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盛唐那点事(七):说说开元年间大唐与吐蕃的战争

盛唐那点事(七):说说开元年间大唐与吐蕃的战争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29 21:05:00
唐中宗李显时期,吐蕃屡屡向唐朝请求和亲。李显几经思索之后,同意把养女、邠王李守礼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给赞普。景云元年(710年)正月,金城公主在将军杨矩的护送下,沿七十年前文成公主旧道入藏,同年年底到达拉萨。吐蕃赞普专门为他修建宫殿居住,尊称其为“可敦”(赞普正妻)。
金城公主和亲,是唐、番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盛事。她进藏时带去几万匹锦缎,还有许多书籍和乐工杂伎,对唐蕃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但就当时而言,和亲事件并未给两国带来持久的和平,两国边境冲突仍然不断。
杨矩回国时,唐朝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朝皇帝由李显变成了李旦,李旦任命他为鄯州(今青海乐都县)都督。正在那时,发生了唐军侵掠吐蕃北境事件。狡猾的吐蕃人强压下怒火,没有反击,而是贿赂杨矩,请求他奏请朝廷,将黄河九曲作为金城公主的嫁妆划归吐蕃。
黄河在上游是一条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河流,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在青藏高原上拐出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吐蕃人请求的黄河九曲地带位于现今青海省东部,这里水草丰美,毗邻唐朝边境,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唐睿宗李旦轻率地答应了吐蕃人的请求。黄河九曲一失,从此,唐朝在与吐蕃的较量中,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开元二年(714年)八月,利用黄河九曲之地将战马养得膘肥体壮的吐蕃人终于露出了可怕的獠牙,国相坌达延、将领乞力徐率领十万兵马突然攻击临洮(今青海乐都县),进军兰州。
吐蕃人的这次袭击有点出人意料。三个月前,坌达延还写了一封书信给唐朝宰相姚崇,建议两国派使者到河源(今青海省西宁市)勘定边界,订立盟约,而且还指名道姓,替唐朝选了一位结盟大使——解琬。
当时解琬已经退休。唐玄宗李隆基为了满足吐蕃人的要求,特地重新召解琬入朝为官,并命宰相向坌达延回了一封书信,尽量为两国结盟和解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没想到,盟书没捂热,吐蕃人就开启了战端。这一幕,与小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何其相似。难怪李隆基气得七窍生烟,直嚷着要御驾亲征。
八月二十日,吐蕃前锋抵达渭源(今甘肃渭源县),大肆抢夺唐军牧马。李隆基命薛讷代理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与副使郭知运、太仆少卿王晙一道领兵抗击吐蕃。
薛讷乃名将薛仁贵之子,小说《薛丁山征西》中薛丁山的原型人物。那他为什么是代理左羽林将军呢?原来,薛讷在当年七月与契丹人的战斗中兵败(这次战斗以后再讲),按律当斩。李隆基特地赦免了他的死罪,罢免了他的所有官爵,让他戴罪立功。
三位将领,兵分两路,薛讷和郭知运一路,这是主力;王晙为一路,只有两千人。这样的安排倒不是李隆基刻意为之的结果。王晙当时的官职是太仆少卿,主要任务是负责养马,说白了就是一个弼马温的副手。他当时养马的地点正在陇右(今甘肃省东南部)。因此,他的手下基本都是马,人不多。
接到命令后,王晙领着二千部下去与薛讷会合。十月十日,薛讷与吐蕃军在武街(今甘肃临洮县东)展开会战,大破吐蕃军。吐蕃将领坌达延领着十万人马退往大来谷(今甘肃临洮县东南)。此时,王晙赶到了。
王晙挑选七百名勇士,穿着吐蕃人的军服,乘夜发动袭击。他还在五里之外安放了大量的战鼓号角。七百敢死队袭击敌营的时候,大呼小叫,而后方战士则擂响战鼓,吹起号角。一时间杀声四起。睡梦中的吐蕃人认为唐军大部队到了,乱作一团,黑暗中不辩敌我,自相残杀,死亡一万余人。
此时的薛讷还在武街,距大来谷二十余里,吐蕃军夹在他与王晙之间,把两支唐军分隔开来。王晙乘夜连续发动两波袭击,终于将吐蕃军吓溃,顺利与薛讷会师。

吐蕃兵败后,残部向洮水(黄河支流,位于今甘肃临潭西北)逃窜,薛讷与王晙紧追不舍,双方在长城堡再次展开激战。
此时的吐蕃已属穷寇,而且还是背水一战的穷寇,故人人拼死力战。唐军先锋王海宾被吐蕃军重重包围,诸将妒嫉他的功劳,迟迟不上前增援,致使王海宾力尽而死。
王海宾死后,薛讷的主力赶到,趁势猛攻吐蕃军。吐蕃军终于抵挡不住,数万人被杀,渡河时又被洮水淹死无数,从唐朝抢来的牧马连本带利都还给了唐军。
这一战,是唐军与吐蕃交战以来所取得的最辉煌的胜利。唐玄宗接到捷报后大喜过望,下诏取消御驾亲征,恢复薛讷的官爵,还把王海宾的儿子王忠嗣封为朝散大夫,养在宫中。后来,王忠嗣成为一代名将。

武街和长城堡之战后,李隆基派使者到拉萨安慰金城公主。吐蕃人趁机派使者出使唐朝,请求两国讲和,重新结盟。不过,他们附带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双方礼节对等,也就是说要与唐朝平起平坐。
求和还提条件?李隆基断然拒绝了吐蕃人的请求。
求和不成,吐蕃人于是不断骚扰大唐边境。为了应付吐蕃人的侵扰,开元二年底,李隆基下令在鄯州(今青海乐都县)设立陇右节度使,管辖十二个州,郭知运为首届大使。从此,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一道,成为大唐西部防御吐蕃的重要堡垒。
晚年的郭知运身兼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两个重要职务。开元九年,郭知运去世后,这两个职务由王君㚟(chuò)接任。
开元十三年,李隆基泰山封禅后返回京城,宰相张说建议他接受吐蕃人的请求,两国讲和,说:“吐蕃傲慢无礼,诚然应当惩罚。但两国兵祸连结,已有十余年,甘、凉、河、鄯等州残破不堪,百姓不胜其弊。尽管前方不断传出捷报,可所得不足补偿所失。听说吐蕃十分后悔,有心和解,希望陛下能够接受,缓解边塞居民的痛苦。”
李隆基想了想,说:“等我问问王君㚟的意见吧。”
听皇帝如此说,张说知道和解希望化为了泡影。历来军队的新生代将军们都是鹰派的代表。“一将功成万古枯”,将军们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自然不会排斥战争。反正冲在前线送死的不是他们。
果然,王君㚟不同意与吐蕃人和解。稍后,他还真的在与吐蕃军的战斗中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胜仗。
开元十四年(726年),吐蕃大将悉诺逻率兵进犯大斗拔谷(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南),攻打甘州,烧杀抢劫之后带着大量的战利品撤退。王君㚟估计吐蕃军已经精疲力竭,悄悄率军尾随其后。正好天降大雪,吐蕃军很多人冻死。好不容易到达积石军(今青海贵德县),吐蕃军转而向西,准备回国。
王君㚟派人抄小路赶在吐蕃军前面,把沿路的草木烧光。悉诺逻领兵到达大非川(位于青海湖南),想要休整兵马,却发现草木已被烧尽,马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
王君㚟知道击败吐蕃军的机会到了,立即挥师踏冰渡过青海湖。可等他到达大非川的时候,悉诺逻已经领着大部队走了,只留下殿后部队护送大量的辎重和数以万计的羊马。也许,狡猾的悉诺逻心中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才会先行离开吧。
王君㚟轻而易举击败吐蕃军的殿后部队,抢了他们的财物,然后回去邀功。李隆基擢升他为左羽林大将军,封他父亲王寿为少府监,让王寿光荣退休。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29 21:05:00
终于通过了。天涯怎么这么莫名其妙?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29 21:05:00
第二年九月,悉诺逻率领吐蕃军回来报仇。他们攻陷了瓜州(今甘肃瓜州县),生擒该州刺史和王君㚟的父亲王寿(王君㚟是瓜州人,他父亲退休后回了老家)。接着,他们又进攻玉门军(今甘肃玉门市),抓了很多和尚。悉诺逻放了这些和尚,命他们去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对王君㚟说:“将军不是一直声称要忠君报国吗?为什么不来一战?”
此时的王君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他不敢出兵,只是登上城墙,向着玉门的方向不停哭泣。
当年后突厥强盛之时,强行侵占了铁勒的土地。铁勒下面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为了躲避突厥人的迫害,南渡沙漠,寄居于甘州(今张掖市)和凉州之间。王君㚟年轻时,经常来往于这四个部落之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是希望受到四个部落酋长的重视,借机挤入官场。
可这四个部落虽然是夷族,却瞧不起王君㚟。王君㚟后来受到郭知运的赏识,才官运亨通。现在他当了河西节度使,这四个部落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哼,以前瞧不起我,现在看我不整死你们。于是,王君㚟经常给这四个部落的酋长穿穿小鞋。
这些酋长受不了这种屈辱,偷偷派人去东都向皇帝李隆基诉苦。但他们的行动还是让王君㚟知道了。王君㚟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一招更恨的,上奏李隆基,说这四个部落桀骜不驯,意图谋反。
这可是一件大事。李隆基派宦官前去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四个部落确实有谋反意图(应是王君㚟运作的结果)。于是,李隆基把这四个部落的酋长都流放到了南方。
被流放的回纥酋长名叫药罗葛承宗(药罗葛是姓),当时的官职是瀚海大都督。他的侄子药罗葛护输气愤不过,纠集了一批人,准备为承宗报仇。正巧,吐蕃人派使节从小道前往东突厥。王君㚟得知消息后,率领一队骑兵去截击。回军途中,在甘州南巩笔驿站,早已埋伏一旁的护输等人突然杀出来。王君㚟率领左右卫士数十人奋力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卫兵全部战死。护输杀了王君㚟后,用车拉着他的尸体逃往吐蕃。凉州兵接到消息,拼命追击,最后好歹追回了王君㚟的尸体。

主帅被杀,河西和陇右的官兵们一片惊愕,人心惶惶。开元十五年(727年)十月,李隆基任命萧嵩为河西节度使,接替了王君㚟的职务。而陇右节度使一职,则由一位并不太出名的将军张忠亮接任。
显然,李隆基把安定西部边疆的重任交给了萧嵩。萧嵩也不负重托,很快稳定了局势。他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首先,重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将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人:裴宽、牛仙客和张守珪。
裴宽原来的职位为刑部员外郎,萧嵩举荐他为河西节度使判官,与王君㚟原来的判官牛仙客共同负责军政。这两个人都是实干型人物。牛仙客本是鹑觚县的一名小吏,因为勤勉肯干,一步步升到河西节度判官的职位,成了王君㚟心腹。后来他还官至宰相,虽然被公认为是一位不称职的宰相,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判官。
在裴宽和牛仙客的协助下,萧嵩很快稳定了军心。
与裴宽和牛仙客擅长军务不同,张守珪乃一代名将。萧嵩举荐他为瓜州刺史。当时的瓜州刚被吐蕃攻破不久,满目疮痍。张守珪到任后立即率领一帮残兵败将修筑城墙。模板刚刚竖起来,吐蕃军突然杀到。城里人面面相觑,毫无斗志。张守珪明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绝对不能与吐蕃军硬碰硬,只能以计取胜。于是,他下令打开城门,在城门楼上摆好宴席,饮酒奏乐。这种情形,与《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使的空城计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史实,后者乃虚构。
空城计迷惑了吐蕃人。在他们退军之际,张守珪还领兵出城追杀了一阵,缴获了一点战利品。
吐蕃军走后,张守珪加紧修复城墙,招集离散的百姓,让他们恢复生产。瓜州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李隆基嘉勉他的功劳,特地升瓜州为都督府,任命张守珪为都督。

萧嵩的第二个措施是使用反间计,离间吐番大将悉诺逻和赞普的关系。悉诺逻是论钦陵之后吐蕃最负盛名的将领。萧嵩到处散播谣言,说悉诺逻与唐王朝暗中勾结。也许是论钦陵在吐蕃留下的阴影还未散去,赞普果然中计,把悉诺逻召回拉萨,并杀了他。
河西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的一年多一点时间里,唐军接连打败吐蕃军,还夺取了战略要地石堡城。
石堡城位于今青海省湟源县境内,地势显要。吐蕃占领该城之后,派重兵驻守,并以之为前哨阵地,屡屡出兵侵扰唐朝的河西、陇右地区。故而唐军一直将石堡城视为心腹之患。
李隆基命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与河西、陇右诸将商议如何攻取石堡城。将领们都认为石堡城地势险要,道路又远,如果攻不下来,连退路都没有,因此最好还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李祎没有听从诸将的意见。战争中没有退路有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置之死地才能后生。李祎率兵深入吐蕃境内,向石堡城发起猛烈攻击,竟然一举攻克了。随后,他派兵分守各处要害,吐蕃军不敢前进。
以石堡城为据点,唐军四处出击,开疆拓土一千余里。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把石堡城改名为振武军。

接连吃了败仗,吐蕃人有点扛不住了,他们想缓口气,因此又派使者出使唐朝,请求讲和。
这一次,李隆基没有拒绝,主要原因是帝国的东北发生了契丹叛乱,他不愿意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楼主:流水星晨

字数:463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29 04:05:26

更新时间:2019-08-29 21:05:00

评论数: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