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红楼‘梦’已完 —— 《红楼梦》影射终极大揭秘

红楼‘梦’已完 —— 《红楼梦》影射终极大揭秘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u_96046864 2015-12-21 17:05:22
宝玉号称古今第一淫人,这个“淫”是欲望,从古至今最能激发人类欲望的是权利,最大的权利象征是皇权,皇权的象征是玉玺,所以宝玉才会是古今第一“淫”。
-----------------------------

解得妙!

不过‘欲望’一词是现代词汇,红楼梦里用的是另一个字‘情’,全书的核心字眼便是一个情字,所以最后有个 情榜。 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 善的情,也有 恶的情;有情淫,也有情殇;情榜里贾宝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薛宝钗是无情。 ‘红楼梦引子’问:“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后面便解答了,是那块石头,是贾宝玉,因为贾宝玉是‘古今第一淫人’,自然是情种!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有人可能说,你这不会将贾母等同于万历皇帝吧? 贾母是贾府里的老祖宗,她影射的当然是朱家皇帝里的老祖宗,偶尔客串影射下万历,也不稀奇。当然并不意味着贾母就是万历(只是偶尔客串)。《红楼梦》里的影射并非一成不变的,作者是根据需要有所变化的。起码在晴雯影射熊延弼这件事上,贾母的角色相对于万历皇帝朱翊钧,王夫人的角色相对于天启皇帝朱由校,袭人王善保家的这些毁谤、告黑状的丫鬟婆子,就相当于明朝那些廷臣言官。

对晴雯的解读终于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接着聊 正册的人物。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既然说到了情榜,那我们就来看看传说中神秘的“情榜”。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红楼梦 传说中的“情榜”

-----------------------------------

稍微对红楼梦有点研究的,都知道全书的最后一定有个情榜,因为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多次提示了。 这就跟《封神演义》一样,神仙们在阐教截教火拼时,死了的都去封神台,最后等着姜子牙封神,姜子牙有个封神榜,警幻仙姑有个情榜,《红楼梦》里所有死去的人物,都要去太虚幻境销号。

情榜108人,对应的是《石头记》108回;《水浒传》也是108将,分为天罡36将,地煞72将。

情榜,共分为9个榜单,每个榜单12人,对应的是十二钗。这九个榜单分别列入‘9个司’,其中,前面三个榜单列入‘薄命司’,分别是正钗榜、副钗榜、又副钗榜,共36人,符合天罡数,她们都是薄命女子。 另外六个榜单分别入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共72人,符合地煞数。

以前红学家有个误解,以为‘情榜’里除了贾宝玉之外,其他都是女性,都是薄命女子。好在癸酉本给了我们真相,情榜里,有女有男,有老有少,有好人有恶人,有贾府里的也有贾府外的,几乎涵盖了全书的所有人物。

我们看癸酉本最后一回108回里的描写:
---------------------------------------------
忽见警幻仙姑领一人飞来道:“今儿是情榜发布之日,岂能少了熙凤,故把他从地狱里带来,和大家一起听榜。”凤姐见了贾母、王夫人等,自是亲热异常,说个没完。宝玉走入一座宫门寻找黛玉,见一个仙女看着白石花边一颗红叶青草,其妩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怡,魂消魄丧。宝玉呆呆的看着,见仙女向他施礼道:“我是管理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莫非又来找绛珠仙子的,我把他唤出。”正说着,忽见绛珠草变成一个佳人,站在宝玉面前,不是别人,正是黛玉。两个相对无言,都黯然神伤。

半天,宝玉才哭道:“妹妹,哥哥惭愧的很。”一语未了,忽听后面有人喊道:“宝二爷、林姑娘快到大殿来,仙姑要发榜了。”两个急步往大殿来,只见警幻仙姑拿着情榜念了一遍,又贴在墙上。众人都拥了上去看写的什么,只见写的是: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为了防止有的爪机党看图片不便,我将文字版的情榜贴出来)

“----【金陵十二钗正册】----

情情---林黛玉,无情---薛宝钗, 情尊--贾元春,情敏---贾探春,情憨---史湘云,情隐----妙玉,情懦---贾迎春,情冷---贾惜春, 情雄----王熙凤,情缘---贾巧姐,情槁---李纨, 孽情---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情呆---香菱,情妥---平儿,情壮---薛宝琴,情贫---邢岫烟,情魅---宝蟾,情侥--娇杏,情悔----尤二姐,情刚---尤三姐,情殃---瑞珠,情累---宝珠,情颖---李纹,情聪--李绮。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情勇----晴雯,情箴---袭人 ,情屈---小红 ,情慧---紫鹃,情守---麝月,情谮---鸳鸯 ,私情---司棋 ,情烈----金钏儿 ,情怨---玉钏,情谅----茜雪,情络---莺儿,情折---柳五儿。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抱琴---情忠,待书---情斥,入画---情央,彩云---情蹉,翠缕---情宽,雪雁---情弱,秋纹---情顺,碧痕---情宁,春燕---情平,绣桔---情善,嫣红---情让,佳蕙---情和。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翠墨---情豁,坠儿---情赘,丰儿---情随,莲花儿---情拒,蝉姐儿--情施,善姐---情切,琥珀---情静,绮霰---情从,银蝶---情护,小鹊---情逊。秋桐---情悖,四儿---情顽。

----【金陵十二主子】---

情慈---贾母,情贪---贾赦,情疏---贾敬,情严----贾政,情执---邢夫人,情直---王夫人,情劝---薛姨妈,情训---贾代儒,情奢---贾珍,情忍---尤氏,情儒---林如海,情帮---甄士隐。

----【金陵十二恶人】---

情奸---贾蓉,情虚---贾蔷,情恶---赵姨娘,情逆---贾环,情衅---钱槐,情邪---马道婆,滥情---薛蟠,情婪---贾雨村,情诓---王仁,情猖---孙绍祖,情诡---冷子兴,情欺---金荣。

----【金陵十二公子】----

情不情---贾宝玉,情乖---甄宝玉,情侠---柳湘莲,情冤---冯渊,情障---贾瑞,情承---贾兰,情豪---冯紫英,情隘---陈也俊,多情----贾琏,情英---卫若兰,情孝---贾琮,情继--贾菌。

——【金陵十二杂家】---

情义---倪二,情遇---二丫头,情种---秦钟,情约---潘又安,情毒----夏金桂,情诳---张道士,情救---贾芸,情俗---王板儿,情纵---多姑娘,情钻---门子,情贴---蒋玉菡,恩情---刘姥姥。”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另有诸人考语,乃一一看去,乃是:

賈寶玉——癡情是他,無情也是他,自擇無牽無掛,卻是悔盡此生,故曰情不情。

林黛玉——既為情情,則癡情甚而託付此生,故有還淚之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天下英雄豪傑齊來一哭。

薛寶釵——觀人靜慎從容,雍容典雅,實乃熱面冷心,故曰無情。

賈元春——品貌才情有皇家風範,故曰情尊,惜世事無常,空留嗟歎。

賈探春——才志聰敏,生不逢時,遠嫁難歸。後海寇敗退,不肯服從汙流,逃至山野,終身與泉石為伴,可歎可敬。

史湘雲——才品不讓薛林,有‘大英雄本色,名士風流’,傲骨不肯將就尋偶,情願終身流離,真豪傑也。

妙 玉——金玉仙質,孤僻傲俗,壁立萬仞,‘有天子不臣,諸侯不友’之风,故曰情隱。

賈迎春——才德不能兼顧,懦弱一生詬病,故曰情懦。

賈惜春——非為虔誠信佛,實乃孤介絕情,冷心冷面,老死廟宇,可悲可歎。

王熙鳳——治世之能臣,貪酷之奸雄也。一生好強,家敗又無力回天,自省自怨,適足為後人寶鑒。

賈巧姐——敬老憐貧、媒鬻之報,所謂燦爛終歸於平淡,孰歡孰悲?

李 紈——幽閒貞靜,無為無才,老來富貴,倏忽死去,可笑乎,可悲乎?
秦可卿——風雅絕倫,卻出身鄙賤,以色敗家,遺恨無窮,實乃孽情。
香 菱——滿眼無物不可心,無人不可人,心機獨缺,命絕悍婦之手,真情呆矣。

平 兒——處污穢之中而能自清,位紛亂中而能調和,乃良才也,因何薄命若此?可傷可泣。

薛寶琴——色豔如花,命苦如芥,中年亡故,稚子獨承家,唯歎时不我待。

邢岫煙——漠然其遇,淡然其衷,貧女不忮不求,與人世毫無爭患。涵養風度超群,然命斷流放,惜兮歎兮!

寶 蟾——情似烈火,心如蛇蠍,容若桃花,鄙如流水,因何聚於一身,實乃鬼魅之禍。

宝玉尚未尽读,被警幻止住了道:“先听我把各人使命说了再看,有的是时日。”于是又把这一百零八人分在各司任职,有的是“痴情司”,有的是“结怨司”,有的是“春感司”, 有的是“秋悲司”,一时也说不尽。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情榜的数字玄机



情榜每个榜单 12人:对应的是金陵十二钗之数。

情榜共九个榜单:对应的是全书共分为九卷,每12回便是一卷。

情榜共108人:对应的是全书共108回。

一百零八人分别被编入各司任职:薄命司,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

那到底应该是多少个司?

书中共写了这7个司。有朋友说,按理应该是9个司才对啊,对应的是9个榜单,每个司12人。但请注意,在第六回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时,首先进去的是“薄命司”,而在薄命司,贾宝玉看到了正册、副册、又副册,也就是是薄命司就有三个榜单,共计36人,也就是这36人都是薄命女子,倒也暗合了三十六天罡之数。 剩下6个司(〖甲戌侧批:虚陪六个。〗),共72人,暗合七十二地煞之数。后面6个榜分别对应的是后面虚陪的6个司。

所以,太虚幻境是 7个司,而不是9个,更不是12个。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丹青100 2015-12-21 17:39:17
楼主,根据您推理红楼梦的思路,演绎了一下你的网名
兰国沧海客
烂国沧海客
烂国沧海克
-----------------------------
多谢!

兰,君子兰;兰国,是敝人理想中的君子国;敝人凡夫俗子一枚,如同沧海一粟,虽成不了什么大人物,但也立志做一枚小小的君子。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ahlaodai 2015-12-21 17:33:49
记得有人指出古代“花”和“华”通用,葬花即是葬华,吃花亦是吃华。
-----------------------------
妙! 送你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情榜及其考语,在前面80回里或者批语里都有交代或暗示,同时也为我们解开了很多谜团:比如 林黛玉为什么讨厌风,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根据影射关系,崇祯帝朱由检属木,满清的象征符号是清风,这个‘木’当然厌恶‘风’啊,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宝姐姐是‘无情’,考语说她面热心冷,她确实是这么个人,嘴里说得是极好的,心里面却在对人暗骂,鬼点子是极多的。

秦可卿的那段考语“風雅絕倫,卻出身鄙賤,以色敗家,遺恨無窮,實乃孽情”,放在明光宗朱常洛身上也完全不违和。 朱常洛先生母亲是个宫女,因为出身卑贱,一直不被自己的父亲万历皇帝所接受和喜欢,他当了皇帝,也确实是个好皇帝,但短短一个月就以色败身,对大明来说是‘遗恨无穷’,明末三大案(国本案、红丸案、移宫案),都与他直接有关,严重损耗了明朝的元气。 明朝遗民对这个皇帝是又爱又恨,转化在红楼梦里,便是对秦可卿这个角色的又爱又恨的矛盾描写。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林黛玉‘怨东风’ VS 薛宝钗‘赞东风’

东风送爽,按理会让人喜欢才对,但《红楼梦》里的女子,好像大多不喜欢东风,特别是 林黛玉,对风 特别憎恶:

什么“莫怨东风当自嗟”,
什么“风刀霜剑严相逼”,
什么“凭栏任向东风泣”,
什么“嫁与东风春不管”,
什么“花谢花飞花满天”,
什么“风露清愁” ……

好像林妹妹天生跟“东风”有仇一样。 前面已经分析了,林妹妹是影射明朝的崇祯,对代表满清的东风,情榜后的考语也交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黛玉当然不喜欢东风。

《红楼梦》里谁最喜欢东风啊? 当然是宝姐姐薛宝钗。同样是写柳絮,(柳,也是木,和朱的象征义类似,柳絮,代表朱家子民),林黛玉和薛宝琴写得非常颓丧、悲切。能不悲切吗?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像柳絮一样,被东风任意肆虐、惶惶不能终日。 特别是这句“嫁与东风春不管”,令人痛心又无奈 ——大明遗民像柳絮一样被东风(清朝)蹂躏,可是“春”不管。“春”是谁啊,当然是指“三春”(南明政权),为什么不管?因为“三春”自己都景不长了,自身难保了,哪里管得了天下百姓?

薛宝钗却觉得这景象很好,反而嘲笑黛玉、宝琴、湘云一干人。

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首先 宝钗是 大骂柳絮是“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 《红楼梦》里面说黛玉是“柳絮才”,某种程度上柳絮也指黛玉,可宝钗偏偏要借骂柳絮来骂黛玉。 这也算了,黛玉、宝琴都觉得柳絮被东风搅得漫天飞,物感其类,心生悲切。可宝钗却说这东风吹得好、吹得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風卷得均匀。

在宝钗的眼里,柳絮不是被东风肆虐,而是被东风卷得均匀。后面的文字更是气人: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風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特别是最后一句“好風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更是将薛宝钗的身份暴露无遗。 也难怪,薛宝钗影射的是满清的皇太极,对她来说,东风 当然是好东西,东风送爽,更能送她上 青(清)云之巅 —— 建立满清,登基为 青(清)帝。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续上)
而薛宝琴《西江月》写柳絮:三春事业付东風,明月梅花一梦。 写得十分惊心动魄,为什么啊?因为这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个敏感关键词:三春,东風,明月,梅花。 尤其是后面三个词,这在明末清初,是非常刺目、敏感的。

具体‘三春’的解读,待下面解读贾元春时,再来详谈。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元春篇】贾元春资料卡片


【父母】:贾政、王夫人

【同胞兄弟】:贾珠、贾宝玉

【异母兄弟】:贾环

【丫鬟】:抱琴

【生日】:正月初一

【排行】:第二

【性格】:贤孝才德,身份高贵,养尊处优,雍容大度

【身份】:贾政嫡长女、宫中女史、凤藻宫尚书、贤德妃

【判词】: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通行本是虎“兔”相逢)

【红楼梦曲】: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明朝皇后装束还原,元春只是封贤德妃,是个妃子。87版红楼梦的造型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贾元春结局之谜

1、从元宵灯谜看元春之死

上元佳节,元春送来一副灯谜,让大家猜。这个灯谜大家很熟悉: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大家都知道,谜底是“炮竹”。长期以来的说法是,这个灯谜是贾元春富贵荣华瞬息即逝的命运的写照,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 粗看起来,觉得没什么不妥。但 炮竹真的是隐喻元春的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吗?真是是隐喻她家族(贾府)一哄而散的命运结局吗?

当然不是。我们看后面三春的灯谜,迎春的是算盘,探春的是风筝,惜春的是海灯。大家都知道 算盘、风筝、海灯是三春的自我隐喻,隐喻她们日后的结局,迎春是算盘,一生被人拨弄、被人算计(隐喻被中山狼肆意拨弄);探春是风筝,飘荡远去(隐喻结局是远嫁);惜春是海灯(隐喻日后做尼姑)。 三姐妹所做灯谜,都是隐喻自身的结局,为什么元春的灯谜就被红学家解读为 隐喻贾家的命运、而不是她自己的命运?

很显然,元春的灯谜,跟三个妹妹的灯谜一样,都是自己的隐喻,不是说家族命运的。 炮竹,就是贾元春的隐喻。

红学家之所以故意曲解,是他们不相信元春是“炮竹”一样的结局,不相信元春会死得那么惨烈:粉身碎骨、回首相看已化灰。

程高本(通行本)认为元春是病死的,刘心武认为是死于宫斗,也有认为元春是被缢死的,但这些猜测都与“炮竹”的结局相去甚远。

作为后宫贤德妃,就算是死,大不了是一丈白绫缢死得了,怎么可能会像“炮竹”那样粉身碎骨?自古以来都几乎没有哪个女子有这么惨的死法。也难怪红学家不相信。

抛开最后一句不说,就是前面三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也与元春的气质秉性不符合啊。

元春是后宫的妃子,怎么可能让“妖魔胆尽摧”,她又怎么“气如雷”了?她有何等能量“一声震得人方恐”? 这些完全不符合她作为后宫妃子的形象。 可作者偏偏要用“炮竹”来隐喻元春。其他三春的灯谜都非常符合其自身特点和命运,唯独 元春的灯谜,看起来与她自身形象相去甚远,更让人不敢接受她是“炮竹”般惨烈的结局。

只有找到《红楼梦》真本后28回,我们才能解开这个谜。癸酉本(吴祖本)是毁誉参半,本不宜拿来说事,但在元春的结局上,癸酉本的写法,倒是完全符合元春的“炮竹”灯谜。在癸酉本90回《林黛玉嬉春待好音 贾元春托梦警天伦》,贾政梦见元春出事了,“只见众人一阵乱刀,将元春砍成千百段,贾政吓的大叫,不觉从梦中惊醒”。 元春被“砍成千百段”,那确实和炮竹粉身碎骨没区别了。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四季之人 2015-12-21 18:28:48
索隐派真是永远也不会灭绝。
-----------------------------
因为一百年来,索隐派始终被打压,考证派、曹学派 掌握话语权,索隐派只能沦落为民间发声,试想索隐派要是有周汝昌刘心武等曹学派的话语权,又何必像小媳妇似的,没完没了地私下唠叨?

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索隐派揭示的‘真相’,涉及到满汉矛盾,关系到今天的民族问题,是不符合当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刻意将其淡化处理了。

当年在评判蔡元培和胡适的红楼梦学说时,毛泽东一语论定:还是胡适更对一些。 其实以毛泽东对红楼梦的了解以及他熟读历史,同时他也说过‘红楼梦该当史书读’,他怎会不知道胡适的曹学是何等荒唐? 但他偏偏说 胡适更对一些,那是因为胡适的解读,更符合我党的政治需要。 如果按照蔡元培的解读,红楼梦是明朝遗老遗民悼明骂清之作,那要是当今的人也学红楼梦,写一部悼念民国、骂我dang的书 怎么办? 要知道民国是高举反清大旗,三民主义之一便是‘民族主义’,民国的早期组织都有当年反清复明的‘洪帮’等组织的痕迹,民国是力捧明朝的,民国革命胜利后,也是对满清满族人进行过清算甚至屠杀的。

而我党建国后,由于当年国共内战,有伪满洲国降兵大量出力,东北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东三省满洲国的支持,不少还是开国功臣,所以我党对满清遗老遗少及其满族人,都是优厚对待。再到后来不是满清遗老,还逐步掌握了文化话语权,典型的就是英达的父亲英若诚,曾任文化部部长,进而主持拍摄电影《努尔哈赤》《末代皇帝》等,从而为满清翻案和洗白,到现在央视等媒体平台,都有满人掌权,所以才有阎崇年等在百家讲坛能大谈清史,说到清朝的‘丰功伟绩’,阎先生是眉飞色舞,结果到了江南还大放厥词,被一个后辈打了耳光。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原因,所以长期以来,百家讲坛,凡是说《红楼梦》的,无一例外,都是说 曹家的‘红楼梦’,不敢说 明朝的‘红楼梦’,甚至还直接将 红楼梦当做满族文化的作品,认为就是描写满清旗人贵族生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满人作家王朔等人。

不唯是百家讲坛,不唯是央视,甚至包括整个北京,包括北方,都长期受红学家影响,无一例外,都认为红楼梦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霑写的。 而在南方,特别是江南,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土默热等人的新红学研究,就放在了江阴。在北京,与当下红学相悖的红学研究,是压根不受待见的,不将你乱棍打出已经算不错了。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元春影射之谜

前面我说了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秦可卿、王夫人、晴雯的影射之谜,那贾元春到底是影射谁呢?

相信有的朋友已经猜到,这个谜题至今也不算新鲜,没错,答案就是:

袁督师袁崇焕!

当时也称他大将军,或大司马。

总之,贾元春主要影射的是袁崇焕。

自从癸酉本(吴祖本)传出之后,相信癸酉本的朋友都能接受贾元春影射袁崇焕之说。因为癸酉本后面影射得十分明显。但我说过,我不会拿癸酉本的文字来做直接证据,我依然会从前80回里寻找我的证据。

1)姓名

贾元春,袁崇焕,都有一个“yuan”字。大家可能不服:这算什么证据,只是发音相同。 别急,袁崇焕,字元素。 袁崇焕,其实是袁元素。古代当面直呼其名是十分不礼貌的,得称字:元素。 元春 vs 元素,有一个“元”字。 有人还是觉得这不算。Ok,那就勉强凑数放在这吧。

但在癸酉本里,这个“yuan”字发音,就太有文章了。在90回《贾元春托梦警天伦》里,贾政梦里朦朦胧胧听见有众人说什么“猿出事了”,贾政拉住一太监问道:“什么猿出事了?【批语:猿既猴也,猴既侯也】是那个字?是园还是袁还是员?那个园子出事了?”…… 忽见众刀斧手推着一人走来,只见此人头发散乱,五花大绑的,不是别人,正是元春,一见贾政就哭道:“父亲救我,孩儿冤枉啊。”【批语:原来不是园猿圆,是冤也。可叹!可悲!】

一个“yuan”字,是元春,也是袁侯,更是一个“冤”字!

袁大将军死得冤,元春冤不冤?我们不知道。但判词里那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其是是非非争论了二十年,想必也是有冤情的。

那厢又有人嚷开了:你怎么老是拿癸酉本说事? 其实我只是想 扯这个“yuan”字音。“元”和“冤”都是一个发音。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2)封爵

贾元春最风光的时候,也是贾府最风光的时候,是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袁崇焕最风光的时候,是崇祯元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第二年,加封为太子太保,并赐给蟒衣银币。

元春是凤藻宫尚书,这显然是作者杜撰的,但作者为什么要给后宫妃子杜撰一个“尚书”的官职? 可巧的是,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贾元春是封了贵妃,按品级来说,明朝皇贵妃是一品,贵妃是从一品。

袁崇焕加封为太子太保,很巧,也是从一品。

从一品,这也是元春和袁崇焕做到的最大官衔品级。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3)那幅画

金陵十二钗每人都有一幅画和一首诗。这是《红楼梦》模仿《推背图》的写法,通过那幅画和那首诗来暗示人物的命运结局,所以在揭秘红楼人物时候,不可能抛开这画和这诗不谈。

贾元春那幅画是什么样的?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画面很简单,弓上挂着香橼。

一个后宫妃子,暗示她命运的画,怎么画一只弓?难道她还好弓箭不成?

元妃娘娘是不是好弓箭 无从知晓,但从字面上意思以及结合诗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 可以得知,弓,是借指刀兵;虎兕,是指战争。

刀兵也好,战争也好,看似与一个后宫妃子毫不相关的两个符号,怎么同时出现在这么重要的画和判词里面? 黛玉画里的玉带、宝钗画里的金钗、探春画里的风筝、湘云画里的飞云、香菱画里的莲枯藕败,都是与她们各自的人物形象和命运相符合的。 可是这么雍容华贵的元妃娘娘,竟然用弓、虎兕 这样凶煞之物代表她,令人费解,另外香橼有代表什么?

有的红学家说:弓下挂个香橼,弓橼,不就是代表宫苑嘛。

对着解读我只能呵呵了。要代表宫苑,直接在画里画个宫苑不就得了,何必拐弯抹角玩这种文字游戏?事实上,所有角色的画和判词,意思都很直白的,前面也说了,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就是一条玉带挂在两根枯木上;薛宝钗“金钗雪里埋”,就是一支金钗埋在雪里。 画 画得清清楚楚,诗 写得明明白白,压根不需要我们过分解读、胡乱发挥。 —— 比如刘心武说林黛玉是沉湖死,死之前宽衣解带,一条玉带飘走了,挂在了两根枯木上。 这样的解读,就是自作聪明的过分解读、胡乱发挥。 将贾元春画上的“弓、橼”解读为“宫苑”,也同样是自作聪明的误解。

楼主:兰国沧海客

字数:30203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12-11 14:21:00

更新时间:2021-03-18 11:02:34

评论数:66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