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历史的吊诡:哀诗留艳,击鼓为檄

历史的吊诡:哀诗留艳,击鼓为檄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历史的吊诡:哀诗留艳,击鼓为檄】

历史是由许多的人与事构成的,这些人与事可谓复杂而多端。观之史书,常常囿于成王败寇;多少人物,多少往事,任由風吹雨打云流散。曾經轰动过的国仇家恨、真情假意,都在紙上辗转重生,尤其晚清至民国,掌故随笔一类的笔记杂著为数极多,但多为耳食之谈,谬悠之说,少有渊博翔实及议论精辟见称于时者。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所谓“檄”就是叫着击鼓邀战,而“檄文“就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祝捷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批判性强的声讨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就归纳其特点如下:其一,公开宣传,或广为散发,或公开张贴,总之是唯恐天下无人不知;其二,在行文上讲究“事彰、理直、辞劲、气壮”,即所谓“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要把讨伐对方的理由说得明明白白;其三,讨伐敌方的檄文,首先要陈述己方的正义和优势,揭露敌方的凶暴和顽劣,还要拉大旗作虎皮,说天命,论时势,借用朝廷的威严和民心的向背,论述敌方该挨打的理由。

历史上最著名的檄文有(1)《讨伐曹操檄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2)《讨武氏檄》-- 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我们常人是写不出‘檄文’的,它不只阳刚十足刀剑锋利,而且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在血腥政治历史事件之中加入香艳美谈趣事,却易为后人津津乐道。笔者望文生义,杜拟了《檄诗》这文体称谓,同时搜索了历史上可归类为趣味性檄诗四篇如下,以飨读者。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檄诗一:马君武的《哀沈阳》诗二首】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轻易占领了东北。事变之时,据说张学良在北京养病,但日本新闻通讯社利用这个机会,制造了九一八之夜张学良正在北京饭店和影星蝴蝶跳舞的新闻,于是不少报纸就根据这新闻绘声绘影大加渲染,1931年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以《马君武感时近作》为题,刊登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仿效李商隐《北齐》体,而作打油诗《哀沈阳》二首:

其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其二:告急军书半夜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九一八事变,东北五省一夕间失守,全国哗然,报纸喧腾。诗中指名道姓,言之凿凿,一经刊发,即洛阳纸贵,国人闻之无不同仇敌忾。因了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也更坐实了张学良“不抵抗将军”之恶名。

诗中的赵四小姐指的是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一荻,她是东北外交顾问、交通次长赵庆华四女,而朱五指的则是当时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的五小姐朱湄筠,她出身于名门望族,有“北洋名媛”之誉,后来更因马君武所作的《哀沈阳》一诗而名声鹊起。据说朱家和张家是世交,往来密切,彼此之间也颇有渊源。朱五在1930年结婚,夫婿是张学良的秘书朱光沐,主婚的即为张学良;而朱湄筠的姐妹朱洛筠则是张学良胞弟张学铭的妻子,而她本人在天津华西女中就读时,亦和赵一荻是同班学友,可见朱湄筠与张学良素有家庭渊源。晚年的朱湄筠后随子女移居加拿大,张学良亦在1991年飞往美国夏威夷定居,朱赵张三人在异国他乡得以见面时间已过了六十年,无不白发苍然,回首往事,禁不住潸然泪下。至于张学良临终至死也没再回东北,其“不抵抗将军”的历史包袱和隐由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而美人祸水则常被人歪曲描画点缀历史。

诗中的翩翩蝴蝶指的是电影皇后胡蝶(1907~1989)她在1967年息影后定居加拿大。说到蝴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可谓红极一时,她脸上那对招牌式的酒涡,成了美女的重要标志。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为时髦女性模仿的对象。1933年《明星日报》组织读者观众投票选举最佳电影女演员,胡蝶以21334票当选,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影星的人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上海的广告商也不甘落后,借此风势,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也发起了一次“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结果胡蝶又名列第一。翌年,在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胡蝶再次当选。

不难看出,这首打油诗的矛头直指时任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斥责他在“九一八”日本关东军入侵之时,不顾民族安危只知风流快活,终至东北沦陷。然而,张学良因判断失误导致失守是真,于日寇袭城夜与佳人共舞一事却纯属子虚乌有,事后亦被澄清,但诗中涉及三个女人,赵四小姐、朱五、胡蝶,在当时却被一些不知情的民众视作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一度受到舆论指责。

关于东北的沦陷,有学者一口咬定是蒋介石的命令促使的,又有人大骂张学良是国贼,还有持中者是这样解释的:作为封疆大吏,这一晚上张少帅确实有权下达一切命令,只是他把敌人的占领意图误认为是一般的寻衅滋事,由于判断失误,故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眼睁睁地看着沈阳被占领的战争悲剧发生。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檄诗二:李商隐的《北齐》】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看马君武仿效唐朝的李商隐的《北齐》体诗二首,李商隐一生写了无数的诗,最著名的有锦瑟、乐游原、和无题诗等。

话说唐武宗在位六年,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善歌舞,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佼服光侈”。与《北齐》诗中描写的“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武宗固非像高纬一流的“无愁天子”,但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预作警戒,而写了这组诗。

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诗的意思是说: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也用不着等到宫殿长满荆棘才开始悲伤 (引用晋朝索靖预见西晋将亡的典故)。拥有迷人体态的小莲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其二“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诗的意思是说:甜蜜的笑容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妃在后主看来是最美丽的了,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妃请求后主再围猎一次。

历史记载北齐后主高纬崇爱音乐歌舞,和善于演奏琵琶的宫女冯小怜志趣相投,封她为妃,沉溺声色,荒诞国事,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大军攻打山西晋阳城时,有告晋阳危急,正在于猎场围猎的齐后主和冯妃兴致正浓,冯妃说再猎一围,后主还真喜欢看打猎时冯妃穿着男人的戎装。为了让冯妃看攻城的热闹,亲自带他去夺晋阳城,城墙已破,天冷不便观看,缓期发动总攻,致使北周援军到来。当北周大军攻打都城洛阳,后主在誓师会上错读演讲稿,竟然大笑,失去悲壮气氛,军心涣散。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晋阳,向齐都邺城进军,北齐后主高纬出逃被俘,北齐遂灭。

至于李商隐以诗进谏的唐武宗李炎(814~846),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在位六年,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的弟弟。当时的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享年32岁。

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在位期间还发生了“灭佛”事件,史称“会昌法难”。据史料记载,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了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三次是发生在国家分裂时期的局部地区,只有唐武宗灭佛是发生在统一时期的全国范围之内,所以其影响远远超过前三次。当时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却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完成了国家中央集权的政治举措。

唐朝皇帝大多有个特点,非常重视道教,就是都喜欢炼丹求药,梦想着长生不老。除了道士能迎合皇帝“贪生之心太甚”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士族,到唐初虽已衰落,但还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李渊家族并非名门世家,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老子为李唐皇室的祖先。唐宪宗、唐穆宗、唐宣宗,包括最最英明的唐太宗,都是因为过于痴迷,不幸中了丹毒而提早升天。

武宗也是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在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然而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说名字“瀍”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胜水,“瀍”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旬日之间口不能言,且病情日渐加重,12天后武宗即驾崩了,唐武宗33岁盛年,不是死于女色或宫廷政变或战乱而是丹毒。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檄诗三:吴梅村的《圆圆曲》】

《圆圆曲》是长篇叙事诗,清初诗人吴梅村写于顺治八年(1651年),其历史背景是甲申之变(公元1644年)之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悲欢离合构成全诗的叙事情节。

话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向北京发动了猛烈攻击,明廷在军情万分紧急情况下,决定将驻防于关外的宁远总兵吴三桂撤回保卫京师,当吴军行抵河北丰润时,北京已经陷落,并得知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的消息。吴三桂弛返榆关,准备向起义军投诚。传说因他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掠,才愤而投清,并引清兵入关,造成起义军失利,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城。这一历史的骤然变化,使本来走向胜利的起义军归于失败,终于导致明亡,清王朝在中国的建立。

“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写照,吴三桂是明末宁远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其下属刘宗敏夺了吴三桂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爱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燕。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这诗句出自清初诗人吴梅村的诗作《圆圆曲》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诗作的“六军”统指的是明朝的军队,“恸哭六军”和“冲冠一怒”人数虽众寡不同,情绪倒很相似,但是“缟素”与“红颜”不仅在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意义上也极为不同。“缟素”是沉痛的,如果从顺治八年乃至以后的历史角度看,“缟素”象征着对明王朝覆亡的哀痛,象征着对汉民族沉沦的哀痛,而“红颜”则明确无误地指向极端的个人私欲,刻画了吴三桂的汉奸嘴脸,也因为山海关之战促使清兵入关,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

接下来诗人模拟吴三桂的口吻加以辩解,原诗为“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燕。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其效果是越抹越黑,实为暗讽。细想一下,从吴三桂到张学良,历史何其惊人的相似。

从艺术方面来看,《圆圆曲》的成功自然是由于作者所具有的非凡的诗歌技巧。自从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成为妇孺皆知的作品以后,还没有一篇歌行能像《圆圆曲》那样几乎可以和《长恨歌》相媲美。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檄诗四: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句中的”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提到的“渔阳“那是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至于”颦鼓“则是指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处借指战争。霓裳羽衣曲乃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辞,改用此名,因此诗句的意思就是原本沉浸在美色和音乐中的唐朝因安禄山叛乱而震惊了。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历史上最著名的檄文有(1)《讨伐曹操檄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2)《讨武氏檄》-- 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1)陈琳的《讨伐曹操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

这篇檄文有多个版本,广为大家熟悉的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话说公元199年,拥有青、冀、并、幽四州河北之地的袁绍发兵讨伐曹操,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官渡之战。中原两雄之争,曹操为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官拜太尉乃为汉朝册封,所以以大将军名义讨伐丞相,要实至名归,还要有诸侯响应,所以让主薄陈琳拟檄文讨曹,要以大义名分方能让诸侯响应。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檄文,让人领略了建安七子的文化厚重。陈琳墨泪淋漓写离乱 笔锋似刀发檄文, 洋洋洒洒陈列了曹操的种种罪过, 引发各路诸侯纷纷发戈,可谓骂人入木三分,怪不得一代枭雄曹操看了这篇檄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偏头痛的毛病顿时被治愈了,因为他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了文字的巨大潜在力量,与之相比,身体上的疼痛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曹操看透了袁绍,对袁绍发起的这场战争他应付起来还是游刃有余,于是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

当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了各路叛军,活捉了陈琳。曹操问陈琳檄文骂他一人犹可,为什么连骂他祖宗三代?陈琳不亢不卑,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以对。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当时奉命写文章,文思泉涌,骂得痛快,就骂过头了。曹操听出了他这含蓄的说辞,自然心领神会;在与陈琳对话中,曹操发现陈琳之能,目光远大、才识过人,是一个难得人才。曹操力排众议,不仅没杀掉陈琳,还委以重任,留在身边做高参;可见其不计前嫌之胸怀,求才若渴之迫切,惜才如金之胆识。可怜才子陈琳,原把曹操当敌人,后在收降后,他的笔也只好翻转过来,开始赞美曹操。史书记载,他与王粲等文士,都曾在铜雀台上作赋,颂扬曹操之德,而曹操需要拟定檄文的时候,也是请陈琳代笔。所以,后人就这样形容陈琳:为袁绍作檄,骂曹操为豺狼;后为曹操作檄,则骂别人为毒蛇。作为一介书生,陈琳为时势所迫,听从君王之命,那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左右手中的笔?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17年,由于连年战争,尸骨遍野,善后工作和卫生工作都没有跟上,中原地区暴发了一场大瘟疫,陈琳与“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刘桢都染病身亡,离开了他们所怨恨的乱世,永远地去了。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2)【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不仅以诗歌见长,文章也雄伟峭劲,《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其代表作;本文亦称《讨武曌檄》,但武则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称帝以后的事,可知乃后人所改。

当时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这就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嗣孙的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自任上将扬州大都督。骆宾王被罗致入幕府,为艺文令,军中书檄均出自他的手笔,本文即作于此时。檄文有“伪临朝武氏者”至“识夏庭之遽衰”,叙斥武氏狐媚惑主、窥窃神器之罪“等句,旨在说明兴师讨武之理由(在安社稷、清妖孽)。诗句自“敬业皇唐旧臣”至“何功不克”,叙议敬业志安社稷、高举义旗以清妖孽之必胜气势。后句自“公等或居汉地”至“竟是谁家天下” 说明勤王者有功、观望者将被诛讨之命运趋势。文章虽然豪气万丈,但讨伐不利,李敬业不过数月便兵败身亡。

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同时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但后人认为这个记载杜撰成分较高。讨武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说投水而死,有说在灵隐寺出家为僧。

檄文如刀似剑,即使我们今天重读(译文过长删节不作附录),亦替骆宾王和陈琳捏一把冷汗。我们或许已经不记得那些檄文也对它不再感兴趣,但以上几篇《檄诗》还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就如当今媒体报道官员贪腐事件中,人们亦在寻求香艳的部分,而忽略了历史政治事件的问题本质。

晚唐的罗隐有诗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人又有诗云:“吴亡何预西施事,一舸鸱夷浪费猜”,越国上卿范蠡在政治上功成身退,下海为陶朱公亦事业著瞩,他在退隐后,散发棹扁舟,遨游五湖,鸱夷酒囊,清风明月可解忧,为读诗读史提供了正能量的乐趣,为吾辈一介草民书生所敬仰。

完稿于2014年7月29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近日网上盛传二张国际会议图片作对比,一张是1901年满清官员低头面对八国联军国家签署耻辱的辛丑条约,另一张是120年后的另一个辛丑年,即2021年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之安克雷奇市举行之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方慷慨激昂理直气壮地痛责强权霸凌行经,真是大快人心,感觉上中方的陈词也可算是一篇划时代的《檄文》。清朝陈康祺(同治十年进士即1871年)著有《郎潜纪闻》(共42卷)其卷一有段文字今天读来嚼榄有味:“蕞尔岛夷,知天朝有人,或不至骄横如此。”另,就地论事,这‘安克雷奇’的中文隐意亦是丰富,譬如安(局)克(敌)雷(人)奇(谭),而英文Anchor-age的字面意思即锚定-年代,这3-18对话是定海神针啊。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重读拙文【历史的吊诡:哀诗留艳,击鼓为檄】,感觉或许为了吸引眼球,‘哀诗留艳’部分说的有点多,而‘击鼓为檄’之部分则说少了。谨引用大家意想不到的李商隐之《听鼓》和李贺的《官街鼓》来击鼓助兴壮威。

(1)李商隐的《听鼓》
李商隐的诗作总透着哀婉凄凉、隐秘幽微的情愫,让人无法理解透彻,尤其是《无题》系列作品。其爱情诗,或者别有寄托,或者就是言情之作。请欣赏他的《听鼓》“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

话说李商隐当时正从桂林回长安路上经过荆州城(江陵城)听到叠鼓声(小槌快节奏击鼓),联想到三国时代的弥衡不被曹操重用,反而做击鼓小吏,为他鸣不平。曹操这个人不喜欢儒家礼仪,而弥衡却敲古鼓曲《渔阳掺》并裸体骂曹,曹气得不得了,故意把他送给荆州刘表借刀杀狂士,后者虽不容但又不敢杀名士,再送江夏武夫黄祖,弥衡不得志在此作《鹦鹉赋》有牢笼之感,后被黄祖所害。作者同病相怜于弥衡而作此诗〈听鼓〉。诗中〈渔阳掺〉到底是什么鼓曲,据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在中国民间曲艺中“渔阳掺挝”(或称“渔阳掺”)是一种鼓曲的名称(挝是敲打的意思),以其愤怒激昂的格调闻名,弥衡击鼓骂曹是中国小说、戏曲中的传统题材。对照李商隐这两首听鼓声而写的诗作,让我们对李商隐更充满好奇。

(2)李贺的《官街鼓》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捶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唐朝种报时信号。《新唐书·百官志》)“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在惊痛时光的流逝。作者把自己不具形的思想情感对象化具体化,创造了“官街鼓”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它是时间的象征,那贯串始终的鼓点正像是时光永不留驻的脚步声。诗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离奇的画面:宏观宇宙,日月跳丸,循环不已;画外传来咚咚不绝的鼓声。这样的描述,既夸张又富于奇特的想象。一、二句描述鼓声,展示了日月不停运转的惊人图景;三、四句转入人间图景的描绘:宫墙内春天的柳枝刚由枯转荣,吐出鹅黄的嫩芽,宫中却传出美人死去的消息。这样的官街鼓给读者的印象就十分惊心动魄了。它正是“月寒日暖煎人寿”的“飞光”的形象的体现;第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再写鼓声:千年人事灰飞烟灭,就象是被鼓点“磓碎”,而“日长白”宇宙却永恒存在。可秦皇汉武再也听不到鼓声了,与永恒的时光比较,他们的生命多么短促可悲!

《官街鼓》反复地淋漓尽致地刻划和渲染生命有涯时光无限的矛盾。从李贺生平及其全部诗歌看,他慨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其中应含有怀才不遇,眼看生命虚掷,不免对此特别敏感痛心。此诗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通过异常活跃的想象,把抽象的时间和报时的鼓点发生联想,巧妙地创造出“官街鼓”这样一个象征的艺术形象,赋无形以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的形象,让读者通过形象的画面,在强烈的审美活动中深深体味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用心,并非在讴咏官街鼓本身,而是着眼于这个艺术形象所象征的事物,就是那永恒的时光、不停的流逝。最后两句突发异想道:天上的神仙也不免一死,不死的只有官街鼓。它的鼓声与漏声相继不断万古长存。闪烁着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深沉慨叹和真知灼见。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21-04-06 05:19:57
历史上著名的檄文还有两篇。
(1)明朝宋濂(1310~1381年)撰写的《谕中原檄》,第一部分痛数元朝自建立以来倒行逆施的昏庸统治,第二部分评击北方各割据政权各怀鬼胎拖累无辜百姓,第三部分宣扬朱元璋建立政权雄厚的实力以及公正仁义的建国方针。结尾彰显明朝的民族方针。

(2)清朝曾国藩(1811~1872年)剿灭太平天国时发布《讨粤匪檄》,慷慨陈词,他将太平天国运动视为对名教的挑战,檄文的核心站在“卫道“的制高点,指斥天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离经叛道”,以唤起天下读书人的义愤以及争取大家的拥护,出钱出人出粮,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湘军。

楼主:薛依云

字数:861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1-03-27 06:16:02

更新时间:2021-04-06 05:19:57

评论数: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