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关雎

关雎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关雎

流沙河说《诗经》,第一首当然是《关雎》。
《关雎》真是有名,不但是诗经三百第一首,更是情诗,写得很优美,很感人。我记得它选入高中课文,要求背诵的,我和同学用白话读,读到“参差荇菜”都抱腹大笑,笑出了眼泪。我们故意读歪一点,变成了“餐餐咸菜”;参差荇菜和餐餐咸菜,读音是很接近的。我弄不清荇菜是什么菜,好不好吃,咸菜却是一点也不陌生,那时谁爱吃咸菜呀,咸得要命。当时心里就想餐餐咸菜,正是苦死了,难怪作者要辗转反侧。以后每读《关雎》,偶尔嘴角还会不由带笑。

流河沙说《关雎》描写男子从追求,到结婚的全过程。这让我很惊诧,因为我一直认为男子是求之不得的。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男子虽然求之不得,却不幽怨悲愁,更不因爱生恨,把爱情转化为友谊,让精神升华。“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是好事成了,还哀啥伤啥呢?
流河沙认为,友之、乐之,是男子对女子爱护尊重,钟鼓乐之描写的就是结婚情景。友之,乐之,这也是孔夫子最理想的夫妻关系:两情相悦,相敬如宾,所以才说是乐而不淫(快乐而不放纵)。难道,真是我理解错了?想到一直来把《关雎》理解错,有些茫然若失,还有一点点的难以接受。

诗无达解,流沙河的理解不一定就对。我手头上的《诗经》,就解释男子没有追求成功的,后面的友之,乐之,只是男子的想象之词罢了。最后,我还是认为,男子没有追求成功,这是首单恋的歌,孔夫子说乐而不淫,是欣赏男子能把爱欲化为友情,这意义其实更大。

你看,诗有五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之,芼之)”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多达三次,虽然一唱三咏是诗经普遍的手法,也不见得就是简单的重复。荇菜是“祭祀宗庙之用”,流之,采之,芼之,是女子采荇菜的动作,差参与左右,女子在水中一会腰枝向东,一会向西,姿态固然优美诱人,一再出现,反复强调,我们是怎样的印象或感觉?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荇菜有如少女之心,采行菜不易,是暗示男子追求女子不成。可能女子早有心上人,也可能女子根本不喜欢他,爱情这事,谁说得清,又都是合理的。而且诗中明确有“求之不得”句,若最终能成功,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整首诗,是说男子在河边看到采荇极的少女,心生爱慕,可少女却不喜欢他,尽管爱之深切,最后也只能发乎情,而止于礼,把占有的爱欲化为欣赏的情感,感情和精神都得到的升华。女子采荇菜时,他就在岸上奏乐,欣赏美人,还有纯洁感情带来的心灵喜悦,无论这是他的想象,或是真的情景,都是十分的美好。我是作如是观。

理解不同,谁对谁错,不是大问题,各人随心就好。流沙河让我有“幻灭”情思的,是告诉了我雎鸠是什么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的想象里,河岸沙洲定多芦苇,芦花似雪,飘摇若浪。雎鸠在芦苇丛飞来跳去,落在芦苇上啼叫,肯定是娇小玲珑娇,漂亮的羽毛,鲜艳的颜色,灵活轻盈象云雀一样的精灵。很美,很漂亮,很迷人,对吗。没想到,流沙河却告诉我,雎鸠竟是渔老鸹,就是渔夫拿来捉鱼的鸬鹚。鸬鹚,我当然见过,一排站在船舷上,随时等着鱼儿出现,马上就钻进水里去…这是鸟吗,我一直觉得鸬鹚是鸭子一种。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古怪的印象,总之,我象得鸬鹚一点都不好看,黑黑的羽毛,有点笨拙的身躯,很不优美。真是大鸟,也要是鹤一样的好不,鸬鹚我完全接受不了,让我对雎鸠的美好幻想碎了一地。

这当然不是流沙河的错,是自己的错,错把雎鸠想得太美(鸬鹚可能也不难看,是我先入为主,把它当成鸭子才觉得丑),这种想当然或望文生义的事,在我是经常发生,而且总是乐此不疲。明知这样是不对的,我还是喜欢这样,对我来说,有时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我是沉醉感觉的人,所以我不是个理性的人。也许,我还会把雎鸠当成我想象中那只美丽的小鸟的。
2019-4-2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黍离

流沙河解读《黍离》,让我失笑。不好意思,真是觉得有点好笑。

《黍离》是诗经中的名篇,名气不在《关雎》之下,自从有了这首诗,世上就有了一句成语叫黍离之悲,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悲。屈原的《离骚》,有类似的主题,就连名字也有个离字,文学史上,也往往将两者并提,认为有继承发展关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作者曾是西周官员,见故宫成了农田,昔日繁华不再,一切成了历史,情难自已,心情澎湃。流河沙却猜测,他可能有心藏病,否则不会有这样大的反应,乃至于“脚杆子发软,简直走不动路的样子。”

这猜想合不合理?我觉得流河沙这样的猜想,实在没有必要。难道,一个健康的人,因受到大激刺,就不会有突发的心理大反应和生理大反应?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聚见或聚闻,就是晕倒也不奇怪。如此猜测,难免会让人误会流沙河是认为亡国之痛,不必如此强烈,于是如斯悲痛欲绝,如斯情难自控,就成了有点小题大做,真是让人遗憾。
流河沙是身经文革的人,有《锯齿啮痕录》是关于那段记录的,也是身经丧乱之人,本该对这样的感情,更有共鸣才是。我看过《锯齿啮痕录》,虽有愤慨,但不激愤,想必是人老了,心态更趋平和,再风云突变的,也看成风轻云淡了吧。这是好心态,不过,自己看淡,不应就对看重者有所怀疑,也应理解和尊重别人的看重。《讲诗经》更是局外人心态,对这种浓烈的感情,就稍有保留吧?

对下句的解读,更让我好笑,“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流沙河认为,这是作者”在长声洁叹:老天爷呀,我是个怎样的人啊!其实这是他无言地表白:我是一个伤心人,一个哀悼从前的繁华一去不复返的人,一个感伤于文明被毁灭了的文化人。“

流沙河如此认为,可能是诗人上句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于是乎“此何人哉”就是在自我追问我是谁?好象作者担心读者读不懂他的感情,必须以反问让人思考。联系上下文,作者会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问我是谁这样有点古怪的问题吗?读上面的诗句,当时人,谁看不出他“是一个伤心人,一个哀悼从前的繁华一去不复返的人,一个感伤于文明被毁灭了的文化人。”呢,若真是流河沙的反问,这简直就是蛇足。

这时候,作者最应该追问的是谁毁了这一切,谁做成这样的后果,谁把繁华的宫殿变成废虚,谁让自己成了国破之人?“这是那个该死的王八蛋干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呀!”。此何人哉,分明是一种责问,甚至咒骂的语气和口吻,带着愤愤,带着怨念。

流河沙的解读,无疑是把悲愤淡化,把感情淡化,把精神淡化。故国之悲,成了个人之悲,悲剧变成悲哀,我不能不为此感到遗憾。也许,我有成见,流河沙不是这个意思,却总觉得他过于轻描淡写。
2019-04-26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摽有梅》

诗三百,总会有让你感动感怀感触,《蒹葭》,《关雎》,《汉广》《黍离》已成绝唱,一些“不显眼”的小诗,因共鸣而心有戚戚。

国风,多是征夫思妇之歌,悲欢离合,不绝于耳,但心有所属,相思虽苦,毕竟还是有盼头,真正的寂寞是无所寄无所托的空虚。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古人谓之“急婿”,梅通媒,故见梅起兴,又以梅实多寡喻年华流逝。迨其吉兮还见从容,自迨其今兮至迨其谓之,就越见逼切。三复之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状,可谓迫不及待了。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老的青春,如何渴求也不为过。好明显,诗中少女,并无意中人,也没有目标,只能日盼夜盼,盼望有喜欢她的庶士出现---注解说庶士是众多未婚男性---快来求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皆然,男女为什么要结合(婚姻)?除了生理,其实是心灵或说精神需要,爱情,说到底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一种心灵的温暖。是需要慰藉和温暖,人才会有感情,萌生爱意。换句话来说,这少女渴求婚姻而不可得,亦即没有人爱;没有人爱,也没有爱的人,也就得不到慰藉和温暖,可以想象是多么寂寞和孤独。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没错,又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说,婚姻不由已,爱情不由人,而事实上,尤其是后者,是儒术独尊后事,远在先秦时期,民风素朴,感情真挚,孔子便是父母野合而生-----后人对野合,有两种解释,一是因情“苟合”,是私生子,一是夫妻在野外受孕,但不管哪一种解释,都说明当时古人对感情的态度是真挚直率热烈,发乎情,顺乎人性,比较宽松。试想在这样一个宽松环境,一个妙龄女子,却没有人追求,也没有自己暗恋之人,不管原因何在,教人情何以堪。东家姑娘可能日日和情郎相见,西家的少女甚至夜夜和情人幽会,在爱情的滋润下,少女们无不鲜艳如花,只有她例外。日日背着筐拾梅子,在树下祈求,祈求越切,寂寞越深。

因长得丑,才没人钟情,固让人同情,若是绝代佳人,仍独居空谷,更使人唏嘘。若有所爱,身陷爱河,至于这般急不及待,几乎阿猫阿狗一求便允?梅子落,暗示时光不待人,何尝不是青春的白白浪费,生命的虚度。梅落有人拾,梅开谁来赏?美,常常是一种优伤,深入骨髓;实用,往往是一种考虑,一种需要。我们老说,结婚的常不是最爱,原因复杂,长期孤寂渴望有所托便多过有所爱;同样,许多白头相守,靠的多半不是爱情是亲情和责任。

摽有梅,零落的是爱情,滋长的是寂寞。
2014-9-15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我以前理解的关睢,可能有些地方理解不对。法这无所谓了,有时对错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感觉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灵与肉,人之全部,爱之两端,有人唯灵最高,涉肉为俗。于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备受赞扬。即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念念不忘精神之高尚。也有认为灵肉不可分,合即完满,分即残缺。若前者乃见精操,后者实唯好色,免难失之武断。若基于人伦情理,或君已有妇,或妇已有夫,不得以灵合肉分,情有可原,非此,和古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何异?否则,试问芸芸众生,天下几人高尚?全是不堪男女,情何以堪?

以精神为高,爱欲为耻,不过是前者无求,无求便高,谓之脱俗;后者有索,纵然发乎情,出乎真,源乎心,索者便俗;看似有理实为大谬。实是吹毛求疵,削足适履,逼人成圣。饮食男女,人之天性,唯爱是问,唯心是本,何耻之有?概以精神为高,视肉为俗,何乎?古有贞节牌坊,难道这不是精神牌坊?人人知贞节牌坊之事不义,泯灭人性,而不知精神牌坊对人性的扭曲,还歌之颂之扬之,人人太监,个个闭(幽闭)妇,方是超然世外,神仙世界?人人都说神仙好,殊不知,七仙女要下凡,白蛇狐精要化形,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不是有情无爱的世界太寂寞,有情有爱的红尘太迷人么。唯精神是美是高是真,一如唯色是好是贪是恋,前者自欺后者欺人也,欺者一也。止于礼的灵是高尚,发于心的肉亦是崇高。灵肉结合,不是唯肉是求,不是朝三暮四。

《关雎》启《诗经》之先声,历来为人推崇备置,历代腐儒更不惜穿凿附会:“《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因为重点在后两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感情升华,有情无性,合于腐儒的洁癖,实是断章取义。我欣赏诗人的态度,“求之不得”,可能是对方不爱已,或是已有妇或女有夫,,做不行情侣就做好朋友,止于欣赏,是一种潇洒,一种豁达,思想健康且积极,值得肯定和感人。这首诗所以成为名篇,除了文辞优美,刻画细腻,感情真致,最后感情净化,化满腔爱念为友谊,如神来之笔,如点睛之笔,犹为感人。我说古人断章取义,今人误以精神为高,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固然迷人感人,不要忘记这是在求之不得之后的转化转换,充满无奈,不要忘记“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念之深,爱念之深,止于欣赏,是无奈。再者琴瑟和鸣也有夫妻情事的借代,焉知诗人因现实之不得而转而想象中之得?爱你就爱你的一切。

爱而不能相拥,终是憾事,都是痛苦,尤其是一厢情愿。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我也承认,能超越这种痛苦者,让人敬服,不能自拔者,亦是真情之所系。
2014-10-4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樛木》

爱,永恒的话题。有说爱是理解,有说爱是欣赏,更有说爱是奉献,爱是牺牲,最让我心动唯有这句:爱,是恒久的忍耐。

理解产生共鸣,欣赏诱发吸引,都有内因,若时过景迁,此一时彼一时,爱将如何维系?奉献和牺牲,高尚、无私,久之受者有愧,施者疲惫,与相爱的快乐与幸福简背道而驰,看似美好实质如枷。忍耐,某种意义上也有奉献和牺牲的成份在内,不同是前两者强调付出,而忍耐却是放弃。相对来说放弃比付出容易;付出如剑锋,刚即易折,放弃若水,便可绕指柔。

世上万物,必有阴阳,如光有暗,上有下,强有弱,生有死,始有终,总是相铺相成相生,何曾有过“唯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朴素却颠扑不破。古人深谙此道,知阴阳须臾不离,明相生亦相克,行事多求合于“道”,今人多以已出发,事事必主,次则视弱。男女两性天生阴阳,各归其位,各有所安,强为两强(阳)若敌,可能相安?以为自由是是随心所欲,以致自利自私,损人利已,为害大众;以为公平是整齐划一的“均”,地与天齐,水求石坚,无疑缘木求鱼,南辕北撒,越求相去越远。公平,不在高低强弱,在于平等,在于“衡”。天比地高,同为三才,势异位同,或有主次却不可或缺,谓之衡不谓之均。不知阴阳,不知平衡,只执一端,如执一词,岂不谬矣?古人把夫妻比喻成藤缠树,说是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之意,实是世俗偏见,是合于阴阳,是相铺相生,喻夫妻虽二人,实为一体,优戚与共。且看《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这是首祝婚歌,一如《桃夭》,《桃夭》祝女,《樛木》祝男。以藤葛附乔木为起兴,喻意有二,一是以树喻男,藤喻女,这种比喻在诗经中较常见,象征男女结合,相依为命。二者是以藤附树,喻福禄安宁如影相随君子。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君子实是指代家,或夫妻。这不难理解,男子(君子)为什么会快乐,因为夫妻齐心,家庭和睦温之故,反过来说,难道夫妻异心,形同陌路,会过得舒心快乐?人不舒心快乐,谈可幸福?幸福从何来,非天赐,非神赠,是夫妻共同经营和呵护,忍耐与迁就是不二法门。阴阳并非恒势定位,夫“强”,夫为阳妻为阴固也,妻“强”,妻为阳夫为阴亦然,所以说藤缠树是夫妻关系妙喻,非视树必男,藤必女,更非尊卑之别,强弱之势,是其合于阴阳之道,形同一体之态,顺乎自然,顺乎人情。

樛木,不是具体某种乔木,凡木下垂曰樛。竹一向被视为高士君子象征,是“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亦虚心。”,同理,诗人歌颂乔木,重点不在乔木高大挺拔岸伟,而是赞扬乔木纵壮志凌云,枝叶如有情,呈虚心谦恭下垂貌,仿佛深情注视着怀里的藤葛,时时照拂。这样的乔木会自视高大,看不起攀附其身的藤葛,视藤葛是附庸?藤葛会因为自己的攀附而自卑?我想到的,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类美好的词语。强者不亢,弱者不卑,相辅相成,既使有强弱之分,却无高低尊卑之别。只是人心功利,阴阳失衡,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舒婷的《致橡树》,说是爱的宣言,我个人觉得倒像作战榜文,说是恋爱,不与说是两性在对抗,竞争。对方是树(橡),所以已得为树(木棉),方为绝配,在乎的是“配”不“配”,而不是爱不爱,若对方不是橡,你是木棉,我倒要问你一句,你会不会觉得对方配不上你?满纸激情澎湃,高风亮节,实质不过少年壮志不言愁的豪言壮语。古云为赋新词强说愁,今有没有为求崇高强升华?假若世界,只有乔木没有野草,只有高山没有平原,只有大海没有小溪,只有太阳没有月亮,你能想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值得肯定和赞扬,但全以得失成败衡量一切,却过于功利。物竞天择毕竟是纯自然规律,一视同仁才是文明之道。

古人用字,一字千金。诗三百,短者不过数十,长者多不满百,却炳照千秋,历久常新,为何?朴素之外,是形象常见可感,而内涵及外极之丰富,浅而深遂,简而有韵,短而无尽。见“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觉乔木虽大,却不可依靠,读“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便知樛木可敬可亲。说千锤百炼,更是艺术和生活血脉相连,就如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就这么简单。真的简单么。
2014-9-24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江有汜》

人有七情六欲,佛家教人“无情少欲”,是邪非邪?我想佛家之意是放下,淡然,反对过分执着,并非冷漠无情。凡泛滥都是一种灾难,洪水不必说,七情六欲亦是,故需克制,克制就近似佛家的无情少欲。现世讲究自由、独立,崇尚个性解放,解放是顺乎本心,顺乎人性,并非毫无节制,更非膨胀私欲,弄成人欲横流,肉壑难填。凡事如阴阳两极,自由须自律,解放须克制,反之亦然。七情六欲是人性的表现,过者无论是克制或放任,都是病。孔子评《诗经》:诗三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合于人情,合于人性,不压抑也不过分。太上忘情,下不及情,多情自在我辈,多者非滥,是易也,常也。悲欢离合,是人生常态,是土壤,放下,淡然是花,从土壤开出来的花,没有土壤就没有花,只有土壤没有花,也不美。

读到《江有汜》,心有所喜,诗三百多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极少愤恨不平,或说不是没有,是过于含蓄,难见这样“七情上面”,“咒天骂地”: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准确解析这诗较难,有说是男子负义另娶,旧人怨而作,有说是媵妾因受正妻排斥、不能陪嫁而作----古代有这样的习俗,丫环常陪嫁作妾。也有说男子是外来商人,回家乡定居抛弃当地的爱人。不管是哪种解析,其实对诗的主旨影响不大,因为诗的重点,不在于前因,而在“后果”:不我以,其后也悔;不我与,共后也处;不我过,其啸也歌----一个失恋或失意女子的“咒骂”。

汜,指支流,原本是一条江,一条心的,但却有了支流,暗示有了异心,或离别分开,之子归,是指女子出嫁,还是男子回家,渡至这位女被抛弃,已不重要。我心有所喜,就是这女子愤愤不平,“破口大骂”,让我觉得真实,也觉得痛快。我们提倡宽恕,要求放下,不执着,我支持也理应如此,但我认为这是痛定思痛之后的事,骤遇不平,或痛哭失声,或捶胸顿足,或咬牙切齿,或咒天骂地,全是人之常情,亦是正常的宣泄方式。我们常说一个人真性情,不正是这种真正感情的自然流露。我觉得合于人性合于人情的真感情,无论是喜悦或悲伤或愤恨,都无比动人,比宽恕比放下更有光彩。正常的感情发泄很必要,但事后的宽恕或放下,也一样重要。艺术作品往往表现的只是瞬间,女子愤愤不平,恨恨“咒骂”,跃然纸上,难道就代表她永远如些?事过景迁,或随着时间的流逝,回顾往事,一定就不能微笑以对?

这个女子的“咒骂”,让我觉得可喜,还有一个原因,是女子的“自信”,拿现在的话说是:失去我,是你的损失。所以,她预言男子会后悔,会难过,会痛哭。我们不知道女子的自信和预言有没有所本,说阿Q心态也好,说自欺欺人也罢,确实要比一味的惨惨凄凄,自怨自艾要高,隐隐约约间,也有一种骄傲和自我肯定,我相信,这女子,很容易从失恋中走出,阳光地生活。就算不这样,就不能骂吗,我偏要说骂得好。

严格来说这也不太算骂。这女子蛮有意思的,至少在这刻,她还是没法完全忘记这男子,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的幻想,幻想着复合。她幻想男子不久就会后悔,就会难过,君既有悔,妾还有情,不就是可以破镜重圆?江有汜,这汜字也用得耐人寻味,我开始说是支流,其实是不准确的,最准确的解析是从主流分出,后又流回主流的支流。支河回归主流,这不是盼着浪子回头,情缘再续?

没有无原无故的爱,也没有无原无故的恨,恨往往源于爱,所以当一个人不再恨你,也就是说他不爱你。
2014-10-15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击鼓》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人类所有的苦难中,最不人道,最不文明,就是彼此间的战争,为了生存空间,为了生存物资,人类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更与人斗,从未停息。我不知道文明指什么,在我的理解中,最终应是指向和平和博爱,否则只能叫文化而不能叫文明。

人是灵长类动物,就是有智慧,但同时也有贪欲。动物多源自本能,唯生存为目的,故温饱便足,所求者小,人作为是灵长动物,温饱只是基础,主要是享受,享受一切,求无止境。损有余而奉不足是天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却是人道,所以争总是伴随着贪和欲。在生物界中,像人类如此自伤残杀者实为罕见,凶残甚至虎狼。我们常说苛政猛于虎,殊不知动物若会说话,肯定一致认同:残暴者莫过于人,甚至谈人色变。对灵智的另一个定义是会使用工具,不错,人类就是唯一会使用工具杀人的动物,那工具就叫科技或科学。狮子也会吃狼,狼也会吃羊,人有争斗,有战争,甚至人杀人有什么好奇怪,但人有灵智,狮虎没有;动物千百种,人只有一种,以种族分,以肤色分,以信仰分,以地域分,不论何种标准人为把人分种各色人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哀。古人有没有知识,受制于自然,要向自然讨生活,人不得不争是无奈,今人有了科技,催残了自然,还不肯和平共处,便是可悲。

就是战争,就是贪欲,剥夺了人的基本权利:生存和相守。“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可见其纷争之激烈,也成了常态。建好了城,造好了防守,还不算,还得侵略或者是介入其国作战“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也许,在当时看来,战争是唯一保全自身,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不得不参战的充分理由,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打打杀杀的邶、陈、宋以至春秋诸国国人,大一统后是不是就灭种了?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事实却是,他们的子孙,不必武力相见,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汉盛唐大明,造就了华夏。地球若为一村,我相信,村里或有纷争,战争必小。这样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的悲叹肯定少之又少。

开始读这诗时,我总不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没有这四句,全诗意义不变,却更为紧凑。再读,觉得若没有这回句,全诗便崩得太紧了,意思不变,但味道变速,不够沉稳悠长,更少了身临其境之妙。我觉得文学作品,第一要义不是达意,而是要有感染力,所有的技巧其实目的都是要把感情表达出来,感染他人,让人感同身受,或引起共鸣。所以故事,往往不是杰作,甚至不是好作品。

诗的前四句,是综述,是大概,是过去式的,多少让人感觉疏远,这四句却是现在式,把“镜头”一下子拉到了眼前,感觉真实而自然,后面的感慨才显得是有感而发,才变得那么沉郁有力。“我现在身在何处,我的马丢失在哪里,我要到何处去寻找?”,这一连窜的疑问,我总觉得是在一次生死战之后,诗人看到了太多的死亡,也感到死亡在步步逼近,开始还心存幻想,想起能活着回来,现在才知道生命是这样脆弱,人是完全没办掌握自己的命运,“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这是生死遗言,“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是最沉痛的拆控。是什么让他们分离,不能相聚,是什么让美好的誓言成空,陷他于不义,成了失信之人?马失去可以在林中找到,青春、爱情、生命,能在哪里觅回?一回头便是百年身。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闺中梦里人。那苦苦盼望守候的人,等来的又是什么?她的痛苦,诗人无一句言及,其实句句无不锥心,外处是她的影子。谁之过?
2014-10-23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诗很感人。感人有二。一,物之悬殊,见情之真切。我们熟悉的一句成语是“投桃报李”,巧得很,这成语出处也是诗经大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对这成语的认识,多无疑议,就是表示礼尚往来,相互赠答,虽然亦有真情在,但因李桃同为水果,给人一种等价交换的感觉,更像一种应酬,至少是种礼貌。李桃相当,我们读了亦觉很自然,并不吃惊。反观此诗,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前者之微和后者之珍极之悬殊,反差之大,对比之鲜明,显得非常突兀,亦教人极为深刻,可谓先声夺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自己有解释: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在诗人(有情人)眼里,不论是木瓜木桃木李,还是琼琚琼瑶琼玖,都是一样,他或她在乎的是彼此间的深情厚意,愿永结同心,此情不渝。真情无价。我们固然佩服报之以琼瑶的隆重,但我更欣赏投之以木瓜的坦然,前者不以贵为重固然可贵,后者是不以微为卑更为难得。不妨反过来想,若知道对方报之以琼琚,还可以坦然自若地投之以木瓜,这说明什么?我个人觉得,不光是后者不以物之轻重为准,前者一样不是物之轻重为准,才会贵者不骄,微者不羞,这正好说明彼此间的感情是何等真挚,是精神和心灵契合。后者说匪报也,前者又何尝是相投?都是永以为好也,交出的是他们最真最纯的心。今人与人间感情淡薄或物化量化,更感叹纯朴之感情,真情之难得。

我很愿意相信这是一首爱情诗,尽管素来对此诗的解读众说不一,即使原诗在当时确有所指,至少文字意思上我认为是以爱情作喻,首先它是一首爱情,得要感人,是否另有所指又是另一回事了。不得不承认在所有的感情中,爱情是最令人着迷,最教人渴望,最使人陶醉,尽管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没有爱情,犹如树不著花,绿叶成荫,甚至果实累累,总是欠一份美丽,一段灿烂。所以,我愿意相信这是一首情诗,感动于那份纯朴,真挚和心心相印。

其二,这诗的形式在诗经中也极之罕见,其他诗句多为四言,此诗却以五言为主。我一直有这种感觉,表达深情的文字语调宜平缓沉稳,较易营造深沉的氛围,烘托出悠长的效果,似源源不绝,余情不尽,回味无穷。静水流深,情深语缓不是一理么。难道诗人不可以四言:投我木瓜,报之琼琚。匪报也,永以相好。意思完全不变,但细读总觉不如原作,原因就是原作语速平缓,投我~以木瓜,或投我以~木瓜,中间自然稍顿如感情之酝酿,其味在矣。反观四言,句短语速,读之总欠蕴藉含蓄,味不隽(相对)。所以非用五言不可。我们常说古人一字千金,多是指化简为繁,知简为美,而往往忽略了繁之美。往往有这种情况:字是多余,但多一字味更足,如水深一尺,山高一丈,不应为病,是神来之笔。所以我一向认为简繁不能以字数论,也不能以达意(意思)为圭臬,而是以表情(流露情感)以味论,切恰当时心境语境情境。就拿这首来,“匪报也“,就简得极妙。一来,前两句悠长平缓,这句突然短速,在音节上有错落变化,锵流畅。在意义上,或说表情上,斩钉截铁,毫不犹豫,作者之坚定呼之欲出。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觉如何,在我这三个字不亚于“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短得妙,“急”得妙。把意思说明白,只是基本,能把感情也表达出来,且感染别人才是更好的文字。我们常说感人,感人多不在意思,而是感情,是文字之外的氛围。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可惜世事常常是当我们明白,懂得珍惜,往往已经失去。不如意事,事有八九,奈何?但坚信,人心底总有一团不熄之火:永以为好也。
2015-2-26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17 08:41:51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读《大车》总有一个困惑缠绕心头:倾诉者到底是个女子,还是男子?是男子赶着牛车来,还是女子坐在牛车上?

畏子不敢,这子,既可以是指男子,也可以说是女子,“之子于归”在诗经中可是屡见不鲜,所以很难断定。但多数都倾向倾诉者是女性,我也是,这确实像女子口吻。

有说是个女子守候在路边,等待着大车的出现,因为大车载来她心仪男子(也有说男子是赶车的车夫,但我觉得男子应是坐车的,估计是一位贵族,或有身份之人),这些话就是女子对男子的表白,深情中不无怨恨,指责男子的懦弱和自己的无奈。

但我总觉得坐在车上的是女子,今天正是她于归之日,坐在迎亲牛车上,穿着鲜艳的嫁衣,正往夫家路上赶。大车是暗示行,对女子来说,就是之子于归时,衣是暗示人,是穿着红红绿绿嫁衣的新娘。只是,要嫁之人,明显不是女子心仪的对像。槛槛,啍啍,都是形容大车发出的响声,其中哼哼更有不甚负重而声音沉重之意,这是实指,更是象征女子沉重的心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要嫁人,但新郎却不是他,坐在摇摇晃晃的大车上,听着车辆吱吱作响,仿佛是在心上辗过,别说没有半点的喜悦之情,说不好还以为是在送葬,而不是迎亲。

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这是怎样的打击,我们可想而知。男子或一早在路边守候,或尾随而来,甚者是拦在大车前,是哀求女子留下,还是指责女子负义,或是默默无语,悄悄落泪?我们不得而知,只听到女子是这样对男子说的:我不想你?想你有用吗,你敢和我一起么?我不想你?想你有用吗,你敢和我私定终生么?

因为诗的内容太过简单,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让男子不敢,只能简单认定可能是是迎娶者的权势,又或者是门第之见,不管哪一方。但可以肯定是:男子不敢,女子敢!男子显然有点懦弱,畏子不敢,我总是读成“子畏不敢”。可能不止一次,女子提出要和男子私奔,男子总是拿不出勇气。对着这样懦弱的人,怎办?一个人不敢争取自己的幸福,能给别人幸福?敢爱敢恨之人,最怕畏首畏尾之辈,他们疾如风,烈如火,不怕毁灭,就怕当断不断,做事不痛快不干脆。我猜测,再三失望,怒其懦弱,最终“抛弃”男子,让其自食其果,就是在这种深情又无奈,苦涩又痛快的心态,就嫁给那个自己不算讨厌的人,当然,家庭压力也是极大的原因。骂也骂过,真情无法忘怀:我最爱的人仍是你,生不能相守,死也要同穴,你不信我爱得深,天上太阳来证明。

懦弱是可耻的,这是我读这诗第一个感想,也是最深感触。当然,“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有可能是男子对女子的回应,但谷已异室,死则同穴,有多大意义?与其寄望死后合葬,为何不力求生时同室?尽力而为,求之不得,求死后同穴情有可原,亦是深情;因懦弱,不敢求谷时同室,却望死则同穴,越见真情,越觉可耻。所以,这句话,女子说是深情,男子说可耻。

可能,有人觉得我这样分析,是不合情理,也许吧。但我喜欢这样理解,更喜欢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极有性格,给予男子最真的爱,也给了他终生的教训:爱你一万年,但享受爱是有期限的,懦弱不配拥有爱情。深情却决绝,勇敢而鄙视懦弱,这样鲜明,鲜活的形象,不是比通常理解成女子深情而绝望,要有意义得多么。谁又敢说,这一定不是本诗的初衷?
2014-10-14

楼主:独庸生

字数:12283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4-28 17:22:54

更新时间:2019-05-17 08:41:51

评论数: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