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贾载明:话说成都古龙泉驿建置沿革

贾载明:话说成都古龙泉驿建置沿革

楼主:贾载明m  时间:2021-01-22 12:36:11
话说成都古龙泉驿建置沿革

贾载明



(民国时期龙泉驿一角 摄影 佚名)

龙泉驿,因依于龙泉山,为成都东边门户,自古多争战。置县较晚,县名“三变”,且于明初撤县。
《旧唐书①·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载:
“灵池:久视元年,分蜀县置东阳县。天宝元年,改为灵池。”
唐代久视元年,即公元700年,今龙泉驿区范围内诞生了县级行政机构——东阳县。建县背景是武则天开始执皇帝位,刷新政治,其中包括行政机构改革,全国各地增设了不少州、县,其中在今四川就有大竹县、东阳县等。
其命名依据是以地理方位定名。今龙泉驿地域处当时成都府治以东,故称“东”;古人以河之北面为阳,而龙泉驿区地处锦江之北,故称“阳”,合称“东阳”。
蜀县于贞观十七年(643)析成都县置,初名蜀县,后改为华阳县。《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七·地理六》载:“华阳(次赤。本蜀,贞观十七年析成都置,乾元元年更名。”
《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七·地理六》载:
“都府蜀郡,......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余里,天宝二载,令独孤戒盈筑)、华阳(次赤,本蜀,贞观十七年析成都置,乾元元年更名)、新都(次畿,武德二年置。有繁阳山)、犀浦(次畿,垂拱二年析成都置)、新繁(次畿)、双流(次畿)、广都(次畿,龙朔二年析双流置)郫(次畿)、温江(次畿本万春,武德三年置,贞观元年更名。有新源水,开元二十三年,长史章仇兼琼因蜀王秀故渠开,通漕西山竹木)、灵池(次畿,本东阳,久视元年置,天宝元年更名)。”
又据《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灵池县,东六十里,依旧十五乡,本汉新都县地,唐圣历三年分蜀县置为东阳县,天宝元年改为灵池县。分栋山在县东上十五里,北连秦陇,......灵泉池在县南三十五里,唐初泉涌出,县因此为名。”
东阳县于天宝元年更名为灵池县,是年公元为742年。也就是说,东阳县建立42年后,名称发生了变更。名称改变的原因是人们发现在“县南三十五里”的地方,有“泉涌出”。
《新唐书》明确记载了当时成都府管辖了10个县,即:成都、华阳、新都、犀浦、新繁、双流、广都、郫、温江、灵池。成都、华阳为“次赤”等级,其余8县皆为“次畿”等级。
如何理解文中的“赤”?《康熙字典》引:“【前汉·五行志】:赤地千里;【史记·孟子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韵会】:赤县,谓畿县也。”由此可证文中之“赤”乃含地域行政之意。
何为“畿”?《说文解字》云:“天子千里地。以远近言之,则言畿也。”《周礼·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周礼·职方式》:“方千里曰王畿。”《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
唐代实行州县等级制度,《通典》等资料载:州分为八个等级,即“府、辅、雄、望、紧、上、中、下”(除京都和都督府、都护府之外);县分为十个等级,即“赤、次赤、畿、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
灵池等县为次畿,说明行政待遇比一般县高。资料显示当时灵池县管理15个乡。
《宋史·志·卷四十二地理五》载:“成都府,次府,本益州,蜀郡,剑南西川节度。......县九:成都(次赤)、华阳(次赤)、新都(次畿)、郫(次畿。熙宁五年,省犀浦为镇入焉)、双流(次畿)、温江(次畿)、新繁(次畿。汉繁县,前蜀改)、广都(次畿。熙宁五年废陵州,以贵平、籍二县为镇入焉)、灵泉(次畿。旧名灵池,天圣四年改)。”
《元丰九域志·卷七》载:“次畿,灵泉:府东五十里,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有武侯山、绥江、灵泉池。”
《宋史》载明成都府只管理9个县,比唐时少了一个县。但灵泉县依然是成都府管理的9个县之一,依然是“次畿”,行政待遇没有变化。只不过县名由灵池县改变为灵泉县。为何再次改名?《宋史》《太平寰宇记》等典籍都里没有说明原因。
楼主:贾载明m  时间:2021-01-22 12:36:11
(接上页)

《宋史》载明成都府只管理9个县,比唐时少了一个县。但灵泉县依然是成都府管理的9个县之一,依然是“次畿”,行政待遇没有变化。只不过县名由灵池县改变为灵泉县。为何再次改名?《宋史》《太平寰宇记》等典籍都里没有说明原因。
《元丰九域志》与《宋史》一样,都记载“次畿、灵泉”。可喜的是,《元丰九域志》还记录了三个镇,即洛带镇、王店镇、小东阳镇;同时记载了三个自然地理名称,即武侯山、绥江、灵泉池。
《元史· 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载:“简州,唐析益州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新元史·卷四十八·志第十五·地理志》载:“简州。宋故州,属成都府路。旧领阳安、平泉二县。至元二十年,省阳安入本州。二十二年,又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入之。平泉县以地荒,亦废不置。”
《四川郡县志·卷第十·元明疆域沿革考》载:“简州:唐析益州置,宋因之。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及平泉县入州,并属成都府。领县一:灵泉。”
有资料和论者认为:元朝灵泉县已经被撤销,依据是《新元史》中“二十二年(1285),又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入之”和“以地荒,亦废不置”之语。
“以地荒,亦废不置”显然是误引,分明是指的平泉县而不是灵泉县。平泉县为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婆闰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五十里草池镇西北绛溪河北。也就是说,灵泉县和平泉县是两个县而不是一个县。“以地荒,亦废不置”是说的平泉县而不是灵泉县。
到底灵泉县撤没有撤,《元史》已经说得很明白:“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关键是这个“隶”,《说文解字》云:“隶,及也”,就是“跟从、附属”的意思。如“直隶中央”,是说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史》中的“来隶”,也就是说灵泉县划归简州管辖,而不是将灵泉县撤销。
《新元史》与《元史》说灵泉县管辖变化全句结构和字数差不多,只是《新元史》将《元史》里的“隶”改为“入”。这一字之改有点模糊,可以理解为撤销建制,纳入简州一并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从成都府析出而纳入简州管辖。因此,不能以《新元史》之论判定元代已经撤销了灵泉县。
何况,《四川郡县志》更是明确指出:简州只领一县,就是灵泉县。《说文解字注》:“仲尼燕居注:领犹治也。淮南书高注:领、理也。皆引伸之义。谓得其首领也。”所以,这个“领”就是管辖、带领、领导的意思。
综合《元史》《新元史》《四川郡县志》对灵泉县的记述看,元代灵泉县建制并未撤销,直到明洪武六年(1373),简州降为县之前,龙泉驿县建制还存在。也就说,龙泉驿从公元700年立县到1373年,共计673年。
明洪武六年(1373)简州降为县,背景是明朝初年,一个新的王朝诞生必然有许多新的改革,其中包括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建。在这个过程中,四川一些州降为县,一些县被撤销。《明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灵泉县的撤销,但简州已撤,不可能县管辖县,因此可判断灵泉县事实上已经不存在。而古龙泉驿为成都府治东边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雄关险塞,历来战事频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许当时封建政府考虑此点,在县制撤销后,在此地设立巡检司、汛防把总亦驻扎于此、同时又设川东首驿——龙泉驿,实际上是县级以下三个并立的由政府设立的机构。
巡检司为县级衙门管理的基层组织(类似今天的公安派出所)。《大明会典》载:“关津,巡检司提督盘诘之事,国初设制甚严。”可见,“关津、要冲之处,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地点;盘查过往行人是巡检司的主要任务;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目的。”
而“把总”属于军队官员,“秩比正七品”。级别与县令同,可见古龙泉驿的地位依然不低。只是汛防把总在龙泉驿具体置于何时,《简州志》没有明确记载,但至少在清代咸丰年间已经有了。
龙泉驿站建立于何时?《清史》有明确记载:“一驿:龙泉。”《明史》有间接记载:在《龚万禄传》里提到:“时成都卫指挥翟英扼贼龙泉驿,成都后卫指挥韩应泰赴援成都,遇贼草堂寺,小河所镇抚郁联若鏖贼城西,茂州百户张羽救援郫县,皆力战死。”
据1995年出版的《简阳县志·建制沿革》记载,龙泉驿站、龙泉镇巡检司、汛防把总三个机构民国时不复存在。

(全文完,写于2020年春)

楼主:贾载明m

字数:3251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21-01-19 20:34:38

更新时间:2021-01-22 12:36:11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