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读史笔记——强大的秦军哪去了

读史笔记——强大的秦军哪去了

楼主:莫我知兮  时间:2020-04-02 10:21:19
读史笔记之一
强悍的秦军哪去了?

公元前209年秋季,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仅三年的时间秦朝宣告灭亡,那么曾经强悍无比、摧枯拉朽的秦军哪去了呢,为什么没有回援中原,难道是真的被农民军消灭了?
依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1年秦始皇逝世后,帝国留有三支军队,其一为南部军,约50万人;其二为北部军,约30万人;其三为京师军,数目不详;
一、关于50万南部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记载,只记载秦始皇经略岭南。但在汉代《淮南子·人间训》中有记载,秦始皇经略岭南一共发动了两次次战争,发大军50万,由屠睢将五军,这五只军队分别驻扎在:
1、一军塞镡城之岭; 镡城现为湖南省会同县、靖州县;
2、一军守九嶷之塞; 九嶷现为湖南省宁远县、江华县;
3、一军处番禺之都; 番禺现为广州市番禺区;
4、一军守南野之界; 现为江西省南康县;
5、一军结余干之水, 现为江西省余干县;
注:“塞”字的含义是堵的意思;
“处”字的含义是长居的意思;
“守”字的含义是与“攻”相反和看护的意思
“结”字的含义是从糸(mi)从吉。 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吉,将兵器安放在兵器架上,不用,以减少战争。
第一次经略岭南战争
第一次经略岭南是在秦灭楚之后不久,此役屠睢战死,战死地为广西。据此分析,秦灭楚后,秦军已经进驻广州,而这支进驻番禺的秦军应参与了“灭楚”战争,系秦军主力。根据《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南征百越之君的时间最早也是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
《淮南子·人间训(下)》记载:“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这段记载没有明确战争发生的时间,但明确了屠睢死于西鸥国的战争。秦始皇灭楚的时间是秦始皇二十三年,以项燕自杀为标志,实际平定楚国的时间应更长,所以“三年不解甲弛弩”是为了平定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带(这些地方属楚国王族的封地,即屈、景、昭“三大姓”以及公族封地),并最终方便由屠雅领一支军队从福建进入番禺;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这一年灵渠建成的。以当时的人力和技术花十年时间建成也是正常的。
根据这两段记述分析,当时镇守湖南、江西的四支军队主要任务是平定江南,同时镇守湖南的军队还需兼顾修建灵渠。因此,第一次平定岭南的秦军只有屠睢率领的那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怎么翻越崇山峻岭的呢?他们又是怎么“守”番禺之都的呢?
史料中没有关于他们是怎么到达番禺之都的,但无非是三条路径,其一是借道百越,从漳州到汕头;另一条是沿江西的汀江溯江而上进入潮州;再就是从南雄强行翻越五岭。
据《淮南子·人间训(下)》记载,这支军队在经略岭南时,特别是在征服今广西时过于残暴,最终毁于与越人的战争之中。屠睢也在这次战役中中暗箭身亡。而此时经略岭南的其余四军都没有出动(几十万军队翻越岭南在当时绝非易事)。
所以说,南部五军中有一军早在秦始皇在世时就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次经略岭南的战争
第二次经略岭南是在灵渠修建后不久,主力为驻扎的湖南的两支军队,由任嚣、赵佗率领。经灵渠进驻百越地区。
早在公元前277年,即亲昭襄王三十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黔中郡并一直牢牢的控制着,据现代史学家考证,黔中郡就是现在的湘西及以西的地方,到公元前214年,秦国已在此经营了60多年的时间。从里耶的秦简以及灵渠顺利建成来看,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秦在当地的统治还是比较成功的,六十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大乱。
正是由于统治时间长,当地氏族已经归化了秦国,因此有理由相信,由赵佗率领的秦军士卒多由当地人组成,秦始皇所发的“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只不过是一个补充,另外由当地人组成的军队熟悉周边的情况铺之以秦奖励军功的政策,他们对攻取百粤、开拓百粤是激具豪情,相反对经略中原,他们可能没有丝毫兴趣。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秦末大乱时,赵佗选择闭关自守的原因(他没办法,将士不用命)。
在《淮南子·人间训》的描述中,这两支军队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守”和“塞”。也充分说明这两支军队没有参与第一次经略岭南的战役。
另查广东各县的县志,可以发现只有番禺、龙川、揭阳、博罗四县的县志明确其建制时间是公元前214年,其他县志都语焉不详。这也说明秦始皇三十三年,秦人经略岭南的部队是沿今广东东部部署的,而广东西部乃至广西全境,秦人尚没有完全掌控。
赵佗其人:赵佗是真定人,即现在的河北省正定县人,他不是老秦人。真定属古中山国,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并屯兵中山。那是的赵佗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对秦国也许没有很高的归附感和认同感。
南部军的驻扎在江西的两支军队去向
江西本系周王朝番地,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时江西全境才属楚国,而早在公元前533年,楚令尹子荡就已经攻取南昌并成为其封地。公元前224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十三年才被秦攻占并设置九江郡。
《百家姓》中关于番姓的介绍称:“吴芮: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后裔。其父吴伸,曾任楚国大夫,以谏触怒楚王,被贬谪居番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番邑首批置县,吴芮被任命为第一任县令,县治亦迁至吴芮故乡(波阳)。吴芮任县令后,注意治政恤民,深得民心,被尊为番君。”
从秦灭楚到秦末天下大乱仅仅只有15年的时间,当地氏族及民众不归附,甚至可能还伴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因此江西军的主要任务不是经略岭南,而是稳定九江郡。在《淮南子·人间训》中对这两支军队的描述是“守”和“结”充分说明这两支军队的任务是稳定江西。
在稳定江西的过程中,九江与赣州大族人士,吴芮与梅鋗参加或组建了这两支军队,很可能为将领。后来他们参加了反秦的战争,虽无具体史料,但可以分析,如江西这两支秦军没去经略岭南,那他们又哪来的实力组建一支能抗衡秦军的队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稳定江西并出兵中原。如驻扎江西的两支秦军参与了经略岭南的战争,那么他们是怎么翻越五岭的?须知后代经略两广地区都是走湖南,沿湘江而上的。第三吴芮是九江的氏族,梅鋗是赣州的氏族,而两支秦军又分别驻扎在他们各自的居住地。第四是后来的项羽分封时,把他们俩都调离了原居住地,分别调往湖南长沙和湖南娄底,让他们远离故地,即使到了汉代,刘邦也没有让他们回故地。
另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的父亲蒙武以裨将军身份在秦始皇二十三年参加了王翦的灭楚军队,秦始皇二十四年独自带领军队擒获楚王,秦始皇二十六年又独自带军平灭齐国,然后才北抗匈奴。因此在60万灭楚大军中,最终有部分军队北上了。
综上分析,所谓秦军南部军50万人选择闭关自守,没有参与中原的战争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秦军精锐早在屠睢领军时就已经被消灭;另外四支秦军,在江西的两支最终参加了反秦;在湖南的两支本系当地人组成,对经略中原没兴趣。选择闭关自守的是这两支军队。
二、关于30万北部军
公元前221年秦灭楚以后,中原地区以及北部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直至公元前209年秦末大乱有12年的社会安定期,这期间,有退役的,有新征召的,都是按秦律的规定进行操作,没有出现皇帝特诏征发,至少史书没这方面的记载(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的情况)。
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通过河套地区南下,现山海关至北京(渔阳)的道路不通,且该地区人口比较稀少,少数民族在该地也没什么东西可抢。因此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重点在九原(现包头)至平城(现大同)一线(注:冒顿南下就是在平城让刘邦吃了大亏),这一段直线距离有300多公里,从银川经包头至秦皇岛(辽东)有1200公里需要防御,相比较南部军而言,其战线更长,从史料分析,当时的北部军主要驻扎在现在的陕西榆林至山西大同一线,渔阳以北多大山,少数明显骑兵难以逾越。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後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十馀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
这两段话引两个问题,就是秦军的北部军究竟有多少人数?它的精锐部分在蒙恬死后由谁掌管?
根据上面的防御线分析,要守卫1000多公里的北部边境,30大军应该是有的,但这30万大军中属于在原东方六国征集戍边的有20来万人,另有10万人应是伐楚后北返的精锐之师,这个精锐之师原由蒙恬统帅,驻扎在上郡用以拱卫京师外围。蒙恬死后,应由王离率领(从王离率兵出井陉可知该军从上郡而来)。这支军队参加了巨鹿之战(章邯的部队没有参与巨鹿之围),最终被项羽击败,这支由老秦人组建的精锐最终的命运是被项羽坑杀。而其余的20万人由于分布偏远,秦人控制力相对较弱,早在大乱之时就一哄而散了,甚至还加入了东方六国诸侯的队伍。
三、关于京师军(关中军集团)
秦朝的关中军集团才是秦军真正的精锐,分三部分组成,其一是郎中令统帅的宫廷内卫部队;其二是由卫尉统帅的宫廷守卫部队;其三是负责京师安全的野战兵团——中尉军
郎中令军——宫廷内卫部队
这是一支由贵戚子弟组建的内卫部队,郎中令先为赵高,后为赵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与赵高的一段对话:“ 於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必与我争,为之柰何?’高曰:‘臣固原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 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於武力,原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馀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史记·李斯列传》同样记载“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昬乱主之所禁也。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原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为法律。於是群臣诸公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这次对话以后,秦二世开始大肆屠杀兄弟姊妹,“乃行诛大臣及诸公,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戮死於杜。”秦二世三年,司马欣回咸阳汇报后不久因害怕而与章邯、董翳投降项羽,同年赵高“指鹿为马”在这种情况下,由亲贵子弟组成的内卫部队还有什么战斗力。何况此时的郎中令还是赵高的弟弟——赵成。
卫尉军——宫廷守卫部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於吾宗。吾欲易置上,立公婴。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卒,追劫乐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由于没有其他史料,如这段记载属实,那么卫尉在赵高策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于宫内,则宫廷外围的守卫部队就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待二世被杀成为既成事实后,宫廷守卫部队也无能为力了。
但这支军队有多少,他们最后的归属又在哪里呢?
这部分秦军应该是加入了后来的汉军。
在《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列表》中记载了当初获得项羽首级的五个汉军将领均出生于咸阳及周边的京畿地区,他们不可能是刘邦从楚国沛县带过来的将领,只可能是原秦庭的卫尉军,在群龙无首、汉军快速进入咸阳以及项羽坑杀秦军将士大的形势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投靠汉军才能自保。
汉承秦制,西汉时期拱卫京师的南北军,他们的数量又是多少呢?《汉书·韦玄成传》记载:“昭灵后、武哀王.....,所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养牺牲卒不在教中”。
因此可以断定,投降汉军的秦卫尉军也在数万人之多。这支军队以及后来萧何陆续补充到汉军的三秦子弟,都有可能是这支秦卫尉军。
中尉军——秦军野战兵团
这是秦军一支最精锐的力量,它的统领是谁?
首先,《赵正书》(私人史书)记载“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这符合当时蒙氏家族的身份,但蒙恬之后是谁接任,史书没有记载,由于中尉的地位重要,必定是显赫且受皇帝信任的家族出任,在当时蒙氏家族、李斯家族被二世皇帝破灭后,能受新皇帝信任的只有赵氏、王氏和后来的章氏家族了,即赵高家族和王翦家族,其中王氏家族的王离统领了北部军,那么中尉军的统领应该是赵氏或章氏家族了。赵氏家族统领了郎中令军,因此中尉军应该是章邯。其二是章邯担任过秦少府的职务,据史学家考证,少府之职主要是负责皇家内苑的财政事务,这个职务能接近皇帝,也易获得皇帝的信任。其三根据《史记》记载,当陈胜的部下周文率几十万大军攻破函谷关时,章邯利用骊山刑徒组建的军队迅速扑灭了周文大军,试想如果真是骊山刑徒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歼灭挟攻破函谷关之勇的、兵锋正键的起义军。另外章邯率领的军队在一个月以后还击破了项梁的军队并击杀了项梁。
所以说秦朝的中尉军参与了中原的平乱,但的巨鹿之战之后,他们的命运与王离率领的北部军主力的命运一样,投降了项羽,之后这两支由老秦人组建的精锐之师被项羽坑杀。
综上所述,在秦末天下大乱之时,秦军中的北部军精锐、京畿地区的中尉军都参与了平叛,且在平叛中消耗殆尽,大约有十几万人;京畿地区的卫尉军以及郎中令军,由于其首领被杀而群龙无首,其结局应是被汉军收编了;而南部军的五支军队中,由屠睢率领的一支在经略岭南时全部损失,留住江西的二支军队最后由吴芮、梅鋗率领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反秦战争(这个以后再叙述),驻扎湖南的两支由于系本地人组建,他们最终选择了闭关自守,坐视中原大乱、秦朝覆灭。
有道是:秦王扫六合,虎踞何雄哉;
明断承六世,大略驾群才;
一朝黔首怒 诸侯从东来;
读史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附:每次阅读秦末的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在历史的尘埃中,隐藏着团团的迷雾,让人琢磨不透。
谜团一、桓齮是谁?
我认为桓齮就是桓楚
《秦始皇本纪》载:“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按名称的排列,桓齮应该是副将,是秦军的高级军官,可此战以后,他失踪了,史料中再没有他的身影了。这一年是公元前236年。可是在26年以后,史书中出现了一个叫“桓楚”的人,《项羽本纪》中说桓楚是楚大将,但在项羽灭秦的过程中,大将“桓楚”至充当了一回项羽的信使,即向楚怀王汇报项羽杀宋义自领上将军的情况,以后又再也不见人了。在战争的紧要关口,让大将桓楚去充当信使,虽然符合身份但却不合时宜。那么是不是只能解释,此时的桓楚是一个垂垂老者?
另百度“桓”姓,其祖先出自春秋时期的“晋、齐、宋、曹、杞、莒”等国国王的支庶子孙,在上述六国中,曹、杞、莒为楚所灭,宋被齐、鲁、楚瓜分。也就是说作为贵族的“桓” 氏,有一部分是在楚国繁衍,那“桓齮”与“桓楚”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何况秦国的王庭几百年来一直有一支势力强大的楚系后宫集团,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就是靠 楚系后宫集团的支持才上位的。
谜团二、梅鋗是谁?
我认为梅鋗就是浦将军
《高祖本纪》记载:“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可见吴芮与梅鋗不但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关系甚好。
《资治通鉴·汉纪一·太祖高皇帝上之上》:“番君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侯。”好家伙,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没有的,却出现在《资治通鉴》,而且还是十万户侯,远高于汉高祖刘邦的亲贵重臣。在人口凋零的汉初,哪里有的十万户居民地,如果《资治通鉴》记载确实,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给你一个虚号再封一块荒蛮之地”,让你自己去发展,一如楚国初创时期。
一查,这地方还真有,在今年兴起的“梅山文化”研究中,就认定梅鋗就在湘中地带,即安化、新化、城步一带。
《史记·黥布列传》记载:“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番君以其女妻之。章邯之灭陈胜,破吕臣军,布乃引兵北击秦左右校,破之清波,引兵而东。闻项梁定江东会稽,涉江而西。陈婴以项氏世为楚将,乃以兵属项梁,渡淮南,英布、蒲将军亦以兵属项梁。”这段话语说明:、黥布的队伍有一部分可能是吴芮给予的;、黥布成了吴芮的女婿;、浦将军与黥布一同投靠了项羽,他俩也许以前就是好友、也许是吴芮配属给黥布的,让他带领原属于吴芮或他自己的队伍。
在后来的巨鹿之战中,浦将军与黥布是项羽的头阵先锋,可是当项羽军进入函谷关后,浦将军却失踪了,连项羽的分封也没有他的份。按说他的功劳不比黥布差。进攻函谷关也许他参加了,但那是一边倒的战争,不可能战死。而且在后来的楚汉相争的战争中再也没有他了。难道他重新归到吴芮的旗下了?
我们再看看黥布是怎么死的,《史记·黥布列传》记载:“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馀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呵呵,司马迁只说“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吴芮、梅鋗都是番阳人,况且吴芮是黥布的岳父,浦将军是曾经与黥布共同战斗的“生死弟兄”。他俩一起骗黥布前来,一代枭雄怎能不信?

楼主:莫我知兮  时间:2020-04-02 10:21:19
@达能电器 2019-08-09 14:55:23
辛苦了
-----------------------------
谢谢
楼主:莫我知兮  时间:2020-04-02 10:21:19
@苜蓿05 2020-03-30 17:10:15
留影,正确与否不说。楼主至少用心研究了
-----------------------------
谢谢
楼主:莫我知兮  时间:2020-04-02 10:21:19
@交友不滥靠 2020-03-31 11:41:09
闲来无事,来看看
-----------------------------
谢谢,多提意见
楼主:莫我知兮  时间:2020-04-02 10:21:19
@大葵花三岁厝 2020-03-31 19:36:47
真的儿很不错啊。。。
-----------------------------
谢谢

楼主:莫我知兮

字数:781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9 22:37:41

更新时间:2020-04-02 10:21:19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