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后半生的读书之旅:阅读、摘录与感悟

后半生的读书之旅:阅读、摘录与感悟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读懂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了吗?


完全没有。《蒂迈欧篇》篇幅不长,但内容相当丰富,从创造宇宙一直谈到创造人。不像《圣经创世纪》一句“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那样敷衍了事,蒂迈欧同学认真地讲述物理世界与永恒世界有哪些区别,为何宇宙是唯一的,物质如何生成,灵魂如何调配,时间如何诞生,诸神和人如何被创造,视觉如何产生,动物形态如何转化,动物如何生殖,生老病死是怎么回事,人应如何养生,尽管有些是无稽之谈,但态度端正认真,有推理有举证。



最难得的是,所有解释是以四种元素以及组成元素的2种基本三角形的分离和重组引起元素之间的转化为基础,可以算万物理论的第一次尝试。要说这是一篇哲学提纲,更一点不为过,从中能看到后世西方哲学家若隐若现的身影。



当然,蒂迈欧同学是很谦虚的,提醒说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还说自己”只不过是凡夫俗子“,纵然内容有些八卦,也情有可谅。



说到八卦,不得不说下苏格拉底生前的最后一句话:”Crito, Crito, we owe a cock to Aesculapius. Pay it and do not neglect it“。中文有翻译成:”克里托,我们欠了阿斯克勒比俄斯的一只公鸡。要付钱。别忘了。”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要老婆还清欠邻居的债,朱光潜、杨绛等都采信这种说法,讹传甚广。当然,西方人也有这样说的,想来苏格拉底跳进地中海也洗不清了!



先说三个感悟。首先是关于遗忘。埃及的祭司提到人类经历多次大洪水,每次灾后,少数浩劫幸存者因不能将知识传给后代,导致文明中断。我在想,文明程度越高,人的记忆力就越不重要,比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知识的获取变得容易,久而久之,人脑就不再记忆。假如有朝一日,一次天灾摧毁了所有数据存储设备,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毁于一旦,文明又要从零开始。



进而,我又想到,一个奴隶社会拥有当前的科技水平会这么样? 如果用奴隶做实验,那么,诸如语言,意识等难题可能迎刃而解,科技就能突飞猛进。但是,冥冥之中,存在一种力量,松开人类的双脚的同时,又系紧人类的双手。仿照蒂迈欧的想法,美的事物不会不合比例,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科技进步和道德提高必须合乎比例。这是其二。



最后,蒂迈欧用大段文字把灵魂创造的过程详细地描述一番,尽管非常荒唐,但是,在我看来,说错总比不说好,至少提出了一个问题。少了一种可能,就多了一分接近。西方文明就是在试错精神鼓舞下,不断成长壮大,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反观我们文明,就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没了。既然有人认为这高明的不得了。




摘录书中一些有趣的观点:


要把两种东西结合起来,不能没有第三者,必须要有某种东西能把它们结合起来(量子理论也认为两个粒子相互作用必须经由第三个粒子)


诸神首先模仿宇宙的圆球形状,把两种神圣的运动包含在一个圆球形的物体中,亦即我们所说的头.....(圆脸有福了!)


因为这个宇宙是一切被造事物中最美的,而在一切原因中,创造主是最美的。(莱布尼茨也说过,还被伏尔泰大肆嘲弄)


顺应自然的变化是快乐的,违反自然的变化是痛苦的。(指死亡)


因为这种疾病(癫痫)发生的部位是神圣的,称之为”神圣的病“也是贴切的。(蒂迈欧真是预言家,瞧瞧最后的先知。更别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神来之笔‘)


无节制的性行为乃是灵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成因在骨骼疏松而产生的某种元素的潮湿和流动。(难怪男人爱骨感美女。灵魂存在于头部、骨髓、骨骼中)


火切割食物时留下了印记,因此周身流动的液体就有了我们所说的这种颜色(说明血为何是红的)


我们的责任要求我们多谈善少谈恶。


如果心灵和身躯是均衡的,那么这个生物是最美丽的,最可爱的。


不要只使用灵魂而不使用身体,也不要只使用身体而不使用灵魂,只有均衡地使用二者才能保持健康(关于身心健康的建议)


神力使我们的头和根从我们的灵魂最初生成之处悬挂下来,把我们的整个身躯造成直立的(这!这!这!根是啥?)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宇宙的和谐运动来矫正我们头脑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我们出生时就遭到歪曲(妇产医院该找柏拉图代言!)


来到这个世上的男人如果是懦夫,或过着一种不正义的生活,那么可以合理地认为他下一次出生是就会变成女人。(女同胞不收渣男!)


子宫里的小生灵....如果到了适宜的生育年龄而又长时间没生育,它们就不耐烦,生气了,于是就在体内到处乱爬.....引发各种疾病(蒂迈欧是老司机!)


鸟类却是由于那些天真而又轻率的男人变形而成的(这是暗骂男人的下半身吗?)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下午,一边钓鱼,一边读《马耳他之鹰》,鱼没钓到一条,书只读到三分之一,就再也读不下去了,连结局都懒得去看。相较之下,我更喜欢钱德勒和马洛,很爱读《漫长的告别》,此书开篇一句就醉人,直到结尾,醉意一直没离开,而电影的改编反让人失望。《马耳他之鹰》的主人公有韦小宝之风,但缺韦小宝之机敏,只能说他的狗屎运实在太好。



早年,我也很喜欢侦探小说,近几年有些失去兴趣,甚至有些不耐烦,总觉得不过如此,一是小说情节有太多的套路,八九不离十,读来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二是当谜题揭开时,作者的“高明”往往不能让人信服,作者的“自圆其说”常常只代表了一种可能,达不到福尔摩斯所说的境界:“当我们排除了不可能,剩下的,即使看起来再不像真的,也应该是真的。”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刚才看到一个贴,看到LZ读了好些外语原版,由衷的钦佩中,就回了如下内容:


真羡慕LZ,外语好且不说,对于外文实体书中这么小的字体,还能看着不累。
西方人的眼神是不是都特别好?不过,就西方文字来说,如果字体太大,排版就不美观了。”



没料到被LZ嘲笑一番,还被加入黑名单。看来就我这智商,不该去攀龙附凤。刘姥姥逛大观园,尽被耻笑。


就我而言,自己视力不佳,读起英文实体书,感觉挺吃力,一个汉字占位一般等同于两个字母占位,比如,我wo,所以,看惯了汉字,去上英文网站,会有一种密密麻麻的感觉。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这是两个月前的事情,清晨在读《瓦尔登湖》时又想了起来。



一天下午,我发现一只蜻蜓停在窗户的玻璃上,“啊,美丽的生灵!”,说完这句就走开了,也把它忘了。



过了3天,我发现那只蜻蜓还在原来的位置,不过,这一次它贴着玻璃飞来飞去,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活动半径不超过5公分,显然它想飞出去。窗户的开口就在它右边的10公分处。“啊,可怜的小脑袋!”,我说着,把窗户开得大些。



又过了两天,我发现它还在那里,时而休息,时而来回地飞着,显然,透明的玻璃让它困惑。“啊,希望它不是在做研究”,我一边咕哝,一边想到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一旦陷在困境中,常常只盯着前方,一心只想从前方突破,撞得头破血流也不懂扭头看看。往往,出路就在旁边,就在不远处。从这天起,我把窗户整天开着。



再过了两天,它依然如故,也不嫌单调寂寞。可是,我开始担心起来,”啊,这么不吃不喝能行吗?“,我这么想着,挪了一盆栀子花放在下面,希望它累的时候,可以当作沙发小憩一会,然后又放了一杯水。



接下来的3天,我一从外面回来,就去看看它还在不在。嗯,它安之若素,一点不领会我的焦虑,而我的焦虑日增,虽然也为它的坚持而倾倒。“它该不是来这里度假的,看来靠它自己的努力是出不去了。”我这么思忖着,心中渐渐地生出一丝罪恶感。



第11天的清晨,我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小心翼翼地抓起它,移动到窗口,然后轻轻地一放,哇!就在一刹那间,它一飞冲天,破空而去,只留下我一脸的惆怅。那一瞬间,我折服于它的生命力。



或许,在自然的眼中,有智力的生命并不比没智力的生命更高级,能从一场物种大灭绝中幸存下来才是赢家,笑傲江湖不一定笑到最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室内取暖(house-warming)”一章的末尾写道:“一个再冷点的星期五或一场大点的雪,便足以终结整个人类的生存期”。



进化是盲目的,在它的眼中,只有毁灭或生存,没有高级或低级。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近日身体有恙,懒得写,就把先前发在另外一个帖子的几篇小文,重新集结到这里。


小故事两则


捧上小菜两碟,食材新鲜,都是LZ近日亲自采摘,又经LZ浩然之气蒸制,保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小菜各有小名,一曰乐出虚,一曰蒸成菌,凄然似秋,煖然似春。


小菜一 乐出虚

电梯里走进一对母女。
小女孩说:“妈妈不会做饭!”
母亲说:“妈妈不是不会做饭,天气太热!”
小女孩说:“妈妈还是不会做饭!”

电梯下了两层,进来一位阿姨,笑着对小女孩说:“去吃饭呢,你妈妈不会做饭,是不?”

"才不是呢,我妈妈蛋炒饭炒的可好吃了!“ 小女孩立即大声回答,语气里充满骄傲。




小菜二 蒸成菌

迎面走来一对夫妻,妻子伸手挽丈夫的胳膊,丈夫不耐烦地抖了抖胳膊,冷冷地说:
“不要,太热!”

“呃嗯!”怀孕的妻子娇滴滴的嗲了一声,不依地继续挽着丈夫的胳膊。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今天,终于有了心情,可以就《瓦尔登湖》house-warming一章中的一首诗,胡言几句。这首诗明写烟(Smoke),又像烟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在我看来,它既在回顾希腊神话,又在布道印度哲学,可能还在预言人类文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湖居生活,是其对业瑜伽的一次实践,这是我对《瓦尔登湖》这本书的基本认识。



写到这里,感觉主题有点大,思绪有点乱,像一个鸟窝,理不出个开头,更不知到何处收尾。另外,这些看法,基于文本分析,出于主观推想,是自己的一点“心意”,无关对或错。当然,我也没读过《瓦尔登湖》的分析文章,这些看法可能只是炒冷饭而不自知,也可能肤浅得不行,就像梭罗所说“一些人偶尔早起了一回,便对朝霞吹毛求疵”(Some would find fault with the morning red, if they ever got up early enough.)。转入主题前,先啰嗦一点别的。



说实话,对于梭罗的大部分观点,我都不太赞同,但这并不影响我爱读《瓦尔登湖》。放下偏见的屠刀,心平气和地阅读一本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的书,是一种美的享受,有如来到别国吃了一顿异国情调的美食。



敢说敢做,说到做到,这是梭罗最吸引我之处。“可以说,我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可以说,梭罗这句话激励了我开了这个贴。对我而言,读书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感觉类似于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据统计,《瓦尔登湖》中译本有60多种,虽然如此,《瓦尔登湖》一些篇章并不容易读,一方面与读者的心态有关,显然,读此书最好要像梭罗吃印第安土豆一样,慢炖要比火烤更美味(it better boiled than roasted)。另一方面与梭罗的个人主张有关。在结束语中,梭罗就指出要求别人说你听得懂的话是荒唐的(ridiculous ),还追了一句“ Neither men nor toadstools grow so. ”让毒蘑菇现身说理,听起来是那么一回事。鉴于此,梭罗在文中埋伏许多的隐喻和借喻的精灵,而在译文中,这些精灵都遁走了或失了魂。 我猜想,梭罗赋予自己的文字崇高的使命,把它比做了印第安土豆,他写道:“This tuber seemed like a faint promise of Nature to rear her own children and feed them simply here at some future period. "



举例来说,在house-warming章的砌烟囱这段里,有这么一句话:“yet I did not get a stiff neck for it that I remember; my stiff neck is of older date。”翻译过来就是“ 可是我记得我并没因此而落枕,我那毛病是更早得的。”似乎很普通一句话,里面却隐藏一个精灵:stiff-necked。显然,梭罗是在说自己性情顽固。再进一步,在出埃及记中,上帝也说以色列人是still-necked,而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因此,梭罗的潜台词是“我是黑天的’阿周那‘”。如此推断并非无理无据的。在前句中,梭罗就提到干一天活才砌几寸,可以说,他在表明自己不执著行动结果,然后又用砖头当枕头睡了一晚,来证明自己平等对待一切事情。这是觉悟者的两大标志。



这里牵扯到《薄伽梵歌》,因此,需要简单地写几句关于它的内容。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薄伽梵歌》极尽溢美之词,说它"比东方全部废墟都要值得赞赏"(“How much more admirable the Bhagvat-Geeta than all the ruins of the East!”),更甚者,现代世界及文学在它面前,不过是“小不点和小花絮”(puny and trivial)。


《薄伽梵歌》主张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的修炼,被自我知识所照亮的人,就达致涅槃,与梵合一(5.24)。梭罗在结束语中引用了一首诗来阐明其要义:

Direct your eye right inward, and you'll find
A thousand regions in your mind
Yet undiscovered. Travel them, and be
Expert in home-cosmography.


《薄伽梵歌》第2章46节把吠陀经书比作“水乡的一方池塘”。不妨说,梭罗在湖畔离群索居是有寓意的。瓦尔登湖也是一个池塘,书中有两章都以池塘为标题。作为梭罗修行的手段,一旦修行者觉醒,它就完成了使命,所以,梭罗并没有在此长居,这契合《薄伽梵歌》要义。金刚经也有”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说。



现在,来谈谈house-warming这章主要内容。这章标题,也是一个坎,在各种译本中,house-warming有按内容译成”室内取暖“,有按字面译成”搬家“。其实,这两种翻译均顾此失彼,要分个高下,一定会落入”五十步笑百步“的窘境。表面看起来,前者更贴切,后者不恰当,这文章主要在谈过冬(”avoiding winter and unspeakable cold“),并不涉及乔迁之事,但是,实际上,梭罗在这章中一直在谈文明不断”迁居“,先在开头控诉了农耕文明消灭了印地安(狩猎)文明(Cultivation has well-nigh exterminated it. ),在结尾又预言"a little colder Friday, or greater snow would put a period to man's existence on the globe.",而在中段,他又暗批自己时代的洛可可风。



很多人知道柏拉图的理想国,却很少人知晓梭罗的“理想屋”:“ A house whose inside is as open and manifest as a bird's nest”。当然,梭罗这种设想作为反时代潮流的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洛可可王后上断头台已过半个世纪,但在梭罗生活的年代,洛可可风尚犹存,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妨回到路易十六时代,瞥一眼洛可可发式,以加深对洛可可风的印象。把头发竖起,高约半米,然后在其上用梳子构建各种建筑、水果、花园、飞鸟走兽等景观。这就是当时的宫廷贵夫人喜欢的流行发式,有作家戏称之为"鸡窝"(梭罗的“鸟巢"是不是受此启发?)。梳着这样发式出门坐车,不能坐着,只能跪着。时尚是一首难解的诗。



在这一章中,梭罗还谈到三种取暖方式:晒阳光,用壁炉(hearth)生火,用炉灶(cooking-stove)生火,分别象征了三种生活方式:野蛮、半文明和文明。自然,梭罗排斥第三种生活,在他看来,晒阳光比烤火好,但是,完全退回到这种方式是不实际的,所以,他后退了半步,主张过一种“半文明”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实用的自然主义者。在这里,炉火既象征了文明,又象征了安逸,还象征了祭祀,溶创造、毁灭与救赎于一身,在我看来,把house-warming译成”炉火“也不错。



(没料到闲扯了这么多,还没扯到主题,只能明天了)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内容上接33楼)


下面转入正题,开始说说梭罗这首诗。本来凭我那“半吊子“英语,这事干不好,可是,鉴于梭罗的着衣观,他是不会反对我穿一身“缀满补丁的衣服”出来走两步的。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Light-winged Smoke, Icarian bird,
Melting thy pinions in thy upward flight,
Lark without song, and messenger of dawn,
Circling above the hamlets as thy nest;

Or else, departing dream, and shadowy form
Of midnight vision, gathering up thy skirts;

By night star-veiling, and by day
Darkening the light and blotting out the sun;

Go thou my incense upward from this hearth,
And ask the gods to pardon this clear flame.


译文这里就不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瓦尔登湖》多译比照“这个贴,里面好像有10多种译本。



这是一首相当耐读的小诗,容易引人”想入非非“,而且你越嚼它,它越是有味。至少在我看来,以下这些问题需要嚼嚼:"light-winged"指的是什么?"Smoke"象征着什么?为什么第一段中有那么多bird?"bird"是不是另有所指?“lark without song”是什么意思?“as thy nest"如何理解?"form"指的是什么?"star"是不是另有所指?......,在最后一段中梭罗说了什么?



从字面上看,梭罗在写自家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宛如女裙,遮天蔽日。当然,这裙子不是当今的超短裙,而是茜茜公主穿的那种裙(不知其名)。其实,我最先想到的是《铁皮鼓》里奥斯卡外祖母那肥大的裙子,实在龌蹉。



这首诗由4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Smoke=[bird,lark,messenger] Or [dream,form],或者,Smoke=[bird,(lark,messenger)] Or[dream,form]。我倾向于前者,即bird,lark,messenger三者并列,烟呈现为三种形象:向上飞的鸟,不唱歌的云雀和绕圈圈的天使。这里牵涉到如何理解”as thy nest“的问题。我以为理解为”像鸟巢状“更为合理,作”作为鸟窝“解是被lawk忽悠了,也就是说这里的nest与下段的skirts是互相呼应的,都是指烟的形状。



在这首诗中,nest这词是很值得深挖的,比如说,梭罗在前两段文字中就分别埋藏了feather thy nest和foul thy nest两个暗语。具体分析留到后面,这里不累述了。考虑到as hell or fuck这种句式,另一种可能的结构是Or else是接在as thy nest后面 ,这样就有nest与dream,form三者并列,并且也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只是这种语法结构有点怪。



如果觉得上面分析有点乏味,那么以希腊神话为背景进行解读就有趣的多。这里先简单地回顾下这个故事。代达罗斯(Daedalus) 因嫉妒外甥的才能而杀害了他,然后潜逃到一个岛上。在岛上生活几年后,他又想逃出该岛。因此,他设计了一种可以飞翔的翅膀,然后带着儿子伊卡洛斯从空中出逃。途中,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使得翅膀上的封蜡被太阳烤融而掉进海里淹死了。后来,埋葬伊卡洛斯的小岛被命名为伊卡利亚。



对应到这首诗,第一部分写发生了什么(what),第二部分写为什么发生(why),第三部分写怎么发生的(how),第四部分写梭罗对此事的态度。




(今天先写到这里,来天继续)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35楼)


开始文本分析前,有两点必须说一下。由于梭罗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多义词,我们只要对相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解释,就能让诗中的希腊神话和《薄伽梵歌》两条脉络同时呈现,而不显混乱。这里引用的词义均来自英文俚语词典,而且这种词义的出现时间不晚于梭罗时代。这是其一。


其二,第一段中的bird、lark、messenger到底是三种不同的物体还是同一种物体三种现象?这是一个必须首先弄清楚的一个关键问题。按我的理解,在希腊神话中应该解释为前者,而在《薄伽梵歌》应该解释为后者。理由会在后文谈到。


Light-winged Smoke, Icarian bird

什么是”Light-winged“?梭罗在书的Economy一章的另一首小诗给出了答案。这首小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Men say they know many things;
But lo! they have taken wings—
The arts and sciences,
And a thousand appliances;
The wind that blows
Is all that any body knows.



梭罗唱着这首诗歌之时,也开建房屋之日,而Smoke那首诗写在房屋建成之后,这种前后呼应,显然有意为之。显而易见,winged代表了科技或物质文明。在梭罗看来,科技带给人类安逸的生活和奢侈的享受,怀璧其罪,他在前文写道“Most of the luxuries and many of the so-called comforts of life are not only not indispensable, but positive hindrances to the elevation of mankind.”。正是基于相同的逻辑,梭罗得出人类有朝一日会“死于安乐”的结论("a little colder Friday, or greater snow would put a period to man's existence on the globe.")



”Light-winged“里这个light,让人想起庄子那句”道隐于小成“,看轻的意味“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这是在批评代达罗斯自不量力。同时,wing与后面提到的bird、pinion、flight、lark一起形成了一个意象,指向了feather。这样,feather与这段的最后两个词,就组成一个俚语feather thy nest,梭罗在第一段里埋伏了对代达罗斯的不满,暗批他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儿子的安危。


在神话背景下,Smoke不再是烟,而有”illusion esp. when actively promoted as lies; thus smoky adj., deceptive.“之意,这样,Light-winged Smoke可以理解为”知识的海市蜃楼“。这词借自福柯的《疯癫与文明》,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准确表达了。在《薄伽梵歌》语境里,Light-winged Smoke可以理解为原质,它源于摩耶(幻力),有善良(喜)、激情(忧)和愚昧(暗)三态。众生诞生于它与灵的结合。



接下来的Icarian,非常重要,不妨说,它像是一个黑洞,把诗与希腊神话连接在一起。最后一段里的incense也有同样的功能,让此诗与印度哲学纠缠在一起。 bird一词含义非常丰富,除了指鸟儿,还可以是“a confidence trickster's victim”和“an outstanding person”。这个词不仅道出了伊卡洛斯是他的不光彩的父亲的牺牲品,而且交代了他是一个长眠于异乡的外乡人。伊卡利亚岛不是他的故乡,他的家乡在克里特岛。


Melting thy pinions in thy upward flight

Melting thy pinions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阳光融化了伊卡洛斯的羽翼,这是第一层意思,预示着伊卡洛斯将要掉入大海而死去,再现了希腊神话故事。


另一方面,在这里,梭罗也许借用了Melting thy geese(不知代达罗斯用什么东西把羽毛粘在一起),以表现伊卡洛斯努力向上飞去,梭罗在the Ponds一章里称赞伊卡洛斯行为为noblest and worthiest时,引用了这么一句:”一次勇敢的尝试仍在流传“(brave attempt resounds)。显然,梭罗认为伊卡洛斯不仅履职尽责还摆脱了恐惧,这是《薄伽梵歌》所说的无私行为(selfless action),也是业瑜伽(karma yoga)。



不管这样,Melting thy pinions还可以理解为“消融在空中,看不见了”,与下面的without song,circling above一起构成”在视线之外“的意象,梭罗在”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一章里引用了黑天的话来形容这种境界:”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更幸福的啊“("There are none happy in the world but beings who enjoy freely a vast horizon"),在Economy一章又说到”倘若一个人生活得真诚,他必定生活在遥远的地方(“for if he has lived sincerely, it must have been in a distant land to me”)。道德经也有”大曰逝,逝曰远“之说。可以说,从《薄伽梵歌》的角度看,伊卡洛斯成了一个觉醒者,而不再是一个受害者。



(未完待续)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38楼)


Lark without song, and messenger of dawn


以下的部分内容可能会有些许香艳,有些许狗血,因为接下来两行在诗中的作用多少有些模糊不清,就像是买一瓶酒,商家送了两个避孕套。比对一下各个译本,你会发现这两行的译文突显了译者的巨大分歧。从伊卡洛斯之死的画面,一下子切换到一幅“鸟不鸣,天使在飞”的画面,乍看之下,不仅让人感到突兀,而且使人无法把握两个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大部分译者并没弄清这两行诗句的用意,也不明白lark和messenger在干什么。一次死亡事件,既然与“当做鸟巢、作为家园、眷恋不去”意象勾三搭四,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就像是在赞礼上,大谈安居乐业,是不合适有的。



因此,我在上文中主张bird、lark和messenger是三个不同的物体,是一个事件的三个角色,分别是受害者伊卡洛斯、旁观者和始作俑者代达罗斯、黎明女神和复仇者厄俄斯(Eos)。这种理解,在保持语法结构简洁的同时,还保证了神话故事叙述的完整。至于把messenger理解为对lark的描述,无论从语法还是语义上,都是不太合理的。



实际上,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是在描写这样一个事件:烟升到高空后逐渐消散开去。对应到神话故事,这个事件就表现为三个画面:伊卡洛斯悲壮地死去、代达罗斯悻悻地离去、神灵慢慢地远去。下面,我试着从文本上去寻找支撑这种理解的理由。



Lark可以指云雀,还可以做“a man”解,那么,”Lark without song“是什么意思?"Yes, we have done great deeds, and sung divine songs, which shall never die",这句话是梭罗引用来讽刺亚当沉迷于自己的美德。Lark是鸟中的歌唱家,以叫声优美而为人所知;代达罗斯也以智慧闻名,曾建造了一个迷宫用于困住牛头人身的巨怪弥诺陶洛斯。因此,“Lark without song”是在说他们不再自鸣得意,尤其是在说代达罗斯再不敢以智慧自居,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从骄傲自满中清醒过来,可以说代达罗斯非常沮丧。当然,“Lark without song”也含有远去或消失在视线中的意思。



想而易见,“messenger of dawn”是指黎明女神厄俄斯(Eos),那么她怎么成了复仇者了呢?这里我必须假定伊卡洛斯是一个小帅哥。在希腊神话中,不仅宙斯强抢少女,厄俄斯也强掳少男。厄俄斯是一个花痴,她或许是大部分人的黎明,但必定是小鲜肉们的黄昏。因此,我在前文中主张Melting thy pinions应该理解为“消融在空中“,也就是伊卡洛斯被厄俄斯从空中掳走。又或者,被代达罗斯推下城墙的塔罗斯是她的旧爱,她在为情郎报仇也说不定。在这首诗的第三部分,她的女儿star、母亲light、姐姐sun一起出手截杀伊卡洛斯。这是一个复仇者联盟啊!不管在公在私,正如下行中hamlet这词所暗示的那样,神伸张了正义,代达罗斯为昔日不光彩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里的主旨是复仇,至于具体由谁实施并不重要,只不过借女神的风流调侃一下。



Circling above the hamlets as thy nest


这行诗句修饰上面的“messenger of dawn”。厄俄斯长有一对漂亮的翅膀,所以,她能circle而上。在这里,“circling”与上文“upward flight”形成对照,突显了神的稳重谦虚和人的轻浮自大。梭罗反对冒进、反对浮躁,反对沾沾自喜,他在结束语中说道”让我们不要玩踩薄冰的游戏“(Let us not play at kittly-benders.),为此还无不幽默地讲述了一个旅行者陷进沼泽的故事。



此处的“the hamlets”指的是后来命名为伊卡利亚的小岛。thy指代Smoke,把它理解为Lark是不恰当的,不然的话,一段句子中就有了两个主体。因此,"as thy nest"应该理解为如前文所指出的”像鸟巢状“,既是说神像Smoke一样盘旋而上,又是说像Smoke一样消隐在空中。其实,我很愿意把"the hamlets as thy nest"理解为像鸟巢的房子,这样,就和梭罗所设计”理想屋“(鸟巢)联系了起来,但是,对于as做like解时能不能这么用(一般作连词),我不是很有把握,想不起类似的例句。



以下从《薄伽梵歌》视角对这两行诗句做简单的解读,上文已经指出,在这种语境下,bird、lark、messenger指向同一物体即伊卡洛斯,分别指代他的三种身份:无私行动者(祭祀者)、弃绝者、觉醒者。lark有”a fellow"之意;而“sing a song”是一个俚语,意思是“to ask for credit”。因此,“ lark without song”可以理解为”不求果报的小伙子“,也就是所谓的弃绝者。



“messenger of dawn”理解为觉醒的先知,是非常恰当的。“一切知,俱于黎明中苏醒”("All intelligences awake with the morning."),梭罗引用了吠陀经上的这句话来赞美黎明,又说“清晨,是一天中最值得记忆的时刻,也是觉醒的时刻”(The morning, which is the most memorable season of the day, is the awakening hour.)。hamlet这词也有觉醒的暗示。



按《薄伽梵歌》的观点,你只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权力,但绝不能控制和要求,享受行动的结果不应成为你的动机,但你绝不应该不行动(2.47) 。而所有的行为都是原质的行动(3.27),是三德借用我们的器官作为工具在从事行动(3.28)。一个瑜伽士必须摆脱欲望、执着、忧伤、恐惧和愤怒。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第一部分,说的是原质三德中的“善良”。善良之德创造了自我知识,自我知识之火烧毁业的枷锁,从而使个体超越原质三德,让其达致解脱。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文明的角度对此诗做出解读。它的第一部分可以当作是对人类文明的现状的生动描绘。lark代表精英阶层,是科技神话的缔造者和鼓吹者;bird代表被鼓动的大众,参与自然的开发和破坏,也是最终的受害者;messenger代表了自然,人类最终会因破坏环境而受到它的惩罚,文明将会迎来另一个黎明。这是house-warming一章的基调。梭罗在这一章谈到了狩猎文明被农耕文明和私有制的出现,又批评了当时奢靡浮华的洛可可风,设计了一种“理想屋”,最后还预言了人类的悲剧。



(未完待续,后面的内容不再这么详细,争取一文结束)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40楼)


Or else, departing dream, and shadowy form
Of midnight vision, gathering up thy skirts;



如果说诗歌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一个事件,那么这一部分阐述了事件的起因。Or else表明其后的dream和form与前述的bird、lark和messenger并列。两部分都在描绘Smoke的特征或表象,前面是象鸟象神,这里是如梦如幻。如上文分析,此处的skirt和前述的nest是一个意思,都在形象化烟的形状。因此,gather up不能理解为“撩起(pick up)”,应该解释为“聚拢在一起(collect into a group)”。也就是说,梭罗在陈述烟的成因。从这个角度看,把“Or else”译成“要不然”,“转折”味显然太浓。实际上,在这行诗句中,Or else更多的是表示另一种可能。



从神话的视角去理解这两行诗句,关键是要弄清drean和form各代表什么。在这里,“departing dream”不再指“梦醒”,而是指代达罗斯准备逃离克里特岛的梦想。dream还可以解释为“someone or something exceptional, remarkable; often in ironic use.”,如此一来,“departing dream”就成了“准备出逃的名人”,梭罗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更清晰了,并且顺带了嘲弄。



从译文看,译者对“shadowy form Of midnight vision"分歧非常大。我读到这句时,不由想起《麦克白》中女巫招来班柯的鬼魂时的情景:Come like shadows, so depart!(如影而来,如影而去)。因此,“shadowy form Of midnight vision"指的是代达罗斯的午夜幻觉:他所谋杀之人的一个鬼魂。另外,"form"也有”previous convictions“之意,这在暗示他是一个潜逃犯。总之,不管他看到了鬼魂还是想起了罪行,惴惴不安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这进一步解释了他要逃离的原因,除了他自觉怀才不遇,他还担心被国王发现他的罪行。在掩盖王后和波塞冬的奸情上立的大功,还不足以使他心安。



不妨说,dream和form构成一个foul意象,而如上文分析,thy skirts与 thy nest等同,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俗语:foul thy nest(抖露了丑事)。它与前述的feather thy nest和后面的blot一起,构成了对代达罗斯的三个评语。



“gathering up thy skirts”,反映到《薄伽梵歌》中,就是此书14章12节所说:当激情占主导时,就会产生贪婪、活动、自私行动、不安和渴求。这是在说,感官、心意和智力是贪欲的中心或来源(3.40),而贪欲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是最大的魔鬼(3.27)。《薄伽梵歌》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就是一个知觉,这种知觉基于你的偏见,由你自身的恐惧所塑形,并被你的无知所推动。总之,这两行诗句所魂牵梦绕无非原质三德中的忧(激情)。



就人类文明而言,“departing dream”象征着人的贪婪,而恐惧则化身为“shadowy form Of midnight vision"。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两大主人,因为主人的数目大于一,所以我们自认为是自由的。对于这两者,还是让我们观察一下梭罗的立场吧。梭罗在Economy篇中引用了如下小诗:

The false society of men—
—for earthly greatness
All heavenly comforts rarefies to air.




By night star-veiling, and by day
Darkening the light and blotting out the sun;


从字面上看,这两行表现了”星灭光离,遮天蔽日“的场景。这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也无晦涩难懂之词,最多是对star-veiling有些歧义,但这是不应该的。自然是烟而非夜色,给星星披上面纱,否则那是不合语法的。



但是,这两行诗句包含了大量的以神话为背景的信息,解释了”坠人"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对于”star-veiling“的最恰当的注解,莫过于《麦克白》中这句话:” Stars, hide your fires!Let not light see my black and deep desires“(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幽暗的欲望)。具体来说,star在这里可以解作”a first offender“,梭罗在暗示一个因妒贤嫉能而杀害外甥的匿藏犯,即将再度实施犯罪,这次的目标是他心爱的儿子,虽是无心之失,却源于他对功名利禄的孜孜以求。



”Darkening the light and blotting out the sun“,明着在说伊卡洛斯挡了太阳,暗地里在讲他盲目地相信父亲的超绝智慧而忘情于被禁止的行动,这滋长了他的粗心大意,使他完全忘记了太阳的危险。“blot out”在这里有多种语义,有“遮盖,忽略”之意,还有“扼杀正义”之喻。


当然,这里藏着梭罗对代达罗斯的控诉:妄图与日月争光,妄图蒙蔽神灵而逃脱惩罚。这种自高自大和愚昧无知,也就是《薄伽梵歌》原质三德中的暗(愚昧)。



这里顺便地再说下黎明女神厄俄斯。在这两行诗句中,出现了她的女儿正义与群星女神阿斯翠亚(Astraia)、母亲光明女神忒亚(Thea)、妹妹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us),就差妹妹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没露面。可以说,代达罗斯以一己之力对抗一家子的提坦神。


为了庆祝这个神话故事的结束,我特地虚构了以下对话:

(厄俄斯正在和赫利俄斯、塞勒涅喝早茶,这时,阿斯翠亚走了进来)
厄俄斯:"你一眼朦胧,是不是又恋爱了?”
阿斯翠亚:“妈,他不理我。”
厄俄斯:“你一点不像我亲闺女。哪家的小伙?这么不识抬举。”
阿斯翠亚:“那呆子叫伊卡洛斯,代达罗斯的儿子。”
厄俄斯:“杀外甥那个代达罗斯吗?啊哈,那小伙子帅吗?”
阿斯翠亚:“帅,太帅了,外婆都被他迷得六神无主了。”
厄俄斯:“别没大没小,快回自己房间休息去。啊哈,帅哥!”
(阿斯翠亚下)
塞勒涅:"这就对了,刚才我看到老妈一脸茫然坐在镜前。“
厄俄斯:”啊哈,真是帅哥喽!“
塞勒涅:”是真帅,前夜,我特意从他窗口经过,他看都没看我一眼。“
赫利俄斯:”那有什么,昨天,我想找他约炮,他竟然骂我荡妇。“
厄俄斯:”啊哈,帅哥!这回看我的!“
赫利俄斯:”你那招不管用,这孩子可是一个宅男。“
塞勒涅:”不过,据我观察,他们最近要出远门。“
(塞勒涅把看到的代达罗斯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厄俄斯听了后愤怒地拍了拍翅膀)
厄俄斯:”这明摆着侵犯我的专利啊?!啊哈,帅哥,赫利俄斯,你得帮我这一次。“
(厄俄斯在赫利俄斯耳边低语几句,赫利俄斯注视厄俄斯良久,然后努了努嘴)
赫利俄斯:”这样行吗?那只蝈蝈怎么办?“
厄俄斯:”什么蝈蝈?哦,提托诺斯,就让他去陪陪老妈。啊哈,帅哥!“
.......



(还剩下最后一篇)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41楼)

Go thou my incense upward from this hearth,
And ask the gods to pardon this clear flame.


最后这两行是全诗的关键,梭罗通过它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哲学,因此,想弄明白它的内涵,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字面上看,梭罗是在向那些野性邻居发出信息,通知它们“I was awake”。这也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寻求表达的。那么,"awake"代表什么?回答之前,需要先来分析一下这两行诗句。


首先,梭罗对代达罗斯的“路”十分不认可。由于国王封锁了海路,于是代达罗斯灵机一动想到从空中逃走。牛人啊,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料酿成了悲剧。"feather thy nest"、”foul thy nest“和”blot“都是明里暗里地对代达罗斯的谴责。这些在上文分析过了。



说的迷信一点,克里特岛是什么地方?,那是宙斯长大的地方,说是圣地一点不为过。在这里不祈求神灵的宽宥,却在玩起小聪明:”star-veiling,darkening the light and bloting out the sun",这是多么无知!于是,梭罗都忍不住“ask the gods to pardon this clear flame”。“this clear flame”指的就是代达罗斯,一个“flame artist” (a conspicuous, ostentatious person who ‘burns brightly’)。用《薄伽梵歌》的话来说,他是一个被激情之德主导的人,愚昧且无知。无知的面纱遮蔽了自我知识,人因此迷惑而作恶。



其次,梭罗赞赏伊卡洛斯的行为。按《薄伽梵歌》的观点,伊卡洛斯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行动上(in thy upward flight),并接受任何可能结果(lark without song),那么,他就是一个觉醒者(messenger of dawn)。"my incense"在这首诗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在表明Smoke中不仅仅有乌烟瘴气(代达罗斯和愚昧),还有"my incense",它是伊卡洛斯,是善良之德,是梭罗的觉醒,甚至你可以说,伊卡洛斯就是梭罗。一个小岛因伊卡洛斯一个勇敢的尝试而得名,一个小湖因梭罗一次寂寞的独居而闻名。从这个角度看,”this clear flame“也可以理解为自我知识之火,它可以把所有的感官和心智的枷锁焚毁。”clear“一词道出了愚昧的烟雾不再笼罩着自我知识之火,也就是”I was awake“。但是,人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认识自己,“ask the gods to pardon”说出”非得如此不可“,即使这会产生这样的后果:”star-veiling,darkening the light and bloting out the sun“,因为“the light which puts out our eyes is darkness to us."(让人目眩的光芒如同黑暗),只有如此,人才能认清自己。



这种善举与恶行的并存是印度哲学的一大特色。不同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反对一切二元对立,主张善举与恶行并非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只是在显现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善恶都是魔耶(神力)的产物,是原质三德运动的结果,诸相如bird、lark、messenger、dream、form是魔耶的不同面具,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因而,没有任何不可宽恕的罪或罪人,甘地就曾说过:”我憎恨罪恶,但不是罪人“。梭罗请求神宽恕代达罗斯,是在表明自己虽不认同他但宽恕他。无条件地宽恕他人的人是快乐,因为宽恕者的愤怒得到根除。人必须学会宽恕和请求宽恕。



最后,这是梭罗的祭祀。这里Gods不必然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灵,更可能是印度神。在印度神话中,也有一个黎明女神乌莎斯(Usas),也是美艳绝伦,风流快活(男人们早晨容易一柱擎天是不是可以用来论证神的存在呢?)。根据《梨俱吠陀》(rig veda),这位女神能看到世间一切,是诸神之眼,恰巧她还是灶神(goddness of th hearth),与火神阿耆尼也有瓜葛。因此,“from this hearth”是有的放矢,书中其他各处梭罗还提到自己崇拜黎明女神,并强调hearth是屋子里最重要的部分,又说与火同居(不安好心的人自然在此找到口实,说此诗在写撸管子)。当然,具体是哪种神无关宏旨,通过使用gods、incense、hamlets等词,梭罗在强调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异教徒,或者借用一个不恰当的标签,是一个泛神论者。要是从这里窥见梭罗站在西方的没落的大合唱队里,那也不必大惊小怪,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气吧。



既不憎恨令人不快的行动,也不执著使人愉悦的行动,这样的聪明人称为祭祀者。这是《薄伽梵歌》对祭祀者的定义,简单地说,行动即祭祀。要想从感官对象的折磨中解脱出来,学会坦然面对苦乐,你必须行动。《摩诃婆罗多》也说圆满的祭祀只会产生于个人摆脱执着和厌恶之后。具体到这两行诗句,弃绝的心意在"go thou"的语气中表露无遗,当然,弃绝不代表行动者不要任何结果,而是说他要能兴平气和地接受任何对自身有利或不利的结果,像代达罗斯一再叮嘱伊卡洛斯不要靠近太阳,那是只求有利的结果;而“ask the gods to pardon”展现了梭罗对代达罗斯的宽恕,象征着他摆脱了厌恶,不憎恨众生。祭祀或者无私行动是通往自我觉醒的两条道路之一,另一条是自我知识之道,前者相对简单。



现在,到了回答"awake"代表什么的时候了。其实,就在他引用的一行诗里,梭罗直接给出了答案:“ I have more of God, they more of the road”。至于“more of God”又是哪些,你需要翻开《瓦尔登湖》去发现。可以说,整本书都在谈它。这里我要提一下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到的一个关于觉醒的”谜“。在"幻觉与迷团"篇,查拉图斯特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查拉图斯特拉走上一段崎岖陡峭的山路,来到一个”瞬间(the Moment)“的入口,看到了一个牧羊人蜷缩在地上,面目狰狞,嘴中挂着一条大黑蛇,蛇头卡住他的喉咙;他上去又拽又拉,但徒劳无功,就对牧羊人大喊:”咬,咬,咬掉它的头(bite its head off)“;牧羊人果然一口咬下,并把蛇头喷了出去,然后一跃而起,仰天大笑。之所以提到尼采,是因为尼采和梭罗是有交汇的,这个交汇点就是爱默生。爱默生对尼采有很深的影响,又与梭罗是故交,梭罗在瓦尔登湖所住之地,是他的产业。



这里对如何阅读《瓦尔登湖》,顺便谈谈个人的意见。不要试图到《瓦尔登湖》里寻找平静,要在平静时才去阅读《瓦尔登湖》。这类似于梭罗的逻辑:在饥饿前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挨饿了。在一个悠闲的下午,你打开这本书,静静地读下去,没准会发觉梭罗是你的知心人,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让梭罗猛然感觉到大自然是一位贴心人。另外,如果你是第一次阅读这本书,不要从第一章开始读,也不要去读结束语,至少在我看来,永远不读这两章,不失为明智之举。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我要引用梭罗关于语言的观点作为结语。他在结束语篇中写道:The volatile truth of our words should continually betray the inadequacy of the residual statement. (理解起来不难的一句话,并不容易把它译得"信雅达",更勿论诗)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今后,要对所写的内容进行编号,经历的那些事,归为“水穷”篇,读过的那些书,归为”云起“篇,取自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32楼)

水穷篇3 同机抵达


数月前,我在机场行李提取处,看到同机的一位女士拖着两个大箱子,心有戚戚,立即上前帮忙。她也大方,把两个箱子都给了我,然后玩起手机。


一路无语,到了火车站,我又把箱子拉到售票处,在自动售票机前排队买票。我买完票,就候在一边,准备把行李送到候车室,没想这最后一程有点长。我指的是时间。她没买上车票,售票机提示行程冲突无法购票。原来刚才排队当儿,她在飞猪上订了票,但没成功。她小声咒骂了一句:什么鬼服务,还发了毒誓,以后再也不来这鬼地方。前天,我也这么咒过,当时情况是自己忘带钥匙,进不了房间,客栈老板又姗姗来迟,当然,我没用上嘴,只在焦虑的小小心灵内过了把瘾。


然后,她忿忿地走了,等我回过神来,她的两个大箱还立我身旁。就这样,我左等等,不禁感谢起祖宗给了我一张忠厚老实的脸,想一想萍水相逢,人家就把这么多的行李托付给我,这种信任,必是祖宗有德。我右等等,45分钟过去了,我的火车也开走了。这次,我赞美了上帝,如果有一个温柔的心灵正在等我,她该多焦急呀!45分钟,能让一杯茶凉透,也可以让一颗心凉透;45分钟,够上一堂课,打完一场炮,刚刚好,不多不少。


一小时后,她回来了,拉走了她的箱子,什么都没说。我看向她那罩着墨镜的眼,什么也没说,但我的大脑皮层没按捺住。我想起了黑客帝国,想起了基努里维斯,最后想到没有眼白的老鼠,给自己提了一个好笑的问题:老鼠为什么来地球和人类为邻呢?它们吃的差,还上夜班,出个门,逛个街,人人喊打,更不这样回怼:至于这么大声尖叫吗?不知道‘德有所长,形有所忘’吗?啊,真正的善者不辨。最终我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既然我们不需要老鼠,那么一定是老鼠需要我们。记得亚当道格拉斯写过一本书,记不起具体书名了,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人类是老鼠设计的超级计算机,用来寻找一个答案为42的问题。


我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走向改退票窗口,排到长长的队伍后面。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上接42楼)


云起篇10 读茨威格的《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

(此文曾发在另一个帖子中,今重新归集于此,略坐修改)



茨威格的传记作品,融入太多作者的个人情感,读来不像历史,更像传说。《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也不能例外。断断续续地读了半个月,开始对那个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不敢想象这样的礼仪:王后生产时,要请来全体王公贵族,济济一堂,里三层外三层,一道观摩。



提起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个名字,知道她是谁的人不多,说到路易十六的皇后,熟悉她的人就多了。当听到巴黎穷人没面包可吃时,她说了一句注定流芳千古的名言:“为何不吃蛋糕呢?”按蒂迈欧的转世原则,她的前世必是晋惠帝司马衷无疑。



正像朱由检爱做木工,路易十六爱打铁,但命运好像故意捉弄他,打铁的人自身不硬,结婚七年,妻子仍是童贞女。当国王用了七年时间终于攻克王后不设防的堡垒,整个法国沸腾了,全欧洲惊呆了。



我们无法得知这段经历,对玛丽·安托瓦内特内心产生怎样的影响。生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嫁给一位唯唯诺诺的国王,又有一位谆谆教导的慈母,这位法兰西王后有条件也有机会与同时代的卡捷琳娜女皇试比高。不巧的是,她对统治人缺乏兴趣,一心只想做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洛可可女王,游戏人间,梦游仙境。她写的最多的字是“请支付 玛丽·安托瓦内特“。



这样的两个人,一个像长空的飞鸟,一个像深海的游鱼,结为连理,组成一个家,统治一个国。历史的诡异和魅力都在于此。非说这对夫妻有交汇处,他们一样漫不经心,一个翱翔天空,一个游荡海洋,这世上的哭声太多,他们不懂。巴士底狱被攻陷的那天,国王日记中只有两字:‘无事‘。



如果你笃定这是一桩不幸的婚姻,那你就错了。他们互相喜欢,关系融洽。丈夫为拥有这样一个颠倒众生的迷人妻子而骄傲,一而再地偿还妻子的债务;妻子为丈夫让自己过想要的生活而感激,称国王为’可怜的人‘。别小看这点同情,多少人连这点同情都没有,就大言爱情。爱上一个同样爱你的人是幸福,爱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幸运。他们婚姻没有爱情,却不乏真挚,不乏成全对方的好意。



但是,你从命运获得的好处,命运女神都暗暗记下它的价钱。当王后年轻的心骚乱不宁之时,外面世界也在骚动不安。老姑妈们准备了一桌恶毒谣言,旧贵族们拉动风箱,仇恨的烈火,劈啪作响。巴黎的那些卑微的市民,渴望自由的心,早被卢梭们撩拨的春潮澎湃,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道最血腥的法式大餐很快上桌。



我们常听到”女人何苦要为难女人”这样的话,可现实常与愿望相反。一个假伯爵夫人,女骗子,与王后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的,假托王后之名导演了一出项链骗局。从事后看,一个骗局总是滑稽可笑,漏洞百出,但当事情进行时,用谎言和相互误导搭建的巴别塔,总会引来一批人前来朝圣,慷慨解囊。是什么蒙蔽人的双眼呢?无非人性之贪婪,爱财恋权贪色图名,你总有一个弱点 ,即使你不贪恋名利场的一切,你还可能爱上爱情的美丽。


当骗局败露,真相水落石出,这时,王后惊讶地发现,大众宁可相信骗子的谎言,也不相信她的无辜。这就是人性的阴暗。没有一个误会能靠摆事实讲道理来消除。当人性的指针偏离了方向,你必须挂上诚意满满的礼物,才能把它拉回原位。但她并不懂这些,不过这场闹剧还是让她从寻欢作乐中惊醒。有生以来,她第一次瞥见这么多恶毒的眼神。



可一切都来得太晚。时间,这位阴谋家,开始时总是笑盈盈对你说“尽情花吧,永远免费”,等你发觉一切都要付账,你上瘾了,原来的享乐变成了苦役。玛丽·安托瓦内特继续寻欢作乐,对一切流言蜚语无动于衷,再说她的心那么高傲,对老国王的情妇杜巴里夫人说一声“你好”,硬是不肯,面对草民,她更不会屈服了。她一生追求自由,却不能理解这些苦逼们要自由何用。就这样,文人们好时光来了,发大财的机会到了,他们想象丰富,妙笔生花,杜撰出一批又一批关于王后的风流韵事和色情笑话。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法国人的生活,顺带把国王和王后的威仪一扫而尽。



再说路易十六,与其说像一个国王,不如说更像一个乡绅,狩猎打铁读书,对鱼水之欢男女之爱不甚兴趣,仿佛波旁家的情欲在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两大淫棍的身上消耗殆尽。正直、温和、节俭、宽厚、善良,懒散、自卑、迟钝、冷漠,人性的光辉和阴影在这位国王臃肿身体上交相辉映,你非说他是个和平主义者,那准错不了。



可巴黎人更相信暴力,他们派出一队娘子军包围了凡尔赛宫。卫兵的刺刀那抵得过女人柔软的胸脯,于是,国王与王后移居巴黎,成了笼中鸟盆中鱼,等待他们只有一个疑问:大厨们何时撸起袖子提刀做菜?



幸福的人生个个不同,不幸的人生人人相似。举凡大不幸都可以用’众叛亲离‘四字概括。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把这种不幸写到极致,还有什么样的悲伤比得上温柔的妹妹慈爱的母亲安详的父亲对你说’去死吧‘?“只有在不幸之中,你才知道,你是谁?”当一个从不思考的女人,写下如此的震撼的话,凄凉的境况不难想象,皇亲国戚都希望这对夫妇去死。作者用一半篇幅回顾了这位断头王后35岁前的生活,再用另一半篇幅讲述了她生命的最后4年。



行刑的前夜,国王依然无动于衷,平静地准时上床;
行刑的当天,王后依然大胆放肆,骄傲地迈向刑场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仿佛触及什么。它在我的内心深处,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的内心深处,在路易十六的内心深处,在我们所有人的内心深处,而命运从人的内心深处徐徐向他的主人走来。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云起篇11 密西西比泡沫


不知自何时起,我喜欢上收集墓志铭和遗言。这口味是不是有点重?昨天读《大癫狂》(The great madness),看到这样一段墓志铭:


一个著名的苏格兰人长眠在这里,他的数学技巧罕有人及,他以普通的数学规则,将法国变得穷困潦倒。


这是“密西西比泡沫”始作俑者约翰·劳的墓志铭,其背后的故事,在我看来,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


“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话说太阳王路易十四说完这句话,就舒舒服服地走了。乌鸦说,此人不再来。① 但法国人开始不爽。路易十四拍屁股走人,却留下了巨额债务。相比之下,苏格拉底就厚道多了,他临死时还不忘嘱咐媳妇:"克里托,我们欠了阿斯克勒比俄斯的一只公鸡。要付钱。别忘了。"② 当然,就颜面而言,不欠个几十个亿,哪好意思说“朕即国家”?牛逼吹破没事,债却不能不还,虽然,还债人不是欠债人。起初,老爷们还纯朴,让货币贬值一些,再开展一次税收大检查,但效果甚微,贬值不好太多,增加的税收也是杯水车薪,还弄得怨声载道。我累你还不爽,怎么办?“恕我不起来了!”③这可不是男人们的行事风格。


让人开开心心地把账付了,那是一门大学问。人才说来就来,约翰·劳就此隆重登场。此公何许人?一个苏格兰的浪荡子,打小就显露出在数字方面的天赋,等及成年,常常混迹于赌场之中,成了赌场的常胜将军,由于长得帅又出手阔绰,在情场里也如鱼得水,为一个佳人,不惜与情敌决斗,杀死了对方,被判有罪,事后成功越狱。因此,他的当前身份是在逃犯。他携罪潜逃到法国后,结识了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一个好男风,一个素有“俊俏的劳”的美名,可以说,两人是英雄惜英雄。路易十四死后,奥尔良公爵摄政,劳趁机在巴黎开了一家银行,发行纸币,经营得风生水起,让正为还债愁白了头的公爵好生羡慕。于是,两人一合计,决定由劳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专营密西西比流域的贸易,并且发起IPO路演。故事讲得迷人动听,再加上与老爷们眉来眼去,很快,巴黎人全都涌向劳家,那真是门庭若市,一股难求!为买到股票,人们各显神通,有女士命令车夫驾车直冲灯杆,只为引来劳的注意。老爷们更是贴心,顺势推出了国库券买股票大酬宾,优惠力度空前。数学不好没关系,会数数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办。


这一来,各方满意,皆大欢喜。老爷们又能发更多债,印更多纸币,债务问题解决了;买到股票的人一夜暴富,没买到的人也能做做发财梦,万众一心,其乐融融;外省人涌进巴黎,带来房租10倍上涨,主妇们也舍得花钱了,消费在升级,工厂在赶工,全世界的奢侈品都在运往巴黎的途中;驼子也人尽其用,上街给股票经纪人当个写字台,这下就业问题也解决了,总之,一片繁荣景象!但故事总有讲不下去的一天,一挤兑就暴雷,“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④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英国也在上演一出泡沫大戏,剧情与法国这出大同小异,如今很流行的PPT创业在那时已经显出魅影。但两者的影响各有不同的,法国就此走向衰落,而对于英国来说,不过是迈向鼎盛之路上的一个小趔趄。后来,两国打了一场“七年战争”,可以说是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法国战败,丧失了密西西比流域的殖民地。再后来,法国帮助美国人打败了英国,赢得了独立战争。再后来,那些参加独立战争的法国人荣归故里,自由“恶魔”也尾随而来,于是,法国人革了自己的命。此时,“密西西比泡沫”事件过去快有七十年,可以说,它像是一只蝴蝶,轻轻地扇动了一下翅膀,引发了后续的连锁反应,最终,屹立三百多年的波旁大厦轰然倒塌,而人类自此拜倒在自由主义的石榴裙下,幸福时可以高呼:“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⑤


当然,在密西西比泡沫中,劳多少有些无辜。他原是来帮忙的,自以为深悉人性的贪婪,就设局引蛇出洞,可万万没想到人性如此疯狂。相信他会如此自辩:“他没有做过
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⑥


聪明的人从泡沫中看出人性的疯狂,睿智的人从疯狂中瞥见上帝的荣光。吃一堑长一智。在这场泡沫中,股票,国债,货币,初次相聚,展开了一场相爱相杀的三角恋,金融资本主义胎动了!and all was light。⑦ 你问,不是玩砸了吗?可是,有谁初夜很顺畅?有谁出生就是老司机?看看现在的大洋彼岸,好一场风花雪月!再瞧瞧我们,化股市为楼市,一样荡气回肠!自从人类发明估值一词,撒旦就吓得逃回老家,并留下遗言: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⑧


注:
1.爱伦·坡的墓志铭
2.这是误译,朱光潜、杨绛等都采信这种说法。其实,苏格拉底生前的最后一句话:”Crito, Crito, we owe a cock to Aesculapius. Pay it and do not neglect it“,是说要献祭一只鸡。
3.海明威的墓志铭。
4.萧伯纳的墓志铭,完整内容为:“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5.马丁·路德·金的墓志铭。
6.普希金的墓志铭,完整内容为“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7.牛顿的墓志铭的一部分,完整内容为“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the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此为蒲柏(Alexander Pope)所写。

8.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墓志铭。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水穷篇4 苦难
((此文曾发在另一个帖子中,今重新归集于此)


昨天去看了《我不是药神》,必须承认,我没有像影评说的那样”笑得不行不行,哭得不行不行“,是不是看过这片非得飙一滴泪并在朋友圈说‘我刚才湿了’,才显得有人性呢?如同不递上一颗钻石就不配谈爱一样,不是我们太没人性,而是营销专家太懂人性了。


我见过真的哀痛,玉面桃花,刹那间,化作粉墙黛瓦,一面水帘垂落胸前。所以,我一般只看Marvels大片,那里只谈灾难,不说苦难。灾难关乎整体,苦难关乎个人。你怎么能指望养尊处优的演员展示苦难呢?相信我,不带哀伤的眼泪只有咸味,没有苦味。


如果你想体验苦难,你应该走进医院。例如你走近上海肺科医院,几间矮矮的小屋,孤零零的坐落其旁,灰暗的砖墙,潮湿湿脏兮兮的地面,显得和周边的环境是那么不和谐。通过打开的门,黑漆漆的屋内,你看不见任何东西,只有重重的呼吸声或偶尔的几声咳嗽提醒你,里面住着一个生灵。


你走进住院部,在随便的一层,亲属们懒懒散散地歪坐着,无精打采,病人们,有花季少女,有稚气相的小哥,有油腻样的大叔,最多的是耄耋老人,他们统一穿着粗条纹病服,身上插着一条导流管,手里提着瓶,里面的液体,像是上佳的香槟。突然,一声哀哭传来,接着是一阵的忙乱声,然后一切又归于寂静,只留下病人呆如木鸡地或站或坐,亲属则在一旁窃窃私语:听说明天就出院了,就这么没了。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刚读完托马斯曼的《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明天写一篇读后感,名字暂定为 《成功的三个名字》。以后争取每周写一篇。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云起篇12 成功的三个名字(《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读后的一点感想)


自从读过《魔山》,我就再不敢多碰托马斯·曼的作品。那种压抑的感觉如此强烈,以致我后来只敢翻一翻他的短篇,至于《浮士德博士》,我总是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但始终不敢打开。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是托马斯·曼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未竟之作,同时,也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其风格完全不同于他的以往作品。这样一位严肃的作家摆出一副为老不尊的架势,在调侃的语调中把故事娓娓道出,既让我惊讶,又让我捧腹。这大概是人之将死,就可以丢开顾忌,其言也趣。最了不得的是,书中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不拘小节的教父、自得其乐的馆长、碌碌无为的国王、豪放大方的迪安娜、心直口快的艾莉诺、口是心非的佐佐、外冷内热的玛丽亚,在作家挥洒自如的文笔下,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过目难忘,可以说,作家的文学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令我想起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那是七大卷啊!


中文书名用了”大骗子“一词,有博人眼球之嫌,本意是“冒名顶替”。在我看来,如果从一部作品中你只看到了恶事和丑行、欺骗与狡诈、虚伪与欲望、淫荡与猥琐,要么它不值得你去读,要么你的眼光不适应它的光芒,梭罗就说过,让人目眩的光芒如同黑暗。表面看起来,这是一部克鲁尔的忏悔录,大有”主啊,请赐我贞洁、寡欲,但不是现在“①之风,但作者的立意显然不在于此。在这部由三部分组成的作品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三个名字,或者说三种身份,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或者说,成功有哪些要素?进而追问成功是一次欺骗还是一种成全?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成功有功利价值,也有美学意义,它不只是被用来歌功颂德,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来欣赏。为了叙事方便,下面让主人公亲自登场,来讲述他的趣味人生。



嗨,我叫菲利克斯·克鲁尔,这名字里,克鲁尔是随我的亲爹,菲利克斯则随了我的教父。上班后,我的老板觉得”菲利克斯“这个名字太难叫了,于是,自作主张给我改了名叫阿尔芒。后来,为了拯救一场伟大的爱情②,我冒用了一个贵族的身份,因此,你们最好称呼我路易·德·威诺斯塔侯爵。


在这三个名字中,我最喜欢”菲利克斯“,那边有人说了,菲利克斯(flex)有”幸运“之意,啊哈,完全正确。自懂事起,我就相信自己是个幸运儿和天之骄子,这带给我许多自信和快乐。在这里,我就不描述自己的外表,你们自己看吧,不夸张地说,我是女人的宠儿,老男人的最爱。我能说善道,能用英、法、德和意大利语等4种语言插科打诨,让谈话愉快地进行下去,是我的一大长项,这点遗传自我爹。他常常在讲话插入”就是如此,真了不起,完全正确,我赞成这样“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因此,虽然大腹便便,却颇能讨女人欢心。目前,我的这项本领主要用在老男人身上,虽然还达不到涅斯托耳那样”从他嘴里讲出来的话比蜜还甜“的境界,但足够把一个碌碌无为的老国王撸得欲仙欲死,为此,我收获了一枚勋章,这让我开始相信阿伽门农的见解。在这位主帅眼中,涅斯托耳可比勇猛过人的埃阿斯好太多,要是有10个涅斯托耳,特洛伊城早就被拿下了③。


同样是庸庸碌碌,路易十六就太不走运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样?要说我爸也是这样,他破产后就自杀了。因此,我良门子弟,也是一个破落户,这情况有点像古罗马的首位独裁者苏拉,后来的凯撒也如此。想当年,苏拉血洗罗马城,凯撒就因身份卑微,不招人注目,躲过了一劫④。你们一定会同意,这样的出生让人早熟。在我还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时候,我就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把世界看得渺小还是伟大,怎样做才更有益处?“ 帕斯卡?好极啦,就是如此,这是一个帕斯卡赌注经过了一番思考,如同帕斯卡把赌注压在上帝一边,我倾向于相信世界是伟大的。会这样下注的人就算成不了人杰,也能成为奸雄,你们说对不对?看看这位正给我做笔录的大叔,一辈子都没想过这类问题,所以,就只能躲在天涯长吁短叹,还美其名曰"水穷云起",我看呐,云山雾罩还差不多。


现在说说我的教父。他的名字有点长,在这里我就不提了,以后我只称他“我的教父”。他是一位不拘小节的隐士,毋庸置疑,也是我的福星,是我的良师益友。人学会划船之前,最好要有人为你掌舵,不然,等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领会了划桨的技巧,抬头一看,那些有幸得到名师指导的人早从你的视野中消失了,你还能说什么?别望洋兴叹了,赶快上路吧。因此,有些人纵然辛苦一生,到头来不过勉强度日。无成有终,那是运道不站在你一边。但是,我的教父不愿我用“菲利克斯”这个名字,也没说是什么原因。我猜想,是不是跟那个苏拉有关。古罗马人很着迷运气,苏拉就爱在名字前冠以“felix”。先有苏拉杀回罗马,后才有凯撒渡过鲁比孔河,自此,古罗马就”悲剧“了。你要说他不是一个好榜样,的确如此。可是,我多么向往古罗马的凯旋式啊!胜利者坐在战车上,把脸涂红,后跟一个奴隶,把桂冠举过他的头顶,还不停地对他咕哝:你只是一个凡人。⑤这太神奇了!


关于好运,我还想说,假如家有女仆,把初夜奉献给她吧,这样,以后遇上心仪之人,就不怕在她面前溃不成军了。你们可别笑,女人能忘记你的不忠,却把你的无能挂在嘴边一辈子。说完运气,接下来,我要说说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前面提到,老板给了我一
个新名:阿尔芒。这老板真会开玩笑,我可是刚用巧计逃脱了兵役才来到巴黎的。阿尔芒(Armand)是个法语名,等同于德语里的赫尔曼(Herman),有”军人“的意思。那是路德译自拉丁语里的阿米尼乌斯Arminius。在日耳曼人心中,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非同一般,用塔西佗的话来说就是:日耳曼毫无疑问的解放者。⑥就我而言,阿尔芒象征着坚毅不屈,让我面对诱惑时不至于走上岔道。


在酒店工作期间,先是一位贵族小姐艾莉诺爱上了我,想同我私奔,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只小山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也叫艾莉诺,托马斯·曼先生用这么一个名字,是不是想表达对新大陆的不满呢?他在那边过得不快乐,这尽人皆知,可艾莉诺也是伤心人,罗斯福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紧抓着的可是情人的小手。然后,一位老绅士想包养我,可我是直男,虽万贯家财吾不往矣!


当电梯工那会儿,我还与一位富有思想的夫人有过一次艳遇,这让我获得了一份爱情的赃物,那是我的第一桶金。看起来第一桶金都不太干净,是吧?但是,这位夫人实在豪放大方,别具风格,多情争似桂江春。“....爱情是反常的,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只能爱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她的这些话至今犹在我的耳边回响。每当想起那夜,我的心还禁不住砰砰地跳。口味不是一般的重。


这期间,我还认识了一位豪门少爷,也就是将来我要冒充的那个人,正陷在”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困境里。为了能让这对情侣能厮守在一起,我们商定了一个偷天换月的机会,由我以他的身份周游世界,而他则留下来陪他的美人。就这样,我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位侯爵,有了一个新名叫路易。这个名字代表”勇敢“。”命运施宝座与谁?你还是我?让我们用勇气来证实。“⑦,西塞罗如是说。


里斯本是我周游世界的第一站。在去此地的火车,我结识了库库克教授,里斯本的一个自然博物馆的馆长。一路上我听着他的鸿篇大论,心里却想着他的女儿佐佐,上他家拜访后,我发现他的夫人更能让我怦然心动。别以为我是一个花心大萝卜,至今,我就与一位女仆、一位妓女和一位贵夫人有过亲密关系,而且她们的年龄都比我大很多。在这些关系中,我只是顺势而为。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是情挑佐佐,这是我的第一次主动出击,尽管只是小有斩获,少女的一个初吻,但是它带给我启示更为重要。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无论美女对你怎样冷嘲热讽,只要她愿意听你说话,一亲芳泽的希望总还是有的,所以,一定不要懈怠哦,要继续巧舌如簧,口吐莲花。坚持就是胜利。这不,佐佐虽然飞了,但是佐佐的妈看上了我。你们说,这算不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把我引到一个密室,对我这样说:”要想幸运地得到这种仁慈(宽恕),那当然是需要有点男子汉的勇气。“ 你们知道,我天生敏感,一听便懂这是一语双关,既是在说幸运要插上勇气的翅膀才能起飞,又是在说:”呆子啊,刚才对我女儿动手动脚的劲儿哪去了?老娘现在站在你面前,煮熟的鸽子端到你面前了,赶快动筷啊,要趁热啊!”


再说那位馆长。当我在餐桌边同这母女俩”打情骂俏“,这位男主人和善又无动于衷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从星际进行观察。这让我想起了康德,想起了他的那句名言:”男人是容易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这话自然不是说女人真能密不透风,通过观察男人可以刺探女人的秘密,才是他的弦外之音。哦,上帝啊,难道他一直期待我给他留下一顶绿帽?难道他也爱上了我?正如霍普甫勒夫人说的那样,”去偷吧!这是我的一个充满爱的愿望。“,所不同的只是,那位夫人闭着眼,这位老头睁着眼。


现在,我要对这段经历做一番总结。如果把运气比作一艘船的船体,那么,毅力就是它的舵,勇气则是它的桨。让我们给这艘船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很好,就叫“路易·阿尔芒·菲利克斯”号。有人可能会质疑,运气怎么会是船体呢?是不是太夸大了?就让一个古罗马诗人替我回答吧,“人只因命运的厚爱,才得以青云直上,这一来,谁都夸他是干才”⑦。当然,这里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只顾用桨,那是莽撞,要么使船偏离了航道,要么让船撞上暗礁;只会掌舵,那是固步自封,咫尺变天涯;而躺在船里睡大觉,任它漂流,没准一场风暴袭来,你就成了鲨鱼的美味佳肴。等待是弱者的表现。


你们认为到此就该结束了。不,不,这些太简单太表面,我的兴趣不在于此。我在电梯工时,当先生们不情愿地把小费掏给我时,他们的夫人就会说:”不行,这少得可怜,这不够,你可别这么小气。“ 在上面的讲述中,我似乎忽略了什么?是的,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经过努力,加上好运,发现了“地球是圆的,象一个橘子”⑧。这一发现,放到蒙昧时代,你收获的评语大概是“你要是发神经病,就一个人去发”⑧,再晚点,放到了中世纪,等待着你也不是桂冠,而是火刑柱,放到了今天,屁都不算,要是有人给你一个鄙视又同情的目光,那是真真的慷慨大方。成功作为一种价值的存在,依附于外部世界。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看一场戏剧,演员的表演堪称惊艳,引得观众如痴如醉,等我在后台看到这位演员卸妆后的真容,犹如得了麻风病,那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毛骨悚然,啊,我不禁自问:他给观众带了快乐,观众对他则报以掌声,那么,难道说这不堪称一种互相满足?观众和演员达成了默契,因而不认为这种欺骗成其为欺骗?再让我们来听一听霍普甫勒夫人的心声:“我同一个小偷睡在一起!这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凌辱,太刺激了,是一种令人梦寐以求的凌辱!”


你说,有多少欺骗是一种成全,你说,萤火虫为什么闪亮?


我的旅程还很长,我的故事就到此结束。托马斯·曼先生在“啊哈!哎呀!啊!”的余音中永远地走了。主菜还没上,宴席就散了,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我们爱你,我们爱你”,就让我借用同是未竟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结尾处的这句话,向托马斯·曼先生致以敬意。






1.引自奥古斯丁《忏悔录》
2.托马斯·曼在《陛下》里,描写了一个王族与平民的爱情故事。没读过。
3.引自西塞罗《论老年》
4.引自《凯撒:巨人的一生》
5.此处只是根据克鲁尔小时候爱扮英雄所做了想象。凯旋式引自《凯撒:巨人的一生》
6.引自《一本最危险的书: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7.引自《蒙田随笔》
8.引自《百年孤独》


楼主:海平面One  时间:2018-12-19 15:47:32

水穷篇5 成全

在高山湖边,他们并躺着看星空。
她问:天上那么多星星,能不能摘一颗给我?
他答:嗯,好。
她说:让我想想要哪一颗。


她半夜醒来,推了推他,说:我要吃全家桶。
“哦”,他半睡半醒地说着,伸手去拿手机。
她拉了拉他,说:好了,睡吧!

楼主:海平面One

字数:69963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7-25 21:01:24

更新时间:2018-12-19 15:47:32

评论数:1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