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赤壁二赋新解

赤壁二赋新解

楼主:ty_寡人好色  时间:2020-11-13 11:15:48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官贬黄州团练副使。九死一生之下,原本的傲气和锋芒消磨殆尽。苏轼在《自由南来陈,三日而别》(《东坡集》卷十一)中写道“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便为齐安(即黄州)民,何必归故丘”,打消了原来“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上,扶病入西州”的念头,准备长做齐安之民了。这种消极自嘲的情感基调也成为苏轼此后诗文创作的基本倾向,偶有故态复萌,也只不过是“聊发”而已了。东坡修成之后,苏轼更是以陶渊明自比,“欲以师范其万一”(苏辙《追和渊明诗引》),然而苏轼毕竟不是陶渊明,陶渊明自绝俗世尘网而归于田园,而苏轼从被贬以致修东坡筑雪堂,无不是在一种不得以的情境之下完成的。他内心的雄心豪情还依旧存在,只是被刻意压抑着不再表露罢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寄情山水,转学陶渊明以自遣了。苏轼黄州时期的的诗文基本上是这种思想状态下的产物,其中自然也包括后来广为人所称道的赤壁二赋。
后人往往以“旷达超脱”谓前赋,以“幽谙孤闷”称后赋,并以此作为两赋最重大的区别。其实前、后《赤壁赋》的创作时间相隔不过数月,很难说两赋的思想主旨会有什么质的区别。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二赋的关系时说:“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又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两赋是同出一源、一脉相承的。
就前赋所谓的“旷达超脱”来说,只要我们联系一下苏轼在创作此赋前后的思想状态就可以发现,其实这种“旷达超脱”是大打折扣的。前面已经提到,苏轼以陶渊明自比,然而就连他的弟弟苏辙也说:“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讬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苏辙《追和渊明诗引》)且置“旷达”不论,陶渊明或可谓之“超脱”矣,但即便是陶渊明,他的这种“超脱”也是不纯粹的。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从来都是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的,国不得治,天下不能平,要读书何用?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在一开始的时候未必没有“兼济天下”的大志,只不过是因为“时不我与”,而居于小儿之下,天下既非可济,遂退而独善其身,渐渐的绝此一念。如此怎称得上是真正的 “超脱”呢?陶渊明尚且如此,又何况是连退而独善其身的勇气都没有的、“欲师范其万一”的苏轼呢?苏轼在一封写给李端叔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表面上看笔调轻松,实际上包含着难言的辛酸,特别是对他这样一位“奋厉有当世志” 的人,其中的无奈与悲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为了防止再因文字得罪,他尽力不作诗文:“某自窜逐以来,不复作诗与文字。……其中虽无所云,而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另外的,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也就是写完前后《赤壁赋》的次年应友人傅尧俞索近文之请,亲笔抄录《赤壁赋》(前赋),后面加一则题跋《书〈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还有内容相近的《〈赤壁二赋〉大书跋》:“去岁作《赤壁赋》,未尝轻以示人。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楷书前赋以寄,后赋笔倦未写。近日钦之来,持长卷索二赋,故复走笔。此二卷虽一挥而就,然几不能胜其任。钦之加意秘藏,方见爱我之心也”。如此反复叮咛,显然完全不是《赤壁赋》里那个冯虚御风、物我两忘的苏子。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对于“彻底洗去人生的喧闹”之说,我并不认同,因为《赤壁赋》只是苏轼在漫漫长夜里偶有的一缕闪光而已,更何况这缕闪光还带着浓重的暗夜阴影。一方面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几乎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一方面又不得不战战兢兢饱受压抑,苏轼如何能够超脱呢?他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在放浪山水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发泄一下苦闷、偶尔自我宽慰一下罢了,或“天地不能以一瞬”、或“物与我皆无尽”,这些理其实更多的是苏轼说给自己听的,然而说说却总是说说,做不做得成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在《后赤壁赋》中,苏轼在前赋中“旷达”的闪光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又回到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凛乎其不可留也”的原点,既而“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我们看到的苏轼又何尝是闲适自得的样子?分明还是充满了对自身和这个世界的疑惑和迷茫,外加无边的愁闷的那个不得志的文人士大夫罢了。前赋中的了悟和自我宽慰,到这里又一一的指明了其不可得而行。金圣叹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明”的是前赋里自我宽慰下的愁闷,“谓”的也不过是后赋中宽慰后依旧的愁闷,而这种愁闷却是深着于古代每一个壮志难酬的文人的骨子里的。
就艺术成就来说,《前赤壁赋》历来被认为是宋代文赋最高成就的标志,而对后赋却着墨甚少。这不仅是因为前赋看似达观的思想基调,更是因为前赋气贯长虹的情感冲击力和情、景、理交融的叙事格调,景观壮阔,议论风生,读来令人气荡肠回、酣畅淋漓;而后赋则偏重叙事,景物苍凉,主旨幽谙,难免就要为人所轻了。造成两赋风格上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物。所谓触景生情,不同的景物自然会给予人不同的心境。由于前后《赤壁赋》创作的时间相隔三月,景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七月间长江水丰,树木葱郁,夏夜里风清水静,水光月色交相辉映,景物壮阔,故有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之感;十月里长江水浅,崖石毕露,风起水涌,断岸有声,又兼霜露既降,草木萧瑟,天高月冷之下,自然令人肃凛,悲恐之情亦油然而生矣。
二、游人。前赋里饮酒听萧,追古说今,主客相答,透露出一派谐和畅快之气,故尔主客之间各能议论风生,饮酒乐甚,“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后赋中网鱼谋酒,大费周章之后,又独登危岩,欲乐无由欲说还休,惟有划然长啸声震草木而已,四顾寂寥之下,思及自身目前的境遇,自然也就悲从中来了。
三、梦境。赤壁初游之时,由于景物壮阔主客相谐,故尔得以排忧取乐,杯盘狼籍之下,不知东方之既白;而再游赤壁时,景物萧瑟,风声鹤唳,心有所思,囫囵睡下之后,自然就梦寐滋生,从而给后赋增添了几许神秘清远的味道。

楼主:ty_寡人好色

字数:266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11-11 18:09:10

更新时间:2020-11-13 11:15:48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