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读小说

读小说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罗杰•马尔文的葬礼》
霍桑的短篇小说《罗杰•马尔文的葬礼》乍一看像是部道德说教的小说,实则是篇有关自我就救赎的作品,小说充满着神秘的象征主义味道。小说开始简单的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就将鲁本——一个身负重任的军人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是留?是走?
鲁本是两位在战争中身负重伤的军人中的一个,战争结束后,他们俩在回归故乡的路上倒在了一个巨石的背后,其中一位年长的军人已经奄奄一息了,似乎不能完成回家的路途。年长的军人是鲁本恋人朵尔卡丝的父亲,鲁本曾答应即便自己牺牲也会好好保护恋人父亲的安全。鲁本搀扶着老人已经走了三天,但此时已经精疲力竭了,选择的时候了。留,意味着两人会同归于尽,死在这荒山野岭里,与鸟兽树木为伴,这会显得愚蠢,但却很悲壮;走,就会背负良心的谴责和自己许下诺言,即便恋人的父亲知道自己将死,拼命地劝慰鲁本独自离开,兴许会遇到救援的队伍,来解救他们,鲁本此时丢下恋人的父亲离去同样会显得自私和不道德。后来鲁本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理由中参杂了许多成分:有获救的希望、有理性的考量、有贪生的欲望、有对生活的眷念、有对恋人的爱情,等等,但鲁本私下里已经认为这是最后的死别了。
两难的境地就这么被智慧的霍桑解决了。为了让读者理解鲁本的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当然了这里面一定愧疚之类的情感在里面,小说在这里对小伙子的行为举动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准备野草与树根、将染血的手帕系在树杈上,为老人祈祷、宣誓,将他扶起来靠在岩石上,最后才离去。离开时,他是起先是避开马尔文的视线的。为什么避开老人的视线?霍桑在这里写到:“他走得比较匆促,不像是一个体格非常衰弱的人,因为他内心的愧作(即使最理直气壮的人,有时也会有这种心情)驱使他意图避开马尔文的视线。”他谈到了“愧作”,这是人之常情,也为小说的发展留下了伏笔。接着又写到: “但是,他踩着沙沙呼的落叶走了一程后,又出于一种痛苦的心情和强烈的好奇隐藏在一株被风刮倒的大树的带着泥土的树根后面,以热切的目光窥视着这个凄凉孤寂的人。”
“热切”这个词用得很突兀,不说是错误,起码也不准确的。我没有找到原文,找了另外一个译本,发现是用的“急切”这个形容词;这个词说得通,但还不是最准确的。可惜不知道原文。
最令人心碎的是接下来的这一段,他窥视的结果是,竟然发现马尔文举起双手是在为他和自己的女儿幸福而祈祷。“年青人听着听着,不由受到天良(或类似天良的东西)强烈谴责。很想回到大石下面躺卧的马尔文身旁。他感到自己撇下的这个仁慈而仗义的长辈,奄奄待毙,遭遇真是太悲惨了。”这样写下去,鲁本是走不了的,这个时候,死神在慢慢靠近了,在向马尔文,同时也在向鲁本靠近,再不决断,小说就结束了;但这不是霍桑的目的,他要的东西更多。
小说的前半部结束了,结束在一个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难以取舍的道德困境: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得到一个万全的结果。生命毕竟是最珍贵的东西,但在某些时候某些形而上的东西更为重要。
接下来鲁本的获救、养伤、结婚、生子小说都简单地带过,基本上采用概述的手法,十八年时间在书中的一两页就匆匆地过去了。这就是小说的叙述节奏。这篇小说运用了慢——快——慢的叙述节奏,与音乐里面协奏曲的结构有些相同,协奏曲一般采用三个乐章结构形式,但速度正好相反,协奏曲是快——慢——快。
西方的小说教程说得最多的是:要展示、展示、展示,不要讲述。但任何东西都不能绝对,如果处处展示,那么小说永远都完结不了,令人生厌。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是写作课程的教出来的,他们的短篇小说非常精彩,但他们的长篇简直是不堪卒读,包括大卫•华莱士和弗兰岑这些大咖们,一部小说动不动都四五十万字,根本读不下去。
在这“快板”的中间部分,也是过渡部分,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都是小说非常重要的背景,左右着小说发展道路。
一个是:鲁本怎样向恋人朵尔卡丝交待父亲的下落,这是小说的关键。如果向朵尔卡丝说实话,小说将会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但那将是另外一篇小说,也许会同样精彩,但这不是霍桑想要的结果,不然小说的前半部分不会那么用力的渲染。正是因为害怕失去朵尔卡丝的爱(这也他抛下她父亲的一个重要因素),鲁本不敢将真相说出来,而是利用了朵尔卡丝的善良,他撒了谎。这个谎一撒就是两个,第二个谎是为了圆第一个他抛下马尔文独自生还的谎言而撒的;这两个谎言虽然都是对朵尔卡丝撒的,但这第二个谎言更多的是对马尔文撒的:他违背了他将厚葬礼马尔文的谎言,正是这个谎将他的罪孽又向更深的深渊推进了一步。这个部分非常重要,所以小说使用了一个小场景来作交待,通过展示的手法,用对话和人物细节的描写方式,将这个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个是谎言令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不理生存之道。按常理,让朵尔卡丝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应该可以减轻他背负的罪孽,可这他的财富是来源于朵尔卡丝的陪嫁——一个大的农场,他的良知怎么可能让他安稳生活在其中而不感到羞耻:他是有负于马尔文先生的。所以他让农场一天天贫瘠下去,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财富,让朵尔卡丝幸福,这看似反常的赎罪方式,其实是鲁本正直和刚毅性格的体现。
第三是儿子的出生和成长。鲁本在儿子身上发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所有美德,正是儿子的聪慧、健壮、勇敢、勤劳点燃了他重生的希望。其实儿子就是鲁本年青时的象征,霍桑也没说他是个坏人,他曾经就是像他儿子一样优秀的青年,只是因为背负着罪孽才沉沦下去,变得自私、冷漠和怪僻的。看到儿子的成长,他似乎寻找到了一条救赎的希望之路,他要重新开荒,开始新的生活;但在同时他也走上了一条毁灭之途。
小说的第三部分开始了,高潮也即将来临。他带领一家去寻找自己开垦的山地,但冥冥之中命运之神将他引向了马尔文的葬身之地。这一部分,小说又放慢了叙述速度,运用了展示的创作手法,在平缓的节奏下暗藏着汹涌。夜晚降临,他们就驻扎在葬身之所的附近,儿子去打猎、母亲做饭、鲁本也带着枪四处转悠,本来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但一声枪声将所有的美好都葬送了。鲁本在马尔文的葬身之地将儿子误杀,用一个鲜活的生命为殉葬,为马尔文举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完成了他抛下马尔文时所发下的誓言,也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他的另一个短篇《年轻的布朗大爷》更为有名,有人誉为是他的短篇代表作;但那篇小说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其思想性远远高于艺术性。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深秋的旷野 2019-05-17 20:22:48
很喜欢兄对小说叙述节奏的概括,我在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时,也会注意到这一点。
自我救赎在西方艺术作品里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应该与其宗教文化相关。
-----------------------------
西方短篇小说在十九世纪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可以在这些经典作家的小说里学到几乎是所有的写作技巧;当然了,二十世纪更加丰富了小说创作的手法,但基础在十九世纪。我现在是有意识回到十九世纪的经典短篇。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我手头茨威格的小说是上海三联的两本中短篇小说集,厚厚的两世册,几乎囊括茨威格大部分中短篇小说的精华。在短篇小说集的后半部,读着读着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这些作品不像短篇小说,像是历史故事;读了几篇后,才恍然大悟,这些篇章原是茨威格另一本有关历史的著作《人类群星璀璨时》里的章节。这本《人类》我读过,但读得很早,还记得当时的激动之情,可内容却忘记得些不多了,不然怎会读了几篇才记起来,可见我读书是多么的粗心大意呵!
将历史故事与小说编在一起,好处是让我知道了故事与小说之间的区别,这是读此书一个不小的收获。我以为小说与故事的区别:在于叙述方法不同,一个讲述,一个展示(但也不是绝对);小说注重人物心理刻画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更多是注重于故事的完整性,是以故事为核心,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小说则未必;环境的描写是小说的有关组成部分,而故事里则不太在意环境描写,因为它不是主干,会影响故事的节奏,等等。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有些小说你读完了,想写些什么,也构思了好几天,但就不知从何处下笔,你想说的话仿佛都被书里说透了。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就是这样的小说:刚读完时非常激动,以为自己读懂了,一定要抒发点感概;但仔细思考后,却又发现想要表达的内容如浮云遮蔽的大海在晨光与夕阳的折射下变幻成另外一番景象。也许是我还未读懂也未可知,期待重读。我读的这个版本是苏念秋的,好读,没有什么障碍;又另买了两版本,准备参照再读一遍。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看到松鸣兄的那本《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我想起来多年前曾买过一本有关文学批评的书籍,刚才找出来,就是这本《文学批评方法手册》。书里所谈的批评方法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界所有的批评方法,但重点运用了传统、形式主义、心理学、神话与原型、意义标志批评方法等对四部文学作品批评,其他方法则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女权主义、类型、观念、语言学、现象学家、修辞学、社会学、原始材料研究的有关、结构主义、文体学批评方法。四部文学作品其中应有《年青的布朗先生》,另三部为:《致他的羞涩的情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哈姆莱特》。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死于威尼斯》是托马斯·曼的短篇代表作。托马斯·曼是以长篇小说名世的伟大作家,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是位于二十世纪长篇小说前列的,但他的短篇小说也很有特点:不以故事情节见长,结构也非常简单,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对外部环境的描写也非常精彩,烘托出小说的唯美主义倾向。读他的作品,往往让人想联想起茨威格的一些小说,不能说他们的风格相似,只能说是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一战前后的欧洲为背景,很容易造成这种印象。
我手头的这个译本是上海译文的,收入两个中篇:《死于威尼斯》《特里斯坦》。前者由钱鸿嘉所译,另一篇为刘德中译,译文都相当漂亮,可以窥见托马斯作为语言大师的风格特点。两部中篇的主要人物都是作家,但我从托马斯·曼的笔下读到的是对他们略带讥讽的味道,特别是《特里斯坦》中的青年作家史平奈尔,他完全就是一幅浮夸的、虚荣的、自私的、乖僻的浪荡子的形象,令人生厌。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阿申巴赫心目中美的化身塔齐奥是有现实中的模特尔的,据说是波兰的一个历史悠久显贵家族的后人。托马斯·曼与妻子及自己的哥哥在威尼斯度假时,这位少年也正巧在那里。这位少年十一岁,凭借着自己如天使般的容貌,获取了众人的喜爱,当然也吸引了托马斯·曼的目光。不知道是否以这为契机,创作了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小说,我在阅读时也曾经产生过这个疑问,让我联想到纪德的《背德者》中的某些情节。纪德的这部作品无疑是部同性变题材的小说,追求感观的享乐,但其中小说所承载的深刻内涵是远远超出了题材的局限的。而在《死于威尼斯》里,塔齐奥是阿申巴赫心中美的象征,是他内心世界里感性情感的外化。他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创作的成就是通过他的理性与克制,也就是超人的自制力所获取的,但他内心深处始终都有一股原始内在生命力的存在。这两股力量一直交织地存在于他的生命里,但理性却一直占据上风,虽痛苦,却相安无事,直至平衡被打破。他在散步时看到的石匠铺里的十字架、纪念碑、神位牌,就已经暗示着阿申巴赫最终的结局,而那位神秘的远方游客,是引领他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撒旦。但我并不认为这个结局是悲惨的,我以为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情感战胜了理性,其实是人类精神的升华;虽然这种升华是以生命的终结为代价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马尔克斯的《梦中的欢快葬礼的十二个异乡故事》是他最后的短篇小说集了;前三部短篇小说集是:《蓝狗的眼睛》《礼拜二午睡时刻》《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他的短篇小说其实并不算多,但他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几乎是穷尽了短篇小说所有的写法,拓展了短篇小说的写作维度;但他同时又驾驭长篇小说写作,创作出几部风格迥然不同杰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此外,他还尝试了多种体裁的写作,可以说是没有短板的全能型作家。这种类型的作家并不多见。
这四部短篇小说集的风格特征各异,但你可以从中发现马尔克斯的写作从模仿到成熟再到超越的发展脉络。《蓝狗的眼睛》里的小说基本上创作于他的早期,作品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你能从中发现一些将来创作《百年孤独》的影子。《礼拜二午睡时刻》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回归,是他最像短篇小说的短篇小说,在学习海明威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们中国的当代作家对他这一部分作品最为喜爱,从中学到不少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马原对《六点钟到来的女人》有非常精彩的解读,这篇小说虽然收录在《蓝》里,但代表了此类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的短篇小说。《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写于《百年孤独》的后期,小说写法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所反映的是拉美地区生活事实,但带有某些幻想小说的性质。这第四部短篇集《梦中的欢快葬礼的十二个异乡故事》是十二个拉美人在异乡的故事,在写作手法上更加成熟,马尔克斯说,这十二篇小说的写作跨度有十八年之久,有几篇重复写过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以为这部最后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了马尔克斯短篇小说最高的写作境界,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不以为难。
我以为,在这部作品里马尔克斯的写作更为成熟和随心所欲,小说技巧并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与作品的内容融为一体。他不再刻意去追求叙事技巧,将自己还原成为一名讲故事者,对设计场景、渲染氛围和把握叙述节奏等一系列小说技巧,也不太当一回事,而是根据故事的需要灵活运用。比如:《山魔》讲述一个加勒比年青人因惧怕自己故乡的飓风(其实是某种象征)不愿回归而跳海自杀故事,却在其中讲述了自己经历与另一位老水手的故事,小伙子只在小说的开始和结尾出现。再如:《雪地上你的血迹》。有谁敢于将一根玫瑰刺所刺伤手指的伤口的血,从马德里一直流到巴黎,只是马尔克斯有这个胆量。在《“我只是来打个电话的”》换成其他人来写,其情节都会是明显的硬伤,但在他这里却显得如此的真实自然,仿佛现实生活中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样。等等,等等,这十二篇小说都像一个晶体,可以幻化和折射出马尔克斯小说艺术的光辉。
容我再细细品读。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戴维•洛奇是英国著名的学者、文学评论家和作家,他的两部作品对国内的作家有很大的影响:一部是《小说的艺术》,一部是《小世界》。《小世界》翻译过来时,正值全国人民都在追钱锺书的《围城》,这部描写英国大学学者生活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就号称是英国的“围城”。两本地域、时代都不相同的小说,被人联系在一起,除了题材相同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两本书都写得风趣和机智。不知是钱锺书先生天生幽默还是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包括《围城》在内小说、随笔都满含着诙谐和反讽,与英式的幽默非常契合。这个戴维•洛奇也是英式幽默的承继者。
九十年代中期,作家出版社翻译了几部戴维•洛奇的作品,有《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天堂的工作》《你能走多远》《美好的工作》《换位》《小世界》和《小说的艺术》。这几本书我陆续都收集得有,唯独《小世界》,我的这一本是重庆出版社的,不知是何缘由。这些书我都读过,但读得比较早,具体内容大多忘记了,可对戴维•洛奇留下了非常有好的印象,也就格外注意他的动向;由于喜欢,后来逢他的作品就收,就陆续买了《治疗》《失聪宣判》《作者,作者》《写作人生》《生逢其时》《戴维•洛奇文论选集》等,说实话,这些书还没来得及读。
他的虽然书购买得不少,但似乎总觉得有些遗憾,就是没有他的短篇小说集。一本都没有。我对短篇小说有种天然的热爱,凡我见到的优秀短篇小说集都有收而藏之的愿望,可以这样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的欧美和拉美的经典短篇小说集我几乎都有收藏,没有的也会想心思弄到手。不过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在国内却打不到他们的短篇小说集。究其原因不外乎短篇小说的不好卖,出版社赚不到钱,这也不能怪它们,经济社会谁能不追求个利益什么的;而有些作家则是很少写短篇小说,比如拉美的略萨,国内翻译了他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和文论,直到最近才翻译了他的短篇集《首领们》。这或许是他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格雷厄姆•格林也是,在中国流行了这么久才由“短经典”出了本《二十一个故事》,好在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刚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全集。这本书我也买了。当我在豆瓣看到《赖床的男人》出版的讯息后,真是大喜过望,书一上柜我就第一时间买来,并迫不及待地读完了。
这部小说集收小说八篇,翻译成中文仅十万字,但这八篇就是几乎是他这几十年来所写的全部短篇小说(洛奇把它称为短篇故事)。作家这唯一的一部小说集,最初于95年由英国以外的一个欧洲出版社出版,收小说六篇,书名为《夏日的故事、冬日轶事》;后陆续出版了欧洲各国的译本,直至98年才在本土英国出了一百册英文限量版的精装版本。此书的法文版本中的一个故事,引发了一位美女设计师的灵感,设计出了一款安乐椅书桌,为此,她想将此款安乐椅送给洛奇当礼物。后来经双方多次磋商,决定将此安乐椅作为艺术品放在一个小型的画廊展出,为配合展出,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版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和图册,这时有好事者才想出,何不出版此书的英文普及版本呢。这一设想,作家当然不会反对了,又增加了两篇新写的故事,共计八篇,遂有了这部小说集的出版。这时时间已经到了2016年了。以上就是小说集《赖床的男人》的由来,而正是这篇与小说集同名的《赖床的男人》引发了那位法国美女设计师的灵感。
这八篇小说在写作时间的跨度上将近有五十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写作于1966年,最后两个短篇写于2015年左右。虽则有如此长的跨度,但小说的趣味性却没有多大的变化,除了故事的背景年代可令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体会到时代的发展在人们的观念上造成的影响外,你几乎不会发现小说在写作手法与技巧上有什么明显差异,后期的或许更加圆熟一些。或许正是这种时间上的错位,让我们在阅读像《在气候淫热的地方》和《酥胸酒店》这类作品时会产生某种类似庆幸和哀怜的情绪,甚或反思我们时代变化中的某些思想和观念是否都是合乎人类的本性,历史证明这些个文化上的东西往往是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的。《在气候淫乐的地方》讲述两对品学兼优的英国情侣在一个度假胜地,为自己的情欲所困扰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人们还被某些传统的,比如说诚实、正直、责任等道德观所激发,而且又有对宗教清规的敬畏与束缚,想充分的放任自己的欲望是不允许的和可耻的。可一旦换到另个一环境下,正常的爱和欲望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碰撞,就会引发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两对情侣就深受其煎熬,最后在一场轻喜剧的情节下收场。《酥胸酒店》则是讲述一对年青的英国夫妇在法国南部观光区的一家酒店里,面对女人在阳光浴里坦露酥胸这一举动所发生的有趣的冲突。丈夫偷偷的窥视女人形状各异的胸部,同时也在思考在私密的场合下引发丈夫和情人欲望的胸部,怎么能在公共场合之下就是变成了如手臂和膝盖一样的身体的一部分?这令他产生了疑惑,这故事的结局令人忍俊不禁。
不再多讲了。戴维•洛奇在后记里对每部作品都做有题解,对理解小说非常有帮助:对有些故事加深了印象,而对有些作品则是颠覆了初读时的感观。
不管怎么样,这本书都是给你带来相当的阅读趣味。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戴维·洛奇《赖床的男人·序言》里说到小说与短篇故事的区别,仔细读来却发现,他所指的是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有区别。我理解为:一是小说的长短之别。洛奇说:“读者通常读短篇故事(准确的应该译成短篇小说)”时就打算一口气读完,而读小说则会心一种更加悠闲和不规律的方式——在人有机会时,听凭个人意愿拿起或放下。第二个区别是小说的内容方面的。他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急于读到一个故事的结尾,但我们很可能会为读到一部深受喜爱小说的结尾而感到遗憾。然而,一本小说的意义具有生命本身的开放性和多重性,而短篇故事通常则只有单一的意义,在结尾时向我们全面揭示。”在谈到短篇故事的结尾,他提到了詹姆斯·乔伊斯据称的“顿悟”,这才真正涉及到短篇小说艺术方面的问题。廉威·特雷弗说:“如果把长篇小说比作一幅复杂精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短篇小说就是一幅印象派绘画。它应当是真实的迸发。它的力量在于,它略去的东西,要不是很多的话,正好和它放进去的等量。它与对无意义的全然排斥有关。从另一方面来讲,生活,绝大多数时候是无意义的。长篇小说模仿生活,短篇小说是骨感的,不能东拉西扯。它是浓缩的艺术。”他还说过:短篇小说是惊鸿的一瞥。这是我读到的最形象的比喻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改错:第二行的后引号应该移到第三行“放下”的后面。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纳博科夫属于哪种天才型的作家,骨子里有股蔑视一切的傲气,除了极个别人物外,他的那张嘴、他的那支笔可以说是挖苦了欧美许多大师级的人物。但他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铁莫非·普宁却饱含着怜爱与同情,虽然他还是以惯常夸张、调侃的手法,将普宁描绘成卡通式的人物,但并不让人生厌,在某些方面他就像是我们家某位远房的亲戚,当我们谈到他时会相视而会心的一笑。铁莫非身上有纳博科夫自己的影子,虽然他把自己抽身出来变成了小说的叙述者,而且对蝴蝶的热爱与痴迷,似乎引导读者就认认定叙述者就是纳博科夫本人。普宁的遭遇代表了二十世纪初中期流亡于欧美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普遍生活境遇,他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蒲宁。蒲宁与纳博科夫是那一批流亡者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普宁》全书有51个章节,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讲述铁莫菲·普宁的故事,叙事者隐藏得很深,并不像典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直接是次要人物讲述主要人物的故事,这种方法比较常见;纳博科夫在这里玩弄了一个技巧,直到最后才让我们知道叙事者其实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所有关于普宁事迹的了解和掌握,是自己与普宁的交往、与他们共同认识的朋友交往和他接替普宁的教职后温代尔学院同事们对他所讲述的,他通过这些事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流亡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形象。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普宁》的小说是线性结构,撷取普宁在温代尔学院任教期间许多生活片断来塑造这个有些木讷可笑的人物形象。我读的梅绍武这个版本是51个章节,但有的说是全书是7个章节,分别反映了普宁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第一章节与第七章节又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不管是线性也好,环形也好,小说在结构上跑了一次野马。其它章节都是以普宁这个人物为核心,但在18到22章节,24章节,小说却以他前妻的儿子维克多为视点人物来写。这一点,不知是纳博科夫有意安排,还是他写作上的小小失误。这个问题编辑们往往容易在初学者们身上指出来,说:破坏了小说的统一性。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反映的层面与角度不同。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安·比蒂是与卡佛比肩的美国极简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但她的作品比卡佛走得更远。我第一次接触她的小说是上海译文的那本《什么是我的》,就喜欢上了她,但那时她的作品国内翻译得比较少,与卡佛一样只有一本薄薄的小说选集。卡佛的那本是《你在圣·兰朗西科做什么》,于晓丹译。我还模仿她小说集里的一篇小说《回家找玛丽》写了一篇习作,足见我的喜爱程度;当然了,这篇小说投出去后就石沉大海,再也没有音讯了,由于底稿没有留存,现在只记得有这么回事。
她的小说比卡佛的小说还要难以揣摩,有些小说仅仅只提供某些看似毫无关联生活片断或意念,初读只给人支离破碎的印象,再读之后,你才会发现在这些琐碎的情节背后其实贯穿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卡佛小说的人物多来自社会底层,这与他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有关,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常常是他小说的主题;而安·比蒂则多以美国中产阶级为背景,其人物多是私有业主、白领和知识分子,温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他们在精神追求上所面临的东西或许更加复杂。不过由于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几乎是相同,只是反映的层面不一样罢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电视》是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二”《你会找到我的地方》中的一个短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对关系暧昧的情侣知道了他们的一个律师朋友的生日,准备请他吃一顿饭;他们希望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但直到请朋友吃饭时都没有找到。这顿饭吃得平淡乏味,为了不使气氛尴尬,各自扯了些生活中的琐事,这期间男待者的一些夸张小举动也起到了一些点缀性的作用,让这顿饭不至于太冷场。饭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律师车后座座进了两个喝多了的妙龄女子,被律师的司机赶下车,但没有影响律师朋友的兴致,最后律师感谢了这两位朋友,这个小小的惊喜——请他过生日,让他平淡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我非常惊讶有人记得我生日。”接着他又说:“我在想有时候你沿着同一条路走太久了,几乎忘记一点不同的小插曲会改变一切。”这后一句揭示了小说主题的一个侧面,让小说前面的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细节都贯穿起来,显示出了隐藏于其中的含义。
他们吃饭时讲了些什么琐事呢?律师说他的一个表弟得到一只金鱼,他把它放进一支大肚的高脚酒杯里,金鱼在酒杯里游得比较欢快,后来他表弟买了一个金鱼缸,但他觉得金鱼在缸里并不愉快。最后他把高脚酒杯放进金鱼缸里,金鱼围绕着酒杯一圈圈游着,显得无比的心满意足。比尔——那对情人中的男的——讲了一个他父母的小笑话。一次在家里举办的朋友聚会,母亲的朋友喝醉了,把他父亲的袜子脱了下来,在脚指上涂了指甲油。第二天他母亲要给他父亲洗掉,他父亲却不同意。女人——她也是小说的叙述者,也讲了一个她父母的故事。说是他父母买了一个电视,不管电视里播放什么节目,只要她母亲进到屋里,她父亲都要搂着她母亲跳舞。另外,还讲了个她姨妈喜欢订制、收藏金属托盘、甚至订制了一个以罗尔斯-罗伊斯首字母R为标志的托盘。
这些个琐事,我初读时还真没理解其中的含义,还疑问这些情节究竟对小说的主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它们不过是平淡乏味生活当中的一些尴尬的小插曲,有些看上去简直是无聊透顶。不过当你一旦领悟了小说的主题后,你就会发现安•比蒂的独具匠心,这些片断像镶嵌在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上的颗颗钻石,每一个颗都会发出晶莹璀璨的光芒。
在描绘这个吃饭的场景时,安•比蒂显示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如果我们去吃饭或参加什么活动,当我们的注意力在侍者的身上,或对身边的环境和人物评头论足时,就足以证明这顿饭或这场活动肯定是比较乏味的,或是我们不太感兴趣的,不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会开小差。除了他们之间乏味的对话和那对情侣不时的亲吻这一举动外,在小说的这顿饭中,还穿插了不少侍者点餐、倒酒、送酒、被一个朝他飞去的瓶塞惊吓、听到会得到小费时的表情等细节。这些细节者非常巧妙地安置在这顿饭的各个阶段,都在试图缓解现场尴尬的气氛。而这顿饭吃得非常快,也证明这并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聚会。这是我读到的最经典的小说场景之一了。
虽然律师朋友对这对情侣请他吃饭而感到惊讶,自己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认为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某些改变,但生活还是会回归于日常之间。他感谢完这对情侣后,在车里对窗外的那对情侣也对自己说了句调侃的话:“噢,阿特里,生日惊喜午餐吃完了(又)要回去上班(啦)?”然后才开车走了。小说达到了高潮。如果小说结束在这里,也不是不可以,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安•比蒂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她又继续写下去。
送走律师朋友,她问比利为什么在午餐时不停地吻自己,比利说,虽然他们在一起很长时间,但他似乎在这一刻认为自己真正爱上她了。这是主题的延伸,意外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们的生活或许会向更深一步发展。但这一点安•比蒂还不满意,她再次想起她父母的跳舞,回想起她与母亲的一次对话,她母亲说:“你做个交易。你放弃以求获得。我想要个电视?为什么?噢,那我每次进房间的时候,他就会跟我跳舞。我打赌你认为女人总是跳得更好,而男人问题逃避跳舞?可你爸爸要是做得到,恨不得一星期天天晚上出去跳舞。”这句话才真正点明了主题。我们的生活平淡而乏味,如何去经营呢?意外的惊喜或许会令生活产生一些涟漪,只是些开味菜和点心,如果更加长久的生活在一起,更多的是家庭成员之间担负起责任,并相互妥协和忍让,于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时时营造一些惊喜时刻和氛围,以保生活的幸福美满!这或许才是安•比蒂所要表达的主题。
小说的结尾是现代短篇小说典型的开放性结尾,说实话,这个结尾我并不太明白它的意味。小说结束于女主的一次噩梦,说是她梦见一个玫瑰花棚倒塌了,而那些玫瑰她发现都是二维形的玫瑰。何为二维形的玫瑰,我认为是纸玫瑰。它暗示爱情的虚幻和虚假吗?
我手上有两个翻译版本,小说的结尾在时态上有差异。其中一个是:“多年以后,我会做噩梦,梦到一个巨大的花棚塌下来,消失了,我发现突然那些玫瑰,是二维的,在地上。”另一个是:“几年以后,我在一次恶梦中梦见一排巨大的棚架轰然倒下了,我赫然在地上发现了二维形的玫瑰。”两者的意思没有多大差别,但在时间上却完全不同。按第二个翻译的版本,这篇小说的时态是过去完成时,我们以为此事发生在当下,或刚过去没多久,但实际上可能是发生了许多年前,这个事只是她多年后的回忆。
如果按第一个翻译版本:“多年以后,我会做噩梦……”这个时态是将来时,那么小说发生的时态应该是现在进行时,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与真实时间同步的,未来还有些许多不确定性,她是在现在想像着将来会发生的事情。
我不懂英文,更不懂这些严格的时态,但我认为第二个版本的翻译在时态上更合理一些,虽然我喜欢第一个翻译的版本,它令我想起了马尔克斯那个最著名的小说开头,带有些魔幻的意思在里面。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郝运6月10日去世,我手上有他与赵少侯先生合译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郝运先生前后翻译了60多种法国文学名著,最有名的是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帕尔马修道院》,但我手上的《红与黑》却是罗新璋的译本。早上读了一篇李青崖所译《莫泊桑短篇小说全集》中的一篇《水上》,写一男子在深夜在巴黎附近的一条河里的一次神奇而惊悚的经历,记起此篇曾在另一小说选集里读到过,印象非常深刻,遂找出人民文学版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集》,找到这篇,但篇名为《在河上》。篇幅并不长,又读了一遍,看篇尾为郝运先生所译,后又读了几个短篇,皆为郝运先生译,算是对郝先生的一点敬意和纪念吧!老一辈的翻译家越来越少了,想到他们的翻译作品滋润着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真是由衷地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文学就不会有如此的成绩。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0-09-10 20:44:21
《水上》这部小说篇幅不长,大约三四千字,讲述一个划船爱好者深夜在塞纳河遇到一个惊悚的故事。一天夜里,他会完朋友,独自一人划船回家。是夜天清气朗,月光如水,他感觉有些疲倦,想停下来吸口烟,就抛下锚,顺水挂住河底的某件东西上,停了下来。他躺在船里,水波轻荡,四围没有虫鸣,一片宁静,不时有河面上漂浮的树枝之类的东西轻轻撞击船身,发出微弱的声响。此时他虽然想吸烟,但不知怎的感觉头晕,那怕他平时里烟不离手,可这时却不能吸了。他哼了几句歌,静静地望着天宇,突然感觉有股力量在将船轻微顶起又往下拉坠。他有些害怕了。还好船上有酒,他猛喝了几口,但这种感觉没有消失。他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但锚却拉不上来,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他想尽办法,可锚始终动不了,最后他只得放弃,准备在酒的陪伴在此过夜了。
这时船不知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他惊出一身冷汗,拼命地拽着铁链,但锚依然不动;最后他瘫软在船上不能动弹。事情还没有完,此时河面上升起了厚厚的白雾,将他的船淹没住了,他看不到河面,只能看到远处那些晃动的芦苇梢和岸边意杨树一团团的黑影。他彻底崩溃了,内心强烈的斗争,但身体却不能动弹半分,只有大口大口的喝酒,再就是拼命叫唤。可他听到的只是远处狗的吠叫声。不知过了多久,浓雾渐渐散去,他探头到船舷外,目睹了一生中看到的最神奇美妙的仙景:河面波光粼粼、两岸山色如黛,头顶一轮皓月垂悬在蔚蓝的天空……。更神奇的是虫鸣声四起,如交响齐鸣,动人心魄。此景延续了很长时间,天慢慢亮了。最后他在经过身边的渔民的帮助下,将锚拉起到船上,随锚落入船中的有个物体,他仔细看时,发现是具老婆子的尸体,颈子上系着一块大石头。
说实话此小说思想性不强,神秘的自然主义色彩较重,但它的运用自然主义手法的写作技巧值得借鉴。在小说氛围的渲染上,莫泊桑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好像缺少嗅觉),营造出夜晚河面上神奇的自然景象,和因景象所引发的人内心强烈的起伏,有很强的带入感,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人物的脉搏和以内的恐惧。
短篇小说就像吹气球,我们期待的就是那爆炸的那一刻;如果不是最后的那具颈勃上系着一块大石头的老太婆的尸体,前面所有的渲染营造都是白费劲。所以说这是篇优秀的短篇小说。

楼主:一石三鸟2016

字数:8320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17 03:38:19

更新时间:2020-09-10 20:44:21

评论数:8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