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旅游休闲 >  探访李白仙逝之地——又幽又野的马鞍山

探访李白仙逝之地——又幽又野的马鞍山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还是不行哦,无法显示图片……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见李白心切,也不妨碍我在这条林荫道路放缓脚步。人少车稀,天赐良机,幽静的魅力在独处的空间被无限放大。


如果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则更妙。我幻想那一缕缕金丝从密集树林的间隙照射进来,形成无数道切割的平行线。漫漫长路,我像踩在琴键上。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漫步至万竹坞,离太白楼不远了。「幽」意在此处发散到了极致。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如果翠螺山有道白花花的瀑布,就字面而言,竟意外与诗仙的处女作完美吻合了。


话说下次再入四川,我也想去访一访李白读书时待过的戴天山。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万竹坞的竹子并非野竹,修饰得工工整整,堪比律诗的对仗。即便如此,行走在遮天蔽日的竹海间,整个人都会情不自禁挺直腰板,骨架变得修长起来。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这一片的风比转角处更剧烈,空穴来风,密密麻麻的竹子同时摇晃、点头、躬身,阵仗热闹。孤家寡人,形单影只,不被威胁地包裹着,身处安全的狂野,耳畔沙沙作响,闭目颐神,呼吸吐纳里全是青翠欲滴的清新。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这里也是风的染缸。每一丛竹都是朝天发髻,风的手梳头也忙不过来。等它跑遍重重竹海,一层层过滤,透明的风也是绿色的了。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竹海不远处,有两个看似泥塑的小人。塑像小巧,色泽单一,过路的人一不留神便忽视。近一点瞧,一个抚琴而坐,一个抱柴而立,乖乖,竟是大名鼎鼎的伯牙子期。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名流千古的人物,落到这个地步,偏居一隅,暗暗衬托着不远处光彩熠熠的太白楼,正忍不住要扼腕唏嘘呢,忽又哑然失笑——采石矶风景区这是在打擦边球。


京剧《马鞍山》讲述的就是伯牙子期的故事。晋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舟行至马鞍山,抚琴自娱,收获骨灰级粉丝一枚,一曲《高山流水》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悲痛欲绝,挥泪摔琴,留下一段关乎友谊的千古佳话。


但,彼马鞍山,非此马鞍山。


伯牙子期的传说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蔡甸区和汉阳区境内,得到官方认证的钟子期墓今天仍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马鞍山南麓凤凰咀上,而不是六百公里之外的安徽马鞍山。一个是山名,一个是市名,相去甚远。


不能大张旗鼓宣传,沾沾光总行,好歹地名一模一样,也算天赐缘分。李白逢人就说自己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人呢,相隔了八百多年,风风雨雨,盘根错节,即便真有血脉之承,也八竿子打不着。时光往前倒退个几千年,天下姓「李」全一家。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先发这些吧,自己发出去看不到,心里有点不踏实……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李白乘舟将欲行抢红包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忽闻岸上踏歌声抢红包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隔楼~)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继续更~)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朝北边望去,峰顶的三台阁清晰地暴露在视野里。山麓林木葱茏,富有层次地托举着翠螺峰,众星拱月一般。太白楼和广济寺等文物古迹便分布在山的南麓一带。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看到「太白楼」三字,我开始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用五指从额头顺着后脑勺的方向将发型捋一捋,看起来显得狂妄一点;抿了抿嘴,以唾沫濡湿开裂的唇,看起来显得浪漫一点;将衣领下拉,露出腊肉色泽的锁骨和小胸脯,看起来显得洒脱一点;眯着佯装微醺的小眼睛,步履晃荡,看起来显得不羁一点。


和偶像见面,必投其所好,气息吻合,以免不受待见。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要说太白楼的历史,久远着哩。此楼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已逾千年。


看简介时竟然发现,筑楼时期和唐宪宗削藩之战(805~820年)的那段历史居然刚好重叠。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宪宗李纯迫于无奈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削藩战争。可以说,谪仙楼是在一片大动荡中一点点修建起来。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但民间对于「谪仙人」的仰慕和纪念,却以代代维新的方式存留下来。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现存建筑乃清朝样貌,重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最后一次修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


主楼高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匾额乃近代作品,二楼阁檐下的「谪仙楼」为张恺帆书写,三楼的「太白楼」则出自郭沫若之手。


说起来,李白还要感谢郭沫若呢。作为近代声名显赫的文史大家,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可谓把诗仙捧上了天,却把诗圣一顿狂殴痛贬。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被动交锋,在郭沫若笔下胜负分明。连同为文豪的钱钟书大师也看不下去,认为郭的做法是一味迎合某某伟人的喜好,不地道。


但毫无疑问,在那个探究之风如日中天、百家争鸣的学术年代,能够得到一枚重磅文史大家的摇旗呐喊,无疑是给李白贴金的。


话说回来,真正的经典经受得住时间的洗礼与考验,不会因为谁的个人喜好而船翻舱覆,任尔东西南北风。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仍然游人如织,喜爱诗圣作品的人一抓一大把,李白和杜甫这对好基友泉下有知应漫卷诗书喜欲狂。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终于见着诗仙本尊了。


依旧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只是漆味较浓,手感有点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老人家唇齿紧闭,镜头前打死不开口。


他是唐朝的一道辉煌印记,可是大唐冷落了他。


千里之外的长安城,虽只供奉翰林,却是他人生的巅峰。遥想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亲手调羹,赐宫锦袍,何等春风得意!


2013年首都体育馆,王菲和荧幕里的邓丽君隔空对唱《清平调》,现场如雷的欢呼掌声中,我眼前浮现的是杨贵妃与李白的幻影,一幅开元盛世的华丽墨宝徐徐展开。


歌舞升平,丝竹悦耳,觥筹交错,爱吃荔枝的贵妃仙姿玉立,摇晃着金樽的诗仙酡颜沉吟,大笔一挥,诗仙的政治抱负到这里已是辉煌的句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此后,契机难现,哪怕醉意朦胧飞去群玉山头和瑶台,再也见不着富贵王权了。一枝红艳「敛」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想到名动天下的「谪仙人」,晚年潦倒靠救济度日,临终前无奈投奔族叔李阳冰,卧在远离长安的当涂(今属马鞍山)冰凉的病榻,忍不住有几分心酸。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李白的命运与他自身的耿直、狂傲、任性不无关联。安安心心当一名御用文人不就好了嘛,奉诏作诗,梨园配词,哪怕伺候皇帝洗澡陪同娘娘赏花,皆是些为帝妃们吃喝玩乐效劳的轻松琐事,小日子甭提多滋润。


可他偏偏不。幼时便渴望仗剑天涯,鸿鹄之志不甘于蹉跎。一心涉政而无成全,倘若无此执念,晚年也不会干出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这样的糊涂事了。


日渐厌倦御用文人的身份,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醉中起草诏书,令权倾朝野的高力士为之脱靴,所作所为让人目瞪口呆。此时此刻的李白,和《西游记》里那个大闹天宫的弼马温是何等相似啊!


本事再高,也怕太上老君冷不丁抛出的金刚琢和哮天犬的助阵撕咬。他就像个直不楞登的孩子一头扎进波谲云诡的官场,宠臣的谗谤和奸佞的排挤在所难免,他实在太扎眼睛了。玄宗惜才,也爱李白,可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最终不得不选择了疏远。


天宝三年(744年)暮春,长安城门外,李白写了最后一首古风《秦水别陇首》:「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长安一别,回天乏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谏言,更与何人说?


楼主:丑鬼看世界

字数:16852

帖子分类:旅游休闲

发表时间:2019-05-31 03:07:20

更新时间:2019-07-09 09:43:08

评论数:91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