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第四千七百八十一帖 读《在草原上》

第四千七百八十一帖 读《在草原上》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0-11-20 16:30:40
读书破万卷(4781)·《在草原上》
《在草原上》,当代中篇小说。叶君健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1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4779)·<寂静的群山>三部曲》。
《在草原上》描写解放初期藏族人民在宗教迷信与医治疾病方面矛盾斗争的故事。在广大农村实现了土地改革,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的时候,而在西北边陲藏族同胞聚居的草原上,封建统治和宗教迷信仍然控制着人民,他们生活落后、困苦,一切建设很难迈开步子。为了改进他们的健康状况,党派了年轻的医生黎演生到他们中间去工作。他一深入到草原,就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在喇嘛庙曲尔塔寺亲眼看见被人们称做“活佛”的喇嘛桑吉顿珠在“求神”为牧民治病,用凉水喷在牧民旦巴老婆娘麒的溃烂伤口上,使娘麒痛得昏倒在丈夫怀中,而“活佛”的管事却又向旦巴讨三头羊。黎演生见了很气,可他要给娘麒治病反遭拒绝,其他牧民也不愿接受他的治疗。反动的喇嘛和牧主夏克刀登勾结国民党原驻甘肃的一个师长又不断制造民族仇恨,并暗中策划叛乱。黎演生的医疗工作,在击败这些阴谋和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后,逐步展开,取得成功。
《在草原上》可谓是一曲“紧扣时代,主题高昂的颂歌”。小说作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共和国新成立不久,全国人民热情高涨,文学艺术家们在新旧社会的对比中,更是感慨万千,他们把文学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方式,有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叶君健同老作家冰心巴金、老舍一样,也有着热情讴歌新生活的欲望。小说《在草原上》的时代背景就是在新中国初期。当时国内正在开展土地改革斗争和恢复发展生产,志愿军在国外参加抗美援朝斗争,整个国家革命和建设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说开篇描写的是藏胞们在圣庙曲尔塔寺焚香求医,“活佛”桑吉顿珠说是病人中了“鬼气”,要病人交三至五头羊,才能帮助驱除“魔鬼”。所谓治病,只不过是往病人伤口上喷凉水,这些被党派去帮助藏胞的青年医生黎演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位受过大学教育的汉族医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因为给藏胞治病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问题,而是党领导藏族人民提高觉悟,翻身解放的一个举措,是新旧社会两种势力展开斗争的一条战线,又是使藏胞认识和靠拢党的最为实际、最为有效的途径。然后作品描述了黎演生如何热情、耐心、细致地给藏胞治病,赢取他们的信任,最终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谈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还有段故事。50年代后期,叶君健采访了一位在甘肃南部地区为藏族同胞治病,做出了出色成绩的模范人物李贡,写出了一篇报告文学《草地上的医生》,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剧约他就这人物写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他又写成了剧本《草地一医生》。在写作和改编过程中,叶君健对这个青年医生和他的工作及其性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藏胞和汉族的关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他又写成了这部小说《在草原上》。作家这样“一题三作”,充分反映出他对“新生的国家的感情和希望”,也反映了他进步、正确的民族观。这与他在40年代创作的英文小说《雁南飞》中所体现的各民族之间应该团结交融,进步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虽然这部小说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受到当时政治大环境的影响,有明显“左”的痕迹, 人物塑造的过于理想化,过于崇高化,性格也过于简单化,但是它详细地记录了1959年那场平息叛乱的斗争,肯定了它是正义的、必要的,是受到广大藏族群众的忠诚拥护和积极参与的,这就使得小说具有了重大历史事变见证的意义。在今天看来,有其现实价值。因为西藏达赖喇嘛一直图谋不轨,有分裂祖国的野心,并且受到别有用心的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叶君健用事实说话,再现了那段历史,称颂了我们党正确的伟大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这与他对外文化宣传使者的身份是相符的。
评:解放初期草原上,藏胞健康难保障。缺医少药又迷信,“活佛”“求神” 三头羊。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56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11-18 06:01:27

更新时间:2020-11-20 16:30:40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