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开个读书帖

开个读书帖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看到红袖神仙团成员们,都纷纷跑书话去读书了。我本来就是一个混子,去那儿开帖子,有冒充读书人之嫌。所以,就在红袖随便开个读书帖吧。我读书杂而不专,浅尝辄止,所以,这个帖子就记录一下每天读了点什么,有什么心得吧。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2020年3月19日

晚上读的是《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之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此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刻石全文为: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制曰:可。

原石据说已经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毁掉,现存刻石据考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

作者考据碑文是李斯分两次所刻,正面是公元前219年所刻,歌颂秦始后功德。石旁刻文是第二年二世命李斯所刻。

看到这儿,顺带复习了一下史记始皇本纪的一点内容。我最喜欢看这种文章了,不同的知识相互穿插,比较有趣儿。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2020年3月20日晨

早上起床做饭的间隙,随便翻了翻张岱的《琅嬛文集》的几个序言,张岱是个妙人,他的自传史上留名,复一段来看: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人生之大不幸,生而遍尝国破家亡流离之苦,而文人之大幸,则是遍尝国破家亡流离之苦,不苦不足以出绝世华章。

看石匮书自序,一看便知张岱是个性情中人,比如他讥讽弇州写史,”能为史者,能不为史者也,东坡是也。不能为史者,能为史者也,弇州是也。弇州高抬眼,阔开口,饱蘸笔,眼前腕下,实实有“非我作史,更有谁作”之见横据其胸中,史遂不能果作,而作不复能佳,是皆其“能为史”之一念有以误之也。“真有红袖砖侠们相互讥讽之神韵。

还有一段也颇有趣,写的是冰雪之气的,复制一下原文: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之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燥则风日,而清静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其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干将之铸剑于冶,与张华之辨剑于斗,雷焕之出剑于狱,识者之精神,实高出于作者之上。由是推之,则剑之有光铓,与山之有空翠,气之有沆瀣,月之有烟霜,竹之有苍蒨,食味之有生鲜,古铜之有青绿,玉石之有胞浆,诗之有冰雪,皆是物也。苏长公曰:“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凉,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噫!此岂可与俗人道哉!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哉!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峄山刻石的话,可以与《史记•始皇本纪》这一段相印证: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晚上继续读碑帖,今晚读了秦泰山刻石和会稽刻石以及东汉石门颂。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初立据说在泰山岱顶无字碑南下约18米的去封号碑亭处,现存岱庙东御座院内。
《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 峄山。 立石,与鲁诸 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 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 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 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 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 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 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 顺,慎遵 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 遗诏,永承 重戒。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会稽刻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王嬴政出游,在现绍兴境内,“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颂秦德”。此刻石世称“会稽刻石”,由于系由李斯撰并书,故俗称“李斯碑”。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小篆书写,共289字,其内容主要称颂秦王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后来司马迁将此全文载入《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载:石高一丈四尺,南北面广一尺,东西面广一尺六寸。孙畅之《述征记》云:“其字四寸,画如小指。”现存之会稽刻石,已几经复刻。元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勒,与徐铉所摹绎山碑表里相刻,置于府学宫之稽古阁( 今绍兴市稽山中学)。碑高230厘米,文小篆,与《史记》所载有数字不同。此刻在清康熙(1662-1722)年间又为石工磨去。乾隆五十七年(1792) 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刘征刻,立于原处。现移于大禹陵碑廊。《金薤琳琅》称:“观其字画与 《峄山碑》绝类,岂亦出徐鼎臣、郑文宝之所摹而申屠氏尝藏之与。”
【会稽刻石 原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比较有趣的一点,此刻石与前两块刻石不同之处在于对男女偷情逃嫁的制裁。在一块欲流传千古的刻石上刻上如此内容,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会稽刻石图片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藏汉中博物馆。它镌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
石門頌释文
惟坤靈定位{坤},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示焉{氏}。後以子午,塗路歮難。更隨圍谷,復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艱。至於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余,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復循。上則縣峻,屈曲深顛。下則人冥{冥},傾寫輸淵{傾}。平阿泉泥,常蔭鮮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磐{磐}。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空輿輕騎,滯碍弗前{礙}。惡蟲憋狩{憋,今字},蛇蛭毒蟃。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終年不登,匱餧之患。卑者楚惡,尊者弗安。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於時明知故司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有司議駁,君遂執爭。百遼咸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功飭爾要,敞而晏平。清涼調和,烝烝艾寧。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大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歷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勲。其辭曰:君德明明,炳煥彌光。刺過拾遺,厲清八荒。奉魁承杓,綏億衙彊{彊}。春宣聖恩,秋貶若霜。無偏蕩蕩,貞雅以方。寧靜烝庶,政與乾通。輔主匡君,循禮有常。咸曉地理,知世紀綱。言必忠義,匪石厥章。恢弘大節,讜而益明。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釋艱即安{釋},有勲有榮。禹鑿龍門,君其繼縱。上順斗極,下答坤皇{坤}。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樂,庶土悅雍{雍}。商人咸憘{憘},農夫永同。春秋記異,今而紀功。垂流億載,世世嘆誦。序曰:明哉仁知,豫識難易。原度天道,安危所歸。勤勤竭誠,榮名休麗五官掾南鄭趙邵字季南,屬褒中晁漢彊字產伯{晁、彊},書佐西成王戒字文寶主。王府君閔谷道危難,分置六部道橋。特遣行丞事西成韓朗字顯公{朗},都督掾南鄭巍整字伯玉,後遣趙誦字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積{積},萬世之基。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徙署行丞事守安陽長。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读石门颂收获非常大!
褒斜道,又名石牛道、金牛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汉中至秦川的通道共4条,由东到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又称子午谷,全长420公里。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在洋县,叫午口。前207(秦二世三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史记·高祖本纪》记“从杜南入蚀中”。《史记集解》云:“蚀,入汉中谷道名。”杜,为秦之杜县,西安市南的杜城。即由杜县之南进入秦岭前往汉中。东汉的摩崖石刻《石门颂》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即刘邦南去汉中时走的是子午道。《水经注·沔水》亦把张良护送刘邦去汉中途中烧绝的栈道指为池水上源子午道上的“蓰阁”。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白天
我觉得有必要回过头来复习一下施蛰存的《金石丛话》,里面对碑与帖,拓本,石刻等讲得比较到位。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本小册子。这种书,很适合枕上厕上车上各种看法,文震亨的《长物志》和计成的园冶也属此类。《长物志》我在喜马拉雅听过一段时间,两相对照,发现我买的版本似乎有遗'漏,这可真遗憾。
所以今天就看了《金石丛话》之碑与帖。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我从前读书,大多时候是读给人看的,为了卖弄。现在读书,自认确实是为自己读的。
我读《石门颂》时,对照地图复习了一下巴蜀与汉中的几条主要通道,下午睡醒跟老虎讨论,发现我家里非常有必要买一张比较好的地形图,这也是老虎好几年的心愿。他一直以为书店根本买不到,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还真有。合意的版本仅有一份,2米乘1.5米,价格不匪,到手需要300元。老虎说算了,有点大,家里挂不开,以后再说。我当机立断下了单。再过两年,可能地图管制,买不到了也未可知。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临屏写了一大段没了,很崩溃。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说文》碑,竖石也。西汉以前,碑即窆石,为下葬放棺椁扣绳索用的,西汉晚期,有人开始利用刻字,不再撤除。汉魏时代,民间对碑有了新解,《初学记》里说“碑,所以悲往事也”。晚唐陆龟蒙更明白说“碑者,悲也”。碑分碑额,碑阳,碑阴,碑右侧,碑左侧,碑座,各有作用。
帖,许慎《说文》解释是“帛书署也”。刘熙《释名》关于署的解释:“书文书检曰署”。清人王启原用白话解释道:书文书检者,题文书封面也。如果给帛书加标题,就称为帖。初唐以前,没有把古人墨迹称为帖的。贞观时已开始称一段为一帖,唐开元以前,已将古人名人书法之可以供人临写者,称为帖了。
碑是石刻,拓打其文字,以供临写。帖是绢素或纸本的墨迹,响搨(影摹)其文字,以供临写。碑本是黑纸白字,帖本是白纸黑字,是为唐人的碑帖之分。
而现在,北碑南帖,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新词语。临碑,说明他所写是篆隶真楷,临帖,说明他所写为行草书。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文字:许慎《说文》分类,六书中象形、指事的结构称为文,会意、谐声的结构称为字。转注、假借则兼有文和字。先有文后有字。汉字在清以前,是以商代彝铭文字(钟鼎文,金文)为最早文字。称为“籀书(传为太史籀所创制)”,或称大篆。晚清发现殷商贞卜文字,汉字历史又提早了几百年。
夏禹岣嵝碑,又称禹王碑。唐代人发现有古石刻文字在湖南衡山祝融峰(或云岣嵝山)上,共刻七十七个形象奇古的字,无人识得,韩愈曾亲自去寻找未果,回来作诗云: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千搜万索何所有,森森绿树猿猱悲。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有四川人见之拓得七十二字,据此方有碑石摹刻。现有刻本均为明嘉靖年间翻刻本。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1935年建石亭护之,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学者杨慎曾解释碑文,其释文为: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河北唐山现代考古学者马贺山先生也解释了碑文,其释文为:“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洚矢发,沮恒往行,三河飞涌。北过冀而奠,姒若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水庐弗长,往求永定。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衍昌。衣则食备,万邦皆宁,疆无漾漭。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扩展阅读之仓颉书。
查找禹王碑时发现的,到现在不知真伪。仓颉书只有短短28个字,最早收录于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的《淳化秘阁法帖》。
明朝时有人提出仓颉书“俱后人伪托,无足徵信”,怀疑仓颉书其实就是西汉刘歆(汉代的全能王,在勘探、天文、历法、史学、诗歌、儒学等方面都是大家,就是和光武帝同名的那个刘秀)所作。同时也有人认为仓颉书其实就是古代彝族人使用的文字。其次,关于它的解读,至今没有定论。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大观帖》把它翻译成“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根本无法读通,后来的学者也曾经做过多次尝试,虽然读通了,但是没人信。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扩展阅读之周穆王坛山刻石,仅有四个字,曰“吉日癸巳”,在今赞皇坛山上,坛山在县南十三里。《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皇以望临城,置坛此山,遂以为名。癸巳志其日也。图经所载如此。而又别有四望山者,云是穆王所登者。据《穆天子传》,但云登山,不言刻石,然字画亦奇怪。土人谓坛山为马蹬山,以其字形类也。庆历中,宋尚书祁在镇阳,遣人于坛山模此字。而赵州守将武臣也,遽命工凿山取其字,龛于州廨之壁,闻者为之嗟惜也。
姑且录之。与禹王碑,苍颉书等,均不能肯定真伪。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3月21日晚
扩展阅读之石鼓文。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附 石鼓文释文及译文
(译文 渤海渔夫 )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 吾車既好,吾馬既阜。
我们的车已坚固,我们的马已齐备。我们的车多美好,我们的马多健美。
君子員獵,員獵員游。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公卿大夫去狩猎 ,队伍浩荡旗飘扬。麀鹿惊慌速奔跑,公卿大夫追逐忙。
騂騂角弓,弓玆以持。 吾驅其特,其來趩趩。
牛角装饰好良弓,持弓待发不放松,我们驱赶群鹿首,鹿群踟躇向前冲。
炱炱,即篽即塒。麀鹿趚趚,其來亦次。
(群鹿奔跑)烟灰扬,进入猎围无处藏。麀鹿仓皇把命逃,它们趑趄且彷徨。
吾敺其樸,其來,射其猏獨。
我们驱赶出肥鹿,脚步沉重行怱怱, 开弓搭箭正命中。
汧殹沔沔,烝彼淖淵。 鰋鯉處之,君子漁之。
汧河啊水流荡荡,注入那湖泊地方。这是鰋鲤的家园,公卿们的捕鱼场。
濿有小魚,其游汕汕。 帛魚皪皪,其盜氐鮮。
浅水湾中有小鱼,群魚翩翩游得欢 。那边白鱼光闪闪 ,它们抢食很新鲜。
黃帛其鯾, 有魴有鲌。 其孔庶。
黄白色的是鲂鱼,有鲂鱼还有鲌鱼。它们影子多又多。
臠之毚毚,汗汗搏搏。其魚維何,維鱮維鯉。
饲之发出“史史”声,活蹦乱跳把食争。不知那是什么鱼,原来是那鲢和鲤。
何以苞之,維楊及柳。
鱼用什么来盛装,用杨柳枝编的筐。
田車孔安,鋚勒馮馮。 四众既簡, 左驂幡幡,右驂健健。
田猎的车很安稳,马辔首饰亮闪闪。随从侍卫精挑选。左骖旗饰迎风展,右骖健壮蹄翻翻。
吾以躋于原,吾戎止陝。 宮車其瀉,秀弓待射。
我们登上那高原,我的队伍来到陕。车辆相连如水泻,壮士引弓待射箭。
麋豕孔庶,麀鹿雉兔。 其逋有陳,其奔奔。
这里繁多麋和豕,还有麀鹿和兔雉,它們成群惊荒跑,爭先恐後逃啊逃。
太子出閣, 亞昊襗 , 執而勿射。
太子走出木阁来,此时夕阳已西下, 命人捉住勿射杀。
多庶躍躍, 君子攸樂。
众人飞跃去追击,君王见此乐无比。
鑾車,賁髤真。 弓孔碩,彤矢 。
君王銮车(鸣鸾声),豪华装饰显(威风)。(卫士)良弓甚硕大,红色箭杆(插壶中)。
四馬其瀉,六轡驁。 徒馭孔庶,鄜宣搏。
四匹马奔跑欢畅,六根缰绳手中晃。随从人马多又多,驻扎鄜地很宽敞。
眚車載行,戎徒如章, 原隰陰陽。
巡视车辆载君行,精选护卫如屏障,跨越高原与沃壤。
趍趍駱馬,射之族族 。 予如虎,獸鹿如 。
驱驰黑鬃的白马,飞箭嗖嗖射猎物。我(的勇士)猛如虎,狩猎麋鹿如(击免)。
多賢,陳禽 , 吾獲允異。
(将士从猎)多辛劳,擒取之物(堆满堂),我的收获不寻常。
癸,零雨。 流迄滂滂。盈盈渫濟。
(时序已是壬)癸日,电闪雷鸣雨(滂沱)。洪流滚滚波涛涌,人马鼎沸待渡河。
君子即涉,涉馬流。 汧殹洎洎,萋萋。
将官率先把河渡,人马奔流随其后。 汧河啊汹涌澎湃,萋萋(水草任漂流)。
方舟囪逮,自鄜, 徒馭湯湯,維舟以行。
方舟匆匆驶彼岸,(我们)来自鄜之乡,随从人马多浩荡,乘船而行向前方。
或陰或陽,极深以槳。 于水一方。勿止。
舟行汧河两岸间,及到深处划双桨。勇士到达河对岸,没有(犹豫和)徜徉
其奔其吾,其事。
将士奔跑齐欢呼,(记下)此事(永不忘)。
猷,作原作。 道澂我司,除。
(君王下令把)路修,路况高低平整齐。清理道路我负责,去除(杂草和乱泥)。
帥彼陂,草為卅里。 微,秩秩攸罟。
沿着山坡(和野地),清理道路三十里。(条条大路向)远方,纵横交错如鱼网。
栗,柞棫其。 椶桕祈祈,鳴。
(道路两旁把)栗种,柞树棫树(皆挺拔)。棕树乌桕红彤彤,风吹阔叶声沙沙。
亞箬其華,為所游優。 盩導二日,樹五日。
树木成荫景色美,适合出行去游玩, 两天道路皆修好,五日就把树(栽完)。
,,而師。弓矢孔庶,。
(译文略) 军队(啊雄壮威武)。长弓短箭难计数,(译文略)
以。左驂,滔滔是熾 。不。
(译文略) 兵强马壮势空前, (译文略)
具獲信復,具盱來。 其寫,小大具。
报告匡复好消息,(天子)送胙来祭祀。(公卿大夫)排成排,无论老少皆(来拜)。
來樂,天子來。 嗣王始,故我來。
(祭天开始)乐声响,天子(喜悦笑颜开)。继承王位成大统,因此我也来听差。
,天虹彼,走。濟濟馬薦,栺栺芄芄。
(雨过天晴映)彩虹 ,(牛羊成群马)奔跑 。欣欣向荣百草丰,葱葱茏茏枝繁茂。
微微雉立,心其一。之。
微微锦雉昂首立,(因石刻剥泐严重,译文从略。)
吾水既清,吾道既平。 吾既止,嘉樹則里,
河流泉水已疏清,田间大道已修平。祭祀西畤已竣工,美丽树木载其中,
天子永寧。日維丙申, 旭旭薪薪,吾其周道,
天子心里永安宁。丙申吉日去祭神,朝迎旭日夜燃薪,我们要行周之道,
吾馬既陳。秀□康康, 駕弇,左驂驁驁。
马列两边踏征途。华美(车辆)稳当当,车盖(如云遮太阳),左边马儿神气爽,
右驂趚趚,牝。 毋不。四翰驪驪。
右边马儿四蹄扬。 (译文略) 四匹马并驾齐驱。
,公謂大, 金及如,害不余佑。
(译文略),秦公开口谓太仆,今天我们去(西畤),上天一定保佑吾!
吳人怜亟,朝夕敬。載西載北,忽牿忽代。
秦公祭祀虞人急,敬戒之心朝与夕。东奔西走选祀品,忽缚此来忽换彼。
(以下石刻多有漫漶,译文从略。)而初 ,献用。,大祝。曾受其庸 種寓逢, 中囿孔, 鹿。吾 其, 緟緟大 求有 是。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楼主:五十学易  时间:2020-03-24 09:33:09






















https:

楼主:五十学易

字数:10018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20-03-20 17:45:06

更新时间:2020-03-24 09:33:09

评论数:1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