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心修秘境之禅悟

心修秘境之禅悟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前言
秘境——神秘的境界!等同于“香格里拉”(极乐世界、极乐净土)之意!人们总是喜欢从地域上去寻找各种“秘境”,却不知,自心其实就是一个“秘境”、大宝藏!从心外去求取“道”,实在是缘木求鱼……!
而在修炼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风景”,也是为了最终能找到自己那个“智慧的宝藏”……!

末法时代,佛家之净土、密宗最兴盛。禅门不兴,在于时代根器佳者寡!更有“口头禅”、“老皮参”者大行于世,愿意真心发愿实修者少,以至于真正的禅法隐而不见。
禅,虽为显宗,实乃真正之大密宗也!明明已经“说了”,却又听之不懂!
禅,虽然以无门为法门,但学之也并非无法!
禅,以心悟本源,直指之犀利,非它宗所能比!

达摩祖师曾言,在末法时代,说理者多,实修者少。但也有不少人默默参修,“潜伏秘证”!
而末法时代,人心疑见重,偏激者多,法本该隐传才是。本不想发此帖。但想,若能稍作启发,引导一些人走上禅修之路,也是好的……!是以有了本帖!

第一部分 修行歧路
枯木岩前岔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末法时代,真发心实修者本已不多。真正修吧,又是步入各种歧路者……。所以,怎么修?修些什么?至关重要!这里就先来讲讲修行上的一些歧路问题,以便对照一下看自己的“落处”。
1、以“能知能觉”者为道——摸头头知,摸脚脚知,自以为这能知之性即是,其实……,当然不是!这能知之性,一样是生灭心,故而不是!此如日光灯,看上去一直恒定无闪烁,其实仍然是在不断生灭中,细细察觉即知。“能知”之性不是,那“所知”呢?“所知”就是通过学习,所知道的知识技能。但仍然是第六识范畴内的东西。“知,即无明本”就是这个道理!“所知”是妄,“能知”一样是妄!更有现代人在其书中言到:“明心,即是明白能知能觉之心即是真心”……! 能知能觉之心肯定不是真心!只是他也没能找到自己的真心罢了……。

2、以“无心、无念”;“无知无觉”、“一念不生”者为道——持此论者,读过经,但不能深解其意,误解先贤所说“无心”,以为“无心”就是无思想、无意识与枯木草石一般。很多人“死定”,以为无意识即是在修道。又例如,六祖坛经中所述,六祖言:“吾宗以‘无念’为宗”。于是乎,某些人便断章取义,以为修无意识乃为禅修之正宗。学者稍有疑问,便举例,言此为六祖开示。若不信,可以在坛经里找到原话……。但坛经里原话是,六祖讲完以“无念为宗”后又继续开示何为“无念”。“无”,是人无我、法无我;“念,是念真如佛性。此方为六祖意,不是那些未得师承者所理解,“无念”即是无思想、无意识。而“一念不生”,只是定力功夫,不是禅之慧果。

3、修“无分别心”者——有些人总是动不动就说,修行之人哪来那么多“分别心”,以为不去分别善恶,美丑,是非,就是“得道”。此缘于,弥勒菩萨开示过:“无分别是智;有分别是识”……。要知道心识有八,作用各不相同。真心不处处做主,不悟八识心王,以为故意压抑第六意识心,使之不去思想,跟顽石一般,企图把第六识变得跟第八识一样不去做主,这样就接近第八识心的状态了,这个就是他们修炼的方法。但是,各心识体性不同,作用不同,第六识怎么可能会修炼变成第八识呢?这就是见地上、认识上的错误所致……。

4、以修神通者为道——一切神通皆是从定力而出!定力又是通过锻炼第六意识的专一性而得。定力、功夫多练,功能自然就强。但是功夫是练出来,能成就能坏,非金刚不坏者。所谓金刚不坏心才是大家需要找的真心,形而上的第一义。很多持神通为道者,总是看别人有什么“特异功能”,若是没有就觉得没悟道!真愚也!例如,认为有“宿命通”、能“坐脱立亡”的人,就以为是开悟了的。要知道,知“前世今生”只是一种功能;“坐脱立亡”是定力的成就,“坐脱”的再潇洒,未悟道,仍在三界轮回中。这些其实跟悟道根本无关。
悟道是看是否悟得第八识心,而不是看在第六识上的用功程度如何!

5、以依附鬼神为道者——祭炼一些猖兵(妖鬼)为用,或者修炼一些绝法(领字),自然可以获得一些妖通、鬼通!但神通尚且不是究竟,何况修鬼通?鬼通只会不断耗损自身福报及健康,比之神通又更下之。如果,再因为利益而发派鬼兵为恶,更是折寿、折福。所以,此更非究竟也!

6、以修“福报”者为道——不知本源为何?只知道不断行善积德积福,以为积累较多福报,来世生活可以更好即可。修福报其实仅仅只是一个资粮罢了,人如果太忙碌,也是无暇思考人生真谛的,人活着当然需要吃饭,但是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禅宗六祖说得好:“迷人修福不修道,以为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福是福,罪是罪!福罪其实是不相低的。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真相而已!

7、以往生“天道” 或者极乐世界为终极目标——修福修定,希望临命终了,有仙佛接引往生这些福报较大之世界。毕竟天人世界福报高,不像人间、地狱。以为,往上生该处即是究竟,但神同样在轮回中,只是福报大,寿命长到你觉得是“不死身”,可福报尽还是一样要轮回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神”都悟了八识心王,不悟者一样多。所以,此亦非究竟。哪怕往生极乐世界,有佛教导,只是方便学法而已。但不是说,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就“完事”了。

8、喜玩“口头禅” 、“逞弄机锋”者——读过佛经、禅宗公案,但“倒因为果”,直接把佛、各祖师的话当做是自己的“证悟”。动不动就是佛语连篇,诸如什么“清空啊”、“放下啊”、“活在当下啊”……。这个其实叫做“画饼充饥”。“画饼肯定是不能充饥的”,修行哪有那么容易,把佛祖师的“话”盗取过来就当做自己“修证”的。“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说什么,“清空”、“放下”?说“清空”、“放下”之时,已经“落”在“清空”“放下”上了。而所谓的“当下”也只是心的现量境(善未起念头的那个境界而已),但不是说这个还未起念头的境界就是“禅”、就是“道”了。这还是没能真正明白藏识,未得传承而已……。

以上,当今很多所谓的修行人,都落在其中。也可以自查,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


第二部分 未悟本心与悟得本心之区别——蠢龟扫尾与羚羊挂角
1、“蠢龟扫尾,方灭行迹,又落扫迹”!
一只大海龟从海里上岸来,它自己也知道自己脚上有水有泥,所以,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它的去向踪迹,它就自作聪明地用自己的尾巴把自己走过留下的脚印扫一下,以为这样就能隐匿了行迹。只是,脚印虽然是没了,但用尾巴扫脚印的痕迹同样又留了下来。别人一样知道它的踪迹,只是它却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已。
像某些未得师承,未真正开悟者,总是喜欢玩弄“口头禅”以标榜自己“水平”很高。说什么“我已经清空了杯子”、“我已经放下了”……!其实,真正开悟者根本不会这样说。这样话的人,其实只是把他自己未证悟的事实“公之于众”而已。因为,他在说已经“清空”、“放下”的时候,已经落在了“清空”、“放下”上面!他自己就像那只大海龟一样,以为自己还很聪明,其实不过是在“蠢龟扫尾”罢了!所以,不要以为禅宗就是玩玩嘴皮子,一分修为一分境界。境界到了,才能讲出相应的话;境界不到,一开口就被人笑。只是不知别人笑什么而已……。

2、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如何是开悟?这里只讲最初阶的开悟,就是明心!
那么,明心是什么?
明心,是破初参或者叫破本参!证悟悟了那个“中庸”的本我。(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未悟明心者,困于意识范畴而不能出,总是堕于阴阳两边……。
开悟明心,则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浑然天成!
明心后断“我执”、“法执”,“身见”、“疑见”、“见取戒”……,中庸圆融,智慧自然非未悟者能比。证“真我”方能真正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里留我早年所做偈语一首,以供读者参悟用。
“离取亦是取,离妄已成妄”。“如何觅本我,肉在骨头上”。
“离取亦是取,离妄已成妄”——此如“灵龟扫尾,方灭行迹,又落扫迹”!
“如何觅本我,肉在骨头上”——真心与妄心是相对的名词概念。“妄”中方能显“真”,如果没有了“妄”,也就没有“真”了。太极阴阳,相辅相成,相互为根。由“垢”知明真心,由“垢”才知何为“净”。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为此意,也被用做佛教之标志。要明真心,就要能看清种种“妄心”,但也不用排斥。要没有这些“妄”,也没法找到“真”了。
所谓,识破“真空”在“色”中!即是此意。


第三部分 公案——禅悟印心之工具!(附古人、现代公案)
有些人或许会说,何必说什么“机锋”、“公案”。太麻烦了,何不爽爽快快的直接把“密意”说出来,这样不就行了嘛,听了,不就也开悟了嘛?
其实,了脱生死哪有那么容易的?为什么古人要用公案这种“密意”的形式来说法?就是怕禅的精髓失传。看书店里,很多讲禅讲道的书,有很多还是有“大名气人”所写。但书一写,就展示出了他的境界了,甚至把他未开悟的事实也“公之于众”了,只是自己还不晓得而已。开悟了的人,一看,一笑而过……。
禅,不怕“讲得错”,就怕“讲得对”。讲错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落处”。
如果,把对的讲出来,把禅的秘意都公布出来,那就真的“玩完了”。未悟者,因为没有真正参究出来,生死并不能了。但他却又知道了“秘意”,而且还把这个秘密又告诉给了别人……。这样,以后也再没人再参禅,只有讨论其人禅风如何如何……。禅之宗门断,佛其他宗派也断;跟着道家、儒家也完蛋,整个地球就无正法在住世……。
试问,这种因果谁敢去承担?不要以为好心直说是在帮助他,其实是在害他。蚕变蛹,破茧而出,要靠它自己。你帮它剪开茧,只会让它死得更快、更惨……!

但所谓的开悟也是有层次的,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那样,悟一次就完了。悟,并不止是悟一次。次第,就是阶梯,上梁后而抽梯,如此而已……。
而古代之公案(指月录、五灯会元),皆是记录参禅者开悟因缘的“故事汇”,编订成书,以供后来人参学印心之用。所以,“公案”皆是禅之密意,不可直接公开宣说。也就是,悟者对未悟者的“指引”,是不能“直说”的。但可以做一些“提示”。这就是禅所谓的“以心传心”!从这点上来说,“禅宗”才是真正的“秘宗”(明明白白的“说”了,境界不到还是“听”不懂。心印白白拱手相送,境界不到还是接不了……。)
古代公案,故事虽多,但总结、合并之后,其实一共只有三则。
一为初关明心;二为重关见性;三为生死牢关。六祖前,很多人只有两关——初关、重关合并一关;再来个牢关。六祖后,很多读书亦开始参禅,但读书人慧解力强而定力修炼差了,故而又分出了明心与见性两关……。
三关修证,每关又分,解悟与证悟。“解悟”是从学理上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明白这个“道理”;“证悟”才是真正的破参。
例如,证悟明心后可以断“身见、我见、疑见、见取戒”。
“疑见”——尤其现代的人,更偏激,疑见更重。总是怀疑别人说的,甚至怀疑佛道一切圣贤所言。但又不肯踏实用功,这种再厉害的“高人”也帮不了。
“见取戒”——由自己的认识水平而人为的设立的“戒律”。那其实是因为没证悟实相,而给自我设定的障碍。

一、初参(初关)公案:
说了这么多,如何是禅之“秘意”呢?
这个还是用我的一个真实的“现代公案”故事来说吧!
很多年前,认识了某佛学博士,聊天中发现其此原来是“以能觉能知之心为道者”,虽然也经常打坐练功修定(当年能够一次打坐4小时左右),但并未悟识本心。
博士:“我无男女相”(这句话,是不是很“牛”,很“雷”? 其实,从他的思维来看,他是想表现他已经证悟第一义谛,其悟境与金刚经所说,“无人相、无我相”相同。但是,一开口他的境界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我:“你都活到这把年纪了,难道你不知道你的身体是男是女”……? (“机锋”不是像现在人一样乱对的,说什么样的话代表了其悟境水平,要是水平不到,有些话是说不出来,一出口就惹得真悟者笑话,但是自己又不知道错在何处)
博士:(…………,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想了想后说道)该如何说?
我:你以后不要再说什么“我无男女相”了,这样说惹别人笑。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根本不会像你这样说的。我若是你,我会说“以真我无男女相”……!(提示:“我无男女相”跟“以真我无男女相”到底有何不同?(真悟者,至少是解悟明心者从学理上也能懂。)
博士:那么,依你说,到底哪个才是真心、本心?
我:(我未答。转身卖了几瓶饮料后,拿给他一瓶)说:来喝!
博士:(手接过我递给他的饮料)
我:“对”!
博士:(未说话,疑惑的看着我,眨了眨眼。)
我:再对!能知能觉者不是真心,这个才是。
博士:(其,毫无头绪,用手抓了抓头发。)
我:还对!就是这个了!
博士:(疑惑的拧开饮料开始喝,但仍然没有搞懂何为真心!)
我:要不要聊聊这三个对,究竟“对”在何处?“是你对还是我对”?
博士:(始终接不上话。因为搞不懂,感觉太玄乎了,不知怎么回答才是。)
我:(因为机锋他实在接不上来,对答不了,于是我转移了话题聊了别的东西……。)

“话头”我给他了,能不能参破,则在于他!“百尺竿头进”,已经到了竿子的最顶端,还想要更进一层,怎么进这一步???(若会了,方为证悟明心。)
若有心真参实修者,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比之此博士当年如何?此博士当年除了错悟本心,智慧未开之外,定力,阅经之广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与他失去了联系……。时隔今日已有十多年,不知今天其进境如何?破初参了没?我也是真心的希望他能破参的……。
此公案若是会得,则是破初参明心矣(证悟明心)!
又如,水浒传里鲁智深坐化一段,其所留偈语:“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会此公案,一样知道“我原来是我”……!
秘究竟在何处?参、参、参!!!

明心解悟的公案(我自己所经历之事,讲出来也就成公案了):
昔日,有一僧找我化缘,但其真假不知。给面包还不要,只要钱……。
所以,我也想试试其水平。
如果,“未入得门内”,那就说明他受不起布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皮毛戴角还……。俗家人的布施是有所求的,希望悟道者或者正在修行者以后也能帮助自己解脱。这跟施舍叫花子不同,那是没有任何希望乞求心的。所以,出家人,如果不好好修,这份恩情,来世就是变动物都要还的……。)

当时,我在玩弄一根菲律宾短棍。于是随手“机锋”就来。
我问到:“此棍未磨炼时如何?”
僧答:“平淡不起眼”!
我再问:“磨砺之后后又如何”?
僧答:“犀利无边,棒打老虎,威震天下……”!
我:“若如此,还是请往下家吧,实在没法布施……”。(未能解悟心地故,连门边都没到)。
这里不是说现在的出家僧人水平就如何如何!这只是个案,只是就事论事,讨论禅道而已。(所以,莫要因此就胡乱评价出家人。)
为何,磨砺(修炼)后的棍术,又是棒打老虎,又是威震天下的,还是不许可他?其中窍要在哪里?这个其实并不难,会得!就是解悟明心了。

此公案其实与古代一公案几乎如出一撤。
古时候,同样有一僧找一开悟之俗家人化缘。此前僧未悟(未能解悟明心)。
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僧答:“黑漆漆”。
再问:“磨后又如何?
僧答:“照天照地”!
(对不起,你不能接受供养,往下家去化吧……)

一年后,还是此僧。因为,此前不被认可。又修一年,专门来“化缘”,求印证的。
还是一年前的那个机锋:“古镜未磨时如何”?
僧答:“此去汉阳不远,黄鹤楼前鹦鹉洲”。
请进!请接受供养……。

(提示:“照天照地”与“黄鹤楼前鹦鹉洲”到底有何不同?为何“黑漆漆的古镜磨砺得能照天照地”还是不被认可?会此公案,方是解悟明心,但却不是证悟。要证悟明心,还得继续精进……。)
重关、牢关虽然更难。但如果,初参都悟错,后面就问题大了。所以初关之重要显而易见!

二、重关公案:
某人问我关于重关见性之事。
当时是在水边,我以手拍打水面,水花溅起……。如是三次。
但某却不懂!说明其因缘还不具足。这里,还有个“有情说法与无情说法的”分别。
昔日,达摩大师曾做偈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就是说,无情之物只有物性,没佛性,自然也不能成佛了!但各种无情之物虽然无佛性,但是却可以引导有情众生悟道。何也?这个就是所谓的无情说法。但这个无情说法,也并非只有佛家禅宗所独有,在很早的时候,儒道就已经在用了。如,论语,孔子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界,四时有序,万物运行有规律,“天”并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就照这个规律去运行了……。这个其实就是无情说法。机缘到的人,见之,自然也就能悟了,何必还用语言多说呢?所谓的“以心传心”,就是这样传的!

我这个“机锋”里,手拍打水,水花四溅。水是无情之物,只有物性,没有佛性。但为何,拍打水花可以开悟?已经到了重关境界而未破参者,去拍打试试看!如果机缘正好到了,一拍就开悟了……。

那么,古人讲见性的公案是如何的呢?(因为这些公案看的时间久了,故事里的人物名字记不清了,只记得故事。但人物的名字其实本“虚幻”,故事所体现出来的“秘意”才是实际能帮助参学的东西。所以,用心参公案故事即可,不用太注意故事的主人公名字……。)

此公案未悟者读之,感觉“非常玄幻”。(因为尚且不能解悟,就更别说破参了。)
某学僧参德山大师。
德山:黄巢之乱后可捡到剑否?(战乱后,到处是尸体,到处是兵器。剑,在这里寓为智慧的意思。“捡”到就是证到的意思。)
学僧:当然已经捡到了。
德山:剑在何处?
学僧:剑在此处!说罢,双手即做握剑之姿势。
德山:此剑,能斩我头否?
学僧:当然能。做斩德山僧之姿势。
德山:嘎!我头落矣,我头落矣!
学僧:哈哈大笑,志得意满!
德山:亦笑之!(双方在大笑中而散)……。

之后,此学僧再参其他善知识。
善知识:你这一路上参过哪些大善知识?
学僧:参过的有……(罗列名字而出)。
善知识:嗯。参了这许多人,可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学僧:有一例!参德山时,德山好棒喝。但奇怪,他却没有打我!
善知识:你们“机锋”怎么对的?
学僧:把经过又讲一遍。
善知识:你最后“砍”下了德山的“头”?
学僧:是的。
善知识:那你把 “砍”下的头,拿来我看!
学僧:面色大变!遂朝德山所居方向,遥遥而拜……。
(友情提示:此公案其实是参重关境界的公案,未破初参者,勿碰!否则浪费时间不说,搞不好会参“疯”。参学有次第,得一步步来。此公案看过即可。放于此处只是讲解一下何为重关见性之境界,看过后记住,或许他日到了重关境界时用得上。)

三、牢关公案
现实中能参到此者,已经寥寥无几,公案自然也更加的“玄乎”……!
有人拿古人的公案“丙丁童子来求火” 来求问!
公案原文:
问:何为“丙丁童子来求火”?
答:“丙丁童子来求火”(居然以问题来做答案,这唱的是哪出啊?参参看!)
………………………………………………………………………………………………
问者:“ 丙丁”为火。丙丁童子求火,其实就是自己再找自己。自己本身已经具备,所以,此公案就是说,让我们不要心外求法,那是骑马找马……。
我:“不要心外去求法”,初参解悟明心的时候,不是已经知道了嘛。为何还在牢关这里再提?祖师这样设计,岂不是显得重复而多余了……。所以,这个公案肯定不是这样解的。
问者:那如何解?玄机何在?
我:此公案,以问提来做答案,此为“阴阳双生”!
问者:何为“阴阳双生”啊?
我:(连续拍手两下),听到拍手的声音没?
问者:当然听到了!
我:会了没?
问者:不会!(说明开悟机缘还是没到。)

(禅之大机大用,就是这样用的。在生活的场景中,随时随地的“指示”。机缘到则悟,机缘不到,就在工作中渐修看参话头就是。机缘熟了,自然水到渠成!)

提示:可以进一步思维,猜猜看,如果也是真开悟的人,到底该如何对这个机锋?言语上该如何说?动作上该怎么做?

参禅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三关!要能逐一闯过,方为好汉!
闯得过,天庭地府具是虚设!
闯不过,六道轮回正常报道即是。

第四部分 看参话头与参禅之戒!(渐修的方法)
“禅”虽不可言说,但“禅法”(具体修禅的方法)是可以教授的。
“禅”,是顿悟!是一刹那间的“一念相应”!是在那一瞬间突然就知道了宇宙的真相。
但顿悟不易。如果顿悟不了就需要渐修,也就是“禅法”的内容了。禅法最基础的法门就是“看话头”与“参话头”!“看话头”,就是看着一一句话,不起解释。当想要注解时,把注解的念头压下去,只是冷冷的看着这句话。不要看丢就行。如果要看注解,则变为“看话尾”,不要看话尾,只要看话头即可。看话头也可以了解成是一种定力功夫的培养。“参话头”,则是有一个“疑情”在里面,然后话头都不见了,只有“疑情”在,直到有一天,在那么“一刹那间”豁然开朗……。
另外,参禅里面还有一个戒律的问题。以前“丛林”(专指禅宗的修炼道场)都是有戒律要求的,不但有而且还很严。
例如,曾有人问禅。我与其言,莫要“心外求法”,“心外无法”。(佛法是内明之学;外道是心外求法,是为外道。不从自心上去求道,从外面的东西上找,那是缘木求鱼……。这也是内明与外道的区别,就如本文最初讲的那些修行歧路即是)。而其,却沿着我的话反问:“心内岂有法”?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口头禅”!终究是堕在意识范畴,并未离开心意识境界。但其却反而觉得其回答很“高明”(好像是破了法执,其实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如果在古时的“丛林”,逞口舌之利,玩弄这种“口头禅”是要挨打香板的——“不是说,心内无法吗”?法既然不在心内,应该不会感到痛才是,打完,看他痛不痛?(身根与香板接触产生“识”。死人不会痛,那是藏识已经离开故。但活人,藏识还在,身根神经也未坏烂,必然会痛。所以,法在“心内”不在“心外”。)如果还有下次,再打!直到不敢乱用“口头禅”为止。这个就是古时丛林的“戒律”!因为有戒律的保证,方能成就“定与慧”!但现在没“戒律”制约了,更是“乱说一通”。甚至在网络上疯狂得“卖弄”。哎!没办法,末法时代就是这个样子的。玩嘴皮子的多,真修的少。所以,也导致了实质的精髓失传。
又例如,丛林有戒律规定不能玩弄神通(不明自心本心,神通反而是障道之物。参考本文最初修行歧路,执迷修炼神通者。)如果有神通之人,要使用神通,得经过师傅或者方丈主持允许,至少是要“口头上”的允许才能使用。更正式一点的,是要有书面的申请,已经方丈的签字许可才行。如果都没有,就妄自使用“神通”,也是要受到处罚的。为何如此严格?禅是“直了生死”,跟神通力根本无关……。
“功夫前人好,今人理论高”。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现状的一种讽刺!
古人对“机锋”,都是修证者相互交换心得体会、相互印证。
而现在的人,参禅缺乏真实用功,总想“投机取巧”,以为逞口舌之辨即是禅宗。
嘴上以为讨点“便宜”便觉志得意满。实际上,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说话”不容易,到什么水平说什么样的话。境界不到,有些话是说不出来的。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第五部分 变易生意与分段生死
所谓“涅槃”,就是指前七识都灭掉,独留第八识独存的那个境界!

“涅槃”又分无余依涅槃与余依涅槃。相对应的是“了变易生死”;“了分段生死”。

无余依涅槃,是终极的寂灭,可以不用在转世轮回,常驻于真空之中。但谈何容易,需要累劫的修炼才能将人累劫习气的根断尽,方能做到。所谓临终佛接引至极乐世界,不过是去那里留学与深造,继续修炼,而不是说,转生去那个世界,就是进入了无余依涅槃,不是一回事。

有余依涅槃,了分段生死。就是进入“涅槃”境界中,暂时的不再转世轮回。但因为累世习气之根没有拔尽,所以,“一段时间后”,藏识内的习气种子现行而成熟,又被动的转世了。转世后又继续修行,再进入此有余依涅槃,再过一段时间,再进入轮回……。如此不断反复,所以叫“了分段生死”——生死被分成一段一段的。而根据水平高低,又分四层次:“七返人间、五返人间、三返人间、一返人间”。七返——连续转世七次后可以进入有余依涅槃暂时不再转世;一返——一世后进入有余依涅槃暂时不再转世。但“一段时候”后还是要“再来”的。

所以,在能够进入有余依涅槃时,有两条路走:1、如果生活过得太苦、太累,已经对人生产生绝望之时,可以直接进入有余依涅槃,暂时歇息。以后再来,再修!2、故意留下一些“欲望”不断除(断除了现世之欲,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就不想再活),然后继续修炼,多世后达到能够进入“无余依涅槃”的境界!“了分段生死”并不究竟,迟早都会回心向“了变易生死”境界的。这也是所谓“大小乘”(罗汉道与菩萨道的区别)。
明心与见性,从教理上看,其实也仅仅只是修行“入门”与否的标准。不代表就是修行很高的成就。悟后始修之路才是真在修行的开始。当然,如果不能证悟明心或者是错悟本心者,就差得更远了……。

第六部分 “三教一家”
如果仔细参究会发现,其实禅宗这样“以心传心”的教法,并非禅宗所独有!
儒家、道家同样也有!例如,像道家吕洞宾祖师、陶弘景祖师、陈抟祖师、王重阳祖师、张三丰祖师……,都是主张“三教一家”的。
儒家里面,例如,本文,无情说法一段。论语中,孔子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其实也是“禅宗式”的心传之法!
道家!庄子、列子的寓言故事里一样透出公案般的禅味。
例如,列子汤问里,三把剑“含光(神)、承影(气)、 宵练(精)”。三把剑具不能杀人,却一直珍藏。为人借去报仇,亦杀不死仇人……。故事何解?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公案。
如果肯用心,三教经典,生活中处处是“话头”,皆可参究!

只是,莫要因为一时参究不透就开始谤法,毁谤圣贤!所造愚痴业那是需要自己承担的!
参不透,存疑即可!留着这个疑情,待因缘成熟时,也就破参了!只是这个时间是多久,因人而异罢了……!

禅法是接引上上根器之人之法。小根器之人若见,“心生恐惧”,甚至有“抵触心理”实属正常。毕竟杯皿之器岂能装江海之水?根器的大小也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待汝一口气西江水,吾再为汝言”——不是真的要吸!而是说的这份气魄、胸襟,没有这份气度,接不了法。

本文对禅修一事讲了个大概框架。相信对有志于修道、修禅者会有一定地启发、帮助!
有缘见者。观后,如能真实用功,定能有所获……。如此吾愿足矣!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清净梵众 2019-07-16 22:24:23
若是原创我在此真心顶礼。
请求指点,为什么我明知一切皆是不真实,但是还是害怕果报的到来,对未来充满恐惧?
-----------------------------
首先,谢谢关注!
这篇文章肯定是我原创的作品!所讲内容也都是真实在现实中发生过的。
我从来没有抄袭别人文章的习惯,倒是发在这里的东西经常被别人抄袭。

请求指点,为什么我明知一切皆是不真实,但是还是害怕果报的到来,对未来充满恐惧?
——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是觉者,知道造什么因将会得什么果,于是控制自己行为。凡夫只所以是凡夫,事情做过了,果报来的时候才知道害怕,但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
看见刀砍过来,不想被砍到,是正常人的反应。但为什么会有刀砍来,这也是前因的。
人生之路,荆棘重重,社会也在剧变,给人心里带来很多的不安。但能得法喜,随处自在。多修炼意识心,心念坚定,亦能克服心中之恐惧。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清净梵众 2019-07-16 23:08:00
铁棒磨后是什么样?如果不是犀利无边,那就是想磨什么样就磨什么样?……
-----------------------------
铁棒磨后是什么样?
——公案提示:“磨铁棒”就是寓指使用种种方法进行修炼,但本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知道它吗?哪怕铁棒磨成绣花针,亦或者磨成金箍棒其实都已经偏离了主旨。何也?这个就是所谓的“见地”!要好好参参这个公案,会得,方为解悟明心。古时候,这个要先自行悟通。会了,才有得到师傅进一步教导的机会。使用机锋、话头引导,进而达到证悟明心的地步。若不会,说明因缘不够,还不具备继续说法的条件,就只让继续劳动,继续做功夫,以待因缘成熟了。只是人根器不同,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师傅都老死了还没会的都有……。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禅心道语 2019-07-17 20:54:31
知道我现在的各种心都不是真心,因为都有生灭,却始终找不到不生灭的心,该如何?
-----------------------------
知道我现在的各种心都不是真心,因为都有生灭。——是的!你已经比很多普通人觉悟都高了。很多人都以为意识心是不生不灭的呢……。

却始终找不到不生灭的心,该如何?——这个就是一个悟道因缘的问题了。因为要想证悟明心也是要有“福报、福德资粮”的。你这个时候需要:1、多行善,多积累福报。2、多做功夫,包括打坐修定,看参话头,或者使用念佛法门来渐修。
因缘时节到了,有一天就突然一念相应而开悟了。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禅心道语 2019-07-17 21:28:43
真心感谢大德!从15年开始平日里有时间就打坐修定参禅。所以大德悟道是需要因缘的?
-----------------------------
是的!能悟道也是有“福报”的一种体现。而因缘时节,就是功夫定力、智慧、福德具备后的一念相应。任何人,包括古代的各大善知识悟道因缘都不一样。看记录公案的书“指月录”、“五灯会元”,就讲了各人不同开悟的因缘。有的是吃饭时,悟的;有的是被门夹了,悟的;有的是掉水了,悟的……,不一而足。
只要踏实做功夫,再加上适时的指点,那一瞬就悟了……。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ty_岁月无声319 2019-07-17 22:15:17
楼主您好,木棍,古镜与风动幡动,仁者心动是一个意思。五祖留给六祖的那首偈,有丝毫的我执即是轮回。不知道这样的理解能沾得上边吗?
-----------------------------
这其间又有些细微的差别!
木棍、古镜的公案是直接引导认识心源本体的体性。
风动幡动是通过外物境象来比较认识心源体性。
差别就是引导的角度有些不同。
就像一个苹果,有时候是从颜色来描述其体性;有时候是从口感来描述;有时候是从形状来描述……。但若会了,横竖,怎么说怎么引导都是可以的。
有丝毫的我执即是轮回。——就是现世证悟了明心境界,已经断了我执、法执,但仍然也没能脱离轮回!因为累世积累下来的习气之根未除尽故。到此地步,仍然还得继续轮回修炼才是……。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清净梵众 2019-07-18 13:28:55
大德所说二关重关,是否类似慧海禅师否定青青翠竹郁郁黄花这则公案?
您所举三关牢关的丙丁童子来求火的公案,确实像初关所参的,不知道有什么区别?望大德仔细指点些!
-----------------------------
1、大德所说二关重关,是否类似慧海禅师青青翠竹郁郁黄花这则公案?
——是的!对!这则也是重关公案。若不会,多看看翠竹、黄花,甚至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因缘时节到了,就会了!
2、三关牢关的丙丁童子来求火的公案,确实像初关所参的,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初关是“清风拂水面”;牢关是“清风、流水两相安”!
参!参!参!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红莲花6 2019-07-18 22:00:28
请问高人,如何修行呢?
-----------------------------
福报、定力,皆是资粮草。
1、先要有福报积累,很多人活一世,且不知有参禅修道了生死之事,说明其福报不够。没有相应福报,不会修道,更不会开悟。(行愿,要有开悟的愿力)
2、修定力做功夫(自身的勤奋)。
3、得到善知识的点化开示,机缘成熟而悟入。(见地要正,用错心,是缘木求鱼)
4、修炼有层次,就如玩游戏的升级一样。要明确知道自己已经修道什么境界了。下一步怎么努力……。(法的传承)
5、参学,印心,学别人的东西。取长补短……。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红莲花6 2019-07-18 23:14:58
那么按您的意思,修行是需要拜师的哦,这段时间很想拜师学佛法,但是机缘未成熟,有个高人教我放生,积累福报,到时明师自然而然就可以见到了
-----------------------------
嗯!一般都是需要有师传的。不然,皆是“盲修瞎练”。见地不正,终究只是蹉跎岁月。资质再好,未离“隔阴之迷”也需要最初的引导。如果,已经修到“无隔阴之迷”的地步则另当别论。

放生是一种积累福报的好办法,只是资粮而已。
要找到明师,需要有慧眼;需要有专研的精神,一心相感,终有见时。
更多的人,有时候不过是当面错过罢了……。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红莲花6 2019-07-18 23:20:19
请问高人,听人家说童子命最容易得道,也容易开悟,是否有这种说法呢
-----------------------------
童子命来源于命理上具有童子星的人。但实践证明,带童子星未必是童子命。(我本人八字也带童子星,但却不是童子命。)
童子,前世为天人或天人之仆役转世而来。有宿命感,或者是被罚。其人心灵较专一,也会喜欢玄学、佛道的东西。但是否容易开悟,则不一定。很多神,在天界,福报高,但还不是一样有很多也没有开悟……。

一个人是否有学习风水、命理、玄学、佛道“天赋”,从八字里是可以看出来的。
1、命格要带“华盖星”、 “文昌星”或者“太极贵人”、“天乙贵人”。 (华盖中,带丑辰者偏向于道;带未戌者偏向于佛。)
2、要带印,最好是偏印(偏印为偏问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偏向于对传统学术的继承)
3、要带食伤(在地支比较偏向于技术型,而且有创新变化的能力)
4、日元为癸水。要旺(但不可过旺);或者是过衰者。(癸水,阴水,为雨露之水,本从天上来,为完成宿命而来。)
5、八字纯阴或纯阳。也包括假纯阴假纯阳(有子午、巳亥者)
6、时支带戌亥。(对佛道会感兴趣)
如果,命格里有标志有“天赋”,但还要看后天自己的努力才行。
你可以对照看一下自己的命格,就心里有数了。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红莲花6 2019-07-19 00:13:54
请问高人,全阴童子命是不是很少有这样的命格,
-----------------------------
童子命,可以引申为情感、婚姻不顺的命格。又全阴,的确少。但是纯阴、纯阳又分真假……。
学习佛道并不一定要出家,形式上的出家,而心没有出家,那是没有用的。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清净梵众 2019-07-19 10:01:54
个人浅见,教授的三次行为,接饮料眨眼抓头发,皆是自性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自性所现,所以楼主说对。
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还请明示。
-----------------------------
人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自性所现!是的!真心与妄心是合在一起运作的。但关键是要明白哪个是真心,哪个是妄心?
“离取亦是取,离妄已成妄”;“如何觅本我,肉在骨头上”。
要弄懂明白哪个是骨头?哪个是肉?
识破“真空”在“色”中啊!
参!参!参!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qiankunjun 2019-07-20 07:15:38
求问先生,但凡心静之时,内心深处总会自问“我到底是谁?”这个声音自然而生,好似一种催促提醒,每每就快得到答案,可总是揭不开那层纸,很失落,很无奈!人生百年,弹指一瞬,觉知今生背系某种任务,这种使命感越来越强烈,可就是因为不解“我到底是谁?”而迷惑茫然。我之所求,不为尘世富贵,不为名利财色,更不为神通自在,只为求得本心智慧,不迷真我。是以,求问先生,若以“参禅”话头去求解“我到底是谁?”不知如......
-----------------------------
生我之前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前生之使命任务,若能知晓,属于“宿命通”范畴,的确与开悟不相关。
求得智慧本源,方能心无挂碍。
1、先学看话头,“我到底是谁”?然后在心里看死这句话。先能够在静态的状态下(站桩或打坐)时,做到话头不丢。如果当有其他念头升起时,压下其他的念头,还是回到看这个话头的这一念上。就像一个浮木,浮在水面上,按下去后又自动的浮起来,始终保持最初的那个念不受其它念头干扰。还有,不要去想“注解”。比如,以前看过本什么书,有讲过“我是谁”的内容……。如果想这个,就是在“看话尾”了。看话尾是没有用的,要看话头。
2、在动中,比如,行走、劳动时,也能看住这个话头不丢。能够一念相续下去。(这两步其实是在修持定力功夫)
3、开始参话头。与看话头相比,多了一个“疑情”在里面。然后,参着参着,话头都不见了,只剩下这个“疑情”。
4、一直参。直到有一天,一念相应了,也就开悟了。……

平生不修善果,专爱杀人放火。
突的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传——鲁智深 圆寂前所做偈语

“我原来是我”,本然如是!未悟前,是迷;悟后即觉也……!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Alicia3 2019-07-20 22:20:16
顶礼膜拜~每用心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每一次心中感动不已。感恩梅花先生无私付出自己的心血结晶。字字珠玑,虽有诸多不懂,但照先生所示方法勤修苦练终有明心见性时。
-----------------------------
嗯,是的!禅是以心传心之法,重在心悟!
眼能视字。非是眼见,实乃心见。
见非见,心非心;玉露珠,罕世稀……。
闻一知而十,举一而返三。
如能从吾所言中,悟出所未言者,进阶有望矣!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今天讲一则吾幼年时,历境求索的案子:

吾幼时,常常感叹生死无常,对生死之事也十分迷惑……。
某日,某夜,看电视中,忽然停电。四周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找到一支蜡烛点上,有了稍许光明,但此光亮亦不足以干别的什么事。
于是乎,眼睛便死死盯住此蜡烛观看。
触景而生情!忽然想到,也许,我的生命也如同这根蜡烛吧,
燃尽之时,也就是死亡之时。
死亡!也许就像这黑暗一般的无边无际吧?
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心里顿时一阵难过……。
就在这时候,又突然来电了,电灯亮起,四周一片光明。
如果当时,有一位善知识在场,且愿意应机点拨的话,那时候就可以开悟明心了。
然而,却没有……!
不过,多年以后,我终于也明白了“蜡烛灭了,光在何处”?
再回想往昔种种因缘,真是羞愧,不知错过了多少次“机会”。

(提示:蜡烛光灭,意味着死亡;那么,不会灭的“光”又究竟在何处呢?这就叫开悟因缘,有时候,急也没用。因缘不成熟,就是不会。“悟”是看能否一念相应,故而跟脑子的聪明伶俐无关。)

把我自己的这个案子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今天讲一下关于打禅七的事。
打禅七,有时候简称为“打七”。是一种在“七天”内“克期求证”的方法。相当于短期内的“急训”。因为人、事是以“七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的(现实中我们也是以七天为一周的)。当然,出家僧人还有更长时间的,是七个七天,就是四十九天。
古时候,丛林打禅七,参加者什么也不用管,只要进去打坐就是。每次当坐一定时间后,可以集体下坐“经行”一下,适当的活动活动;然后又集体开始打坐。到吃饭时间,会有专人送饭、送茶水;睡觉也会提前安排好地方。参加者,只要有真心求道、证道之心即可。
当一天结束时,会有主七师傅回答参加者修炼中的各种问题,并用机锋来引导使之开悟……。古时,确实有不少人是在参加“打七”时而开悟的。
但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难得有“七天”这样集训的时间了。于是,改成了“禅三”。只用三天来集训,可是能够在“禅三”或“禅七”中开悟的,现在近乎为零。概因,很多人参加,其实只是抱着一种体验、尝试、甚至是娱乐的心理;而非是迫切的“了生死之心”……。
昔年,曾见一些拳手,亦一同参加“打七”活动。打七结束后,颁发证书……。
整个的打七过程,嬉笑轻松,毫无“了生脱死”之心。有时,有人见有同伴坐之不正,而被监香师傅以香板轻轻敲打提醒时,尽偷偷窃笑之……。如若,他仅余此七天寿命,七天后将逝,前路茫茫,死后往哪里去?如果,他当时疑情很甚,真心欲求了脱而不得时,汗流浃背,又无路可寻。那时,自己尚且顾不过来,怎会有时间再去笑别人……?有时间笑别人则说明生死心不切!
所以,这样的打七其实已经失去了其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了。至于颁发证书,现在的时代就是一个“证”的时代。但是,生死之事,真的需要用个什么“证”来证明吗……?
在这个末法之时代,很多人也难得再有打七的时间了。所以,欲志心求道者,要自行在生活、工作中多下功夫,机缘到一样开悟。不是说,开悟一定要“打七”。“打七”也并不是开悟的“充分条件”!
楼主:梅花先生  时间:2019-08-23 13:28:06


楼主:梅花先生

字数:26614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9-07-17 04:38:05

更新时间:2019-08-23 13:28:06

评论数: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