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在古明琚眼中,二姐还是那样漂亮,打扮却更洋气了。记忆中的大辨子没有了,头发烫了,卷着花,穿的是旗袍和高跟鞋,跟电影中那些时髦太太一样。走在镇上狭长的街道,二姐的高跟鞋敲击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沿途的人都睁大眼睛看她。二姐旗袍的叉子开得很高,连她这个当妹妹的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二姐却没事一般。

更让她惊讶的是,二姐口中的话,都是战争、票子、官家的事,都是一些她不熟悉的词。二姐夫跟她想象中一样英武,只是没穿军装,也没穿西装,只穿着长袍马褂,还戴顶旧式礼帽,这让她有点失望。她悄悄拽过古明瑾问:
“二姐,姐夫咋不穿军装?”

“妈不是不喜欢当兵的嘛。虽然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怕惹她生气,让你姐夫穿便装,也不让随从跟着。还有怀之说要是穿着军装,行跪拜礼不方便。”

古明琚晓得“怀之”是二姐夫的名字。古明琚听妈讲过,二姐夫中学一毕业就去报考黄埔军校,和二姐结婚后,一直在外省,没回过四川。二姐很少写信回家,即便写也只是简单地问候,少有说具体的事。所以她们对她的事情晓得的并不多。

“二姐,我看妈完全消气了。你看她拽着我这个小外侄不松手,喜欢得不得了。”
“是啊,当妈的都心软。”

古明琚看到二姐身上还佩戴着那块玉。她们姐妹都各有一块外形大致相似,纹饰略有不同的和田青玉。父亲让玉匠在上面都刻有她们的名字。她小时候很喜欢,长大后就不再佩戴,觉得有点张扬。
“二姐,这块玉你还随身戴着。”

古明瑾点点头,对她说,三妹,好玉更得随身戴,玉养人,人也养玉。她发现二姐那块玉的下方刻着“怀之”两个字,这肯定是二姐后来找人刻的。当初,每人那块玉上只刻有姊妹们各自的名字。

易全福牵着小外孙的手到后面去了。她要带着外孙去转转各个房间,还有后面的园子,外孙是第一次来,对啥都好奇。古明瑾对鲁怀之说,你自己慢慢品茶,我和三妹去说几句话。说完就拽着古明琚到自己房间去了,古明瑾一看自己房间的摆设还跟过去一样,连当年压信的那个小圆镜还在桌子上的老地方。

房子已经打扫干净了,床上东西全换成新的了。她感到一种既陌生又亲切的味道,老房子久不住人,透出一股不熟悉的陈旧的气息。这房里曾留下她的青春岁月,虽只是短短的两年,却有无限的回忆。十年来,常梦着回到故乡,如今是梦想成真了,故园依旧,亲切感油然而生。

(第一章第三节  二姐回门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州书生 2019-05-09 11:24:35
写的精彩,欣赏。
-----------------------------
谢谢,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5-09 13:15:08


-----------------------------
文友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一章 第四节   敌机来袭

古明瑾拉着妹妹在床边坐下,又习惯性地拽拽旗袍。姐妹两个人在房间里说起悄悄话。
“刚才我送你的那截缎子,做一身旗袍,穿在你身上肯定好看。你身材好,适合穿旗袍。”古明瑾话一顿,“三妹,我离家时,你还是一个小女娃。如今都快二十了,有婆家了吗?”

古明琚脸一红,摇摇头。心想:我可没有你胆子大,自己都敢为了男人,离家出走。不过,二姐送她的料子,她倒是非常喜欢,手感特别温润,二姐的关心也如此温润贴心。

实际上,父亲在世时,已经为她定了一户人家。她小小年纪,根本就不晓得这些事,也不在意。等她十五六岁多少有点明白这些事时,就跟易全福表示了不愿意这门亲事。易全福没有拿她的话当一回事,心想一个小女娃说点任性的话罢了。只是说,这是你父亲生前定下的,说对方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家,家道也不错,你嫁过去吃不了亏。到她十八岁时,对方提出要择吉日娶亲时,她坚决不干。而且把话说得很死:要嘛像二姐一样出逃,要嘛就一头撞死。

这时她的心目中,二姐就是榜样。

易全福有了二丫头的教训,也没有往死里逼她。当跟对方提出解除婚约时,对方很痛快地同意了。原来丈夫一死,自己也不善理财,家道迅速衰落。对方也是碍着情面没有先提出来退婚,古家一提出,对方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古明瑾一看她那个样子,晓得她还没有对象。在她印象中,三妹就是一个秀气文静的人,不像自己啥都不怕。就说,也不用着急,是你的跑不了。然后就换了一个话题:
“那这些年你都在干啥?读书?”

“不,我在教书。这些年家里的境况也不太好,我就想做点事,挣点钱,帮一下家里。”古明琚晓得十年过去了,二姐对家中现状已不了解,告之实情。

古明瑾一听三妹的话,大吃一惊,家里的状况即便走下坡路,也不至于还需要妹妹去挣钱帮助家里,仍是表示疑问:
“教书?开啥玩笑!家里有田有土,还轮得到你出外做事挣钱?”

家里近年来的变化,古明琚是看在眼里的,长大后更能体会到一个家庭的兴衰,其实并不需要很多年,但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只拣主要的事说:
“是真的。二姐,过去的情况你应该清楚。我听妈讲,爸在世时,其他房的人都沾了不少光,爸去世后,几兄弟分家,我们房分得最少。这些年,家里早没有了积蓄,田土都卖得差不多了。你看这家里,已经没法跟你在家那时相比,佣人还剩两三个,其他的都辞退了。”

这一下,古明瑾是信了,不过,比起一直待在小地方的妹妹来说,她的视野要广阔的多。家道衰落,更不能偏居于一地,即便不为家族的重兴考虑,为了自身的前途计,也应该多读书,投身到更大的世界去。依然劝道:
“三妹,家里再穷,饭还是吃得起嘛。你还得出去走走,到外面去见点世面。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能做点事,也是好的。”

古明琚在心里说,你们都走了,我也想走。但年迈的母亲哪个来管?年轻的兄弟哪个来照管?她说的兄弟就是易全福抱养的儿子古明志,这时还不到十岁。这话她没有说出口,心想似乎轮不到自己来教训二姐,在她心目中,二姐是一个比自己有主意有能耐的人。她只是告诉二姐这两年都在教书,是过去初中的老师介绍的,离家不远的一个乡镇上的小学。

好像晓得她心里在想啥一样,古明瑾冲她微微一笑,说:
“三妹,我们作女儿的,早晚要嫁人,没有守在父母身边的道理。再说,要做事,也得多读点书才行。”

“我跟妈提过,她说家里现在没有闲钱供我读书。我还先教着书再说吧。”说到这里,古明琚有点无奈地摇摇头。她一个儿时的好朋友文秀青就仍旧在读书,这让她很羡慕。说起来,文家还不如古家有钱。

“教小学生,就是娃娃王。有啥意思?你如果想要干事,不如跟我到城里去做事。”古明瑾看不上教书这个职业,希望妹妹能有更大的天地。

“不,我喜欢教小娃娃,很单纯,适合我的性格。”古明琚却有自己的想法。

“三妹,你真要喜欢当娃娃王,城里有一所江阳师范学校,那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你可以去报考,到时我帮你。这次回来,我可能得住段时间。”古明瑾晓得妹妹的性格,只好尊重。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原来,古明瑾这次全家回来,除了看望易全福,还有一个更现实的事情,就是想回到老家来居住。刚才在厅里摆龙门阵时,鲁怀之就跟易全福说了当下的形势,中日战争已经开战一年多,中国已经丢了好多地方,最近国府宣布“我军主动撤出武汉”,其实哪个都明白是守不住了,他的部队就是从武汉撤下来的。国民政府一路搬迁,已经迁到重庆。他说日本人打不进四川,但日本人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重庆。重庆是日本人轰炸的重点,城里死伤很多,他觉得古明瑾和儿子住在重庆不安全,就送回老家江阳来居住。

易全福不太明白女婿讲的那些具体事,但她晓得抗日的事,晓得国家很恼火了,因为她已经为抗日捐了不少钱粮。

鲁怀之对易全福说:“妈,重庆城里已经很不安全,国民政府在那里,那是日本人轰炸的重点,我不放心她们母子俩。说不定哪天,日本人就会轰炸江阳,但小鬼子再咋个炸,也炸不到兆雅镇这乡坝头来。”

“要得,要得。房子虽说是旧喽,空房有好多间,住得下。今晚就先让恒民跟我睡。明天再让人另外收拾房间。”一听说女儿和外孙要回来住,易全福高兴得很,满口答应。

易全福没高兴两天,又难过起来。鲁怀之说有军务在身,要马上回到重庆再回部队,只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清早就匆匆离去。更让她不高兴的是,古明瑾说她和儿子不习惯乡下的生活,另外,儿子在上学,也要回城上学,自己还有生意上的事也得走。她对易全福说:
“妈,我走得不远,不回重庆,日本人的飞机凶得很。我就回江阳城里,也就一二十里路,要回来看你也很容易。”

“要得,要得。离得不远,离得不远。”易全福嘴里应着,晓得女儿是留不住的,嫁出去的女,泼出门的水。没有让女儿长住娘家的道理,她也晓得女儿是生意场上的人,生意停不下来。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5-14 13:29:48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关中马 2019-05-14 09:48:34
学习!支持!
-----------------------------
文友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诺兰山人 2019-05-14 21:44:13
晚上好!顶起!
-----------------------------
谢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春光辉耀 2019-05-15 08:12:56
敬仰朋友的才华橫溢,
全心全意支持朋友!
佩服文友的出类拔萃,
不遗余力大顶佳作!
-----------------------------
文友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古明瑾临走前,又对古明琚说:三妹,城里的江阳师范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你既然喜欢教书,就应该去那里读书,可以受到正规的师范教育。师范是公办的,不收学费,还管食宿。

古明琚说我怕妈不同意,不让我去。古明瑾说:三妹,你真是太老实。你先不要告诉妈,先悄悄地去报考,就说到城里去看我,考不上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过。考上了再告诉妈。你不要担心妈不同意,你要啥事都听她的,就一件事也做不成。自己的事自已得做主。到时,我肯定会帮你。

古明琚一听,觉得二姐说得对。后来就偷偷跑去参加考试,被录取后才告诉母亲,易全福没有说话。古明琚不晓得妈心头打的啥主意,正在想找二姐商量下一步该咋个办时,二姐就回来了。

抗战期间的江阳,成了大后方的战略要冲。各种战略物资,经滇缅公路、川滇公路运抵江阳,再由江阳中转至重庆,然后运输到抗战前线。驼峰航线开通后,盟军的援华物资也从印度运抵江阳。大量的兵员、装备也由经江阳的长江黄金水道运送出川。所以江阳也成了日军轰炸的重点。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zgsxsltsj 2019-05-15 12:55:20


-----------------------------
谢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鲁怀之的分析很快就成了现实。
转眼到了1939年年初,日本人的飞机开始轰炸江阳。

最惨烈那天是9月11日,当天几十架日机突袭江阳。日本人的飞机对江阳城狂轰烂炸,全城火光冲天。北半城成了一片废墟,二三十条繁华的商业街道和贸易中心无一幸免,商号、店铺、行号、公馆、会馆,各商帮的堂口、公口都化为灰烬。北城八千多户人家,被烧光家产的七千多户。白塔寺附近的弹药库被大火引爆,火柱高达数十余丈,为了减少救火人员伤亡,把救火、抢救人员撤到水井沟江阳师范一带。

北城大火七天七夜之后余烬尤存。南半城也是损失惨重,南城的很多店铺也被炸坏。城里被炸死烧死2700多人,随处可见到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见到烧焦烧糊的尸体。被炸伤烧伤的人就更多了,满城一遍哀号声。

鲁家在北城的商铺成了一片焦土,在南城的商铺也损失近一半。住宅幸好免于灾难,但鲁家上下也吓得不轻,赶紧躲到外面去。古明瑾的商铺和投资的厂也损失惨重,但她还能镇定面对,心头明白战争期间,这种损失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人没事就好,她最怕儿子有闪失,带着儿子又躲到乡下母亲家,直到稍微平静后才回到江阳城内。

古明瑾不像妹妹窝居在乡镇上,她接触的人多,了解的情况多。这次古明瑾回家,还告诉古明琚一个重要的消息:“城里的江阳师范马上要迁到兆雅镇。三妹,你读书的事有指望了。”

(第一章第四节  敌机来袭  完)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湖南彭子辉 2019-05-16 20:32:31
写得不错,有才华。顶。写作辛苦。继续更新哦。
我的长篇全景式历史小说《皇明》连载:
http://bbs.tianya.cn/list.jsp?item=culture&sub=12
-----------------------------
谢文友来访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第一章  第五节 校迁家门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成了抗日的大后方。侵华日军除了发动地面进攻外,对中国的后方城市也进行了狂轰烂炸,中国平民为此大量丧生,被夺去无辜的生命。江阳城也是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的重要目标,为了减少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人口集中的部门都作了疏散。1939年夏,江阳城内的江阳师范学校迁到10多公里外的兆雅镇燕子岩。

江阳师范前身是“川南学堂”,这个学堂始建于1901年。晚清的变法维新运动中,“变科举,废八股,兴学校”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流。1898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改革的潮流却是挡不住了。1901年清政府恢复了办新学。川南学堂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由江阳的一些维新人士创办的。1902年更名为“江阳师范学堂”。这座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启蒙阶段教育的师资人才。是当时川南25县青年学子求学的主要学校。

曾有不少有识之士在该校传播科学、民主的思想。共产党在该校也有很大影响,早年的朱德、刘伯承驻防江阳时,对该校进步思想的传播都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恽代英,恽代英是共产党早期活动家,1921年恽代英到江阳师范任教务长,后又任校长。

同时期还有一些共产党的早期精英如肖楚女等在江阳师范活动,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扩大影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校的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少仁人志士,共产党的一位教育家吴玉章就是该校初期的毕业生。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诺兰山人 2019-05-16 20:56:3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顶起!
-----------------------------
谢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海上的一滴水 2019-05-17 20:25:52
支持!
-----------------------------
谢谢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湖南彭子辉 2019-05-19 20:09:00
支持!
-----------------------------
晚上好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诺兰山人 2019-05-19 21:36:33
周日问候!
顶起!
-----------------------------
问好文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21-04-05 12:20:28
(续前)

古家在兆雅一带是大姓,家族支脉很多。古明琚家这一房已经走下坡路,古明琚爷爷一辈是四兄弟,爷爷排行老二。父亲一辈是三兄弟,父亲排行老大,到了自己这一辈,家里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四姊妹中,古明琚排第三,兄弟最小,这个小兄弟早夭了,为了香火不断,又从其他房过继了一个儿子。父亲一死,古明琚家这一房就开始衰败,为了维持家计,田土卖得差不多了,家里是越来越不景气。到后来,连过继的儿子也回到自己家去了,大约是觉得前景黯淡。

古明琚的父亲去世时,她才七八岁,印象并不是很深。但听母亲说过,在清朝时就长年在外地为官。她的姊妹们都念过书。大姐念过私塾,大姐古明琼跟她不是一个母亲的,大姐出嫁时,她才一两岁,啥事都不记得。二姐古明瑾跟她是一个母亲的,比她大了9岁,离家一去就是十年,那时她记事了,也懂事了。家中就只有她陪着母亲,等她初中毕业时,要到外面去继续上学的愿望却实现不了。

易全福说女子家读那样多书干啥?也不靠你养家糊口。她认为女人到年龄就该出嫁,或没到年龄就定下了婆家等着出嫁,这是世代传下来的规矩。

若干年后,古明琚回想起那时,常在心里说:如果不是江阳师范迁到兆雅,她跟大姐的命运恐怕是一样的,窝在乡下一辈子,嫁个丈夫过日子,生儿育女,从媳妇熬到婆婆,从婆婆熬到坟墓。

(待续)

楼主:山茅2018

字数:483759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4-24 22:48:40

更新时间:2021-04-05 12:20:28

评论数:22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