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哲学和文学全部都是人类思想垃圾

哲学和文学全部都是人类思想垃圾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全部的哲学,文学,都是思想垃圾。
哪一个哲学,文学能包打天下?没有!
不是思想垃圾是什么!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哲学,文学全部是用来给人意淫的工具。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逻辑是人的思维工具,但不是思维本身。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什么叫哲学,文学?老子一个字就能解释清楚,道!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道!”指导下的东西方文明

中国文化,在老子2600年前的《道德经》发表后,百家争鸣,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文明大爆炸,分为三大派。
“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 与“自然科学”。
………………………………………………………
一派:思维科学。(八卦阴阳五行辩证)
道!代表人物:老子。

二派:社会科学 (八卦阴阳辩证) “阴阳说”讲“变”,和思辩,思维,思想有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科考没有其它家)。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以鬼谷子为代表的战略家,纵横家。
以孙子为代表的军事家。
以黄帝,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道教。……

三派:自然科学。(八卦阴阳五行辩证)“ 五行说”讲“化”;和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有关。
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音乐,杂家……
…………………………………………………………
这三派,创造了二千多年的辉煌的中国文明史。尤以“四大发明”,中西方文化都认定。
如果,考虑到纸的发明。(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再考虑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包括,西汉摹印和拓印石碑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
鉴于中西文明的交流史,可以作这么一个推论:
西方文明,可以有1500年的时间,吸收中国文明的,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时间。
于500年前,印刷术全面为西方采用后,西方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明大爆炸,分为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派。
…………………………………………………………
一派:思维科学。(唯物,唯心,辩证。)
哲学。代表人太多了,不用举。

一派:社会科学(唯物,唯心,辩证)
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三派:自然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 数学有关。
农业,医学,天文,艺术,音乐,……
…………………………………………………………
科学思维的三定义,“道”全部具备,可“道”的定义,“科学”不具备。因为人和自己的关系,科学思维没有定义。
所有的科学全是唯心主义。全是物质在意识中的反映,通过对于自然的理解来发展科学。
哲学不过是“五四”时期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称。
都是《道德经》四百年前风靡西方思想家后,那些学者们拼命学了之后,对物和意解释。但是因为文字!没有天地人的概念。
因为,天地人的“道”观是自然观;因为,中国的文字也是通过自然得到的象形字,和外国人的字母文字不一样,他们是后天逻辑来的,发明的,偷的。
谁偷的火?普罗米修斯。
中国不是偷的,是钻木取火。
所以,哲学这个四不象,就是人类的思想垃圾!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 万物。这是形式逻辑。
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是辩证逻辑。但是,为阴为阳需要“一”,同时有相互转化的运动。
冲气以为和。这是统一“同意”。
“气”现在可以理解为自然力,目前已知的万物有四种自然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
万物产生自然力,同时服从自然力,从而确定万物自己。
如果做不到,那么不能物,万物将摧毁吸收,不容于万物,不会存在。所以,必须和,才能和,才能阳,才能阴,才能三,才能二,才能一。
当然,如果可以立体理解,更为妙,事实上万物是运动的,同时的。(同是的,同死的……)
…………………………………………………………
这里有个关于因果辩证的逻辑陷阱,很多人陷进去了不能自拔。
第一个关于阴阳的因果辩证。是辩证属性。
第二个关于自然力的因果辩证。是辩证能力。
通过统一辩证属性和辩证能力才能为物。
有的人又把属性和能力作为因果关来看待,来统一。
根本就是一个大笑话。他将陷入无穷无尽的因果关系。
犯了没有逻辑的错误,
因为没有一,这个一指的是属性一,能力一;所以属性和能力是不能因果辩证的。
这就是逻辑陷阱。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译文:
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可以得到,三生万物的逻辑。
同时,万物都是有阴和阳的辩证关系;通过,阴阳辩证关系的统一,万物就可以得到各自的确立。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而它却反而得到增益;如果增益它,而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会这样去教导别人。
强行认为自己是栋梁之材的人,不知道自己会怎样死的。
我将把这句话当作教导别人的宗旨。
……………………………………………………
老子四十二章经包打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人类的思维方式。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译文
道生成万物,万物的德养育万物。
万物得以成形,万物的能力也就得以形成。
所以,万物莫不遵守道而珍贵德。
道之所以被遵守,德之所以被珍贵,
那是因为,万物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得到命和名,万物的命和名是顺其自然得到的。
所以,道又生成万物,万物的德又养育万物;
万物长之,万物育之,万物熟之,万物养之,万物覆之。
万物生存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成长万物而不主宰。
这就是“玄德”。
……………………………………………………
谁不是这样的万物?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给个提示:思维对于思想的能量说。
作为能量,那么必然:
有照射,有辐射,有反射,有折射,有干涉,有衍射。
问题在于:
你的思想是怎么来的?波动了吗?
……………………………………………………
为什么不掌握思维方式,学什么垃圾哲学?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译文:
有一种物,混然天生而成,先于天地被命名前就存在。
这个物寂寞而又孤单,独自成立而不为其它事物所改变。
完美的运行着从来不会停止,可以称为天地的母亲。
我不知道如何命名它,
勉强称呼它的字叫做道吧,
勉强称呼它的名叫大吧。
通过大(空间)可以了解逝(时间),通过逝(时间)可以了解远(距离),通过远(距离)可以了解反(反复)。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在命名后的领域里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人学习地的规律,地学习天的规律,天学习道的规律,道学习自然的规律(先于天地,未名前的物)。
…………………………………………………………
此为正名,此为正道。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知道德国 (Germany) 为什么叫德国吗?为什么不叫道国?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才懂“道”的原理!

某德国电视台调查结果――“每四个德国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

…………………………………………………………

《道德经》在德国

作者 :  唐玉婷 陈骏飞

《道德经》西游德国,启发和影响了众多近现代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进而影响德国大众,使得他们以非宗教的形式思考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并立足当下寻求幸福和解脱。

善于抽象思维的德国人,在世界文献中最推崇《道德经》,其热衷程度甚至超过中国。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道德经》德译版本总计102本,研究《道德经》的德语专著达到700余部。《道德经》的章句频频现身于德语文学和哲学书籍中,各类译本及相关作品不断涌现、再版次数和销量日益增加。这表明老子哲学在德国,从思想界到民间都深受欢迎,被广泛接受。

《道德经》风靡现当代德国

二战之后,很多善于思考的德国人开始重新寻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他们把寻求答案的视野投向了东方最富玄思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他们沉浸于中国“禅宗”和“道”,吸吮着其中巨大的精神营养。《道德经》在德国的翻译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每年至少出现一种德语版本的《道德经》。同时,与老子思想有关的报刊杂志文章及书籍作品的出现犹如雨后春笋。曾经有文章提到,“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德国管理畅销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出版了《老子的管理学》,将《道德经》核心思想归为十大智慧准则,与经理人的实践一一对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足球明星贝克鲍尔对《道德经》的钟爱广为人知。“自胜者强”、“功成身退”等思想,一直指导着他的足球生涯。当今,《道德经》的思想和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学、政治、物理、管理、养生保健、社会,甚至烹饪、性爱婚恋和育儿领域。

很多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接受,甚至体现为广义的《风水》和太极拳。他们认为,风水就是阴阳和谐,并用汉字“风水”二字写在灯罩和T恤衫上。他们把太极拳视为演绎老子哲学的独特艺术――运动中的哲学之拳。德国艺术家英格利特・戈特利希用了15年,用33761个铜丝德语字母拼写出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八十一章立体的《道德经》。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在《<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中则从“政治”、“战争”和“性”等角度阐释老子思想。如果说,某德国电视台调查结果――“每四个德国家庭拥有一本《道德经》”有些夸大,但德国人对老子思想的特殊喜爱,却真实不虚。

“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

德国现代汉学家库恩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及老子思想对于德国文学的影响时讲到:没有德文版的《道德经》,德国可能不会出现德布林,因为老子的《道德经》,德布林创作了德国首部现代小说。

1915年,德布林受卫礼贤和布伯翻译的中文典籍的影响,特别是卫礼贤版《道德经》译本,发表《王伦三跃》,震惊德国文坛,掀起了德国文学对中国的接受史。德布林因此被称赞为第一位通过文学手段,以深厚的叙述功底和汉学家般的知识高度,来诠释《道德经》的德国学者。小说描述了乾隆盛世年间山东渔民王伦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作者将王伦的一生概况为三跃:一跃,否定暴力杀生,向往清静无为;二跃,隐居南孤山,体会无为;三跃,被众人推为“清水教”教主,率教众暴力反抗政府的绞杀,为了无为而有为,拒绝新的暴力,最终皈依无为而自焚身亡。

王伦曾向众“真弱者”传道:人们没有善待我们,这是宿命,人们将不会善待我们,这也是宿命。想改变宿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反抗!不作为,像智慧的水一样,柔弱、顺从。这一点正好阐释了《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和“以弱胜强”的观点。德布林笔下的王伦用跌宕起伏的一生来参透“道”和践行“无为”,深受老子思想影响,并把“无为”作为贯穿文章的主线。

1920年,刚刚经历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阅读了德布林的表现主义小说《王伦三跃》,这是他第一次邂逅老子思想,他在日记中极为震惊地写到“这个老子的思想与我所想惊人一致”。随后他便致力于老子思想的研究,18年后流亡丹麦时,布莱希特发表叙事诗《老子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此诗被称为“最能体现真实布莱希特的诗歌”和“20世纪最美的德语诗歌”。

布莱希特在诗中写到:善良的中国老智者为弱者、贫民鸣冤,却遭到威胁而出关,在出关途中为明志洋洋洒洒写下《道德经》,以教后人。第五小节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诠释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无为而治”:柔弱之水,日复一日,可将硬石击碎。

除此之外,他的戏剧和小说中对老子智慧也屡有体现,在戏剧《大胆母亲和她的孩子们》中,他肯定“无为”认为“人的宿命是人”;《伽利略传》中他强调“不幸的国家是需要英雄的国家”,这与老子的“国家昏乱,有忠臣”有异曲同工之妙;布莱希特运用简洁的诗性语言,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把老子思想巧妙地融入文学创作中,使得《道德经》再次在德语文学圈备受瞩目。

痴迷中国文化,自诩为“中国老人”的德国汉学家克拉邦德对于《道德经》更是赞不绝口,1919年发表《听着,德国人!》号召同胞“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去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并在同年创作推出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诗集《三声》。

德国“浪漫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受父亲影响倾其一生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推崇《道德经》,并为卫礼贤《道德经》译本第二版亲自撰写书评。在1919年的一次读书会上,他讲到:“我们现在所急缺的智慧,在《道德经》里。现今我们的唯一任务便是,把它译介到欧洲来。”1923年初,他在写给奥地利德语作家茨威格的信中提及《悉达多》时,更是直接表达对老子的青睐:“悉达多这个角色,表面上是表达印度思想对人精神的解放,其实不然,这种解放在别处。悉达多是凡人,其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释迦摩尼佛。”《德米安》、《荒原狼》、《在轮下》和《玻璃珠游戏》中都洋溢着浓烈的老子的“两极”思想,充满刚与柔、阴与阳、实与虚的对撞。

不论是《王伦三跃》、《老子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还是《悉达多》,抑或是《玻璃珠游戏》都清晰生动地描绘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德语文学中熠熠发光的老子思想。

相似度极高的德国哲学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最早研究老子思想的德国哲学家,他根据《道德经》中的阴阳学说提出二进制思想,是现代数理逻辑的雏形。康德认为老子思想是超验之物,黑格尔师承康德,他批判性地接受了康德对老子的观点,认为《道德经》蕴含真正的哲学,他尤其赞成第四十二章“三生万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创立三段式解读,把“三”解释为:正、反和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命题研究。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与老子思想相似度很高,《道德经》引起了他深深的内心共鸣,在晚年他甚至与萧师毅合作亲自执笔翻译了《道德经》的八章。他认为“道”克服了形而上学,是一种存在思想,“道生一”“道”是万物本源,同时也是思想的根源。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海德格尔与老子《道德经》对于“无”内涵的论述一致。他认为“在”存在的现实存在里,伴随“无”的无。受老子思想启发,他在《论真理的本质》直接论述“知其白,守其黑”。随后在《事物》中探讨“四方”思想,认为天、地、神、有死者各为一方,并协调隶属。“四方”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四大”思想遥相呼应。可以说,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师承一脉,对老子思想认识不断加深,以哲学的高度、辩证的角度,使得《道德经》德道哲学历程历久而弥新。

20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想是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主,然而仅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哲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于是哲学研究开始寻找转向,或日新的方向,哲学家把目光开始转向东方,说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即向东方寻找智慧。
……………………………………………………
注意那个哲学大师莱布尼兹 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
莱布尼茨在1679年3月15日记录下他的二进制体系的同时,还设计了一台可以完成数码计算的机器。我们今天的现代科技将此设想变为现实,这在莱布尼茨的时代是超乎人的想象能力的。
………………………………………………………
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道德经》德译版本总计102本,研究《道德经》的德语专著达到700余部。
译经直到现在每年一部,解释经文加前面700余部。几千万《道德经》小意思。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哲学和文学难道不是情和欲吗?一个字就说完了,意!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对道来说,争与不争是方法。
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为道之人从心,通心人而已。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章
治 大 国 , 若 烹 小 鲜 。
以 道 莅 天 下 , 其 鬼 不 神 ﹔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不 伤 人 ﹔
非 其 神 不 伤 人 , 圣 人 亦 不 伤 人 。
夫 两 不 相 伤 , 故 德 交 归 焉 。
译文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用“道”治理天下,国家之鬼就不会被称为神,不仅鬼不能被称为神,而且真正的神也不会伤害人。
不但神不伤害人,有道的圣人也不会伤害人。
这样,彼此都不会相互伤害,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
小鲜者,过了就煳了,焦了。人呢?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译:
到达了思维的极限,内心笃守着平静。
世间万物同时在运作,我内心笃守着平静反复观察。
是啊,万物芸芸种种,却在我的内心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本状态。
事物回归到根本状态叫做静态,事物回到静态叫做回复到命名态。
命名态可以称为常态,常有和常无的辨别称为明态。
不知道对事物常有和常无,就不知道事物的奥妙和原理,胡乱的使用会很凶险。
知道和了解了常有常无(辩证法)就会宽容,有了宽容的态度就会有公平公正之心。
有了公平公正之心就会要求全面之心,事物一旦全面运行就是天(全面的客观)。
而全面的客观就是道,道就会常久存在。既使人死了,道还会运行下去,永远不会停止。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译:
远古的时候不知道“德”的概念,所以,要靠人来命名(有)德。
现在的德为了不失去德这个概念,所以应该无(玄,质疑)德。
远古的德处于无为的状态,所以,需要无(玄)为,才能找到(德)为的方向和规律。
远古的仁是为了德,所以,需要无(玄)仁,来找到(仁)为的方向和规律。
远古的义是为了仁的法度,所以,通过法度就可以命名仁了。
远古的礼在(德,仁,义)的规律指导下,礼没有不合(应)的,就象被拖着手臂走一样。
考察在没有道的规律指导下:
失去道,先失去是德;失去德,先失去是仁;失去仁,先失去的是义;失去义,先失去的是礼。
而到达礼的这个层面,失礼就意味着忠诚,守信已经很淡薄了。而不忠,不信是混乱的源头。
前面这些概念和规律,恰恰是道的复杂性的外表体现。而正是由于概念和规律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愚钝的开始。
正因为这样,作为行为的个人,应该坚守忠诚和守信,而不去淡薄它;坚守概念的本质,而不是概念的复杂性的表象。
所以,应该去掉使用概念的表象,才能得到概念的本质。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译文:
上等士听了道的原理,勤奋去实行;
中等士听了道的原理,将信将疑;
下等士听了道的原理,会哈哈大笑。
道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所以,如果可以建议的话,那就是: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峡谷;
广泛的德好像不足;
建立自己的德,好似瞒着别人;
通过质疑求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清楚明亮的东西,反而像含有污垢;
最大而有边角的东西,反而像没有棱角;
铸造越大的器皿,反而越晚成型。
最大的声响,反而好像听不清;
最大的形象,反而好像没有形。
而“道”呢?隐而无名。
只有“道”,善于结予帮助,也就慢慢的成就了自己。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
对于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
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会善待他;
通过这样,德的善良我就得到了。
对于守信的人,我会信任他;
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会信任他;
通过这样,德的守信我就得到了。
圣人对天下来说,就象天下的呼吸一样,为了天下混沌自己的心。
百姓都关注他们自己的耳目享受;而圣人,会认为这些都是小孩子关注的。
楼主:大地母亲2015  时间:2019-07-17 13:14:53
倒垃圾之前从我一篇文章开始。
七情六欲的真与假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现;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不同学派对七情六欲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
《礼记·礼运》《吕氏春秋》等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
眼、耳、鼻、舌、身、意
成语典故
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
按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医家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六欲按《吕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佛教认为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也有说法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后人将六欲概括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大智度论》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那么,哪个对七情六欲的定义是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的七情六欲。

楼主:大地母亲2015

字数:46739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7-10 23:47:00

更新时间:2019-07-17 13:14:53

评论数:2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