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流浪的荒野孤狼 2018-12-24 23:25:30
过来支持一下楼主大作,拜读一部分,慢慢跟读吧
-----------------------------
好滴,多谢支持,不喜欢看帖子的到时候可以看书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很显然,这是敌方毫无底线的炫富行为。
李世民直接无视王琬的存在,感叹道:“真是一匹好马啊!”
尉迟敬德闻声而动:“殿下,咱立马给你抢回来!”
李世民急忙制止:“莽夫,你给我站住,为了一匹马,还犯不着让你去冒险!你要是没事儿干的话,赶紧去北边把我们的战马带回来!”
尉迟敬德:“好的嘛......”
话音刚落,尉迟敬德便叫了两个小伙伴飞马出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尉迟敬德便活捉了王琬,大摇大摆地将他的青骢马给牵了回来。
尉迟敬德:“秦王,这匹青骢马就送给你了,我现在就去黄河北岸牵马去!”
实力演绎,什么叫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啊!
转眼之间便到了中午,艳阳高照,烈日炎炎,窦建德的将士又饿又渴,互相争抢着水喝,吃饱喝足之后,又聚在地上打打闹闹,犹如野炊一般。说得不好听一点,完全是一帮地痞流氓的德行!
此时,尉迟敬德已经把黄河以北的战马全部带了回来。
李世民:是时候收割了!宇文士及,你率领三百骑兵,从窦建德军阵由西向南穿越,先行试阵!如果窦建德毫无反应,立刻把军队带回来,如果阵势有动,则引兵东进,绕到敌军背后。
宇文士及经过前阵时,窦军阵势果然动乱。这也就意味着,窦建德的大军非常脆弱。随后,李世民亲率轻骑冲锋,主力东渡汜水直扑窦建德的大本营。
彼时,窦建德正在和朝臣开会,听说李世民前来冲锋,震惊不已。太突然了!说好的玩玩呢,怎么就动真格了?咱们的骑兵呢,赶紧出发!
遗憾的是,一切都太晚了,两军本来就相隔很近,窦建德又要调兵遣将,等骑兵到位的时候,唐军已经冲到了面前。
窦建德:后退!后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一别许久,再次上传新的内容,接着2939楼,咱们继续。呼叫我的朋友们!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唐将窦抗一马当先,直追着窦建德砍杀,不幸被敌军包围。
当时,李世民只有3500名骑兵,他的本意是打窦建德一个措手不及,趁乱取胜,可看到窦抗失利,他也开始着急了。此时,战争的走向全凭主帅的一念之差,如果后退,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如果进攻,有失败的风险,也有成功的可能。毫无疑问,李世民属于极端冒险分子!
当时,李世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带着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部将冲到窦建德大军的身后,然后找了个地方插满了唐军的旗帜,让人误以为唐军已经占领了窦军大营!这招棋立竿见影......
完了,一切都完了,阵地都被人占领了,还打个啥!赶紧撤吧!一时间,窦军大乱,纷纷溃逃。李世民一口气追击了30余里,砍杀3000多人,窦建德中槊受伤,退至牛口渚(今河南省汜水县西北)。
遗憾的是,李世民半途而弃,并没有亲自擒获窦建德。据史料记载,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成为了历史的幸运儿,他们俩率人紧追不舍,窦建德慌忙之中不幸坠马。大人头啊,必须得拿!白士让举槊欲刺,窦建德连忙求饶:“别杀朕,朕乃大夏皇帝,如果你们将朕送给李渊,保你们得到富贵荣华!”
杨武威这才绑了窦建德,将他带回去交给了李世民。
当时,窦建德已经48岁,算是事业有成的大叔,李世民不过是23岁的创业小青年,可两人对话的场景似乎有点儿违和感。李世民怒斥道:“本王和王世充打仗,你跑来凑什么热闹,还敢越境侵犯我!”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要不要刚一波?
窦建德表示,自己已经是阶下囚,嘴越硬,越没好果子吃,于是谦卑而不无嘲讽地回答道:“秦王殿下,如果我不来的话,还要麻烦你跑那么远去找我。”
话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啊!此战过后,窦建德被擒,麾下5万将士被俘虏,河北的军阀势力几乎是烟消云散……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流浪的荒野孤狼 2019-01-14 21:54:05
尉迟恭的确厉害,和秦琼堪称秦王的左膀右臂,立下汗马功劳啊
-----------------------------
尉迟敬德属于人狠话不多的角色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21年5月8日,李世民押着窦建德、王琬、王世充的长孙王安世等人前往洛阳城下示威,还让王琬入城,给王世充讲了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热血青年与成年大叔的凶残博弈......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不管是在战术上,还是结局上,热血青年都是完胜。
此时,洛阳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窦建德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的被俘,意味着王世充彻底失去依靠,洛阳城迟早会成为李世民的囊中之物!
621年5月9日,关闭已久的洛阳城门被打开,王世充带着太子,以及两千余名文武官员前往李世民的军营投降,态度卑微无比。
李世民嘲笑道:“王世充,在你的眼里,本王恐怕还是个小孩子吧,如今为何会对本王如此恭敬呢?”
在强权霸道面前,王世充完全强横不起来。
621年5月10日,唐军正式进入洛阳城,宣示着对这座古都的占领。
世人都知道,唐军是文明的军队,奸淫辱掠的事儿,他们基本不干。入城之后,李世民派房玄龄到中书省、门下省收集隋朝的地图、户籍、诏书等文书,尤其是户籍信息,涉及到人口的统计和税收的征收,绝对要比金银珠宝实在的多。
遗憾的是,王世充已经提前派人将这些资料销毁。王世充就算死,也不想让李唐占了便宜!不过,他还是想多了,隋末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或成为流寇土匪,或在战场上身亡,对李唐来说,重新统计户籍是必不可少的。
王世充此举,只能抹黑自己,让李渊找他发泄仇恨。
李世民占领府库之后,将收缴的金银珠宝全部赏给了将士。
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高级将领,李世民毫不含糊,下令将他们在洛水岸边悉数斩首!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21年7月9日,李世民处理完了东都事务,返回长安城。
当天,李世民身披黄金铠甲,身后跟着李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名超级战将,又有一万名铁骑和三万甲士跟随,前鼓后吹,锣鼓熏天。李渊隆重接待了李世民等人,随后下令将王世充、窦建德等战俘,以及隋朝的乘舆、御物献于太庙,以此祭奠李氏家族的列祖列宗,就为表达一个意思:老李家终于坐稳天下了!
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人同为隋末的大佬,然而李渊毕竟是最终胜利者,执掌二人的生机,姿态自然不一样。长安城内,李渊怒斥王世充,指责他在洛阳干的坏事太多,非杀了他不可。杀就杀吧,还得找个官方理由......
王世充摇尾乞怜道:“我做的事情确实是死罪,但是秦王答应不杀我!”
哟吼,沦为阶下囚,并不影响你的智商水平啊。李渊想了想,二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要不这样吧,赦免王世充的死罪,将王氏家族发配到蜀中地区,严加看管!从历史大数据来看,严加看管完全可以和政治谋杀划等号......
窦建德,你有后台撑腰吗?没有是吧,直接剁了吧,没什么好解释的。
据史料记载,李渊的诏书下达之后,有关部门并没有给王世充配备看守的卫队,至于王世充本人,则被羁押在雍州官衙之内,具体地点不可考察,应该是在长安城的某处地方。有一天,官衙突然来了几个人,进门之后,他们并没有表明身份,而是直接掏出了皇帝的敕书,声称圣意传唤.......王世充和兄弟王世恽听到动静,立刻从房里跑了出来,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被使者砍到在血泊之中。
所谓的使者,真名叫独孤修德,官居定州刺史(今河北定州市),其父亲独孤机曾经在越王杨侗的手下做事,因为王世充篡位,独孤机想要归顺李唐,却被王世充所杀,于是乎,独孤修德所做的一切,就可以解释成为父报仇!
关于此事,疑点颇多。
第一,定州和雍州相隔1000里地,李渊不杀王世充的决定是临时下达的,独孤修德是如何得知消息,并擅离职守,偷偷跑到雍州杀人的?
第二,王世充是战争罪犯,有关部门为何不派兵严加看守,而是放在衙门?
第三,独孤修德只不过是小小的刺史,必定搞不到皇帝使者的官方行装,由他掏出圣旨,堂而皇之的宣读,雍州的官员们居然毫无察觉?要知道,雍州府位于天子脚下,说他们不懂朝廷的礼仪,这事儿谁能相信?
第四,李渊得知王世充被杀,只是下令撤了独孤修德的职务!要知道,独孤修德除了杀人罪之外,还犯了假传圣旨的欺君大罪,李渊要是乐意,完全可以处死他。然而没过多久,李渊便下诏继续重用,独孤修德去世之前,官居李唐宗正卿(掌管李唐宗室的户籍,官居从三品),显赫至极。
王世充被杀之后,李渊直接下旨:诛灭王世充的家族成员!
关于这件事,任何猜疑都是多余的。成王败寇是中国历史的终极游戏规则,只要你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什么君臣,什么父子,什么人伦,都是浮云。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天策府横空出世


现代的企业股东,能够拥有51%的企业股权,就算是绝对控股了。看看渊哥吧,霸占关中、河东、西北、蜀中,灭掉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又得到河北、河南、山东的绝大部分地方,江淮的杜伏威又是渊哥的铁杆粉丝,说李唐占据半壁江山一点儿也不为过。局面发展到这儿,已经是妥妥的了。
于是乎,问题就出现了:能有如今的局面,都是谁的功劳?
自然是秦王李世民!
那该如何封赏李世民呢?渊哥表示,自己非常头疼。
李世民如今的头衔是这样的:秦王、太尉、尚书令。
秦王,超然的存在,用任何级别来形容都是多余的。
太尉,三公之首,全国级别最高的司令员,主管全国的军务工作。按照古代的官职制度,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最尊贵的职位,正一品的存在,专门加封给德高望重,可以镇住场子的元老重臣。李渊立国之后,三师一直空缺,让李世民担任太尉,一方面是让他主管军政,另一方面,恐怕是帮李世民在朝野树立威信吧。
尚书令,国务院总理,主管全国的行政工作。
一句话总结,翻遍历朝历代的官职,再也没有合适李世民的官帽了!
有一天,李渊闲来无事翻阅史书,突然看到了殷商丞相傅说的故事,于是灵光一现,想了个“天策上将”的名字。所谓的天策,指的是天策星,又名傅说星。傅说是中国殷商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辅佐武丁中兴殷商,厥功甚伟,据说后来得道成神,去世之后飞升上天,变成一颗星星,后称傅说星。
关于傅说星,有说法称星星如果越亮,就会诞生无数的能臣干将,辅佐帝王建立不世功勋。李渊一手创立大唐帝国,自然希望家族越来越强大,因此将天策上将的封号赏给李世民,是对李氏家族寄予了最美好的希望。
按照政治地位,天策上将位于三师之后,亲王和三公之上,地位崇高无比。同时,天策上将是唐朝所有武官之首,地位远远高于朝廷卫府大将军,李渊还承诺,天策上将可以开府建牙,设置自己的官僚。
根据《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天策府的编制有35个人,除了天策上将之外,还有34个办事的官员,分别是:
天策府长史一人(唐俭),从三品,府中的大管家,总参谋长。
天策府司马一人(宇文士及),从三品,地位比长史稍微低一点儿。
天策府从事中郎二人(于志宁、杜如晦),从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的事务。
天策府军咨祭酒二人(苏世长、窦师纶),正五品下,天策府的高级顾问和军事参谋,同时还负责接待任务。
天策府主簿二人(李玄道、虞世南),从五品下,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文书,虽然级别不高,却是老板的贴身幕僚,可以知道许多机密。
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二人(薛收、薛元敬),从五品下,负责传递公文,发布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和天策府主薄的分工一样。
诸曹参军事十二人,每曹二人,共六曹,正六品下。
功曹参军事:掌管府中官员的请假、出差、工资等事务。
仓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仓库、食堂、厨房等事务。
兵曹参军事:掌管府中士兵的名册、考勤等事务。
骑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畜牲,畜牧等事务。
铠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武器装备。
士曹参军事:掌管府中的工程,以及处罚府中士兵的职责。
天策府参军事六人,正七品下,主要掌管出差事务。
天策府典签四人,正八品上,协助军咨祭酒和记室参军事开展工作。
天策府录事二人,正九品上,协助记室参军事开展工作。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关于天策府官员的任命,李世民全权选拔,李渊只不过象征性的审批一下。客观的说,天策府是渊哥为了奖赏李世民而设立的怪物机构,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便下令撤销天策府,有唐一代,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策府这样的机构。
在李渊的操作下,李世民最后拥有这样一堆恐怖的头衔:
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秦王、十二卫大将军,开天策府,置官属,增邑三万户。爵位、勋职、行政职务、军中职务,实权,要什么有什么,而且都是各自领域最高级别的头衔!
自古以来的帝王,出手有李渊这样豪气的,还真没有出现过。
天策上将的诞生,绝对算是长安城的头条新闻,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世民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开设文学馆!不得不说,这个机构的名字很普通,甚至是俗不可耐,然而却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历史爱好者对文学馆的看法历来分为两大阵营:
阵营甲:李世民开设文学馆就是为了给自己招贤纳士,准备谋夺太子之位,而后面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正好可以印证这个说法。
阵营乙:李世民并没有夺取太子之位的想法,设立文学馆不过是因为爱好文学,想找当时最负盛名的青年才俊一起切磋,至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确实有主观的考虑,但是被逼无奈的因素更多。
咱先别站队,也别在设立文学馆和玄武门之变两件事情中寻找关系,过程说清楚了,结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既然是文学馆,肯定得找几个像模像样的文学之士给他撑撑场面吧,据史料记载,第一批获得文学馆入场券的有这几个人: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史称“文学馆十八学士”。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老规矩,先给十八位大学士做个背景调查吧。
1、杜如晦(585年-630年)。
首都长安户口,爷爷叫杜果,隋朝的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叫杜咤,隋朝的昌州长史,能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实在是上辈子烧了高香。这也就罢了,杜如晦原本可以混日子等死,可他偏偏勤奋读书,努力上进,历史、军事、文学、古册典籍,只要家里有的书,杜如晦从不拒绝,有祖辈们优良的聪明基因,外加勤奋刻苦,杜如晦少年成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比你出身好,还比你更勤奋,你还奋斗个啥!
像杜如晦这种人,家世背景完全限制了他的发展道路,从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走上了仕途,而且不需要参加高考,可以直接保送。
当时,隋朝的礼部侍郎高孝基就说了:杜如晦,你是国家的栋梁!叔叔呢,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滏阳县尉吧,虽然工资很少,但是很锻炼人!杜如晦干了几天,觉得没啥挑战,于是愤然辞职,回家里继续闭门苦修。
李渊平定长安之后,杜如晦前来投奔,李世民将他网罗到麾下,任命为曹参军,后来升任陕州总管府长史,做了李世民的高级参谋。当时,秦王府的招聘速度太快,最终引起了太子府的注意,李建成给老爹上了一道奏折,声称秦王府的人才很多,应该将他们派遣到地方做官,为大唐帝国的建设做炮灰,
杜如晦名声在外,自然被列入重点打压名单。
事实上,秦王府的首席参谋是房玄龄,至于杜如晦,虽然挂了高级参谋的头衔,可并没有引起李世民的强烈关注。一直到杜如晦要离开的时候,房玄龄才找到李世民,声称秦王府的其他人离开没问题,可杜如晦才为世出,如果以后要经营四方,此人可堪大用,李世民这才找老爸刷脸,留下了杜如晦。
2、房玄龄(579年-648年)。
山东人,祖上都是朝廷的官员,尤其是老爸房彦谦,是山东有名的才子。房玄龄从小便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善诗能文,又学得一手好书法。18岁的那年,房玄龄中了举人,后来担任隰城县尉,成为隋朝的公务员。和杜如晦一样,房玄龄觉得这份工作没啥乐趣,因此给领导递交了辞呈,在李世民南下长安的时候毅然投奔,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担任首席高参。
房玄龄在秦王府掌管重要文书的起草工作,对核心机密了如指掌,他的特点非常鲜明,只爱人才不爱钱财,每逢打了胜仗,别人都争先恐后地抢夺钱财,房玄龄却像极了人才市场的中介贩子,四处为李世民网罗人才。张亮、薛收、李大亮、杜如晦等人,都是房玄龄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
3、虞世南(558年-638年)。
越州余姚人(今浙江省慈溪市),老爹虞荔是南陈的太子中庶子(太子爷的文人侍从),叔父虞寄是南陈的中书侍郎,因为虞寄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被过继到叔父的门下,虞世南还有个哥哥叫虞世基,后来官居隋朝的内史侍郎。
虞世南生性寡淡、沉默少言,却是个令人崇拜的学霸级人物。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虞世南的年少青春,只能说四处拜师,埋头苦学。年少的时候,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一起拜到文学宗师顾野王的门下,学习文章、书法和丹青。好吧,大家可能不知道顾野王,那应该知道清朝有个文学宗师顾炎武,不错,顾炎武正是顾野王的后代。
在顾野王这里,虞世南学习了十余年的时间,书法和文章齐头并进,人生境界疯狂升华,后来又拜到著名文学家徐陵的门下,兼收并蓄,茁壮成长。出门游学的时候,虞世南有幸结识到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二人臭味相投,智永大师将祖传的草书技法传授给虞世南,这才让他在书法领域傲视群雄。
陈朝灭亡后,虞世南与虞世基一起到首都长安混日子,由于名声在外,虞氏兄弟被赞誉为西晋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当时,晋王杨广和秦王杨俊都给虞氏兄弟发了offer,虞世南却以母亲年老病重为由,拒不出仕。
有理由相信,虞世南并不是对做官不感兴趣,而是看不上两位王爷给的工作机会,他想要拿的offer,应该是太子府的高级参谋!遗憾的是,杨勇对拉拢人才不感兴趣,虞世南并没有等到这个机会。一直到605年,隋炀帝想起了虞世南,这才将他提拔为秘书郎(主管图书收藏和抄写誊录)、起居舍人(记录皇帝的日常行动和国家大事)。
隋炀帝被杀之后,虞世南被宇文化及收编,后来投降了窦建德,担任黄门侍郎,虎牢关之战后,虞世南终于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机遇:进入秦王府,担任秦王府记室参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4、褚亮(555年-647年)。
杭州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祖上三代都是南朝的官员,家世显赫。
褚亮也是学霸级的人物,据说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而且性格外向,喜欢和人交流。年轻的时候,褚亮曾经被陈后主传召,御前赋诗,技惊四座,南陈灭亡后,成为隋朝的公务员,先后担任东宫学士、太常博士。
有一年,隋炀帝想要改制宗庙,褚亮引经据典,极力反对,以至于事情一度被搁浅,隋炀帝盛怒之下,将他贬为西海郡司户(今青海境内)。617年,薛举造反,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西秦灭亡之后,李世民将褚亮征召入府,任命为铠曹参军,后来一直跟随在军中。
5、姚思廉(557-637)。
首都长安户口,祖父姚僧垣是个正儿八经的文艺青年,可出身在医学世家,做官无门,无奈之下,只好将医学专研到了极致。后来,南梁的皇室得了怪病,征召姚僧垣进宫看病,因此一战成名,还得了无数的钱财。
姚思廉的老爹姚察,拿着爷爷的钱财四处游学,求购图书,疯狂专研,这才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后来做到了南陈的吏部尚书。据说,姚家收集的图书多达几万册,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
陈朝灭亡之后,姚思廉做了隋朝的公务员,后来被隋炀帝任命为代王杨侑的贴身侍读。李渊攻入长安后,代王府幕僚集体溃逃,唯独姚思廉伴随在侧,并喝退了想要欺负杨侑的唐军将士。没想到,姚思廉的一声怒吼引起了李渊父子的强烈兴趣,在后来的先进人才评选活动中,姚思廉荣获“忠烈之士”的头衔。李渊称帝后,便将姚思廉任命为秦王府的文学之士,让他辅佐李世民。
6、李玄道(577年-645年)。
出身陇西李氏家族,据说七世祖是凉武昭王李暠,和李渊的家族同出一脉。隋朝时期,李玄道担任齐王杨暕的幕僚,后来投奔李密做了记室,李密被杀后,被王世充任命为著作佐郎,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担任秦王府主簿。
从李玄道的简历来看,他并没有涉及到李密和王世充的政治机密,从事的工作无非是读书、创作,和政治毫无关系。
7、蔡允恭。
荆州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市),出生在官宦世家,据说长得一表人才,才高八斗,可混的却不咋地。后来,蔡允恭在长安城结识了虞世南,因为隋炀帝对虞世南颇为欣赏,在虞世南的举荐下,任命蔡允恭为起居舍人。
有一次,隋炀帝派蔡允恭去教宫人学习礼仪知识,他深以为耻,屡次拒绝,隋炀帝这才开始疏远他。隋朝灭亡之后,蔡允恭相继跟随过宇文化及和窦建德,虎牢关之战后,虞世南极力推荐,蔡允恭终于进入秦王府担任参军之职。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8、薛元敬。
蒲州汾阴人,和叔叔薛收、薛收的族兄薛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从简历来看,薛元敬除了文学之外,别无所长。李渊登基之后,任命他为秘书郎,后来李世民将他召进天策府,担任天策府参军,兼任记室。
9、颜相时。
唐朝儒学大师颜师古的弟弟,除了文学,别无他长。
10、苏勖。
首都长安户口,爷爷是隋朝宰相苏威,父亲叫苏夔,是一个学富五车,口才出众的文化人。爷爷和老爸都混的不错,可苏勖的人生经历却很惨淡,只知道,他因为家世不错,娶了李渊的第十女南昌公主,后来跟随皇子李泰编写了《括地志》,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
11、于志宁(588年-665年)。
首都长安户口,北周太师于谨的曾孙。老祖宗混的不错,可到了小字辈儿的于志宁,只不过混了个县令。李渊南下之后,于志宁毅然投奔,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殷开山等人一同辅佐李世民。李世民开设文学馆之后,任命他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文学馆学士。
12、苏世长。
首都长安户口,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隋朝时期,苏世长担任长安县令,后来不知怎么混的,竟然到了王世充的门下,王世充败亡后,转投到了李唐政权。苏世长口才非凡,幽默风趣,颇得李渊的喜爱。
有一次,他陪李渊在新落成的披香殿用膳,便说宫殿豪华奢侈,其中的雕饰很像是隋炀帝的风格,于是问李渊,宫殿是不是隋炀帝当年建的。
李渊差点被气乐了,埋怨道:你这小子,明知道披香殿是朕修建的,非得以这种方式来进言。说你是个直言劝谏的人,其实肚子里花花肠子很多!
仅此一事,就可以看得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后来,李渊将苏世长赐给了李世民,被任命为天策府军咨祭酒,文学馆学士。
13、薛收(591-624)。
蒲州汾阴人,老爹是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薛道衡因为得罪隋炀帝而死,薛收便发誓终生不侍隋朝,后来被房玄龄发现,推荐到秦王府做了主簿。李世民围攻洛阳的时候,正是薛收提出分兵防御王世充,主战窦建德的策略。
14、李守素。
河北赵县人,祖上是山东名门望族。李守素最精通的是族谱学,凡是各地有名望的家族,他都可以把人家的祖上渊源说的一清二楚。这样超凡脱俗的技能,也不知李世民找他是为了政变还是?
15、陆德明。
苏州吴县人,南陈统治时期,陆德明就出版了《经典释文》,陈后主做太子的时候,招募天下名士入宫讲学,陆德明以弱冠之年,与时任国子祭酒绿孝克辩论,技惊四座,名扬天下,是当时有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以比较通俗的话去理解深奥的古文书籍)。隋朝统治时期,陆德明担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王世充曾经给他发了offer,却惨遭拒绝,后来投奔到李世民的麾下。
16、孔颖达。
河北衡水人,孔子的第31世孙,天才少年,从小便熟读各种书籍,颇有独立见解的高级文人,可以说打遍河北、山东等地无敌手。
孔颖达是为数不多,以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中举之后,隋炀帝任命他为河内郡博士、太学助教。有一次,隋炀帝征召天下的儒学之士,在洛阳城搞了个公开的辩论会,参会的人要么是名动天下的大师,要么是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竞争非常激烈,遗憾的是,他们却纷纷拜倒在孔颖达的口才之下。
据说,这帮儒学大家被小字辈儿打败,感觉面子掉了一地,为了挽回尊严,居然屡次派遣杀手,打算将这位天才少年扼杀,幸得浪荡公子杨玄感的保护,孔颖达才苟活于世。王世充被杀之后,孔颖达入仕李唐,被封为国子监祭酒,后来进入秦王府。被李世民招揽之后,孔颖达成就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编撰了一部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五经正义》。
17、盖文达。
河北冀县人,自幼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河北有名的大儒。
18、许敬宗。
杭州户口,老爹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据说许家的藏书多达几万册,父子二人从小就饱读诗书,无所不通。江都兵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去朝拜宇文化及,唯独许善心不愿前往,宇文化及劝说无果,最终下令诛杀了他。
老爹被杀,许敬宗逃奔到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和魏征一起掌管文书工作,李密兵败后,许敬宗投奔李唐,担任涟州别驾,李世民听说他很有才华,给了一次面试的机会,最终将他召入秦王府,担任学士。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秦王府文学馆的成立,堪称长安城的一大盛世。问题是,在皇帝老儿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招揽人才,是不是应该低调些呢?不管怎么说,都有拉拢士人,威胁大哥地位的嫌疑啊!
事实上,李世民不仅不低调,还特地搞了个新闻发布会,公开授予这十八个人“大学士”荣誉称号,并且请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阎立本,分别为十八位学士画了写真图,由褚亮亲自题赞。
当时,李世民的势力和威望如日中天,能够在秦王府打工就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认同,自然是人人称羡的恩宠!进去的人嘛,回家烧高香,拜祖宗,不亦乐乎。进不去的人呢,只好临渊羡鱼。
好事之徒者,居然想了个“登瀛洲”的名字,暗指进入李世民的文学馆,就好比来到了神仙居住的瀛洲,可以享受神仙般的待遇。于是,十八学士登瀛洲便成为了唐初文学界的一大盛事。
好了,还是说回来吧,李世民搞文学馆,真打算争夺太子之位?
还是先看看十八位学士的情况吧。
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李玄道、蔡允恭、于志宁、薛收、陆德明、李守素10人,是李世民东征西讨的时候收编到麾下的。
许敬宗、孔颖达、苏世长、姚思廉、薛元敬5人,是李渊亲自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苏世长,和李渊私交甚好,姚思廉,李渊特意让他到秦王府辅佐!
颜相时、苏勖、盖文达3人,资料不详,无法判断。可以肯定,文学馆之事,李世民没有欺瞒之意,李渊呢,乐见其成!
从学术上来说,他们都是博览古今、学富五车、极善文辞的博学之士。
从能力上来说,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的政治智慧最高超,其余众人都是精通书法、儒学、经学、历史、地理,甚至是族谱学的文人。之所以在后世留下名气,全因他们在某一领域有特殊的才华和贡献(比如姚思廉写下了《梁书》和《陈书》,除此之外,别无建树)。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也是在李世民做皇帝后才混出了明堂。因为要夺太子之位,所以招募他们,逻辑上似乎说不通。
有人说,李世民只要有空,就会找他们“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于是乎,一个猜测横空出世:李世民在打大哥李建成的主意。
问题是,李世民是李唐的第三号人物,军事口最高统帅,政府口宰相之首,每天要处理的政务不计其数,找高参们咨询国事,谈论历朝历代的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呢?连他的老爹都没意见,我们又何须多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以李世民的城府,如果要夺太子之位,绝不会大张旗鼓地扶持这些人上位!说白了,李世民的本质是一位武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这帮无敌的杀才才是他最仰仗的人。
643年的时候,李世民正值45岁,他回忆起当年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回想起那些陪他一起打天下,建立贞观盛世的贤臣良将,心中感慨良多,因此钦点了24位超级功臣,让国手阎立本为他们创作写真图,挂在凌烟阁中以供瞻仰。
在李世民的眼中,二十四功臣才是他内心认可的嫡系。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学士和二十四功臣中,唯有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三人都在大名单中!至于另外十五个学士,对不起,只能靠边站。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贴身高参,秦王府的顶级幕僚。
房玄龄是战略家,对于大局大势看得很清楚。杜如晦是实干家,处理事情非常决断,无人不服。他们的政治智慧,人品才德,世所罕见。正是这个原因,才有“房谋杜断”的美誉,才有凌烟阁的写真机会。
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儒学和文学修为震铄古今,堪称宗师级的人物,为人谦卑,与人和善,深得李世民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凌烟阁的入场券。有理由相信,李世民招募十八学士,并非为了造反。
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如此高调地搞文学馆,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每个朝代立国初期,皇帝都会偏爱和重用武将,可天下群雄即将被消灭,天下由乱入治的时候,文人就必须登上政治舞台了,唯有这样的奇特物种,才能力保江山万年永固啊!文人不仅是读书人,他们的背后站着门阀贵族,要想拉拢地主阶层,巩固帝国的统治,就必须给读书人应有的政治地位。
刘邦、刘秀、曹操、杨坚、赵匡胤、朱元璋、皇太极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雄才大略的李渊和李世民难道不知道?
李世民的文学馆,一切都是公开透明,李渊对此心知肚明。说的直白点,渊哥内心是支持李建成的,他绝不会允许李世民威胁到让的太子之位,进而引起兄弟父子之间的喋血内斗。
李世民能把文学馆搞得红红火火,原因不过有以下几个:
第一,文学馆得到了李渊的首肯,是李渊自己想干的事儿。
第二,李世民是为了李氏家族的统治考虑。想想看,李建成是储君,才能和品德都为世人称道,地位仅次于李渊,如果将这帮能臣猛将都划拨到太子府,李渊晚上还睡得着觉吗?因此,由李世民出面干这个事儿,李渊心里才踏实。
第三,父子三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李世民就算有别的想法,还是逃不出李渊的五指山。事实上,玄武门政变发生之前,李渊仅用了一道诏书,就将秦王府的幕僚团发配到外地,李世民能耐他何?干不过老子啊!
因此,李世民搞文学馆这个事情,并没有太多的阴谋论,完全是立国初期,通过收买文人士子,影响地方的豪门望族,为李唐统治服务而已。
玄武门之变,另有它的缘起!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河北道狼烟再起

长安城内,李世民和十八学士共奏高山流水,自然是文坛雅事一件。令人沮丧的是,天下并未太平,人心并未完全归附啊!开设文学馆之前,也就是621年7月,河北就传来了噩耗:一个叫刘黑闼的同学横空出世,带着窦建德的兄弟们兴风作浪,将河北再一次卷入战乱之中。
刘黑闼,贝州漳南县人,和窦建德是正儿八经的老乡。据史料记载,刘黑闼的家很清贫,家徒四壁,衣食无周,毫无创业基础。更悲惨的是,刘黑闼就连混社会的最后资本,才华和颜值也是一无是处,悲惨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尽头。
幸运的是,漳南县有个活菩萨窦建德!也许,窦建德不愿看到富饶的漳南县出现饿死人的恶性事件,因此经常给刘黑闼送点吃食,让他苟延残喘的活着。
邻里帮扶,相亲相爱的美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山东发生暴动,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
刘黑闼想了想,古话说宁在外面磨,不在家中坐,老家没啥可留恋的,还不如出去混日子呢!于是,刘黑闼投奔了起义军首领郝孝德,跟着他啸居山林,过了几年舒适的日子。后来,李密执掌瓦岗军,刘黑闼便改换门庭,因为他作战勇猛,砍了不少人头,被李密任命为军中偏将。
李密败亡之后,刘黑闼被王世充收编,担任军中骑将,镇守在河南新乡。有稳定的生活,却没发展前途,俗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据说,王世充很喜欢刘黑闼的骁勇,可刘黑闼呢,虽然是流氓地痞出身,却颇有见识,在他的眼里,王世充只能困守洛阳,等待别人来干他,这种接受冲击的姿势令他无所适从。因此没过多久,刘黑闼就逃回河北,投奔了老乡窦建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窦建德大喜之下,封刘黑闼做了将军、汉东郡公,让他执掌兵权。自此以后,刘黑闼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势不可挡。
刘黑闼不仅骁勇善战,还擅长打探消息,每逢交战之前,窦建德都会派他去查探敌军的虚实,刘黑闼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每次回来都有意外的惊喜,是窦建德军中少有的常胜将军,俗称“福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21年5月,窦建德兵败被擒,余部要么被李唐收编,要么就地解散。刘黑闼想了想,造反的高潮已经退去,再干下去也没啥前途,弄不好还要掉脑袋,于是干脆逃回老家漳南县,整日在地里瞎忙活。
621年7月,李渊弄死窦建德后,对散落在各地的窦部并不是很放心,于是下诏命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等人赶赴长安,至于干嘛,大家都懂的。范愿等人不是傻蛋,自然不会去长安朝圣,他们搞了一次小范围的聚会,商议了一下自保求生的策略,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反他娘的!
造反是肯定的,问题是,谁来做老大啊?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集体惊呼:彼其娘之!搞了半天,都特么是跟在老板后面打酱油的小人物,谁也撑不起场面啊!造反虽然是为了自保求生,可毕竟是掉人头的大事,还是找奇人异士卜个卦,求个吉利,顺便问个前程吧!
算命的人告诉他们:你们所求之事是个吉兆,不过有一点,想要成事儿,必须找个姓刘的做老大!
窦建德手下,姓刘的?众人想了想,莫不是窦建德的旧将刘雅?
谁曾想,刘雅觉得大局已定,只想过安生的日子,不愿意再闹事。范愿等人怒斥刘雅不讲江湖道义,大怒之下将他诛杀,随后又找到刘黑闼,想请他出山,带领大家伙儿干大事业。
刘黑闼心怀纵横天下之志,却在漳南县种白菜为生,日夜觉得憋屈。如今,兄弟们推举他做扛把子,这令他暗爽不已。为了向众人表明豁出去干到底的心迹,刘黑闼宰杀了自己家的耕牛,大家伙儿胡吃海喝一顿,正式宣布造反了。
621年7月19日,刘黑闼等人攻破漳南县城,取得初战首捷。
李渊非常重视刘黑闼的造反,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让河北全境再次陷入暴乱。为此,他在洺州设立山东道行台,以淮安王李神通为行台尚书右仆射,又在魏州、冀州、定州、沧州设立总管府,调集周边的兵力镇压刘黑闼。
然而,刘黑闼来势汹汹,攻城拔寨,如履平地。
621年8月12日,刘黑闼攻陷鄃县(今山东德州市夏津县),弄死了李唐的贝州刺史戴元详、魏州刺史权威!接下来,刘黑闼返回漳南县开设祭坛,给死去的老板窦建德做了一场漂亮的法事,随后自封为大将军,公开向李渊叫阵。
621年8月22日,刘黑闼攻陷历亭(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境内),屯卫将军王行敏为国捐躯。没过几天,深州刺史裴晞率领全城百姓归附。
621年9月,刘黑闼在饶阳城南(今河北衡水市)大败淮安王李神通和幽州总管罗艺的五万联军,活捉罗艺手下的猛将薛万均、薛万彻(随后逃走)。
621年10月6日,刘黑闼攻陷瀛州(今河北沧州市河间市),活捉瀛州刺史卢士睿,观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光县)百姓活捉刺史雷德备来降!
621年11月19日,刘黑闼攻陷定州(今河北定州市),活捉定州总管李玄通。可怜的李玄通,被刘黑闼软禁起来,想死的机会都没有。终于有一次,李玄通的旧部带着酒肉前来拜会,为了答谢小弟们的深情厚爱,李玄通请求为他们舞剑,佩剑刚刚拿到手,李玄通便剖腹自杀,以明心迹。
621年12月3日,刘黑闼攻陷冀州,杀死冀州总管麹棱。
621年12月12日,刘黑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击败左武候将军李世绩,再一次活捉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想想看,连薛万彻、薛万均都被刘黑闼活捉两次,这势头还有谁能阻挡?
半年时间,刘黑闼横扫河北全境,一路高歌猛进。这样超凡脱俗的战斗力,让窦建德部将重新燃起了斗志。包括徐圆朗在内的墙头草势力纷纷归降。当然,东突厥颉利可汗也想凑这个热闹,因此派遣使者表达了结盟之意。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21年12月底,刘黑闼光荣宣布:老子已经收复了老板的所有地盘!
李渊自从出道以来,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就算和王世充和窦建德比拼,也没有落得下风。如今面对横空出世的刘黑闼,渊哥真的是坐不住了。
亲手缔造的李唐帝国,绝不能被刘黑闼的铁骑摧毁!
积攒多年的帝王尊严,绝不能让刘黑闼这小子玷污!
621年12月15日,李渊传下帝国最高的战争动员令:任命秦王李世民为行军大元帅,齐王李元吉为行军副大元帅,率军征讨刘黑闼。
两个臭小子,干不死刘黑闼,你我父子无脸再见!
621年12月17日,刘黑闼拿下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621年12月18日,刘黑闼拿下魏州(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
621年12月19日,刘黑闼拿下莘州(今山东聊城市莘县)。
李世民兄弟马不停蹄,却依旧无法阻挡刘黑闼的兵锋。
622年1月,刘黑闼攻陷相州(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随后登坛祭天,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县)。
洺州紧挨着河南安阳,刘黑闼定都洺州就是个明显的信号:他不想偏安河北,洛阳才是他的终极目标!李世民到达之前,刘黑闼已经将主力开赴到相州,考虑到河南地区的局势不太明朗,刘黑闼选择停止进军,等待李世民的到来。
当时,李世民驻军在卫州(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市),两军形成对峙局面。
刘黑闼的感觉很复杂,既有复仇的情绪,也有埋藏在心底的恐惧。就在不久之前,窦建德带着小弟和李世民对峙,战绩惨不忍睹,如今面对同样的敌人,刘黑闼能杀出一条血路吗?刘黑闼陆续派出了几批小分队,可都无功而返。
夜深人静之时,刘黑闼瑟瑟发抖,李世民这小子,果然是名不虚传!算了,还是跑吧。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两军还没有主力交锋,刘黑闼便将大军撤守到洺州境内。总之,老子就是怕了,先回家找点儿安全感再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李世民暗爽不已,敌军的这波操作,完全可以评为全场最佳嘛!
北上的通道已经打开,唐军兵不血刃地拿下相州,随后屯兵在洺水边上的肥乡(今河北邯郸市肥乡区),与刘黑闼的主力大军近在咫尺。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规律:不管你干啥事儿,杀人放火也好,打游戏也罢,只要己方半场有大神的存在,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比如幽州总管罗艺,听说二郎神前来主持大局,战斗信心暴涨,他立马带着数万大军南下耀武扬威,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罗艺是个啥玩意儿?
薛万彻和薛万钧是你的小弟吧,都被老子活捉了两次,还有脸来耀武扬威!跳梁小丑,插标卖首之徒!刘黑闼信心满满:尚书左仆射范愿,本王打算出去溜溜,顺便把罗艺的人头带回来,这段时间,洺州就交给你了!
范愿:老板,给我留多少人啊?
刘黑闼:一万人,足够了!
看得出来,刘黑闼打了胜仗之后,自信心有些膨胀。范愿是什么样的人?毫无胆色,拎不上台面的人!刘黑闼安排他镇守大本营,完全是对敌方的助攻!
离开洺州的当晚,大军屯驻在沙河县。半夜三更,附近突然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鼓声。据史料记载,擂鼓的人叫程名振,是洺州永年县令,刘黑闼攻陷洺州后,将他的母亲潘氏、妻子李氏生擒,想要逼迫程名振就范,最终惨遭拒绝。
中国有句古话,叫祸不及家人。
事实上,刘黑闼也没打算杀老弱妇孺,可程名振却是个倔脾气,老子就是不投降,你爱咋滴咋滴!这不,程名振气愤不过,也不知从那里弄来了60面大鼓,放在洺州城西的大堤上,在大半夜给大家献上了一曲精彩的河北大鼓。
刘黑闼常年打仗,并不惧怕,可镇守在洺州的范愿却吓破了胆子,他以为唐军想要在大半夜攻城,急忙派人给刘黑闼送信,让他回来守城。
一边是挑衅尊严的罗艺,一边是要人命的李世民,刘黑闼只恨爹娘没给自己搞个分身!这种情况下,刘黑闼只能返回洺州,临行之前,他将弟弟刘十善、部将张君立留在了沙河县,还交代了一个任务:率领一万大军前去和罗艺交锋!
这样的战术安排,实在是很犀利。
刘黑闼刚刚返回洺州,北边就传来了消息:刘十善战败,大军折损八千。刘黑闼狂暴之下,下令将程名振的家小全部处死,以泄心头之恨。眼下的局势很清晰了,弄死罗艺的狠话肯定没法兑现,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李世民正面开团!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洺州的正东是洺水县(今河北邯郸市曲周县),守将是唐朝的右武卫将军王君廓,刘黑闼攻打洺州的时候,王君廓装孙子认怂,态度比亲儿子还好,正因为他的低调,洺水城才没有落到刘黑闼的手中。此时,两军在洺水对阵,洺水县的重要性便开始凸显了。
622年2月,正值隆冬时节,雪花漫天飞舞,城外天寒地冻,刘黑闼派遣主力大军前去攻打洺水城,并准备挖掘地道,直接通向城内。
李世民闻讯后立即派兵支援。悲剧的是,派遣的三批军队都被刘黑闼拦截。面对胶着的局面,李世民也开始紧张起来,因此召集将士们商议对策。
李世勣:秦王,如果让刘黑闼的地道挖到城内,洺水城必定会失陷!
李世民:有谁愿意代替王君廓守城?
话音刚落,帐内就没了声音,气氛变得极其压抑。大家都知道,唐军没办法进城御敌,城外又打不过刘黑闼,洺水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谁进城,谁就可能掉脑袋!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秦王殿下!本将愿意进城御敌!
众人望去,说话的人是剡国公罗士信,年仅22岁的小将!
李世民无语哽咽,好,就是你了!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站在高处,用旗语暗示王君廓,由他率领部队冲出一个缺口,将罗士信和两百名军士送进城中。然而,刘黑闼的主力大军丝毫没有放弃进攻的念头,622年2月25日,也就是洺水城被围八天之后,城池终于陷落。
罗士信被俘,英勇就义......
有人可能会质疑,李世民手握重兵,连刘黑闼都拿不下?
还真是这样!李世民的风格是这样的:绝不轻易发动主力会战,一旦他这样做了,基本上会锁定胜局,而锁定胜局的关键,就是击溃对方的粮道!因此,李世民的逻辑就是,没拿下你的粮道,不会主动开团!
薛举、薛仁杲、刘武周,不都是败在同一个策略下吗?
刘黑闼的长处是骁勇善战,可是论心机城府,纯属低级玩家。当时,刘黑闼从冀、贝、沧、瀛四州往洺州运粮,水陆并进,由于这几个地方都在洺州以北,算是大后方,刘黑闼便没有派重兵护卫。
正是这一疏忽,让李世民钻了空子......
李世民:程名振,断粮道的行动就交给你了!
在李世民看来,程名振连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干起活儿来肯定不会掉链子,更何况,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还担心他不卖力杀敌吗!
于是乎,当刘黑闼还沉浸在洺水城的胜利中时,程名振率领一千多人偷偷绕到他的背后,将运粮的船、车悉数焚毁!古代的军粮都是分批次筹集的,烧了这批军粮,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黑闼会缩衣节食。将士们吃不饱饭,士气自然就会低落,而完美的战机,往往就会出现在这个时候!
当时,两军对阵了将近六十天,直到刘黑闼的粮道被断,他开始坐不住了。刘黑闼想要尽快解决战斗,针对目标则选中了李世勣!很明显,他干李世勣,李世民就会干他,攻击之前,刘黑闼做好了部署。
622年3月,刘黑闼对李世绩发动了突袭,李世民兴致高昂,当即提枪上马,带着小弟绕到敌军背后,打算来一出围魏救赵的好戏。剧本没有问题,可刘黑闼提前做了部署,李世民还没有放完大招,敌军就将他围了起来。
历史证明,这是刘黑闼诛杀李世民的最好机会,没有之一。刘黑闼正待动手,一位猛将单枪匹马冲入重围,将李世民等人救了出来。不错,来人正是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御用保镖。
看到李世民一骑绝尘,刘黑闼捶胸顿足,懊恼不已。不过,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呢。交战之前,李世民料定刘黑闼会主动进攻,因此提前派人到洺水上游修筑了一座人工大坝,这一切竟然进行的神不知,鬼不觉!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22年3月26日,刘黑闼看到粮仓见底,于是亲点了两万将士,随后南渡洺水,主动挑衅唐军!来吧李世民,时间够久了,咱俩来一次男人之间的较量!
哟吼,想较量啊,那哥们就陪你玩一次吧!
唐军兵力:精锐骑兵,绝大部分是传说中的黑衣骑士。
刘黑闼兵力:骑兵和步兵的混合部队,同样是身经百战。
战斗开始时间:中午。
战斗结束之间:傍晚时分。
准确的说,不管是兵力配备,还是士兵的战斗值,两军都是势均力敌。唯一不同的是,唐军的骑兵数量比刘黑闼要多,言外之意,谁的马多,谁就能坚持更久!当黑夜降临的时候,唐军骑兵依然在战场上往来冲突,可刘黑闼的步兵却精神萎靡,东倒西歪,这样的场景让刘黑闼的部将非常担忧。
老板,将士们恐怕撑不了多久了,赶紧撤吧!
说这话的人名叫王小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走,刘黑闼确实心有不甘!不走......不走不行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哥们还是先撤吧!
可怜刘黑闼的将士,全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打过许多硬仗的真男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板已经乘乱逃走,此刻还在战场上奋力杀敌。在他们的心里,刘黑闼一定可以带着他们创造奇迹,保持不败的战绩!
就在此时,李世民鸣金收兵,唐军开始撤退......
什么情况,圣诞老人送福利了吗,胜利降临了吗?将士们全然不知,他们等来的是人生的悲剧。李世民开闸放水了,洺水正在以摧枯拉朽般的威力向战场奔腾而来。逃吗,你能往那里逃?南边是
唐军主力,北边是奔腾的洺水!
没过多久,浩浩荡荡的洺水就卷走了一万多人,余下的数千名将士被杀,刘黑闼全军覆没。刘黑闼兵败洺水,如同谜一般的存在。试问,刘黑闼是河北的霸主,为何只派两万人和唐军交锋?试问,李世民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刘黑闼为何会提前逃离战场?刘黑闼,你能给大家一个解释嘛!
兵败的消息像肆虐的瘟疫一样,传遍了河北全境。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