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天女

天女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温室里如何能长成参天大树?不历经风如何能见到雨后彩虹?哪怕是风雨中,依然摇逸生资;才不辜负好年华!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有一些朋友觉得读很多书脑壳疼,也不想打坐;想学一个简单的办法来修行。我有一个建议,去看《定慧初修》这本书的内容,里面有各种修定慧的办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佛”,就是一念志诚的念“阿弥陀佛”或者“观世音菩萨”或者六字大明咒,久而久之念的如同母亲思念自己的儿女、儿女思念母亲一般的心心念念、吃饭睡觉时心里都有此一念;也可以不需要去修习别的方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能得成正果(详细情况请看书)。而且,这个法门接引一切根器的人,无论根基好的、一般的人都能修习;关键是最后做到完全净心净念!
做销售常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诗词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佛法说“如做染香工作的人,天天在香气熏陶中自然而然的身上也带上了香气”;俗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生活就是修道,修道就是真诚的生活;道无处不在,善知识无处不在,净土极乐世界无处不在!
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央都有净土极乐世界,有差别的只是众生个人的意愿和人为定义;共同点都是净念净心自然而然就处于净土极乐世界!我们听到善知识、佛菩萨说成道成佛的修行道理,叫做听闻众;我们如果能去不断实践道理,去见到自性本来,才知道自己的自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才能明心见性见到自性佛而修道、成道成佛!否则,学了道理不实践,拿来干什么?!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在任何境界上,心里不被外界环境或事务影响,这叫无念。在自己清净念上,常能离开一切境像;不在境界上生出种种心、回忆种种境像。假使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想,一切的念头都除尽、没有任何念头了,这对不对呢?这也错了!如何办呢?能办到的,就是不被任何事和境界所干扰、影响的无念。

如果是一念断了,岂不就是死了?因为没有念,就是死了!如果在这地方死了,又到别的地方转生去,这是大错特错。修道人这里要特别注意思索!

假使不明白法的真义,自己错了就算了;若还叫别人跟着错,就不可原谅了。自己愚痴,不认识、明了自己的心性,反而诽谤佛经、说佛经说错了。因此,古徳要立“无念”为学佛的宗旨!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竹石

[ 清·郑燮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有些人组织一大帮人帮忙哄抬身价,大肆鼓吹只要打坐就可以成佛成仙;自名大禅师!
如果只要打坐就可以成佛成仙,那么那些建筑门前的石头狮子们、高山大地、千年古树以及天天打坐却作恶多端的人岂非都能成佛成仙了?!那些木有品德的习武之人、欺善怕恶、仗势欺人也能成佛成仙了?
很多事情,多想一会、深想一会,就知道真相!古代故事里:有一人自吹他的矛如何锋利、盾如何坚固!反问他:用你的矛攻你的盾,何如?!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无念也就无相,无相也就无住;无念就无生,无相就无灭,无住就没有生灭、没有是非。 无念、无相、无住,就是没有善、恶、是、非、男、女、淫欲心、动、静!

真如本性,是自我本来具有的性、即佛性!真如是念的本体,念是真如的运用;真如是本性清清静静、无所染的。 真如自性的念,不是眼耳鼻舌身等生出来的念,是本性;如果没有自性,眼耳鼻舌身意都不能生起作用。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善或恶念都是从自我的同一个自性本体之作用,是自性的一体两面;所以烦恼可以转化为菩提(觉悟),生死可以转化为涅槃,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的物质有形肉体可以转化为无形;这就如同水分子可以组合为液态水,或者是固态的冰,水和冰是水分子的一体两用。
所以叫做善恶“不二法门”:智慧显露多的就能够懂得控制自己心念,不把恶念赋予行动;之后逐渐增加为“止于至善”,就是不干善事都不舒服、自然而然的就行善、言行举止处处都是善(恶念多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作死就不舒服、情不自禁地作恶,所以肆意妄为作恶多端)!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就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行善生阳气,这不是迷信的:经脉通畅多的人打坐能感觉经脉通畅很快;现代科学仪器也能照射到人发出善念时候光线好、亮,发出恶念的时候光线晦暗、黑暗。日本人做的《水知道答案》的实验,对水说美好的话,显微镜下的水分子、就呈现出如同雪花般美丽的形状;对水诅咒、说恶毒的话,显微镜下的水分子就呈现出丑陋的形状!
所以一个善良的人自然而然身心愉悦,身体各个器官、细胞等等运转良好,所以自然而然的身体康健;恶行多的人自然而然的,身心各方面运转恶劣,身体不好、各种疾病!
俗话“小时候偷针,大了偷金”:因为作恶就带来阴暗能量,逐渐的恶念多到控制不住自己,就放肆作恶多端。有人心里想着:建寺庙、度人出家、捐款捐物……可以得到福报,所以我要做;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做,心念当然是不善的、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已,当然不可能获得阳气(正能量),更不要说是打着行善、公益活动去作恶的人了!
所以伏羲画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天体最初的混沌能量转换、变化出八大现象,悬挂在天地给予我们显示;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上古之人没必要用文字来表达意思,一个意念就能妙懂;所以,真正的经书“无字天书”,秒懂!所以,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尊者秒懂而破颜而笑;所以,迦叶尊者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法外别传,因为几千个随同佛修行的人之中只有迦叶尊者秒懂真佛所传达的意。
不懂这些道理的人,总是一句“迷信”(自己都不了解,为什么就妄自判断为假的呢?)来掩盖其无知;这些本来是科学的、哲学的道理!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我们修行:念佛、诵经、打坐,学习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的精髓道理;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懂得如何控制自己少作恶,渐渐达到多行善,再进一步达到心念和行动都是善,再进一步达到心里根本就没有啥叫善、恶、空、相等等所有的概念或念头;因为此时已经是回归自性本来,好比清澈见底的水一样纯洁,自然而然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或概念的存在了!好比水吸收足够热能转化为气态的,是可以实践的事实;四大物质组成我们这个有形的世界各种万物和人类,其根源在于天地能量的变化,不断在生生不息而死亡再生,回归到达生命本源所在自然而然就是无形的能量状态。
所以无相、无念、无住,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为”,就是没有任何功利心去尽力做好事情;所以最后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才能逍遥自在的为人处世去做人做事,而所有的事情都能做的很好、利益社会和一切众生。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科学实践的过程,需要智慧去理解道理、实践出真知,需要定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福德资粮成为一个基础,好比打仗需要粮草先行一样的道理!
《易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万有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进步永远不会停止!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感谢涯叔,这次删帖速度更快了!
2020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所有的无论如何,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和期待!

祝福天涯,祝福大家以及我自己:新年新气象、新年新收获!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真如本性起念时,在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但是能够不执着、不染着、不着万境;所以经上说,能善于分别诸法的相,就是因为真如自性的用。真如自性常自在,能分别诸法相而不着万境,故在第一义而不动!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卢仝:唐代诗人,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年少时隐居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家中只有破屋数间,终日苦饿无衣无食,全靠邻居赠米而活;在这种环境下,自己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于诗词,精通文章,可是却不愿仕进为官,因其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他迁居洛阳的时候,有次收到好友孟简寄给他王屋山的冬凌茶,喝过之后,写下一篇名垂千古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一曲《七碗茶歌》自唐以来传唱至今,千年不衰。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
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
自古以来,称呼陆羽为茶圣、鼻祖!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陆羽之《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专著,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

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一人得神、二人得雅、三人得趣!云南的三道茶:一道苦,二道甜,三道是回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粗茶淡饭最养人!
一杯好茶,需要静下心来,用柔和的手法来冲泡;加上适当的水温和浸泡时间,就能享受到醇和柔美的滋味!
泡茶、品茶时的心态即是“静以修身”、“宁静以致远”的道理!心存美好,人间至味是清欢!


楼主:妙化2020  时间:2021-03-28 12:02:55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静,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覆盖真如。
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楼主:妙化2020

字数:152555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7-03 23:27:29

更新时间:2021-03-28 12:02:55

评论数:14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