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抗击美帝贸易战,读史论英雄,连载《家国丝路大英雄》(黄良浩原创)

抗击美帝贸易战,读史论英雄,连载《家国丝路大英雄》(黄良浩原创)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丝路历史花絮:

两千多年的丝路历程,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秦王朝以前,中原王朝还相对封闭,虽然,先有商汤定四方之献,后有周穆王西游。但是,局势发展并不明朗。

直到汉朝,华夏英雄们同时打通了官方的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客观上促进了商贸、文化的交流,使文明得以承传,继往开来。

就拿东汉为例,无数军民承继西汉的功业,在经历“三绝三通”之后,还是奠定了西域丝路的发展根基。

由于东汉比西汉的丝路故事更加复杂,所以,关于西域,请大家记住班超一家人吧。

东汉的班超仅用十数年时间,就恢复了西汉超过一甲子才鼎定的大西域啊!

从整个封建王朝历史来看,西汉有张骞,东汉有班超,到了清朝还有奋起神威的左宗棠,他成功收复了整个新疆(西汉的西域)!他们不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地延续下来了吗?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文化历史轨迹,是华夏发展的“龙脉”,代代修史,才使文史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一脉相承!

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而其他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等都难免一度中断,甚至无法延续。只有中华文明,能世代相传,并且历久常新!

所以,丝路历史就是中华文明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有力证明!

让我们去重走丝路,去回顾昨日的英雄故事吧!

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8章、《西州隐忧》(3)




(汉光武帝像)

要破解西州的风险,需要能人。光武帝耐心等待,这个英雄终于出现了。他叫做来歙,字君叔,是南阳新野人。他的六世祖叫来汉,是汉武帝时候的光禄大夫,曾做过楼船将军杨仆的副手,消灭了南越和朝鲜。




(来歙雕像)

来家与光武宗族有亲,来歙是光武帝的外兄。亲人到来,光武帝格外高兴,又知道他有本事,于是,拜来歙做太中大夫。

光武帝心忧陇、蜀,就向来歙问计。来歙曾在长安见过隗嚣,与他相熟,就向光武帝拍胸脯保证,只要皇帝发书信,走一趟就能说服隗嚣,他必将束手归服;而公孙述一旦失去陇上屏障,则亡无日矣;因此,劝光武帝无需忧虑。

来歙兴冲冲跑去拜访隗嚣,要说服他入洛阳,以朝拜天子。谁知道,愿望很天真,现实却无奈。隗嚣不想去洛阳,怕受制于人,扭扭捏捏的,像个娘儿们。

光武帝再派马援出使西州,要加以劝导。马援在东汉历史上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终于要辅助汉光武帝,一展平生抱负啦!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他与公孙述是同乡。他的曾祖叫马通(前文说过),因功被封为重合侯,是汉武帝时候的猛将。




(马援像)

祖上是猛人,马援更是超猛的强人。他早年游历于陇汉之间,后来,曾养有马、羊、牛数千头,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土豪!他为人疏爽,常用财物赈济贫困之人,还把所有家财转赠亲朋故友。他的人生信条是:老当益壮,穷当益坚!

马援后来投效到隗嚣麾下,受到重用,被封为绥德将军。

由于马援是隗嚣的智囊,所以接受光武帝的使命,去劝说隗嚣,本以为很容易。谁知道,隗嚣用虚情假意来推托,屁股坐在西州,对挪窝的事,老大不乐意;来歙、马援几次往来邀请,也无济于事。

光武帝想召集隗嚣的兵马,然后去进攻公孙述。隗嚣借口兵疲将弱,又要防范卢芳,竟然不愿出兵。光武帝大失所望,知道隗嚣阻挠统一,决定要对其施压,制约其行动。

建武五年,来歙请再次来访,请隗嚣考虑汉朝的旨意,要他派儿子到洛阳去。隗嚣听闻叛汉的彭宠已经败灭,担心汉廷责罚自己,才勉强派儿子隗恂出发,跟随来歙去了洛阳。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8章、《西州隐忧》(4)

不但隗嚣想割据,就连手下人都想自己的主子称霸一方。部将王元就是个麻烦制造者,他诱惑隗嚣,献上了阴毒的计谋:

1、更始皇帝曾经称雄一时,但失败的时候,天下之大竟无处容身。因此,天下未定之际,不要急着投诚光武帝。也就是说,不要盲目拜山头,拜错了山头,后悔药没地儿买去。

2、当时,北有卢芳,南有公孙述,而天下称王称公的人多着呢;看看,江湖山海之间,十多个人雄踞一方,可不要放弃了王霸的基业啊!

3、天水之地,富甲一方,向北可以攻取西河、上郡,与卢芳能遥相呼应,向东能够进占关中,再依靠华山、黄河作为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那就可把八百里秦川收入囊中,秦国曾经的锦绣江山一朝尽得,何愁不能问鼎中原呢?

4、王元还奢望带兵去封锁函谷关,妄想创立万世奇功,争一时一刻的得失。

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又那么狂妄。我们不妨来批驳一番:

1、汉朝善于捕捉战略时机。

汉朝光武帝入主洛阳,已经夺得先机,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统一四方正当其时。况且,隗嚣先接受西州大将军的封号,后派儿子去朝拜天子,人质已经入京,称臣不该再有二心!

那么,从外人看,隗嚣归属汉朝已成定局。何以又攻取关中呢?岂不是变做反复无常的反贼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更何况隗嚣从前伺奉过更始帝,如今再行叛逆之举,要造反多少次才能效忠国家呢?

汉朝看出公孙述的野心,及时防堵敌人于陈仓,已经先声夺人;既然有所防备,你隗嚣还想偷袭得手吗?如果顺势而为,服从调遣,配合攻打巴蜀,那将立下统一之功,造福国家人民。

汉朝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大道所行;哪个不识时务,螳臂挡车,只会被历史滚滚的车轮所碾碎;最后灰飞烟灭,家族难存啊!


2、汉朝拥有战略空间的优势。

汉朝当时已经夺取华北平原和中原黄河流域,大军进击关中,赤眉军更是俯首归降;广大的根据地连成一片,能提供庞大的人力、物力,例如:洛阳附近有储备丰厚的敖仓,军粮充足;一切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只有边远的地区还未降服而已。

在边地作乱,没有战略纵深,无法施展,军力局限于一隅之地。就拿隗嚣的天水为例,那里远离中原,民众不足,兵力也有限。

而汉朝控制关中,有一个很好的战略缓冲地带,如果在陇右打仗,那关中就是上佳的后勤基地,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而陇地一旦失守,隗嚣将无路可退,只能向北逃往北地,或向南遁入益州,那全军必有瓦解之势,再想合力抵抗,也无能为力了。

如果汉军派前哨兵团,控制陇、关入口和大散关,南北互为犄角,内能拱卫关中,外可压制陇右,只要等隗嚣师老兵疲,就能大举反击;先夺汉阳郡,再攻陇西郡,那里方圆不过百里,无险可守,无城可拒,即便死守孤城,也只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局之中,焉能持久呢?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8章、《西州隐忧》(5)

我们不妨继续分析:

自大的王元要封锁函谷关,以黄河、华山为险要,妄图效法秦国,去窥视中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想那赤眉军既然入了关中,却又守不住函谷、崤山,你王元区区数万人马,自保尚且不足,何以守护秦川大地呢?

一队偏师,一支弱旅,从天水进发,要打到函谷关,有近千里之遥,补给从哪里来?后勤又将如何保证呢?你以为那是无人之境吗?

不要说函谷关,连大散关都未必过得了,想当年,汉高祖也只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得以鼎定关中,号令天下。三秦大地,汉朝岂容有失呢?就算隗嚣能突入关中,汉军必定把贼人堵截在渭城以西。那些骄兵悍将、百战之师能放过你吗?


3、汉朝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光武帝在赤眉士卒面前大摆六军阵,其兵锋锐不可当,一场军事演习就能收服敌人,其他诸侯早已闻风丧胆;一旦关中有变,勤王之师可从中原而来,兵力恐怕几近百万啦!他们源源不断入关作战,你个隗嚣还不四面受敌,身陷重围吗?

到时候,困在关、陇,进之不得,退之不能,只有坐以待毙。中原人口是陇右的十倍以上,征发兵卒何其容易呀,那可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民夫杂役数之不尽。双方如果拼消耗,区区陇右之地,拼得过中原数千里的富饶疆土吗?

4、汉朝拥有经略边地的良将。

马援早年曾经避居凉州,后来,在隗嚣麾下做事,当过绥德将军,又参与谋划;很清楚西州的情况,同时了解羌戎的动态;当时,马援接受光武帝派遣,多次出使西州;他是不可多得的边郡人才,关于战略、战阵,他无所不通。

隗嚣失去马援有如失去臂膀,而光武帝得到马援好比猛虎添翼,得失之间,高下立见。

马援在西州的人脉极广,以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如果运筹帷幄则可决胜于千里之外,倘若行军布阵则能克敌于坚城之下。

更何况,汉朝还有来猛将来歙呢,光武帝手下战将如云,麾下雄兵百万,只要通晓西州地理,必能上因天时,下依地利,一鼓作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马到功成!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8章、《西州隐忧》(6)

接下来讲讲汉朝的情形:

5、汉朝拥有一呼百应的威信。

王莽篡位,使的都是虚妄、诈欺之术,导致人心离散,信用扫地。他还逆天下而动,对外挑衅胡虏,搞得烽烟四起。对内残害忠良,逼得天下皆反。黎民苍生无时无刻都在思念汉朝呀!

豪杰们乘乱而起,很多人都打着汉朝的旗号:

a、卢芳诈称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就是欺世盗名,冒用汉家宗亲的名号。居然得到匈奴和一群乌合之众的响应,可见人心思汉啊!

b、绿林军把更始帝扶上皇座,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是光武帝的族兄。

c、赤眉军把刘盆子举出来登基,就因为此人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人。

d、隗嚣起兵也是高举汉朝刘姓宗亲的旗号。(见《后汉书.隗嚣传》;曰:"凡我同盟三十一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

人人都想借用汉室的威信,为自己捞好处。而光武帝才是货真价实的英明之主,当然能力压四方。没想到隗嚣竟然听信王元的鬼话,要梦回秦国,做封锁函谷关的荒唐大梦。难道不觉得可耻又可笑吗?


6、隗嚣若反则必将被孤立,进而陷入被天下人抛弃的绝境。

隗嚣杀了公孙述的使者,公孙述必定对他产生忌讳,就算日后想相互勾结,心里面多少有裂痕,必然不舒服。因此,隗嚣一反,就相当于把自己树作天下之敌,除了公孙述之外,恐怕连河西之民都会离他远去。

当初,隗嚣之所以能攻克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地,全靠喊出辅助汉室的口号,从而高举义旗,最后,才大获成功。

隗嚣当初立下重誓:“凡我同盟三十一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见(见《后汉书.隗嚣传》),如今若食言背汉,那就会自绝于西州父老面前,当初的联盟必定土崩瓦解。

公孙述只是利用隗嚣,如果隗嚣落难,恐怕死道友不死贫道,谁还稀罕他呢?


可惜,隗嚣像被灌了迷魂汤一样,对王元言听计从;明知道儿子在洛阳做人质,还是凭险割据,专权于一方,令士人大失所望,人们都渐渐离他而去。

参考文献:

《后汉书.隗嚣传》

《后汉书.马援传》

《后汉书.来歙传》

《后汉书.光武帝纪》

(本章结束)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9章、《来歙奇袭》(1)

公孙述派兵进攻南郡,汉光武帝决定出师伐蜀,因此,召集隗嚣,希望他出兵相助;其中自有深意:

一来可以打通由陇入蜀的战略通道。

二来彻底瓦解陇、蜀之间那扯不清的关系。

三来控制陇地,使关中和河西连成一片,恢复关陇丝路和河西丝路。

四来顺势收回隗嚣的兵权,也好让他入洛阳享清福,断绝西边的祸患。

收到诏书后,隗嚣态度简单直接:去不了!原因呢?山水险阻,栈道破败,无法通行!(见《汉书.隗嚣传》:“嚣复上言:‘白水险阻,栈阁绝败。’”)而且,他还找了不少借口,总之,有一万个理由;如此一来,傻子都知道他不想去,而不是去不了!

汉光武帝很清楚,这个隗嚣仍想割据一方,不肯效力。一怒之下,想顺道把他也给收拾了;于是,亲自到长安,坐镇指挥,要对西北、西南同时动手。

光武帝派来歙带着玺书,向隗嚣颁布谕旨。那个狂妄的王元从中作梗,于是,隗嚣一直借故拖延,不肯奉旨。

来歙性情刚烈,立刻与隗嚣决裂,他当面直斥隗嚣的罪恶,大家也来评评理吧:

1、破坏君臣之间的信任。
派了儿子做人质,又收到圣旨,还是拖延、背信。想欺君吗?

2、听信谗言,背离国家大义。
不就是有小人怂恿吗?怎么能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大义呢?出兵相助是义务,也是责任!

3、对国家不忠,对儿子不义。
好个隗嚣,你还有没有一点儿忠信之心呢?上背叛国家和天子,下弃儿子于死地,你还对得起谁呢?

国骂完毕,来歙挺身而出,竟然要刺杀隗嚣!(见《汉书.来歙传》:“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9章、《来歙奇袭》(2)

隗嚣慌忙走避,逃脱一劫。他恼羞成怒,当场翻脸,立马发兵,要追杀来歙!来歙拿着汉使杖节,登车徐徐而去。(哼!你个反贼,胆敢杀害汉使吗?)

狂人王元劝隗嚣杀死来歙,隗嚣派牛邯发兵包围来歙驻地。在危急关头,将领王遵苦心进谏,帮隗嚣分析利害得失:

1、即使两国交战,都让使臣往来,是为了谨慎用兵,重视和平而不好杀,因此,不应该加害使者。

2、使者带着天子之命而来,谋害使者就是冒犯天子,那么一来,留在洛阳的人质还会安全吗?

3、来歙虽然轻车远行,但他不但是使者,还是天子的表兄啊,杀害他损伤不了汉朝,却为自己招来灭族的大祸,得失危亡不是已经很清楚吗?

4、春秋时,宋国拘捕了楚国使者,惹来无尽的祸患,小国使者尚且如此,更何况天子是万乘之主啊!

来歙为人很重信义,西州士人都为他说情,最后,得以幸免而回归洛阳。但是,隗嚣这回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谋反!

这个时候,王元进占陇坻(大约在六盘山南段,介乎今天陕西陇县、宝鸡县与甘肃清水县之间),还像山大王那样伐木堵路,难道要收买路财吗?

非也!那陇坻在关、陇交界,抢占那里既可堵截汉军,又能随时入侵关中;看样子,隗嚣在为决裂做最后的准备。

过了不久,汉军几位将领与隗嚣的人马打了起来,双方冲突终于爆发,由于隗嚣有备而来,汉军一时失利,只好退兵。

隗嚣暂时得胜,昏了头,居然派王元、行巡去进攻三辅大地;他们被征西大将军冯异、征虏将军祭遵等勇将击败。

隗嚣于是虚情假意地上书,要试探光武帝。谁知道被天子拆穿了他的西洋镜。隗嚣知道天子不好糊弄,这滑头耍不下去啦!

隗嚣胆大妄为,他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把背叛进行到底,悍然向巴蜀的公孙述称臣。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9章、《来歙奇袭》(3)

建武七年,公孙述把隗嚣封为朔宁王,派兵往来策应。这年秋天,隗嚣发动步兵、骑兵三万人,入侵安定郡,前锋挺进到阴槃(大约在今天陕西长武县西北),此处靠近关中的西北面,一切表明隗嚣对汉朝全面发难了:

一来关中西面的出口被封堵,陇坻被占,又切断了汉军的战略通道。

二来隗嚣从西北面来袭,做了一个战略迂回,想袭击关中啊!

三来公孙述发兵策应,大散关和陈仓道都有军事压力。

如此局面令西边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看来,伐蜀的时机还不成熟,必须先打陇地,消灭隗嚣,清除公孙述的藩篱,使他们首尾不能呼应。冯异击退了隗嚣,隗嚣转攻祭遵,但是不利而走。

光武帝决定对隗嚣集团进行分化瓦解,他派来歙去招抚隗嚣大将王遵——就是那位向隗嚣进谏,进而挽救来歙的有识之士。

王遵对隗嚣失望之极,在天下人心思汉的时候,隗嚣竟然突发失心疯,去捧公孙述的臭脚,还抱定了对方的大腿,狼狈为奸之下,居然一同向汉朝宣战,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看到义勇之士来歙招抚自己,王遵带着家属去了洛阳,他被朝廷拜为太中大夫,封做向义侯。

王遵字子春,是霸陵人。他虽然与隗嚣同时举兵,但心中思念汉朝,常常想去洛阳,回归国家的怀抱。

他向来歙私下透露,自己曾有奋力争取忠勇的举义,他不畏箭矢,并非想谋求爵位,而是要报效国家于万一而已。因为,与隗嚣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分道扬镳。

建武八年,春天,来歙与祭遵准备袭击隗嚣的略阳城(大约在甘肃秦安县东北),后来,祭遵病了,无法前行。来歙就合军一处,以两千精兵,披荆斩棘,随山开路,从捷径奔袭略阳(大约在甘肃秦安县东北)。

一时之间,守将毫无防备,被来歙打败。来歙阵斩了隗嚣手下将领金梁,进占略阳,然后,死守城池,等待战机。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9章、《来歙奇袭》(4)

隗嚣闻讯大为震惊,他立即调兵遣将,要围攻来歙。如此奇袭可谓神来之笔,隗嚣怕再有大军前来助战,摆出一个战守两便的阵势:

1、狂人王元继续在陇坻驻防,要凭险据守,挡住东来的汉军。陇坻就在略阳以东,要防止来歙带汉军东归,不能让他与西进的救兵会师。

2、派行巡守住番须口(大约在陕西陇县西北),封锁回中径,这是来歙追奔百里奇袭略阳的捷径,谁知道还有没有神兵天降的呢?因此,要把汉军这条战略通道给堵住!苍蝇都不能放进来!

3、派王孟堵住鸡头要道,汉军不能从中路迂回过来,他们要守住中间地带,与瓦亭(宁夏固原市东南瓦亭)互为犄角,阻挡南下的救兵。

4、隗嚣赤膊上阵,亲自带数万大军,围攻略阳城,誓要夺回这个后方的基地。

这个时候,战局十分胶着,来歙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汉军该如何解救来歙呢?这需要一番斟酌与分析:

1、来歙孤军深入,又困守孤城,除了死守待援,别无他法!问题是如何解救呢?汉军若想西进,必经之地是陇坻,那里有隗嚣的狂人王元死守,他伐木塞路又不是一天半天了,要想强攻,恐怕有万夫莫开的尴尬呀!

2、若从南路去救援,只能先发兵出大散关,再绕道北进,路途太遥远,半路上若被公孙述打个埋伏,对手可是管杀不管埋啊!

而且,劳师远袭其谁不知呢?恐怕一出大散关,人家就收到风声了,就算不打埋伏,层层拦截,处处阻挠,只怕未到略阳就会损耗近半。由于那是敌人的大后方,对手会否实施围点打援呢?这个很难说,别到头来来歙救不了,先把自己搭进去,那不是赔了个底儿朝天吗?

3、其他南路并不熟悉,似乎阻力最大的就是南方,因为,公孙述还可以派兵增援,他们大多来自南方,那是兵凶战危之地,也许改走北路吧。

4、北路救援要打入安定郡,敌人先前入侵安定,被拒失利后退走了。

那里并非隗嚣的地盘,而且,对方三万人就如入无人之境了,可见防守空虚,隗嚣也不会屯驻重兵,因为,敌人精锐都集结于略阳城下,估计那里已经打得天昏地暗了。早一天突破,来歙就少一分危险。

5、略阳在安定郡以南的汉阳郡,从北往南进军,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来一个大迂回;不过,一路军大迂回,也怕敌人半路拦截,最好有友军从西向东挺进,汉军从东向西杀过去,会更安全高效。起码西面的来敌会被西路军扫灭,一旦东西两路军的障碍扫清,会师南下,突破的机会将很大。

但是,战斗的关键在哪里呢?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09章、《来歙奇袭》(5)

只要耐心分析,关键所在不难寻找:

6、关键在从北往南的路上,进军必然受阻,越靠近略阳,阻力越大。

最好,再一次分化瓦解敌人,因为,最顽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破灭的。策动起义的任务也许可以交给王遵,他熟悉隗嚣阵形的情况,敌人内部离心离德,又重兵压境,内部必然承压,重压之下,人心思变。

原来,西州人举义就是要辅助汉室,如今,正统的汉朝将军兴义兵前来,投诚的人必然不少。百战百胜还不如不战而胜呢?毕竟打人一万,自损三千啊!


7、捷径险路估计走不了,敌人犯浑也不会把同一个错误犯两次。所有南下之路必然被封堵,因此,策动敌人军前倒戈十分重要。否则,探路难,要打通南下的战略通道更难。


8、如果,敌人响应汉军,前来投诚,那就可以让他们在前面带路,加上原来的西路军、东路军,三军齐发,互为犄角,那是最好不过了。

敌人既打不了埋伏,又不能半渡而击。如果推进到略阳城下,与里面的来歙里应外合,必能反包围隗嚣于城下。


9、如此看来,战争胜负的筹码很关键,有一半都掌握在来歙手里,他要扛得住才行啊,他们仅仅有两千士卒,要对付数十倍的精兵,那可是极限生存的大挑战啊!

汉光武帝已经找好西路的友军了,只是东路军还差个向导,一切还需随机应变。只要夺取陇右,关中、陇地、河西就能连成一片,中西交通大道才能开始恢复,丝路成败在此一举啊!

到底友军来自何方呢?谁会弃暗投明,阵前倒戈呢?谁来当向导呢?来歙又能支撑多久呢?

欲知后事如何,一切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后汉书.隗嚣传》

《后汉书.来歙传》

《后汉书.光武帝纪》

(本章结束)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0章、《光武解围》上(1)

惨烈的略阳攻防战开始了,隗嚣几乎精锐尽出。一下子把小小的略阳城团团围住,而且,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如此一来,陇上的丝路沿线又再烽烟不断,不但如此,汉军的麻烦还接踵而至。

因为,隗嚣下令,让士兵们在略阳附近的山上开挖沟渠,然后修筑堤坝,把河流的水引入堤坝内,做好蓄水工作,目标就是用大水去淹灌略阳城。

水攻城池十分可怕:

一来,边郡小城的城墙并不那么坚固;当初,来歙通过奇袭,一下子就攻破略阳,可见那里并非坚城;城墙不够坚固,被水淹泡时间一长,就很容易破损。

即便是晋阳那样的坚城,如果长期用水攻,都怕终有一日会被攻破。

二来,城墙一旦出现破损,大水就会涌入;由于,隗嚣蓄水淹城,水量肯定很大,水势也会很高,一个缺口就会引起一面城墙的坍塌;水无常形,水无常势,但水势无情,想想那滔天洪水,就知道有多大的破坏力。

三来,用水破城,水漫金山,那么一片泽国之下,岂有余生呢?那隗嚣是要不留活口呀!即便有人在高处侥幸生存下来,隗嚣再发兵入城,那不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吗?


四来,用水攻城,可以减少隗嚣方面的伤亡,但是见效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对手不容易防守,也意味着进攻会受水势影响,只能顺其自然。

只是,城破之日,鸡犬难留而已。而且,水攻过后,伤亡惨重,满城浮尸,瘟疫就会随之而来,那必是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


五来,水攻对地势低矮的城墙都有效,敌人只需要集中力量,攻击地势高的城墙就可以了,无需分兵四门,一起攻打,可以节省兵力,重点进攻;所以,将对防守一方造成巨大的压力。

当初,晋国的智伯就用了水灌晋阳的损招,可是最后,淹了自家大营,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害了自家性命。智氏集团因此全军覆没,兵败将亡,从此彻底在政坛上消失。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0章、《光武解围》上(2)

当时,来歙与两千士兵拼死守卫,在高处不断向下射箭。仗打得很艰苦,到后来箭也用完了,来歙他们就拆毁房子,把木头拿来当兵器,照样进行抵抗。

汉军十分英勇,隗嚣一时也拿来歙没法子。略阳攻防战一直持续,从春天打到秋天,使隗嚣的人马筋疲力尽。战争就是那么残酷,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胜,哪怕再多坚持一点点!

来歙也盼望救兵早日到来,可左等右等,还是没有见到救兵的影子,只好继续苦战。而隗嚣则犯了兵家大忌,重兵集于坚城之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损耗与日俱增,那么他们离失败就不远了。

那光武帝在干什么呢?他在筹划与友军会师的事情,同时也要备战,因为,隗嚣悍然造反,打乱了他的军事部署。

友军?哪里来的友军呢?他们还真来自西方,由河西之地进发,准备会师,西路军统帅叫做窦融。窦融又是谁呢?

窦融字周公(这个很猛),是扶风平陵人氏。更始帝初立的时候,天下未定,变乱犹生。

窦融非常精明,他的高祖曾做过张掖太守,祖父又是护羌校尉,从弟做了武威太守,整个家族在河西有很深的根基,人脉广范,深得民心。他们了解河西的风土人情,曾造福一方。

窦融向兄弟表明态度,他认为天下还有祸乱,而河西殷富,一旦有危急的事情,可以守土自保,那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起码能保全家族。

于是,窦融请示朝廷,获得了张掖属国都尉的官职,他立即走马上任,离开了是非之地。

窦融到河西之后,和辑羌戎,招抚豪杰,依靠声望,镇抚中外;使百姓们安居乐业,于是,河西晏然,都归附了窦融。

后来,官员们一致推举窦融做河西大将军。窦融就更加勤于边事,他训练士马,教习骑射,加强烽火警讯,使河西各地相互应援,即使有羌戎犯边,往往都能及时发兵,相互支援,使外人无所劫掠。

窦融总能按照既定的防守机制用兵,每每能击败匈奴人,胡虏都惧怕他,因此,侵入的事情越来越少。如此一来,窦融成功隔绝了匈奴和羌戎的联系,他们不能彼此勾结,边患大大减少。

许多羌人愿意归附窦融,不但如此,安定、北地、上郡的流民出外逃荒,往往都去投靠窦融。河西之地更加兴盛,足以让中外相安,乐享太平,河西丝路有了复苏的生机。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0章、《光武解围》上(3)

隗嚣曾派人游说窦融,想他也仿效赵佗,做个裂土封疆之人。但老隗却忘记了赵佗的功绩,赵佗两次听从陆贾劝导,舍弃帝号,归附汉朝,也大体上维护了和平统一的局面。

而隗嚣呢?他只是个跳梁小丑,怎么能跟赵佗相比呢?(哼!隗嚣也想做赵佗第二吗?也不撒一泡“老鬼水”,照照自己是妖还是人?心怀鬼胎的家伙,还想称王称霸,到头来,小心里外不是人,成了可笑的二师兄!)

窦融听闻光武帝即位,有心东归,就与众人商议。大家都认为洛阳汉室有再度兴隆的实力,只有他们能给予天下祥和,而刘秀更是一代英主,无人可比。

于是,窦融在建武五年派长史刘钧去洛阳献马,表示归附。光武帝也听闻河西富饶,希望能借河西之力,从背后压制隗嚣,迫使他放弃幻想,归附汉朝。

光武帝于是发出书信给窦融,开始的时候想试探一下,看看窦融是否真心归附。书信到了窦融那里,河西士人十分震惊,原来,光武帝也猜到一二,河西官吏曾有是否效法赵佗的议论,因此受到告诫,当时只有抛弃对隗嚣的幻想,才能表明忠心。

窦融决心归附汉廷,于是获授凉州牧的官职,更加向洛阳汉室靠拢,他上书表明心迹,决意效忠国家。窦融派弟弟窦友去洛阳,本来要商议归顺的事情,刚好碰上隗嚣造反。窦友只好从高平(今天宁夏固原县城)返回。

窦融很反感隗嚣的叛逆之举,他写信责备隗嚣,希望对方能幡然悔悟。可惜,隗嚣执迷不悟,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一步步走向败灭的终点!(嘿嘿,当了二师兄都不够,还要晋升人妖吗?那就恭喜啦,阎王爷都嫌弃你呀!)

窦融与五郡太守商议出师,要和光武帝会合,共同讨伐隗嚣。窦融一面上书与光武帝约定行军日期,一面厉兵秣马。当时的形势很复杂,隗嚣鬼迷心窍,丧心病狂,居然勾结羌戎外族,准备联手对抗汉朝。

早前,窦融获知了隗嚣的阴谋。原来,更始帝时期,西戎先零羌又跳出来惹麻烦,首领封何带领各路羌戎“神怪”出没作乱。那些“山精地灵”攻打金城,杀害了太守,还占据郡县。

隗嚣反叛后,派人用重金贿赂封何,双方结成罪恶同盟,隗嚣想策动先零羌等西戎,要他们响应割据政权,目的只是壮大自己,再浑水摸鱼。

因此,窦融挥师进攻金城地区,封何毫无准备,一下子被打得大败。窦融军斩首一千多人,缴获马、牛、羊一万多头,谷米好几万斛。由此,窦融威震西戎,羌人不敢轻易入寇金城郡,就算用八人大轿请他们都不愿来。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0章、《光武解围》上(4)

如此一来,河西大军与汉朝大军可以遥相呼应,彼此配合,对隗嚣形成夹击之势;在钳形攻势展开之前,已经断掉了隗嚣的臂膀,原因很明确:

1、金城历来都是汉朝对付羌戎的前线。

由于张掖在金城以北,那里兵精粮足,士马最为强盛,而且由北往南,可以顺着地势进军,控制金城。夺取金城之后,可以驱逐羌戎,若有图谋不轨的胡虏,立马消灭。想当年,赵充国老将军就是集中兵力,在金城郡就地解决羌戎问题的。

那里比较有利,前人留下的工事完整;而且,当初屯田修路的良策还影响至当时;河西之地没有遭受兵灾,胡虏多次受挫,已经不敢入犯。进入金城就能抢得先机,领先一步,步步为营,完全可以顺利推进统一大计。


2、控制金城才能隔绝隗嚣和羌戎。

隗嚣能够调动羌戎,为防止他们再度合谋,占控金城势在必行,这样可挫败他们,使其既不能相互勾结,又不可彼此救援,首尾不能呼应之下,只会被各个击破。历史上,凡有内乱,必引外患。

汉高祖时,韩王就勾结了匈奴冒顿;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赵王又去勾引匈奴人;后晋时,石敬瑭引契丹入寇中原,引狼入室还割让幽云十六州;明末,吴三桂反抗李自成,也引清兵入关。

而隗嚣呢,他也不例外,竟然勾结了羌戎。窦融在会师之前,首先解决这个心腹之患,那是势在必行;而且,打得漂亮。


3、控制金城郡,就能把金城、武威、安定三郡连成一片。

窦融从河西而来,他不想不明就里,贸然出击。金城北接张掖、武威,穿过武威可达安定。如果把金城、武威、安定三郡连成一片,就可以打通东征会师的战略通道,而且,保证沿途没有伏兵。

因为,隗嚣的人马都去围攻略阳城了。就算有伏兵,都只能在略阳附近。只要战略通道打开,就可以安全、快捷地与汉光武帝会师。


4、战略目标要攻入安定郡,而且会师地点应该定在高平(今天宁夏固原县城)。

由于隗嚣曾经从安定入侵关中,所以应在安定会师,防止他们故技重施。而且,金城郡问题已经解决,再占控安定,那就可以对陇西、汉阳两郡完成战略包围,隗嚣有如瓮中之鳖、关门之狗;对手北上之路被截断,若再想勾引卢芳和匈奴人都不能得逞。

由于,窦融的弟弟窦友去过高平,当时隗嚣反叛,但高平没有叛军,因此来去自如。证明高平是隗嚣集团的空挡,那得失之间大可以一较高下。从高平南下,只要打通关卡,略阳之围必可自解。

窦融奉光武帝之诏,与五郡太守一起,积极筹备东征。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0章、《光武解围》上(5)

后来,隗嚣从安定撤兵,光武帝下令,让窦融暂时罢兵。窦融觉得时机成熟,不能错过,于是上书分析战略形势:

1、隗嚣兵马已经感到有腹背受敌之险,军心必乱。

河西大军东征,汉朝精锐西击,本来声势浩大,大有夹击之势。钳形攻势开局良好,隗嚣的羌戎臂膀已被砍掉,对敌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敌人军心一乱,必将瓦解,不攻自破。所以,此时罢兵等候太过可惜。


2、如果罢兵,则错失良机。

如果汉朝罢兵,那么河西大军只能撤回,孤掌难鸣呀!况且隗嚣很会妖言惑众,他若大肆宣称汉朝的东方出现动乱,那么西州豪杰又会被迫归附于他,反反复复将难以平定。

罢兵之举会错失军机,所谓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良机一失,再要会师则兵将疑虑,恐难一举歼灭敌人。


3、兵贵神速,不宜拖延,唯恐迟则生变。

行军打仗,时机和效率很重要,神兵天降能出奇制胜,神速行军更能以快打慢,让敌人措手不及。

目前,隗嚣勾结公孙述,派人来协防,如果汉朝退兵,则对窦融不利,原来是二打一,压制隗嚣,但错失良机之后,对手却等来了公孙述的援兵,反过来用两军对付窦融的孤军,这样窦融只有退守河西,再想东下决战就难上加难了。


汉光武帝很欣赏窦融的谋略和见识,决定相约会师,合击隗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后汉书.光武帝纪》

《后汉书.窦融传》

《后汉书.来歙传》

(本章结束)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1章、《光武解围》下(1)

汉光武帝亲征隗嚣,汉朝大军已经出发,他与窦融相约,会师之地定在高平第一城(今天宁夏固原县城)。

这个时候,王遵传来了好消息,隗嚣大将牛邯投降汉朝了。

原来,王遵奉命监护吴汉的大军,屯驻长安;他知道隗嚣必然会溃败的,又与牛邯是故交好友,想劝其归降。

于是,王遵写信给牛邯,给他分析西州的形势,希望他归降汉朝。当时西州人心浮动,意见不一,不少人有心归汉,牛邯也是这样想,只是未有人去点破而已;那么不妨点评一下:

1、当年隗嚣起兵盟誓,就是想扶助汉室,拨乱反正。

如今,隗嚣却背叛汉朝,与大家的初衷严重背离,那么为谁而战呢?为了造反而造反吗?即便割据一方,但只要与汉朝为敌,始终是死路一条。

2、本来洛阳以西未有统一,王遵他们原想控制关中、上郡:

一来想守护先汉的基业。

二来愿意抵御匈奴胡虏。

三来压制羌戎,使河陇的联系不至于断绝。

大家都为了兴复汉室而做一份贡献,那是西州士人的心声。如今却被隗嚣裹挟,进退两难,情何以堪呀?

3、光武帝御驾亲征,汉军精锐尽出,吴汉等将领英勇无敌,几路大军已有合围之势。

反观隗嚣阵营,他们兵微将寡,几个将领分散守在道路上,哪里能挡得住大汉朝的铁骑呢?


4、但凡有些智慧的将领都知道胜负成败。

隗嚣战不能战,守不可守,覆灭是迟早的事情。那么挡在进军要道上的将领就会首当其冲,十分危险,既然明知难以抵抗,为何还做没必要的牺牲呢?不如赶快弃暗投明,王遵就是一个好榜样!

牛邯看到信后,似乎被点破了,他思考了十多天,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归降汉朝!后来,牛邯被封为太中大夫。这个牛邯是何许人也?

牛邯,字孺卿,是陇西狄道人氏;他很有才气,凭借雄壮勇武威震边垂;后来得到马援等人的赏识,被推荐做了护羌校尉;他一度跟随来歙平定了陇右!

牛邯奋发有为,努力保护了关陇丝路,也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1章、《光武解围》下(2)

牛邯统率大军,驻守瓦亭(宁夏固原市东南瓦亭),正好挡在高平和略阳之间,处在南北战略通道的要冲上;他的归降对军心影响很大。

本来不少人思念汉朝,如今汉朝大军压境,除了人人自危之外,弃暗投明就成了上上之选。统兵的牛邯都归降了,俺们这些大头兵还打个大头鬼啊?都投诚了吧,免得被人咔嚓!

于是,隗嚣手下十三员大将,十多万大军,全部投降了汉朝。原本属于隗嚣的十六个县城,都望风归附了光武帝。

光武帝闻讯大喜,他带兵行进到漆地,但由于道路不熟,又未知来歙的情况,只好询问众将意见。大家都觉得西州险阻不少,不宜冒险深入,因此,一时未能作出决策。

这个时候,马援奉召而来。光武帝大为高兴,立即连夜接见马援。马援一语道破玄机,他的见解很有自信:隗嚣的军队必定会土崩瓦解,只要出兵,必能大破反贼!

马援可不是吹牛,他立马在光武帝面前聚米为山,做起了沙盘推演,以米堆模拟山岭,米堆之间则代表山路,详细说明了山河形势和城池布局。

马援此举恐怕是中外战争史上最早的沙盘模拟和兵旗推演。对于光武帝而言,西州的曲折原由一目了然,天子高兴地说:“敌人的一切都在我眼中了。”(见《后汉书.马援传》:“帝曰:‘虏在吾目中矣。’")

马援像个大神一样,他的推论是实地调查后做出的,很有参考价值。

原来,马援奉命带五千突骑,往来调研,还连接劝说隗嚣的将领——高峻、任禹等人,他连羌戎首领都不放弃团结,希望建立广泛的反隗嚣统一战线。

除了杨广不予回复之外,也收集到不少信息。一轮轮祸福成败的劝说,隗嚣的党羽渐渐变得人心离散。

分裂割据的势力逐渐瓦解,他们离败亡不远啦!

(未完待续......)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匈奴花絮:

大家觉得五胡乱华的祸根什么时候种下呢?

粗略地说是从东汉开始的。

到了西晋,匈奴人首先发难,一手倾覆了西晋王朝。

东汉初年,南北匈奴分裂,形成两大敌对的部落联盟。命运让匈奴人从此发生分化,北匈奴最后向西迁徙,经过漫长的岁月,竟然有部落进入了东欧草原。

然而,南匈奴人留了下来,他们还分批陆续迁入塞内。

当初,汉光武帝为了招抚南匈奴,让他们去制衡北匈奴,却疏忽了其中的风险,汉魏以来,南匈奴部落深入塞内腹地,逐渐形成隐患。

如果说汉光武帝是疏忽,那么魏武帝曹操则是大意,他把南匈奴分为五部,依然没有礼送他们出塞外,结果,风险不断积累,到西晋八王之乱后,危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重视臣下的风险警示,不但留下八王之乱的隐患,还让胡虏有机可乘,最后酿成惊天国难!

汉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都对胡虏风险重视不足,看来“国虽大忘战必危”啊!

-------------------------------------------------------------------------

各位如果觉得《后汉三国》部分有个好开端,那就请多多点赞吧,谢谢!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1章、《光武解围》下(3)

当时,汉朝的优势很明显,但也有忧患:

1、牛邯驻守瓦亭,那里处于安定郡与汉阳郡的交界,扼守住南下的必经之路。一旦牛邯投降,部众必然无心恋战,非降即溃。

当时,牛邯已经俯首称臣,汉军南下通道终于可以敞开,那略阳城下的隗嚣大军就毫无掩护了,完全暴露在汉军强弓硬弩的打击之下。外围十多万隗兵已经投降,征伐路上再无障碍。


2、光武帝只需要进军到高平第一城,无需纠缠于关、陇交界的陇坻,只要直捣略阳城下,陇坻的守军自然就会溃散。


3、略阳的隗嚣已成强弩之末,他们还拿不下来歙,大军压境之下,腹背受敌,内外被创,除了溃逃,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4、汉军的目标首要是解略阳之围,再图攻取陇右,但由于消耗时间过长,多次停留,恐怕军粮不足,后继乏力,如果粮食补给跟不上,那只有先撤回关中,以后再图西征。

光武帝急着救援来歙,第二天马上进军,向北挺进到高平第一城,与赶过来的窦融河西大军会师。

窦融他们军容甚盛,他统率五郡太守及羌戎、小月氏的人马,步骑大军有数万人之多,一时之间,两军合一,汉军声威大振,南攻略阳势不可挡!




(光武与窦融会师形势)

隗嚣大军果然不出马援所料,不战自溃,而且是分崩离析的大溃逃。隗嚣带着妻儿和一部分人马出走,逃去了西城,那里接近陇西;如果被人追杀,还可以遁往临洮;至于是否出塞当个胡虏,那就随他吧,都成丧家犬了,谁管呀?

另一部分人马逃去了上邽,这个在渭河以南。两城相隔较远,无法呼应,完全成了两座孤城。还有那个狂人王元,他带领几位将领逃入巴蜀,要向公孙述求救。

来歙的围终于解了。光武帝十分高兴,他亲切接待了来歙、窦融。

来歙这回立下头功,用仅仅两千兵马,拖住隗嚣的主力,还消耗了人家将近半年之久,把对手都快被折腾成残废,结果拖垮了隗嚣的精锐。

如此一来,汉光武帝才能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光武帝赏赐来歙的妻子一千匹缣。

楼主:天元地浩  时间:2019-11-11 14:10:57
第111章、《光武解围》下(4)

窦融立下大功,他诚心归顺汉朝,又统兵会师,之前还光复了金城郡,一举斩断隗嚣那先零羌的臂膀,功劳也不逊于他人。光武帝封窦融为安丰侯。河西各位太守都有不同的封赏,一时间,欢声雷动,皆大欢喜。

这个时候,汉朝的东面出现问题,有人在颍川作乱。光武帝恐怕洛阳有失,急急东归,要去平定叛乱。临走时,光武帝告诫吴汉等人,叫他们不要轻敌,要注意军粮补给,不能恋战。

吴汉和岑彭包围了隗嚣的西城,耿弇和盖延包围上邽,可惜,吴汉忘记了光武帝临走的话,军粮消耗很快,又打不下西城,搞得士兵疲惫不堪,反而出现了危机。

结果,王元等人搬来了救兵,但是,公孙述很小气,才发兵五千人,可见此人成不了大事。

王元十分勇悍,他竟然声称带来了百万大军,使汉军闻讯大惊,一时之间手足无措,被王元突围而入,救援了隗嚣。吴汉军粮用尽,无力再战,只好撤退,回师关中。于是,陇西等数郡又落入到隗嚣集团之手。

建武九年,隗嚣在忧愤中病死了。来歙知道汉军失败的原因,上书请求大规模转运粮食,而且要攻占天水、陇右,战略意图十分有效:

一来消灭隗嚣残余势力。

二来扫除公孙述的北部藩篱。

三来为进攻大西南做准备。

光武帝认同这个战略,立即转运军粮,做好备战;又下令来歙做统帅,带冯异、耿弇、盖延、马成、刘尚进攻天水;这次准备充足,没有再给敌人机会了。汉军打败了公孙述的将领赵匡、田弇;第二年就攻破了落门要地。

隗嚣的残余势力纷纷投降,西州终于被汉朝统一,而且,关中、陇右、河西全部连成一片,关陇丝路与河西丝路渐渐得以恢复。

绿洲丝绸之路起源于长安,却因王莽篡汉而一度中断。直到光武帝时,陇右、河西才回归汉廷,与中原连为一体。

汉朝大一统的格局终于取得成效,复兴了部分的西北丝路,从长安到敦煌畅通无阻。虽然,当时西域还未能光复,但是,为后来的班超重振西域大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后汉书.光武帝纪》

《后汉书.来歙传》

《后汉书.隗嚣传》

《后汉书.窦融传》

《后汉书.马援传》

(本章结束)

楼主:天元地浩

字数:66977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6-04 15:54:09

更新时间:2019-11-11 14:10:57

评论数:14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