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仰望巅峰 2012-08-01 20:48:04
不知道LZ是否会写到赵构在明州亲自拉弓射箭,和吕颐浩率部剿杀闹事的禁卫。
-----------------------------
呵呵,此事岂可不写?兄台想想:赵构一生是不是只参加过这一次战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8-02 21:31:26
湖东老师有个字打错咧 :赵构要人拿来纸笔^_^
-----------------------------
谢谢指正!发稿前没检查,抱歉!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奉天明月刀 2012-08-03 12:40:46
慢慢欣赏。大漠的体制原罪是乎有理,但又觉得这样的理论还有一点戴大帽子的意思。以这个角度分析这个历史事件,是否合适,请楼主赐教。
-----------------------------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罪,必须用历史的眼光,不能拿现在的要求去为难古人。
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岳飞去推翻剥削制度,去为民主而战,当时连民主思想都还没出现。按所谓的“体制原罪论”,岂不人人有罪?并且,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到了将来,我们现在的人也成为了历史,岂不也是人人有罪?
既然是人人都必然有的“罪”,还有什么分析、评判的价值?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大漠香山 2012-08-03 15:16:18
比如赵匡胤在设计宋朝的反动制度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想的?宋朝税赋是汉唐平均水平的5倍(老匹夫有一位右派小弟,宋史经济专家,他的意见是10倍)
-----------------------------
哈哈,这回可是你自己叫自己老匹夫。
我还碰巧看了一下《宋人一天用几个钱?》这个贴子,看见你在里面是怎么跟人家求告的,你脸皮也的确够厚的,出了人家的楼,到了这里,人家就成你右派小弟了。
人家说的“十倍说”是在讽刺你外行,你怎么可以傻到这个程度,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作者:大漠香山 回复日期:2012-07-28 10:49:37
楼主大才,老夫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困扰,相比汉唐明清,宋朝人的税负到底是多少?
我相信楼主一定有能力分析出来一个权威的数据。
在此先谢谢楼主了,有劳了,请务必帮忙。
-----------------------------
作者:鞫洒家 回复日期:2012-07-28 12:06:49
网上看来的,经济史方面文字应该有更详细的数字
相对值的话南宋税收是明朝的许多倍。
而明朝的经济规模不会比汉唐小的。
-----------------------------

作者:大漠香山 回复日期:2012-07-28 13:19:55
宋朝人均税负是汉唐明的5倍,应该是可信的吧
-----------------------------

作者:鞫洒家
可能吧,我为啥记得是明朝的十倍说
-----------------------------

作者:大漠香山 回复日期:2012-07-28 15:11:32
哈哈,看来仍需要研究的问题
-----------------------------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赵构的御营军产生疑问——他们为什么会认为把赵构逼得退了位,天下就能太平了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建炎二年冬至建炎三年春,赵构的十万御营军在抗金战场上的的表现。
韩世忠是受到完颜粘罕主力的进攻,兵溃于沭阳,他本人弃军而逃,但好歹还算是抵抗过金兵。
此外的几支军队,其“战绩”真是不敢恭维:
张俊不战而退,“身先士卒”跑到了江南;
刘光世所部先是溃散于未交兵之时,随后金军五百轻骑奔袭扬州,刘光世对赵构哭喊说他有几万人不能过江;
苗傅一军在金兵未到之时,就奉命护送隆祐太后到了杭州,并未与金兵交战。
如果有哪一支军队敢上去抵挡一下,赵构也许不会落到如此狼狈的境地。扬州之难不仅仅皇帝、宰相失职,军中将士也同样是失职。靖康年间,还有东京保卫战,而建炎三年,行在扬州却连保卫战都没有了。
苗傅在杭州城里张出的榜文上称金国为“大金”,他提出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是——1、赵构退位,2、派人去金国议和,而赵构的禅位诏书里也明明白白地写着是因为“朕自即位以来,金国以此为理由,挥师南下,深入江淮”,所以自己不忍心连累大宋生灵,“故而畏天顺人,退避大位”。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5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有人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此次金军之所以大举南侵,是因为赵构和众臣废了金国扶立的伪楚,重建了宋政权。如果不是了张邦昌,金兵岂会再次南下?
在宋朝的军队里,已经弥漫着一种非常可悲可怕的失败心理,面对凶悍的金国铁骑,他们不愿去想或者不敢去想如何去壮大自己,如何去战胜强敌。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他们希望的是苟全性命,这是一群懦夫。更为可鄙的是,他们面对外敌时望风而逃,在平民百姓面前却是如狼似虎,金兵并未过江,但从江宁府到平江府的各州郡全部被焚掠殆尽(请回顾一下上文中赵构和朱胜非在平江府的谈话),他们的理由是军中无食,但他们的行为却不仅仅是抢粮食,还在抢劫金银珠宝,还在杀人放火。
南宋此时的情况,真被李侗言中了——“贵朝公卿疏于谋略,应敌完全没有章法”,“将来贵朝弄兵不已,一定要防着溃散的军马回来,残破自己的州府。”(请回顾上文李侗和傅雱的谈话)
军人不保国护民,利用手中的武器去发国难财,这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并且还会摧毁民众的抵抗外敌的意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tianya何处不要钱 2012-08-04 08:32:42
楼主能不能详细解读一下宋金开战到苗刘之变的大背景?
-----------------------------
那至少需要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放在本文中实在是不合适。本文只能讲述与疑案有关的背景,兄台如想了解什么,可以发帖上来问,在下尽力回答。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2012-08-04 12:12:34
那我有想到的问题,也来问。
-----------------------------
刚才一不小心把话说大了,现在顿感压力。兄台的史识水平,在下你已从回贴中看到了,应当是在下向兄台请教才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8-04 13:15:50
我想知道吴乞买挨粘罕20板子的事件时间 事件的出处准确性
-----------------------------
此事出自《靖康稗史》,等今天正文更新完毕,我再把详细资料发上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6

宋朝的百姓陷入了灾难的深渊,战争需要经济支撑,养兵和打仗的沉重负担必然地落到了他们的肩上,他们要把比平日多得多的钱粮交给国家。
如果交了钱粮,自己的“父母官”、“子弟兵”能保护他们最基本的安全,他们应该就非常的知足了。然而,这在建炎年间,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
钱粮是交给了官府,可他们仍然受到三个致命的威胁——金兵烧杀抢掠、盗贼烧杀抢掠,他们用血汗供养的官军也烧杀抢掠!并且,官军的破坏范围比金兵、盗贼还要大,金兵到不了的地方,官军到得了;盗贼在前面抢掠,接着就会有捉杀盗贼的官军再来洗劫……
这不能不让百姓绝望、愤恨——养这些兵干什么?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求能安心地穿衣吃饭,所谓“宁当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当然,如何才能太平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只能是盼,可“盼来盼去,盼了个透心凉。”
先前传说“天不灭宋、独留康王”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赵构身上,但现在,赵构让他们失望了、朝廷的公卿大臣让他们失望了、统兵的将帅让他们失望了,而对那些官军,他们是彻底绝望了。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不愿为赵构、为朝廷出力了——这年头,还是自己顾自己吧!
(请特别注意这一状况,这是下文分析岳家军组建、成长过程和解读岳飞为什么在民间形成崇高威望的重要背景资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7


从南下避敌开始,赵构和宰执大臣们对内对外的一系列失策,导致了这一严重的结果。
苗刘兵变,其实是南宋政治危机的表现,也是对赵构的当头一棒。赵构心里明白,此时他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苗傅、刘正彦要与金国议和,他们又能够怎么议呢?无非是金国表示:我们已经把废张邦昌大楚政权的赵构赶下了台,现在我们愿意俯首称臣,金国如果愿意承认三岁的小皇帝更好,要是不愿承认,再立一个像张邦昌一样的傀儡皇帝也未尝不可,反正我们是屈膝投拜、永为藩屏、年年纳贡、岁岁来朝。除此以外,不可能有第二种说辞。
赵构从门楼上下来以后,朱胜非请赵构传谕宰执大臣:今晚都不回家,就住在行宫里。
赵构、隆祐太后在后殿单独召见了朱胜非,君臣相对号泣。
朱胜非道:“康履等在众将面前盛气凌人,这是招祸之事啊!”
赵构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卿以为今日之事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朱胜非答道:“今天,有苗傅的心腹曾对臣说:‘二将忠有余而学不足’,此事应当还有挽回的可能。”
赵构道:“明天早上我不出去,请太后御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8

朱胜非道:“明天应当下一道赦书,苗、刘等杀了王渊、康履,肯定希望陛下下诏赦免,不如先以此稳住他们,将来扭转了局面,该如何便如何,可以不必管这道赦书。”
赵构觉得言之有理:“卿可赶快起草赦书。”
朱胜非道:“陛下,臣来起草恐有不妥,还是召李邴到都堂起草赦书为好,然后让御史台集合百官,当众宣读,就像平时一样,这样可以使苗、刘等不至于起疑心。”
说到这里,朱胜非突然想起一事:“依旧例,太后垂帘听政,召见大臣时至少要有两人同时奏对,如果臣有不能写在奏章里的机密要事,又岂能让旁人知晓?请太后降一道旨,以现在时事艰难为由,允许大臣单独奏对。”
隆祐太后道:“这样,苗傅等不也会起疑心吗?”
朱胜非道:“太后可先单独召见苗傅,以后每天都单独召见苗刘一党中的某一个人,这样他们如不会起疑心了。”
朱胜非退下后,隆祐太后对赵构道:“还好宰相是朱胜非,若现在仍是黄潜善、汪伯彦当政,今日之事只怕是不可收拾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5-169

就在当天,在文武百官为护从下,赵构搬出了行宫,移居显忠寺。跟在赵构身后的还有六十四顶轿子,里面坐的是赵构后宫的女子。
苗傅见后宫的轿子这么多,还专门派人去检查,担心里面藏有太监。他可能是觉得现在赵构的后宫中不应该还有这么多女人。赵构在扬州扔下后宫的女人仓皇逃跑,这些女人们之中不少人在逃亡的路上失散,下落不明,只有一部分陆续到达了杭州。前不久,赵构下诏罪己诏时,又一次放出去了一百八十名宫女,怎么现在还有六十四个?
检查的结果是:这里面没有太监。赵构虽然自称“性不好与妇人处”,但这次大家都可以看出,他在扬州时,后宫的女人肯定不会少。
赵构身边只留了十五个小太监,其余的全部发配各州编置。

三月六日,赵构三岁的儿子即皇帝位,隆佑太后垂帘听政,给赵构上徽号“睿圣仁孝皇帝”,改显忠寺为睿圣宫,大赦天下。
二十三岁的赵构当起了太上皇!
当日,新天子下诏:
“太上睿圣仁孝皇帝以权宜之计移驾吴江,深虑敌人以其为衅隙,再度兴兵入侵,使无辜生灵遭到涂炭,故而退避大位,传于眇躬,此举实出于太上皇至诚之心,并非有臣子谏请……”

这份诏书和赵构的禅位诏发出去后,天下大震!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8-04 13:15:50
我想知道吴乞买挨粘罕20板子的事件时间 事件的出处准确性
-----------------------------
据《靖康稗史》之《呻吟语》载:
虏库帑藏甚富,君臣相誓,非军需不启库。吴乞买嗣位后,多耗费。是冬(绍兴三年冬),诸臣扶之下殿,声背誓之罪,梃杖二十,复扶上殿,谢罪。

译文:金国的内帑库藏有大量财富(灭辽及连年掠夺宋朝而得),金国君臣曾一起发誓:除了军需之外,绝不动用这些财富。但完颜吴乞买即位后,挥霍了其中不少钱财。
绍兴三年冬,众臣将完颜吴乞买扶下殿,宣布他有违背誓言之罪,打了完颜吴乞买二十梃杖,然后又将他扶上殿,众臣向他谢罪(臣子打皇上,必须谢罪)。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8-04 13:15:50
我想知道吴乞买挨粘罕20板子的事件时间 事件的出处准确性
-----------------------------
又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五引《燕云录》:
金国置库收积财货,誓约惟发兵用之。至是,国主吴乞买私用过度,谙版告与粘罕,请国主违誓约之罪。于是群臣扶下殿,庭杖二十,群臣复扶上殿,谙版粘罕以下谢罪。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吴歌漫画 2012-08-04 13:15:50
我想知道吴乞买挨粘罕20板子的事件时间 事件的出处准确性
-----------------------------
又据《燕人麈》载:
声色移情,英雄不免。
天会三年诸王子郎君俘契丹女乐,太宗不正魂饰。
契丹后妃随海滨王献俘,太宗见锦绣繁华,怒令撕去,以赤体献庙。朝罢大宴,徇诸王子意,令侍酒,醒而悔之,悉以分赐,不录一人。
自俘宋女入洗衣院,王子得乘其间,怂恿献俘,取三百人入院。兀术既败,怒取十人入宫。自此浣院日空,宫院日盛,土木脂粉,所费不赀。
九年(金天会九年,即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以后,日荒于色,不三年而崩。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忘川求水 2012-08-03 12:37:24
莫非当时的民意并不是对赵构的投降主义和逃跑主义不满,而是怪赵构开罪了金国,只要把赵构赶下台,就天下太平了?这倒是挺奇怪的。
-----------------------------
大宋病入膏肓,必须要英雄来振起。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淡水蟹 2012-08-04 21:44:09
另外3将可发了多少圣谕?为何就给你发12道?就凭这你就死路一条。另,江南打了10多年的仗,可有经济能力支援北伐?有多少粮食支持?没有你就打下又只是一个祸源,钟相可才发生。另外,赵构对四将有多少约束力?他们可是对防区有收税权,中央还要发钱给他们,打下的地盘老赵能有多少权?这种情况下你还北伐这不是找死。
-----------------------------
请耐心看下文,可能以下几个事实你还不清楚:
1、张俊退得最快,刘锜闻命不退,赵构也并未治刘锜的罪。
2、赵构发12道金牌时,还不知道岳飞在郾城、颖昌两次大败完颜兀术,他最担心的是岳飞被围歼,其次是赵桓的皇太子入东京。
3、赵构得知郾城、颖昌大捷后,还曾想要岳飞再次进兵,又下过一道御札。(赵构的这道御札保存了下来)
4、此时的岳飞已经是卓越的将领,他的战略意图是将金军精锐主力歼灭于黄河以南,当时的经济能力尚足以支撑他完成这一计划(不论是岳飞,还是赵构、秦桧都从未说过当时粮草不足,更何况岳家军还得到了中原民众的支持)。他的困难是兵力不足,岳家军几次血战之后,自身也有很大伤亡,岳飞需要韩世忠、张俊、刘锜赶快北上,甚至不打都行,只要牵制住金兵之一部。
5、岳飞深知“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已经一再公开表示功成之后,解甲归田,赵构也从未怀疑岳飞另有图谋。
6、从王俊诬告到赐死岳飞,任何人都没拿12道金牌说事。
小说、评书不是历史,误导了很多人。另外,觉得岳飞该杀的人,其实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了赵构个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淡水蟹 2012-08-05 00:14:23
作出杀岳飞的人是赵构,那就要站在了赵构个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就像法官认为犯人是死刑,犯人当然认为自己够不上
-----------------------------
这是什么逻辑?因为是赵构杀了岳飞,所以你就要站在赵构的个人立场上看问题?那是不是对于一切杀人案,你都觉得应该站在杀人犯的个人立场上看问题?
法官认为犯人是否死刑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判断的标准,也不能站在自己个人的立场上去判决。一个杀人犯可能会想方设法逃脱惩罚,但一般不会真的认为自己够不上死刑(除非他连杀人偿命的常识都不知道)。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淡水蟹 2012-08-05 10:37:40
当时天子就是法律,天子认为你要死这就是为判断的标准,
-----------------------------
赵构不敢像你说的这么嚣张,因为那时已经是封建社会,没那个皇帝敢说这种话(尽管有人心里这么盼望)。
赵构做错了事还要下罪己诏、避殿诏、俭约诏、求纳直言诏;完颜吴乞买做错了事还要挨庭杖;秦桧还会说“窃以为自古建国立王,不是让黎民百姓侍奉一人,而是要代天致理,使天下生灵有所归依,不沦入涂炭蹂躏之中。”
我们不能拿现在的价值标准为难古人,但更不能那奴隶制社会的观念去评判宋朝,你倒退了一千多年,你的观点在宋朝已经是独夫民贼的论调了。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