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为皇帝美颜

为皇帝美颜

楼主:潇湘夜语  时间:2020-08-13 23:51:38

1457年正月,大明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权臣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拥戴被软禁的朱祁镇复辟。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朱祁镇可列入我最为厌恶的帝王之列。他的行径,在我看来,尚不如著名的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三征高丽,损兵折将,将大隋的国力耗尽。但隋炀帝在位期间,大隋也打过不少胜仗。至少曾西征吐谷浑,拓土千里。很多人都知道大唐贞观盛世时,唐太宗被西域一些首领尊称为“天可汗”,却不知,早在若干年前,西域的一些人就称杨广为“圣人可汗”。当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结束了自五胡十六国开始,中国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还是皇子身份的杨广正是大军统帅。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这个统帅不过是名义上的,但杨广到底跟随大军完成了统一大业。后来,杨广用过“大业”的年号,也不算过分夸大。

明英宗朱祁镇就太窝囊了。带着二十多万明军精锐,包括精锐中的精锐:三大营,几乎就是大明的最强阵容,浩浩荡荡,大张旗鼓地北征,却被人数大约只有明军一半,处于劣势的瓦剌军队一击而溃,自己还被人俘虏,成了人质。而罪魁祸首,后人要一致指向英宗信任的大太监王振,责怪其胡乱指挥,但试想,英宗御驾亲征,一个王振真能做到一手遮天吗?《明史》里记载,英宗欲亲征之时,吏部尚书王直帅群臣谏,英宗“不听”。出征后,“群臣屡请驻”,英宗“不许”。不听、不许,如此有主见的皇帝,怎么兵败之后责任就都成了王振的?我是真要怀疑史官之笔了。

英宗被包围,没有奋力拼杀而出,或者自尽以死社稷,反而南面而坐,一副坐以待毙的样子,最终被瓦剌兵俘获。《明史》称:“帝北狩”,这和宋徽宗、宋钦宗靖康年间被金国掳去倒是同一说法。

英宗成了阶下囚,瓦剌军直抵北京城下,大明精锐丧尽,幸亏有于谦等人力排众议,拒绝迁都,拥戴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也就是景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避免了瓦剌携英宗而威胁大明的危险。大明的综合实力也确实在瓦剌之上,于谦等人组织军力奋力抵御,终于击退强敌,避免了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也让大明的帝祚又延续了将近两百年。

战场上没有讨到更大便宜的瓦剌大汗也先,和明朝议和,释放了英宗。英宗回到京城,弟弟已是实权在握的皇帝,自己成了太上皇,一个供人礼拜的泥菩萨,碍人眼目。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都做过太上皇,只要皇权旁落,日子都不好过,被自己的儿子盯得紧紧的,不得自由,更不要说行使权力。所以,后来清朝乾隆帝尽管做了太上皇,却一直不曾放弃手中权力,嘉庆名为皇帝,实为太上皇手中的傀儡,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直到乾隆驾崩,才敢放手大干,把乾隆的宠臣和珅杀掉。英宗这个太上皇,也不是自己愿意做的, 更是自己的弟弟,比起父子关系,更多了一层猜忌。于是,英宗一回来就被软禁。不久,景泰帝废掉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一步步要彻底消除英宗的影响力。直到几年后,景泰帝病危,事情才有了转机。

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趁景泰帝病重,太子之位不明,让英宗重新夺位。英宗夺位成功,先是将曾支持景泰帝的一班重臣下狱,随后废掉景泰帝的皇帝之位,改为亲王,将其软禁,一个月后,朱祁钰死去,究竟是怎么死的,只能是千古之谜了。朱祁钰死后,作为亲王,没有资格进入帝陵,所以明代十六位帝王,北京却只有十三陵。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被篡位,人失踪了,剩下一位没能和明朝其他帝王埋葬于十三陵的,就是景泰帝。英宗给他的谥号是“戾”,这是极端的恶谥,英宗对弟弟的怨毒之深可见一斑。连弟弟的妃嫔,大多数也都英宗诏命殉葬,除之而后快。

曾力主立朱祁钰之子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都以谋反之名被处死,英宗下手够黑。当然,史书上有一种说法,说英宗并不想杀于谦,是石亨等人极力撺掇,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英宗不得已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过后还颇有悔意云云。然而,英宗真是耳根子这么软的人吗?先不说之前他御驾亲征,群臣的阻谏他置若罔闻,夺位后,清除景泰帝的势力,杀的也不只于谦等一两个人,而是杀了一批人。即便那些参与“夺门之变”,算是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石亨、曹吉祥等人,三四年内,也一个一个被他除去,不得善终,你还能说英宗是优柔寡断之人吗?究竟是这些权臣居功自傲,自掘坟墓,还是他们知道的太多,留下来终是后患?大概英宗心里最清楚吧。徐有贞最先被下狱,后来侥幸逃得性命,得以回家养老,但杀害忠良于谦的恶名却不得不由他来背了。

于谦等人到明宪宗年间才得以昭雪冤情,重新恢复名誉,当年保卫北京的功绩重新得到明朝皇家的称许。明宪宗就是景泰帝曾经废掉的太子,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他大概也知道父亲做的这些事不太地道,在自己任内尽量有所挽回。但宪宗毕竟是英宗的亲生儿子,要为父亲讳,所以即便平反,也还是遮遮掩掩。今天我们看到的史书,对于英宗“夺门之变“,都说是石亨等人所为,他们迎奉英宗之时,英宗事先并不知情。我姑且认可这是事实,但之后英宗带头闯进东华门,控制朱祁钰,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做法,其杀伐决断的能力可见,怎么也不像一个容易被人挟持,受人蛊惑的角色。虽然外战惨败,英宗内战还是很在行的。

英宗倒是对自己的身边人王振很够义气,不但厚葬之,还建起祠堂,名“旌忠”,把王振当做受冤屈的忠臣来供奉。世人皆欲杀,英宗却力排众议,还要表彰,你要仍说英宗是那种容易听人劝,被人摆布的人,我也真是无言以对了。王振祠堂旧址就在今天北京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据说直到明末,香火都极盛,直到清代,乾隆才下令拆除寺内王振的塑像和为他旌表的碑刻。英宗虽然如此回护这位忠臣,后来的史官却估计觉得不妥:如果王振是好人,谁来为土木堡之败负责呢?为了让皇帝继续正确,王振必须是罪魁祸首。

楼主:潇湘夜语

字数:230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8-13 02:54:17

更新时间:2020-08-13 23:51:38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