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我想让太阳煮熟

我想让太阳煮熟

楼主:未有乡富翁  时间:2018-12-14 19:53:12
《我想让太阳煮熟》

由大余小余以及那个有意思的顽主联想开来的:

(一)关于小余:
(终于摆脱了欲做“崭新的导师”才好,
现在看来有这个希望。请好好向上天申请。)

我在想,余杰现在的心情--

那么,如果我是余杰,我会怎样?
也许我会带着满腔的委曲的悔憾
一如既往地再次走来,艰难地笑着 继续
参与
这一场还没有中断的
想做好一个自由人的
说说话
于是我虚拟--

“我对,我错,那是过去;
“我流泪,我思想,我信仰,我知错,我坚持,那是我现在;
“我想做个较好的中国人,如果我不能尽心尽力实践这一点,
那我将不再要我的将来!”

不再躲进高楼
不只几个人说说悄悄话
来吧,
到这里来吧,
就算是、充作所有人吐沫的愉快靶子
也就一声:
“我愿意!”


(二)
王朔,你又到那里玩去了?怎么好久不见你的身影?
回来吧,可爱的“顽主”,你听见了没有?

难道你也觉得你有必要保持你那高贵入魔的沉默
以至,带着你鼓鼓囊囊让我眼红得要命的钱包
对我只露一下远远的冷冷的一笑?呵呵

别!别这样!快回来!

(三)关于大余:
(我们上个世纪的末日,几乎可以小儿科般咏叹为——
“思想啊思想,差一点就这么、不痛不痒地淹死在这最后一滴秋雨里。。。”)

“秋雨?哪一个秋雨?就是那个‘秋雨先生’的秋雨?”
看那,书店的架子里,厚厚的一叠叠
仿佛在对我说,
“来吧,有闲的文化消费者,来看看吧,来买上一本,
“多么了不起!多么了不起!
“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于是我只有无话可说,无话可说
只是心里为那个小余隐隐作惜 那个
鲁莽的小余也真是的,
口无遮挡差一点就被告上了法庭!


突然记起,那一年长江发大水,那个绝恶的夏天!
面对着滔天洪水,
对比先生优雅绝伦的秋雨绵绵,
我哑然若木。于是纯出偶然,
在另一个实验里写下了以下一段,还可读:
................

这个夏天,还在热浪中残延。第六次洪峰来了,妻回家来说, 又有两具英雄的尸体漂到了我们的长江口岸;看电视, 那泥沙俱下的滔天浊浪,继续着百年来未见的施虐,简直穷凶极恶!大地一片汪洋, 多少人面临着灭顶之灾...... 这不由得又让雨亭从眼见的悲惨中突然比较着从所坐的沙发里挤出一点安慰的甜汁来──“咱们这个地方还真算得上福气!”

......到处都在捐款,那就捐吧;然后继续读书, 宁静地进入那些只属于自己的思想角色,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脑海里不时闪过一些奇怪的想法与想象,它们像罪恶一样秘密,混含着,春天、夏天、美 、爱情、那个遥远而别致的女人......时不时即兴写下那么一段,而不必把注意力过多地浪费在那些关于伟大的形象如何关心抗洪救灾的光辉镜头上──总是这样,一有大灾,几乎反尔成全了英明伟大, 神圣地发光的欲望多么鲜艳,激动人心的即兴表演让人流泪;而至于那些“半大不小的官们”呢,据说照样开着车到处以检查为名吃喝欢乐......。不,说这些没意思, 雨亭想。忽然他又想到了我们的以时代为名义的文学:九十年代以来, 尤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代表,风糜一时。不过, 雨亭还是有一点点古怪的感觉:这类文字的高明之处, 或者说是之所以能适时地一度轰动于这个就其本质为最不轰动的精神自由的犬儒主义年代的原因, 不过是因为其浅显之中带上了点合度的酸味, 既不过分触动整个年代长久的苦难中麻木着的神经, 又多少有那么一点触动这个年代中生活着的所谓“文化人口”的因为乏味得不能再乏味的个人趣味。但他总也怀疑,在这样一个年代, 这样一类“介乎美好与糟糕之间的某个中间状态, 这样一种半冷不热的可以忍受的折中”(黑塞语),究竟有多少生动的意义。天, 总是无视这个民族当代的真正病痛──老百姓的人的意义上的生活, 又能写出什么好的文学!名曰“文化苦旅”,实在大致是属于虚无一类。因为其中, 我们分明看到了某种顾左右而言他的荒诞, 而丝毫看不到任何关于爱和生命意义的良好想象力。相比之下,倒是后来的另一个人,更好一些, 那就是王小波了,但他的缺点仍然是:恨与烦闷多于爱,不久前,他死了,真的遗憾。

必须对着这个民族的人类病痛怀上无限的深情, 以及与这个世界上的别处曾经因此类深情而发生的一切伟大思想同伍, 如伟大而伤感的托尔斯泰,倔强而优秀的英国人罗素,几乎天生就具有神圣情感的法国人罗曼.罗兰等等,才可能有我们的真正文学,而不至于因为什么年代不同了, 他们过时了,而只想着为了年代的伟大,制作哗众取宠的份额......。 雨亭是这样想的,也许非常浅显,只因为他现在实在只为此动情。

又一次翻开手头的文集《生活美如斯》, 开卷就是德国人黑塞的《读书:目的与前提》。文章的一开头, 雨亭就为之深深折服:“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 本身便是意义。”“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那种能力和本领, 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修行进入读书更好的呢? 想起常有人厌倦而懒庸地诉说:没有什么好书可看。......或者,雨亭想,是好书大凡总是难读的──如果, 按这个年代快餐式的口味,比如,读那些伟大的小说,太累; 读思想类的书籍,则更加不可思议, 唯那些早晨阅读晚上就可以丢开的书,还可以一读。──有时雨亭简直感到惊讶, 为什么真的阅读对于一些人是那么地困难?自然, 又会忽然理解:其实,许多人还是没有成长到真正能够自己读书的年龄。其中有的人,也许很可能永远也到达不了。因为归根到底, 他们并不想太认识自己,那太可怕了!也因此,当人向雨亭偶尔询问, 有什么好书给介召介召时,他就会觉得特为难:如果说有,事实上也确实有, 好书随处可见,比如,就那一间小小的不成样的图书室,好书有的是, 它们的身上,尘埃落尽,那么虔诚地静静地等待着来者的眼睛,可他还是懒得介召, 因为,这样的书, 如果仅仅提供给那些只为了日后能说“这书我看过”的人生吞活剥一翻,那还不如不介召。黑塞继续说:“对于我们来说, 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 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 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 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 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 越来越有意义。”

读书!这才是读书!除此之外,就只能是无意义!真的读书, 就是要在读书与认识自己之间找到一种必然的联系, 要让读书成为阅读自己的一个环节,于是,黑塞说:“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每个人都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的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 是残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读到这里, 雨亭又不无一丝伤感地想到了音子:因为做学生的年代,关于读书的记忆如此地恶劣,以致,不仅没考上大学, 而且从此本能地厌恶一切读书。事实上,这样一种迹象, 即使在那些考上了大学的骄子们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因为他们“成功”的历史仍不过是同一种高压下的残缺不全的结果,当他们终于一旦大学毕业, 他们对“读书”的苦难记忆往往足以使他们对那些最优美的著作视而不见, 而宁可去读那些没有历史没有美学,完全可以早晨消费晚上扔掉的东西,而这类东西, 又恰好在这个年代充塞着几乎所有的窗口:小说化的忏悔, 小说化的报道,小说化的清算,小说化的自传,小说化的披露隐私,小说化的告发, 小说化的政治课,小说化的......
是的,这里的事情正如黑塞所言:“为数甚多的年轻人, 似乎觉得完全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 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却泡六次咖啡馆, 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 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勃勃,可整天迷恋于那些地方, 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出一二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 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剌激性; 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时候花力气,下工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雨亭读着,微笑着。黑塞的第二篇文字,读来让人更惊讶, 《谈一点神学》!什么?!别忙,且读上那么一二段再说:

“幼稚的人,为恐惧和欲望所控制,渴望得到解脱.......”

“人生之路始于纯洁无邪,然后进入认识罪责,分辨是非, 要求文化,道德宗教和人类理想的阶段。.......对于每一个作为具有细微差别的个体而严肃地经历了这个阶段的人来说,这个阶段必定是以绝望而告终的; 他将领悟到,美德的实现,无保留的顺从,克尽职守是不存在的, 公平无法实现,善业没有尽头。这种绝望要么将人引向毁灭, 要么将人引向精神领域的第三世界去体验一种超乎道德与法律之上的境界,转向一种新的、 更高层次的无忧无虑的境界,或者简单地说,转向信仰。”

──多么了不起的清晰! 足以说服我这类往往一直为自己不受任何“神学”所迷惑而沾沾自喜的苦思人:世上居然还有如此高绝而深邃的魔笔,了了几笔之间就勾画出了人生的全部秘密!

──整个夏天, 这个小男人不恰好似沉浸在纯洁、罪责、欲望并着绝望以灵魂深处寻求一种澄明之境的奇怪轨迹之中么?雨亭想。

于是,多么可以理解:

“生活在最初的纯洁阶段中的人绝不会理解经历过罪责、 绝望与解脱阶段的人的表白,这些在他们听起来毫无意义, 就像一个未见过世面的读者去读异族的神话一样。”

“其实,......也许, 大多数人总是停留在本能与儿童梦想构成的无忧无虑的幸福世界中更好些,而那里, 对他们朦胧的幸福状态之外的任何境界的描述,那些关于善与恶,对善与恶的绝望, 沐浴仁慈之光而脱离苦海等等说法,在他们听来都是可笑的。\\\“──雨亭因而笑着想, 就算自己是可笑的。
那么,”克服定居的习性,鄙视边界, 令使我这种类型的人成为指向未来的路标。”──真是一种奢侈,然而真的值得一试。

雨亭深深地把这样的话奉为座佑铭:“我是背离,变迁, 幻想的崇敬者。我不屑于把我的爱钉死在地球的某一点上。 我始终只把我们所爱的事物视作一个比喻。如果我们的爱被勾住在什么上,并且, 变成了忠诚和德行,我就觉得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

“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 每一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正如白昼是在清晨与夜晚之间, 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

“这边是眷念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在途中。”

“对付忧伤的好办法是有的:歌唱、虔诚、饮酒、奏乐、赋诗、流浪.....”

“想要一醉方休吗?那你也得领略醉后的难受! 你想要同阳光和迷人的幻想攀谈,那你也得同肮脏的和可憎的东西拉扯!这一切都在你身上, 黄金和污秽,快乐和痛苦,孩子和笑和对死的恐惧。就同这一切交谈吧, 什么也不要回避,什么也不要用谎言去掩盖!”

“我从不希望有的,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也不希望有的, 就是一种介乎美好与糟糕之间的中间状态,这样一种半冷不热的可以忍受的折中。 不,我宁可痛苦更凶恶,这样换来的幸福的瞬间将更增添一层光辉。”

“流浪者的天性大致如此,我们只需爱本身就足够了, 一如我们在流浪中从不寻找目的地,而仅仅享受着流浪本身──永远在途中......”

“于是我微笑了,不只是用嘴。我用灵魂、用眼睛、用全身的皮肤, 用不同于从前的感官,去迎接那向山上送来芳香的田野, 它们比从前更细腻,更沉静,更敏感,更老练,也更含感觉之情。”

于是雨亭深深地默读着聆听:

“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我独自一人,并且不因为孤单而苦恼。 我别无其他愿望。我准备让太阳把我煮熟。我渴望成熟。”

“我准备死去。准备再生。”
..............

980829于未有乡


楼主:未有乡富翁

字数:4993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03-01-30 07:54:00

更新时间:2018-12-14 19:53:12

评论数: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