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南大碎尸杀人案最新线索汇总:一定可以破案

南大碎尸杀人案最新线索汇总:一定可以破案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南大碎尸案第二十案情假设

南大碎尸案第二十案情假设:南案凶手对死者骨架的处理是相当专业的,在整个碎尸过程中没有使用“锯子”与“斧头”。

@野琊筱筱 2018-12-04 13:08:00
凶手尸肉处理的那么细腻,为什么人头骨架处理的那么粗犷?
-----------------------------
我不以为然。
相反,在目前已知的碎尸案中,南案凶手对死者骨架的处理应当算是最精细的。
06桂林梁勇杀妻碎尸烹尸案中,凶手将死者骨架处理到如下图这一步时,就停止了:


他为何停止了?有可能他的现场没有“锯子”与“斧头”。在此案中,凶嫌梁勇是在其公司办公室里碎尸的。这种场合通常没有这两种工具。
但是,在南案中,通过上月与北方的探讨,我们认为凶手将死者骨架也已经拆解了。即上图中的整付肋骨与脊椎骨,也已经被他以利刃拆解成一条条、一截截的了。
并且,凶手始终是以两把刀来碎尸,而并没有使用“锯子”和“斧头”。有可能是他没有这两种工具,但更可能是他不需要。
bvbvbv1232015:
1、“四肢切割过程中是一次成型”;
2、“四肢和头部为较锋利刀刃切割,骨架均在关节处下刀”;
3、“左右手都有手指切割,各种特征部位分开抛,肉归肉,骨归骨”;
4、“尸块和骨架叠放较有规律”。

因此,在已知的、我已经看过的碎尸案中,南案中凶手对死者骨架的肢解是最为精细与老道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南案凶手没有使用锯子。在已知的碎尸案中,据不完全统计,有36%以上的案件中,凶手是使用刀和锯子这两种工具的组合来完成碎尸的。 然而南案中却没有使用锯子。因此推测,南案凶手最大可能是因为怕锯骨时所发出的刺耳的、且富有特殊节奏的锯骨声音惊扰到墙外人,而非是他没有锯子。进一步说明他的碎尸居所处在人口稠密的闹市区。
2、南案凶手并没有以刀劈斧砍来肢解死者骨架,而是均在关节处下刀,这体现出他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23%以上的碎尸案中,凶手是以刀和斧头这两种工具的组合来完成碎尸的。

可见,南案凶手对死者骨架的处理是相当专业的。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通过不断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去伪存真,将南案的推理探索推向深入。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指纹男性。刁光看长相都知是纤纤玉手。
再者,刁手指完整,未损毁,即使烫过也灭失不掉指纹。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被害人认识凶手,但是别人不知道。” ---- 对于这一点,凶手有几高的把握?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假如凶手不用这些老旧的文革包,以及旧床单的话,而是买新的包装袋,他逃脱的可能是增大了还是减小?
也就是说,是凶手钟情于这些老旧包与床单,认为把握度100%,低过外出买新的包装袋的风险吗?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野琊筱筱 2018-12-07 16:20:17
陌生人强奸有可能搞死,男女相悦,女的主动走到熟人住地私人空间,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至于弄死吧。从碎尸来看,是熟人所为,发生什么了,可能是冲突,有女人参与的冲突。当然也有可能被舍友杀害。
-----------------------------
不可能杀人于无形,俗话说,顺着藤能摸到瓜。熟人,舍友作案的话,能摸排除来的,这种线索应该不会漏。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刁关系简单,性格比较沉闷,没和谁有比较公开的茅盾。最主要是刚入校三个月的新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江湖九局 2018-12-08 08:48:51
猪的死因能查出来么?刁爱青倘若以杀猪模式被杀被处理,法医能看出什么?死因?刀工?
肉铺有加工业务,给饭馆加工肉片,倘若路遇,就说给饭店加工的,能说这理由的,肯定是卖肉的。卖肉的,跟包子铺啥的,都挂钩。
把眼睛抬起来,别盯着肉片,看看全局,刁爱青的全部尸体,是不是很类似一头猪的处理程序。
-----------------------------
案案中刁尸骨完整,部分组织被烫、部分组织完好,内脏都找齐,那么,南案查不出刁死因,基本上可以排除刁是因以下原因致死:
1、窒息死亡;
2、中毒死亡;
3、刀砍枪刺死亡;
4、车祸死亡。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本帖留言超过八万条了。
这里面会有南案凶手不经意之间的留言吗?英子婆说有。
有一点比较可能,他经常看帖,有发抖,但大部分是冷笑。
用刀的人哪。。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野琊筱筱 2018-12-09 11:17:39
小粉桥、天津路和汉口路交接处有个卖书报刊的亭子,就是靠近汉口路2号东海印刷厂招待所那地方,这亭子存在二十多年了,亭子里有个五十岁左右中年女人,我踩点天津路时,向她打听二十年前天津路有多宽,毕竟二十多年,自己记忆有点模糊了,记得当时两米多宽,想再次确认一下。她本来笑嘻嘻的脸马上挂下来,乌云密布,低着头若有所思,脸阴沉着可怕,对你置之不理,想要下逐客令似的,感觉她反应好奇怪。我买了瓶水,离开,觉......
-----------------------------
96年可以确定还没有书报亭。那个时候有一些书报摊。
报纸只有单位才订,传达室点对点。杂志啥的,汉口路有书报摊,在东海印刷厂那个附近,还有卖音像器材、随身听的,成行成市。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野琊筱筱 2018-12-09 11:17:39
小粉桥、天津路和汉口路交接处有个卖书报刊的亭子,就是靠近汉口路2号东海印刷厂招待所那地方,这亭子存在二十多年了,亭子里有个五十岁左右中年女人,我踩点天津路时,向她打听二十年前天津路有多宽,毕竟二十多年,自己记忆有点模糊了,记得当时两米多宽,想再次确认一下。她本来笑嘻嘻的脸马上挂下来,乌云密布,低着头若有所思,脸阴沉着可怕,对你置之不理,想要下逐客令似的,感觉她反应好奇怪。我买了瓶水,离开,觉......
-----------------------------
@KN先生 2018-12-09 11:39:18
96年可以确定还没有书报亭。那个时候有一些书报摊。
报纸只有单位才订,传达室点对点。杂志啥的,汉口路有书报摊,在东海印刷厂那个附近,还有卖音像器材、随身听的,成行成市。
-----------------------------
所以,小野,你的一些回忆是2002年以后的记忆,这个时候的南京华印像我有,与96年时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间位于汉口路东海印刷厂、以及东海印刷厂招待所这两间单位,都是有着重大嫌疑的,《雨花》灯需多杂志,是在这间东海印刷厂出版的,并且在其附近,就有卖杂志的书报摊点。只可惜这两间单位在2004年后就拆迁了。

深冬的南京,太阳一落山,基本上人是坐不住的,冻脚。南京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北方的炕,所以这个时候女生大都会钻被窝,坐床上看书,有那种专用的写字小桌子往腿上一架,看书写字两不误。 勤快点的,不怕冷,依然是去课室自习。

刁爱青是晚饭后铺平了被子外出的,能想到最大可能的理由就是去临时出去买点东西。
到目前为止,我总结的刁有可能外出去买的最大可能的东西有以下两种:
1、书报、杂志,准备买来坐床上看的。
2、忽然短缺的、不得不临时出去买的生活必需品。比如卫生纸,卫生巾等。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选项,但那个时间点,又不是周末,一个新生应当不会出门采购大件物品。铺了被子就出去买,估计来回的时间预备也就是个把小时左右。按4 - 5公里每小时计,该地点距离南园老四舍,大概率距离在 1 - 2 公里以内。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1月10号晚,刁爱青是晚饭后铺了被子外出的,通常学校饭堂晚五点半开饭,打完饭回到宿舍就餐,到吃完饭洗刷、整理铺被子,然后外出,估摸着刁爱青从南园老四舍外出的时间点也就在晚上六点半 - 七点半之间。
这与有南案目击者称在当晚八点半最后在青岛路目击到刁,在时间上也是吻合的。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KN先生 2017-01-16 14:51:02
南京:消失的报刊亭何时回来?
2015-07-06 14:19:24来源:江苏工人报数字报作者:编辑:admin

有媒体报道,本月初,两座崭新的报刊亭出现在无锡街头,椭圆体的造型、锃亮的落地玻璃、现代化的LED显示屏,仿佛一道亮丽的风景。据悉,这是消失了6年的报刊亭重新在无锡街头亮相。作为省会城市,南京的报刊亭大部分已经在四五年前被取缔;不少南京市民在问,南京那些消失的报刊亭何时归来?
南京全市报刊亭消失大半,目前只有300家左右
年长一点的南京市民都知道,2000年之前,南京多半还是书报摊;正是那年,南京中山北路上出现了一批报刊亭,成为当时南京道路的一大亮点。此后几年,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南京陆续建设了500多家报刊亭,这些报刊亭都隶属于南京邮政下设的钟山报刊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将“建设报刊亭”列为当年南京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实事,要求所有报摊拆摊进亭,成立了另一家报刊亭管理单位——汇文公司。那一年,南京街头此前随处可见的书报摊几乎没有了,整洁清爽的报刊亭出现在南京大街小巷,最高峰时南京有将近1000个报刊亭。
然而,从2010年起,随着市政建设力度的加大,南京开始逐步拆除报刊亭,很多报刊亭被以“非法经营”的名义拆除,部分经营者被补偿3至5万元。据悉,目前南京仅存300家左右报刊亭。
市民慨叹,如今买报难!
偌大的一个南京城,买报难?可能很多外地人无法理解,但的确如此。
赵先生居住在南京草场门大街,很多年一直在报刊亭买一份专业体育报纸。本来在草场门大街有一家报刊亭每次为他保留一份报纸,可是,2011年常买的那家报刊亭被拆,更糟糕的是,赵先生单位门口的报刊亭也同时被拆,要买报纸必须多绕两站路。赵先生很无奈,买个报纸怎么这么难?有朋友给他支招:订阅吧,可是赵先生居住的小区,楼下的信箱早已成为摆设,锈迹斑斑不能用了。
退休在家的阚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阚先生住在银龙花园,不会上网,从某厅局退休后,平时就爱读书看报,每月在书报杂志上花费都有一两百元。本来小区门口有家报刊亭,老板每天会给他留着想要的几份报纸和杂志,相处很融洽。没想到,报刊亭5年前被拆除了,想买报纸和杂志,必须多走一站路;而且新去的那家报刊亭,阚先生让他们留的报纸和杂志,总是丢三落四,远没有原先那一家默契。阚先生独居多年,他自嘲道:看来我原先闷在家里看书看报的习惯要改了,这是逼我去跳广场舞,和人多接触呢。
原先的报刊亭主人去哪了?
梅大姐2011年之前就是一家报刊亭的经营户,现在则在经营烟酒。梅大姐说,之前卖报的时候,生意很不错,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元;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收支比较稳定。梅大姐说,当时,不论风雨,她铁定出摊;而且从不违规经营,比如卖些矿泉水、口香糖、槟榔、香烟什么的,唯一多了一项就是固定电话。当时她的报刊亭开在玄武区碑亭巷附近,和周围的老街坊很熟悉,每天知道谁会来买什么报纸,谁又喜欢看什么杂志。因为相处得好,中午自己带饭,还有老街坊帮着微波炉热一下。报刊亭拆除以后,她拿到了一笔补偿款,开始几个月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半年以后才和姨侄女一起开了个烟酒店;如今生意虽然不错,但梅大姐说自己更喜欢卖书报杂志。
1996年,夏先生从南京一家机床厂下岗回家;为了生计,他做过不少事情。2006年,开始经营报刊杂志。夏先生当年小有名气,因为他每次进货种类特别全,报纸几十份,杂志上百种,不少年轻人都认识他,让他帮着留自己喜欢的杂志什么的。报刊亭拆除的时候,他非常生气也觉得自己非常无助,骂过娘,但于事无补。从那时起,夏先生去了一家小区当保安,仍然保留着喜欢阅读的习惯。
“拆除其实是有异议的,我们只是执行规定而已”
南京玄武区市容执法大队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干部对记者表示,当时对于拆除报刊亭,他们内心也是有异议的,但主管部门的任务,他们必须要遵守执行。
这位先生表示,之所以当时要拆除,具体原因他也不是非常清楚,只是听说有的报刊亭业主,会经营香烟、饮料和手机卡什么的,违反了相关规定;而且有的经营户为了自己方便,会将报刊亭侵占非机动车道;他个人对这项规定有着自己的看法,觉得只要按章经营,不超出规定路面,维持干净整洁,其实还起到了亮化街道的作用。
拆除报刊亭,有必要吗?
2000年,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和国家邮政局等部门曾经联合发文《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这就意味着,报刊亭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而根据记者找到的这份文件,其中表示:“目前已建成的报刊亭被人民群众誉为安排下岗职工的安民亭、方便市民生活的便民亭、满足文化需求的文化亭、维护社会治安的安全亭。”并要求:“各级城建、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大力支持报刊零售亭的建设,按照各自职能做好报刊零售亭的规划、选址、安装、办证工作,并适当减免费用。”
此后,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反对城市报刊亭的存在,从这点上来说,南京拆除报刊亭属于违规行为。南京市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表示,当年支持拆除街头报刊亭,有一项重要原因就是,被认为报刊亭影响了城市市容。可是,当年,在南京一家著名电视媒体的新闻中,报刊亭被拆除成为一个专题,参加节目的3名嘉宾没有一个人愿意做支持拆除报刊亭的“正方”,他们高度一致地表态:市容是面子,民生是里子,影响市容就拆除报刊亭?没有必要!
南京文化出版社的著名书评人刘巍表示,当时曾被冠以“文化风景线”的美誉,后来却被认为影响市容,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刘巍说,很多人都没明白市容的标准是什么——街道整洁宽阔,路面干净,行人稀少,这就是好的市容?错了!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总是被游客誉为具有人文气息?那是因为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都能在街道上向人展示才华。
省电视台“非诚勿扰”栏目制片人王培杰表示,解决影响市容美化的办法并不少,但拆除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实在不可取。南京本是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喜欢阅读的市民也很多,拆除大量书报亭,人为地给喜欢阅读的市民制造了障碍,得不偿失。
和刘巍、王培杰持同样态度的人不少,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语言学家沈孟璎就表示,就算报刊亭影响了市容,也不该将其拆除,而是修葺,或者重新规划。沈教授说,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文气息浓厚,她去国内外讲学,知道她是南京人,都会有人和她提到南京的历史、文化、小吃等等,虽然报刊亭不能算是南京的标志,但不论怎样都能体现南京的文化氛围,将这样一个好的载体轻易拆除,显然政府职能部门做法欠妥,她个人认为,尽早恢复报刊亭,加强管理,才是一个真正有益于南京的举动。
-----------------------------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所以,我们还是应当将目光对准刁1月10号晚的最可能的外出行程来研究南案。当晚她的行程并不一定是与这之前的所有事项相关联。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野琊筱筱: 2018-12-09 12:21:58 评论
评论 KN先生:我99年左右在陶谷新村住,和房东合住。房东太太是个妖娆的女人,大约三十来岁,在老鼓楼医院食堂工作,老抱怨自己老了,不受人待见了,说自己年轻时很漂亮,受单位领导赏识,被安排在单位宾馆接待客人,工作轻松体面,老了,就被领导下放到食堂里,每天大勺子挖菜,很辛苦。

KN先生:2018-12-09 12:30:43 评论
评论 野琊筱筱:我2002年租住在浦口浦铁新村,那个时候起就经常在下关区金桥、鼓楼区珠江路、建邺区水西门这三地来回跑,坐公交坐船,一天挤N趟公交车。
---------------------------------------------------
所以,我对于2002年之前的河西那一带,印像非常深刻。
这也是我否定“南案凶手碎尸地点在南大以西地区”的主要原由。
因为我了解那片区域,南大往西到秦淮河一带。当年的河西,正值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期的前奏,河网密布,臭水沟、臭水潭到处都有,建筑工地很多,垃圾场通常都是很大、很普遍。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上海:追凶22年 4代刑警接力终破悬案


12月9日报道,​​1996年5月14日上海,花甲老人柯卫善在上海徐汇区虹桥路一栋居民楼内被杀害。案发现场,2万元现金、8枚公司印章及一些企业票据不翼而飞。警方抵达现场后通过现场勘查,提取到了3枚疑似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指纹。此后22年间,上海徐汇警方仅凭这一线索,对犯罪嫌疑人穷追不舍。2018年9月,指纹的“主人”张庆在北京被上海徐汇警方抓获。从张庆落网后交代的情况来看,当年案发时的种种“偶然”无意中增加了这起案件的侦破难度。跨越时空,警方对陈年旧案抽丝剥茧,步步破解谜题——这既得益于现代刑侦科技的进步,更有赖于警方逢疑必解,对真相孜孜以求的信念支撑。图为刑警队员在仔细比对犯罪现场留下的生物痕迹。来源:封面新闻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第一个发现柯卫善被人杀害的,是他所在企业的总经理高汉良。当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按照固定时间来到办公室上班。柯卫善生前与高汉良同属一个系统职工。两家人是邻居,关系和睦。退休后,下海经商的高汉良急需帮手协助打理生意,便找来同样退休的柯卫善担任企业副总。柯卫善遇害的地点,是一处建于上世纪60年代老式工房。5层建筑是典型的筒子楼结构。每层共4户,两户共用厨卫。而柯卫善倒下的地方,位于5层最靠里的一间。高汉良向警方描述,推开门后,他发现柯卫善头部是血,倒伏在门边,身体蜷伏,双手前伸,试图拉住什么。根据法医检查,柯卫善是被人使用一把菜刀砍劈头部,造成开放性出血致死。在现场,刑侦人员提取到了凶手使用的菜刀。当年的案卷显示,当天,嫌疑人打开案发地外侧防盗门后,通过卸下木门上方的气窗后翻窗进入该室。随后,嫌疑人使用改锥撬开了4个铁皮柜中的其中两个,盗取了2万元现金、8枚企业公章以及大量票据。警方还在现场发现了一把钥匙。警方怀疑,另外两个铁皮柜没有撬动痕迹,可能系嫌疑人在将受害者砍倒后,从其身上盗窃钥匙后自行打开。同时,办公室的桌子抽屉也有被翻动的痕迹。刑侦人员在对现场痕迹进行勘察时,在气窗玻璃上与铁皮柜门上一共提取到了3枚指纹。因为气窗并非公共区域,所以警方判断,指纹可能系嫌疑人在破窗过程中留下的。进一步对现场痕迹勘察后,警方得出结论,嫌疑人能够翻越气窗,因此身高可能不超过165cm,而且可能是一次入室盗窃被受害者撞见之后,转化成为杀人的案件。因为案发时正值白天,柯卫善被害的消息迅速引发附近居民的关注。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徐镇派出所警察的刘志弘依旧记得当天到场进行外围处置的情景,邻居们议论纷纷。图为案发现场。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能够精确的找到这处藏身居民楼中的企业办公室,并且精准地找到铁皮柜中的现金,失窃物品中还有公章、票据等物品……专案组成员怀疑,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也不排除是流窜作案的可能。凶手是谁,作案动机如何?凭借有限的线索,专案组试图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突破。刘志弘回忆,案发后专案组拿着指纹在进行大范围比对,并以“人海战术”为基本侦办思路,对受害者的人际关系进行大范围排摸。“案发后半年时间内,警方总计排查了数千人次。但是案件仍无进展。”刘志弘回忆,随着案件陷入僵局,专案组数次扩大排查范围,其中包括了身高不足165cm的前科人员。同时协查追踪公章的通告也发往了全国各地,但都石沉大海。同时,警方对受害者人际关系的排摸也进入了死胡同,相关人员一一被排除嫌疑。半年时间已过,公众亟待真相的渴望丝毫未减,而警方的有效线索也仅剩一枚指纹和大致的身高两项。案件也随之转入常态化侦查阶段。但是至亲、挚友的意外被害,将柯卫善以及高汉良两家人的命运撞向了另外一条轨道。对于柯卫善的家人而言,那天清晨,他在公交车站挥手告别的样子深深地刻进脑海。能够早日让凶手伏法,成为柯家人余生的目标。而对于高汉良而言,同事在自己的企业被害,给他带来了深深地愧疚。流言蜚语更让高汉良有苦难言。最终,两家人因为该案分道扬镳,形同陌路。后来,柯卫善被害的老工房也在轰烈地城市建设中被夷为平地。喧嚣渐归沉寂。但对于警方而言,告慰死者的唯一办法就是破案。图为案发地。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尽管时间流转,但是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并未放弃侦破。每隔一段时间,刑警队员就会再次翻出案件,除了对案件进行重新梳理之外,还会对指纹进行翻拍,以保证其显影质量。这一传统在此后22年间,由4代上海刑警接力完成。当年初出茅庐的派出所警察刘志弘也调入刑侦支队,接手此案。上海市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倪新风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指纹比对对数据的基数要求很高。而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为了能够扩大指纹比对基数,上海警队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趁出差办案的时机,带着指纹卡前往全国各地与当地警方的指纹库进行碰撞比对。所以,在此后22年间,警方从柯卫善遇害现场提取的指纹,连同其他案卷一道,跟随上海警方走遍全国各地。这也成为上海警队的一项“传统”。正是凭借这一土办法,2018年4月,上海警方在山东警方的数据库中,比中了一枚指纹信息,破获了2004年12·2斜土路入室抢劫杀人案。2018年8月份,上海刑侦方面获悉公安部集合全国资源建立相关数据库后,立即派员赶至公安部递交数据查档比对。交叉比对中,警方查明一名盗窃前科人员张庆有重大作案嫌疑。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警察高亮解释,张庆的指纹中,有14处特征点与案发现场提取的指纹相似,几乎可以断定系同一人。在查询相关案卷时,徐汇刑侦支队发现,张庆是1993年在一起盗窃案中被处理的,指纹也是在那时被提取的。同样是一起陈年旧案,如何能够证明张庆本人和1993年的这枚指纹是同一人的?带着疑问,倪新风赶赴云南调取了张庆的指纹信息和相关资料。案卷显示,1993年,张庆在工地务工时盗窃工友存折,并伪造私章取走存款,最终被判刑1年2个月。在案卷中,倪新风还找到了张庆的照片等资料。图为当年办案的卷宗。
楼主:KN先生  时间:2021-04-06 03:37:02

带着这些信息,倪新风又赶赴张庆的老家四川阆中。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倪新风与2005年左右提交的个人信息比对,证实了张庆就是案发现场指纹的“主人”。凶手身份已经近乎清晰,但是其动机仍不明朗。因为时间久远,倪新风在阆中获悉,在1996年以后,张庆去往北京发展,很少回家。至于在1996年,张庆有无去过上海,已无从考证。在重新梳理动机时,警方发现,当年的排查对象中也有一位张姓嫌疑人,“当时,这名张姓年轻男子在高汉良女婿的引荐下,曾于1995年底在案发现场的办公室内居住过一个月。”这名张姓男子会不会就是张庆?警方在对赴北京抓捕的同时,重启了对这一线索的追踪。但随后的调查显示,张姓男子并非“彼”张。对作案动机的追查,再次断了线索。虽然作案动机尚不明朗,但是拥有指纹的铁证,徐汇警方决定立即对张庆实施抓捕。2018年10月11日,上海徐汇警方会同北京警方,在西城区一处平房内,将张庆当场抓获。在矢口否认犯罪事实,对抗审讯5分钟之后,面对铁证,张庆交代了于1996年5月14日,在徐汇区入室盗窃、杀人的全部事实。尘封22年的悬案,破了。图为落网后的犯罪嫌疑人。

楼主:KN先生

字数:1184994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6-09-04 00:35:00

更新时间:2021-04-06 03:37:02

评论数:971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