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是默默糊糊的意思。

惚:是看不清的意思。

“道”这个东西,如果把它比喻成事物的话,它就是一个模糊不清无法区分的事物。

老子用模糊不清,无法区分来比喻自然法则的“无相对性”。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形容事物深远幽静。

冥:形容昏暗不明

精:字面的意思指的是事物中提炼出的最纯粹的东西。即事物的属性。

虽然“道”就像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那样,不含任何相对性,但是宇宙中的万物万象都由它而产生;虽然它就像一个深幽昏暗的事物那样无法区分,没有任何相对性,但是其中却又含有属性。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4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字面的意思是信息或信用。本质的意思是指其作用的“绝对的必然性”。

这个属性是如此的真实绝对,它的作用含有绝对的必然性。

什么是必然性?举个例子,比如说数学公式,Y=2x+3,所有适用于这个法则的x,都必然会有一个起经过公式作用后的Y。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5句: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名:字面的意思是名称,本质的意思是相对性/属性。

阅:察看。

甫:是象形字,形容的是田中长出菜苗的样子。这里是以种子长成菜苗,来比喻事物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生发演化的过程。

从宇宙的初始到现在,自然法则的“绝对的无相对性”和“作用的绝对必然性”的属性从未改变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幻相对性”,来推演察看万事万物的生发演化。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最后一句: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是怎么知道万事万物会如何生发演化的呢?

就是依靠“绝对的自然法则”和“相对性变幻”啊。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总结:

第一句话,老子通过“孔”的比喻,来告诉我们“道”这个全集,包含了“德”这个子集的所有事物。因此所有“德”的事物,都要遵从“道”的法则。

在这一章,老子用模模糊糊、看不清、深远幽静、昏暗不明来描述自然法则的“绝对的无相对性”这个属性。又用“精”和“信”来描述自然法则的“作用的绝对必然性”。

自然法则的“绝对性”是永恒的,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万事万物都是从“无相对性”中生出的“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幻“相对性”,来推演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zhā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先看看流行的注解: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真解:

不执著于任何方向,才能拥有所有的方向;弯曲的就更容易向“直”变化;凹陷的就更容易向“满”变化;破旧的就更容易向“新生”变化;拥有的少就更容易向“获得”变化;拥有的多就更容易因迷惑而向“失去”变化。

这些现象的原理是什么呢?

是“去相对性”和“有相对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然动态平衡作用。所以圣人以紧守事物“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作为治理天下的行为准则。

紧守事物“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就要:不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能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所以能够全面的看待问题;

不只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就能认同其他人的见解中的正确性,所以自己的见解的正确性也能被所有人认同;

不只认为自己有功绩,就能认识到其他人的功绩,所以自己的功绩也能被所有人认同;
不只看重自己,就能尊重其他人,所以能被所有人尊重。

所以说,只有不仅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能维护其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被所有人都维护。

古时所说的“不执著于任何方向,才能拥有所有方向”,怎么会是假话呢?

实在是因为“拥有所有方向”才能够“回归到任何方向”啊。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真悟:

第一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有的人没有理解“相对性变幻”的本质原理,所以只能从表象的事物去解读。因此我们看到的解读《道德经》的书,基本上都是从做人处事的方面去解读的,只把《道德经》解读为处世的哲学,未能理解它的科学原理。

比如说“曲则全”,世人大多都把这句话解读为:为人处世,只有能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这只是理解到了表面的现象,而没有理解到其深层次的本质原理。

若只从做人处事的角度去解读这段话,就没法理解这段话的本质原理。让我们去掉“主观角度”的相对性,来还原这段话的根本含义。

曲:字面的意思是弯曲,本质的意思是放弃原有的方向。

全:字面的意思是全部,本质的意思是完整的全集。

曲则全,本质的意思是:能不执著/适时的放弃任何方向,就能拥有所有方向。

这话还有半句没说完,老子把它留到了本章最后一句来点题。

枉:形容的是歪歪扭扭的树枝。“直”是“枉”相对的属性。枉则直,本质的意思是:弯曲的事物,更容易向“直”的属性变化。

洼:形容的是凹陷的地面。“盈”是“洼”相对的属性。洼则盈,本质的意思是:有缺的事物,更容易向“完满”的属性变化。

敝:字面的意思是破旧。“新”是“敝”相对的属性。敝则新,本质的意思是:破败的事物,更容易向“新生”的属性变化。

少:字面的意思是数量小。“得”是“少”相对的属性。少则得,本质的意思是:缺少的事物,更容易向“更多”的属性变化。

多:字面的意思是数量大。惑:是心生迷乱,这里指的是因心生迷路而失去。“失”是“多”相对的属性。多则惑,本质的意思是:有余的事物,更容易向“失去”的属性变化。体现在社会现象上,则表现为人拥有过多的财富,会更容易心生迷乱做出错事,从而失去财富。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继续第一句:

这6种现象,都是在讲同一个规律,即:事物越偏向于某个属性,就越容易向其相对的属性变化。

以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

归根到底,它的原理就在于自然法则对“属性”的动态平衡作用。

所有的“属性”,都同时存在“有相对性”和“无相对性”这两面的。万事万物都同时被两股相反的力量所作用,一股力量在不断的“去相对性”,另一股力量在不断的“加相对性”。

举个例子,就讲前面说过的“水的电解平衡”吧:

水的化学分子式是H2O。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一杯水放在那里,它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水是处在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

H2O分子在不断的电解为H+离子,和OH-离子,这就是自然法则对事物“加相对性”的作用;而H+和OH-离子又在不断的结合生成H2O分子,这就是自然法则对事物“去相对性”的作用。

当这两股作用力持平的时候,水就达到了电解平衡,此时H2O,H+,OH-都达到其平衡状态的容量,水的相对性和统一性达到了平衡状态。

如果H+或OH-的容量少于平衡容量,加相对性的力量就会变大,去相对性的力量就会变小,两种不均衡的力量对抗产生的“势”,就会使得H2O向着“加相对性”方向变化,所以水中的H+或OH-离子就会变得更多,最终达到平衡状态下的容量。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它越偏向于某一种属性,它就离其相对的属性越远,它的相对性就越明显,所以其“有相对性”就超过了其“无相对性”。这个时候自然法则“去相对性”的力量就大于“加相对性”的力量,这两种不均衡的力量对抗产生的“势”,就会使得事物朝着与其【相反】的属性的方向变化,以此来【弱化】其“有相对性”。

反之,如果事物的“无相对性”超过了其“有相对性”,自然法则就会去弱化其“无相对性”。

老子怕我们不明白这个原理,在第40章又再说了一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自然动态平衡的作用原理。

人通过去相对性 和 加相对性,就能找到事物的自然平衡状态,再与事物当下的状态相对比,就能发现事物的演化趋势。这就是悟道四大能知之一:“能知演化趋势”。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一:相对性平衡。

抱一:紧守事物自然的平衡状态

式:准则。

明白了自然法则的动态平衡作用,符合自然法则的领导人就会以,紧守事物的“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做为治理天下的行为准则。因为任何试图改变这种动态平衡的行为,都将被自然法则的力量碾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不自见,故明;

自见: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

明:指的是能全面的看待事物

不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能也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所以能够全面的看待问题;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4句:不自是,故彰(zhāng)

自是:只认为自己的行为和见解是正确的

彰:字面的意思是显著,这里指的是自己的行为和见解被大家认同

不只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就能也认同其他人的见解中的正确性,所以自己的见解的正确性也能被所有人认同;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5句:不自伐,故有功

伐:夸耀。

自伐:只认识到自己有功劳

有功:指的是自己的功劳被大家所认同

不只认识到自己的功劳,就能也认识到其他人的功劳,所以自己的功绩也能被所有人认同;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6句:不自矜(jīn),故长。

矜:庄重。

自矜:只看重自己。

长:字面的意思是排行第一,长辈。这里指的是自己被所有人尊重。

不只看重自己,就也能尊重其他人,所以能被所有人所尊重。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7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指的是争夺利益

同理,只有不仅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能维护其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被所有人都维护。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最后一句: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字面的意思是弯曲,本质的意思是放弃原有的方向。

归:字面的意思是返回。这里指的是重新获得原有的方向。

“全”并不是“曲”对应的属性,“归”才是“曲”的对应属性。“全”只是自然法则使“曲”向“归”变化的动态平衡作用所产生的“中间产品”。

【所以说,古时所说的“不执著于任何方向,才能拥有所有方向”,怎么会是假话呢?实在是因为“拥有所有方向”才能变得“重获任何方向”啊。】

最后这句是回龙点睛之笔,以其背后的逻辑再次论述了自然法则对“属性”的平衡作用。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在之总结:

老子先通过举例,来告诉我们自然法则的作用原理:

自然法则是通过两股相反的作用力,来使得所有的“属性”都处在平衡的状态。这两股作用力就是“去相对性”和“有相对性”。

懂得这个原理的领导人,就要紧守事物“去相对性”和“有相对性”的自然的平衡作用,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行为准则。不要人为的去激发事物的相对性,或人为的抹除事物的相对性。

因为人性偏私,往往会人为过度的激发“我”vs“非我”的相对性。所以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就要去弱化这种相对性:不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不只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只看到自己的功劳,不只看重自己,不只维护自己的利益。

体现在社会制度上,人为激发“利益”的相对性,就产生了资本主义;人为抹除“利益”的相对性,就产生了社会主义。

这些主义都不是社会的自然平衡状态,所以在自然法则的动态平衡作用下,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福利公益,社会主义国家会产生个人竞争。所以说私有制改革,乃是华夏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能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华夏民族之福。但步子有点迈的太大太快了,忘了“豫兮,若冬涉川”的古训了。

体现在执政制度上,人为激发“权利”的相对性,就产生了集权制度;人为抹除“权利”的相对性,就产生了民主制度。这些制度都不是权利的自然平衡状态,所以在自然法则的动态平衡作用下,集权制度下的民众会要求权利公开,民主制度下的政府会要求加大政府职权。

资本主义 或 社会主义,中央集权 或 民主选举,都只是不同的治理形式。

形式无关紧要,根本在于其是否能紧守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认为 社会主义 或 民主选举 就一定是好的人,是迷失于事物的表象之中,未能把握到“道”这个根本啊。荒兮,其未央哉!

怀着私心向民众推销这种失衡的思想的人,正是老子所说的“以智治国,国之贼!”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教父2019 2016-05-24 18:03:33
@两者同出 867楼 2016-05-24 10:57:00
@zhengsw68
@无奇之道
上面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如果从 哲学 角度分析也可以。还用上面照相机的例子,照相机可以把世界的景象照成底片,底片也可以放映成电影。对于照相机来说,没有3D和2D的区别,电影和物质世界是一样的。如果排除其他相对性的干扰,单独的看景象和底片,就就根本无法区分是世界产生的底片还是底片照出了景象。
在举......
-----------------------------
教主2019谬赞了。

棍子的比喻是【两者同出】说的。比喻的很形象生动。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老子在第二章已经很清楚的描述了,相对性分裂出的两个相对的属性是: 同生共死,相生相克,平等,平衡的共存,不可单独存在的。

大家要好好理解这些特性,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会有自然平衡。

因为“去相对性”和“加相对性”都是大道的作用所分裂出的相对的属性,所以这两种作用是平等的,所以它们才能导致并维持 “相对性的平衡”。

所以我一直在说,平衡只是表象,是结果,而 相对性才是根本,是原因。

楼主:无奇之道

字数:382100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27 11:13:00

更新时间:2020-06-28 07:32:27

评论数:60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