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钱祖荣: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网文目录摘

钱祖荣: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网文目录摘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0-11-13 12:13:04
钱祖荣: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网文目录摘
(2005年6月18日—2018年7月29日)
1、邓汉仪为“前人” 是“假语村言”(507字) 310/5
2、如皋“四大家”确实强过江宁织造曹家(10686字) 14372/32
3、5环12节证据链将《红楼梦》作者指向江苏如皋冒辟疆(34806字) 60366/133
4、《红楼梦》创作于明末清初(6139字)
5、 民国四年蔡元培首先提出 冒辟疆撰著《石头记》(518字)
6、《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叙了有关历史(6217字
7、《红楼梦》作者隐喻自己是“吃软饭”的凤凰龙(4044字)
8、 孟森著《董小宛考》是唯心推断(3468字)
9、《红楼梦》是治国理政的宏篇大论(9067字)
10、谁闹出《红楼梦》作者先死后生的大笑话(2358字)
11、胡适不懂“南巡” 史 错误解读《红楼梦》(1266字)
12、胡适论述《红楼梦》存在致命伤(1—11,45327字)
13、严中讲《续琵琶》是曹寅之作帮了冒辟疆著《红楼梦》一说的忙(1020字)
14、谢红学家王彬点评“《红楼梦》”的作者是如皋的冒辟疆(14317字)
15、董小宛显现《红楼梦》中是冒辟疆著书的关键证据(4144字)
16、如皋出过一位皇后(1725字) ( 1 2 )
17、 董小宛进入清宫(3)(730字)
18、“‘如派红学’长三角研讨会”交流材料(7085字)
19、贾宝玉穿“雀金呢”强力证明 《红楼梦》中的甄家不是曹家(2062字)
20、钱祖荣:《红楼梦》作者现身香菱所作诗中(2205字)
21、《红楼梦》中吃螃蟹之解(935字)
22、冒辟疆著《红楼梦》学术研究(一):仿舜巡察非康熙 四次接驾是郑家(5824字)
【[城事生活] “如皋《红楼梦》作者新探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 查看: 100242|回复: 45《红楼梦》中 四次接驾的对象 实非康熙】

23、冒辟疆著《红楼梦》学术研究(二):“芹溪书箧”原为冒辟疆所有!(7731字)
24、冒辟疆著《红楼梦》学术研究(三):曹雪芹著作《红楼梦》 难圆其说(6652字)
25、冒辟疆祖孙三代 冒辟疆祖孙三代共铸《红楼梦》(5739字)
26、谁篡改了《红楼梦》(4012字)
27、《红楼梦》中元妃薨日与《影梅庵忆语》中董小宛逝日的关联(1670字)
28、《红楼梦》中割腥啖膻的描写进一步佐证作者是南明遗民(3578字)
29、《红楼梦》中的北静王疑似崇祯太子朱慈烺(1873字)
30、不避康熙及曹氏家族讳使假冒《红楼梦》作者的北京曹雪芹原形毕露(2236字)
31、“大荒山”是冒辟疆著《红楼梦》留下的暗记(1953字)
32、《红楼梦》中吃螃蟹之解(935字)
33、清廷在东南海疆的战事揭示了《红楼梦》的什么?(1752字)
34、《同人集》及《影梅庵忆语》是冒辟疆 创作《红楼梦》的母本和脚本(5548字)
35、江苏如皋冒辟疆著创作了《红楼梦》?(5676字) 2013-11-12点击:30414
36、《红楼梦》中的反清悼明倾向不容否定(8181字)
37、大清曾有祖孙皇帝巡幸如皋(更新稿)(5832字)
38、大清曾有祖孙皇帝巡幸如皋 是否来揭《红楼梦》深藏的秘密(7715字)
39、董小宛逝世的日子 错了350多年(965字)
40、从元妃点戏悟出冒辟疆创作《红楼梦》的唯一性(5016字)
或:元妃点戏,揭《红楼梦》惊天秘密(4999字)
41、 胡适自相矛盾的辩说 pk出<红楼梦>作者如皋冒辟疆(1266字)
42、专家论保护如皋状元街古宅(疑似《红楼梦》中“王”家原型)(转载4247字)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0-11-13 12:13:04


晒文,接收考评。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0-11-13 12:13:04

有道理请转发,
有错误请纠正。
楼主:老卡枪  时间:2020-11-13 12:13:04
正解林黛玉为什么姓林

钱祖荣


常言道:“江河有源,树木有根”。遵循此理,一个中国姓氏的问世,自然也有一段典故,林姓也不例外。至于《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要把女主角林黛玉定为林姓呢?学术界众说纷纭,却都是盲人摸象,未能圆满解读。其实,作者在书中已经有所暗示,且容笔者分步剖析。
一、林姓根源于古代忠于国家的名臣比干
“林”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丛聚的树木,即树木很多。其字形,很像两棵并排在一起的树。现在的“林”字主要指树林、林木、森林。
林姓最早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朝王族比干的后裔。
商朝末年,比干冒死进谏,被纣王挖心而死。比干的夫人陈氏带着身孕逃到牧野一带避难,在深山石洞里生下了孩子,取名为坚。后来陈氏投靠周王室,周武王因为比干的儿子坚是在林中出生的,就赐他姓林,从此有了林姓。
林姓的发源地应为牧野,即今天河南淇县以南、卫辉以北的地区,但因比干庙在卫辉,所以林姓人就把卫辉作为自己的姓氏发源地。
而《红楼梦》的作者把林黛玉定为林姓,则看出当年作者对处于灾难中的国家和人民,满怀热血芹(谐音雪芹)意。



二、明季出现忧国忧民的“东林党”中有个“林”字
东晋时,名僧慧永在庐山西林寺(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东建成东林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觉得无锡南门保安寺的周围环境,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于是选择该地为研究和传授学问的学社,定名为“东林”。
在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10岁登基。即位前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明神宗执政后,28年不上朝,其怠政行为,使司礼监成为代替皇帝批阅奏折的权力机构,宦官集团的权力高度膨胀。由此引来名目繁多的政治团体起而攻之,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东林党”,它由遭贬的一位个性操守闻名于世的忠臣吏部郎中无锡顾宪成首倡。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与弟弟顾允成等人协同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宪成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书院中轮番讲学,宣扬“公正廉洁”的政治主张。妇孺皆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语,就出自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这句话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写的,且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东林党”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的普遍响应,一时名声大振。东林书院逐渐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不久,“东林党”被“阉党”压制,“东林党”人的下场悲惨至极。多人被捕下狱,杨涟受尽酷刑,最终被铁钉打入脑中而死;史书中记载左光斗狱中的惨叫声“昼夜不息”,最终也一命呜呼;除高攀龙投湖自尽外,近20名入狱者全部惨死狱中。
当年,阉党还编造出一本《东林点将录》,先是收录了“东林党”108位官员的名单,后来增加到309位,其中大多数被革职,也有不少人死于狱中。
“东林党”人表现出了士大夫的率直、坚毅、果敢的品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为了实现理想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的瑰宝,万古流芳,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虽然学术界对“东林党”的评价存在争议,但由明史专家张显清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明代政治史》认为其主流思想应该肯定。其中说:“从主观上说,东林一方投入到党争之中,目的是要挽救朝廷的政治危机”,“如果说党争无补于时政,那么东林党只是无心之失,不应受到过多的责备。相反,诸邪党以及阉党他们处处与东林为敌,加重了朝政的紊乱,破坏了正常的统治秩序,使国政在非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因此他们应负最主要的责任”。
由此观之,《红楼梦》的作者佩服“东林党”的德行,给林黛玉取了“东林党”中有代表性的“林”字作为她的姓氏。
三、林黛玉家乡姑苏与无锡“东林”的关联
小说人物林黛玉的家乡在哪里呢?作者写为姑苏。《红楼梦》第二回在介绍林如海时写道:“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由此看出,林如海祖籍是姑苏,因工作调任到扬州时,女儿黛玉才五嵗,也就是说黛玉在五嵗前是住在祖籍姑苏的。



无锡东林书院与姑苏有何关联呢?东林书院位于惠山脚下,当年惠山属于吴郡,东林书院当然也属于吴郡。唐朝陆羽《惠山寺记》曰:“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
吴郡,是东汉时期的郡名。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始置,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治所在原会稽郡的治所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有源于此,当年无锡东林书院属于姑苏之域。
四、在《红楼梦》中贾母暗示“林”家死绝了的含义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写林黛玉的丫鬟紫鹃,跟贾宝玉开了一个黛玉要回苏州老家的玩笑,惹得宝玉旧病复发。贾母安慰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你的,你只管放心罢。”
赫赫扬扬的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将自己金尊玉贵、娇生惯养的亲生女儿贾敏,嫁给了书香之族、钟鼎之家、由探花郎升至兰台寺大夫的林如海,生下了出类拔萃的林黛玉。可是贾母为什么却说一句非常绝情的话呢?
当然,面对当时情况,贾老太太也许出于安慰宝贝孙子,而采取了应急措施。然而,我们又不能排除作者采取了把历史真事隐于其中的曲笔之法。
按作者惯用谐音之法推而广之,《红楼梦》既然讲的是大明王朝的“贾(家)王(亡)薛(血)史”,而其中发生在林黛玉家乡姑苏“东林党”的典故里,就有一群特别的“林”姓人物,为了使大明江山延续绵长,忘我呈辞献策。结果,事与愿违,他们几乎被杀戮殆尽。一个正直的巨著作家,怎能不把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史迹,撰刻于“字字皆是血”的鸿篇钜制中呢!

楼主:老卡枪

字数:385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7-29 21:58:45

更新时间:2020-11-13 12:13:04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