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关于“现代禅文学”调查问卷的总结答卷

关于“现代禅文学”调查问卷的总结答卷

楼主:我是南北  时间:2020-06-06 04:23:04




关于“现代禅文学”调查问卷的总结答卷

南北



写在前面

为了对以现代禅诗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禅文学有一个明晰的定义和清醒客观的认识,我以现代禅诗研究会之名,发起了一个关于现代禅文学的调查问卷,拟了6个问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收到现代禅诗研究会同人和文朋诗友的答卷30份,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更不乏殷殷关切,让我这个提问者感动,还有点意外。我原来以为,能收到十份十几份答卷,也就很好了,不想竟有30份之多,总计四万五千多字。全部答卷中,研究会同人12份,其他文朋诗友18份。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研究会同人林荣用力最多。在研究会之外的18份答卷中,三分之二左右是林荣邀约转来的。这些有着各自独特视角和写作体验的关于现代禅文学的答卷,成为了这次调查问卷活动的重大收获。
可以肯定,这次活动带来的种种关于现代禅文学的观点看法,将成为现代禅诗研究会的一份集体财富,成为之后我们进行现代禅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份重要参照文献。
在这30份答卷的基础上,我尝试提炼总结出一份既符合普遍文学规律,又能呈现代禅文学独特性的“答案”出来,作为这次活动的一个结束语。
当然,这样的结束语,只可能是我个人的,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或者多数人。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认知上的倾向性,这也是构成我们大家各自风格如诸花开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本次问卷共6条,但有几份答卷是综合性的,没有分条作答。也有一份林荣转来的苗雨时先生的《关于现代禅诗》的短文,虽与现代禅文学相关,但也可以不做答卷看。
另外,在这次的问卷之末,有个说明,就是回答者可以不完全依问卷作答,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诗友随佛,就自拟了第7条并自己作答,这是很独特的一条,因为这是所有答卷中惟一的。
还有,我的总结性“答案”,在不损害其准确性的前提下,会尽量的简单、简洁,不过分发挥,不拖泥带水。


1.你对现代禅文学怎么看?如何定义?

毫无疑问,给予现代禅文学一个明晰的定义,是这次调查问卷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在回答其他有关现代禅文学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现代禅文学?
根据诸多答卷和我个人的理解,现代禅文学应该或可以如下定义:

凡是能够呈现和透露禅的思想理趣,营造禅的审美境界的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现代诗歌、散文、随笔、剧本、小说、日记、评论、传记、访谈等,都可以称之为现代禅文学。


2.你所了解的禅(佛)与文学结合比较好,且流行广泛,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品(古今中外皆可)有哪些?请举例。

中国古代文学中,流传广、影响大的非四大名著莫属。这四大名著中,依我所见,佛禅思想的影响都很明显。《三国演义》的开篇辞《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淋漓尽致的表明了这部小说中盛衰分合的人世间无常性主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据说,这首词是明代才子杨慎所填。本来在《三国演义》成书后的数百年中,并没有这首开篇辞,是到了清代,被编辑评论家毛宗岗父子给放到了这本书的卷首,之后的版本就延续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读到的样子了。为什么毛氏父子要这样做呢?因为这首词将《三国演义》的盛衰无常主题表露无遗。特别是上半阙,让人读之有一种悲壮凄凉感,却也不由就顿悟了历史与现实。
其他三部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与《三国演义》一样,讲述了一段由盛到衰,最后“白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无常破灭景象。《西游记》则本身就是佛教题材作品,不必多说。《水浒传》讲的也是一个幻灭的故事。宋江一干人,被朝廷招安后,一个个死去,作为一个“草莽英雄”团体,最后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当然,能够真正体现禅意的作品,还是在诗歌方面。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唐宋之后,好的禅意诗词也是数量庞大,不过大多是炒前人的剩饭,没什么独创性,所以也就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和人物。
至于外国文学,我印象较深的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讲一个没读过几天书的水手马丁·伊登,偶然机会遇到了贵族小姐伊莲娜,并爱上了她。但社会身份的悬殊,让这份爱情难以持续。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位贵族小姐,他开始拼命读书,并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进入上流社会。他当然的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无情打击,但最后仿佛天网洞开,遇到伯乐,所有那些被不断退回无处发表的小说、诗歌,都成了各大报刊出版商的抢手货。他成名了,有钱了。请他吃饭的贵族拍成了队,连早已割情断意的伊莲娜也主动登门求合。但这时的他,却感到了巨大的空虚和无聊,最后跳入大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小说的结局,也是现实中杰克·伦敦的结局。不同处仅仅是杰克·伦敦不是跳海,而是开枪结束了自己看似成功了的生命。
一场为了证实自己的个人奋斗,最后却以破灭画上句号。
至于现当代中国的诗人作家中,现代禅诗研究会同人之外,洛夫算是比较自觉的一位探索诗禅结合的诗人,也最受大陆评论界关注。至于周梦蝶,其实他的作品有丰富的佛禅气息或概念,但在文学的艺术性上,则差强人意了些。大陆的当代诗人中,雷默与何三坡都很有灵性和悟性,也都有数量不等的现代禅意诗作品可以传世。
当代外国诗人中,受佛禅思想影响比较大,又能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美国诗人居多。而加里·斯奈德可算是一个代表性人物。

3.你认为当下现代禅文学的创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诗禅双修”的创作原则,是否可适用于所有现代禅文学体裁?

现代禅文学写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在文学,而在禅的融入和把握。很多作家也学禅甚至读佛经信仰佛教,访僧问道,但是否真的懂得什么是禅?懂得后又如何将禅的思想理趣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是最为关键要紧的事情。
“诗禅双修”是现代禅诗流派倡导的一种写作实践方法,主旨在于诗禅并重,且探索二者的无痕相融的可能性。这既属于方法论,也是审美的境界要求。现代禅文学包含着现代禅诗,不过是概念的扩大化,将现代诗的概念置换成了现代文学的概念。但禅则是如一不变的。禅与现代文学的结合,产生了现代禅文学。所以,诗禅双修的实践原则或方法,可适用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他如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亦然。

4.你怎么看现代禅文学的理论建设和批评研究?

如果将现代禅文学作为一个流派来研究,那么它立足之本的理论,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另外的两环,一个是作品,一个是作为写作者的人。理论也就是主导写作的一种理念。同样的一个事件,同样的一个故事,用禅的理念去观照去叙述,与用其他的理念譬如阶级斗争的理念去看去分析,肯定得出的结果不会相同。所以,理论建设是必要和必须的,但也应是在对于古今中外此类作品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加上个人体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提炼,由此而得的理论观念,才会反过来对于写作实践产生推动和规范作用。而对于具体作品的批评研究,可以导致理论的建立,但也可能流于一般的现象描述和讨论。
理论是对于现象的提炼总结,是能够揭示普遍规律的一种意见,并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5.你对现代禅文学在媒体传播上的看法怎样?是应该走传统报刊发表,出版发行的路子?还是应该另辟路径采取自媒体发布的方式更合适?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不算是个问题,或者没有回答必要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写作,所得作品除非藏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就都需要一个传播的手段或方式。传统的报刊发表,图书出版,延续了很长时间,被认为是主要方式。其他还有声音传播,舞台传播等各种方式。但就目前而论,最简单最方便也成本最低的,就是自媒体传播。所以,在你或你的作品还不被报刊或出版商特别关心的情况下,自媒体传播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否同时在传统媒体上进行传播,这不是个作者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条件和能力去实现的问题。
没有合适不合适,只有能够不能够。

6.你对现代禅文学(包括现代禅诗)写作有信心吗?感觉前景如何?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用作答。因为只要你在写,就说明你还有信心。有信心就说明你认为有前景。至少,你写是因为你需要。而一旦你停止了写作,什么信心啊前景啊,也就无从谈起了。

7.(随佛自拟提问)为什么这个流派(现代禅诗?)创立那么多年,也有非常多的好作品,受众却非常少?

随佛自答:很简单,根本没有做营销。或者,不屑做营销。
南北附答:不是不做营销,而是没有营销可做。禅的属性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事物,都是自然发生和成长的,推动和传播,只是助缘,不是必要或必须。很多事,包括写作但不限于写作,包括流派但不限于流派,都是因缘而生之物,都是种子,能否发芽成长,成木成林,要看机缘,要等机缘。
随缘,随心,随性,随便。写了,自己满意,自己开心,已经很好。若还有人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读到了,会心一笑,那就是种子在发芽,就是可能枝头开花的大喜事。
至于受众,至于多少,这是一个很江湖的问题。因为,谁也无法统计出一个哪怕大概的数据来。

(南北,2020-5-29)

楼主:我是南北

字数:3583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6-02 01:54:27

更新时间:2020-06-06 04:23:04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