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战国风云人物之秦始皇篇

战国风云人物之秦始皇篇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1、幸运与不幸
一提起秦始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千古一帝。

若问战国时代,那位君王最优秀。

答案:秦始皇。

一问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九岁当太子,十三岁当秦王,二十二岁亲政,二十九岁筹谋兼并六国,三十九岁结束春秋战国几百年乱世当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这里有很多问题:

秦始皇生下来注定是结束春秋战国乱世,开启新篇章的预言之子?

他天生就是雄才伟略的帝王?

他的一生,总是被光环笼罩?

殊不知,秦始皇也是最悲情的帝王。

出生在战乱年代;童年被其父抛弃;与母亲过着东躲西藏,朝不保夕的生活;十三岁失去了父亲;二十二岁与母亲闹僵;其弟叛乱;儿子虽多,没几个令他省心,也没人继承他的衣钵等等。

事业上,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打下了万世基业。家庭上,他败得一塌糊涂。

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帝王。

现在,走进秦始皇,来了解千古一帝的一生。

先来看一看,秦始皇(这时候是秦王政,于公元前221年称帝)个人简历。

姓氏名:嬴姓赵氏名政。

生卒:前259年—前210年。

职业:落难公子(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1年)、太子(公元前250--公元前247)、秦王(公元前246--公元前222年)、皇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

父母:父亲秦庄襄王、母亲赵姬。

出生地:赵国邯郸大北城。

功绩:结束春秋战国乱世,建立大秦王朝;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名言:我要第一个当皇帝。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大北城。这个时候的秦始皇,不过是嬴姓赵氏的一个子孙,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个被后世敬仰的伟大君主,千古一帝,不是出生在秦国咸阳,而是出生在赵国邯郸。从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大北城来看,他的一生,并不是顺风顺水。相反,他出生在战乱年代,也可以叫战乱之子。

他能成为千古一帝,也不是冥冥注定,相反是历史的偶然因素。

由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是安国君最不喜欢的儿子,在赵国当人质。因此,秦始皇的出生,并不是含着金钥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此时,赵国和秦国刚打完了惨烈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停战没多久,又爆发了邯郸之战。

秦赵交恶,身为质子,是最不安全。身在邯郸的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生命,得不到任何保障。

当秦昭襄王出兵攻打赵国邯郸,欲亡赵氏天下。赵孝成王说了一句狠话:秦王老儿欲亡我天下,我先让他断子绝孙。

赵孝成王为了报复秦昭襄王,准备拿他的子孙开刀。如果不是卫国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庄襄王、秦始皇成为邯郸之战的牺牲品。

也许,就没有后来,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事。

索性,历史往往有很多巧合。

因为吕不韦等人的出现,秦庄襄王得以逃脱,回到秦国。并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九年后,成为了秦王。然,这九年,赵姬、秦始皇,这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流落在了赵国。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秦始皇、赵姬这对孤儿寡母是如何躲过赵孝成王的刀斧。却留下了一个信息:这对孤儿寡母在赵国邯郸呆了九年。

这九年,这对孤儿寡母是如何渡过,让人充满好奇。可惜的历史没有慢镜头,也不能回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脑想象,秦始皇的童年时代是怎样的。

现在就来发挥想象力,了解一下秦始皇童年。

一个出生在战乱年代的婴儿,还被自己父亲丢在了赵国,没有体会到父爱,每天还要过着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日子。想想,这就是一件很惨的事。

秦庄襄王丢下妻儿逃回秦国,不管不顾就是九年。这九年,陪伴秦始皇渡过童年的人,只有他的母亲:赵姬。

这里可以提一个问题:赵姬,是如何将秦始皇养大九岁。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解决新的问题:赵姬是谁。

残存的史料,没有留下赵姬的姓氏。留下了,很多都是不好的名声。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给赵姬留下了两个字‘绝美’。也就是说,赵姬长得好看。

赵姬的身份,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底。犹如秦始皇的身世一般,都是充满谜底。

对于赵姬的身份,有三种猜测。

1、歌姬出身。

2、邯郸富贵人家的女儿。

3、平阳君豹的女儿。

赵姬长得好看,善歌舞,拥有先天和后天的条件。因此,才会走进吕不韦、秦庄襄王(此时还是质子)视线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秦庄襄王看中,并娶为妻。

有种说法赵姬是吕不韦的妾,秦庄襄王是横刀夺爱。这也留下了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谁的儿子)

如果赵姬出身不好,地位卑微,只是拥有一副好的皮囊。她是躲不过赵孝成王的刀斧,也不可能把秦始皇拉扯大。

赵姬身在赵国邯郸九年,没有任何绯闻。只是让人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个伟大的母亲。

或许,有!但,没有记载。

也许记载了,被人抹杀了。

又或者说,太史公认为,这个女人的前半生,不足为道,没什么好记载。

赵孝成王要杀他们,秦庄襄王逃跑了。这个女子,能够化险为夷,还把秦始皇养大,这说明赵姬不仅长得好看,拥有一技之长,还充满智慧,性格坚强。

综上所述:赵姬良家的身份不简单(否则也躲不过刀斧),拥有智慧和美貌的奇女子(没有绯闻,还把秦始皇含辛茹苦的养大),也受过教育(秦赵交恶,要躲过危机,就要隐姓埋名。再加上秦始皇在赵国九年,这段时间的教育,是谁管?)

秦始皇童年的成长,和赵姬息息相关。赵姬在被秦庄襄王抛弃,不仅躲过赵国的追杀,还将秦始皇养大,这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不仅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一个单亲妈妈,要养活一个孩子,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还有一种说法,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姬的娘家遭受到灭顶之灾。这个苦命的女人,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为了把儿子拉扯大,不得不抛头露面,以歌舞挣点钱。

也可以说,是生活的不容易,把一个有智慧,还有绝美容颜,本该富贵一生的女子,送上了歌姬之路。

邯郸之战时,秦始皇刚出生,尚在襁褓。随着秦始皇长大,他会不会问自己的父亲是谁?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

每个孩子长大,看见别的孩子都有父亲,也会追问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父亲是谁。赵姬知道,但不会说。她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如果赵姬告诉秦始皇他的父亲是秦昭襄王的孙子(秦庄襄王),会招来横祸。还有一种情况,赵姬远在邯郸,消息闭塞,不知道秦庄襄王的下落。

所以,秦始皇长大九岁,应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那么,从小没有接受教育,又没有父爱的人,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性格孤僻,这是小事。走上歪路,这才是痛苦。

从秦始皇后面来看,得出三个信息:

1、童年过得并不悲惨(否则,性格会扭曲。尤其是掌权之后,就会放大自我的悲惨经历)。

2、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没有学问,不会读书识字的人,是很难当担大任)。

也可以说,秦始皇在赵国邯郸这九年,赵姬的家庭教育做得相当不错。不仅没有让秦始皇童年留下阴影,还让他积极向上成长。至少,赵姬告诉了秦始皇面对苦难,如何对待生活。

如果没有邯郸这九年的磨难,秦始皇又如何能够早熟,快速地成长起来。这也让秦始皇应对权臣时,能够引而不发。面对嫪毐之乱、剪除吕不韦势力事,能够游刃有余。从而为他成为合格的君主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九岁的孩子,不读书识字,没有经历教育的人,就不能成才?。

平常百姓家的孩子,不读书的人大有人在。很少听说富贵君王家的孩子,是不读书的。

3、有仇必报。

秦始皇灭赵,还专门去邯郸,诛杀了很多人。秦始皇在邯郸的那些日子,已经过了二十多年,还让秦始皇去做这种事。这也说明秦始皇童年是遭受冷眼和欺负,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他去诛杀那些人,就是为了给母亲和自己报仇。

总之,秦始皇的童年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

出生在战乱年代、被抛弃的孤儿、朝不保夕的生活、不知其父、被同年人欺负。

幸运:

有个伟大的母亲陪伴、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没有走上歪路、过早的尝到了生活的滋味。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归国漫漫

冬去秋来,转眼间过了九年。秦始皇从襁褓之婴,长成韶年。秦始皇模样是怎样的,难以勾绘成一幅画卷。但,秦始皇的形象,绝对不会太磕碜。

遭受战乱,又历经家庭变故。这个韶年,没有小孩子本该有的童真,心智也比同年人成熟。这时候的秦始皇,小小年纪,也要为家庭分担一份力。

虽然不知道,秦始皇童年,是怎样渡过。但,他被赵国同年人欺负,这肯定是会有的。

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赵姬也不会告诉他,招来横祸。秦始皇就成为了野孩子。被人嘲笑、讥讽等谩骂不绝于耳。再加上,秦、赵两国关系恶化,秦始皇生命并不安全。为了躲过追杀,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秦始皇流亡赵国这几年,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燕国的太子丹。

从后面留下的历史资料来看,太子丹入秦为质,没有遭到秦始皇礼遇,从而衍生出恨意,上演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荆轲刺秦王。

这说明了一点,燕太子丹在赵国为质时,和秦始皇关系,应该不会差,甚至是朋友。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燕太子丹在秦国见到儿时的玩伴,本该有很深的亲切感。

结果:秦始皇不理睬他。

也对,那时的秦始皇,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不知道从何而来,父亲是谁。现在,秦始皇是秦国至高无上的王,握有生杀大权,掌控他人生死。

对于过去,秦始皇急于掩杀。燕太子丹的到来,让他回忆起邯郸的不快。

秦始皇不待见他,有以下原因。

1、不想回忆童年阴影。

2、秦始皇身份转变。

3、他和太子丹没有深刻的感情。

秦始皇落难,认识太子丹。太子丹,身为燕国人质,来到邯郸。太子丹生活有着落,赵国也会礼遇他。秦始皇是被父亲抛弃,跟着母亲赵姬四处流亡,东躲西藏。

两人身份不同,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等到秦始皇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回到秦国,成为秦王。燕太子丹入赵为质,又入秦为质。秦始皇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王,燕太子丹还是质子。

秦始皇一直在成长,发生变化。太子丹,成长空间停滞不前。

这也是为什么,有两个人小时候耍得很好,也可以叫发小。长大后,时隔多年见面,关系看上去很好,因为有共同的童年记忆,一起成长。

不知为何,心里面总会感受到多了一层隔阂。聊天,除了聊小时候的囧事,其他的聊不到一起。

小时候属于过去,你们共同经历过,你们又没有未来。尤其是君王家的人,落魄之前,无所谓。显赫之时,都很注重君王形象。

因此,疏远、陌生,也不足奇怪。

虽然,不清楚秦始皇的童年是怎样渡过的。但,根据残留的历史片段,可以推测出,童年是他最不想回忆。这段岁月,让他感受到人情冷暖,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这里有两个观点可以论证秦始皇小时候过得不好:

1、没有善待小时候的玩伴太子丹。

2、二十年后,诛杀自己小时候曾居住过的地方那些人。

什么事,会让秦始皇记恨于心,二十多年都不曾放下。

答案:童年的阴影。

也可以说,童年阴影,给秦始皇造成强烈的仇恨。因此,秦始皇灭赵,亲自去邯郸,诛杀那些欺负他和他母亲的人,这能说得通。

有句话是怎样说的:你过得好,时间不会有意停留。你过得不好,时间也不会走得快些。

事物,总会有两面性。有的人,只会看到坏的一面。殊不知,坏的对面,就是好。

因为童年不幸,才磨练秦始皇的心智。才有后来,秦始皇十三岁继位,大权旁落,引而不发。在处理嫪毐之乱、吕不韦之势,能够从容应对。

福祸相依,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正是这些遭遇,才让秦始皇一心扑倒伟大的事业中去。

秦始皇童年不愉快,却也长大了,一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

安国君子嗣虽多,但,宠爱一个女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在战国时代,做为一个女人,能够留下名字和一些事迹。说明这个女人的知名度还是很高。可,历史上对这个女人描述,只有零星几个字。

这个女人的出现,不仅改变安国君的命运,还影响到秦庄襄王、秦始皇政。历史对她留下的足迹,记录太少,是一种遗憾。

来讲解一下,华阳夫人是个怎样的女人。

华阳夫人,出生于公元前296年,楚国郢都;死于公元前230年,秦国咸阳。历经秦宣太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五代人。

这个女人见过大世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从残存史料上可以得知,华阳夫人几个信息:

1、出生高贵。

是楚国的贵族,也有人说,她是宣太后的侄女。

至于,安国君的婚事,是不是宣太后安排,不得而知。但,至少有影响。从汉文帝、汉景帝的事情来看。奶奶不仅要干涉儿子的事,还要干涉孙子的婚事。

2、受宠。

安国君很花心,有二十多个儿子,唯独宠爱这个无子的女人。这个女人拥有怎样的绝世容颜,能够独宠于安国君。

答案:年轻时靠美貌,年老靠智慧。

华阳夫人美貌和智慧并存,性格还很要强。否则,她是不能降服安国君。身在君王家,没有点高明手段,是活不下去。

3、有见识、懂投资。

如果说华阳夫人从楚国郢都,嫁到秦国咸阳,这是被逼无奈。她身处异国,那份既来之,则安之的心境,却是自己选择。最主要的是,这个女人,见识长远。自己有的,懂得把握。自己没有的,懂得去经营。

华阳夫人有权,懂得把握。没有儿子,这是遗憾。但,她懂得找个儿子。

因为吕不韦的出现,秦庄襄王成为了华阳夫人收养的儿子,并改名为子楚。

有人说,如果不是吕不韦,就不可能有秦庄襄王、秦始皇政。但,要加一个前提条件:有华阳夫人,才有秦庄襄王、秦始皇政。

是华阳夫人,改变秦庄襄王、秦始皇政的命运。所以,华阳夫人,很不简单。

综上:华阳夫人出生高贵、历经秦国五代人(秦宣太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被安国君独宠、有美貌兼智慧、见识长远。

秦昭襄王活了七十五岁,安国君是次子。安国君的年龄也应该超过五十多岁。

秦昭襄王甍,秦孝文王继位。按理说,华阳夫人的地位,一下抬高不少,总算熬出头了。

可,她的命,也不好。

秦孝文王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秦孝文王继位后,有两件大事,等着他。

1、守孝,厚葬秦昭襄王。

2、立太子。

因为华阳夫人的关系,秦庄襄王被立为秦国太子。幸运之神,没有照顾秦孝文王。在位三天之后,一命呜呼。

华阳夫人成为活寡,这是命运的不幸。

秦庄襄王,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王。

秦庄襄王继位后,也有几件大事等着他。

1、厚葬两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

2、善待先王功臣,培养亲信,布施于民(吕不韦为文信侯)。

3、尊生母夏姬为太后,尊嫡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

当权力交接顺利完成,秦庄襄王坐稳了自己的位置,也要开始考虑一件大事:立太子。

几天内,秦国权力交接,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代人。一国不能无君,一国也不能无储君。秦庄襄王遭遇不测,秦国权力将会落下真空。

秦国继承顺序有几个法则:

1、立嫡立长(自己的儿子)。

2、兄终弟及(秦昭襄王从秦武王手中接班)。

3、择贤(宗室之中选择)。

此时,秦庄襄王有两个儿子。

长子:秦始皇政,于公元前259年出生。

次子:长安君成嬌,于公元前257年出生。

秦庄襄王继位,太子之位,非秦始皇政莫属。这里有个问题:秦始皇在邯郸流亡多年,不知道是生是死。

再加上,公子成嬌的生母是华阳太后选择的楚人。秦国朝臣,也不知道秦庄襄王在赵国为质的时候,还有一个儿子。

秦始皇只有一个优势,是秦庄襄王的长子。

公子成嬌的优势:华阳太后、母亲,都是楚国人,且在秦国咸阳。

这个时候,吕不韦站了出来,并告诉秦庄襄王,他已经找到了落难的公子政。秦庄襄王得知长子和赵姬还活着,喜出望外的同时,把迎接赵姬和秦始皇的任务交给了他。

秦始皇和赵姬的命运,总算得到了幸运之神的青睐。

当秦国使者来到赵国邯郸,面见赵孝成王,并要求迎回秦庄襄王世子的时候,赵国君臣是什么反应?

长平、邯郸两战之后,秦、赵两国关系,处于敌对状态。释放秦始皇和赵姬归国,有利于改善,秦赵两国的关系。再加上,此时赵国主要对手是燕国。尤其是燕王喜以栗腹为将,出兵伐赵,打得正热闹。

秦、赵两国反复协商、沟通、交流,最终达成了协议。赵孝成王向秦国释放善意,护送赵姬和秦始皇归国。

当秦国使者,来到了邯郸大北城,见到了落难的赵姬和秦始皇,并表明是奉秦王的命令,前来迎接他们归国。这时,赵姬是什么想法?

那个丢下他们孤儿寡母,逃回秦国的男人,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了秦王。幸运的,那个男儿富贵后,没有忘了她。

秦始皇又是什么想法?

他的有父亲,是赵国百姓讨厌的秦王。

赵姬和秦始皇,在邯郸苦熬了九年,总算能够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并踏上了秦国咸阳之路。他们遭受的委屈和苦难,这一刻,是值得的。随着,离开邯郸,回归咸阳。秦始皇就这样告别了童年,开始了新的人生。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认祖归宗

秦庄襄王为什么费尽波折,努力改善和赵国的关系,执意要迎接赵姬和秦始皇归国。

我想有以下三个理由:

1、秦庄襄王对赵姬还存在爱意。

赵姬是秦庄襄王在赵国为质落难时,遇见且又心动的女人。这个女人,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让他体会了当父亲的快乐,赵姬和秦庄襄王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2、亏欠。

秦庄襄王丢下赵姬和秦始皇逃回秦国,这是他心中的一道疤。这么多年,他没有尽到丈夫、父亲的责任。他对赵姬、秦始皇是充满亏欠。以前没有能力,弥补对妻儿的亏欠。现在,他是秦国的王,自然要弥补。

3、吕不韦的有说。

秦庄襄王和赵姬的结合,离不开吕不韦的帮助。吕不韦对秦庄襄王‘奇货可居’,费尽了心力、财力,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秦庄襄王立公子成嬌为接班人。他努力的一切成果,转瞬成空。

那么,秦始皇回到秦国,能够得到秦庄襄王的宠爱,进而被立为太子吗?

答案:困难重重。

毕竟,秦始皇只是占据了长子的身份,其他的条件,远不及长安君成嬌。

秦始皇回到咸阳,住进王宫,会有怎样的感受?

心境发生改变,这是必然的。

以前,在邯郸过的生活,用两个字形容:落难。

现在,回到咸阳过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人间天堂。

秦始皇见到从未见过的父亲,会不会有一场苦情戏,这就不知道。但,认祖归宗这件事,定是有的。

秦始皇是如何认祖归宗,史料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来脑补一下。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赵国邯郸。

公元前259年,十月。秦昭襄王以王陵为将,征伐邯郸。

也就是说,秦庄襄王见过还在襁褓之中的秦始皇,陪伴秦始皇渡过了几个月。

这里有个问题。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还是吕不韦‘投机取巧’生的孩子。

根据野史流传,秦庄襄王认识赵姬的时候,已经有了身孕。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的生世,记载都非常清晰,很少有模糊的情况发生。秦始皇,却是一个例外。对于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也是争论不休。

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留下的文字,前后不一,让人无法断其真伪。

那么,太史公为什么会这样记载秦始皇的身世。

可能有以下观点:

1、对秦始皇的身世,的确不清楚。

2、非嬴即吕被大多数人采纳和接受。

3、太史公没有下结论,也是为了让后人,去寻找真相。

那么,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

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也举了很多证据:比如秦始皇出生的时间、战国策没有记载、汉朝史学家也不相信这种情况是真实以及各种文献也表明了秦始皇嬴姓赵氏,不姓姜姓吕氏。

甚至有人说,秦始皇的出生之谜和春申君黄歇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会不会有人篡改了史料,故意抹黑秦始皇。毕竟,秦始皇当上皇帝之后,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读书人。

总之,秦始皇的生死之谜,到现在都没弄清楚。

秦始皇到底是嬴姓赵氏,还是姜姓吕氏,这个问题,或许,将会持续更久。但,我要说的很简单。秦始皇回到咸阳,成为秦庄襄王的接班人,要面对一大难题:认祖归宗。

这里有两个问题:

1、秦始皇在邯郸呆了九年,怎么能证明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2、谁,又能证明这个九岁的孩子,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现代医学发达,证明一个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做一个亲子鉴定就行了。对于古代人来说,这是极其复杂。毕竟,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远不及现在的发达。古人认祖归宗,是件很大且令人头疼的事情。

每个时代,总会有自己的方式,古人也有自己的方法:

1、滴血认亲。

2、滴骨认亲。

3、面相。

第一种方法是用在活人的身上,取一碗清水,父子二人将血液滴在一起,血液融合在一起,就是亲生儿子。

这种方法,可靠吗?

从理论上讲,这种认识方向是正确的。从实际来看,这种方法,一点都不可靠。

根据,现代医学,将血型划分,只有四种:A、B、O和Rh。

现实社会也会发生一种情况,患者大出血,需要为患者输血,直系亲属不在场。因此,启动了库存的血液。库存的血液,虽不是患者直系后代的血液,但,血型是相同。

血型相同,能相融。但,不一定是亲生。有亲缘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没有亲缘关系的血也有可能融合。

第二种方法是用在死人身上。

这种方法,可不可靠呢?古代人觉得很可靠,现代人定会觉得胡说八道。

第三种方法是最直观。

也就是现代人常遇见的一个问题: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至于,秦始皇认祖归宗,有没有滴血认亲,这就不知道了。但,想要进宗谱,认祖归宗,肯定是困难重重。

那么,古人是怎样认定这个儿子,就是自己的呢?

1、当事者。

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唯有当事人才知道。

2、旁观者。

这就是现代人用语: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见证了开花结果。

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谁能证明现在的这个人,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秦庄襄王阔别妻儿多年,当年离开邯郸时,赵孝成王扬言要杀了他和妻儿。这么多年,过去了,谁能证明这个孩子就是当初那个孩子。

最直观且有效的方法:胎记。

一个人从娘胎生出来,就有某种标记。这种标记,被称为胎记。秦始皇身上有什么东西,一眼就能让秦庄襄王明白,他就是自己的儿子。

其次,当事人。

这种事,是有风险。当事人撒谎也是有可能。

所以,问当事人,还不能断定。还要多问一下街坊邻居,以及这个孩子成长的环境。

那么,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

当事人只有赵姬、秦庄襄王、吕不韦三人知道。

那么,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如果是!秦始皇剪除吕不韦势力的时候,赵姬定会说出真相,保吕不韦一命。然,吕不韦落得饮鸩自尽!

如果问我的观点,我更赞成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

我的观点如下:

1、秦始皇的出生,秦庄襄王是亲眼目睹。(秦始皇回到秦国之后,秦庄襄王排除万难,也要秦始皇认祖归宗,立他为储君。)

2、秦庄襄王和赵姬分开九年,对她宠爱有加。(秦庄襄王和赵姬相识,是因为美貌。但,分开了九年,感情依旧不减。只能说明秦庄襄王和赵姬,是有感情。否则,以秦庄襄王的身份,身边的美女何其多,为何对赵姬念念不忘。)

3、秦始皇的出生日期。(秦庄襄王喜当爹,秦始皇的出生,应该是早产。)

4、秦始皇的个性。(我们都爱说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后代子孙,定会遗传父母的基因。)

5、储君之位,涉及国本,牵连甚广。(纵使当事人不当回事,身边的大臣,定会当回事。尤其是政敌,会以此抨击对方。)

6、秦始皇来历不明,秦国宗室和朝臣,定会极力反对。(秦始皇被立为太子,没人对他的出生,产生质疑,这说明了什么?)

简单说:秦庄襄王相信赵姬的为人,更相信秦始皇是自己的儿子。或许,秦始皇的面相像极了他。

秦庄襄王刚继位,就派人去赵国邯郸,寻找多年未见的妻儿。并积极和赵国改善关系,迎接妻儿归国。立秦始皇为太子,王室也没秦始皇的身份产生质疑,这说明了一点:秦庄襄王和秦国宗室,没有人怀疑秦始皇的身世。

是什么时候,才有秦始皇不姓嬴,而姓姜。

答案:秦庄襄王死了之后。

也可以说,姓嬴,还是姓姜,这是秦国多方势力角逐的产物。赵姬后来和吕不韦、嫪毐之间的感情史,也是秦庄襄王死了之后。之前,可没听说赵姬生活作风有问题。

如果有,赵姬还能被立为后?

无论秦庄襄王多么爱赵姬,招架不住人言可畏。毕竟,身为君王要注重形象。王后不是生了儿子就可以,还要贤良淑德,母仪天下。

有半点瑕疵,就会被人抨击。

总之,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相继离世,秦庄襄王继位。赵孝成王护送赵姬、秦始皇母子归国。秦庄襄王举行了隆重的认亲仪式,并让秦始皇认祖归宗,进入宗谱。

为了弥补对赵姬、秦始皇的亏欠。秦庄襄王立赵姬为后、立秦始皇为太子,并找最好的且最有学问的人,来教导秦始皇的学业。

秦始皇回到秦国,成为太子,未来的秦王,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等待秦始皇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继承大统

秦始皇回到秦国,开始了新的人生:享受父爱、母爱。这种人生,过了三年,秦国又遭逢变故。那么,秦国发生了什么变故?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甍逝。

秦始皇刚找回父亲,得到短暂的父爱。转瞬之间,父亲死了,他又成为了孤儿。

这里有个疑惑:公元前281年秦庄襄王出生,死亡于公元前247年。按照这个数字推算,秦庄襄王才三十五岁,正是大好年华的时候,咋会突然病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秦庄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秦庄襄王的评价,大多数都是不好的:比如胆怯、好色、性格懦弱、窝囊、横刀夺爱、没有胸怀、气量狭小。

那么,真实的秦庄襄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下面,就来走进,秦庄襄王的人生,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君王。

生卒: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

父母:父亲秦孝文王、母亲夏姬。

功绩:承上启下。

名言:我的人生很苦。

公元前281年,秦庄襄王出生在秦国咸阳。他的母亲夏姬身份不高,秦庄襄王非嫡非长,又是安国君不喜欢的儿子。因此,很小的时候,就派去赵国为质。

那么,秦庄襄王是何时去赵国为质子。

据推测应该是在秦国伐楚之时,也就是渑池之会后,秦、赵互换人质,缔结同盟。秦庄襄王三岁的时候,就有可能被送去了赵国为质。

有种说法,这个人质是安国君。后来,秦庄襄王接替了他老爸的班,在赵国当人质。

先来看一下秦庄襄王的处境:

母亲地位低,不受其父宠爱、他的身份非嫡非长、远在赵国为质、不受安国君喜欢。

也可以说,秦国的王位与他毫不关系。

理由:

1、安国君的大哥秦悼太子还活着。(或许,还有儿子)

2、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不受宠)

3、无论是父亲安国君,还是祖父秦昭襄王,都不把秦庄襄王当回事。(没人关注他的死活)

简单说,秦庄襄王母亲地位低,不受父亲宠爱。他的身份非嫡非长,又远在赵国为质,也不讨安国君喜欢。此时的他,是一条咸鱼,很难翻身。

秦庄襄王面对这种现实,能怎么办?

认命,做一个放荡不羁的秦质子,伪装真实的自己。

如果表现太好,太聪明,又无后台,也没依靠。等待他的结局:遭受兄弟们排挤、打压、备受冷落。

秦庄襄王从小就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和处境,尝遍了人情冷暖。所以,他看清了现实,心态也摆得很正。

好在,秦庄襄王表面上玩世不恭、庸庸碌碌,但骨子里却不甘平庸。当秦悼太子死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他的兄弟都在为未来的秦王,明争暗斗。他只能在赵国邯郸,静待时机。

秦庄襄王处境如此不好,又是如何逆袭人生。这就要说贵人的重要性。

秦庄襄王遇到了两个贵人:吕不韦和华阳夫人。

先来说秦庄襄王的第一个贵人:吕不韦。

秦庄襄王在赵国为质的时候,遇见了商人吕不韦。吕不韦是商人,注重利益得失。见了秦庄襄王说了四个字:奇货可居。

这四个字说明秦庄襄王是可塑造之才,傍上他,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吕不韦和秦庄襄王之间,出现了一个故事:光耀门楣。

秦庄襄王也抓住这个机会,说了一句话:事成之后,与尔共享富贵。

此时的秦庄襄王要什么,没什么,只是一个落魄的秦质子,却想到用一句空话,把有钱没势的吕不韦牢牢地与自己的命运绑在一起。从侧面可以看出,秦庄襄王能够洞察人心,知道吕不韦想从自己身上要什么。秦庄襄王也能从吕不韦哪里得到什么。因此,秦庄襄王和吕不韦达成了协议,实现了人生的双赢。

这也叫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吕不韦决定投资秦庄襄王,不遗余力,变卖家产,一半做为经费,去咸阳活动。另一半给秦庄襄王资用。

普通人有了钱,只会吃喝玩乐。有作为的人,就会投资自己,更上一层楼。秦庄襄王属于后者,投资自己。秦庄襄王有了钱,不是任意挥霍。而是拿着这笔钱,结交赵国达官显贵,进而为自己打造好的名声。

因为吕不韦的出现,秦庄襄王迎来命运的改变。

为了逃离邯郸,秦庄襄王还干了一件事:丢下妻儿。

这种事,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说明了一点:成大事的人,注重取舍。

秦庄襄王第二个贵人:华阳夫人。

秦庄襄王母亲地位不高,也不受宠。于是,他找了一个受宠的人当母亲。这个人就是华阳夫人。

秦庄襄王归国后,改名为子楚,还穿楚服,拜华阳夫人为母亲。

辩证唯物主义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有人帮你,这是外因。自己有本领,这才是内因。

如果说华阳夫人是一介女流,目光短浅。那么,安国君眼光也不行吗?

安国君能够与秦昭襄王打交道,又是秦国太子,自然不是没啥想法的人。

安国君是秦国的太子,儿子多,选择面广。他要选择儿子当接班人,定是要有本事才行。秦庄襄王没本事,对安国君没帮助,会得到重点培养。

如果说秦庄襄王能够脱离质子人生是吕不韦的帮助。他能够得到安国君的重点培养是华阳夫人的帮助。那么,秦庄襄王成为秦王,又有什么表现?

概括为八个字:内笼络人心,外摄诸侯。

秦庄襄王继位后,对内,秦庄襄王干了三件事。

1、厚葬两王。

承认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的功绩,进而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

2、笼络人心。

表彰先王德功臣,优待宗亲(没干弑兄杀弟的事情,也没兄弟反对他)、对百姓施恩。

3、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太后。

嫡母和生母,尊卑问题,困扰了很多君王。顾嫡母,不顾生母,会寒了生母之心,也不能尽儿子孝道。提高生母身份,与嫡母平起平坐,也会惹嫡母不高兴。还会遭到群臣礼制的抨击。

这个困扰君王出生的难题,被秦庄襄王解决了,真正做到了母凭子贵。你说他没有智慧和胆色,是处理不好嫡母和生母之间的关系。

处理完国内的事情,接下来便是立威诸侯。对外,秦庄襄王做了什么?

1、兼并东周土地,却没断绝周礼。(吕不韦伐周)

2、提拔新的将领:蒙骜(蒙氏一族登上将星的舞台)。伐韩:设置三川郡。两次伐赵:得城三十七座,设置太原郡。

3、重用老将王龁:攻占上党郡。

从这些事迹来看,秦庄襄王不是无能的人,相反示很有作为的君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祖父秦昭襄王开疆拓土,征战诸侯的雄风;下启,秦始皇兼并六国,横扫天下的万丈豪情。

综上所述:秦昭襄王是一个有能力且有作为的人。

所以,秦庄襄王才能有以下人的帮助:

1、值得吕不韦倾家荡产的投资。

2、值得华阳夫人收养为子。

3、值得安国君重点培养。

4、生出来一个千古一帝。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认为秦庄襄王无能、懦弱、气量狭小?

我想有以下原因:

1、秦庄襄王在位的时间太短。(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

2、夹在祖父秦昭襄王和儿子秦始皇中间,很尴尬。(秦庄襄王的祖父和儿子,是两个璀璨之星,锋芒万丈。他的功绩与之相比,光芒被掩盖。但,与其父相比,还是要出色得多。)

3、在位时,被信陵君打败,不敢出函谷关。(临死之前,还打了败仗,就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4、年纪轻轻就死了。(这几个字,让人想到秦国另一位有作为的君主:秦武王。)

这里有个问题,秦庄襄王才三十五岁,就死了。这是什么原因?要知道,嬴姓家族的生命,可不短。

秦昭襄王活了七十五岁,秦始皇也活了四十九岁。怎么,在秦庄襄王这里,成了断代工程,三十五岁就死了。

对于,秦庄襄王的死,有几种推测:

1、阴谋论。

秦庄襄王发现了吕不韦和赵姬有染,也察觉秦始皇不是自己亲生儿子,被吕不韦、赵姬等人杀害。

2、纵欲过度(只有两个儿子)。

秦庄襄王成为秦王,开始放纵自我,享乐后宫,纵欲过度。秦庄襄王没事,就在后宫造孩子,这典型的就是抹黑了。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做了很多事,忙得造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再说了,他在位三位,一个孩子也没造出来,也太不合情理(秦始皇是在邯郸为质所生,长安君是归国后第二年所生)。安国君不造孩子,却生了二十多个儿子。

3、患病而死。

秦庄襄王身体不好,再加上打了败仗,一气之下,病死也是说得通的。但,也没史料记载,秦庄襄王身体有问题。

所以,秦庄襄王、赵姬、秦始皇,三人还真奇怪。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赵姬姓氏出生之谜、秦庄襄王死亡之谜,这一家三口,谜底还真多啊!

无论秦庄襄王如何,他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了,结束了他的君王时代。同年,秦始皇继位,成为了秦国的王,开启了新的时代。也标志着,秦始皇的时代,开始了。

秦始皇童年在邯郸渡过,在咸阳渡过了三年父亲也死了。落难公子,天之骄子,转瞬间又成为了单亲孩子。那么,秦始皇的未来人生,又会如何?

这个千古一帝,又会如何渡过自己的青年时光?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悄悄拔尖

公元前247年,在位三年的秦庄襄王甍,太子政继位,这就是秦王政(秦始皇)。

秦庄襄王临死前,对年纪轻轻的儿子能否继承家业,也充满担忧。

此时的秦始皇才十三岁,在朝中根基并不稳固。虽说,秦始皇是秦国的太子,继承大统是没有什么问题。年轻的秦始皇,能否驾驭能臣悍将?能否分化瓦解宗室的势力?能否游刃有余的处理外戚关系?能否处理错综复杂的朝堂关系,应对诸侯?

要知道,秦昭襄王的子孙,也不少。光安国君的儿子有二十多个。

虽说秦庄襄王继位,宗室、兄弟没人站出来反对。他去世后,这些宗室、兄弟,会不会不把他儿子当回事,他也没把握。因此,秦庄襄王在最后的生涯,要保证秦始皇顺利接班,坐稳江山。

但,有个很残忍的现实:秦始皇才十三岁,归国的时间也才三年。在秦国入世不深,没强大的根基。

那么,秦庄襄王做了什么事,帮助自己的儿子坐稳王位。

年仅十三岁的秦始皇,无力承担江山社稷的重任,也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更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所以,就要安排一个合格的班子,来辅佐儿子,不仅让权力顺利交接,还要力保江山稳固。

这也是君王临死前,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年幼的儿子,坐稳王位,延续宗庙。

君王最常用的方式:托孤。

这些被托孤的人,也可以被称为托孤大臣,或者顾命大臣。也就是说找几个人,强强组合,替自己照看儿子。

托孤,看上去很简单。实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因此,托孤的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尽忠幼主,不能对幼主构成威胁。

2、要有威望,才能服众。

3、能力要强,经验丰富。

君王会找自己信得过,能力强,且没有威胁的人,来辅佐儿子,坐稳王位。那么,秦庄襄王是如何托孤,为儿子安排好道路?

1、提拔吕不韦的地位,封文信侯,兼任秦相,食邑十万户,并让儿子,认他为仲父。

秦庄襄王能够离开赵国邯郸,回到咸阳,成为秦王。吕不韦是出了很大的力气。再加上,秦庄襄王和吕不韦朝夕相处了十几年。秦庄襄王了解对方的人品、秉性。也可以说,秦庄襄王充分信任他。把儿子交给吕不韦,秦庄襄王放心。

也许,秦庄襄王这样做,还有其他考虑:吕不韦在秦国没有根基,不会对儿子构成威胁。

2、华阳太后、夏太后、赵姬相互制约。

赵姬虽是她的王后,却掌管不了后宫。赵姬对权术那一套,还需要学习。赵姬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也不可能出现秦昭襄王被宣太后架空的类似事情发生。

秦始皇是其祖母(华阳夫人、夏姬)、母亲(赵姬),最后的依靠。她们只会帮忙,不会坏事。这就有点汉景帝时期的格局,身边都是厉害的女人:祖母薄太后、母后王太后、妻子窦太后。

3、提拔外戚势力。

这里的外戚势力,主要是楚系。

秦国和楚国的渊源极深,秦昭襄王时代,秦宣太后、魏冉、芈戎等人,都是楚系,就连秦昭襄王的王后、秦悼太子,也是楚系。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也是楚国的贵族。秦庄襄王继位,也是在华阳夫人及楚系的支持下。秦庄襄王提拔楚系势力,可以平衡、制约嬴姓宗室势力。

4、留下了两个可靠的将领:蒙骜、王龁。

蒙骜的出生时间没有记载,但,他是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并没有显赫的名声。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太短,也没有用武的余地。秦庄襄王继位重用蒙骜,开始显赫诸侯。并为秦国开拓了:三川郡、太原郡。蒙骜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四代君王。

王龁在《赵孝成王篇》说过了,伐上党、征邯郸。在秦庄襄王时代,得到善待。王龁发挥余热,占领上党,战功赫赫,进而成为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的宿将。

秦庄襄王给儿子留下了很多人,文臣有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等人;武将有蒙骜、王龁等人;后宫还有华阳太后、夏太后、赵姬三人。

安排好后事之后,秦庄襄王可以安心的闭眼了。

当然,秦始皇很聪明,人小,也是有主见。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尴尬:没威望、没人脉、没战功。

因此,该低调的时候,就要低调。

正因为秦庄襄王的合理安排,才让秦始皇顺利交接了权利,坐上了王位。秦国新旧政权交替,并没有出现流血牺牲,也没被诸侯所欺。

然,安排好的事情,总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

秦庄襄王没想到吕不韦和赵姬各取所需,最终成为权臣,控制秦国朝政近十年。值得庆幸的是,秦始皇也在慢慢成长,平安地渡过了青年时光。

话题,扯远了。

还是来说说,秦始皇继位后,面对的困境。

此时的秦始皇,年仅十三岁,根基不稳,入政不深。秦国的国政,交给吕不韦处置。

秦始皇也没闲着:没有的,暗中培养;不知道的,努力学习。

用一句话来形容:悄悄拔尖,惊艳所有人的岁月。

秦始皇继位后,总不能因为年龄小,什么都不干吧!十三岁的秦始皇继位后,做了什么事?

厚葬先王,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立威,只能征战诸侯,但,不切实际。

公元前247年,秦国被诸侯联军,打得不敢出函谷关。对外征伐诸侯,这是不可能了。再加上,诸侯之中,有个很厉害的人物信陵君公子无忌,又得山东诸侯的信任和推崇。

信陵君公子无忌,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声望?

这是因为信陵君做了两件事:

1、秦赵邯郸之战时,救援赵国,重创秦军。

信陵君也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窃符救赵。

2、合纵诸侯伐秦。

信陵君救赵之后,留在邯郸,一呆就是十年。随着,秦国国力恢复,又征伐三晋。信陵君回到魏国,号召诸侯伐秦。诸侯很给面子,纷纷合纵。信陵君率领韩、赵、魏、燕、楚五国之师伐秦,并击破秦军。

此战,蒙骜名声受损,信陵君名震天下。

有信陵君维持诸侯合纵,秦国是不会自讨没趣。

这里说明一点,秦国的势力,还达不到碾压诸侯。也可以说,秦庄襄王临死前,给秦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秦始皇政继位,就要收拾烂摊子,不仅要安内发展生产,还要对外交好诸侯,改善关系。

信陵君的存在,对秦国威胁实在太大。

不能打,那就离间。

秦国散播消息,离间魏安釐王和信陵君的关系。

谁也没想到,战功赫赫,深得诸侯推崇信任,打得秦国不敢出函谷的信陵君,最终落得沉溺酒色,郁郁寡欢。

有句话说得好: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秦始皇等来了第一个消息:赵孝成王甍。

公元前245年,赵国第三代王赵孝成王甍。(第一代赵武灵王、第二代赵惠文王)至于,赵孝成王是个怎样的君主,我在《赵孝成王篇》讲述过了。

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君主之间的恩怨情仇也不少。

秦国的四代王,与赵国关系,很密切。

赵武灵王扶持秦昭襄王归国继位,不小心扶持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赵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也是交锋不断,渑池之会,阏与之战;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政都在赵国有为质生涯。

下面来看一下,赵孝成王与这四位国君的恩怨情仇。

秦昭襄王:

1、赵威后执政(赵孝成王继位)之时,伐赵取三城。

2、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这两仗,一胜一负,也是战国时代最惨之战,秦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有种说法,这两仗导致秦国兼并天下,退后了三十多年。

秦孝文王:

据说,阏与之战后,曾在赵国邯郸为质。

秦庄襄王:

邯郸之战时,在邯郸为质。如果不是吕不韦,他就可能死在了邯郸。秦庄襄王继位后,出兵伐赵,攻下太原,设立太原郡。

秦始皇政:

其父在邯郸为质时出生,也差点成为赵孝成王刀斧之人,在邯郸渡过了九年。

如果秦庄襄王、秦始皇政遭受赵孝成王刀斧,就没有以后的事。也可以说,赵孝成王是秦国的对手,且不敢大意的对手。

秦始皇不仅送走了第一个对手:赵孝成王。

还做了一件事:扣留赵国的太子春平君。那么,春平君是谁,又是什么时候在秦国为质?

公元前248年,赵国和北方的燕国、匈奴,摩擦不断。为了避免多线作战,赵孝成王把春平君送去秦国为质。此时的春平君应该有二十多岁,是赵孝成王的太子,赵国的储君,未来的王。

赵孝成王临终前,想要这个儿子回国继位。秦始皇和君臣考察之后,觉得春平君很有才华和能力,放他归国,等于纵虎归山,会成为秦国的麻烦。

为了避免这个隐患,秦国扣押了春平君。此举,让秦国少了一个潜在的对手,也让春平君无缘国君之位,加剧了赵国政局动荡。赵悼襄王也因为这个机遇,成为了赵王。

赵悼襄王继位后,替秦国除去了两大名将:廉颇、乐乘。

也就是说,赵国权利更迭,一团乱局。

紧接着,秦始皇又送走了第二个对手:信陵君公子无忌。

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公子无忌去世,同时魏安釐王也去世,魏景憨王继位。赵国和燕国,又扛上了。秦国抓住这个机会,出兵伐魏,得魏二十城,设东郡。

伐魏之举,秦国迎来了最后一次诸侯合纵伐秦。

这一次,诸侯联军推举伐燕大胜的庞暖为将,合纵伐秦。

秦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化险为夷。此役之后,秦国开启了开挂人生。

秦始皇也悄悄拔尖,渡过了少年,进入了青年,到了亲政的年纪。

随着年龄的增大,秦始皇的羽翼丰满,对权利的掌控更加热切。阻挡秦始皇亲政之路的人,又会遭遇什么下场?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茅焦谏秦王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政平定嫪毐之乱、驱逐吕不韦之势、囚禁太后赵姬。这一年,秦始皇彻底扫清了亲政的所有障碍,乾坤独断。为了转移国内军民的视线,秦始皇又做了一件事:兵伐魏国。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兵伐魏国?

1、秦始皇继位以来,趁着魏国魏安釐王、信陵君公子无忌死后,多次攻魏,取得胜利,开拓了一块新的疆土:东郡。

简单说,魏国好欺负。

毕竟,赵国是赵悼襄王主政,还有李牧、庞暖等名将,不好打。

楚国的楚考烈王、春申君虽死,但,楚国国力强盛,不能轻易亮剑。

韩国太弱,不成气候。

齐国、燕国太远,够不着。

因此,秦始皇以杨端和为将,出兵攻伐魏国。

那么,这个杨端和是谁。为什么他能够得到秦始皇的青睐,被选中征伐魏国!

只能说明三点:

a、嫪毐之乱、驱逐吕不韦,殃及了很多人。(嫪、吕的人不能选)

b、杨端和在嫪毐之乱,表现很优秀,是秦始皇信任的人。(能打且信任)

c、此时的秦国将星陨落:武安君白起被秦昭襄王赐自刎、三朝宿将王龁也死了(公元前244)、历经三朝的后期之秀蒙骜也死了(公元前240)。蒙氏的其他人,还没有名气。王翦、王贲父子,尚未崭露头角。

也可以说,杨端和是秦始皇身边信得过且能打的人。

这只是杨端和第一次出场,后面还有两次伐赵,一生从未打过败仗。足以证明,杨端和是继王龁、蒙骜之后,能打的将领。杨端和领命出征,不负秦始皇之所望,出战魏国:大胜。

秦国占领了魏国新的疆域:垣邑、蒲阳 、衍邑。

此次大胜,对秦始皇来说是相当重要。不仅在军事上战胜了魏国,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向秦国朝臣透露出了一个信息:没有吕不韦,他照样能打诸侯。

秦始皇无论是平定嫪毐之乱、剪除吕不韦之势,还是征伐诸侯,都取得了胜利。这些胜利,也是他立冠之后的礼物。然,秦国内政风波还是不平。尤其是赵姬被囚、吕不韦被驱逐,引发了朝政动荡。

秦始皇囚禁生母,驱逐吕不韦,引发了什么动荡,又是如何平息了这场动荡。刚刚二十二岁,立冠的秦始皇,能够处理这场动荡?

秦始皇囚禁生母,此举,是不孝。毕竟,秦始皇是儿子。因此,很多大臣都来劝谏。此时的秦始皇正在气头上,来劝谏的大臣,不仅没有劝回秦始皇,反而还丢了性命。

愤怒的秦始皇,一口气斩杀了二十七名大臣。就在大臣劝谏无用之时,又出来了一个人:茅焦。

茅焦说了什么,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平息了秦始皇心中的愤怒?

当二十七个大臣被秦始皇斩杀,这件事,在秦国朝堂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看到秦始皇杀掉那么多的人,一时间,没有人再敢进谏。识趣的大臣都知道,躲秦始皇远远的,闭口不提赵姬的事。毕竟,赵姬的事,一是国耻,二是秦始皇心中的痛。

提赵姬,就等于揭年轻的秦始皇心中的痛。因此,秦始皇放出了一句话: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

然,茅焦为什么敢这个时候站出来。难道,他是二愣子,不怕死?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秦始皇身边的亢直之臣:茅焦。

因为他的出现,给秦始皇留下了一个好的名声:君王尽孝。

茅焦是齐国人,出生的时间和死亡的时间也没记载。他是如何来秦国发展,此时年龄有好大,也没有记载。他的出现,首次登场亮相,是因为秦始皇囚禁赵姬。

那么,茅焦会如何说服愤怒的秦始皇。

这说明一点:多读书,不仅能说会道,还说得有理,更懂得随机应变。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茅焦劝谏秦始皇精彩的表现。

这一幕,有没有让人想到,触龙说赵太后呢?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茅焦听说秦始皇囚禁太后赵姬,并诛杀前来劝谏二十七名大臣。这简直是骇然听闻,令人不敢想象。

也许是茅焦心中的正气,或许是茅焦同情赵姬的命运,或者是茅焦不忍秦始皇残暴、冷漠的举动。茅焦不顾自身性命,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劝谏秦始皇。

当然,茅焦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前去劝谏秦始皇说明了什么?

1、茅焦有心里准备:不成功,便成仁。

2、有把握、有信心。

3、能言善辩、反应敏捷。

茅焦遇见事,不怕事,敢于挑战。因此,茅焦说了一句义愤填膺的话:儿子囚禁母亲,天地翻覆。哪里有这种道理?(子而囚母,天地反覆矣)

接着,茅焦表明入宫见秦始皇的目的:我是齐国人茅焦,是因为太后的事情来劝说秦王。

秦始皇怒气正盛,连杀了二十七人。现在,又来一个不怕死的。

秦始皇怒问:你难道没有见到那些因为来说太后的事儿被杀掉的人的尸体?

茅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怕死。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茅焦又说了一句话:

“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经有二十七个了,我来就是要凑够二十八之数。”

秦始皇见被人顶撞,怒喝不已,大喊:召狂夫来就烹

茅焦得秦始皇诏令,步入宫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茅焦走路特别慢。

秦使见茅焦敢顶撞秦始皇,进殿走得很慢,误认为对方怕死,不断催促。茅焦装出可怜的模样,说了一句很没骨气的话:我进入大殿,就要被处死了,你就不能让我走慢点?

使者也佩服茅焦的胆识和勇气,也对茅焦的命运,感到非常悲哀,心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秦始皇见到茅焦,怒喝:客不见阙下死人累累耶?何不畏死!

茅焦一改柔弱之势,昂首挺胸,谈了一个问题:面对死亡。

茅焦说了几句话:

1、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

2、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

茅焦抛出观点:夫死生存亡之计,明主之所究心也。秦王不以天下为事乎!不审秦王欲闻之否!

秦始皇见对方眼神毫无畏惧,还坦然说出这句话,到有点好奇,问了一句:子所言何事?寡人愿闻之。

茅焦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地说:忠臣不进阿顺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负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听,是君负其臣也。秦王有逆天之悖行,而秦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而秦王又不欲闻,臣恐秦国从此危矣。

‘秦国从此危矣’,这几句个字给秦始皇内心一击。

秦始皇收敛杀意,问:秦国如何危矣。你若不能说服寡人。寡人,必将而烹之。

茅焦细数秦始皇之罪:

1、车裂假父,不仁。

2、摔杀两弟,不友。

3、子囚禁母,不孝。

4、残杀进谏的大臣,犹如夏桀、商纣之残暴。(秦始皇残害大臣之举,乃亡国之君所为。)

最后,茅焦得出一个结论:君王有如此的品德,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天下人听说之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

茅焦精彩的演说,加上语气、表情到位,给秦始皇心灵重重一击。尤其是如何让天下人信服?这句话,让秦始皇无法辩驳。

的确,秦始皇可以杀进谏的大臣,但,不能杀尽天下人。天下人不信服,他就会成为暴君、亡国之君。

茅焦趁势,又发动了一波攻势:今天下之所以尊秦者,非独威力使然;亦以秦王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毕集秦庭故也。怨谤日腾,忠谋结舌,中外离心,诸侯将叛,秦之帝业垂成,而败之自秦王。

秦始皇问:我该怎么做。

茅焦给出答案:尽孝。

茅焦的一席话,让秦始皇茅塞顿开。秦始皇杀进谏的大臣,囚禁生母,会让他背上暴君的骂名,还会失去天下。

年轻人,不担心眼前事,却担心身后事。

如果,秦亡于天下。秦始皇将会成为夏桀、商纣之君,留恶名与后世。

秦始皇醒悟过来,朝着茅焦躬身行礼,说了一句话:愿听先生教诲。

茅焦见年轻的始皇帝,听进去了他的话,欣慰的同时,又说了两句话:

1、不能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2、不能有囚母、无孝的恶名。

随后,茅焦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厚葬进谏的大臣,表彰他们。

2、释放生母赵姬。

秦始皇不仅听进去了,也采纳了对方的意见,还说了一句话:前谏者,但数寡人之罪,未尝明悉存亡之计。天使先生开寡人之茅塞,寡人敢不敬听!

秦始皇知错能改,采纳了茅焦的建议,厚葬被杀死的人,又亲自率领车队,前往雍地把太后接回咸阳,母子关系得以恢复。赵姬得知能够与儿子破冰修好,是茅焦之功,也说了一句赞赏有加的话:先生是天下最正直的大臣。

后人,南屏先生读史诗云:

二十七人尸累累,解衣趋镬有茅焦。

命中不死终须活,落得忠名万古标。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

秦始皇连杀二十七人,也不能平息心中的愤怒。为什么,茅焦的话,他能听进去?

我想有以下原因:

1、茅焦的有说功夫,切中了关键字:没美名,岂可安天下。

也就是说秦始皇志向是安定天下。毕竟,他车裂假父,摔杀弟弟,囚禁生母,会成为他生命的污点。要洗清这些污点,就要建立功勋,且是前无古人的功勋:安定天下。

这些事,让他落下不好的名声,也不会有人追随他、辅佐他。他心中的王图霸业,岂可成功。

2、秦始皇摔杀弟弟、囚禁生母,是出于一时愤怒。

也可以说,秦始皇骑虎难下。毕竟,母亲的行为是耻辱。他不做点事,惩罚母亲,天下人又会如何看他。

3、诛杀了进谏的大臣二十七人,却不能堵住悠悠之口,说明了秦始皇之举,不得人心。

4、秦始皇和赵姬是有浓厚的感情。

毕竟,秦始皇和赵姬从小相依为命,怎会没有感情。

总之,茅焦的出现,给秦始皇解决了难题。同时,也让秦始皇知错就改,避免了一错再错。也为秦始皇,博得了尽孝的美名。所以,劝谏这种事,没有胆识,能言善辩的人是做不好的。

茅焦也因为与千古一帝秦始皇之间的故事,使得他名留千古。茅焦是秦始皇犯错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接下来,谁的出现,又让秦始皇避免了犯错?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李斯谏驱逐客书

秦始皇刚处理了囚禁生母的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秦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秦始皇生气的同时,下达了一道行政命令:驱逐令。

驱逐令,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驱逐的命令。驱逐的对象,是山东六国的人。只要不是秦国出生的人,来自他国的人,全部被驱逐。

因为秦始皇的驱逐令,进而有了李斯的谏驱逐客书。

那么,有很多难题摆在李斯的面前。怎么说?如何说?说了会后什么后果?年轻的秦始皇会听?

但,李斯别无选择。如果不说,等到他的结局:被驱逐。

谁让李斯是出生在楚国。说了,还有一线生机,功成名就。李斯被逼进死胡同,别无选择,只能奋力一搏。

那么,逐客令、谏逐客书,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答案:间谍事件。

这次事件,涉及一个很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

战国时代,有很多水利工程师。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

魏文侯时期,有个水利工程师:西门豹。

秦始皇时期有个水利工程师:郑国。

郑国是个人名,而不是春秋小霸王诸侯国郑国。此时,郑国是韩国人。因为韩恒惠王被秦国打怕了,想了一个弱秦的计策: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

郑国被韩恒惠王,赋予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这条水利工程是巨大的,也是最早在关中地区,建设最大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有个响亮的名字:郑国渠。

现在,就来简单介绍,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纵横三百多里,用时耗费了十年。据说,郑国渠修建的时间是公元前247年,秦始皇继位后就开始修建郑国渠。

这项耗费巨资、众多人力、用时长的水利工程,被告知是韩国疲秦、弱秦的阴谋。你是秦始皇会怎么样?

答案:被欺骗了,很生气。

君王生气,注定要流血。

秦始皇招来郑国问:韩王派你来干什么。

郑国答:助秦国修沟渠。

秦始皇怒喝:你想以修沟渠,弱秦国之力,存韩国?

郑国见事情败露,坦然承认,并说了一句话: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

秦始皇不仅没有杀了郑国,反而还把沟渠取名为郑国渠。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不杀郑国?

1、郑国说得很有道理,沟渠成功,对秦国百利无害,富饶关中。

2、秦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修,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被诸侯耻笑。

秦始皇放过了郑国,但,秦国本地人才,借着秦始皇之怒,大做文章,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逐他国人才的运动。这场运动就是秦始皇下达的逐客令,驱逐山东六国的人才。

这场运动也透露出一个现象:秦国本地人才和外来人才之间的矛盾很尖锐。外来的人才,动了本土人才的奶酪和利益。

那么,排外运动,在所难免。再加上,秦始皇因为郑国渠的事情,大动干戈,下达了驱逐令。

因此,本土人才的胜算很大。

可,李斯的出现和精彩的演说,以及一封书信,让天秤发生了倾斜。

那么,李斯是谁?

现在就来说一下,秦始皇犯错的时候,又站出来的一个人。这个人不仅辅助秦始皇扫荡六国,兼并四海,建立大秦帝国。甚至,大秦帝国覆灭,也与之息息相关。

先来看一下李斯的个人简历:

生卒: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楚国上蔡人。此时的李斯,按照年龄推算,不到四十岁。但,他却有着很精彩的人生。

李斯出生在楚国,当了一个小官。按理说,他的一生,就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苦熬资历。运气好的话,他能位立楚国朝堂,再不济也能混个不大不小的官。娶妻、生子、养家,还是可以。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有很多种情况。但,有一种情况,绝无仅有。

老鼠改变了一个人的想法和命运,被改变的人就是李斯。

那么,老鼠是如何改变了李斯的命运?

话说,李斯在楚国当官的时候,看见了两只老鼠。

一只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让人恶心;另一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让人羡慕。李斯因为两只老鼠,悟出了一个道理:同样是老鼠,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命运也不一样。

此时的李斯就是第一只老鼠(厕中鼠),他的内心不甘平庸,激烈着他想成为第二只老鼠(仓中鼠)。

因为两只老鼠不同的命运,李斯说了一句话:一个人没有出息,不能出人头地,就如这两只老鼠,环境决定一切啊!(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也是现代常说的一句话: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与什么样的人接触,就有怎样的眼界和格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突破圈子,也要接触比自己优秀的人。

因为两只老鼠,李斯感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同时,李斯做了一个决定。

弃官,走出去看看。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官不仅地位高,还能解决温饱。李斯之举,太胡来了。大好的前途不要,竟然辞官,跑出去看世界。

想不明白,真想不明白。

只能说明一件事:李斯糊涂了。

但,李斯心里明白,他向往高山,唯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李斯的这个决定,是踏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古今中外都让人受用。

李斯放弃了按部就班、残度余生的生活,辞官去了齐国,拜在了一个很厉害的老师门下: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还结交了一个优秀的同学:韩非子。

一个名动诸侯的老师荀子,一个优秀且出生王室的韩非子,不仅开阔了李斯的眼界,还让他爱上了读书,且专研了一门课程:法学。

随着时光流逝,李斯学有所成。学成之后,就要选择入仕诸侯。

李斯又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人的耻辱莫大于卑贱,悲哀莫甚于穷困。我不想过着这样的生活,我要改变命运,建功立业,位极人臣。

这句话,说明了李斯有个宏伟的目标,不愿意一辈子庸庸碌碌地活着,他要位极人臣。

有目标,就会有选择方向。

学成之后的李斯,会选择哪国诸侯呢?

答案:秦国。

李斯选择西入秦国,拜在了吕不韦的门下当官。命运似乎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很快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遭遇:吕不韦被贬。

效忠嫪毐的门客,被贬蜀地。吕不韦失势,他的门客也遭受牵连。

李斯干了一件事,改变了自己的处境,主动去见秦始皇,说了两句话:

1、凡干大事的人,都必须抓住时机。

2、一定天下。

第一句话,李斯既是说给年轻的秦始皇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第二句话,才是秦始皇最想听的。

李斯本以为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登上了权力的阶梯。只要他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就能登上权力的顶峰。命运又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下达了逐客令。

这一次,李斯如何化解危急,与命运对抗?

接下来就看一下,李斯与秦始皇之间流传千古的文章:谏逐客书。

李斯表明观点:驱逐令是错误的。

然后,论证为什么驱逐令是错误?

1、秦国称霸西戎(以秦国开疆拓土的先祖说法)

2、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对秦国的贡献(现今说法。)。

进而证明,外来人对秦国是有功的。也说了一个拒绝接纳的后果:秦贫国弱。

接下来,李斯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针对人,还是针对异国的一切?

1、秦国的日常生活水平(吃、穿、住、行)与异国息息相关。

2、美女、音乐来自异国。

摆明观点:驱逐外来人才,不能驾驭天下,制服诸侯。

李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了给秦始皇一个台阶下,又提出了两个观点:

1、泰山不绝泥土,方能成其高。

2、江海不弃细流,方能成其深。

随后,李斯拍了一个马屁,说了三皇五帝的功绩:土地不分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邦。

李斯也说出了驱逐的后果:

1、天下贤士,不敢西进。

2、资助敌国,充实对手。导致国内空虚,诸侯恨秦。

李斯的说辞很给力,切中了问题的关键,尤其说了秦始皇想听的话。最终,秦始皇接纳李斯的观点,收回了驱逐令。

这里有个疑惑?

都说,君王一言九鼎。秦始皇是一国之君,刚发出了政令,又收回。有失君王的脸面。为了君王的颜面,有错,也不会认,还会一错到底。毕竟,没人指摘君王的过失。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取消了这项政令,打自己脸面?

我想有以下原因:

1、李斯的劝说,说到了重点:若无人才,如何定天下。

2、秦始皇心中的伟业:若能安定天下,丢点脸又有什么。

3、平衡国内局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秦始皇敢犯错,也能改错。

李斯、茅焦,在秦始皇亲政后,规引错误。那么,接下来,谁又会出现在秦始皇的面前?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尉缭子献计:横扫六国

秦始皇做为君王,无疑是幸运的。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总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因此,历史上也留下了敢于指摘千古一帝犯错的名字:茅焦、李斯。

茅焦,为秦始皇保留了一个孝子的美名,凝聚人心。也成为了千古一帝身边的亢直之臣,留下千古美名。

李斯,为秦始皇留住了人才,也改变了自己被驱逐的命运,进而成为了千古一帝身边的能臣,也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称帝之后,身边为相的第一人。

如果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大一统,功勋超越三皇五帝,自称皇帝的男人。李斯就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叫丞相的男人。

李斯、秦始皇,这对君臣,无疑是最好的搭档。

当然,臣子敢于指摘皇帝的错误,有一个前提条件:皇帝要有容人的雅量,听得进去下属的意见,是一位明君、贤君、仁君。

如果皇帝是一位残暴、昏聩的君主,你去指摘他的错误。那么,恭喜你。等待你的不是飞黄腾达,千古美名。而是,飞来横祸。

被贬、流放、罢官,这是轻的;被杀,甚至会祸延子孙,被灭族。所以,忠言逆耳,劝谏要小心。

秦始皇的幸运,是犯错有人敢于指出,加以改正。

茅焦、李斯的幸运,是秦始皇听得进去。

也可以说秦始皇造就了茅焦、李斯的美名。李斯、茅焦成就了秦始皇的千古伟业。

茅焦、李斯之后,秦始皇会遇见谁。谁的出现,又会给秦始皇带来帝王霸业?

秦始皇敢于承认错误,废止逐客令,善待异国他帮的人才,并让敢于说话的李斯,担任廷尉。

秦始皇此举,释放出一个信号:只要你们敢于指出我的错误,我会改正,并加以重用。同时,秦始皇也表明国内人才,不分异国他邦,一律平等对待。进而,彰显了秦始皇博大的胸襟和知错能改的贤君、明君风范。

秦始皇之举,收到了显著的功效:不仅展示了不会排挤、打压外来的人才,还安定了来自异国他帮的人才之心。

这时,秦国又来了两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尉缭子、姚贾。

那么,尉缭子和姚贾的出现,给秦始皇的帝王霸业,带来了什么?

先来介绍一下尉缭子的基本情况。

因为史料的缺乏,他的真实姓氏是什么,没有记载。但,留下了一个名缭。

尉缭子劝谏秦始皇,且被秦始皇看重,被封为国尉。他也为秦始皇的帝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人称为尉缭子。他写了一部兵书《尉缭子》,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尉缭子的生卒时间也没有记载,什么时候入秦,入秦时候的年龄有多大,也没记载。据推算,尉缭子入秦的时候,应该在秦始皇废除驱逐令之后。

尉缭子留下了什么?对秦始皇的形象和评价。

先来看一下,尉缭子的对秦始皇的形象:蜂准、长目、挚鸟鹰、豺声、虎狼心。

尉缭子对秦始皇的评价: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简单说,秦始皇落魄的时候,会善待人才,不拘一格。但,得志的时候,就会轻视人才,不把他们当回事。这就是典型的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尉缭子得出一个结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秦王得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久居矣。

尉缭子为什么会对秦始皇有这样的评价,还得出这样的结论?

1、据说,尉缭子会善相,看人准。

2、根据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对待吕不韦、生母赵姬。

这就有一个问题:尉缭子对秦始皇的评价不高,为何还选择辅佐秦始皇?

1、尉缭子想要建立功业。

2、秦始皇是七国之中最合适的君主。

3、释放生母、废黜逐客令带来的积极影响。

4、尉缭子想要结束乱世,安定天下。只有秦国,才能安定天下。

因此,尉缭子是个很矛盾的人,对秦始皇的印象和评价不高,却最终选择了秦始皇。当然,尉缭子来秦国找工作,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相反,充满了波折。

秦始皇虽废黜了逐客令,但,本地人才与异国他邦的人才,明争暗斗,还是有的。此时的尉缭子,没有显赫的功绩,也没有名声。拿着简历,来秦国找工作,碰壁也很正常。

尉缭子出生在魏国、成长在魏国、求学也在魏国。按理说,他是魏国人,应该为母国出一份力。魏安釐王、信陵君去后,魏景憨王不思进取,也不注重人才。

也导致了大量,有才学的人离散。其中,尉缭子、姚贾两个为代表的人物,来,秦国谋发展。

尉缭子在咸阳喝点酒,打算再呆几日,就周游诸侯。他的一篇文章,进入了秦始皇的眼球:平天下之策。

秦始皇看了这篇文章,召见了尉缭子,并与之深入交谈,燃起了他帝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由于秦昭襄王时期,有短暂的称帝(西帝)之名。虽很短暂,那也是秦国的辉煌。秦国称帝,被以齐国为首的齐、韩、赵、魏、燕、楚六国诸侯联起手来,被逼去掉了帝王。

秦始皇能够拾起曾祖父未竟的伟业,他的功业,高于秦国历代先君。同时,他逼杀吕不韦、囚禁生母、怒杀大臣的事情,就会掩盖。

因此,秦始皇看到了尉缭子的文章,秦国的帝霸天下的大梦觉醒。尤其是现在,秦国国力足以碾压任何诸侯,再加上山东六国,又无远大的君主,也没贤能的名臣。

那么,发挥脑洞想象一下,秦始皇看了尉缭子的文章,会与之有什么样的对话?

秦始皇看后,不仅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同时,也激起了他帝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秦始皇先客套几句,进入主题,开始发问:

秦国能够兼并天下?

秦国如何荡平诸侯?

尉缭子开始替秦始皇解答疑惑:

秦国有实力兼并天下:从疆域、人口、战力以及山东六国无远大之君。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尉缭子说了一句大气磅礴的话: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秦始皇听了这句话,振奋人心。诸侯犹如郡县之君,完全没被人当回事。

尉缭子又说了下一句,也是秦始皇担心: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的确,以秦国的实力,碾压任何一个诸侯都不用担心。但,诸侯合纵,秦国是不能敌的。再加上,信陵君、庞暖合纵诸侯抗秦的声势,秦始皇是亲身经历。

接着,尉缭子又给秦始皇想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荡平诸侯:原秦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当,最后几个字‘诸侯可尽’,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说了一个字:善。

简单说,尉缭子的出现给秦始皇带来了两件东西:

1、帝霸天下的美梦。(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2、如何帝霸天下。(以武力为主;辅之毋爱财物,贿赂各国的权臣,让其自耗)

也就是说,尉缭子给秦始皇献上了:兼并六国,安定天下的大计。

而,这条大计,符合年轻的秦始皇所想。于是,尉缭子得到了秦始皇高规格的待遇。

不仅对尉缭子礼遇有加,还与他同食,同衣。这种待遇,绝无仅有。

这就好像,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的隆中对,符合刘备之心。因此,诸葛亮享受了刘备高规格的待遇,还说了一句: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至于秦始皇有没有说:我得尉缭,犹如鱼得水。

但,尉缭子得到了极高的待遇。

按理说,臣子受到君王高规格的待遇,应该很开心。

可,尉缭子高兴不起来。因为,尉缭子明白一个道理:君王现在有多喜欢你,以后就会有多恨你。

毕竟,秦始皇囚禁生母、逼杀吕不韦,他的个性,尉缭子岂能不知。君子总会在祸难来临之前,善全自身。尉缭子想要逃离秦国,远离秦始皇。

秦始皇得到了这样的人才,是不会让尉缭子如愿以偿,并用自己的诚意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尉缭子。并,把国尉的这个官职,交给了他。

秦始皇亲政之后,又收获了一个能臣:尉缭子。

那么,姚贾的出现,又能替秦始皇带来什么?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李斯VS韩非

李斯的一封书信,为秦始皇留住了很多人才,也改变了自己被驱逐的命运;尉缭子的出现,给秦始皇提供了安定天下的蓝图;姚贾离间诸侯,让他们不能抱团取暖。韩非的到来,给秦始皇带来了帝霸伟业的知识和理论。

这个时候的秦国,文臣献策,武将善战,国力又在诸侯之上。秦始皇也燃烧起了兼并天下,成为第一人的宏伟计划。他若能兼并六国,横扫宇内,剑指四海,他将会成为史无前例的第一人。

他取得的万世功业,将无人论及。他将会缔造新王朝,开启新时代。

因此,秦始皇提出了三个问题:

1、何时发动灭亡诸侯的战争。

2、灭诸侯顺序。

3、时机是否成熟。

李斯站出来,回答了前两个问题:

1、时不我待。

李斯认为时机成熟,应该立即发动战争。趁着诸侯病了,且无远大的君主,应该立即着手攻灭诸侯。有些机会,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2、先灭韩。

李斯主张灭韩,有几个原因:

a、韩国离秦国近。

b、韩国是诸侯之中实力最弱。

c、韩国疆域最小。

d、试探诸侯的态度。

姚贾站出来,回答了秦始皇最后一个问题:

诸侯之中没有远大之君,不会抱团取暖,可以发动战争。

姚贾游走诸侯之间,长达三年,是最有发言权。

秦始皇听了李斯和姚贾的意见,完全采纳,并准备发动灭亡诸侯的第一战:亡韩。

李斯的主张,用一句话概括:先灭韩国,立即去灭。

姚贾的意思:时机成熟,可以灭韩。

李斯和姚贾站在了同一方阵:主张灭韩。

韩非来秦国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韩国。也可以说,韩非的主张,用两个字概括:存韩。

李斯主张灭韩,韩非主张存韩。这对昔日的同窗少年,两个老同学,注定要走向对立面。这一幕,让人似曾相识:庞涓和孙膑。

鬼谷子的学生,纵横一脉,相爱相杀。

荀子的学生,儒家一脉,也来个相爱相杀。

昔日的同学之情,最终换来的是尔虞我诈,刀光剑影,拼个你死我活。

韩非和秦始皇接触后,也发现了这位少年君王兼并天下之志。尤其是李斯、姚贾,提出了灭亡诸侯的大政方针,以及灭韩的主张。韩非要保住韩国的江山社稷,就要离间秦国君臣的关系。

韩非只有离间秦始皇和李斯、姚贾的关系,才能保住韩国。毕竟,这两个人的存在,真的很可怕。秦始皇这个时代,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开始了,这也是天才之间的较量。

赢了,则拥有一切。

输了,就会输掉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那么,韩非子有把握站在李斯和姚贾的对立面?

李斯提出了灭亡诸侯的方案,姚贾又让诸侯不能抱团取暖。韩非子为了韩国的宗庙社稷,没有把握,也只能放手一搏。他赌上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韩国的江山社稷。

当李斯提出先灭韩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敌人。韩非已经没有选择,只能站在对立面。

那么,韩非子有什么优势?

秦始皇很欣赏他的才华,也喜欢他的文章,且走得很近,甚至被秦始皇当成偶像崇拜。

接下来,就来看一下,秦始皇、韩非子、李斯、姚贾,天才之间的搏杀。

先来,看一下韩非和李斯之间的较量。

韩非子(存韩灭赵)VS李斯(灭韩)

李斯先灭韩的主张,被秦始皇采纳。

如果韩非子直接反对,这是不明智的。此时的韩非也知道,无论说什么也不能动摇这位年轻的君王开拓疆土,横扫诸侯的决心。他能做的只有延缓韩国的灭亡,多给自己母国争取点时间。

韩非只能针对李斯主张灭韩的原因对症下药,同时,支出别的招,这招也叫转移战祸。

韩非先说不能灭韩的原因:

1、韩国的疆域小,如秦国一个郡,不会威胁到秦国。

2、韩国很听秦国的话。

3、韩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不是想象之中那么好灭。

为了不让秦始皇生气,韩非提了一个建议:先灭赵。

接着,韩非说了灭赵的原因:

1、赵国是秦国的敌人(表明态度。)

2、赵国的军事实力很强(不能给赵国喘息的时间。)

3、赵国倡导诸侯合纵伐秦,且有败秦的战功,有很强的号召力(赵国的危害。)

韩非又说出了灭韩会有什么后果:

1、韩国听秦国的话,却被灭国。诸侯见了,不会与秦国亲近。

2、灭内臣(韩国),壮大外贼(赵国)。

3、赵国会号召诸侯,图存图强。诸侯见韩国被灭,也会抱团取暖。

最后,韩非表明自己的主张:不能灭韩,应该灭赵。

韩非为了存韩,把战祸转嫁给赵国。韩非为了让自己灭赵的主张,更具有说服力,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1、以钱财贿赂楚豪臣,稳住楚国。

2、欺压魏国。

3、联韩伐赵。

韩非相信自己精彩的演说,定会说服年轻的秦始皇,并让秦始皇取消灭韩的政令。可,韩非低估了这位年轻的秦始皇。秦始皇历经嫪毐、吕不韦、赵姬,那些事后。处理国政,游刃有余。

李斯主张灭韩,韩非主张灭赵。这对师出同门的见解不同,且双方说得都有道理。

那么,秦始皇会怎么办?

秦始皇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让李斯和韩非,这对同学,各抒己见。当然,秦始皇要做的就是认真听他们说了什么,然后采纳。

秦始皇也想看看,这对师出同门,且又有才华的人,他们之间精彩的辩论,更想看清楚,谁才是真正忠于他。当李斯主张灭韩的方案,被秦始皇搁置。秦始皇还把韩非说的那些话,以及灭赵的主张,说给李斯听。

李斯是什么反应?

1、我这个师兄很厉害。

李斯不过是提出灭韩的主张,说了灭韩的原因。韩非不仅说了为什么不能灭韩,还提出了灭赵,且还有具体灭赵的行动方案。

2、秦始皇在李斯和韩非之间选择。

如果秦始皇采纳韩非的意见,就会远离李斯,也会失去宠幸。这是李斯自从秦始皇逐客令之后,人生又一次遇到的挑战。

3、感受到了威胁。

韩非威胁到了李斯的地位。他们不再是昔日同窗,而是政敌。有韩非,无李斯。

为了守住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为了赢得秦始皇对他的信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斯也别无选择,只能和韩非成为敌人。

是敌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韩非驳斥了李斯的灭韩的观点,李斯就要说非要灭韩的原因:

1、韩国靠不住。

李斯举了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秦国伐赵大胜,韩国顺秦;赵国打败秦国,韩国顺赵。

2、不能灭赵。

a、赵国不好打:秦国伐赵,大败赵国,斩杀赵国将领扈辄 ,并斩杀赵军十万人。赵国在宜安、肥下,大败秦国。

b、赵国不能打:有名将李牧(北破匈奴,南败秦国,威名正盛);赵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灭赵,不能顺利进行,诸侯助赵,就会前功尽弃)

3、灭诸侯要靠自己。

秦国有实力,灭诸侯,不需要朋友。如果秦国把韩国当朋友,就会多了一个隐患,容易被朋友背后差一刀。

4、灭韩国比灭赵国容易,还能试探诸侯的态度。

韩国离秦国近,实力弱,疆域最小,容易轻而易举灭之,开启灭国之战,也能试探诸侯的态度。灭赵不成功,就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先灭韩国,旗开得胜,对秦国君臣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秦始皇、李斯、韩非,这三人之间的博弈,秦始皇最终选择了谁?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姚贾VS韩非

为了存韩,韩非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选择朝秦始皇身边的重臣、能臣,发起进攻。

当然,这里的重臣和能臣,主要指的是两个代表人物:李斯和姚贾。

由于考虑到秦始皇和李斯这对君臣的关系,韩非不会选择直接搬弄是非,发动进攻。毕竟,聪明人之间的博弈,总会有很多文字游戏,表面上看去是风平浪静,实际上是会要了你的性命。再加上,韩非和李斯有同窗之谊,师出同门,明面上,还是不能撕破脸皮。

至于,这二人是同学的时候,关系好不好,这就不得而知。

韩非针对李斯伐韩的理由,提出了反对意见,并列举了不能伐韩、不用伐韩的观点,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建设性的意见:伐赵。

韩非主张伐赵,就要说为什么要伐赵?怎样伐赵?

为什么要伐赵,就是要说,打赵国的理由:1、赵国是秦国的敌人;2、赵国对秦国有威胁、有挑战。

怎样伐赵,就要说出伐赵的方案:稳楚交魏联韩。

韩非提供了一个方案,李斯也提了一个方案。这两个方案,代表不同的观点,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至于,这两个方案,那个好。会用那个方案,这是君主的事。秦始皇用谁的方案,代表着谁会得到重用,谁会失势。

韩非伐赵的方案,更充分、更具体,不仅说了伐赵的原因,还有伐赵的具体步骤。韩非的方案,比李斯的更胜一筹。因此,秦始皇听了韩非的方案,拿不定主意,让朝臣商议。

李斯见秦始皇赞成了自己的方案,却被搁置,又有一个比自己出色的新方案。为了守住自己的劳动成果,李斯坚决反对新的方案。

李斯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和韩非的关系,到此为此了。

按理说,韩非和李斯是同学。韩非有什么好的方案,可以和李斯商量。毕竟,李斯在秦国呆了十几年。韩非越过李斯,直接将方案交给了秦始皇。韩非向李斯发起了进攻,也代表着这两人,不能成为朋友,同学情分也走到头了。

此刻,他们不仅是同殿为臣的关系,还是竞争对手,更是政敌,甚至到了有我没他的地步。

想起孙膑和庞涓的那些往事,又在李斯和韩非身上重演。所以,有时候,历史充满了类似。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些人只能是同学,有些人可以当朋友。李斯和韩非,不能当朋友,连同学也做不成。没办法,只能选择成为敌人。

韩非和李斯彼此视对方为敌人。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又是同出师门,也算是合格的对手。

是敌人,不能心存慈悲,要下狠手,置对方万劫不复。

从韩非反对李斯亡韩的主张,献计秦始皇伐赵。这对师出同门的师兄弟,注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

韩非对李斯发起了进攻,事情没有缓和的余地。韩非接下来,要再接再厉,抓紧时间向另外一个对手发起进攻,这个人就是姚贾。

这里有个问题:韩非为什么要朝姚贾发起进攻?

除非对方是疯狗,才会逮人就咬。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平白无故对另外一个人发起进攻。

那么,韩非和姚贾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恩怨情仇。这二人又是如何结下的仇恨?

按照史料的记载,并没有说这二人因为什么事结仇。只是在秦始皇通天大计的时候,这二人有过激烈的交锋。我们从历史模糊的片段,还是能找出点蛛丝马迹。

现在就来说说,韩非和姚贾的那些事。

姚贾离间诸侯,才有韩非入秦。如果用前后关系来说,是姚贾离间诸侯取得成果在前,才有韩非被迫入秦再后。

至于,韩非入秦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有以下几种说法:

1、韩王安。

公元前238年,韩恒惠王甍,韩王安继位。这位韩国新君,很会来事,也很纠结。在赵国和秦国,来回选择。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朝秦暮赵。

当秦始皇趁着赵悼襄王甍,赵王迁继位之时,发起进攻。韩王安见秦国打败赵国,让韩非起书送给秦始皇。赵国反击,打赢了秦国。韩王安改变主意,想联合赵国伐秦。

韩王安之举被秦国痛斥,以及韩国朝臣也不赞成跟赵国混。韩王安醒悟,深知秦国惹不起,派韩非入秦。

2、李斯。

韩王安在秦赵摇摆不定的时候,李斯奉秦始皇之命,前去韩国,威吓韩王安。李斯去了韩国,见到了老同学韩非子,想要他和自己一起建功立业。

3、秦始皇。

李斯向秦始皇举荐了韩非子,并拿了韩非子写的书《孤愤》、《五蠹》。秦始皇看后,爱不释手,发出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趁机举荐了自己的同学韩非子。因此,秦始皇霸道地向韩王安要韩非入秦。

4、韩非。

韩非本是韩国公子,又有才华,多次上书韩恒惠王,不被采纳,在韩国郁郁不得志。韩非不想自己的才华被淹没,趁着李斯来韩之时,主动入秦,施展平生所学。

到底,韩非入秦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韩国,众说纷纭。但,韩非入秦和姚贾间诸侯,存在一定的关系。再加上,姚贾主张亡韩。因此,韩非和姚贾政见不一,也是敌人。

韩非存韩,要改变秦始皇的决定,就要除去姚贾。韩非之所以要除掉姚贾,有以下原因:

1、姚贾离间诸侯,威胁了韩国的利益。

2、姚贾也主张灭韩,是韩国的敌人。

3、姚贾掌握了一个庞大的机构:负责收集诸侯有能力的信息。

4、韩非入秦的目的,被姚贾掌控。

除去姚贾,就维护了韩国的利益,也为自己除去一个强劲的对手。那么,韩非会如何对姚贾发起进攻?

接下来,看一看,韩非和姚贾之间的殊死博弈。

韩非不是靠颜值吃饭,而是靠才华取胜。口吃,是韩非一大弱势。但,会写文章,这是韩非的优势。聪明人总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韩非表达能力欠缺,但,会写。

韩非懂得抓住重点,知晓秦始皇心中所想,也收集了大量有关对手的情报和信息。所以,他出手,就要快、准、狠,要让对手没有反击的余地。

韩非言简意赅,摆明了一个观点:姚贾不能用。

接着,韩非举例说明,姚贾不能用的原因:

1、以权谋私。

以秦国的名义,结交诸侯,是为了让自己显贵。(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

2、中饱私囊。

秦始皇给姚贾贿赂诸侯的钱财,没有干正事,被他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两个观点,是说姚贾做的那些事情,是为了自己享乐,不是为了秦始皇安定天下。姚贾拿了秦始皇的钱,不办事,只知道在诸侯吃喝。韩非,给秦始皇灌输了一个思想:英明神武的秦始皇,被姚贾欺骗了。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韩非又说了有关姚贾的不光彩的历史:

1、魏之大盗。

姚贾在魏国盗了什么,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留下了四个字:魏之大盗。

也就是说,姚贾在魏国,干过不光彩的勾当。

2、赵之逐臣。

姚贾在魏国混不下去了,去赵国,又被驱逐。

韩非用这两个观点,表明了一个态度:用这样有瑕疵、有黑历史的人,是会破坏用人的风气,不利于激励群臣,会造成不好的名声。

3、姚贾的出生。

韩非乘胜追击,又说了一句话,有关姚贾的身份:世监门子。

韩非用这几个字告诉秦始皇:君王高贵,是不能与不入流的人接触。高贵的君王是不会用这样出生的人。用了,有损颜面。

韩非的话,概括起来是说:姚贾出生卑微,有前科,有案底。这种人不能登入大雅之堂。用了,会乱了风气,不利于激励群臣,更会有损秦始皇的英明。

韩非不愧是有才华的人,几句话,就要姚贾身败名裂,否定了对方的功劳,让其失势。

秦始皇听了韩非说的这些话,会有什么表情。

答案:愤怒。

秦始皇召来姚贾,并当面叱问。

姚贾能够高调去诸侯,从事离间诸侯的工作。你说他,没有本事,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也许,是因为他的出生:世监门子。

为了生存下去,让他学会了巧舌如簧,善于观察人的颜色。

也许是他在大梁为盗,让他练就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或者是他在赵国为臣,学到了如何与身份高贵的人打交道。

姚贾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了有说之士,大有纵横家的风范。因此,他主动请缨,去离间四国诸侯。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种人生和遭遇,都是为了让你未来,变得更加强大。

姚贾从秦始皇的问话中,得出了个答案:这位少年君王对自己有意见。

至于是谁,揭露了他的过去,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应对秦始皇的责难。

在现实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被人打了小报告。

当领导来找你问话,大多数人,采取的方式是辩解、掩饰和推脱。

姚贾面对秦始皇的责难,会如何?

姚贾不愧是练就了一身厚脸皮,面对自己卑微的出生和不光彩的过去,毫不掩饰,且坦然承认。

随后,姚贾展开了反击:

1、以钱财贿赂诸侯,是为了离间诸侯,他没有中饱私囊。

如果他是以秦国的名义,为自己谋私,他为什么选择回到秦国。

2、说出自己的贡献。

离间四国诸侯,正是他的功劳。这个功绩,是有目共睹,不可抹杀。

3、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

姚贾举了三个出生不好,却又建立大功的名人:姜太公(穷困、垂钓老人)助周武王伐纣;管仲(家贫、怯战、贱商)辅佐齐恒公九匡诸侯;百里奚(乞食、陪嫁、放牧)助秦称霸西戎。

姚贾把自己的出生、家境和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相提并论;把秦始皇和周文王、齐恒公、秦穆公相提并论。表达了一个观点:大才之人在没有遇见名主之前,生活处处不如意。一旦,遇到名主,将会建立盖世功业。

姚贾为自己遭遇辩解的同时,也拍了秦始皇的马屁,说他成是一代明主。

姚贾为了替自己报仇,但,又不能直接问秦始皇,采取以退为进,表达了一个观点:明主会明辨是非,不会被谗言所欺。

秦始皇贬低姚贾,就等同于说自己配不上明主的称谓。秦始皇是不会打自己的脸,赏赐了姚贾。

姚贾成功躲避了秦始皇的责难,但,他得到了一个信息:有人在秦始皇面前,中伤了他。

这口气不出,岂是男儿。他要把中伤他的人,揪出来。那么,秦始皇、李斯、姚贾、韩非,这四人,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韩非之死

姚贾的辩论,不仅打消了秦始皇的疑虑,同时也反击了对手。他虽没有哭天喊地说自己冤枉。但,那句明主会明辨是非,不会被谗言所欺。

秦始皇听到这句话,就会产生一个疑惑:谁是忠?

韩非抨击姚贾,不惜揭露对方的黑历史。姚贾从头到尾,没有喊冤枉,也没有中伤指摘他的人。此时的秦始皇,心里充满矛盾,也开始怀疑韩非的用意:

韩非是真的为秦国考虑,还是为韩国考虑。韩非之举,有离间君臣的嫌疑。

秦始皇得出结论:韩非包藏祸心,祸害秦国,是个小人,不是君子

姚贾躲过了秦始皇的责难,但,被人揭黑历史、打小报告、陷害的事情,他是不能忍。有人与他作对,就要把背后那个说他坏话的人找出来。

很快,姚贾找到了说他坏话的人。这个人就是韩非。

姚贾离间诸侯,秦国也有很多谍者。他收集到了有关韩非的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凭借他一个人的能力,是搬不到韩非。

此时的韩非,深受秦始皇的宠爱,尤其韩非著的书《孤愤》等,更是让秦始皇爱不释手。甚至,秦始皇把韩非当成老师,学习法家知识。

再加上,韩非出生于韩国宗室,身份尊贵。又有才华,写了两部书,名动诸侯。还有一个儒学大师,荀子。

韩非出生高贵,背景好,又有才华,还有一个优秀的老师。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西入秦国,自然会得到秦始皇的宠幸。

可,韩非揭短,已经朝他亮剑。这口气不出,不是他做人的准则。姚贾又得到另外一个信息:廷尉李斯,对韩非也不满。

李斯主张亡韩,韩非主张存韩。虽说,这二人师出同门,但,政见不同,就会分道扬镳。

姚贾找到了李斯,商议一起对付韩非。

韩非存韩,开罪李斯,又攻击姚贾。秦始皇这个时期,两个绝顶聪明的人,都被韩非得罪了。接下来,韩非迎来的不是胜利,而是狂风暴雨。

韩非也得到两个消息:1、李斯的方案,秦始皇没有弃之不用;2、姚贾没被放逐。

韩非和李斯、姚贾成为了敌人,势同水火。

若有选择,韩非不会和李斯、姚贾,成为敌人。可惜,韩非没有其他选择。

当韩非奉韩王安之名,西入秦国,面见秦始皇。韩非入秦,带着秦韩交好的使命。韩非来到秦国,与秦始皇接触后才发现,这位秦王野心很大。

同时,韩非也意识到,要想存韩,就要离间秦国君臣。

然,有两个人是很棘手的,他们是李斯和姚贾。

李斯倡导灭诸侯,一统天下。姚贾离间诸侯,祸害六国。为了保住韩国,韩非只能与这两个人为敌。

韩非在秦国没有任何功绩,但,他有一大优势:秦始皇很喜欢他的文章,对他礼遇有加。

韩非赌他不会输,他要利用秦始皇的信任,剪除李斯和姚贾。

秦始皇、韩非、李斯、姚贾,这四人又会如何博弈?这场通天大计,天才之间的较量,谁将会取得胜利。

至于,姚贾说了什么,与李斯结盟,对付韩非,不得而知。但,凭借姚贾那张嘴,说服李斯,是很容易。

李斯和姚贾结盟,韩非就等待接招吧!

秦始皇冷静下来,也想了很多事,尤其是韩非反对李斯亡赵,却主张伐赵?为什么韩非会抨击姚贾?

韩非之举,是为了秦国,还是说离间秦国君臣。

秦始皇越想,就对韩非入秦的真实目的,产生了质疑。

毕竟,李斯和姚贾,都为秦始皇做了很多事。

李斯谏逐客书,为秦始皇规避错误,留住了大量的人才,也吸引了很多人才西入秦国。

姚贾出使诸侯,成功离间了诸侯之间的关系。

李斯和姚贾的贡献,秦始皇是看得见,也信任、倚重他们。韩非除了给秦始皇带来了帝王霸业的理论知识,也没有看得见的功绩。

就在秦始皇,对韩非入秦的目的,心存怀疑的时候。

李斯和姚贾说了一句话: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这句话,不仅让秦始皇总算想明白了韩非伐主张赵、抨击姚贾的用意:离间秦国君臣之间的关系,守护韩国。

同时,也让秦始皇有了杀心。

并且还为秦始皇解决了一个难题:怎样对付自己的偶像。

毕竟,秦始皇读了韩非的文章,爱不释手,说了一句感叹的话: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秦始皇大费周章,又高调向韩王安要人。秦始皇见到朝思暮想的偶像,礼遇有加。

韩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能够解答秦始皇的问题。

秦始皇很欣赏韩非的才华,也很崇拜。与之交谈,让他大开眼界,并尊他为师。可,剧情反转太快了。秦始皇杀了韩非,又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李斯和姚贾的那句话:以过法诛之,替秦始皇解决了这个难题。不是秦始皇残暴杀了韩非,而是韩非犯法被诛。

秦始皇下令,将韩非锒铛入狱。

秦始皇虽没有直接下令杀了韩非,但,李斯和姚贾,不会给韩非东山再起的机会。出手,就要下狠手。

最终,在秦始皇的默许下,李斯用毒酒,杀了韩非。

这个法家,集大成者,最终死在同门的手中。至于,韩非临死前,会不会质问:你我师出同门,何苦要害我。

李斯会不会作答,面对韩非之死,又是怎样的心情。

这些,只能靠脑力强大的人去补。

在秦始皇的默许下,李斯和姚贾的联合下,韩非,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里有个问题,也是充满争议的问题:韩非之死,谁要负责?

对于韩非之死,谁负责,这个话题,有很多人讨论。

但,留下了三种观点:

1.李斯、姚贾。

2.秦始皇。

3.咎由自取(韩非自己)。

先来说第一种观点,很多人都说韩非之死,是因为李斯的嫉妒,姚贾的中伤。

毕竟,没有这二人重拳出击,在秦始皇面前进谗言。秦始皇又怎会杀了尊为偶像的韩非。按理说,李斯和韩非师出同门。当秦始皇质疑韩非的时候,李斯站出来,为韩非说几句话。韩非也不至于会送命。

尤其是秦始皇将韩非下狱,李斯不仅不为韩非求情,反而以毒杀了韩非。所以,李斯要对韩非之死负责。

接下来说第二种观点:秦始皇。

当秦始皇读到韩非的文章,不仅爱不释手,还发出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来到秦国,秦始皇把他当偶像对待。可,秦始皇只是喜欢韩非的文章,并不喜欢韩非这个人(长得不好,口吃)。

秦始皇喜欢尉缭子,封他为国尉。秦始皇喜欢李斯,封他为廷尉。秦始皇喜欢姚贾,封他为上卿。却也不见韩非来秦,秦始皇给韩非封官。

但,韩非是韩国公子,又有才华,还是法家杰出的代表。

如果秦始皇杀了他,会寒心,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

当李斯、姚贾站出来,说了那句话: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

因此,秦始皇动了杀心,默许之。

第三种观点,韩非咎由自取。

韩非为了存韩,不仅得罪了李斯,还翻了姚贾的黑历史。这说明,朝堂斗争,是很残酷的。

你朝我出手,也就算了。你接短,翻黑历史,上升人身攻击。你就不能怪别人,对你展开反击。

别人的手段如何,你也没资格声讨。只要能搞倒你的手段,要你命,取得胜利。那么,就是好手段。

这场天才之间的较量,本来就是以命相博,输了就不能有任何怨言。无论是韩非,还是李斯、姚贾,甚至是秦始皇。他们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考虑。

韩非的考虑和出发点,是为了存韩。李斯、姚贾的出发点是为了灭韩。秦始皇的出发点,是为了兼并天下。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选择偶像韩非,选择了李斯和姚贾?

我想是因为李斯和姚贾是行动派,替秦始皇干了很多实事。李斯、姚贾与秦始皇共患难,有一起打天下的经历,有很多回忆。

韩非入秦,除了文章好,是个优秀的理论家,入秦没有干什么事实。

喊口号能灭诸侯,这显然是不可能。再加上,韩非行为,有离间君臣的嫌疑。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选?

一边是一起打天下,替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另一边是只有丰富理论的偶像。

是我,也选择李斯和姚贾。

毕竟,打天下,是要付出行动,光说,是不行的。

韩非自以为秦始皇会站在他这一边,却没想到秦始皇选择了李斯和姚贾。

如果秦始皇选择韩非,会寒了秦国很多人的心,谁会为他打天下。

就像你创业,不可能因为来了一个有名声,会写文章,学历高的新员工,就冷落老员工吧!

老员工跟你打江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可以说,秦始皇做出的选择,是身为帝王该选的。

因此,韩非对李斯发起进攻,又接姚贾的短。最后被秦始皇遗弃,落得自杀而亡。

这里还有个问题,秦始皇为什么要杀韩非?

这就是君王用人法则:不能用,就杀。

毕竟,韩非太厉害了。

若流落诸侯,将会成为秦国最大的对手。秦始皇决不允许有个强大的对手存在,威胁到秦国。

秦始皇、韩非、李斯、姚贾,天才之间的较量,落下了帷幕。接下来,秦始皇又会如何荡平诸侯,安定天下?
楼主:游家二少  时间:2020-12-20 21:16:23
横扫六国之始

尉缭子给秦始皇献上了平定天下的策略、姚贾离间诸侯、韩非为秦始皇带来了帝王霸业的理论知识、李斯献上了亡诸侯的方案。接下来就是秦始皇实行兼并六国,一安天下,成就帝王霸业的时候。

秦始皇会朝哪国诸侯挥出亡国的秦剑?

按照李斯亡诸侯的方案,首当其冲:亡韩。

至于亡韩,李斯也说了几点:

1、离秦国近。

2、实力弱。

3、试探诸侯。

4、非打不可。

有句话说得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关键是东风,迟迟没有吹来。

就在韩非死的这一年,秦始皇以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 ,并斩杀赵军十万人。秦国趁势攻打赵国的赤丽和宜安,与赵国在宜安、肥下交战。

赵国名将李牧,出战,歼灭秦军十万,导致桓齮叛逃。李牧也因为显赫军功,被封为武安君。此时的秦国,国内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因此,亡韩的计划是有的。但,还不到实施的时候,欠一场东风。

秦始皇被赵国打败,丢不起这个脸,自然不会认输。又出兵伐赵,大败赵军,杀死赵军将领,夺取宜安、平阳和武城。

紧接着,秦国对赵国实行穷追猛打,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分两路大军进攻赵国。

一路军队抵达邺地,一路军队抵达太原,攻克狼孟和番吾。

由于李牧的存在,秦国又铩羽而归,被击败。

秦国和赵国在赵王迁继位的时候,打了五次。

秦国赢了三次,输了两次。

秦始皇见赵国有李牧在,暂时停下了对赵国的进攻。

然,上天给了秦始皇吹来了一道东风:赵国发生了地震。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2年,赵国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地震发生在赵国北疆代郡,波及面广,毁坏性很大:从乐徐以西,北到平阴,楼台房屋墙垣大半震毁,土地开裂一条巨缝,东西宽一百三十步。

秦赵两国打了多次,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如今,赵国遭遇地震,国事衰微。秦国会不会落井下石。

面对这个上天赐予的良机,秦始皇立即召集朝臣,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是否伐赵。

有的人赞成伐赵,他们的理由:

1、趁着赵国这场地震带来的伤害,理应加大对赵国的攻击。

2、这是上天给秦国灭亡赵国的机会。

3、不能给赵国喘息的机会。

有的人不赞成伐赵,他们的理由:

1、赵国遭遇地震,秦国趁虚而入,不仁。

2、与秦国亡诸侯的战略背道而驰。(先灭韩。)

3、赵国有名将李牧,不好打。

面对主张打和主张不打,秦始皇又持什么态度?

答案:很矛盾。

秦始皇想趁着赵国发生大地震,加大对赵国的攻势,一战击垮赵国的有生力量。但,秦始皇又有两个担心。

1、赵国有个能打的名将李牧。

2、赵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弱。

就在,秦国君臣尚未对伐赵这个议题讨论出结果,又发生了两件事,最终让秦始皇选择放弃伐赵。

那么,这两件事是什么。竟然,让秦始皇错过了这个消耗赵国国力的战机?

1、魏景憨王献地。

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甍,魏景憨王继位。不过,这位君王是悲催的君王。他刚继位,就遭到了秦国的军事打击,丢失了二十座城。秦国为了加强这片领土的管辖,设立东郡。

魏景憨王有脾气,号召诸侯伐秦。结果,取得的战果微弱,合纵失败,惹怒了秦国。反而,被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

随后,秦国加大攻势,夺取魏国的汲地。

就连秦始皇亲政,剪除吕、嫪之势,还不忘出兵伐魏。秦国又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 、衍邑。

魏景憨王继位,年年被秦国打,丢了大片疆土,被打得没有半点脾气。好在,赵悼襄王甍,秦国的注意力在赵国身上。

魏景憨王过了几年安宁的日子,又被打破。尤其是秦国与赵国对战,有输有赢,魏景憨王害怕了。

按照秦国的个性,打不赢强的,总会欺负弱小。

魏景憨王为了自保,表明诚意,想了一个办法:送地。

2、韩国南阳郡守献地。

公元前239年,韩恒惠王甍,韩王安继位。韩王安对秦国又畏,又恨。外交国策,也是朝令夕改,时而朝秦,时而幕赵。

韩王安特别爱来事,既想联合赵国打秦国,又怕打不赢秦国。当秦国派人来韩国问罪,说了几句话,就吓得韩王安没有脾气。

韩王安只能派韩非入秦,离间秦国君臣,以达到弱秦的目的。

结果:韩非被秦始皇杀了。

韩非死了,最害怕的人莫过于韩王安。

索性,秦国杀了韩非,与赵国扛上了。韩王安,总算心安了。

秦国和赵国对战,互有胜负。韩王安又怕秦国捏韩国这个软柿子,再加上魏国献地,更让他坐立不安。

害怕的人不仅有韩王安,还有韩国的朝臣。韩国南阳郡守,做了一件事:把南阳献给秦国。

韩王安敢怒不敢言,他不怕南阳郡守,却不敢惹秦国。

魏国献地、韩国献地,这两个突发的因素,让秦始皇没有趁着赵国发生地震之时,兵伐赵国。

毕竟,征战是为了开拓疆土。不打,就有疆土。秦始皇选择了后者。

得到疆土,就要加强管理。秦始皇把魏国献的疆土,设置丽邑。韩国郡守献的南阳,也被秦始皇派去的人前去接收。

公元前231年,秦始皇不仅得到魏国的疆域,设置为丽邑。还得到了韩国的南阳,打开了韩国国都新郑的大门。韩国的国都,暴露在秦国的铁骑之下。旦夕之间,韩国就会被灭。

秦国朝臣建议秦始皇实行横扫六国第一步:亡韩。

面对朝臣的提议,秦始皇并没有立马做出亡韩的政令。

秦始皇得到韩国的南阳,为什么没有着手亡韩?

我想有以下原因:

1、巩固新开拓的疆土:丽邑、南阳。

2、时机不成熟。

3、韩国有一定的军事力量,面对亡国之险,韩国君臣会为社稷而战。

4、诸侯的态度。

韩国国都新郑,位于天下之中,牵扯利益甚广。一旦发动灭韩之战,秦始皇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诸侯的态度。毕竟,秦国的实力,完全达不到碾压诸侯之势。

秦国要打,就要有充分的准备,且不能让诸侯捏成拳头。

上天总会青睐有准备且又努力的人。秦始皇又一次得到了上天的照顾,又送来一道东风。

公元前230年,这一年,秦始皇得到了三个好消息:

1、赵国刚发生地震,又闹上饥荒。

2、楚幽王病重,楚国内政一团,尤其是楚哀王熊犹(楚幽王同母弟)和楚王负刍(楚幽王异母弟)为王位争夺,越演越烈。

3、齐王建选择偏安,齐相后胜,表态不助中原诸侯。

秦始皇亡韩,最担心的诸侯,唯有楚、赵、齐、魏四国。

如今,赵国先有地震,后闹饥荒,无暇他顾。楚国国内势力,专注夺权。齐国不愿意插手中原战事。魏国没有其他诸侯撑腰,不敢与秦国作对。

国际环境,对秦国有利。秦始皇横扫诸侯,兼并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秦始皇剑指韩国,挥出了扫荡诸侯,兼并天下的秦剑。

秦始皇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实行兼并诸侯的第一步:亡韩。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以内史腾为将,率军十万,东渡黄河,开启了横扫诸侯,兼并天下的第一战:亡韩。

秦始皇灭诸侯的第一战,又会如何?

韩国面对亡国之战,能否挺过危机,也是否韩非说的那样不好打?

楼主:游家二少

字数:3732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12-06 04:53:33

更新时间:2020-12-20 21:16:23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