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肇庆采风

肇庆采风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27 11:39:19
这是十多年前的游记。为什么叫采风?说不清,反正我不是去采风。分成好几节,颇长,有朋友当时就提议成了几篇,我也没分,为什么?也说不清,只是觉得愿意一篇,就一篇。

<1>

说突然其实不突然。不久前对文房四宝产生了兴趣,几次和朋友唠叨:想到肇庆看看端砚。不一定要买,就想看看这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是怎个样子。总觉得这墨砚是古物,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可是一拖再拖就不了了之了。今天又突然想去肇庆,却不是为了看端砚,练字的热情过去了,好像对砚的兴趣也低了;是想去看看肇庆这座被称作历史文化名城的小城。近来,自己的兴趣好像好所不同,以前偏爱自然风光,爱登山临水,向往大自然,现在好像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更感兴趣。每到一个地方,看过风景名胜,最想的就是在城区逛一逛,看一看,感受一下当地的民风人情。俗话说得好:三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持点特色,可以说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像进入一个新世界,满是新奇的魅力。这种新奇的魅力,对我的诱是越来越大。

自然风景,最宜怡情养性,能洗涤心灵的尘诟,开阔胸襟和眼界,让人悠然有超然出世之想,只是自然风光美在外表,哪怕千奇百姿,相对是静态的,给人多是一种固定的审美愉悦感。换句话说自然给予人的是心灵的宁静,精神的自由,是内敛的,是自省的。可是一座城市,一个乡村,或依河而建,或沿山而筑,或平原千里,或万刃摩天;还有历史悠久的古都,有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城,有地方特色的小城,有异国情调的边城;气候之不同,地域之差异,形成了千奇百奇的风土人情,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沿革,就算是同样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或一样纤佰纵横,田畦无数,但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人的悲欢离合,事的来龙去脉,物的发展变化,所有这些形成了一股内在的魅力。人,才是真正的灵魂和核心。虽然,自然景物也有四季的更替,阴晴的变化,但人创造的世界,每一刻都在变化着,发展着,融洽着,创造着,更为耐看耐读耐品。外在的美,远不如内在的美。现在我就大的希望,就是每到一个城市,可以住上一二个月,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去阅读它的丰富内涵,感受市井的鸡零狗碎,过几天当地人家的平常生活。我很想了解一座城市,尤其是它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

在十多年前,搭夜船到肇庆,是看七星岩;四年前搭火车到肇庆,同样是看七星岩。除了七星岩给我美丽印记,我其实对肇庆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是没一点的印象。七星岩不能代表肇庆,肇庆是一座城,是城内城外,有形无形,全部的综合。一座城市,你不清楚它的历史传统,不知道它的风土人情,看到的只是到处一样的高楼大厦,人来人往。你根本不知道这座城市,你根本品不出一座城市的味道。说没来过,也是陌生的。而现在所谓旅游,差不多成了在景点上拍照留念的新到此一游罢了,回去之后,除了多了一堆照片,感受似乎没有。知已山水,是要用时间,需要用内心,用自己的性灵去感受,去品味,去交流,是要用心灵同历史、自然、时空对话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才是一种境界,一种真正的交流。

不久前“发现”了佛山,虽然古朴不足,难称古城,但是历史的积淀还是不难发现,给了我许多的意外之喜:求景不一定要求远,美无处不在。也许正是这种发现带来的惊喜,点燃了我一种渴望:肇庆会不会也像佛山一样,能给我更多的惊喜呢?我知道,我读不透肇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过程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27 11:39:19
<2>

在花都上汽车,二个半小时人就到了肇庆。车站就在七星岩牌坊附近,一抬头,七星在望,星湖亦近在咫尺。但我并不急着去看风景,只是向七星岩的方向眺望了几眼,就匆匆走进了城区,怀着探险般的兴奋。

我走的街名叫文明路,行人不算太多,不知是中午时候行人太小,还是因为不是主要街道。走了好长一段,才见前面有一条横街,车来人往的,热闹多了。叫建设二路。许多城市都有一条以这名字命名的街道,我们花都就有,还是最重要的主街。我不知往哪走好,东张西望,打算买张地图,盲子摸像毕竟是不成的。可这里全是大商场大商店,不见有出售地图的小店。却瞟见前面有块很大的指示牌,指示前面是宋城。宋城?名字听起来像是个景点或是一个公园。不知远近,走走看看吧,有个目标总比漫无目的好。没想到会这么近,刚过一个街口(天宁路),就是宋城路,透过婆疏的树影,在高楼大厦间,一堵古墙展现在左前方,样子点像长城-----其实城墙都是这样。

开始我真以为这是一座公园或游乐园的外景。现在许多地方都爱弄一些仿古建筑,就算没悠悠历史,也添古色古香。这也难怪,现代的城市建筑是越来越千篇一律,越来越没有特色,古建筑中无论是城墙还是楼台,更不用说是大堂厢房,确实很有民族特色,很有建筑美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传统未必就全是落后。比如北京城墙,宽可走马行车,要是能保留下来,巍巍皇城更见气派。而城墙内外、上下均可避作市场,或作公园,既不妨商业发展,也保全古迹,更是一绝,怕是举世无双了。可惜北京城墙还是拆了。时至今天,还有数不尽的古迹古物不断被拆被,永远消失了,同时又有无数的仿古建筑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叶公好龙,不见文化,只见铜臭。这也是一种反讽:中国人不爱真古迹,只爱假古董,不为文化只服从商业。商业当然要发展,没有销烟的战场,靠的不是枪炮,拼的却是文化。没有文化的根,能走多远?能撑多久?

这是真正的古城墙,不是仿建的,留心观看,就会发现有几种不同格规的城砖,这是城墙自宋代始建,历元明清,历代修补的痕迹。宋到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墙面长满了杂草和各种小植物是另一种岁月的留迹,这勃勃生机或者叫杂草横生,不更加托出一种悠悠的沧桑和古老么。我倒怕有一天会为了美观,把这些杂草全部除去---后半载城墙正在修辑,墙面上的杂草除光了,只余一片灰黑的痕迹-----岁月的脸纱脱落,历史的面一脸惊愕,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是漂亮了,却不像古城。我们不欠漂亮的,只欠古老的,原始的。

城墙有五六米高,长近一里,城门两边有石级可上(显然是后来加建的)。上面宽如马路,竟然还挤着几户人家,平房低矮陈旧,却高据城墙上,俯视着下面的人流车流。檐下窗前种满了花,艳鲜的花,古老的城,陈旧的房,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后墙或接人家,或通小巷,城墙真的成了马路,三三两两的身影,不是游客,多是居民;上上下下的脚步,不是探访,而是走路。城墙另一端建在高坡上,婉转而上,最高处筑有披云楼。楼是新建的,仿藤王阁,高高耸立,颇为壮观;是登高鉴胜之处,可惜所在那段城墙正在修辑中,走不过去。

许多城市都有一二段残留的古城墙,广州越秀山上就有一段明代的城墙。这宋城墙也许时间长些,较为难得,其实也不算太特别,但越走我却越惊诧:这那只是城墙,明明是一座城。城门城楼护城河等早已拆除和填平,但四堵城墙却仍然保存下来,上面这一段只是其中的一面,其余三面城墙亦大致保全完好,这不是城又是什么?不是披云楼那段不让进,我就在城墙上走完一圈,回到起点了。其他的城墙基本上没有复完城牒,看上去倒像一个高台(很长的高台),满是杂草,很是荒凉。这样的地方,更宜夜晚,一轮明月,树影扶疏,听草间虫吟,身在闹市却有荒山孤城之感,想到“高高秋月照长城”的诗句来。

看了简介我才知道肇庆古称端州,宋徽宗赵佶原是端王,封地端州,登大宝后,便将端州升为府,改名肇庆府,以示志庆。当时的肇庆城墙还是夯土墙,城也小,不像个州府的样子,于是改土墙为砖墙,扩大城池,遂奠定了肇庆城的基础。呈长方形,周长2800米,不算很大,但在宋朝时,也不算小了,毕竟不是重要的大城。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27 11:39:19
<3>

从天宁路和建设路走入宋城,你马上会发现,时光在这里好像倒流了几十年。天宁路附近一带是肇庆最繁华的路段,高楼大厦成林,大商场名商店一间接一间,一派现代大都市应有的繁华,热闹景象。在宋城内,小街里巷就不用说了,低矮的平房,拥挤在一起,一间串着一间,只有临街一面才有门窗,阴暗、潮湿,散发着一股古旧的气息。就算是城中惟一一条大街,城中路,狭窄之外,非常曲折,用九弯十八拐弯来形容,也不为过。最最称奇是两边的楼房竟然一律全是以前的骑楼,两列柱子排开,幽深且古朴。

骑楼是岭南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底楼的一半为店铺,一半为人行道,二三楼则“骑”在一楼的店铺及人行道上,替行人遮风拦雨,免去日晒雨淋之苦。我曾经专为了看这种骑楼,跑到乡间的小镇去,在城市里,骑楼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楼房只有“飘篷”,没有柱子,不论是实用或是处观,给人的感觉和味道都是完全不一样了。)骑楼样子或有点笨拙,但通过柱子的各种造型和雕花装饰,却常有一种古拙的美,甚至是一种沉稳的气派,那效果可等同小型的罗马柱。我总觉得旧建筑,多不以大为美,求的往往不是壮观,而是精致,你看木雕,砖雕,须弥座斗拱,功夫全在细微处,构建的是内在的韵味,现代的建筑多是求大,求整体的宏观气派,精致往往不足。难说谁更好,只能说各有特色,各适合时代。

骑楼是砖墙瓦顶木阁:圆木作梁,上铺木板,就成了楼层,楼梯也是木的。那时少水泥钢筋,多的是木材。所以铺面都不大,房子也不高,店与店间,你挨着我,我靠着你,挤得密密码码,没半点空隙,看惯了大商场的美伦美奂,觉得这里特别陈旧,简陋。有些骑楼底没封天花,露出变黑变霉的木梁和木板,更有种岁月沧桑感。城中路两边,就全是这样的小商店,下面是铺面,上面住人,看铺也是在家。店主都爱搬一把竹椅,坐在骑楼底,女的摇着葵扇,男的喝着热茶,东家西家就有一句没一句闲聊。住在这里,天天见面,大家都成了熟人。到了做饭时间,就这家在街边洗菜淘米,那家在骑楼下杀鸡剥鱼,见来了客人,才起身过去招呼,一边把手在围裙上擦:“想要点什么?”。一时间真弄不清这是了商业街,还是进了住宅区,也弄不清他们是在做生意,还是在过小日子。

曲折的街道,密集的房子,低矮的骑楼,一根根柱子,给人感觉有些混乱,但那种融洽着人情味,却是一般城市不多见的,似乎在这片古朴的建筑里,也更多地保留了些醇朴。虽然古旧,却一点都不脏,像开始褪色的旧照片,反而有些朦胧的美感。更比城外幽静多了,走在这里,脚步会不由自主放轻放慢,不像外面那么匆忙,多了一点的闲悠。我还惊喜地发现了一家很古老的理发店,这样的理发店,现在基本绝迹。那些笨重的老木椅,磨得黑亮,镜子是没镜框的,理发用的还是手动的发剪,我仿佛一下儿回到了遥远的七十年代。

别以为城区里全是小商店,没大单位,市政府就设在这里,不算太高大的门后面应内有乾坤。市政府没搬走,让我有些意外,我想是因为这里虽然古旧一些,交通也不算太便利,却是肇庆的根,市政府仍设在这,是出于文化上的考虑吧。既然是旧区,当然会有古迹的,现在城中路上的肇庆第一人民医院(不知有没有记错名字),是以前的府治原址,正对面一条百米左右小巷还叫“府前路”。府治没了,当年府治前一座楼阁却复完了。这是一座奇怪的楼,下面一层四四方方,高有四五米,却只有一个门(听说上面为圆形的门),里面黑洞洞的,看不清楚。再上面是二层的楼阁。我后来才知道,下面一层叫台。我从没见过从里面开门进去的台,见的多是从外面有石级上的,也没这么高,这么高都分几层的。这楼叫御书楼,当初宋徽宗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三字,这楼就是为供奉御书的。怪不得要筑高台,好好保管了,御书能让闲人乱看乱摸?明代重建后改称丽谯楼,当地人因为此楼全是红色,称为红楼。想潇洒当一回红楼梦中人,看看自己是不是宝玉后身,要交五块大元,我省钱,没去,却对台门前的对联有兴趣:“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上联称赞星岩景美,下联咏的不知是不是包拯的故事。包拯曾在肇庆当了三年知州,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27 11:39:19
<6>


肇庆能成为历史名城,当然是历史悠久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宋城就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实肇庆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了。阅江楼后楼大厅是个文物展,展品中最古老的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简单,但线条流畅,外型非常漂亮。这套陶器我在书上见过图片,估计是其他地方的藏品在这展出。有几件是东汉和东晋时期的青瓷和陶器,却是肇庆当地的古墓中出土。陶器是明器,是些作坊和劳作的模型,是灰陶,没上釉,古朴,浑然,非常美观。最令人注目是其中二件青瓷,是动物外型,其中一个叫虎子,类似虎的动物张大嘴成圆形,背上有把手,有人说这是盛水器,其实应是夜壶。这种虎子在东晋时期是非常流行的型式。这两件青瓷造型美观,色泽光亮,质地坚硬,是非常成熟的瓷器,二千年了,至今还光洁如新。瓷器在东汉末年创烧成功,但在东汉哪怕是东晋年间,岭南地带断断没有这么高的水平,烧做出这么完美的瓷器,那时的岭南还是百越之地,被称作南蛮呢。这些青瓷肯定是从中原传来的,这恰好证明西江两岸,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南下的中原衣冠集中地,是岭南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

最让肇庆人骄傲的,当然是端砚。连着阅江楼有一座二层的大展厅,展出的全是端砚,从形成,分布,名坑,取石,造作,纹彩等作一一介绍,还有各种古砚名砚供人欣赏,但时间关系(五点半闭馆),我只能粗粗转了一圈,出来后越想越气,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砚,我是来不及看的,有身入宝山空手而回的感觉。

我们现代人不用笔毛,对有文房四宝之称的砚,认知多少有些不清楚。也许凡石头都能制砚,但不是随便的石头都是制砚的好材料,我国地大物博,山川无数,亦只有四个地方出产的石料制砚最好,可见好砚石之难得。这四大名砚,由以端砚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宿墨不臭等特色,是名砚之首,自唐开始就天下闻名,宋后一直是贡品,非常名贵。馆员还说了这样一段故事。唐朝某年开科取士遇上天气暴寒,飞雪满天,大地冰结,所有考子的砚台都结冰不能磨墨,唯有一个考子用的是一方端砚,墨不结冰,但考子还没写完试卷,墨就没了,考子情急之下,对着砚堂呵气,竟然聚气成珠,解了燃眉之急。考子有没有考上了状元,忘了问,后来一想人人交了白卷,他岂不是一枝独秀?故事姑妄听之,但有一点却是千真万确,就是从唐代开始,端砚就是全国知名的品种,为世人所推崇。现在日本人就最喜欢端砚,五户就有一户藏有端砚。每年有大批日本商人,来肇庆收购大量的砚台,他们犹爱砚石,现在一小方老坑砚石,往往价值不菲。

许多人也许会和我一样,以为肇庆出产砚,那么凡肇庆之山皆可取石,就算不是所有的山,也是大部分是吧。错了,砚石是种非常细嫩的岩石,是几万年甚至上亿前的地质运动中,有某层石岩在某个地方有了某种的变异而产生的,往往是薄薄一层只有几十厘米厚,数量极之稀小。肇庆砚石主要产地在东郊河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两岸崇山峻岭,重岩叠翠,一派磅礴气势。大部分端砚,如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等.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端砚名贵,除了和石质上佳,还和采砚石艰辛有关。展馆里有一采砚图,将采砚石之艰巨,再理游人眼前。在古代采石只能以人力一凿一凿开取。而砚层往往深埋山中,甚至深埋在西江江底下,采石工人按石脉走向,一直向下往深层采掘,于是坑道倾斜向下、曲折蜿蜒,高不过半米一米,进出只能弯腰蹲行,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尤其是水坑坑口比西江水位要低,只能在枯水季节,待水位下降,洞口外露,才能进洞取石,但洞里积满水,只能用陶罐,一罐罐由人一个接一个传递出去,要浇干一个几百米长,甚至上千米长的砚洞,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一说是因湿衣妨碍工作,且容易得病,另一说因为端砚是贡品,为防夹带,总之工人必须裸体工作。开取一块小小砚石,是何其困难,何其艰辛。一女士闻之动容忙问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馆员不知是没听见,还是怎么,没有回答,也成了我心中一个疑团。但估计现在的情况肯定大有好转。要是能到现场看看多好。

端砚多为紫色,有鱼脑冰,蕉叶白,金银线,青花,火捺,石眼等纹彩,其中鱼脑冰白中泛黄,是石质中最幼嫩的部分,金银线是水坑特有的纹理,石眼又分活眼,死眼和泪眼。一般来说,有纹彩更为珍贵。敲之以木声为最佳,瓦声为次,金声最下,三种不同声音对应是石质的幼嫩和粗老。同样大小,越重越好,重表示石质胶结紧,颗粒细,是上品。现代砚台实用性减小,装饰性增强,犹重雕工,一方好砚加上精美的雕刻更是相得益彰。展厅前有一巨砚,集合上述各种纹彩,上雕盘龙栩栩如生,非常珍贵,是镇馆之宝。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19-05-27 11:39:19
<7>

看还有点时间,想到梅庵去看看。这梅庵是有点来头的,北宋僧人智远在96年兴建,纪念六祖慧能。慧能是新会人,被视为是禅宗的创始人,师从五祖弘忍,得其衣钵,为了躲避神秀的逼害,逃回广东,隐姓埋名十六年。六祖爱梅,每到一地插梅为记,故称梅庵。现存山门,大雄宝殿,祖师殿。据说大雄宝殿保存了唐宋建筑特点,犹以斗拱设计称绝,对研究古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山门前还有六祖井和碑廊等文物。

这么好的地方,怎能不去,我兴冲冲坐上公交车,谁知坐过了头,竟然上了西江大桥,到了对岸的高要县城。肇庆的公共设施除了个别主要街道,并不十分完善,好多街道不设待车亭,学六祖插梅为记,只树一杆车牌,极不显眼。且行车牌上没有标明此站站名,公车又不报站,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此站是何站。作为首批十佳旅游城市,时至今日,显然颇为不足。我就是在弄不清此站是何站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搭过了头,等见车上西江大桥才明白过来,人累了,就懒得再动,直坐到总站,再坐原班车返回,还是没弄清梅庵站是哪,只好直接回牌坊。

七星岩牌坊应是肇庆的标致了,确实非常醒目。两边种着几株高大的木棉树,一树树缀满红花,如一座座巨型的火炬,烧红了半天,给五彩的牌坊加添一道红霞。木棉花朵大瓣厚,直坠落地,铿然有声,会吓人一跳。我在树下看地图,扑一声有一朵恰好掉到地图上,差点将地图匝穿。这是英雄树,英雄花,热如火,坚似铁,不是柔情似水。木棉花晒干后可入药、泡茶、煲汤。有几个妇女和小孩子,拿着袋子站在牌坊下等着,见木棉花落下,马上跑去过拾起,开心地放进袋子里。拾者高兴,看者有趣,看着他们像在做有趣的游戏一样,你会觉得花看上去更漂亮了。

走了大半天,真有点饿了。到了肇庆不吃一只裹蒸粽,是说不过去的,虽然我其实不太喜欢吃。褒蒸粽不是什么罕有的食物,许多地方都有,肇庆的特别有名,和端砚并称两大名产。几乎所有的食店,都有得卖,还有真空包装的保鲜褒蒸粽,方便携带、保存和食用,大型商场的食品柜大都堆满,而且是在最当眼的地方。还有不少挑着零担在街上叫卖的小贩,总之,在肇庆一是砚多,二是粽多,想躲也躲不开。我们那里,包裹蒸粽用竹叶,蒸熟后叶子的颜色带灰色,竹叶较小,要好几片合起来,样子看上去总是不太整齐。肇庆人制裹蒸却非常讲究,选用色绿、叶香的地冬叶裹蒸,蒸熟后叶的颜色更加翠绿,形状近似圆锥形,看上去既饱满,又美观,卖相非常漂亮。一剥开,就闻到一股清香,表面染了叶子的颜色有点微绿,吃上口很“绵”,香滑可口,软硬适中,还有一股淡淡的糯米和绿豆的清香,好吃。一口气吃了两只,犹觉意犹未尽。

我个人认为香,“绵”二字正是肇庆裹蒸粽妙处,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秘方,比我以前吃过粽不知要好吃得多了。裹蒸粽的品多样,我吃的是素粽,里面只有绿豆,有的里面是有猪内的,掺了猪内的鲜味,会更加美味。还有裹蒸皇,里面的料更多,一定会更好吃。褒蒸粽是很平民的食品,不贵,才几块钱一只。

我要赶去鼎湖山,今晚就住在山脚下,这样明天可以一早上山,不浪费时间。肇庆算是走了一圈,其实只是浮光掠影。肇庆虽然是座小城,却有许多内涵是我还没有读出来的,那些是需要更多时间和用心去领略和解读,也值得这样。我还会再来的,我真的喜欢这里。

2007-05-03

楼主:独庸生

字数:793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27 05:28:36

更新时间:2019-05-27 11:39:19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