之机!本王尽心竭力效忠国家,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继续追击!”
李世民话音刚落,便一骑绝尘,追了出去......
据史料记载,唐军昼夜行军,终于在鼠雀谷追上了宋金刚,两军一日之内八次交锋,天地为之变色。宋金刚毕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手下人心涣散,最终在雀鼠谷留下了上万具尸体,仓皇逃回了介休城。
直到此时,李世民才下令全军在雀鼠谷暂时休整,勉强吃了些东西(史书上记载李世民杀了一只大肥羊,全军将士一起分着吃,如果这样的记录是真的,那说明当时的河东确实已经打到弹尽粮绝的地步)。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166章 秦王力挽狂澜,摆脱大哥的阴影(九皋寒叟)

620年4月23日,李世民将大军开赴到介休城,向宋金刚下达了战书……
宋金刚同志,这仗打还是不打?
莫搞笑,仗肯定是要打的,就看怎么个打法。
宋金刚表示,哥们虽然落魄无助,可拥有一身正气,还有与生俱来的领袖魅力啊,就因为这,将士们还是愿意为他卖命!
瞧瞧,介休城内,还有两万余人为他上阵助威,战斗力绝对不能小觑啊!
不过有个大问题,哥们的粮仓见底了。
如果固守介休城,一没有援军,二没有粮草,必死无疑。
于是乎,宋金刚大手一挥:兄弟们,到西门外集合!背靠城墙,一字排开!
瞧这阵势,打算和唐军决一死战啊。
行军总管李世勣,你去干他!
在唐朝统治的时候,李世勣战功赫赫,牛逼哄哄,一副超然脱俗的形象,可是在宋金刚的面前,他就是个小学生,不容置疑。
两军完成第一次交锋,李世勣不负众望地败下阵来……
真是一群废物,开门挂彩啊!
宋金刚显得非常兴奋,一副“欲将盛勇追穷寇的”模样。
古时候打仗,拥有碾压级的实力才是王道,策略什么的,都是浮云。
遗憾的是,这也得看主帅的作战心态。
比如,势均力敌的场面,甚至是略有优势的场面,只要你的心态先垮,让出战场的主动权,也很容易变成被动挨打的一方。
此时的宋金刚,唯一的目标就是冲出重围,逃出生天。
他看到李世勣干不过他,立马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宋金刚的求生欲望越强,漏出的破绽就越多。这不,原本背靠城墙,正面迎敌的策略优势,就这样被他拱手相送……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ty_爻爻爻爻爻爻 2018-11-13 21:21:52
从一众人干不过尉迟恭就说明当时秦叔宝还是很牛的战将,不仅战力超强,而且脑子很好使用,并且能看懂当时的大势,后来也没怎么参与玄武门之变明哲保身,整个隋唐期间,秦琼还是个超级存在,我觉得他很聪明有脑子,哈哈
-----------------------------
哈哈,兄台正解,能活这么长时间的人,都是人精。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怜的宋金刚,最终让自己变成了失足青年。
接下来,轮到李世民嗷嗷乱叫了。
兄弟们,宋金刚的后方非常空虚,赶紧冲锋陷阵吧!
一时间,失足青年腹背受敌,在留下三千具尸体后,赢得仓惶北去。
身为职业经理人,宋金刚的忠诚度是毫无问题的,就算在逃跑的时候,他还不忘记要组织一波反杀。有趣的是,经历过屡战屡败的血腥场面之后,兄弟们开始有心理阴影了,人生在世,谁又愿意心甘情愿的奔赴黄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桥段,只适合某些超凡脱俗的人。
宋金刚:兄弟们,你们到底还打不打?
兄弟们:老板,不打了!
宋金刚:好的,江湖再见!你们一百人跟上,我们去东突厥溜一圈儿!
宋金刚可能不知道,突厥人好客的前提是,你还有利用价值,比如有江湖号召力,可以把中原闹得腥风血雨,比如你手里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遗憾的是,宋金刚和刘武周啥也没有。
在突厥生活的日子,两兄弟倍感煎熬,就连上厕所都有客居之感。
没过多久,两兄弟便策划着回上谷郡的老家,不料被东突厥擒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宋金刚战败之后,尉迟敬德依然率领着残部镇守在介休城,姿势雄壮威武。
说是镇守,其实是被李世民围了起来,无处可逃。
尉迟敬德,能否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死守到底?
为宋金刚大哥尽忠?
历史证明,尉迟敬德就像是情窦初开的小妹妹,心花怒放,翘首以盼,希望李世民能够早点派人将他领回家。李世民呢,也很给面子,他让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进城,稍微表达了一下善意,尉迟敬德二话不说,拿出了介休、永安二县作为见面礼,彻底归顺了大唐……
直到此时,唐军才算有了班师凯旋的资本……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有人可能会问,刘武周呢,怎么打了半天也没见大哥的身影?
这就是刘武周的英明之处!
刘武周虽然是隋末大名鼎鼎的反王,可是论行军打仗,论上阵单挑,他的战斗力低的令人堪忧,令人发指。幸运的是,刘武周很有自知之明,从创业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了一条创业原则: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比如说,刘武周起兵之后,觉得马邑郡的小弟都是一群土包子,在乱世中扛不起大旗,撑不起台面,因此一边龟缩在马邑,一边招揽人才(想主动找宋金刚就是明证)。为了拉拢宋金刚,刘武周不惜让他做了第二把交椅,还分了一半家产,送了个妹妹。得到尉迟敬德后,刘武周并没有留在自己身边听用,而是让他跟了宋金刚,一切以大局为重。
刘武周南下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交给了宋金刚!
在刘武周看来,如果宋金刚都搞不定唐军,自己亲自上阵也是个笑话(从两军交战的记录来看,刘武周几乎没有干预过宋金刚的作战部署)。
介休城下的决战,李世民几乎消灭了刘武周的所有主力。
据史料记载,刘武周得知前线溃败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弃守太原城,率领500多名亲兵连夜北逃,打算投奔东突厥始毕可汗。
宋金刚不给力吗?活捉唐军的权贵人物,几乎找不到敌手,非常给力!
宋金刚不忠诚吗?一心为大哥打天下,一直打成光杆司令,非常忠诚!
在我看来,宋金刚作为刘武周霸业的操盘手,从过程来看是非常合格的,可是从结果来看,却是很悲情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还是那句话,起兵造反不需要动脑子,争夺天下却是个技术活。
从战将配置来看,刘武周拥有宋金刚和尉迟敬德,算不上太差,也算不上太强,问题是,这两位兄弟毕竟是孤掌难鸣,双拳难敌四手啊。
从谋士的配置来看,刘武周有个内史令苑君璋,不过此人的战略思想是劝刘武周守着马邑郡,过好自己的日子,别主动去找李渊的晦气,这样的人,真是有不如无啊……
从民心利用来看,刘武周一直都很本分,没有伤害老百姓,也没收买过人心。
说白了,收买人心就像是男人追求女人,你要么干出一件让她铭记一辈子的浪漫事儿,让她对你死心塌地,要么彻底的背叛和伤害她,让她彻底的记住你……
瞧瞧刘武周,虽然占领了太原,霸占了河东地区,可与当地的百姓几乎没有任何互动,在民间毫无存在感可言,老百姓和你没有建立起沟通和信任的关系,凭什么支持你!唐军也缺粮食啊,可老百姓听说李世民来买粮食,就是愿意,在这一点上,刘武周和宋金刚确实失策了!
李世民此次出战,不仅灭掉了刘武周和宋金刚两个大敌,重新夺回了河东地区,还将雁门、马邑等郡纷纷纳入到李唐的版图。
拯救李唐江山于危难,力挽李唐基业于狂澜,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
不过,李世民最得意的,莫过于在战场上立下的赫赫威名。
自从太原起兵以来,李世民就一直跟随在大哥李建成的屁股后面,虽然立下不少功劳,可毕竟要和大哥一起分享,河东一战,李世民完败刘武周,帮助李氏家族开疆拓土,这才算是正式奠定了他在大唐的军事地位。
殷开山、李世勣、屈突通这些骁勇善战的将领,在战场上亲眼见证了李世民的胸怀和手段,对这个年仅22岁的青年王爷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世民更是平添了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等猛将……
历史的变数,正在一点一滴的积累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公布一个好消息,经过六个月的奋战,无数读者的支持和点赞,终于有出版社表达了合作的意愿,目前双方已经签订出版合同,不久之后,这部巨作将会印成实体书出版!目前我的主要心思除了赚钱养家的工作,就是修改和增添前面的内容,因此天涯论坛上传的节奏将会稍微放缓,但影响不会太大。另外,写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写才会更好,因此出版的内容和天涯的内容相比,会更加丰富,也会更加震撼!
再次感谢各位对我的鼎力支持!一起加油,把这套书给整出来!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王世充的家世一般,靠溜须拍马和镇压起义军得宠,深受同僚们的鄙视,再加上根基在江都,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似乎不愿意买他的帐!
比如,大家伙儿还是在朝廷办公,至于太尉府,一边儿玩去!
王世充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想要开创一番皇图霸业,自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存在,好啊,既然你们不买账,老子自己开朝廷!
先前,王世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朝中的关键岗位安插了不少亲信。
后来,又提拔了一批依附他的朝臣,逐渐控制了朝局。
最后,王世充在太尉府开设编制,将隋朝的重臣全部纳入到太尉府的体系,彻底架空了中央朝廷。
自古以来,实力决定了权力,实力在哪儿,权力就得跟到哪儿。有话语权的全在太尉府,中央朝廷就不算数,想要继续在官场上混,必须拜到太尉府的门下!
搞定了中央朝廷,王世充便想着收买洛阳士子和老百姓的人心!
619年1月,王世充在太尉府门前竖起了三个牌子:
第一块: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
第二块:求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者!
第三块:求身有冤滞,拥抑不申者!
意思是,只要符合这三条中的一条,就可以直接给王世充上书陈事。
在隋朝,你想踏入官场的大门,端着朝廷的铁饭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纷纷上书言事,希望借此机会得到王世充的青睐。
拥有一身武艺的,直接在大门口耍起大刀,舞起长枪,希望求得进身之阶。
身有冤屈却状告无门的百姓,更是希望王世充能给他们的命运带来转机。
据史料记载,这三块牌子刚一挂出来,王世充的大门就被挤爆了,场面之火爆,群情之激动,堪比后世的房地产营销中心……
再看看王世充,不管阿猫阿狗前来投书,全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俨然房地产销售的首席代表,唯恐你的人生轨迹会出现半点偏差。
“保证让您满意!”
“您说的太对了!”
“我一定好好采纳您的意见!”
这些,就是王世充当年干的事儿……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自古以来,权臣想要谋朝篡位,要么是功高震主,完全架空了皇帝,走武的路线,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要么让自己远近闻名,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贤明,让所有人都跪舔你,求着你做皇帝,这是走文的路线,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
客观的说,王世充平定了江南的叛乱,又将宇文化及、李密等人阻击在洛阳城下,武功方面还算做的不错,不过也只能和李密、窦建德等人平分秋色,远不及当年的孟德兄弟,拿不上台面来说事儿。
因此,王世充只能选择第二条路,走阴柔的路线……
问题是,王世充挂出三块招牌,不单纯是为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政治作秀的可能性恐怕会更多一些!
据史料记载,王世充开了许多空头支票,画了许多大饼,可真到了落实的时候,却没办成几件事!
当时,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一家人就看清了王世充的嘴脸,认定他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专门搞一些儿女情长的事情来取悦下属,根本就不是中兴大隋的料,因此暗中勾结唐军,意图出卖洛阳城,最后被王世充斩杀。
政治家嘛,受到对手的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想干成大事,都得具备“唾面自干”的优良品质!
对王世充来说,辱骂、猜疑、鄙视,都是弱者的情绪,都是浮云!
王世充要的就是天子之位,其他的一切都是事前的铺垫,仅此而已。
事实上,事情发展到现在,绝大部分朝臣都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套路:出现各种祥瑞,群臣劝进,加九锡,总百揆,最后接受隋帝的禅让,自己做皇帝!
有趣的是,王世充因为求贤一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群臣对他的人品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以至于称帝的进程受到了意料之外的耽搁……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