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秋之意象

秋之意象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想到古诗词中的秋之意象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露头,断鸿声里,无人会,登临意。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秋风落叶记

我居处的环境高楼林立,排排高楼却无法抵挡怪异刺鼻的空气。我要寻找秋高气爽的感觉,信步来到公园。
我知道市内只有一个公园,名字叫公园,却无山无水,无鸟无兽,好在树木多。聚集在这里的大多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们在树阴下聊天,打牌,迎送着时光,驱赶着寂寞。仲秋时节的一天,我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落叶并不多,风也不强烈。亭子那边传来的丝竹声,还有歌声,飘飘漾漾的,旋律中再也嗅不到让人头晕目眩的气味,这或许是感官移觉吧。坐在长椅上,日影斑驳抚慰身心,方才些许知道散木散人幽妙味道。
正沉浸在遐想之中,国良三哥来到我身旁。退休前,他曾担任市卫生局局长。他告诉我,还有两处可以去消闲的地方,一处是市委市政府新办公楼前面的人工湖,一处是生态园林。我工作的单位是省直,与地方人士接触甚少,还不曾听说有这两个景点,我很高兴。他看到我孤陋寡闻的样子,告诉我,到那里去看看吧,那里比这个公园要好些。
我想,人工湖不会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景象;我还想,人工湖大概要比这公园好些吧,有湖水就好,还是决定去看看。几天后,我来到人工湖畔。湖不大,周长一千四百米,也就是一个大一些的池塘而已。湖的形状与那位小品大王的脸相似,是正宗的猪腰脸模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里没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气象,在这里虽然领略不到“涵虚混太清”的雄浑高远的意境,倒也能给人一种静谧和恬适。
湖的北岸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人行路,路的北面是停车场,停车场的北面便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委市政府高楼巍峨,宝车阵列;草坪泛绿,与远天相连。我望了一眼,心想,坐在难忘是一片湖水,湖水连着蓝天的楼里,在这样新的办公环境下为老百姓谋幸福,大概效率会高一些吧。
落叶飘落在衣襟上,一片两片地,无声无息地飘落;上午的阳光散落在粼粼的湖水里,金灿灿的,泛着涟漪;偶或一两只白色的鸟儿掠过水面,盘旋着,又直上云霄。我在湖北岸青石路徜徉,领略着秋的意韵。坐在长椅上,往湖南岸望去,尽收眼底的是广阔的农田,枯黄的玉米秸秆片片相连。绿的消息引退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日月嬗变,这就是所谓的天之道吧。湖的东面是新开发修建的幢幢高楼,据说这幢幢高楼下面原本也是沃土良田。湖的西面是一片裸露的黑土地,是因为果实已经收获完毕,还是待以高楼拔地而起?想了一想,看看裸露的莽莽之黑,不能得出答案,便觉得自己是滋生烦扰,自寻无趣。
来这里游玩的人寥寥无几,没有对对情侣,没有合家熙熙。有两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边讨论着什么,一边快步行走,沿着湖岸边的小路一直走了三四圈,我观察他们,他们讨论的很热烈,似乎是公务员升职的事情。我不能再回到那个退休之前的状态了,不需去想升迁冷暖了,为了不虚此行,做完一套大雁功,就与人工湖告辞。
又过了几天,暮秋的色彩更浓了。我没有忘记国良兄的提醒,心想,生态园林该别一番景色吧?我决定乘公共汽车前往观赏。
生态园远离城区,那里原是一望无边的农田。生态园的南面,紧邻的是新开发的居住区,名字叫做“福和御园”。这里远离喧嚣,远离尘霾,难怪广告牌上写着“魅力.首席.五星级居住特区”的字样。未竣工的楼房鳞次栉比,谁将是这些楼房的主人?决不会是那些普通的工人和农民?是吗?
由“福和御园”的北侧跨过一条新修的混凝土公路,来到了生态园的南门。进入园中,随意浏览,颇有逝者如斯的缺憾。园林究竟有多大?身在其中,是说不清楚的。倘若好时节,绿荫片片,群鸟飞集,这里的确是净化身心吐故纳新的好地方。园中游人仍是寥寥无几。为了越冬准备柴草,在林中搂拾落叶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却是随处可见。
任凭旷野秋风萧瑟,在这里只能看到和听到纷纷落叶阒寂无声,毕竟是城中之园。我不想久留,从哪条林中小路可以走出园外呢?还是不要走回头路,还是要探探路,以待他日之需,于是信步北行。园中的小路居然没有一片落叶,而附近林带中竟然落叶满地,不免心中陡生诧异,停下脚步,四处张望。于是心猿意马,想到少年时代去山里玩耍的感受,再与今日相比较,方知天籁之美与人工斧斫的区别了。
不知不觉地走到小路尽头,收回思绪,猛然望见生态园栏杆外有一座院落,院落四周高墙屏蔽,可是院落里飞檐雕甍,错落有致,还是透过高墙,很是分明。我来到这座小城居住已经二十多年了,可是对这座小城还很陌生,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一带地方。我走出生态园的北门,想去看个究竟。我走入院门,原来这是一座庙宇。平生足不出户,无缘大开眼界,虽然借去外地开会的机会也曾游历过几处寺庙,但一时又难以想起它们的特征,所以环顾这座庙宇,还是有新奇之感。
我整整衣襟,走入这清净的修行之地。
“快去烧香,拜佛,不要到处乱走,乱走不好。”我正在上下左右观瞻,随着声音回过头来看去,一位结结实实宽额大嘴的“和尚”一手指画着,一手下垂,双目旁若无人,站在我的对面。
“他”在同谁说话?我心里很纳闷。不远处有六七个妇女正在收藏玉米,附近有两三个妇女正在晾晒萝卜,“他”的话说给谁听,我明白了。
我很蹊跷,很扫兴,离开寺庙。我扫兴离开。回家途中,人们告诉我,庙中都是尼姑,如果有了和尚,岂不乱了清净,伤了佛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位和尚竟然是位尼姑,那位尼姑防范之心特强,把我认作腌臜之物了。是啊,尼姑朝朝暮暮修身的地方,无山光潭影,所以凡念难消,总是会对人旁敲侧击。虽然那座寺院没有香客,只见尼姑一人,可是仍旧是浮动着喧嚣的红尘。没有领略到“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的氤氲,我很是遗憾。
人工湖和生态园是最近两三年建成的,比在市内中心区的公园散步休闲更适宜,可是去那里的游人远远少于公园。明天和后天天气会很好,我准备再去人工湖和生态园游览;同时想到,也许明年那里的游人会多些吧?然而,那座都是尼姑的庵落还去吗?如果去了,那位似男不是男是女不似女的尼姑还会横眉冷对吗?我不知道;那样凶悍的的样子,令我心中很不舒服,还是不去吧。
二00七年十月二十日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郑午然 2019-10-24 10:59:04
玉袍先生雅兴,握手。:)
-----------------------------
郑作光临,不胜荣幸。握手!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离骚》中的两句诗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在苍茫的秋色笼罩下,一位高洁之形象开始上下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读李陵: 凉秋九月塞外图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是李陵《答苏武书》中的文字,我把它叫作“凉秋九月塞外图”。

李陵的老母亲被汉武帝杀了,李陵的妻、儿被汉武帝杀了,他被汉武帝灭族了,他想回汉朝的决心丧失了。《汉书.苏武传》载,在送好友苏武回汉之际,李陵设宴送别,酒酣起舞而歌,再读《答苏武书》,二者合一,其沉痛悲怆之气浩荡充塞,令人唏嘘。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下面的一条评论被删了


来自帖子:秋之意象 > 10楼
郑午然
郑午然 @我

@玉枹鸣鼓 2019-11-01 07:36:55读李陵: 凉秋九月塞外图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是李陵《答苏武书》中的文字,我把它叫作“凉秋九月塞外图”。
李陵的

昨天08:58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二 读李陵《别歌》

徑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兮将安归!
-----李陵《别歌》

《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李陵设酒宴祝贺苏武回汉庭,酒酣起舞而歌,其歌曰:“徑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兮将安归!”

《汉书.李广苏建列传》载,李陵边舞边歌,“泣下数行,因与(苏)武别”。

沈德潜的《古诗源》收有宴席间起舞作歌之辞,名曰《别歌》,此别歌之情境在《汉书》中或李陵文《与苏武书》中已详矣。

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两位老人举杯对饮,一位是居胡十九年的苏武,一位是曾以五千步卒横挑强胡终以矢尽道穷无奈而降以图再起的李陵。

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让李陵回归不得。这首诗道出其缘由。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可为这首诗作注。《报任少卿书》曰:
“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身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匈奴连战十余。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太史公的这些文字,足以为《别歌》作解。无需赘言。

以步卒不满五千而战匈奴,使匈奴举国共攻而围之,其何其惨烈!李陵虽败犹荣!

然而李陵毕竟深陷一个“降”中。他对这个行为在他的诗文中已进行说明,是待时再起的权宜之计。司马迁是同意他的这个决定的。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已表明态度。

读李陵的《别歌》,再读司马迁评价李陵的文字,其气血精神,令人激昂澎湃,为之再叹!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读李陵: 凉秋九月塞外图(续一)

读李陵,要读他的祖父李广。读李广,还要读李广之子李敢。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攻讨匈奴,郎中令李广三番五次请求随从出征。李广年岁已老矣,汉武帝无奈,乃以之为前将军。大将军出塞千余里,匈奴大败。李广因为迷路,未能参加激战,大将军卫青令人质问,且将以军法论处。李广仰天长叹,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身为前将军,而不能打先锋,不能同大将军一起直接与匈奴交锋,却被强迫与右将军军合并,改行东道,且招致该行东道,而延期到达,其责在大将军卫青。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由坚请跨马出征,竟遇此不公!
李广引刀自剄,一腔悲愤呼啸大漠,一腔热血染红大漠!
飞将军李广,其人格尊严凛然不可侵犯,其悲壮气概激荡大漠雄风!

李广自刭二十年后,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李陵将步卒五千,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相遇。单于骑兵三万,五千步兵被三万铁骑包围,然而李陵率军杀得匈奴狼狈不堪,当匈奴单于决定撤兵之际,李陵军中出了一个叛徒逃到匈奴大军向单于报信。单于于是知道李陵虚实。李陵弹尽粮绝,并无救兵来援,他仰天长叹:“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李陵只得遣散众人,只留十余壮士突围,战死的战死,李陵遂降。
汉武帝得知消息,大怒。众臣都来迎合武帝,惟太史令司马迁称李陵有国士之风,称之“虽古名将不过也”,而且断言“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武帝以为司马迁锋指贰师将军李广利,他盛怒,司马迁因此被腐刑。


李陵降匈奴,汉武帝对这件事终于醒悟了。武帝派李敖深入匈奴迎接李陵,然而又错上加错:李敖无功而返,却这样禀报:“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汉武帝听信李敖胡言乱语,于是“族李陵家”。

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女等等都被杀。哀莫大于心死。被灭族,李陵痛不欲生。
汉武帝知道自己再次错对李陵,悔之晚矣。

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是汉武帝的夫人,李夫人生昌邑王。征和三年(前90年)三月,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人再次出击匈奴,临行之际,李广利请丞相刘屈氂尽早立下昌邑王为太子。后来在查办巫蛊事件中,事情败露,丞相刘屈氂被斩杀,贰师将军李广利闻讯后投降了匈奴。当年李陵之败,李广利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因为李夫人正得宠,汉武帝于是把一切过错都推给李陵,甚至对为李陵说了一些公道话的司马迁都不放过。

武帝朝,苏武与李陵同为侍中,关系很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压之后,单于派李陵去游说在北海牧羊的苏武,李陵为苏武置酒设乐。李陵见苏武毫无降匈奴之念,“因泣下沾襟”,不能自己。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匈奴放还苏武。霍光、上官桀派人到匈奴去迎接李陵回朝。李陵曰:“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李陵死于匈奴。

李广的长子李当户早死,李陵是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自刭大漠时,李广第三子李敢正在霍去病麾下效力。后来,李敢积功代其父为郎中令。他恨大将军卫青逼死父亲,一时怨起,不可遏,射伤大将军卫青。没过多久,李敢因此被霍去病射杀之。《汉书》叙述完中医事件后,似乎很隐晦地补说到:“居岁余,去病死”。难道这也是一种报应?

李广死于沙场,本不该死;李敢竟因其父冤死而死,亦不该死;李陵不念昔日祖辈父辈之死而毅然率五千步卒横绝大漠,最终也死于匈奴:李广及其子孙竟死得如此悲壮苍凉!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读李陵: 凉秋九月塞外图(续二)

李陵,字少卿,是受遗传之故,他也善骑射,骁勇善战,而且“爱人、谦让下士”。汉武帝青睐他,派他帅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之后拜为骑都尉,再将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以御胡。数年之后,又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驰骋疆场,立功边塞,如此等等,李陵之军事天赋
不一而足。
天汉二年,李陵又随贰师将军出征。李陵此一去,李陵的命运发生彻底改变,遂有《别歌》、《与苏武三首》、《答苏武书》传世之作;尚有司马迁之宫刑及其《报任少卿书》。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收有李陵的诗《与苏武三首》,《昭明文选》卷四十一收有李陵的《与苏武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读李陵的诗与文,再读司马迁的那篇《报任少卿书》,那一年代的政治风云军事图卷会在眼前徐徐展开。

李陵的诗歌和文章很少被人提及,大家对李陵的评价很少提及文采飞扬的那一面。殊不知李陵对诗歌发展是有重大贡献的。
钟嵘《诗品》曰:“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钟嵘对李陵的评价很高,说李陵对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钟嵘对李陵的诗非常推崇,认为李陵的诗与文渊源于楚辞,“多凄婉、怆怨者之流”。《诗品》录有《与苏武三首》。钟嵘把李陵的诗列为上品。
清人沈德潜的《古诗源》也收有李陵的《与苏武三首》,沈德潜评曰“一片化机,不关人力。此五言诗之祖也。”

“此五言诗之祖也”,之此一评价,殊为重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影”,此言备焉,此言善焉。李陵的诗与文,都写秋与酒,他笔下的秋色和酒宴,是大漠长风和胡地穹庐的缩影,是金戈铁马旌旗鼙鼓的笔墨丹青。令人观瞻聆听后叹惋不已。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幙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水,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是李陵《与苏武书》中的开篇自白。好不沉郁悲凉,而这沉郁悲凉,恰是匈奴“凉秋九月”风景之再现。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读李陵: 凉秋九月塞外图(续三)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李陵《与苏武三首》其二

把《与苏武三首》其中的第二首抄录下来。
钟嵘这样评价李陵和他的诗文:“其源出于楚辞,文多凄怆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鈡嵘之说源于太史公。太史公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有先贤所论,岂敢聒噪焉!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读荆轲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读《史记。刺客列传》


其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而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摘自《史记.刺客列传》

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有荆轲传。上面摘自荆轲传的这些文字,其环境(场面)描写及人物描写对全文承上启下,所谓承上启下,自有筋骨在。
这些摘自《史记》荆轲传的文字,悲壮,凄怆,激越,苍凉,预示着大幕徐徐开始直至落下之时,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皆为营构悲剧结局而告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视死若归,荆轲所唱,反为谶语!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读《史记。刺客列传》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是流动的,似乎无国籍限制。荆轲是卫国人,其先是齐国人,徙于卫。荆轲好读书击剑,喜谋术,欲施展抱负而卫元君弃而不用,所以到燕国寻找机会施展抱负。高渐离成为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以屠狗为业,却是一位雅士,他嗜酒,深谙音乐,善击筑,他是一位隐者也。荆轲嗜酒,又逢一位同是一样嗜酒的朋友,他们是一种缘分。
荆轲与高渐离常饮于市,杯盏往来,同趣倾觴,酒酣以后,常常是高渐离击筑奏起音乐,荆轲引吭高歌而和,这一对嗜酒的隐士,已而相乐,已而相泣,已然进入旁若无人之境。

燕太子丹曾是秦国人质,虽是秦国人质,但与秦王嬴政很早就有所交集过往,而且曾是好朋友。那是他们曾经同在赵国为人质之时。
嬴政是异人之子,异人在赵国为人质时,窘困无车马之资,是那个富商巨贾吕不韦发现此奇货可居,可待价而沽,于是资助异人,还把自己的已怀了孕的美人送给异人,这位美人就给秦国的人质异人生下嬴政。嬴政随着异人在赵国为人质,而太子丹此时也在赵国为人质,同为人质的他们成为好朋友。孰料这两个好朋友后来一个成为秦国的国王,一个还是人质,而且是在这位曾经的玩伴秦嬴政手下为人质。
昔日在赵国同为人质的好朋友秦王嬴政对再为人质的太子丹很不好,太子丹产生怨恨,于是在秦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逃归燕国。太子丹要报复秦王,就有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下来经久不衰。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一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读《史记。刺客列传》

其三


太子丹要报复秦王,藉此延长国运,他有实力吗?当然没有。那将怎样报复?一个小小的燕国何以报复何以报复声势煊赫的秦国,只有出其不意,使用诈术,铤而走险。太子丹苦思冥想,决定用谋杀。怎样进行谋杀?以献燕国所有土地城池来迷惑之,以献樊於期人头来迷惑之。

樊於期,因待罪嬴政而叛逃到燕国,秦嬴政对樊於期恨之至极,悬赏千金来购樊於期的人头。

谁来执行任务?一位叫田光的把荆轲推荐给燕太子丹。

田光为了避去泄密之嫌而自杀;樊於期为了助力太子丹为了把自己的人头献给秦王嬴政而取得嬴政对荆轲的信任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以这样的悲壮气氛展开的。

一个叫秦舞阳的为随从,与荆轲同行。这个秦舞阳,史书说他:“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秦舞阳胆量极大,有强烈的震慑力,人们一看到他就畏惧至极,

荆轲携带着燕国地图,还有樊於期的人头,当然还有一把用毒药焠炼的匕首前往秦国。

于是就有了一段极其精彩的文字,镌刻青史。《史记》写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而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读《史记.刺客列传》

其四


荆轲义无反顾,而且充满自信心。他们来到咸阳宫,面见秦嬴政。嬴政之前已经知道荆轲作为燕国使节来归降,来献燕国地图,还有一颗叛将樊於期的人头,此时见到荆轲,大喜,隆重接待荆轲。

太史公不忘对秦舞阳此时的描写:““至陛,秦舞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对秦舞阳的这笔描写,是衬托荆轲形象。荆轲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全才,因为从容不迫,且善辞令,他消除了危局;不仅如此,他的一番美言巧词说得秦嬴政没有提防心,使秦始皇越听越高兴。

于是献地图,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秦王还柱而走(奔跑),于是左右既前杀荆轲,荆轲满身创伤,仍是倚柱大笑,箕踞而骂。

荆轲惨烈地死了。秦王“遂体解荆轲以循”。荆轲一腔热血流遍咸阳宫,淋漓满三秦。

荆轲死得有意义吗?荆轲可曾料到难以成功,最终将是一死告罄?

燕国人士寄希望于渺茫一线也,然而竟有那么多侠义烈士为之视死如归!

即使一个秦王嬴政死了,山东六国就会安然无恙?而且山东六国已有国家灭亡。可是面对国将不国,岂能束手待毙!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__读《史记。刺客列传》

其五

荆轲以死殉国,反而加速燕国灭亡。

公元227年王翦讨伐燕国,与燕国战于易水之西,大败燕国。此时易水还是那样寒冷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还在水天之间萦回腾响吗?

公元前226年冬十月,王翦拔蓟。燕王要杀太子丹,与秦国求和,太子丹东躲西藏还是被斩首,然而一颗太子丹的人头岂能换取秦国退兵?

又过了几年,燕王被俘虏。燕国灭亡。

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几个人物还有高渐离需要交代。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的故事,所谓非常非常,因为如今当下那些极其无聊的所有闲扯的所谓文学作品根本难以扯出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高渐离变换姓名给一个酒家做工为慵保。做工累了,高渐离偶然听到击筑声,他出自对音乐的天赋对此击筑旋律进行评论。酒家的老者知道了高渐离懂音乐,很好奇,召见之,高渐离当面击筑,来了个满堂彩,主人赐酒赏之。从此高渐离的名声远播。秦始皇听说高渐离的名声后,召见他,臣子们有的指认这个善击筑者是高渐离,可是秦王爱惜高渐离才艺,还是赦免了他,但使他成为盲人。司马迁的这一笔饱蘸情愫把一位秦始皇的另一面写了出来。高渐离眼睛被弄瞎了,然而还是有机会给秦始皇击筑奏乐,复仇的机会总不是渺茫。他又来为帝王击筑奏乐了,这一次用,高渐离用灌了铅的筑击杀秦始皇;然而没有成功,高渐离被诛杀。

田光、樊於期、荆轲、秦舞阳、高渐离,一个濒临危难对的燕国,居然令这些义士侠客为之赴汤蹈火为之死,对这样的殉葬,有很多读者甚是不解,正因如此,荆轲列传才愈有读头。

《资治通鉴》对燕太子丹对荆轲有评价,认为太子丹不胜一朝之忿而挑怨速祸,罪莫大焉;认为荆轲惠其豢养之私而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弱秦,是愚不可及,不可谓之义。司马光显然与司马迁的观点有分歧,孰是孰非,各自取焉。

历史早已逝去,然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在天空和大地经久不息地回响。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秋之片语

在遥远遥远的地方,
有一片温暖的夕阳。
夕阳撒下祈盼的诱惑,
诱惑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踽踽而行的游子,
何暇聆听晚秋的苍凉,
纵然是飒飒西风,
也无由产生稍许沮丧。

夕阳走过沟沟壑壑,
游子拥抱着暮色苍茫。
苍茫的天地之间,
弥漫着无边无际的神秘之光。
阵阵噪鸦巢在何处?
一只野狐奔向何方?
野旷天低树,任你放情驰骋;
江清月近人,岂可无物幻想?

盘旋聒噪的暮鸦,
飞向辽廓昏黑的林莽。
林莽渺邈萧萧,
依稀呼唤着还乡。
还乡的鸟儿可曾忘掉疲惫,
为何静静地不再歌唱?
惊悚的野狐东奔西突,
东奔西突的行踪留给初升的月亮。

夜色沉沉,沉沉的还有清冷的月光。
万物与大地絮语,天籁为夜色歌唱。
游子与心灵交侃,
故乡为行囊充粮。
行行复行行,跋山涉水,
拘一抔秋韵凉凉。
凉凉的秋韵,驱赶着绵绵不休的惆怅。

低吟着陈年旧月的黍离之忧,
嗟叹着古老发黄的式微之叹,
哦,游子的情思原是这般地久天长?
改邑不改井,为什么总是背井离乡?
井渫不食,为什么常常怪异荒唐?
“总是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纵然心灵疲惫,阅尽地老天荒,
那古老的诗句就是心灵的展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诗句总是带来美好向往,还有少许悲凉。
于是秋风并不再那样肃杀,
是谁秋月下举杯顾影,
酣梦中沐浴着东方的曙光。

二00六年十一月二日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被丁哀鹤拉黑了

昨晚对丁哀鹤的几首诗说了一下看法,被他骂了几句后,还被他拉黑了。
丁哀鹤四处骂人,应该有人来点醒他,使他加强人性修养,提升人格品位,使他顿悟。真有好心人来归劝他,可是他听不进去,还四处乱骂。几位网友都被他骂得躲起来。
知道他会骂我,但还是继之出来说说他的诗,希望他尽早回归正途。

我们都在帮他,他知道吗?

2019、12、18

楼主:玉枹鸣鼓  时间:2021-02-26 07:44:05
偶然一瞥

天涯江湖光怪陆离,骂司马迁的,骂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的,还有数落中华文明的。

前些日子翻帖子,看到一个人狂言:“一种文明,如果缺少逻辑理性和实证精神,而是习惯和回避和掩饰真相,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最后会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乱七八糟,东拉西扯,飘渺梦幻,歧义横生。可能看似博大精深,其实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时间越长,堆积的错误就越多,以至于沉疴宿疾,积重难返。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朽木烂桩。”

这个人用好几个“玩”字领起数落中华文明,颇具市井流氓口气。他所说的“一种文明”,是指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因此他接着说:“我很后悔少年时代看了庄子。但是那个时候书少,也不容得我去选。”

看来巷底臭椿远比这个瞧不起中华文明的人好,因为他读庄子,读孟子。但,他读不懂,还装懂,这就不好了。

支离疏先生劝巷底臭椿去读读古汉语,再读读古汉语文字音韵学大家王了一先生的著作,可是他还嘲笑人家,此人真是自以为是好坏不分了。

人在狂傲时,何止好坏不分!

楼主:玉枹鸣鼓

字数:10151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0-19 16:00:19

更新时间:2021-02-26 07:44:05

评论数: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