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孔子是生而知之吗?

孔子是生而知之吗?

楼主:严思  时间:2019-07-17 20:04:58
问:孔子是生而知之吗,在当时的知识水平下,他少年贫困,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却拥有很多通达的思想?

答:“生而知之”,不是“先知”。须注意,古汉语“生”,通“性“,生而知之,乃“性而知之”,不是一生下来就无所不通,全知全能。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而知之”,境界最高,其次是“学而知之”,再次是”困而学之”。知“学”者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属于“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显然承认有“生知”,但孔子谦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再看《中庸》20章:“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注意这句话“及其知之,一也”,告诉人们,这个“生而知之”如何来实现?

境界最高的“生而知之”,在“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之上。同时“生知”是功夫,也是本体,须臾不离“学知”与“困知”。要实现“生知”,必须从“困知”开始,再到“学知”,一步步做起来,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

“生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系辞》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就是说“生知”。此“知”属于德性之知,在内而不在外,由我而不由人,“知”,好像从自家性体中源源不断流淌出来。如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左右逢源,源头在哪?就是自家的心性。

孟子云:“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西方的柏拉图有”回忆说”,比洛克的“白板说”,要深刻多了。

再看“学而知之”,此“学”字义深,成就的是德性,而不是博学多识,故“学而知之”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

在孔门,孔子说自己“好学”,还表扬颜子“好学”,再也没有其他“好学”的弟子了。阳明先生指出:“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须晓得这个为学的本原,才能入于孔门之学,有点近似于佛家所言“悟后方修道”。

理清了“生知”与“学知”,那么,“生知”与“学知”之间,并没有分明的界限。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孔子想谦虚一下,但子贡就是不让孔子谦虚。

孔子只以“学”来接引门下弟子,不说自己“生知”,而只说“学知”,要体会孔子一片良苦用心:“上达”必须从“下学”功夫踏实做起来,切忌凌空蹈虚。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须注意,“默识”“不厌”“不倦”,有微言大义。孔子认为自己是“学知”,但此“学”入于精微,就是“生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厌”与“不倦”,接近于《中庸》所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或《系辞》所谓“变则通,通则久”。

再看“默而识之”。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判定“多见”“多闻”为“知之次也”。此“知”属于“闻见之知”或“多学而识”。

“默而识之”,正与“多见”“多闻”相对,属于“德性之知”。《中庸》33章云:“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默而识之”,此“学”盈科而后进,此“知”一以贯之。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敏”字也是“活的”,入于精微,就是《中庸》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做到”困而学之”,已经不简单了。“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朝闻道,夕死可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以上诸章,均是在论困知勉行。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路、冉求同列孔门十哲之政事科,都多才多艺,但孔子所言“学”,是成德之学,不是学习知识与技能。子路与冉求对“学”的态度不同,子路属于“困而学之”,冉求属于“困而不学”。

《中庸》20章点出知、仁、勇三达德,“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仁、知、勇,分别对应“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与“困而知在”。

楼主:严思

字数:1689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6-17 23:38:32

更新时间:2019-07-17 20:04:58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