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修行 颠覆的世界观

修行 颠覆的世界观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至”于传承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一些璀璨的历史文化。文化精髓需要传承下去,传承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止是传承,还有一方面就是承载文化的人。

古来圣贤智慧卓绝,立书著说,多是为了保留其中的文化知识,益于未来。 在记载或传承的过程中有些会佚失不全,有些会断绝传承,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感到惋惜。

古来多有奇士、才绝之辈,他们的智慧也许会被承载下来,也许会被历史遗忘。今以道学为例:如延陵先生、幻真先生、庄子、妙应孙真人…他们的智慧,传承的过程中也许会被人误解或改动,但真正能懂得人,就可以将其改正!

传承重要的不止是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有能承载智慧的人。 道学的智慧孕养华夏之魂,就以修行来说,如果得了道法传承,人承载不了其中的无穷智慧,无论法再妙再真,都是假的。

承载道学智慧的人,不是理论上的分析,而是明察大道的根本,能够适当运用。如果不具备这种资质,就要想办法去去具备,无论是心态品行、为人处事、努力实践等哪里出了问题,都要学会去调解。

如果实修层次跟不上理论,那么理论就会出现无根之象的偏差。而实修中成长就会发现许多真知。大道名为至真之学,道包含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生灭成败的法则。其中取生的学问便是仙学。

“悟”这个字特别的好,吾心也。至人之用,莫妙乎神,吾心之性,神也;吾心之用,神也。无论察万物之变,还是复观无极,所用所妙皆为神。悟这个字便是表以神妙。 悟非盲悟,而是建立在实修与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了,也就明白了,也就悟了其中的妙。

悟字在先秦时期就存在,后来宗教虽然利用或认同这个字,但悟字跟宗教没有必然的关联。 彭祖传道,弟子去世十几代,他仍然还活着,那些去世的徒子徒孙们虽然得了方法,却没有承载其中的智慧,将道之无穷运用于身。

位于传承的基础上悟道,不是冒失与狂纵,也不是懒惰与闷修,必须要取道的角度来行道学,而不是以人的视角去搬弄精气。以人的角度去搬弄精气本就是取末,这种形式结果又怎么让大道认可呢!

仙学与气功的区别就是:仙学以道的角度取生,生生不息;气功以人的角度倒腾精气,复杂繁琐!以人求道,是取末;以道取生是向仙。

至道之学,其中有一个“至”字,至本意颠倒大道,又意喻生之根。至道之学,以无穷大道为视角根本,懂得其中道理的人,才有可能承载她的智慧。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新帖 沙发自己坐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损耗

人之生,又从生向死,看似必然,实则未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道含万象,世间万象有阴阳,而万象之中必有一门向生的学问,这种学问被称之为道学道学。
生命皆有耗,食不当为大耗、语不当为耗、目动为大耗、思乱也为大耗……大动也为大耗…人不知而已。生为人,耗为自然现象,适则赢。
人从生到死一直在损耗,生命存在于世间,不损耗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为了不耗,而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修行,那这只是取其末。因为生命存在即为耗,不耗则不是建立在生命的根本之上。不耗者:空无。以不耗为学问,则是建立在死的角度,不可取。
大道运行本为耗,耗乃常理,耗不能止,但可以补胜于耗。道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不足者元精、本来;有余者杂浊、欲望。天之道所补损者与人之道所补损者完全相反。天之道贵补,人之道常损,故天生生不息,而人转眼即逝!因有损补,所以仙道有名长生而无名永生。
道学效仿自然,取生的学问,补胜于损,所以生生不息,得以长久。
养生,所养者“生”。补是生的学问,有大补小补之别。大补小补都很重要,相对而言:命元之补为大,食物调和之补为小。常以食物为补,也不是乱补!有疾者用药可以驱病,无疾者用药可致内伤。所以补也要适当的补。
仙传所载,常有服食者,寿数百,如此便是以小补为生,以致延寿数百。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道学养生基础事项须知

道学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根,古来圣贤豪杰的智慧与辉煌,都离不开道学文化的范围。

道学与信仰无关与迷信无关,讲的是大道的规律与运行及体现一切现象的学问。

取道向生的学问来养生,路径颇多:静坐、吐纳、导引、布气、凝聚…但练习有一些条件与环境是占据优势的,养生者须知。

一、清静:无论平时有什么优点缺点,一旦进入练习状态,必须放下这些争执观念,心态清静,处之以和。

二、气味:味者物之精华,五味入五脏,久闻一味则伤,所练习之卧室,需要空气清新。

三、环境安静:养生之时,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太过吵闹易使人不能专心。有许多人是不受这种因素困扰的,但要有一定的功夫,磨炼出来的。

四、松:身体放松是气机自行的关键,除了身体放松,着身衣物也必须宽松(擅于养生者都有几身宽松的睡衣),以免形有所损,气有所滞。

五、空腹:养生者需要空腹练习,空腹不是指专门不吃东西,而是指要肚中食少,气内行不滞于浊物。

六、光:养生对光也有严格的要求。夜眠百神显时,聚光而伤神。日出意识做主,阳光又荡阴。

七、坐卧:久坐伤身,久卧伤神。每个完整的体系都必定是行止坐卧调之以和。

八、气候:有些方法是需要周围有利环境来补养身体,这时候走外在的环境非常重要。比如:“复元桩”在清晨花草树木周边练习效果最佳,这种方法就是取了外在环境补养身体。反过来,如果阴雨雷电天气就不能置身于外练习。

九、不适:每个人身体有不同的状态信息,或许会对良好的信息产生抗拒,导致心神不宁、狂躁不安,一般是百神出了问题(百神出问题源于相对应的身体部位有隐在的病患),需要自我暗示调整。

凡事以九为最,写这九种养生须知,希望好养生者能得以重视,徐徐前行。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杂而不实 博而不精

俗语有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术业有专攻,如果学识领域涉及很广,就会显得杂乱。陶安治火、庖丁解牛,都是专精于业,技惊古今。

道含万象,万象皆能入道,所贵者使人怡情炼达而入道,故精于琴棋书画医者多兼修道学,如:萧史、扁鹊、琴高、嵇康、王羲之、李白…

学识之杂,世所传载者,是谓世学,显于世间,流经千载,早已是舍本逐末。世间学识之杂,虽不能尽百家之要,却可择一二为盈。观道、墨之真,当为兴。

思绪之乱,是内失之象,多思耗神气,或为情绪左右,或为脏腑失和,所以“神”不司命,逐为老病…思绪当以恬淡自然为适,如此百神得以养,内机得以和,自能延寿。

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精思有限,而宇宙奥妙无穷无尽,以万求一,怎能复归!此法自取其灭!若以一应无穷,则为至真,所以陶安公、庖丁以一门技艺精绝而通道,实为学之大者。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修行养生的人,多体会这张图,长久如此,必有益处。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杂念


人初生并没有什么念想思绪,纯真无邪,没有思维的婴孩是依靠本能行动,而这个本能被称作百神,所谓的百神是指司全身各处运行系统。在一身中,百神司其职为各系统管理者。无论有没有思维,都不影响百神,而百神却能影响思维。影响到百神的是思维形成了错误的指导,或阻碍或使百神失去维护身体运行的本能。

人思维在成长,也就随之有了杂念,这是人之常事!杂念来源于魂魄与五行系统的失和。一些教派之言,欲除杂念先灭人七情六欲,这是灭尽之学,若隐居山外或无心尘世也许可取,若栖身红尘、行于市井则万万不能近。

杂念本为失衡而生,当以和阴阳平衡五行为要,自然能使心态平常,念想清静自然,道学智慧才是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灭念求空,时间一久人如愚木;念和平常,慢慢就能察觉到道的无穷变化。

世间之学皆因人念而起,生为人,自然不能使世间复归混沌,当兴人理,教益千秋,所以尧舜禹、老庄、孔孟皆被后人称之为圣贤。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治气之谦、礼

修行首要知神气,神气为基,方能衍生仙体。 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之变,精妙玄奥,非三言两语可以细述。 修行者心性不能与道暗合则不能提升自我修为,更不能观神气之变。 神气之中气为先,无气不能养神。

一位真正的修行人要懂得如何治气。如果连最基础的治气之法都不懂,跟风先辈或道经,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那修来的终究是自欺欺人。

大道体系诸多,奥妙非门外之人可以窥探,单说治气之道,便有:谦、布、礼、虚等要素。此篇讲一下谦与礼,这也是对心性要求严格之处。

谦者指谦退,即不争。气所行于身,所争者意,所用者力。气争便失其养,气谦则运化于身,大益生命。对气而言:常人握拳,紧而好力,这是争。复元桩握拳,轻而内悬,这便是谦退。谦退好静,是养生重点,这一点能做到的修行人便是少有。

礼者指礼让,即礼气。不知礼气,气行便会受阻。修行之时,以神气为任,自行运化,而非以人刻意搬弄。气运行最大阻碍便是意乱,意在须让气先行。气为神母,气先行是养,意先行是失。修炼之时,礼让于气便能自消阻碍。这一点能做到的修行人也是极少。

修行之人许多好仙好尊,争功求境,却恰恰违逆了自然的生化法则。 如果各式各样的人都能证道成仙,那成仙有什么可贵。气都有谦、礼等要素,方得自妙,何况修行者本人呢!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邈)
平生讲解
怒盛偏伤气,思多太伤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夜静鸣云鼓,晨兴嗽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百病,常须节五辛。
安神当悦乐,借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一话 怒盛偏伤气,思多太伤神。

有一说万病源于寒,又有一说百病生于气,这个“气”指的是体内的气机。人体的气机,常人没有修行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任我们如何忽略,它却一直存在。

七情六欲都会影响气机运行,只要是人皆有七情六欲,人非圣贤,若禁情欲,则没有千秋百代,也不存在繁衍与未来。一切修行都建立在“人”这个基础上,如果有学说提倡灭了人性,灭了人类,舍弃根本,那又怎么是真正的修行呢!既然没有了未来,等待的只有消亡…这不仅是灭人性的说辞,也是外来宗教入侵思想的说辞。

在我华夏的历史长河中修行只有平衡一说,勿大喜大悲,勿纵欲过度,适可而行,不仅可以养身,还维持世代循环。

怒与喜太过都会伤气,使体内气机迷乱,而百病丛生。 神藏在心,本来之性,所用在大脑,是谓意识。常人之思有限,日月交替,日出而作时精神饱满,日落而眠时神倦思潜,眠中无为而化气生神,再日出而作,日落而眠,周而复始…

人多思,则会加大神的消耗,未等夜间神已疲倦。常有人熬夜猝死、气机逆乱导致病发猝死。可叹的是作为全球猝死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大概54万人猝死!熬夜是其次,病变是主要原因,而病的主要来源,则是常食用转基因食物。感叹几句,有点跑题。话说回来,思考多了,伤神是必然的。过度的思考危害太大,不建议这种行为。

华夏传统文化书籍中有这么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寡思保神之法。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二话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从事夜间工作的群体越来越多。无论是值班工作者、还是娱乐行业、司机、熬夜者等,夜间不能好好的休息,就不能暗合人法地的规律,导致气机逆乱,脏神不明…人也变得疲惫困倦。

熬夜对身心都是不利的,经常熬夜危害更大。再怎么说,都改变不了这个现象,不如讲一些养神的法子。

知有百术,养神虽简单,却贵在平时坚持,方能壮大神魂,减少损耗,以保性真。

神居脏腑,五行为大,知五行密要者可以成仙,修五行道术者最有名的就是墨子(墨翟)了。《墨子五行记》内容虽已丢失,但世间的五行理论仍然存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如果没有研究与创新就不会有进步,有兴趣的道友们也可以自悟五行奥妙。

五脏应五官,五官之中为目最耗,因此,特别介绍瞑目术。瞑目非指死而无牵挂,指的是闭目而思寡的养神之法。

孙真人瞑目术(小养神法):闲来无事,则双目微闭。内无多思,外无多求。常常如此,自能养神。空闲时,可以常以这种方法养神。

神不足则奴役于心,气不足则外邪自入。气者遍布一身,非几脉几窍可以概全。

夫通身之气,贵以衍行。气主归脏腑,所藏非限于脉络,所用不拘于四肢,气诀也。

这遍身之气,常人未能知。只知营卫所行,心肾所耗!既使气在脏腑损耗,人若不能贵气保真,体外寒邪就会趁机入侵虚弱的身体。

寒一旦入身,则阴阳不衡,病自生。泡脚、跑步、各种养生,如果不能宝气养精,一切努力都只是短暂的。至于宝气养精的方法有很多,食物补养、环境气场、星辰应位、修炼方法…非只有一途可行。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三话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喜怒哀乐应脏腑,遇事大悲大欢害命者不少,哭瞎、气死、笑岔气…都是常有的。人健康的生活不容易,大悲大欢引发疾病却很容易。万事都像一杆秤,有时上天是不公平的,只看秤心在何处。生病容易健康难、懒惰容易勤奋难、向死容易相生难…就像山川向下走容易,而向上迈进却难。两面本来就是一难一易,无论难以悲欢都不能致极。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求之以和则明仙。

人生中呼吸不可缺,睡眠不可缺,饮食也不可缺。食有五味,和而调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味,和则能调气机益脏腑,乱则能逆气机伤脏腑,特将《孙真人摄养论》推荐给大家。
节五辛,擅调五味,饮食有饮食的学问,运用好就可以养生,不能合理饮食就会造成疾病。夜晚睡觉前不可以饱腹,早晨巳时之前要吃早餐。这些都是暗合脏腑消化的基本养生常识。美食虽好,总有吃腻的时候。身体健康,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恢复了。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四话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夜醉者可大乱脏腑,夜晚若饮酒多度,伤身害命,不可不防。尤其是男性,爱好饮酒,因为华夏有饮酒文化。
《水浒传》有好汉大碗喝酒的故事,现实中不少豪情壮志的男儿效仿!小说毕竟不是现实,酒的需求消耗多了,市面上假酒也就盛行起来了。说起市面上的假酒还真不少,爱喝酒的朋友得学会辨别真伪呢。只要适量饮酒,还会有益健康,但前提要真酒。

夜醉者,伤脑、伤肝、伤胃、伤肺…所以不能长久。酒者谷精酿制也,人能适量饮用,以气密而运化,得精气与身,大益也。

早晨醒来意识为主,诸神明潜藏(体内神明即本能),五脏六腑皆弱。勿生气恼怒,容易乱气机,伤脏腑。
人如果体内运行不畅有所於堵,醒来后便会有各种对应的不舒适症状,比如:头晕、痰多、疲乏、脏腑疼痛…一旦有这类症状,则不能轻视,以养身为要。

尤其鬼压床后即将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能大喊大叫,因为人的刚才身体的脉络被压住了,气逆而堵在了一起,神明受伤,因此情绪也不稳定,若醒来大呼大叫,则必猝死。鬼压床无论外力,还是失衡,都必须禁止醒来喊骂。
虽然早晨醒来生气没有鬼压床那么严重,但是机能虚弱时也不要生气烦恼。失去健康可以是一瞬间,恢复可能是很多年甚至更久。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四话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夜醉者可大乱脏腑,夜晚若饮酒多度,伤身害命,不可不防。尤其是男性,爱好饮酒,因为华夏有饮酒文化。 《水浒传》有好汉大碗喝酒的故事,现实中不少豪情壮志的男儿效仿!小说毕竟不是现实,酒的需求消耗多了,市面上假酒也就盛行起来了。说起市面上的假酒还真不少,爱喝酒的朋友得学会辨别真伪呢。只要适量饮酒,还会有益健康,但前提要真酒。

夜醉者,伤脑、伤肝、伤胃、伤肺…所以不能长久。酒者谷精酿制也,人能适量饮用,以气密而运化,得精气与身,大益也。 早晨醒来意识为主,诸神明潜藏(体内神明即本能),五脏六腑皆弱。

勿生气恼怒,容易乱气机,伤脏腑。 人如果体内运行不畅有所於堵,醒来后便会有各种对应的不舒适症状,比如:头晕、痰多、疲乏、脏腑疼痛…一旦有这类症状,则不能轻视,以养身为要。 尤其鬼压床后即将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能大喊大叫,因为人的刚才身体的脉络被压住了,气逆而堵在了一起,神明受伤,因此情绪也不稳定,若醒来大呼大叫,则必猝死。

鬼压床无论外力,还是失衡,都必须禁止醒来喊骂。 虽然早晨醒来生气没有鬼压床那么严重,但是机能虚弱时也不要生气烦恼。

失去健康可以是一瞬间,恢复可能是很多年甚至更久。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五话 夜静鸣云鼓,晨兴嗽玉津。

夜,阴降。夜降而寒气盛,不宜在外。夜深人眠,则万物静。鸣云鼓,此鼓乃震妖邪天鼓,夜间阴盛,妖邪亦侵人。有人会问哪有那么多妖邪鬼类?妖邪精怪是动植物做前身,而鬼则是以人做前身。人真正修行的不多,但有宗教信仰的却特别多,有五十多亿人次,其中有不少是多种信仰的。动植物懂得修行的比人还多,它们修行主要是根据它们的本能修炼,打比方:某些动物的呼吸方式与人完全不一样,它们可以在特定的环境内,借用呼吸修炼;植物自身便集天地灵气,如果在特定的环境下,采集灵气也可以修炼…这些修炼都是他们的本能。而我们也有我们本能的修炼,人身小宇宙,自有天地与日月。可惜的是,许多法门修行人,都在练习其他物种的本能修炼方式!妖邪既多,鬼类多不多?这个世上曾经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鬼。大部分都各种原因消失,剩下的鬼众也是很庞大的。

妖邪既多,人当学会保身,鬼怕人,而妖不怕人,多有作乱害人者。鸣云鼓是保健功,很好的防邪护身方法。阴邪之物怕雷鼓,如果有人被附体,除了鸣云鼓,在他周围打鼓,也可以震退外邪。
夜降晨升,东升西落,南生北死,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晨,阳升。人与天同参,天亮醒来。因身体有各种疾病阻碍,醒来有失忆者、有头疼者、有喉咙干燥者、有痰多者,不一而足。
人的津液是玉露琼浆,嗽玉津即咽津术,之前本贴也有发过此方法。津液者合理运用,可以润脏腑,顺和百脉,滋养体内万神。尤其是早晨,用此法来调和润养,对于养生而言,十分重要。
我遇到过有人抱怨说这种养生方法太普通,不愿意练习!哪知道这千口水可以成仙,所以有玉液修行的体系,当然所修的不止止是咽津,肯定有后续的衍化与机密。
嗽玉津,人修一生未必能明其精髓,况且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哪有真士会认为基础,弃而不修!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大道百支,能与自然暗合的都是正道。
没有任何一家可以独称大道或正道。
但宗教都称自己是唯一正道或大道。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六话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系统很完善,虽然不足以自傲,但事实仍胜于妖邪。妖邪犯人,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妖邪过于强势,二是人体病弱使它们有可乘之机!
妖邪过于强势,于人本身关系不大。万物相生相克,水强可以灭火,火旺可以消水。妖邪且知自强,何况人呢!
妖邪难犯己,是人太强大吗?不是的,只是针对妖邪而言人强大。过于自认为强大骄傲,只会让人迷失自我,而不能使人看清根本。一部分人都有自以为是的心理,人若都如此,那就不存在未来了!在道之中,你我犹如微尘,探索大道就像探索科学,几千年只能探索到她的皮毛,寿仅百岁的人,又怎么能明白仙真为何探索无穷尽的大道呢?仙学是生学,每位仙真都是大道学者,长生是副产品。
人体小宇宙,小宇宙指的是人体,而不是各种动植物的身体。为何是人体呢?因为人体的脉络、细胞、机能…都暗合大宇宙,宇宙能承载的,人的境界到高深处也可以承载。对机施化,应物现形。这句话就是大宇宙的特性,但至人境界就能拥有这个本领。
人体系统如此完美,各种动植物们却不具备。这并不足以自傲,妖邪如果犯人,有两种可能:一是妖邪过于强大,二是人体病弱。
妖邪过于强大如何犯人?需知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水强能息火,火旺能灭水。妖邪们且知自强,何况人呢!牢记人被妖邪侵犯,是为辱。病弱被欺,主要就是精气缺失的原因了。


精气自全身。人生来既如此,不仅精气布满全身,而且身体是由精气凝聚而成,质是微的聚变,入微观妙是修行必备的历程。
气正则形正,仙真修行炼己滓阴,可全形亦可全神,因此聚散自如。
精气在身,全而自正,妖邪不能犯。就说鬼压床,如果自身没有失衡问题,首先就考虑地理位置,地理没有问题就考虑先天原因。
妖邪之类不会平白无故的侵犯人体,有佛就有魔。人生来本具备完美的身体系统,后来有了记忆,再后来有了思维与情绪,也就慢慢的迷失了。在迷失中人遗忘了本能,才让妖邪有机可乘。
姜尚八十遇文王未晚,人若重拾精气自全身,又怎么会晚呢!养生保健方法前文以列出,多加练习,胜吃补药。
精气损耗而不知内生,知内生而不知借取,所以渐老渐衰!姜尚八十遇文王未晚,人若重拾精气自全身,又怎么会晚呢!
如果有人不了解修行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看前文:鸣云鼓、咽津、呼吸都是不错的选择,足以养生了。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大家早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七话 若要无百病,常须节五辛。

人身生来少病疾,流精散气时时有,不知自全,寒邪常入身。前文却病养生已经讲过一些注意事项,但人为习惯还是能够再次改变健康状态的!
百病由人造,自省身与心。生命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损耗与工作来生活,第二时期不断看病养身体。
病形成的方式有很多,养生的方法也有很多。食物是疾病的主4要来源之一,不能不知。
再美味,再营养的食物,经常吃,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人体有五行,每种食物所提供的微量元素成份不同,脏腑长久得不到食物带来的均衡,必然会盛衰不一。
今天的重点讲五辛,其他食物问题就不多提了。五辛即:韭、薤、蒜、芸薹、胡荽。人要节五辛,尤其是修行人。
自古以来,道学修行人都节五辛而不是禁五辛,原因是道学的智慧无穷尽,五辛平常多食可以为毒,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为药。所以道学讲究五辛要慎、节、束,而不是禁。
常需节五辛,“常”这个字说明五辛的节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活着,就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况且是节而不是禁,只要管束食物列表就可以了。
五辛者内臭,常人虽不知,食用却乱神伤气,体内百神遇五辛则昏,而气自伤。人神气相辅相成,承载智慧与生机,五辛伐神伤气,又如何修行?如何进步!
建立在前文知识的基础上,如果想要百病不生,君还需节制五辛。
楼主:平生居士  时间:2021-04-06 04:30:38
第八话 安神当悦乐,借气保和纯。

一生多耗,时不待我,神如灯光气如泪。不借天地与万物,神气损耗而不能自补,则不能长久。
前文有讲瞑目可安神,人能常安神,做鬼亦为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话就是对有担当、抱负与上进心的人讲的。
孙真人所言将安神当作悦乐,这句话就很不简单了,涉及到了修行的秘密。为何说安神是一种欢乐呢?道出了安神并不是乏味的,不是那些枯坐死修的学问。
神妙,妙为生,非死守也,安神入妙,察神之妙,获取生机。将这个神生的过程当作一种欢乐。气生神来神养气,气生神亦生,神养气亦养,仙学是生学,有许多人将神养的过程当作了放下或不作为!将仙学的无为当作是什么都不做来看待!那就偏离了。
安神的过程认为是一种欢乐,这种心态不仅是活泼道生的心态,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前提与习惯。将这种欢乐当作一种习惯,去熟知它,才能融入生活,才能行走左卧处处皆修行。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与观点作契机,修行的道路,将来必不长久。
安神这种欢乐,借气来维持调和。神是精华,是美好纯真的,在这个纯真的状态下保留一丝喜悦与柔和。神不是独立存在的,与气息息相关,没有气的维持,神就像断了供养与根本。神气如果没有身体这个茅舍承载,也就会成为一片虚无。
神不是万能的,无论修炼到何种境地,抛弃身体的神气都不能长久。必须通过一些途径获取食物供养。阴灵怎如仙!
气是维持调和神真的根本,所以有言气是神母,神是气子。阴灵之神并非独神,而是神气一体,神气自身体中慢慢形成,如果神气脱离了身体,神则是一团气,有所修行勉强不消散,而常人不久便烟消云散了。
没有气就不会有神,没有身就不会有神气得以生养,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人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就是健康。

楼主:平生居士

字数:77656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8-08-30 16:59:46

更新时间:2021-04-06 04:30:38

评论数:226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