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楼主:大蓉儿2017  时间:2021-02-25 01:24:01

宣大刀是个耍猪儿,便老觉得我跟她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事劳作一无所获……反正就那啥那啥的~
事实上,人家我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文能武,多才全面小能手,打得过妖精,斗得过豺狼……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只有宣大刀想不到的,莫有我做不了的。哼哼,譬如说,今儿要说的豆腐宴。最能体现:川人百味的特色。
.
最早,接触家常豆腐,是我父亲和母亲教的。父亲擅长“麻婆豆腐”,母亲擅长“鸡哈豆腐”。“哈”,是川音,意思是:爪子刨出来的。
.
麻婆豆腐的特点是,麻辣,鲜香,滚油。前面两个特点,是四川人的最爱。吃得汗流浃背,酣畅淋漓,还觉得意犹未尽。后面那个么,是辅助效果,将味道锁住,唯有在舌尖上,才尽情绽放。很多时候便是陷阱:那滚油温度高啊!看着沉静、沉淀、沉稳、内敛的一道菜,毫不设防就填到嘴里去了。啊呀,不得了,烫得要命啊!急得嗷一下跳起来,吐了舍不得,吞也不敢吞——怕一路下去烫坏了喉咙。长大了嘴巴,吐出舌头来,呼呼哈气,甚至用手扇风,可这块被滚油锁定的豆腐,哪有那么容易降温啊,麻辣味再冲击过来,直让人眼泪汪汪,不知要如何应对了。这道菜,我家先生现在学会了,但火候的把握,还不是最好状态。
鸡哈豆腐,是最简单的家常菜。豆腐用滚水焯一下(算消毒清洁),当凉拌菜处理就好了。但不是块状、片状,而是在拌的时候,将它捣得细细碎碎就好。至于所加佐料,就看食客的偏好了。譬如我,喜欢加葱花,生的实用油,此外我还喜欢加炒好又捣碎的花生等,我家先生喜欢加入蒜末,以及我俩都喜欢你辣油子等——总归还是按各自的口味不同来把控吧。
.
然后,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在伙食团小炒师傅那里,学会一道菜:白油豆腐。这道菜最关键的是,不能加醋,但需要葱节,蒜片,姜丝等,否则蔽不住豆腐的生涩或者生腐味。油不需要麻婆豆腐那么多。我对这道菜感兴趣,是因为我发现麻辣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而这个“白油”的命名由此观之,不是麻辣而是香葱味道的。连色泽都是清新美感的。
.
后来我自己琢磨出来熊掌豆腐,我室友教会我一道菜:怀胎豆腐。前者是切成小块,涂抹一点点盐啊什么,在油锅里煎到酥黄摆盘,再勾芡汁淋浇其上——芡汁随意就好,我一般都弄两种,一种是切豆腐落下的边角料切碎混在里面,一种是直接剁肉末子做汤汁。勾芡汤汁把握一下量,刚刚够每块豆腐蘸湿一点点味道就好。
.
怀胎豆腐。嗯,是四川内江那种流行的。就是把豆腐切小块在油锅里略炸一下,炸到表面不容易皮裂开或者撕扯开为止。然后捞起来,把每片豆腐掏空了,重新填入提前准备好的馅心什么的,最后用鸡蛋清、面粉和芡粉封住之前掏空的缺口,稍微炸一下拿起来,依旧什么的烘焙一下。
.
我家儿子喜欢的是各类豆腐汤,比如三鲜汤,菠菜豆腐汤等等——菠菜豆腐汤有个典故,是乾隆下江南,有一次饿了,吃农家饭菜,遇到这个吃了,改了名字叫: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自是抬高了地位。当然,现在儿子也学会了做汤,我也比较乐于退居二线。
.
此后,便是去剑阁玩,靠近景区不久,就发现居然几乎家家户户都打着招牌:豆腐宴。沿途都是啊!地方特色,含豆腐脑什么的,反正就是变着花样的弄。随便捡一家坐下来,点豆腐宴呗——于是乎,摆满一桌不重样,神奇不?那谁谁说的,豆腐是鲁菜来着?!剑阁明明是四川的啊。豆腐宴这地方约定俗成传了多年的,难道是从那个什么鲁引进的?!我咋就那么不想信呢!
.

最近在快手上,又学到一种豆腐的做法,是用小煎锅弄的。需要两个鸡蛋:一个垫底,把切好的豆腐稍作处理码成一圈,再弄个鸡蛋,铺在上面。煎锅内两面一煎,外酥里嫩,鸡蛋与豆腐完美结合,像个大的鸡蛋饼,完整翻到盘子里,像菩萨一样,妥了!
.
最后的最后,提一下我们四川的豆渣菜和豆腐乳,豆腐皮等等。豆渣菜现在应该没有了,那是农家在荒寒岁月里打磨出来,不舍得把磨好的豆浆里的豆渣打捞出来,索性一起点卤而成的混合物,有点粗糙那种。豆腐乳,嗯,就是自然发酵后形成的。

楼主:大蓉儿2017

字数:1606

帖子分类:∩)O红袖美食令第47号:介绍下剑门关特色豆腐宴~

发表时间:2021-02-16 09:44:23

更新时间:2021-02-25 01:24:01

评论数:7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