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鲁智深圆寂是怎么回事?

鲁智深圆寂是怎么回事?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的重新看《水浒传》,这本小说确实很有趣,值得一读再读。之所以重新读,是因为看了太多的解读,前前后后不下有十几种,但这本书,常解常新,有无穷魅力,一时诉说不尽。从这里看,这本个故事着实了得。

最早看《水浒传》,是因为家里有一套书,上中下三本,记得封面颜色是墨绿色的。家里当时似乎只有这一本小说,所以只要是寒暑假,都会翻出来看看,前前后后,差不多有看过七八遍。但那时候人小,看书也就凭个兴趣,并不知道有那么多曲折的地方,甚至多数时候,并没有通读过,只是翻到哪里算哪里。但这一套书,因为时代的原因,前言里其实已经带着评论,那就是领袖的语录,说水浒好就好在投降。现在看来,这个评语真是一语中的,应该是最微妙的心得体会了。比后来的各种解读都要到位,当然主要是指的对宋江的理解而言。

20年前看一本杂志,看到姚雪垠的解读,才知道这本书需要人解读才能看懂。姚雪垠的解读,当时只觉得好奇,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但具体内容现在都忘记了。那大概是因为姚雪垠要写《李自成》的小说,所以自然要研究借鉴《水浒传》吧。

后来上网,以及在图书馆里翻书,当然主要还是在天涯里看了很多水浒的解读,大概前后有十年砍柴,泪痕春雨,四平烟火,曹铜爵,还有几位的,一时记不起来,总之看到了相关的帖子,就会点进去看一看,确实解读的精彩。最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水浒白看》,也在读者上看到鲍鹏山的解读,也都有收获。

其实,解读的过程,就是对故事重塑的过程,说是再创作也可以。总之,一个好的故事,就要经得起读者的分析批评,以及误读,曲解和再加工。这些经典小说,往往是一个人用一生的精力去创作的,所以不比今天的流水线上的作品,可以一部两部的排头写下去。

看到的解读多了,看的时候很过瘾,看完了就再去看原文,但多数观点又模糊了,所以想来想去,自己也有话要说,或者是大家都有要表达的欲望吧。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记得梁漱溟有个疑问,说:世界会好吗?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终极问题,是个大关键,我个人的理解是,梁这么问,就他个人而言,似乎还不够究竟。按照我的理解是,世界一直这个样子,就没有变过:)当然这个是一家之言,理解的不一定对,只是我当下的一点儿感想而已,并不代表我以后还会这么想。

那要说鲁智深,怎么说到梁漱溟那里去了,还真和“世界会好吗?”这样的问题有关系,所谓终极问题,通常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往往都是人到临终的时候,还在惦记着的问题,比如会上天堂吗,能到西方乐土吗,能去见谁吗,大概就是这些问题。

但鲁智深不一样,他是“自然天性腾空”,这一点,很像道家的白日飞升,那么如何理解这六个字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鲁智深留下的偈语,似乎是他自己写的,但是请问,鲁智深会写字吗?我基本上倾向于,鲁智深不会写字,而且不认字。因为拳打镇关西之后,他在逃亡的路上,曾经在一处关卡,要看通缉自己的榜文,被金老汉给撞见,用计帮他脱身了。当然,这个是我的猜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旁证来证明才行。

仅看那首偈语,金绳玉锁我是我,光说出这套语言容易,但写下来可就难多了。我认为这里有作者自我的投射在里面,借书里人物之口,自抒怀抱,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回到“自然天性腾空”,这六字里面,大有机趣。简单说就是“自性空”,自性又回到“空”里去了。这用佛教的理念很好解释,但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应该如何理解呢?

按照我的理解是,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有一个生成和作用的机制,比如和潜意识有关系,而潜意识不可认识和表达,其本身又有一个生成和作用的机制,这样不断的前推,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或者原点,当然,我们可以统一的推到“空”或者“道”那里,作为一切的起点。这个通常都是这么理解的。

心生为性,自性就是从心而生的,也可以说是从意识而生,而当意识,离开原先的生成和作用机制,不再进入下一个轮回环节,而是逆流而上,归入“空”,那就是寂静涅槃的境界了。这仍然是传统的理解。

用现在相对科学的理解来看,我认为和蛋白质的域有关系,蛋白质的域,有一种作用机制,意识在这里附着,但就人体这个系统而言,肉身有老化的那一天,即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结束了,那意识就会离开这个系统,寻找新的归宿。

但鲁智深不一样,他跳出了轮回,进入了涅槃之境,回到了空的状态里去了。这是我所理解的关于他的“圆寂”的真相,所谓真相哈:)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世界会好吗?

这个问题和人的追求有关系,人活着为什么?可能和愉悦感有关系,即人活着是为了追求愉悦感。比如水浒这本书,诲淫诲盗,暴力,色情,赌博,醉酒,吃肉,阴谋诡计是主流,当然这里面还没有涉及嗑药。那人为什么要这样?我认为主要还是为了追求愉悦感。

暴力,色情,赌博,醉酒,吃肉,这些都是人的愉悦感的来源,但通常愉悦感是很难获得的,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即通过痛苦的反衬作用才能等量齐观,即经历过多少痛苦,才能够得到都少愉悦,反过来也一样。这里还不涉及到艺术创作,其实艺术创作也与此类似,包括科学研究等。

比如健身,锻炼肌肉,或者长跑过后,会有愉悦感产生。又或者大德高僧,可以通过戒除欲望来获得平稳的愉悦感,所谓“筒底脱了”即是。桶底脱了,意识可以离开蛋白质的束缚,可以收放自如了。

鲁智深正是这样的人,他在书中,代表了禅宗一路,所谓出路,所谓“世界会好吗?”的想象性的,或者象征性的回答,给人们留一个“花环”的结尾作为希望而已。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鲁智深的偈语,还有一重问题,就是一重文字,一重习染,其实以无心而为论之,刚刚好。所以,这一重偈语,似乎有多余之感。实际上,除了灯会语录上记载的法师之外,应该还有更多湮灭无闻的法师,而不是仅仅历代祖师那几位而已。虽然鲁智深是虚构的人物,至少在作者那里,还是提现了禅修的修为的,虽然作者常常讽刺假和尚们的不良行径。所谓和尚,不过是名义上的纠缠而已,真和尚和假和尚,都是在这个名义之下扮演各自的角色,从开始到终了,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

这时候,又会发生一重问题,自然天性腾空,然后呢?和宇宙存在同构了之后呢?游戏还会重启么?这个问题就更不好回答了,至少我还没想通。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很多时候,需要注意区别作者的创作逻辑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逻辑的不同,往往两者有纠缠的地方,容易引起混淆,但也有需要区分开的时候。

比如对未来,我们不能下断语给判定了,那人家会问,你自己是怎么知道的?所以,作为评论者,只能也最好采取一种“偏离”的态度,加上“我认为”,“我的理解是”之类前导语。而非直接下一个绝对的判断,那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了。比如每一位解读水浒故事的,其解读都带有偏颇的地方,这是必然的,不然就不属于他自己的再创作了。

最近碰到小朋友写作文,不知道如何写细节描写的问题。其实很简答,写在作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细节描写。

好比宇宙级,这个就是终极,或者最高级,就不够“开放”,也有可能接下来是要循环了,但没法证实,可以作为假说存在。

比如《三体》里的文明高低序列,然后得出一个“黑暗森林法则”,在逻辑上,根本就不通。但恰恰就是这样不通的逻辑,让很多人掉在坑里而不自知。说是先入为主吧,往往没有这样的自我的觉察,道理就很难说的通了。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鲁智深认识字么?这个问题书里有交代,“鲁达却不识字”,这是拳打镇关西之后,在出逃路上,十字街头看榜文的时候,明确写在那里的。

所以,在鲁智深圆寂的时候,写下的偈语,就很可疑。两种情况,一种是鲁智深自己写的,一种是别人代写,当时和鲁智深在一起的,除了和尚们,就是武松了。武松会写字么,基本上应该不会,但可能识字,比如景阳冈上大虎,看官司的榜文,那就是说,是读的通的。但基本上,读的通的人,往往就会写字。有一种可能,就是武松认字,也会写字,但写字的水平不会太高。

所以,这里的偈语,要么是和尚们代笔写的,要么是鲁智深自己写的,按照原文行文的细节来看,基本作者的意思是鲁智深的亲笔,但又没有明确的交代,只能倾向于如此。

“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

所以,作为鲁达来说,是不认识字的,因为在边关的中下级军官,以个人战斗素质为主,军事管理素质为辅,而文化素质就可以考虑略低,或者基本没有,这也是鲁达军阶不太可能升的太高的原因。

比如林冲,可以自己写休书,作为中枢禁军的中层教官而言,文化素质是没得说的。而武松么,一拳打晕了本地枢密,只能说武松可以接近有文化的人。但具体书里并没有交代武松的师承学习的过程,武松更接近于天生的武术技击高手。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鲁达不认字,鲁智深会写字,前后联系起来看,是一个明显的矛盾。但作为作者来说,安排鲁智深写字,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得道的高僧会写字,想来也没有人会过于指摘。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鲁智深圆寂与武松出家,两件事是同一个时间节点,然后说武松享年八十多。从武松的年龄来看,可以得出如下一些推论或者看点:
(1)武松出场的年纪,很明确,是25岁;
(2)水浒传里极少提到人物的具体年龄,武松是个例外;
(3)有网友整理过故事的地理空间方位图,但还没有见故事的时间线标记;
(4)我估计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概在3到5年左右,也即武松出家的年纪在30岁上下是比较合理的;
(5)武松活到了南宋开国时期,当然这么说,显然是混淆了故事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特意说明武松的年纪,可以看出武松确实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就是武松迟迟没有确立自己的“绰号”,这一点非常特别,基本上书中的江湖人物,一出场都会提到绰号,很明确。

武松一出场的自我介绍里,只有一个笼统的“武二郎”,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式的绰号,直到十字坡逃难的时候,才正式叫做“行者”。从孙行者类似的叫法来看,行者是一个出家人的称呼,尤其指的是禅宗的行脚僧人之类,是否和道教也有关系,还不是很清楚。

从武松获得具体绰号的过程来看,武松在整个故事中,其实一直在成长,即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英雄人物,直到最后,蜕变成强力的杀人机器。这种杀人机器,仅仅作为工具存在而已,可以说是无脑的。

但武松在最后获得了救赎,彻底放下了屠刀,原因主要是成为了废人。这个废人的理解,是武松的自我认知,或者经历挫折之后的自性呈现。鲁智深的偈语,而今方知我是我,其实用在武松身上,也是恰好契合的。

可以说,武松对自我的期待很高,有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但是他的这个理想的追求,破灭了。这个过程,刚好让他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这是一个英雄蜕变升华的过程,通过一定的代价付出才获得的。

好比蜘蛛侠的成长一样,没有一路打怪升级,英雄人物就很单一程式化了。以行者为分界线,之前的武松,整个人生都是混沌的,被环境被动的裹夹而行。作为行者的形象出现之后,武松踏上了人生修行的慢慢长路。其实前一部分的人生,显得更加自由奔放热烈,而后一部分,反而会受到很多约束。

不管怎么说,50年的出家岁月,以武松的潜质,怎么着也得是弘一法师的修为水准吧。

接下来会讨论下,武松的杀人艺术,武松的愉悦感的来源,以及武松在男女之事上是懂的,还是不懂的。
楼主:播火者  时间:2019-08-16 16:13:19
有一点可以肯定,楼主不是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

楼主:播火者

字数:410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2 05:18:42

更新时间:2019-08-16 16:13:19

评论数: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