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错觉的魅力—《石壕吏》新解

错觉的魅力—《石壕吏》新解

楼主:徐景洲  时间:2021-03-25 08:17:59
对文学作品富有创意的欣赏,常取决于欣赏视角标新立异的选择。读杜甫的名篇《石壕吏》,若能从诗中人物的心理错觉--诗人的错觉、老妇老翁的错觉、差吏的错觉--着眼,就能领略到那看似诠释殆尽的字句里所隐而未露的别具诗情戏味而又令人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诗中展示的第一个心理错觉,就是那位“暮投石壕村”的诗人所作的“有吏夜捉人”的判断。这是诗人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把后来听了老妇人的哭诉才知道的“征兵”错当成“捉人”,即官府捉拿犯人。诗人为什么会对征兵产生“捉人”的错觉呢?这就要从他当时对征兵现状所了解的程度说起。诗人在“暮投石壕村”之前,曾在新安县目睹了一次征兵。当时,他就为“次选中男行”的征派少年娃娃兵的荒唐、残忍之举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发出了“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的质问。但那次征兵还没发展到强捉的地步,还允许母亲为新兵送行。而现在,从新安县到石壕村,不过很短的时间,从酣梦中被差吏的砸门声惊醒的诗人,怎么会想到已经令人难以接受的“次选中男行”的征兵竟如此迅速地发展到夜半突袭的疯狂程度,甚至发展到连老翁老妇都要征的地步呢?此时的他,即使有着再大的想象力,也是难以把差吏深更半夜、执灯仗火的砸门喊叫同征兵相联系的,特别是当他看到了“老翁逾墙走”时,他就更自然地会把眼前这突发事件与官府捉拿犯人相联系了--这可怜的老翁不知又触犯了哪条王法!

但历来论者大都忽视了这个错觉的存在,认定诗人清楚地知道差吏夜来的目的,而有意把“征兵”说成“捉人”的,并进而断言,诗人之所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的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唐诗鉴赏辞典》第484页)这种理解的偏颇之处,就在于忽视了作品的正在进行时的叙事方式,把诗人后来听了老妇人的哭诉后才明白的“捉人”即是“征兵”的将来时的事实,强搬到事件的开端,来逆推此时还根本摸不清头绪的诗人心理。其实,诗人描绘的只是他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心理错觉,在那样一种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气氛中,不把“征兵”错当成“捉人”才怪呢!

也只有把“捉人”理解为诗人的心理错觉,才能更令人信服地显示出诗作的作为“诗史”的沉郁份量和那强烈的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因为透过“捉人”的错觉,读者方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官府的征兵已经到了怎样穷凶极恶的地步,进而深切地感受到安吏之乱形势的空前严重,以及这场战乱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深重,揭露批判之意也因此而不言自明。再从错觉的艺术效果上来看,它不仅从侧面刻划出用“捉人”的手段征兵的差吏那如狼似虎的凶恶嘴脸,同时还造成了扣人心弦的悬念:要捉何人?为何捉人?从而使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产生强烈的了解欲。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石壕吏》“起有猛虎攫人之势”,如果从错觉的悬念效果上来理解这个评语,不是更见其精当深刻吗?

面对半夜征兵的突发事件,“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从这迅速、果断的行动上看,老妇老翁是知道差吏夜来目的就是征兵的,而且还想当然地认为征兵的对象就是老翁。所以他们以为老翁一“走”,就可躲过这次厄运,保全这已经残缺不全的家。但事件的发展证明老妇老翁的如意算盘其实也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因为征兵不仅征到了老翁,而且连老妇也在劫难逃。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

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

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役,犹得备晨炊。”

可怜的老妇自以为只要能掩盖住老翁出逃的事实,使差吏产生“室中更无人”的错觉,她这残破的家就可以苟全了。因而她竭尽全力,声泪俱下地述说战争给她全家人所带来的深重的创伤,以使差吏相信“室中更无人”的假相,从而达到掩盖老翁出逃的真相的目的。这里的“妇啼一何苦”不仅有着失去二子的痛苦,同时也有着老妇为蒙骗差吏、保护老翁而大加渲染的心态。

差吏果然没有追问老翁的下落。但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使这出悲剧形成一个令人宽慰的结局,现实的结局反而是更加令人难以料想的严酷:“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对于老妇从军的举动,有人解为勇赴国难,有人解为出于无奈。但前者任意拔高人物,并淡化了作品的悲剧力量;后者则流于表面,没有从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出发去分析人物的特定心境,没有注意到人物心理错觉的存在,因而忽视了这个举动的主动性--老妇人是主动地“急应河阳役”的。而她之所以会采取这样反常的举动,一方面是怕时间拖久了,老翁回来被捉,所以“请从吏夜归”,赶快把差吏引走。另一方面又源于她的另外一个心理错觉:她以老妇人的身份去从军,不会像老翁那样被驱到战场上去拚杀,不过是在战场后方做做饭、洗洗衣,一般是不会有生命之虞的,一但战事结束就可安然回家。但从当时安史之乱的情势上看,这也只能是她的一厢情愿的错觉。在双方大军云集的战场上,战争态势瞬息万变,一个壮年男子尚且生死难卜,更何况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婆呢?看着老妇人被如狼似虎的差吏推搡而去,想着那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老妇人可能遭到的不幸,想到这征兵由中男到老翁、又由老翁到老妇,怎能不令人顿生切肤之痛!

至此,诗也进入尾声。而这尾声在错觉的摇曳下也愈发显得深沉、悲怆了:“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夜深了,人静了,可诗人还是难以入眠,刚才那荒唐而又悲惨的“捉妇代兵”的悲剧对心灵的刺激实在是太剧烈了,以至于耳畔好像还久久回响着老妇人和她儿媳的幽幽哭泣声,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但此处的错觉与“有吏夜捉人”的错觉显然不同,前者是误解,以显现实之黑暗;这里是有意烘托,以表内心忧愤之深。“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里的“独”字活现出了诗人的惆怅、忧愤;而对于那个曾抱着乐观的错觉潜伏村外的老翁来说,面对着相濡以沫的老伴被抓走的冷酷现实,这个“独”字又孕含着多少忧伤悲愤哪!而错觉则更使他久久地陷入悔恨交加、悲痛欲绝的凄苦境地。当我们咀嚼“前途”二字时,也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悬念感。这老翁、这老妇、这残败的家又会有怎样的前途呢?而那些像老妇老翁一样挣扎在安史之乱中的广大人民的前途又会怎样呢?这扣人心弦的悬念感不能不令人生出这样的感慨:瞻念前途,不寒而栗!也正是在这些错觉与悬念的又一次摇曳下,结尾才更显得沉郁顿挫,余音袅袅不绝。

杜甫的《石壕吏》以错觉始又以错觉终,以悬念始又以悬念终,错觉与悬念给这“至今已觉不新鲜”的“万口传”的杜诗又增添了多少艺术魅力啊!

楼主:徐景洲

字数:265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4-12-14 22:38:00

更新时间:2021-03-25 08:17:59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