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那段争雄大漠、逐胜中原、争霸天山,鏖战江南的乱世悲歌

《大漠风暴》——那段争雄大漠、逐胜中原、争霸天山,鏖战江南的乱世悲歌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前言:

千百年以来,苍凉的大漠和辽阔草原,有着与黄河、长江一样悠久的历史。但是和中原的繁华锦绣与江南的温润柔情相比,大漠和草原呈现给世人更多的却是寒月悲笳,西风万里的沧桑。 一直在孤寂中保持着少见人间烟火的神秘。
然而,集沧桑,孤寂和神秘于一身的大漠草原,并没有在华夏历史的长河里远离红尘,而是一直伴随着黄河与长江的涛声,在千年的岁月里与黄河、长江缠绵着前行。
曾经,在秦末汉初之时,有一个叫冒顿的匈奴单于,垂涎于中原的繁华秀丽,从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过纵马黄河的南下先例;后来,在隋末唐初时候,又有一个叫颉利的突厥可汗,由于仰慕江南的温润柔情,在那片土地上许下过饮马长江的豪言壮语;当然,那片土地上也曾上演过马踏祁连的辉煌壮举,也曾飘扬过封狼居胥的蔽日旌旗。
只是,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魏晋以后,匈奴这个大漠里的王者,在历史的洪流里逐渐消于无形;隋唐之后,以大漠主人自居的突厥,也已了无踪迹。
这些生存于草原大漠之上的民族,在数千年来,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在百十年间迅速崛起,但最后却又像流星一样划过璀璨的星空,再化入到历史的尘埃里。
随着秋风在年复一年中的萧瑟别离,随着秋雁在季节轮回里的长空远去。那来自秦汉时期的风沙戈壁里,已不知尘封了多少的铁血战骑,更不知有多少驼铃声消逝在风里……
羌笛牧歌依旧在,往事已远不可追。 公元十三世纪之初,经过自盛唐之后数百年的乱世争雄,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并存着金、西夏、西辽、吐蕃、蒙古、南宋、大理等诸多民族政权和部落联盟。
此时,金国独霸辽东以及中原、西夏割据河西走廊、西辽雄踞天山南北、吐蕃诸部散居于青藏高原,蒙古诸部游牧在大漠南北、南宋占据秦岭淮河以南、大理国坐拥滇黔。
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十三世纪里,它们将继续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上,逐胜于中原,争霸于天山,决胜于大漠,鏖战于江南。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第一章 飓风初起

1.故事从斡难河开始

公元1206年初春,天地刚刚解冻,万物尚未复苏。然而,蒙古高原上的众多部落却已于此时齐聚在漠北的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附近。

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拉近镜头细看,会发现他们正在召开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忽里勒台”大会。

大会之上,各部族的首领们正统一的向汗帐前的那个小个子行“注目礼”。 因为,七年来,那个人逐一征服了他们,统一了他们。

当象征着草原最高统治权的权杖被那个人高举在手里的时候,帐下的蒙古各部落开始骚动起来,嘴里叽里呱啦的不断重复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蒙古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声音越来越激动,越来越高亢,直到响彻了整个蒙古高原。

那句我们听不懂的蒙古语,翻译成汉文的意思是——成吉思汗。

草原上的沸腾,让汗帐前那个人不由的兴奋了起来。在一片欢呼声中,那个人跃然上马,向草原的深处策马而去。而接下来的一幕,则是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挥舞着手上的弯刀,追随在他的身后,如疾风骤雨般奔腾而去。

一时间,整个蒙古高原都在这马蹄声中颤抖。

领头的那个人叫铁木真。此时44岁。 上天让他以正值壮年之身,生逢在了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一个蒙古帝国的雏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在铁木真的引领下慢慢成长起来;然而不幸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风暴将由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帝国所主导,在往后那漫长的十三世纪里席卷在黄河与长江,也席卷了中亚与东欧……

也是在铁木真称汗斡难河的那年秋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宋朝廷,在南宋第四代皇帝宋宁宗赵扩和当朝宰执韩投胄的主持下,开始从川蜀,荆襄,江淮的三千里战线上,向独霸中原的金国发动了南宋历史上“后岳飞时代”的第二次北伐。

史称——开禧北伐。

随着南宋对金国的全面开战,安享了四十三年太平的长江两岸,局势变得动荡起来。也就是在如此的大时代背景下,统一蒙古诸部的铁木真也开始不满足于自己作为金国臣属的身份。打算为”民族的强盛”以及自己的欲望而战。

在铁木真即将开始的扩张之路上,他的首选攻击目标,是和他一样同为金国藩属的西夏……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2.河西走廊上的来客

公元1207年的秋天,塞北的风声比往年更加苍劲,寂寥的长空之上,盘旋在苍莽山巅的雄鹰,时不时发出一声高亢的嘶鸣。

在蒙古土兀刺河老营的汗帐里,大汗铁木真等待一个消息已经很久了——对于让西夏称臣纳贡要求,几个月来,西夏那边始终没有回信。

平生不喜欢等待的铁木真,已将失去耐心。

汗帐内的铁木真,此刻正把玩着一柄镶嵌着蓝宝石的利刃。这是两年前,消灭他义父王罕的势力时缴获的。对于他来说,这不仅仅是彰显他胜利的象征物,更是他辉煌战绩的解说词。源于此,他对这件宝物爱不释手。

少许,大帐外传来了忙乱的脚步声。随后,一名侍从的声音从帐外响起:“报……大汗,出使西夏的使者回来了”

铁木真:“带他进帐”。

使者进帐,向铁木真行礼。

铁木真:“西夏那边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了?”

这虽是一句带有期望语气的疑问句,但从铁木真的嘴里说出来,却流露出的是不可拂逆的威严。

听到铁木真所问,出使西夏归来的使者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随后起身将西夏的国书,双手呈于铁木真,而后退下去沉默的站在一旁。

只见,打开国书之后的铁木真,只看了短短的几行字,脸色便发生极近扭曲的变化。而沉默在一旁的使者,瞬间感觉到一阵腾腾杀气袭遍了他的全身。

定睛细看,原来使者带回的西夏国书上竟然赫然写着:“夏与蒙古,同属大金之藩属,而金夏交好百年,岂有弃宗主而投蒙古之理。蒙古既为金之臣属,当尽臣子之本分,万勿心生异志,恐招致兵戈。”

强压住怒火看完国书的铁木真,在盛怒之下以雷霆之势,将手边的利刃,伴随着凌厉的风声,深深的刺进了眼前的案牍之上,随之将国书丢弃于帐内燃烧的炉火之中,燃烧出霹雳啪啦的声响。

“对于国家的敌人来说,没有比坟墓更好的地方了。”

于是,在这个朔风大起的秋天,铁木真以西夏拒绝称臣纳贡为理由,率领着蒙古骑兵,杀向西夏境内。

对于铁木真大军的来袭,在狭长的河西走廊边境,西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刚刚统一了蒙古诸部的铁木真兵锋正盛,数天便攻下了西夏力吉里寨、落思城在内的几座边城。而后在小试兵威,大肆劫掠后,铁木真引领着南下的蒙军退兵北去……

蒙古军的这次用兵西夏,性质不是最恶劣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在铁木真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抢劫,更是一次试探。

西夏遭劫,一个月过去了,作为西夏宗主国的金国因为正忙于和南宋的战事,对于蒙古入侵西夏的举动没有反应;

半年过去了,南宋那边准备了两年之久的“开禧北伐”,以先胜后败结局收场。此时忙于问罪南宋的金国,仍然没有对蒙古入侵西夏的事件做出回应;

一年过去了,南宋当局以主持伐金的韩侂胄的人头,作为“开禧北伐”战败的议和条件,向金国谢罪求和。秦岭淮河一线燃烧了两年之久的战火得以熄灭。 可是,天不凑巧,在位二十年的金国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却在与南宋议和之后的公元1208年十一月去世。之后即位的卫绍王完颜永济,由于刚刚即位又加之以柔弱著称。故而,蒙古让西夏纳款称藩之事,在金国的多事之秋里,也便不了了之……

金国的不问,为铁木真又平添了几分虚妄的勇气。这让铁木真觉得可以让让战争来的再猛烈一些!

于是,公元1209年的秋天,铁木真引军再次攻入西夏境内,短短数月时间,便完成了对西夏都城中兴府(宁夏银川)的合围。

在铁木真的兵威之下,西夏亡国在即……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3.见死不救

河西走廊上的干燥秋天,云天浑浊但又不失高远。

西夏中兴府外,蒙军在呐喊,黄河在咆哮,风声在肆虐。所有近乎残酷的声音都在这个萧瑟的秋天里漫天嘶吼着。而城外黄沙之中的每一处声响,对于西夏的君臣来说,都意味着一个叫做噩梦的音符在心中激荡。

如今,在西夏的统治者夏襄宗看来,怕是只有借助宗主金国的力量,才能将蒙古铁骑这有如飓风一样的死亡之神,从中兴府的上空驱离。

于是,在亡国的阴云笼罩之下,夏襄宗派出了自己的使臣,冲破了蒙军的封锁,一路东奔金中都(今北京)而去。

数日之后,极尽虚脱的西夏使者和奄奄一息的一匹瘦马,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进入了金中都的城门……

上天造物,让人类拥有了黑白相间的双眼,其实是想让人更好的去见证尘世的无常。——早在夏襄宗的求救信使还没到来之前,有关于西夏命运的廷议,就已经在金国的朝堂之上尘埃落定。

对于西夏求援使臣的到来,金国上下是做出了热情的接待。只是热情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漠然和阴冷的目光。

自蒙军兵围中兴府伊始,身处在金国西部边境的守将便已把中兴府被围的消息传至金中都。此消息一经披露,便引发了金国皇帝卫绍王和众多大臣关于是否要对西夏进行救援的讨论。

朝堂之上,多有有识之士建言:“蒙古军兵围西夏都城已经数月,陛下当早日发兵救援。”

只可惜,卫绍王却一直坚信:“这敌人相攻,乃我国之福,爱卿还是多虑了。”

作为百年藩属的西夏,就这样被卫绍王无情的抛弃。

而不久后的事实证明,卫绍王的上位,无论对于金国还是对于他自己本人而言,都是一场悲剧……

就这样,西夏的求救使臣历经艰辛,拼着最后的一丝气力才来到这座可以拯救王朝宿命的宏伟都城。可是到头来等到的却是卫绍王已经将西夏抛弃的决定!

你把别人当大哥,别人可未必把你当兄弟。和平时的奴隶,战争时的炮灰,已然是西夏当下最真实的写照……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4.改换门庭

西夏的都城中兴府外,铁木真仍在不遗余力的围城。而在中兴府内,不明情况的夏襄宗却还寄希望于金国来救自己。

然而,那不可靠的世道人心,最终吞噬了夏襄宗的期待。他日夜翘首以盼的使者,穿越千山万水给他带回的消息竟然是:“自求多福!”

听到这四个字,夏襄宗是欲哭无泪。 万丈穹庐之下,中兴府俨然已经开始成为了河西走廊上一艘漂泊的孤舟。在这秋日的星空, 当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云端里偷偷将这艘孤舟探望之时,留给夏襄宗的只能是枉然与伤心。

“百余年的宗藩朝贡,到最后却只换来了一句“自求多福”,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的道理。”

此时的夏襄宗不由得回想起两年前拒绝铁木真的情境。那时的他是那样的毅然决然。然而如此举动,却也终究没有换得金国方面的高看一眼。

在如今的夏襄宗看来,西夏这作为金国百年小弟的宿命,也该到头了。

昔日的盟友再也回不到从前,眼下中兴府被围的困境,还是需要西夏人的自我解救。而他们自我解救的方式也不过是继续坚守城池,直至熬到铁木真粮尽退兵。

夏襄宗君臣的想法是乐观的,但是眼下不同于往年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倒霉的。

贺兰山下,塞马嘶鸣;黄沙万里,黯然销魂。

西北的苦寒之地,本就因蒙军的铁蹄南下,相较于往日多了几分哀愁。但老天爷似乎觉得这西夏王朝的哀愁还不够,也跑出来凑热闹。于是,河西走廊本该寒冷干燥少雨的秋天,在老天爷的调皮之下却暴雨如注。这就让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的黄河愈发的咆哮奔腾起来。

眼见上天相助,铁木真意识到战机的到来。在咆哮的黄河沿岸,铁木真开始指挥着蒙古军筑堤引水。

数日之后,随着长空万里的一声巨响,奔腾的黄河之水,犹如脱笼猛兽一般,肆虐了整个中兴府。

即将城破之际,夏襄宗迫于无奈,决定把之前准备送给金国的公主,钱,牛羊之类的贡品,统统送给了蒙古人,并答应就此纳款称藩,以换取铁木真的退兵。

两天之后,蒙军的大营里寒风瑟瑟,西夏国的使臣跪倒在铁木真的脚下,双手呈上了西夏国的降书,请为蒙古的藩属。

受降结束之后,接受西夏求和的铁木真,带着西夏国的公主、财物以一个施舍者的姿态撤回了大草原……

此次蒙军的南下,虽说没有取得攻下中兴府的战果。但是这从此之后,西夏却改换了门庭,投在了蒙古的门下。金国和西夏那延续了八十多年之久的宗藩关系彻底不复存在。

西北的羌笛悠远,中原的山林依旧。但是对于金国来说,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游,涛涛东下的已经不再是昨日的水流。随着时光的步履匆匆,塞北的战马在沉寂百年之后又开始了高亢的嘶鸣。长城外,古道边,阴山下,云野间,继匈奴,突厥,契丹之后,又一个游牧民族将在这广袤的大漠南北,势不可挡的崛起、壮大,而后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南下……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第二章 祭天伐金

1.一个民族的“征服梦”

天地高远,草原辽阔。西夏归来,蒙古人罢兵歇马了一年之久,数九寒冬又一次降临在苍茫的大漠南北。

深冬大漠太过凌冽的风声,渐渐吹醒了正在帐篷里沉睡的蒙古人。在醒来之后,他们发现眼前这个冬天的色彩实在太过单调。

而后,在铁木真的领导下,他们又一次选择骑上战马,挥舞着手上的弯刀,准备再去黄河两岸进行一场简单而粗暴的抢劫。

出于对卫绍王软弱可欺的鄙视,这一次的抢劫对象,铁木真选择了曾经作为他们百年宗主的金国。

公元1210年的年底,身处在克鲁伦河畔的一座高山,迎来了它最为“尊贵”的一批客人又或是主人。

夕照斜阳的午后,克鲁伦河畔的草原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天地间只剩下了最为纯洁的雪白之色。斑驳的阳光投射在晶莹的白雪之上,让周围散发出点点耀眼的银光。在克鲁伦河畔的高山之巅,铁木真极目千里,面向着冬日的阳光昂起头颅,张开双臂,在拥抱这天下的同时,静听着草原上的风声鹤唳。

在铁木真的身后,是他最为精锐的蒙古骑兵。铁马弯刀在夕阳和白雪的交相辉映下,显得耀眼而夺目。而胯下的战马似乎也被这种肃穆的气氛所感染,除了喘息声之外,再无半点声响。

从上帝的视角看去,这苍茫大地之间,透露出一股静谧的肃杀之气。

“我敬畏的长生之天,我大蒙古的子民在此向您告知,金廷杀戮我们的子民已经很久了,近日又杀害我们的蒙古贵族,我铁木真,愿意率领草原上的蒙古勇士们,去向残害了我们百年的金国复仇,愿天上的神仙,地上的人类,以及已经死去的神灵来帮助我”。

“复仇!复仇!复仇!”在铁木真说完之后,他身后的蒙古骑兵,将手中的弯刀高举在头顶挥舞呐喊着。

三军的齐声呐喊,让复仇的声音响彻天地,远方的草原深处,传来了经久不息的回音。随后,铁木真跨上战马,将手中的马鞭抽打在马身,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向山脚奔去。在他的身后,马蹄声与嘶鸣声交织在了一起,带着一个民族的“征服梦”,朝着金国的领土奔腾而去……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2.兵围金中都

蒙古军大举攻打金国的消息很快便从边关传至金中都。但此时的卫绍王却仍旧天真的沉浸在蒙古人和金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南柯一梦中。站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处,卫绍王觉得战争离他很遥远。

讽刺的是,当卫绍王在虚幻的梦境里轻启眠眼之时,蒙古的铁骑已经在雷霆滚滚之中绝尘而来……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公元1211年的年初,蒙古军开始正式攻进金国本土。

这是一场所有人意料之内的战争,但是却发生在了卫绍王的意料之外。它代表着金与蒙古前半世宗藩关系的诀别,也宣告了后半世的反目。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长城以内的中原大地,开始由北向南,一点点的变了颜色……

然而,蒙军的南下,并没有在金中都那座临近长城的都城里引起恐慌。此时的金中都,依然是宫中软红千丈,市间人来潮往。高居在帝王宝座上的卫绍王,此刻仍旧天真的以昔日的宗主身份,去向往日的藩臣莅临垂训。

对于卫绍王一厢情愿的垂训之意,铁木真先是一点情面不留的给予了驳斥,进而固执的率领着自己精锐的蒙古骑兵,加快了策马南下的进程。

而这时,金国的君臣发现,同样靠骑兵起家,但是已经承平日久的金国,在铁木真的蒙古铁骑面前,已经毫无招架之力。

无奈之下,卫绍王不得不在这高门广厦之间,向关山万里的帝国四方发出勤王的诏命。

诏命既出,金国的四方勤王之师,开始陆续北上……

然而,时不可待,在草原与长城的临界点上,蒙军在铁木真的统帅下,先是于野狐岭(今河北万全)一战击溃金国四十万大军,而后战宣化,破居庸关,进而在这一年的九月,包围了金中都(今北京)。

历史走到了这里,铁木真用一记重拳,正式叩响了大金帝国的国门和丧钟!

铁木真的到来,让金国的歌舞繁华,随着近秋的落叶凋零在皇城的街头。

都城被围,十万火急,勤王之师未至,手握着三千里山川河流和数千万子民的卫绍王君臣,其第一反应却不是就地抵抗,而是意欲逃离。

至于逃到哪里呢?他们已经物色一个绝佳的好地方——即北宋曾经的都城汴京(河南开封)。

只是这一不太光彩的意见一提出来,却是有人赞成有人忧。在铁木真兵临城下之际,是守城还是逃跑,卫绍王仿佛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

最后,在朝臣的极力劝说下,卫绍王才勉强站在坚守待援的队伍中,展现出了作为完颜阿骨打子孙的一丝血性。

事实上,尽管此刻铁木真大兵压境,但眼下金中都的局势也并非糟糕透顶。

回顾金中都的百年历史——自海陵王完颜亮将金国的帝都自会宁府(今哈尔滨)迁往金中都之后,经过金国四代帝王半个多世纪的经营,金中都早已经被打造成城高池深的国之坚城。而以野战闻名于世的蒙古铁骑,想要在金中都城下做到一战倾城,似乎没那么容易。

故而月余下来,短于攻坚的蒙古人,在这座都城之下,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而后,随着季节的变迁,数九的寒冬又开始降临在这古老的燕赵大地,此时,对金用兵十个月之久的蒙古军渐成强弩之末,故而对金中都的攻势一度变的不是那么猛烈。

得此良机,卫绍王自然不会放过,皇城之内的卫绍王便主动向铁木真伸出了橄榄枝——寄希望像往年的西夏一样,献出宗室的公主和财宝,以求和这个昔日的附庸,也换取一次求和但不称藩的机会……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3.议和的条件

年关将近,正值深冬。凌冽的寒风如利刃般割裂天际,久违的雪花带着上苍的善意从金中都的上空飘落下来。

数日下来,飞雪漫天,金中都外围的蒙古营帐之上,慢慢堆积起了厚厚的落雪。蒙军那绵延数十里的军营,很快便化入了莽莽的雪原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 如若不是金中都城墙之上那格外醒目的凹陷残迹,昭示着这里曾经进行着一场数月不休的战争,身处尘世的人,恐怕不会将眼前的情景和战场联系在一起。

雪花在天空中绽放,世人在风雪中忧伤。待到大雪渐缓,金中都那落满了积雪的城门,在紧闭了半年之久后开启了。

随之,金廷的议和使者冒着冬日的严寒,走出了帝都的大门。

城门之外,那不远处依稀可见的几株枯柳,因落满雪花的缘故,远远望去,像极了梨花盛开的情景。只是,此时的金廷使者却不能走近将其细细临赏。

求和使命在身,等待着金廷使者的是城外蒙古军营里的唇枪舌战,而不是几株枯柳中北国雪景。从金中都的大门出来的金使,没有在城门外作过多的停留,便在身后留下一排排或深或浅的脚印之后,走进了蒙军的大营。

与金廷的困境相比,蒙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已经攻城掠地近一年的蒙军,此刻正处于饥寒交迫,精疲力竭的状态。 但是在金廷的使者面前,蒙军却保持着一幅兵精粮足,士气高昂的高姿态模样……

铁木真的汗帐之内,金使说明来意。 铁木真听完之后沉默着。

而金廷的使者由于对铁木真的沉默无法做出合理的心理解读,故而他此时所能做的也只是保持同样的沉默而已。

短暂的沉默之后,铁木真开口质问道:“尔等求和的诚意何在?”

这一问,金使不明所以,仓促言道:“关于求和之事,我朝陛下已委于我身,贵朝之要求,可以尽言。在下……”

金使还未说完,铁木真便强势的打断了金使还没说完的话。言简意赅的说道:“议和,和亲,皆可!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事儿。眼下,劳烦回去转告金主,若无三万匹骆驼,五千头牛羊以示求和之意。关于退兵之事,实则无须再谈”。

此话一出,金使大骇。

铁木真的强势,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同时也体现在言语上。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窒息。

面对铁木真的强势威逼,这金使虽然惊骇,但其也不傻,心想:“没听说过两军交战,还给敌军送粮草的。谁知道尔等吃饱喝足了是退兵,还是继续攻城。”

想虽然是这样想,但此时身处敌营,金使是断然不敢在这铁木真的汗帐中将其内心的言语表露的。所谓大国外交上的任性,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目前的金国来说,百余年来在谈判中的任性,在铁木真面前已经不适用了。

无可奈何金使,眼下只能依照外交礼节,表示回城请示卫绍王之后,再来答复。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铁木真闭眼点头,以示送客。

少许,金使踏着来时在雪中留下的脚印,黯然回到了都城之内……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4.退兵

回城之后的金使将自己在蒙军大营的所见所闻以及铁木真的要求做了如数汇报。对于铁木真所提出的牛羊问题,金国倒不是拿不出来,而是金廷上下觉得蒙古人一向反复无常,所以,这个险他们不冒。

这给蒙军送给养是肯定不行的,但不送点什么过去,又如何能哄着铁木真把兵退了。 一时间,送点什么过去,成为了紧锁金国君臣眉头的一件难事。

好在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他们多久。数日之后,金帝国的首脑卫绍王展现出了他的君王“智慧”。

那一日,天气依旧阴沉,雪花依稀飘落。在卫绍王的安排之下,金廷一辆辆满载着丝绸和布帛的马车驶进了蒙古人的军营。

由于事先知会过铁木真,金廷要来蒙军大营献礼以示求和诚意。所以,在蒙军大营之中,铁木真满心期待的等着他的牛羊到来。

然而,当看着金使带着一车车花花绿绿的布帛走进军营之时,铁木真沉默了。

没有怨恨,只有怒火。随后铁木真的一声令下,这些名贵的丝绸和上好的布帛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在冲天的大火中取完暖之后,蒙军在沉默中冒着纷飞的大雪,又一次骑上战马,挥舞着弯刀,开始了猛攻金中都的战斗。

深冬的金中都下,一边是蒙古人的满腔怒火,一边是金国人在城内的苦苦支撑。

然而,任凭蒙古军如何强悍。奈何其长于野战,疲于攻城的军事特点,却也在这座都城下面无可奈何。数日下来,依然只能仰望着眼前的金中都,在城下喘着粗气。

只是,无情的战火虽在燃烧,但新年的钟声却也不可阻挡的敲响。而伴随着钟声而来的,还有陆续在金中都附近集结的金国勤王兵马。

随着各地勤王之师的陆续到来,心力交瘁的金国迎来了战争的转机。反观蒙军,此刻已经面临被金军反包围的危险。

新的一年,攻守易形,大势逆转。值此大好局面之下,卫绍王再度派使者向铁木真请和。

这铁木真虽说一向强势,但他也善于审时度势。要不然他统一不了蒙古诸部。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中,何时该横,何时该软,铁木真心知肚明。

值此金国援军大举集结金中都外围之时,铁木真业已知道现在不是该横的时候。不得已之下,一向强势的铁木真,不得不接受金国方面的请和。

但即便如此,这时的铁木真仍旧提出了霸道的退兵条件——要求金国命令北上的勤王之师就地驻防,不得继续前来救援金国的都城。

关于这一点,金廷的所有人被蒙古人的逻辑深深的折服,他们都想大声的问一句“大军来了不救援京城,难道是来观战的吗?”

金国眼见自己有了仗胆的援军,自然有底气对铁木真这种强盗的逻辑予以驳斥。

最终,虚张声势的铁木真看了一眼这座进攻了数月未得手的城池之后,还是无奈的从金中都城下撤离。金国数十万勤王之师,列队目送蒙军出关,竟无一人追击……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楼主:凌峰公子  时间:2020-02-06 14:14:29
不知何故,已被删去五层楼!删掉的章节,将再逐一上传!

楼主:凌峰公子

字数:1241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2-02 21:20:38

更新时间:2020-02-06 14:14:29

评论数: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